《表面活性剂化学与纺织助剂》陆大年 课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精细化工工艺学的习题和答案 (2)

精细化工工艺学的习题和答案 (2)

.第一章绪论1、简述精细化工的特点。

多品种、小批量、技术密集度高、综合生产流程和多功能生产装置、大量采用复配技术、投资少、附加值高、利润大。

精细化工的产值在化工总产值中的比重。

具有特定用途的功能性化学产品。

第二章表面活性剂□1、表面张力是一种能引起液体表面自动收缩的力,它的单位为mN/m。

垂直作用于液体表面单位长度与液面相切,使表面收缩的力。

3、表面张力是液体本身所具有的基本性质,温度升高,表面张力不变。

( × )(√)5、在常温常压下,乙醇、水银、水几种液体其表面张力大小排序为:水银>水>乙醇。

6、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都是表面活性剂。

( × )表面活性剂是这样一类物质,它能吸附在表(界)面上,在加入很少时即可显著改变表(界)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表面张力),从而产生一系列应用功能(如润湿、乳化、破乳、起泡、消泡、分散、絮凝、增溶等)。

8、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表现为具有亲油亲水双亲性的结构。

、表面活性剂按照亲水基团在水中能否解离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明活性剂。

10、根据表面活性剂解离后所带电荷类型分为:阳离子、阴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11、简述表面活性剂降低水表面张力的原理。

把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水中以后,由于它具有亲水亲油结构,它就会吸附于水的表面产生一定程度的定向排列:亲油基朝向疏水的空气,亲水基朝向水中,使原来的水/气界面变成了表面活性剂/气界面,从而降低表面张力。

12、描述胶束的结构。

胶束是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形成的一种自聚体结构。

这种结构表现为:表面活性剂的亲油基朝内聚居在一起形成一个疏水的内核,亲水基朝外形成一个亲水的外壳。

表面活性剂的这种结构使得表面活性剂能够稳定的存在于水中。

13、列举出表面活性剂的6种应用性能。

乳化,发泡,消泡,分散,增溶,润湿,洗涤,渗透,柔顺,抗静电,防水,缓蚀,杀菌。

当表面活性剂在水中达到一定浓度时,表面活性剂的两亲性结构会使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内部发生自聚:疏水基团向里靠在一起形成内核,亲水基朝外与水接触以达到稳定存在状态。

1 2表面活性剂习题

1 2表面活性剂习题

1 2表面活性剂习题1-2表面活性剂习题一、二表面活性剂1详述精细化工的特点、细致化学品与大宗化学品的区别。

请问:2表面活性剂的定义。

临界胶束浓度的定义。

简述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及表面活性剂的物性。

表面活性剂hlb计算。

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构、添加剂)。

季胺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胺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区分方法和原理。

何谓op10?等等。

何谓多元醇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何谓两性表面活性剂?1、肥皂中的有效成分就是。

2、表面活性剂的c.m.c:360%teen60(hlb=14.9)与40%的span60(hlb=4.7)组成的混合乳化剂的乳化效果最好。

若现在只有span85(hlb=1.8)与renex(hlb=13.0)问二者以何种比例混合?4、表面活性剂具备的性质,Montm、集中、增溶、、、、消泡、美白、杀菌、杀菌、坚硬、抗静电、防腐蚀等促进作用。

5、表面活性剂:6、peg是属于类型表面活性剂。

a、阴离子型b、阳离子型c、非离子型d、两性离子型7、以下哪个不是精细化工的特点?a、多品种小批量b、综合生产流程、多功能的生产装置c、商品性强d、技术密集度低8、aeo就是哪种类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就是哪种类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9、脂肪酸钾具备优良的抗硬水能力。

()10润湿角为多少时全然润湿?a、90b、0c、180d、36011当表面活性剂亲水基不变时,憎水基部分越长,即分子量越,则水溶性。

12、以下属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a、aeob、咪唑啉c、雷米帮ad、las13、1227(tan)化学名称:它属于三、洗涤剂1、试用接触角解释液状油垢卷离的过程及成因。

2、先行表述洗衣物时为什么无法煮沸过长?洗剂机理:方程略3、洗涤剂中为何要添加洗涤助剂?对日用洗涤剂中表面活性剂、无机助剂、有机助剂等三个部分列举两个使用原料,并说明其作用。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除去污垢,抗炎再沉积作用无机助剂:磷酸盐:磷酸三钠、三聚磷酸钠、焦磷酸四钾等具备以下促进作用:(1)螯合作用,如螯合mg2+、ca2+,形成络离子例如锅炉中用共聚磷酸钠:ca2++(na3po4)n→(na5cap6o18)nn+(2)杀菌促进作用,对脂肪具备乳化促进作用,呈圆形碱性,有利于酸性污垢的除去(3)缓冲作用硅酸钠(na2onsio2)通常称为水玻璃或泡花碱具有以下作用:(1)软化水构成结晶,极易冲洗(2)具有良好的润湿和乳化性能,抗污垢再沉积作用碳酸盐:碳酸钠(1)软化水构成结晶,而因其它助剂和抗炎再沉积剂协调采用(2)呈圆形较强碱性,能够除去一定的酸性污垢,具备皂化促进作用(3)一定缓冲作用硫酸钠分子式为na2so4,是白色固体结晶或粉末。

纺织化学表面活性剂课后题

纺织化学表面活性剂课后题

2.简述在洗涤过程中,洗涤剂去除油性污垢和固体污垢的机理。

油性污垢:卷缩机理,乳化机理,溶解机理,化学反应去污机理,液晶形成机理
固体污垢:润湿机理,扩散溶胀机理
3.简述洗涤过程中影响洗涤作用的因素
1.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2、表面张力3.吸附作用4.增溶作用5.乳化作用6.泡沫作用7.表面活性剂浓度8.温度9.pH 值10.纺织品物理特性11.机械作用
第六节
1.表面活性剂对固体颗粒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分散作用是怎样实现的?
在应力作用下,固体颗粒表面会产生间隙或裂缝,这样表面活性剂会向这些间隙和裂缝处渗透,降低使粒子碎裂所需要的机械功,从而增加间隙和裂缝的深度,并降低其自愈能力,妨碍表面的再结合,使粒子被碎裂成更小的晶体,并逐步分散在液体介质中。

2.表面活性剂对水溶液中的分散物质是怎样起到絮凝作用的?
1.中和或降低了分散粒子的Ster n层电位
带电的固体粒子界面与紧密吸附层之间的电位差称为分散粒子的stern层电位。

带电荷的固体粒子吸附具相反电荷的表面活性剂离子,从而使分散粒子Stem 层电位降低,粒子间排斥力减小。

在水介质中,它使固液界面张力提高,与水的接触角增加,使固体粒子易于凝聚,尤其是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低时,此即为絮凝剂性质。

2.架桥作用
当分子比较大时,分子中的某些部分被固体粒子吸附,从而通过此分子将固体粒子相对地聚集起来,称为架桥絮凝。

如果水介质中固体粒子密度大,。

《表面活性剂化学》简答题与论述题

《表面活性剂化学》简答题与论述题

表面活性剂化学》简答题与论述题简答题1. 浊点和Krafft 点有何区别与联系。

2. 什么是临界胶束浓度?其影响因素有哪些?3. 表面活性剂在洗涤中主要起什么作用?影响表面活性剂洗涤作用的因素有哪些?4. 简述表面张力的下降过程。

5. 什么是润湿?润湿过程有哪几种类型?请写出各种润湿过程的条件。

6. 简述泡沫的消除机理。

7. 影响表面活性剂洗涤作用的因素有哪些?8. 什么是乳状液?乳状液有几种类型?如何鉴别?9. 简述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特点?并解释其在水溶液中行为特征。

10 什么是聚氧乙烯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浊点?简述影响聚氧乙烯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浊点的因素?11. 简述影响临界胶束浓度的因素。

12. 简述影响表面活性剂洗涤作用的因素。

13. 简述泡沫的消除机理。

14. 简述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特点?并解释其在水溶液中行为特征。

15. 什么是润湿?润湿过程有哪几种类型?请写出各种润湿过程的条件。

论述题1.请论述新洁尔灭的主要用途及生产过程2.请论述采用甲醛甲酸法生产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过程。

答案:1.浊点和Krafft 点有何区别与联系。

浊点和Krafft 点都反映温度与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关系。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浊点与离子表面活性剂Krafft 点相比有所不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温度高于krafft 点时,溶解度显著增加,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只有当温度低于浊点时,才有较大溶解度,如果温度高于浊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没有很好的溶解性而发生作用。

2. 什么是临界胶束浓度?其影响因素有哪些?临界胶束浓度是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物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①内在因素主要是其分子结构,包括疏水集团碳氢链的长度、碳氢链的分支、极性集团的位置、碳氢链上的取代基、疏水链的性质以及亲水基团的种类。

②临界胶束浓度的大小还与温度、外加无机盐和有机添加剂等外界因素有关。

3.表面活性剂在洗涤中主要起什么作用?影响表面活性剂洗涤作用的因素有哪一方面,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改善水对洗涤物表面的润湿性,从而去除固体表面的污垢;另一方面,对油污的分散和悬浮作用。

表面活性剂复习题答案

表面活性剂复习题答案

表面活性剂复习题答案1. 表面活性剂的定义是什么?答案: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具有两亲性质的化合物,即分子结构中同时含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能够在水溶液中显著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

2.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有哪些?答案:表面活性剂可以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根据电荷性质又分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3. 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原理是什么?答案: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原理基于其分子结构中的两亲性质,亲水基团朝向水相,疏水基团朝向空气或油相,从而在界面上形成定向排列,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

4. 表面活性剂在洗涤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在洗涤过程中,表面活性剂通过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更容易渗透到污垢中,同时其两亲性质使其能够吸附在污垢和纤维之间,通过分散、乳化和增溶作用,帮助去除污垢。

5. 表面活性剂在乳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是什么?答案:表面活性剂在乳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是降低两种不相溶液体之间的界面张力,使得两种液体能够形成稳定的乳状液。

表面活性剂分子在两种液体界面上形成膜,防止液滴聚集和分离。

6. 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性如何影响环境?答案: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性是指其在自然环境中被微生物分解的能力。

生物降解性好的表面活性剂对环境影响较小,而难以降解的表面活性剂可能在环境中积累,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7. 表面活性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有哪些?答案:表面活性剂在化妆品中主要用作乳化剂、稳定剂、清洁剂和调理剂。

它们有助于形成稳定的乳液,保持产品的稳定性,以及提供清洁和调理肌肤的效果。

8. 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和安全性如何?答案: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和安全性取决于其化学结构和浓度。

一些表面活性剂可能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性,而其他一些则被认为是低毒性或无毒性的。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表面活性剂时,需要考虑其安全性和对人体及环境的影响。

《表面活性剂化学》第二章习题

《表面活性剂化学》第二章习题

第二章表面活性剂的类型一、选择题1.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电离后,其亲水端通常是以下哪类官能团?()A. 羧酸基B. 硫酸基C. 磷酸基D. 季铵基2. 以下哪种物质是常见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B.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C. 聚氧乙烯(20) 脂肪醇醚(Brij 58)D. 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3.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主要应用领域不包括以下哪项?()A. 洗发水B. 纺织品柔软剂C. 消毒剂D. 油田开采4. 下列哪种表面活性剂在分子结构上同时具有阳离子和阴离子特性?()A. 肥皂B. 季铵盐C. 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D. 烷基硫酸盐5.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主要来源于以下哪种结构?()A. 羟基B. 羧基C. 硫酸酯基D. 聚氧乙烯链二、填空题1.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电离产生______,其亲水基团通常是______,如______。

2.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电离产生______,其亲水基团通常是______,如______。

3. 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______和______两种性质,其分子结构中通常含有______和______基团,例如______。

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中不电离,其亲水基团通常是______或______,常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______和______。

5. 特种表面活性剂是指具有特殊______或______的表面活性剂,如______和______,它们在特定应用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三、简答题1. 简述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主要特点,并举例说明其在家庭洗涤剂中的应用。

2. 解释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电离的过程,并讨论其在个人护理产品中的作用。

3. 两性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相比,有哪些独特性质?请举例说明两性表面活性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何在高温和硬水中比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更为稳定?请举例说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纺织化学作业参考答案

纺织化学作业参考答案

纺织化学作业参考答案纺织化学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为什么说服装产业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答:由服装产业链主要环节:纤维、织造、染整、成衣、销售、养护可以看出,几乎各个方面都涉及到纺织化学。

(1)、化学结构主要决定纤维的各种性能。

如普通丙纶纤维织物作为内衣使用性较差,就是由于它的吸湿性差的缘故。

其吸湿性之所以差,是由于其分子结构中缺乏能吸水的极性基团。

(2)、服装生产加工的顺利进行,如定型、染色、整理,及日常洗护也离不开对纤维化学、物理结构的了解。

如合成纤维面料的熨烫必须在其分解点温度以下进行,而天然纤维面料的熨烫则可以在其分解温度10℃~20℃之上进行。

丝绸织品易退色,不能暴晒。

棉织物易起皱褶,需进行抗皱整理等等。

(3)赋予纺织品各种功能离不开各种表面活性剂、整理剂的应用。

2、纺织化学的涵义是什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纺织化学是将化学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应用到纺织领域而形成的一门新的学科,主要侧重于介绍在化学基本理论指导下,整个服装产业链所用化学品、纤维结构和它们之间的反应,以及这些反应对服装风格和功能带来的影响。

这就是纺织化学的内涵。

所涉及的内容有纤维的结构与性能、各种化学品性能、化学品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服装的养护、生态纺织品的开发等等。

化学两功能:1.合成新的化合物 2.从微观结构分析宏观现象3、学习纺织化学的目的是什么?怎样才能学好纺织化学?答:目的:纺织化学为学习后续课程服装材料学和服装整理学做了必要的铺垫和准备。

对于服装工程专业来说,只有全面了解服装产业链、纤维原料、化学品,它们之间的反应及所涉及的化学问题,并能够从从分子变化的微观角度来解释面料的性质、服装加工依据,预示所得织物或服装的风格,才能为今后理性选择生态纺织面料、服装加工方法,绿色营销,纺织品服装的正确养护,谈判贸易等等方面打下扎实基础。

方法:略第二章分子间力和共价键1、分子间力包括哪些?分子间力通常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

《助剂化学》复习要点(附完整答案)

《助剂化学》复习要点(附完整答案)

《助剂化学》复习要点、1、重要名词:表面张力、表面活性剂、Gemini表面活性剂、Span(司盘)型表面活性剂、Tween(吐温)型表面活性剂、浊点、临界胶束浓度(CMC)、亲疏平衡值(HLB)、表面吸附现象、润湿、增溶作用、胶束聚集数、克拉夫现象、内相、泡沫、分散作用、生物降解、酶活力(单位)。

2、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结构特点及主要性能特征。

3、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浊点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4、烷基磷酸酯盐和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都有单、双酯盐,这两种类型的盐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5、含氟表面活性剂和含硅表面活性剂的主要结构、性质特点及在纺织染整加工中的主要用途。

6、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结构简式、主要结构及性质特点,在纺织印染工业中的主要用途。

7、接触角、润湿方程及判断润湿的依据。

8、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性质(如:表面张力、洗涤性能、渗透压等)在某特定的浓度范围内会发生突变的机理。

9、纤维在水溶液中的渗透压公式的推导及加入表面活性剂有利于溶液在纤维中渗透的原因。

10、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主要特性。

11、理想的氧漂稳定剂应具备的条件。

12、纤维素酶的结构与性能特点,在纺织品加工的主要用途。

13、酶的催化作用的主要特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14、作为乳化剂的表面活性剂应符合的条件。

15、乳状液转相的主要条件。

16、高分子化合物的溶解性能及溶液特性。

17、泡沫稳定的主要因素,消泡剂与稳泡剂的作用机理。

18、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相互之间的作用规律。

19、亲染料型和亲纤维型匀染剂的作用机理。

20、防皱整理剂的作用机理,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的防皱整理剂的品种。

表面张力:表面层分子受到向内的拉力,使液体表面有自动收缩的趋势,即液体表面仿佛存在一层紧绷的液膜,在膜内处处存在的使膜紧绷的力即为。

表面活性剂:能大大降低溶剂的表面活力,能明显地降低界面张力,有别于一般的表面活性物质。

G e m i n i表面活性剂:是指分子中至少含有两个亲水基(离子或极性基团)和两条疏水链,在其亲水基或靠近亲水基处,由连接基因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又称为双连或孪连表面活性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一、 何谓表面活性剂?其化学结构有何特征?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加入少量就可以大大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能在本体相中形成胶团、胶束,能产生润湿与反润湿,乳化与破乳,起泡与消泡,分散与絮凝以及增溶,洗涤等作用的不对称化合物。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一般有具有碳氢长链的非极性亲油基团与极性亲水基团组成,具有不对称的双亲结构。

二、 何谓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其产生机理是什么?吸附和胶束化作用为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

产生机理:表面活性剂在表(界)面上疏水基朝着水相的外侧定向排列,即所谓表面活性剂的表(界)面吸附;而一旦表(界)面被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所充满,则在水溶液的本体相中表面活性剂的疏水基会相互靠拢、缔合和聚集体,即所谓表面活性剂的胶束化作用。

三、 评价表面活性剂应用水平的标志是什么?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评价表面活性剂应用水平的一个标志是表面活性剂的工业化应用水平,而评价表面活性剂的工业化应用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表面活性剂的非表面活性的工业化应用水平。

发展趋势:①新型的高性能、多功能的表面活性剂的研发;②表面活性剂及其他化学用剂的复配性能研究;③“绿色生态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第二章表面活性剂及其分类一、 表面活性剂按疏水基分类有哪几种?它们分别有什么特征?答:按疏水基分类有碳氢链、含硅烷、含氟碳链。

1、碳氢链:是目前表面活性剂中用量最大,品种最多的一类疏水基。

其又可分为烷基类、链稀基类、含极性基烃类,后两类的亲水性高于同碳原子数的烷基。

碳氢疏水链对表面活性剂的影响有:a.碳氢疏水基愈长,则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愈小,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愈大,会引起紧密聚集,增加吸附与胶束化倾向,提高熔点,增加对反离子的敏感性。

b.增加支链与不饱和度,则溶解度增大,熔点降低,引起疏松聚集与抑制液晶形成,不饱和组分易氧化和变色,有支链组分生物降解性下降。

c.芳环(脂环)的影响:增加其在极性界面的吸附,降低生物降解性,引起界面膜疏松(脂环更甚)。

d.聚氧丙烯链可增加其在极性界面的吸附,增加其在有机溶剂的溶解度。

2、含硅烷:一般含硅烷的疏水性强于碳氢链,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更强。

3、含氟碳链:碳氢链的氢部分或全部被氟取代。

全氟碳链的疏水性最强,不仅疏水,而且疏油。

二、 表面活性剂按亲水基分类有哪几种?它们分别有什么特征?答:表面活性剂按亲水基分类一般可以分为单一型和复合型两类,单一型的即只含一种亲水基的表面活性剂,根据其在水中的电离性能又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四种,而复合型表面活性剂则是含有两种以上亲水基的表面活性剂。

1、阴离子型:品种最多,价格最低,产量最高,是表面活性剂中的第一大类。

2、阳离子型:往往用作平滑,柔软和抗菌剂,用量相对较少,毒性较高,而且价格较贵。

3、非离子型:可改善离子型的抗电解质能力。

表面活性较高,溶于水、有机溶剂,在带点界面无吸附作用。

4、两性离子型:价格最贵,毒性和刺激性都低,在固/液界面上有极佳的吸附性能,是一类很有发展前途的表面活性剂。

三、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表面活性剂之外,还有哪些表面活性剂?它们分别有什么特征?答:1、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与传统低分子表面活性剂相比,其降低表(界)面张力的作用 较差,而且相对分子质量大,扩散渗透作用较弱。

2、偶联型表面活性剂:容易表(界)面吸附,而且能在表(界)面上堆砌紧密,有利于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也有利于固体表面的平滑;容易形成胶团、胶束,有利于提高其增溶作用,并且能在很宽的浓度范围内形成囊泡和液晶。

2、反应性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而且具有反应活性,一旦在UV光或者引发剂下引发即可发生自聚或者共聚合。

3、微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工艺安全、生态、环境友好,本身无毒、无刺激、生物可降解,拥有较高的表面活性。

4、绿色表面活性剂:生产原料绿色、生产过程绿色、产物绿色。

无毒、无害、无刺激,可生物降解,生态能循环利用和环境友好。

第三章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吸附1.固/液界面带电机理是什么?为什么固体表面往往带负电荷?答:固/液界面带电机理分四种情况:(1) 固体表面基团电离带电;例如离子交换树脂、蛋白质等,在水中电离出反离子后,固/液界面即带相反电荷。

(2) 固体表面吸附离子带电;该种带点机理是固体表面优先吸附水中某种离子而带电。

(3) 固体表面晶格交换离子带电;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固体表面带电机理。

(4) 固体表面在非水体系中的摩擦带点;在非水体系中,当固液两相接触分离,由于两相对电子的亲和力不同而引起带点。

根据Coehu研究,当不同物质接触时,介电常数大的一相带正电荷,小的一相带负电荷,由于水的介电常数特别大,所以固/液界面往往带负电荷。

2.何谓Stern电位φs?请解释lφsl和lφol哪个更大些及其影响因素。

答:(1)Stern电位φs即是固体表面外侧的Stern面至溶液本体相得电位差。

(2)Φs不仅与φo有关,还与特性吸附层的特性吸附有关。

与固体表面电荷相比,吸附相同电荷离子,则lφsl升高;反之则降低,极端情况下,φs可能反号为相反点位。

在Stern面内侧从φo到φs的变化时线性的。

3.何谓zeta电位ζ?请解释lζl与lφsl哪个更大些及其影响因素。

答:(1)由滑移面至溶液本体相的电位差,即固/液界面的动电位,称为ζ电位。

(2)影响ζ电位的因素通常有两方面,一般情况下滑移面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所以电位ζ首先与它所在的扩散层的电位梯度,即双电层厚度k-1有关,溶液的电解质浓度越高,双电层厚度越厚,电位梯度越大,lζl越小;另一方面滑移面外移时,随滑移面外移,即使电位梯度不变,ζ电位的绝对值会降。

lζl应比lφsl略低。

4.何谓扩散双电层厚度k-1?请解释k-1的影响因素。

若室温时在0.1mol/L NaCl水溶液中的k-1为10A,则在同样摩尔体积浓度的CaCl2水溶液中的k-1为多少?答:k-1为扩散双电层的理论厚度,同时也是离子氛的半径且电解质浓度越高,离子价数越大,k-1越薄。

I NaCl=1/2(0.1*1+0.1*1)=0.1 mol/LI CaCl2=1/2(0.1*4+0.2*1)=0.3 mol/Lk-1CaCl2=5.77 A5.将2g固体粉末放入100ml浓度为0.01mol/L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达吸附平衡后溶液浓度为7.22×10-3mol/L。

若表面活性剂的分子截面积为60A2,则该固体粉末的比表面积为多少?答:表面活性剂分子个数=(0.01-0.00722)*0.1*6.02*1023=1.674*1020固体粉末表面积=1.674*1020*60Å=1.004*1022Å固体粉末比表面积比表面积=(1.004*1022*10-20)/0.002=5.02*104m 2/kg6、简述表面吸附量i Γ的物理意义以及在表面活性剂表面吸附中的应用。

答:表面吸附超量i Γ的物理意义是单位面积上所含i 组分的物质的量相对于本体相中相同溶剂所含i 组分的物质的量的超量。

在表面活性剂表面吸附中的应用:(1)由Gibbs 方程μγid d Γ∑=−,i=1,2,3,…,n,只有当i Γ>0,溶液的表面张力γ才会降低,此时才有表面活性。

(2)可以用于解释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上的吸附现象,如在1-1型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中性盐,则表面活性剂的反离子的吸附量减少,可能是由于本体相中大量Na +的吸附超量下降,也可能是表面层的Na +会与本体相的K +发生交换,其吸附超量仍会降低。

(3)可以用于表示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平衡吸附量1Γ和表面饱和吸附量Г∞,同时就可求出表面活性剂分子吸附截面积A,由下式表示12010Γ=A N A ,A 表示达吸附平衡时,单个表面活性剂分子在吸附表面所占据的平均面积。

7、已知25℃的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服从γ(mN/m)=72-0.5C+0.2C 2,其中C 为乙醇浓度(mol/L),试问当C=0.5 mol/L 时,乙醇的表面吸附量(mol/m 2)和吸附截面积(Å2)。

答:C=0.5mol/L 时,表面张力γ=72-0.5×0.5+0.2×0.52=71.8mN/m表面吸附超量Γ=-Cdγ/RTdC=-0.5×(-0.5+0.4C)/8.314×298=6.05×10-5mol/m2 吸附截面积A=1020/NAΓ=27.46Å2 8、何谓吸附效率?简述影响pC 20的各种因素。

试根据以下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判断其水溶液的表面吸附效率pC 20值的大小并排序。

答:吸附效率:单位浓度所能达到的吸附量,用Γ2/C 2来表示。

简单来说就是载体表面吸附了吸附质的面积比上载体的总表面积。

吸附效率pC 20的影响因素:(1)表面活性剂的结构:①疏水基:在各种疏水基中,氟碳链、硅氧烷和碳氢链型的表面活性剂的pC 20是逐个递减的。

碳氢链中,则碳链愈长,pC20则越大,直链的pC20比其含支链的同分异构物更大。

②亲水基:含相同疏水基的表面活性剂中,亲水基的亲水性愈弱,则pC20愈大。

所以非离子的pC20为最大,其次为两性离子型,最小的为一般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而对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而言,离子头的有效电荷愈小,则pC20愈大。

(2)电解质:加入电解质的结果使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离子氛半径被压缩,亲水性降低,表面活性增加,pC20则随之增加。

(3)水结构调节剂水结构促进剂如果糖、木糖等,表现在吸附效率pC20增大。

为水结构破坏剂,例如尿素、甲酰胺、N-甲基乙酰胺、胍盐等,pC20减小。

(4)温度:温度对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效率影响可分为两类:离子型包括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效率pC20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特别是聚氧乙烯醚型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10~40℃范围内的吸附效率pC20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

PC20大小排序:(d)<(c)<(a)<(b)< (e)9、何谓吸附效能?简述影响Γ∞的各种因素。

试根据以下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判断其水溶液的表面吸附效能Γ∞值的大小并排序。

答:吸附效能是界面所能达到的最大吸附量,即饱和吸附量Γ∞。

吸附效能的影响因素:(1)疏水基相对于其它因素,疏水基的长度对吸附效能的影响极小,只有当16个碳以上的直链,随着链长的增加,吸附效能才有明显下降。

此外,支化度高的同系物的也会减小。

(2)亲水基一般来讲,具有相同疏水基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离子型相比,由于其极性头之间的排斥力更小,吸附效能应更大。

但这不包括聚氧乙烯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于随着乙氧基的摩尔数增加,其亲水基的亲水性提高,体积变大,分子截面积A∞增加,致使其吸附效能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