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会计核算基础共89页
第3章会计核算基础.pptx

会计分期
❖ 将连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 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 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
❖ 《企业会计准则》将我国会计年度确定为每年 的1月1日---12月31日。
货币计量
❖ 采用货币为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企业 的生产经营活动。 人民币作为记帐本位币,是对这一前提 的具体化。 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 某一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提供给境内 的财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对于确定的结果,应选择使资产或收益低、 负债或费用高的方法。
谨慎性应用体现: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存货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八)及时性
❖ 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
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
者延后。
及时性要求: 及时收集会计信息; 及时处理会计信息; 及时传递会计信息。
实务中,常常需要在各特征之间权衡或取舍, 以达到质量特征之间的适当平衡,从而实现财务报 告的目标。
四、会计计量属性
❖ (一)、历史成本 又称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
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 (二)、重置成本
又称现行成本,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 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 金等价物的金额。
(三)、可变现净值
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 去进一步加工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 用后的净值。
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 四项基本前提,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会计主 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 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货币计量为会计核 算提供了必要手段。
会计主体
❖ 会计人员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
❖ 意义: 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 的经济业务范围,才能把握会计处理的立场, 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所有者的经济活动 区分开来。
《基础会计》第二章 会计核算基础理论 ppt课件

• 1.学习目标
• ①掌握会计核算的四大基本假设的内容、会 计核算的权责发生制原则;
• ②理解会计核算的历史成本原则、配比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 ③熟悉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的含义; • ④了解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以及会计计量的
属性。
9-0
第二章 会计核算基础理论
(资金正常运动期间发生的经济活动)。 • ◆是“会计分期”假设和历史成本原则、
配比原则等建立的基础。
9-8
三、会计分期
• 会计分期的定义
•
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
计报告。
• ◆ 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资金运动)划分为
相等的会计期间。
•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
9-9
三、会计分期
3其月3其他月实他月实际月份际付份不付款不再款。再分。全分摊全部摊费部计费用计算用算为为3月3月份份的的费费用用,,
★★对对收收入入和和费费用用的的确确认认,,均均以以货货币币资资金金的的实实际际收收到到或或支支付付为为标标准准。。
9-16
(二)收付实现制
9-17
(二)收付实现制
• 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特点
9-21
(三)权责发生制
• 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特点
•
(1)考虑预收款项和预付款项,以及
应计收入和应计费用。
•
(2)日常账簿记录不能完整反映本期
收入与费用,应于会计期末进行账项调整。
•
(3)核算手续复杂,反映不同会计期
间的的收入和费用比较合理,可正确计算经
营成果。
•
(4)适用范围:制造业企业等。
会计的基础理论共89页文档

八、坏帐准备
1、概念
A:民事诉讼后,无法收回的应收帐款
B:债务人死亡、遗产不足以抵债
C:三年未收回、经查确实无力偿还
2、处理方法
A:直接转销法
B:备抵法
3、还帐估计
A:销售百分比法 B:帐龄分析法 C:应收帐款余额比例
法
4、“坏帐准备”举例分析 参P95-97
14
第三章 货币资金与应收项目
1、现金管理
A:持有现金的目的
支付动机
预防动机
投机动机
B:现金管理的内容
有价证
现 金 预 算 现金收 理想现
券投资
现金流量管理 支控制 金余额
短期 融资
8
第三章 货币资金与应收项目
2、最价现金余额的确定
A:存货模式
B:随机模式
3、现金管理的重点
A:保证正常经营活动的需要 B:现金使用要考虑效益
6
第二章 财务报表与复式记帐
五、总分类核算 (参P67-69)
1、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帐的关系与平行登记
A:同时
B:同方向
C:同金额
2、总帐与明细帐的核对
六、会计凭证、帐簿、记帐程序
七、课堂练习(参P78习题一)
7
第三章 货币资金与应收项目
一、货币资金
企业在生产经营与周转过程中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产。
九、应收票据
1、特点
我国的商业票据不带息。
2、会计处理
“应收票据”,资产类,增加记“借”,减少记“贷”
3、应收票据贴现
参P101
十、预付帐款与其他应收款
参P102-104
练习:P106-107 习题二、习题三
15
第四章 存货
会计基础知资料识(PDF 89页)

总论会计的概念与目标会计的职能与方法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会计准则体系本章总览:第一章PART 1会计的概念与目标1.1 会计的概念与目标什么是会计?1.1 会计的概念与目标会计是干什么的?1.1 会计的概念与目标会计,以前叫账房先生,现在是以货币的形式,记录企业的经济业务在账簿上。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1.1.1 会计的概念与特征(★)反映=核算 监督=控制1.1 会计的概念与目标(一)会计的概念(二)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3)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4)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5)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1.1.1 会计的概念与特征(★)判多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由于货币的属性,价值尺度)但并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例:上了22天班发了八千元,花1000元买1台空调(计量单位元、台、天) { 货币计量(主) 实物计量 劳动计量 计量单位辅1.1.1 会计的概念与特征(★)(三)会计的发展历程(产生到发展)1、会计的产生——结绳记账法、刻契记事最早的会计可以追溯到“结绳记事”和“刻契记事”等处于萌芽状态的会计行为。
后面才逐渐从生产智能中分离出来。
1.1.1 会计的概念与特征(★)1.1 会计的概念与目标(1)古代会计阶段我国最早有关会计事项的记载的文字,出现于商朝的甲骨文上面。
西周设立“司会”一职。
(2)近代会计阶段标志:复试记账法的产生和“簿记论”的问世 意大利的卢卡帕乔利被誉为会计之父(3)现代会计阶段《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颁布以及会计准则的体系研究和制定。
(三)会计的发展历程1.1.1 会计的概念与特征(★)1.1 会计的概念与目标会计的发展古代会计——单式记账凭证近代会计——复式记账法产生和簿记论现代会计——“管理会计”术语标志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划分1.1.1 会计的概念与特征(★)1.1 会计的概念与目标(三)会计的发展历程(了解)(一)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是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对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基础会计课件之会计核算

还本付息
某企业用长期借款建造营业用房。借入为期五年的 1000000元,工程完成之前,银行通知借款利息为52000 元,竣工之日倒还款期间借款利息为47000元。还款日期
到,企业以银行存款归还本息。
借:长期借款 1099000 贷:银行存款 1099000
借方 固定资产 贷方 4
练习——企业收到所有者投资的核算
1、某新建企业收到A企业投入资金100万元, B企业20万元的专利权和80万元的资金投入, C企业50万元的原材料的投入。
2、后又收到C企业的设备投入,该设备原值 为80万元,账面累计折旧20万元,经重新评 估确认,其价值为65万元。按评估价作为投 资额。
转账支票丁金材额料数=:-1-6--0*200=32000 3600丙03材40料0==3120600*020=2000
借:预付账款 3400 贷:银行存款 3400
4、 20天后,收到南方公司发出的丙、丁材料,并 已验收入库。南方公司代垫运杂费2000元。第2天, 按合同规定签发转账支票一张。
5、以银行存款支付前欠外地某集团乙、丙材料款项。 6、结转入库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
2、 从外地某集团购进乙材料40吨,每吨价格180元; 丙材料20吨,每吨价格105元。供货方代垫运杂费 24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该项业务款项尚未支付。
成本核算
材料买价 分直摊接计运入杂采费购成--本--
分配率 =运装输卸被费费分配金额 /分配共标同准费用,按照标准
采购费用X
=
保险费
在材料之间进行分配,
2运40输0 途/ 4中0 +的2合0理=损4耗0元/吨纳入其采购成本
乙材料应分摊入运库杂前费的=挑4选0整* 理40费= 1600(元)
《会计核算基础》PPT课件

★单式记账法简介
单式记账法是指只对每一项经济业 务,一般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 的记账方法。
如上例采用单式记账法登记为:
不予登记
单式记账
★单式记 账法一般 只反映货 币资金及 债权债务 的增减变 动,对财 物、费用 等不设账 户核算。
单式记账法的缺点:
1.会计科目设置不完整、账户记录 之间缺乏相互联系,不能全面、系统的反 映经济业务之间的来龙去脉;
出租 方 所有权
融资租赁
10万元,两年付清 分期支付租金(设备款)
使用权 所有权
承租 方
租入设备(租期两年)
租赁期满,不再归还设备, 其所有权属于承租方
出租 方 所有权
但如果租赁期未满,设备款尚未付清,该设备的所 有权(法律形式)属于谁?能否将其确认为承租方的资产 (经济实质),按其自有资产进行核算(原值、折旧)?
类型二:影响等 式双方要素,双 方同减,如例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资产 + 费用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二、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的内容 (一)会计主体 1. 定义
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 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所服务的特定企业或单位。
B 会计 主体
A 会计 主体
C 会计 主体
D 会计 主体
会计主体 很多,会 计首先要 明确是为 哪个主体 服务的!
2.设定意义(子公司与母公司)
◆明确了会计核算空间范围,解决了核 算谁的经济业务、为谁记账和算账的问题。
2006年3月
2007年3月
◆对于登记入账的资产价值,企业不得随意变更
(国家另有规定者除外)。对于资产减值可能造成 的损失可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方法进行调整。
《会计核算的基础》ppt课件

举例
28
权责发生制
凡是本期应获得的收入,不管其款项是否收到, 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凡属本期应负担的费用, 不管其款项是否付出,都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
凡不应归属本期的收入,即使其款项已经收到并 入帐,都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凡不应归属本 期的费用,即使其款项已经付出并入帐,都不作 为本期的费用处理。
1、确认条件
影响金 影响性 符合
经济 事项
额确定
确定
定义
确认
2、列报条件
经济 事项
符合确 认条件
符合 定义
列报
19
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
计量
对已确认事项价值的确定过程。 五种属性的涵义
计量属性 对资产的计量
对负债的计量
历史成本 按购置时的金额
按承担现时义务的金额
重置成本 按现在购买时的金额 按现在偿还的金额
意义
前提 条件
核算范围 核算内容 核算程序 核算方法
会计 核算
2
会计前提的基本内容
会计主体
1.注意区分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法律 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 2.会计主体的三个条件:⑴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⑵进行独立的生产 经营活动或其他活动;⑶实行独立决算。
3
会计前提的基本内容
五种属性的涵义计量属性对资产的计量对负债的计量历史成本按购置时的金额按承担现时义务的金额重置成本按现在购买时的金额按现在偿还的金额可变现净值按现在销售时的金额按将来的金额折现公允价值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交易的金额会计ppt21各种属性之间的关系各种属性之间的关系资产的公允价值以前的历史成本现在的可变性净值未来价值的现值现在的重置成本会计ppt22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要求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要求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会计ppt23收入与费用相配比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要求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要求会计ppt24历史成本计量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要求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要求企业对会计要素的计量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采用其他方式的应当确保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基础会计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幻灯片PPT

〔3〕对会计惯例修订性的要求的原那 么:实质重于形式原那么;慎重性原那么; 重要性原那么。
〔1〕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那么
1〕客观性原那么
又称真实性原那么,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 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经 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基础会计第三章会计核算 基础幻灯片PPT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第一节 会计假设
一、会计假设的定义 ◆为保证会计工作正常进展和会计信息
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根本 程序和方法等所做的根本假定。
前提 条件
核算范围 核算内容 核算程序 核算方法
会计 核算
二、会计假设的内容 〔1〕会计主体假设 1〕会计主体假设的定义
◆会计所效劳的特定的经济组织。 ◆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 活动。
B 会计 主体
A 会计 主体
C 会计 主体
D 会计 主体
2〕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 ◆明确了核算的空间范围,解决了会 计核算谁的经济业务、为谁记账的问题。
〔4〕货币计量 1〕货币计量的定义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辅之以实物量、劳 开工时等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会计主体的生 产经营活动。解决了会计核算的方法。
◆采用币值稳定的货币为前提。
2〕确立货币计量前提的意义 ◆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能用
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
◆使历史本钱原那么、可比性原那么 等会计原那么的建立成为可能。
虚假
经济业 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