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柔道连络技

合集下载

柔道连洛技训练方法浅谈

柔道连洛技训练方法浅谈

柔道连洛技训练方法浅谈
王文红
【期刊名称】《少年体育训练》
【年(卷),期】2009(000)006
【摘要】1连洛技形成的基本要求1.1正确掌握和熟练运用基本技术,重点发展1—2个得意技。

连洛技的形成和使用,是以运动员正确掌握并熟练运用单个基本动作为前提的。

一般要求运动员能够熟练掌握和正确运用至少20个以上的单个技术,并有1—3个得意技。

【总页数】1页(P73)
【作者】王文红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8.1
【相关文献】
1.柔道投技施技的要领及其训练方法 [J], 付强
2.浅谈如何培养柔道运动员得意技、连络技形成 [J], 杨继武;刘励冰
3.柔道运动员得意技的训练方法与效果 [J], 盛忠荣
4.浅谈警察初学柔道技术的基本任务与教学训练方法 [J], 高振峰
5.用柔道完善格斗技术——谈寝技的掌握及柔道教学 [J], 叶建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柔道连络技技术的训练原则及方法

论柔道连络技技术的训练原则及方法

论柔道连络技技术的训练原则及方法作者:刘申来源:《体育师友》2016年第05期摘要:通过观察法对比赛中柔道连络技技术使用特点进行分析,结合文献查阅及柔道竞赛规则分析,确定柔道连络技技术的技术分类;同时结合实际训练经验,认为柔道连络技训练应遵循个体化、全面化、合理化原则;在实际训练中应确立“技术树”概念,合理科学地培养柔道连络技技术。

关键词:柔道;连络技;训练中图分类号:G808.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5.014柔道运动中的“连络技”即进攻中所使用的连贯动作,或谓之组合技术。

由于柔道运动对抗较为激烈,进攻方使用进攻技术时往往很难取得即时效果,所以就需要根据对手位置、体态之不同,进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进攻,以求得分、获胜。

因此,柔道运动技术训练中,连络技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关于对抗项目连贯技术训练,已有文章对其进行探讨,如韦晨阳、韦益毅对自由式摔跤连贯技术训练方法[1],苏日嘎拉图对连贯技术训练技巧都有论述。

[2]但对于柔道连络技术训练的研究,则鲜有人关注。

基于此,本文以文献资料及实地观察为研究方法,就柔道连络技的分类以及训练原则略作阐述,以期对训练、教学指导有所裨益。

1 柔道连络技技术分类柔道连络技技术分类基于柔道技术的分类。

众所周知,柔道技术所涵盖者较为复杂,可分为投技、寝技,实际上等同于摔跤项目的站立与跪撑技术。

但细分起来,柔道技术则不仅仅局限于投技、寝技,以柔道寝技技术为例,其包括关节技、绞技及抱压技,可见柔道技术种类、内容是十分繁杂的。

本文根据柔道技术分类,将柔道连络技技术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见表1)以上仅仅是包含两个独立技术动作的连络技。

其实在实际运用中,例如投→投→寝或投→关节→抱压技术之类的技术组合也是存在的,比如一方使用投技中的大外刈接外卷込,然后将对手带入寝技,趁势转为后袈裟固。

由于柔道连络技术技术组合较为开放、多变,因此柔道连络技技术体系是非常复杂的,正因为其复杂多变,故其就成为比赛中得分、获胜的重要手段。

浅议柔道比赛中的“连络技”

浅议柔道比赛中的“连络技”
综上所述 , 教师 在 帮助 学生 理解 光 合作 用 和呼 吸 作用的基本过程 以及 核心 概念 ( 总光 合速 率 和净光 合 速率的 区别和联系 ) 的基 础上 , 应引 导学生灵 活地运 用 知识 , 认真 阅读题 干 , 找关 键信 息 , 对信 息进 行 有 寻 并 效地分析 、 迁移 和转换 , 这样 就 一定 能提高学 生分析 问
很多世界级 的运 动员 , 2 如 8届 雅典 奥 运 会柔 道 5 K 2g 级冠 军冼冬妹 等。柔 道运 动 发展 到今 天 , 的 比赛 形 她
作为专业柔 道 队员 , 柔 道技 术 的发 展 和变 迁是 对 “ 风雨 同舟 ” 的体验 者 。五 年的 专业 训练 , 能说 对柔 不 道不熟 悉 , 近十年的业务柔 道训 练教学 , 有 了不少新 也 的体会 , 实感 受 到技 术 的发展 和更 新 是惊 人 的 !通 切 过近几年几届 全省大赛 的观察 、 与省 队教 练 的交 流 , 我
对如何练好“ 连络技 ” 一谈 自己的看法。 谈 关键词
1 柔道技术 的发展 与“ 连络技 ” 的形成
板斧 。取而代之 的是一种 以全面技术 为基 础 、 人 “ 个 得
意技 ” 为主的组合技 术 , 我们 习惯称它 为“ 络技 ” 连 。它
柔道运动起源 于 E本 。一 九 五一 年成 立 “ t 国际 柔
璺4
雾2
曩0 . ・
2 3 4 螽 8 I O
光照ll 《 焱 垂 乎勒觉铘 ) c
图4
浅议 象道 比赛 中的 “ 络 技 ” 连
张 桂 芹 ( 广东省深圳市体工大队 58 0 1o ) o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 连络技” 的形成以及它在 比赛中的运用 情况 , 明了“ 说 连络技 ” 一技术在 比赛 中的重 要性 , 这 “ 络技 ” 柔道 比赛 连 重要性 训练要点

最新 2017年柔道世界大奖赛大外刈技术连络技运用的效

最新 2017年柔道世界大奖赛大外刈技术连络技运用的效

本科(设计)(2018届)论文题目:2017年柔道世界大奖赛大外刈技术连络技运用的效果分析简述研究目的、理论依据或假说形成的思考;研究的理论意义、实际应用价值和可行性分析。

研究目的:从柔道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传统的具有标志性的足技技术在其他技术的强烈冲击下,目前基本上已被舍身技和各种手技所代替。

然而,作为足技中最具代表性技术之一的大外刈技术,却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优势风格,在现代柔道大小赛事中扮演着重要的技术角色,被业内人士称之为最简单且最难控制的技术。

在众多的柔道技术当中,大外刈技术从始至终紧随柔道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成为柔道运动员最喜欢练习、比赛中应用最广、成功次数最多、最易得分的技术之一。

许多世界级优秀运动员每次优异运动成绩的取得都与大外刈技术的灵活应用有着重要的关系。

大外刈技术的联络方式非常重要,在不同的比赛情境中要灵活掌握,本文结合2017年柔道世界大奖赛的比赛视频,分析大外刈技术使用的联络方式,能够帮助柔道运动员更好的掌握大外刈技术,提供竞技能力。

理论依据:把柔道技术中单一的技术在训练和比赛中有目的的连接起来使用的方式称之为联络技形式。

联络技的形式很多,大的技术系统划分为三种形式、投技之间的联络简称投技联络技,投技与寝技之间的联络简称投接寝连接,寝技之间的联络简称寝技联络技。

投技联络技在技术上还有分类,但从手法上有两种联络形式、同一把位抓握下的技术之间的联络,不同把位抓握下的技术之间的联络。

从战术体系上分为四种联络形式、进攻技术之间的联络,防守与反攻之间的联络,进攻与反攻之间的联络,防守与进攻之间的联络。

在训练和比赛中大外刈技术的联络形式变化很多,有太多值得研究的东西。

可行性分析:在南京体院进行大外刈技术联络方式相关的文献查阅,并通过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下载文献,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

通过分析柔道世界大奖赛获取大外刈技术联络方式使用的数据资料,与导师共同探讨,获得启发,进而形成论文。

论柔道连络技技术的训练原则及方法

论柔道连络技技术的训练原则及方法

柔道运动中的 “ 连 络技 ” 即进 攻 中所使 用 的连 贯 动 作 ,或谓之组 合技术 。 由于柔 道运 动对抗较 为激烈 ,进攻
据对手 位置 、体态之 不同 ,进 行第 二次甚 至第三次 进攻 ,
1 柔道连络技技术分 类
柔 道连 络 技 技术 分 类 基 于柔 道 技 术 的分 类 。众 所 周 际上等 同于摔跤 项 目的站立与跪 撑技术 。但细分 起来 ,柔 道 技 术 则不 仅 仅局 限于投 技 、寝技 ,以 柔道 寝 技技 术 为 例 ,其包括 关节技 、绞技及 抱压技 ,可见 柔道技术 种类 、
育科研 , 1 9 9 6 . 0 4 .
版社, 2 0 0 5 . 7 .
4 ] 高树 勋. 运动生理学【 M】 . 体 育学院通 用教材 ,高等教育 出 性拉伸 练 习放 松 。可 见 ,实验 组 的力 量训练 强度 明显 比对 【
本 文只是 单单从 短跑训 练层面 给大家 提供一个 参考 , 每个 地区 的学 生体 质不一样 ,不能 完全 以我们 的训 练方法
【 1 ] 陈仙春. 运动脉 象学[ M] . 人 民体 育出版社, 1 9 9 3 . 1 0 .
[ 2 】 王 强. 小 学课 余短 跑训 练 的现状 与 方法 U 】 . 考试 周刊 ,
2 011 . 2 5.
【 3 】 戴建华, 余 维立青 少年课余短跑训练 中的若干f " - I  ̄[ 1 1 . 体
体 育师 友 2 0 1 6 . 5
运 动 训 练 ●
苏 日嘎拉 图对连贯技术训 练技巧都有论述 。 怛 对于柔道连
络 技术训 练 的研 究 ,则 鲜有人关 注 。基 于此 ,本文 以文献 资料及 实地观察 为研究 方法 ,就柔道 连络技 的分类 以及训 练原则略作阐述 ,以期对训练 、教学指导有所裨益 。

浅谈如何培养柔道运动员得意技、连络技形成

浅谈如何培养柔道运动员得意技、连络技形成

美 永葆青 春 ,这 个才 是体 育美 的
源和本 。
施体育美的教育 ,培养 出身体 、 精 神双健 美的 人 。我 们这 些 中职校 的体育 老师 ,不 能只局 限于 完成 普 通教学 任 务 。我 们必 须 紧抓各 专 业特 点 ,培养更 多拥 有体 育美 的 学 生 ,为 学 生 就 业 , 为 企 业 招 工 , 出其 他人无法替代有个 刻 得 苦 训 练 、 步 掌握 的 过 程 。在 训 练 逐 中要讲究科学 , 用智慧。 运 因此 , 研 究得意技及其训练方 法 , 对教练 员 和运动员都是具有重要 意义的。 得 意 技 的 作 用 得 意技是 指每 个运 动员 最擅 长 使用 而 又 能经 常 得 分 的技 术 。 在 比赛 中得 心应 手 、使 对手无 还 手 能力 的技 术 才 称得 上 得 意 技 。 我 国世 界 级 优 秀 柔 道 选 手 潘 松 是

刘励冰
建 立正 确 的动 力定 型 ,通过专 项 力量 化 , 成 得意技 。 形 2 得 意 技 移 动 投 入 。 投 入 是 、 训 练柔 道 运 动 员掌 握 得 意 技 、 形 成 良好 本 体 感 觉 的 重 要 步 骤 。 为 了提 高 运 动 员 在 移 动 中 完 成 得 意 技 的能 力 ,保 持移 动 中身体重 心 的 稳 定 性 ,可 要 求 在 一 定 时 间 内 完成 规定 的得 意技 投入 ,完成 次 数 不限 , 确保 技术 动作 的准确 性 ; 还 可定时 间 、 定次 数 , 限定 的时 在 间 内必须 完成 教练 员规定 的投 入 次数 。 3 正确 掌 握 技 术 动 作 , 复 、 反 训 练 。正 确 掌 握 技 术 动 作 , 形 成 是 得意技 的基 础 。掌握 符合 自身 特 点 的技 术动 作 ,反复 观看 和练 习 国 内外 优 秀 运 动 员 的技 术 以 及 教 练 员 的 示 范 动 作 ,更 好 地 发 挥 队 员视觉 的作 用 ,在练 习技 术时 发 挥 本体 感觉 , 其技 术逐渐 完 善 。 使 充 分发 挥视 觉与本 体感 觉 的相互 作 用 , 加 速 正 确 形 成 得 意 技 。即 可 使 形 成 了得 意技 , 要 坚持 多 练 。 还

浅析投技在柔道实战中应用

浅析投技在柔道实战中应用

浅析投技在柔道实战中应用发布时间:2022-04-07T07:57:58.657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1期作者:宿光照[导读] 柔道投技包括手技、腰技和舍身技等多种动作,训练中要求运动员全面了解掌握投技技术,目的在于理解和运用多种技术方法的能力。

宿光照辽宁省朝阳市体育运动学校 122000一、研究对象朝阳市体校15名运动员二、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比较分析法进行研究三、结果与分析:1.“得意技”及其形成柔道投技包括手技、腰技和舍身技等多种动作,训练中要求运动员全面了解掌握投技技术,目的在于理解和运用多种技术方法的能力。

事实上在竞技实战中,一个运动员熟练全面运用所学的投技技术是不可能的,但必须有全面的施技思想,一般说,一个人能掌握最熟练成功率最高的动作中有3到5个,而比赛中得分最多能给对手造成压力的并能巧妙运用的也就两三个投技动作,在柔道中这样的技术动作叫“得意技”。

(1)形成“得意技”的前提条件。

全面投技的技术训练,能使运动员更多地了解柔道技术和方法,通过多种技术训练,运动员可掌握各种技术方法,才具有运用“得意技”的能力,故全面训练是提高运动员的投技技能基础,也是能否熟练掌握“得意技”的前提条件。

(2)建立正确的个人“得意技”动力定型。

当一个运动员全面学习投技技术之后,会根据个人的身体和素质特点中,个人兴趣,周围各种环境、技术等多种条件,选择适合个人特点的进攻方法,在教练员的指导配合下,形成个人的“得意技”,然后在训练比赛中反复推敲使用,逐步摸索出使用时机、位置、抓握的把位以及配合的支点等,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这种定型的技术,再通过专项力量强化,便会逐步形成一遇机会就能自动使用动作的能力。

(3)“得意技”的联络技术形成。

“得意技”不是孤立的单一动作的投技技术,在两个活体的较量中,任何孤立的独立动作是难以制胜的,实践中的使用包括技前动作、技术进入、动作结束以及进攻配合,常常是几个动作套用而形成以“得意技”为主体的动作(即连络技)。

健身运动中柔道的常用技术

健身运动中柔道的常用技术

健身运动中柔道的常用技术(一)柔道技术的种类与应用1.柔道技术概述柔道分投技、寝技两大技术。

在柔道运动的对抗中,尤如两个拳头,既能单独应用,又能相互配合,两部分技术优势如能充分结合利用,无疑是取胜的关键。

投技接寝技技术的形成和使用,是以运动员正确掌握并可熟练运用投技技术或寝技技术为前提的。

柔道的基本技术根据把位和动作技术轨迹变化的不同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就包括投技技术和寝技技术,一般要求运动员能够熟练掌握和正确运用至少20个以上。

在此基础上,结合把位特点、实战、比赛中的形势变化,以及运动员个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有目的的相互连接,或以其中一个主要投技动作为主,再配合寝技动作进行有效的连接。

其中,投技技术动作的正确掌握和运用是有效使用连接寝技技术的保证。

不管是投技技术还是寝技技术都应反复练习直至逐渐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需要经过运动员千百次的反复练习,包括对把位的正确掌握和步法、手法的熟练配合使用,动作运行轨迹的把握等。

将编辑好的“模式”应用到训练课中,取代教练员的示范,可以使运动员达到良好的直观的模仿效果。

在教练员的指导下,运动员从机械模仿~条件模仿~半对抗模仿~对抗模仿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这一过程还要注意,当运动员完成投技技术时应连贯的衔接寝技技术,不能使运动员错误的衔接,如这样会导致形成错误的概念,不利于发展。

应使运动员多体会、总结和改进,同时,教练员要善于用简练的语言信号提示和引导运动员对投技接寝技的掌握和利用。

例如:“机会来了”、“把位控制”、“怎么变化”等使运动员及时弥补刚才的失误,更利于加深记忆。

2.投技投技,可分为手技、腰技、足技、真舍身技、横舍身技。

投技是立技的一种。

立技分为站立不倒的投技和主动倒地的舍身技。

投技又分为:①手技,主要用手臂的技术。

如“浮落”,即用两手把对方拉倒;②腰技,主要用腰背把对方摔倒。

如“大腰”,就是抱住对方躯干,把对方背到背上摔下去;③足技,主要是用腿脚把对方摔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假 动作 的连 络 .把 自己的绝 招和真 正 的攻击 意 图 实 战 的攻 防对 抗 练 习过程 中 ,由于双 方相 互制 造 的
隐蔽 起来 , 故意 暴露 破 绽给对 方 。 到“ 实就 虚 、 做 避 声 干扰 和制 约 。可 能还会 产 生判 断错 误 和过 早暴 露进
东击 西 、 出奇 制胜 ” 在 连络 技术 的训练 课上 , 。 应遵 循 攻 意 图而贻误 战机 , 产 生技术 上 的错 误等 , 就要 或 这
用 创造 进 攻 的条 件 和机会 。先运 用假 动作 给对 方造 能力 。 在掌握 了正 确进攻 的主要手 段 和方法 后 , 步 逐 成错 觉 。要 求假 动 作要 使对 方有 真实 的 重心移 动 的 加强 正确 的反 攻技 术练 习。连 络技 术正 是 在相互 进
反应 。 通过 假 动作 来摸 清对方 的技 术 、 力 以及 反 应 攻 和反攻 防守 、争 夺 与反 争夺 的不 断强 化 练 习中形 体
的 目的 。Biblioteka 比赛 取得 胜利 奠定 了基础 。 为
2 柔道 连 络技术 的 训练 方法和 要点
柔 道 比赛 中 ,技 术 的运 用要 克 服来 自对 手全 力
以赴 的反 攻和 防守 的破 坏 。进攻 —— 反 攻—— 再 进
攻是 对抗 练 习的 主要形 式 。也是 比赛发 展 的一般 规
律 , 掌握 技术 连接 配 套 的基 础 上 , 在 进一 步学 习掌 握
21 真 动作 和假 动作 相结 合 .
在攻 守对抗 的情况 下 .学会 逐渐 克 服对 手 的各种 防
真 假 动作 结合 的 目的是 以假 动作 为真 动作 的使 守和 阻扰 。达 到能 在 困难 的情况 下 熟练 运用 技术 的
刈. 就是 典 型 的作 用 力相 同 的连接技 术 。 它利用 第一 通 过 重 复 练 习 法 , 连 络技 术 紧 密 结 合 起 来 , 养 把 培 并在 多种 多样 的连接 配套 中 , 不断 提 个 动作 破 坏对 方 的重 心 , 对 方身体 前 移 , 对 方重 连接 流畅 意识 , 使 在 心不稳 的情 况下 , 续实 施 向后 的连 续进 攻 。 对手 高应 变能力 。 继 给 . 造 成变 幻 莫测 的困惑 ,使 连 络技术 的变化 达到 成功 22 加 强防守 和反攻 练 习
来做 为 主要 的得 分技术 , 非 常 是 很 多 ,其 中投技 中连络 技在 实 战对 抗 中起 着重 要 的 使用 某个 附加 动作 ,
作用。
必要 的。例 如 : 内刈 连接 背负投 , 小 就是两 个技 术 摔

作 者 简 介 : 雅 拉 格 (9 2年 一 男 , 海 人 , 巴 18 ) 青 教练 员 初 级 , 究方 向 : 育 训 练 . 研 体 作 者 单 位 : 海 省 海 西 州业 余 体 校 , 海 西 州 德 令 哈 市 青 8 7 0 10 0
响 着运 动 员 的心 理 以及 比赛 时 战术 的运 用 。所 以必 在移 动 中互相 使 技 ,这 就要求 运 动员要 有较 好 的适
须 抓好 技 术 训练 这 一重 要 的环 节 。场上 形 势瞬 息 万 应能 力 , 较好 的灵 活 性 , 及时 抓住 对方 身体 重心 失去 变 。 求 运动 员在 对 抗 中对 每一 个技 术 的细 微变 化 , 平衡 的一 刹那 , 用技 术 , 对手摔 倒得 分 。 要 使 将 都 要做 出快 速准 确 的反 应 。并使 用 出正 确 有效 的 技 1 连 络技 术的 基本 形式 术 动作 , 战胜对 手 , 获得 胜利 。 道运 动 中的技 术 , 柔 可 11 作 用 力相反 的连络技 术 . 分 为投 技 ( 站立 摔 )寝 技 ( 、 垫上摔 ) 大类 。 两 技术 动作 优 秀 的柔道 运 动员 如何 在实 战 和 比赛 中 巧妙 地

3 7—
力 相反 的特 点进 行 连络 ,使 技者 首先 使 用小 内刈 进 连 续 进 攻 ,连 续 完 成 两个 或 者 两 个 以上 的 技 术 动 攻. 当对 手对 这种 技 法反 应 而移 动重 心 时 , 就要 利 用 作 。 次 , 其 如果 连 接得 不 合理 , 没能 在前 一 个技 术 结 这种对 手前 倾 动力 来实 施进 攻 。 它的技 术特 点是 , 首 束 的 瞬 间考 虑 到 下一 个技 术 动 作 的连 接 , 会 贻 误 就
由易到难 , 由简 单逐 步 过渡 到 复杂 的训练 原则 , 做 求运 动 员在技 术 训练 中要 克服 缺 点 ,反复 运用 和练 要 到循 序渐 进 , 步 提高 。在 实 际的实 战 或是 比赛 中 , 逐
连络 技术 动 作 的运用 是一个 复 杂 的过 程 。 首先 , 应从 容易 动 作 和基本 技术 开 始训 练 , 后 然
能力 。然 后 真假 虚 实结合 , 对手 顾此 失 彼 , 使 出现 差 成 的 。没 有高 水平 的反 攻 就没 有高 水平 的 争夺 。 因 错 , 好 利用 时 机反 攻 或者进 攻 , 正 达到 战胜 对方 的 目
此, 提高防守和反功能力后 , 连续使用技术方法再次
23 加 强实 战和综 合实 战 的攻 防 .
的徒手 直 接对 抗 。 对抗 双 方 的身体 素 质 、 战 术水 连络 技多 指投 技 中由两个 或更 多 的技术 动作 合理 的 是 技
平 、 理 因素等 多方 面综 合 能力 的角 逐 。 术训 练是 组合 起来 , 心 技 进行 有效 进攻 的技术 动作 。 学好 连络 技首 在 整个 运 动训 练 中最 重要 的环节 , 良好 的身 体 素质 先要 掌握 并熟 练 单个 技术 动作 ,明 白每 个 动作 的用

个 在 技术 训 练 中要 注 意 的要 点 是 : 握 好 连 络 技 把
快 在 比赛 中要 求 运 动 员 具 备 连续 进 攻 的 能 力 , 这 术 之 间 的 时机 。缩 短 连 络 技术 的幅 度 和 时 间 , 速
种 能 力 常 常 使 运 动 员 获 取 更 高 的技 术 和 战 术 的意 准 确 完成 配套 连 络技 术 。在 前 一个 技术 结 束 的瞬 间 识。 在技术 上 达 到连 络而不 间 断 , 使每 一招 的技术 动 就 开 始 下 一 个 动作 。 几 个 动 作 合 理 、 调 的一 个 使 协 作都 成 为下 一招 的开 始动 作 。 如 : 内刈 连接 大外 接 一个 连 续完 成 。这 就要 求 运 动员 在技 术 训练 中要 例 大
用 连 络 技 , 胜对 手 , 战 获得 比赛 成 功 。
关键词 : 道 柔 实战 得意技 连络技 作 用 力
随着 柔道 运 动 的 日益 普及 和发 展 ,对 运 动员 的
1 前言
要 求 越来 越全 面 ,运 动员 不但 要掌 握正 确 的技术 动
作 , 要在 实 战 中能 合理 运用 。 适应 场上 各种情 况 还 要
先移动 对 手 的重 心 。 前后 配合 , 度快 、 攻性 强 、 速 进 威 战 机 . 对 手 有 机 可 乘 . 调 整 重 心 变 成 稳 固 的 防 使 或
胁性 大 、 成功 率高 。
1 作 用力 相 同 的技术 连接 . 2
守 状 态 , 利 于 自 己的 继续 进 攻 技 术 的 发挥 。还 有 不
的 。 秀 的柔 道运 动员 在与强 手 的 比赛 中 , 常运 用 进攻 。 优 经 也是 连络技 术 的主要 形式 之一 。
的技 术动 作也 只有 二 、 三种 。 在这些 方法 中 , 又有一 、 两种 习惯 运 用 的重 点方 法 与技 术 。可 以巧妙 地运 用
在柔 道技 术训 练过 程 中 。通过 条件 实 战和综 合
是 掌握 技 术 的基 础 , 只有 掌握 了完 善熟 练 的技 术 。 但 力方 向 , 用 点及 身体 哪 些关 节 、 肉参 与运 动 。连 作 肌
就 能充 分 发挥 运 动员 的身 体 训练 水平 。创造 优 良的 络技 的技 术动 作 在实 战 中能够 自由运用 ,需 要 在运 运 动成 绩 。技 术 的熟 练 、 固与发 挥 的稳 定 , 接影 用技 术动 作过 程 中带 动对 手 ,也 就是说 对抗 双 方是 稳 直
柔 道 运 动 是 一 项 技术 性 与 竞 争 性 极 强 的 项 目 ,
的变 化 ,运动 员 必须 在 以前单 一 的技术 动作 的基 础
这个 项 目无 论 是 在训 练 中还 是 比赛 中 ,都是 一 对一 上 , 到多 种 技 术 的连 贯使 用 , 达 掌握 更 多 的 连络 技 。
习, 逐渐 达到 熟练掌 握运 用连络 技 术 的能力 。
24 结合 运动员 个人 技术 特点 进行 练 习 .
每个 运 动员 都有其 自身 的技 术特 点 .在全 面技
在此 基础 上 进 一步 学 习更 为复 杂或 较难 的动 作 。在 术基 础 上选 择适 合个 人 特点 的进 攻方 法 。每个 人 的
柔道 技术 训 练 的过 程 中 ,应 该 注意 的要 点是 连络 技 身体 基本 素 质基 础技 术 的掌握 和 使用 情况 都是 不 同 术动 作之 间 的衔接 要合 理 而适 用 。连 络技 术是 为 了

的, 而且 运动 员都 有 自己“ 意技 ” 在 进行 连络 技术 得 ,
3 一 8
浅析柔道连络技
巴雅 拉 格
摘 要 : 络 技 在 柔 道 训 练 和 实 战 中是 一 种 较 好 的得 分 技 术 , 训 练 实 战 中 , 须 反 复 地 进 行 单 个 连 在 必
动 作 和 两 个 以 上技 术 动 作 的 合 理 运 用 , 能 在 实 战 中 , 据 不 同 的对 手 和 情 况 快 速 做 出 反应 , 功 地 运 并 根 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