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咽通气管的使用教案
口咽通气管及开口器的使用

型号的选择与置管方法
1. 口咽通气管有大小不等多种型号,使用时要因病人具体 情况选择合适的型号,其长度以从门齿至下颌角为易。 2.正确的安置方法可使舌根离开咽后壁,解除气道梗阻, 此时可感到病人呼吸气流通畅。插入时应先清洁口腔内分 泌物、呕吐物,抬起下颌角,通气管弯头向上向腭部放入 口腔(可先用压舌板压住舌协助),当其内口接近咽后壁 时(已通过悬雍垂),再做180°旋转,放置于口腔中央 位置。口咽通气管通过下压舌体防止舌后坠,支撑舌腭弓 及悬雍垂,从而开放气道,并减少了从口到咽喉部的解剖 死腔,改善通气。
固定
1.置管成功后,传统的固定方法是用2条胶 布固定口咽通气管于口角, 避免移位,保持 呼吸道通畅。
口咽通气管的护理
1. 保持管道通畅 及时吸痰,清理呼吸道,防止误吸,甚至窒息。吸痰前后 应吸入高浓度氧,并注意加强呼吸道温化、湿化,打开负 压装置,插入10~16号吸痰管刺激病人呛咳后旋转边吸边 退出吸痰管,每次吸痰时间控制在15 s左右,达到清理呼 吸道的作用。 2. 监测生命体征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病情进展,在口咽通气管 治疗过程中若患者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甚至 呼吸骤停,应配合医生拔除口咽通气管,迅速改行气管插 管,胸外心脏按压,球囊辅助呼吸或呼吸机机械通气。
结论
突发意识障碍病人常合并呼吸困难。口咽通气 管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 同时,放置口咽通气管可以减少吸痰时病人口腔 及粘膜的损伤并防止舌后坠。应注意的是它仅适 用于尚存自主呼吸且无咳嗽反射的意识障碍病人, 否则会刺激病人呕吐,若病人呕吐频繁且量大时, 口咽通气管的存在反而增加病人误吸的危险,应 及时改变策略,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PPT课件

4. 口腔护理
昏迷者口咽管可持续放置于口腔内,但每隔2~3小时
要清洁口腔一次并更换口咽管,防止痰痂堵塞。换下的口
咽管浸泡消毒液内,清水冲突发意识障碍病人常合并呼吸困难。口咽通气 管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 同时,放置口咽通气管可以减少吸痰时病人口腔 及粘膜的损伤并防止舌后坠。应注意的是它仅适 用于尚存自主呼吸且无咳嗽反射的意识障碍病人, 否则会刺激病人呕吐,若病人呕吐频繁且量大时, 口咽通气管的存在反而增加病人误吸的危险,应 及时改变策略,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1
固定
1.置管成功后,传统的固定方法是用2条胶 布固定口咽通气管于口角, 避免移位,保持 呼吸道通畅。
2
口咽通气管的护理
1. 保持管道通畅
及时吸痰,清理呼吸道,防止误吸,甚至窒息。吸痰前后 应吸入高浓度氧,并注意加强呼吸道温化、湿化,打开负 压装置,插入10~16号吸痰管刺激病人呛咳后旋转边吸边 退出吸痰管,每次吸痰时间控制在15 s左右,达到清理呼 吸道的作用。
5
型号的选择与置管方法
1. 口咽通气管有大小不等多种型号,使用时要因病人具体 情况选择合适的型号,其长度以从门齿至下颌角为易。
2.正确的安置方法可使舌根离开咽后壁,解除气道梗阻, 此时可感到病人呼吸气流通畅。插入时应先清洁口腔内分 泌物、呕吐物,抬起下颌角,通气管弯头向上向腭部放入 口腔(可先用压舌板压住舌协助),当其内口接近咽后壁 时(已通过悬雍垂),再做180°旋转,放置于口腔中央 位置。口咽通气管通过下压舌体防止舌后坠,支撑舌腭弓 及悬雍垂,从而开放气道,并减少了从口到咽喉部的解剖 死腔,改善通气。
“口咽通气道的使用技术”教案讲义

“口咽通气道的使用技术”教案讲义教案:口咽通气道的使用技术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口咽通气道的定义、适应症、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技能目标:掌握口咽通气道的正确使用技术。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患者进行人道关爱和尊重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掌握口咽通气道的正确使用技术。
三、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口咽通气道的正确使用技术。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口咽通气道的兴趣和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口咽通气道吗?它有何用途?”2.知识讲解:(1)定义:口咽通气道是一种用于确保气道通畅和连续吸气的医疗器械。
(2)适应症:口咽通气道适用于以下情况:-患者无法维持气道的通畅,如酗酒、麻醉、颅脑损伤等;-患者意识不清、呕吐、呛咳等情况下需要进行通气。
(3)操作方法:a.消毒:将口咽通气道放入适量的消毒液中浸泡约10分钟,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b.选择适当大小:根据患者的年龄和体格选择合适大小的口咽通气道。
c.使用方法:将头部稍微后仰,将口咽通气道的压头片置于舌根下,然后用另一只手轻轻推进直到通气道压头片将舌根抬开,保持气道通畅。
(4)注意事项:a.操作过程中要温柔、轻柔,尽量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
b.使用前后要注意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如有异常要及时处理。
3.操作演示:请一名学生扮演患者,另一名学生进行操作演示。
教师提供指导和纠正。
4.分组练习:将学生分为小组,两人一组进行练习。
一人扮演患者,另一人进行操作。
轮流练习直到掌握正确的使用技术。
5.示例训练:教师提供一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操作练习。
6.反馈与总结:通过讨论和学生的操作反馈,总结口咽通气道的使用技术要点。
五、教学评价与作业:1.请学生进行自评,回答下列问题:-你对口咽通气道的定义和用途有了清楚的了解吗?-你是否能正确操作口咽通气道?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1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总结口咽通气道的使用技术。
六、教学资源:1.教案PPT。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方法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方法一、准备工作1.患者评估:在使用口咽通气管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包括呼吸频率、氧饱和度、意识状态、颈椎活动度等等,以便确定适当的装置尺寸和使用方法。
2.器材准备: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包括合适尺寸的口咽通气管、利气囊、润滑剂、止血剂等。
确保器材无损坏。
二、操作步骤1.患者定位:将患者放置在仰卧位,头部稍微后仰,可使用头枕或坐垫支撑患者的头颈部。
保持患者颈部中性位置,避免过度后仰。
2.消毒:仔细清洁患者的口腔和咽喉部,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3.润滑:在口咽通气管的前端和侧面涂抹适量的润滑剂,以方便插入。
确保润滑剂不会对患者呼吸产生不良影响。
4.插管:将口咽通气管握在主手中,用剪状托起舌头,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抓住腭横韧带,将口咽通气管缓慢地插入口腔,顺着舌下通道移动到悬雍垂和喉部之间。
a.插入时要特别小心,避免损伤口腔黏膜,同时注意不要碰到患者的牙齿。
b.插管时需要用另一只手中指顶住舌根,以保障舌体的稳定。
c.当插管到达悬雍垂和喉部之间的位置时,轻轻旋转管子使其顺利通过喉咙,直至到达目标位置。
最后将管子稳定在口腔中。
三、调整与确认1.调整深度:口咽通气管的深度需要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
通常来说,管子的尖端应该到达胸口,但不能进入气管。
确认深度的方法之一是通过胸部的升降观察管子插入的深度。
2.确认呼吸:连接口咽通气管与呼吸机或氧气机,确保气道通畅,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氧饱和度得到维持和改善。
3.固定管子:将口咽通气管与患者的面罩或固定带固定,以防止其脱落和移位。
4.利气囊充气:在管子末端的连接端连接利气囊,将其充气,确保气道密闭。
充气时要小心,充入适量的空气。
5.心电监护: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以便随时观察患者的心率和心电图波形,对可能的并发症进行及时干预。
四、注意事项1.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口咽通气管的位置和通气情况,确保其正常使用。
2.防止误吸:如果患者拥有吞咽反射,请定期吸出口腔和咽喉的分泌物,以免误吸导致呼吸道感染或肺炎。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教案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授课主要内容及时间分配:一、适应证(4分钟)1、昏迷但有自主呼吸。
2、麻醉后需要短时间辅助气道。
3、短期吸痰。
4、癫痫发作或抽搐时保护舌齿免受损伤。
5、同时有气管插管时,取代牙垫作用。
二、禁忌症(2分钟)1、清醒有咳嗽、呕吐等反射不能耐受者。
2、有牙齿折断或脱落危险的。
3、口腔内及上下颌骨创伤、咽部气道占位性病变、咽部异物梗阻患者禁用三、操作规范(20分钟)1、操作前的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意识及合作程度。
2)评估患者的口腔、咽部及气道分泌物情况,有无活动的义齿。
2、操作流程1、选择合适的体位。
2、吸净口腔及咽部的分泌物。
3、选择合适的型号。
根据病人情况测量口角至耳垂的距离选择不同型号管道,口咽通气管末端位于:上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使下咽部到声门的气道通畅。
口咽管太短:不能经过舌根,起不到开放气道的作用。
口咽管太小:容易误入气管。
原则上:宁长勿短,宁大勿小。
口咽通气管的宽度:以能接触上颌和下颌的2~3颗牙齿为最佳!4、选择恰当的放置方法:1)直接放置法:将通气管的弯曲边沿舌面顺势送至上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2)反转插入法:将口咽通气管的凹面朝上插入口腔,当其前端接近口咽部后壁时,将其旋转180 度成正位,然后向下推送至合适的位置。
5、测试人工气道是否通畅1)以手掌放于通气管外侧,于呼气期感觉是否有气流呼出。
2)少许棉絮放于通气管外,观察其在呼吸中的运动幅度。
3)还应观察胸壁运动幅度和听诊双肺呼吸音。
6、护理要点1)每隔4小时更换口咽通气管并行口腔护理。
2)及时吸痰,防止误吸。
吸痰前后吸入高浓度氧,达到清理呼吸道的目的。
3)口咽管外口盖一层生理盐水纱布,既湿化气道又防止吸入异物和灰尘。
4)置管后密切观察置管效果和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四、指导要点。
(5分钟)1告知患者及家属放置口咽通气道的目的、方法,以取得配合。
2、插管前选择合适的导管,充分润滑导管。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操作流程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使用口咽通气管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检查口咽通气管的完整性和清洁度,确保没有损坏和污垢。
•洗手并戴上手套,以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准备所需的插管辅助器具,例如口咽通气管、润滑剂、注射器等。
•向患者解释使用口咽通气管的目的和过程,以获得他们的合作和理解。
2. 患者准备在患者使用口咽通气管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让患者坐直或半坐直位,并确保他们的头部处于适当的位置,以便于插入口咽通气管。
•要求患者深吸气并屏住呼吸,以便插入口咽通气管时咽部肌肉放松。
•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或其他相关疾病,以便在操作过程中作出必要的调整和注意事项。
3. 插入口咽通气管接下来,按照以下步骤插入口咽通气管:1.涂抹适量的润滑剂在口咽通气管的顶部,以便于插入时的顺利通过口腔和咽喉。
2.握住口咽通气管的底部,并轻轻地将其放入患者的口腔中,直到触及口咽的后部。
3.在插入过程中,要求患者以鼻子呼吸,并在必要时提醒他们保持呼吸平稳。
4.当口咽通气管插入到适当的位置时,可通过听诊器或观察呼吸动作来确认。
正常情况下,可以听到气流通过口咽通气管的声音或看到胸廓的起伏。
5.在插管后,要求患者松开屏气,并呼气。
如果患者出现拒绝或不适的情况,需要及时停止插管过程并与医疗人员沟通。
4. 管路固定和使用完成插管后,需要进行以下步骤来固定管路和保证正常使用:1.使用适当的胶带或绷带将口咽通气管固定在患者的口腔和面部上,以防止其意外脱落或移位。
2.将插管和管路与气囊、呼吸机等设备连接,以便提供所需的通气支持和呼吸治疗。
3.确保管路畅通,没有扭曲或压迫,以确保气流的正常通畅。
4.定时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气道状态,并定期更换口咽通气管,以保持卫生和有效的通气。
5. 拔除口咽通气管当患者不再需要口咽通气管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拔除:1.涂抹适量的润滑剂在口咽通气管上,并轻轻地旋转或晃动插入口咽通气管的底部,以减少与周围组织的摩擦。
口咽通气管使用指南

口咽通气管使用指南一、啥时候用这玩意儿1. 昏迷的人要是有人昏迷了,舌头可能会后坠,堵住嗓子眼儿,这时候就可能需要口咽通气管来帮忙撑开通道,让空气能顺利进出。
就好比你家下水道堵了,得找个东西通一通,口咽通气管就是给呼吸道“通一通”的小助手。
2. 呼吸不太顺但还有自主呼吸的人比如有些患者因为某些病,呼吸有点费力,但是自己还能喘气儿。
这时候口咽通气管可以改善通气情况,就像给有点窄的路拓宽一点,让车(空气)能更好地走。
二、怎么选合适的口咽通气管1. 看大小这个就像挑鞋子一样,得合适才行。
一般是根据患者从门齿到耳垂或者下颌角的距离来选。
如果通气管太大,塞进去就像硬挤一个大脚进小鞋,会损伤口腔和咽喉;要是太小呢,就起不到很好的撑开通道的作用,就像小棍儿搅和一下,没什么实质效果。
2. 材质现在有橡胶的、塑料的等不同材质的。
橡胶的可能软一点,塑料的有的比较硬挺。
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要是患者嘴巴和咽喉比较脆弱,可能就选相对软一点的橡胶材质的,要是需要比较强的支撑力,塑料材质的可能就更合适。
三、怎么插进去1. 准备工作先把手洗干净啊,这就不用多说了吧,就像你吃饭前要洗手一样。
然后检查一下通气管有没有破损之类的。
2. 正确姿势让患者头后仰,就像抬头看天花板一样。
如果患者牙关紧闭,可先用压舌板或者别的东西把嘴巴撬开一点。
然后把通气管的弯曲部分向着患者的上颚,顺着舌头慢慢插进去。
插的时候要小心,别太莽撞,就像你把筷子轻轻放进碗里一样,慢慢推进去,一直到通气管的前端到达舌根后部就差不多了。
四、插进去之后要注意啥1. 固定要把口咽通气管固定好,不然它乱动就麻烦了。
可以用胶布或者专门的固定装置,就像给它系个安全带,让它稳稳地待在该待的地方。
2. 观察要时刻盯着患者呢。
看看患者呼吸是不是顺畅了,有没有因为通气管不舒服而挣扎之类的。
如果发现患者嘴唇发紫或者呼吸还是很困难,那可能是通气管没放好或者有其他问题,得赶紧检查检查。
口咽通气管插管操作流程

口咽通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口咽通气管插管操作流程是一项关键的医疗技术,用于确保患者的通气顺畅。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该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开始插管操作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呼吸情况和咽喉解剖结构。
同时,应确保插管器材的完整性和无菌性。
2. 术前准备:患者应被置于仰卧位,头部轻度后仰,以便于观察和插管。
应用遮挡措施,确保操作区域的清洁。
3. 麻醉与止痛:在插管前,需要给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和止痛。
一般常用的方法是喷洒表面麻醉剂或给予含有局部麻醉药的吸入气体。
4. 手法准备:医护人员应穿戴好手套,并使用洗手液彻底清洗双手。
同时,准备好需要的器械,包括旋开式口扩张器、镊子和插管。
5. 进行插管:医护人员将插管器材悄悄放入患者口腔内,并慢慢推进。
一旦进入口咽部,则应轻轻抬高患者下颌,有助于顺利通过口咽部进入下喉部。
6. 检查插管位置:插管到达下喉部后,医护人员应通过听诊法和监测呼吸音来确保插管进入气管而非食管。
同时,通过胸廓的升降运动来判断是否成功进行了插管。
7. 固定管道:当插管成功并确认位置准确后,医护人员应以适当的方式将管道固定在患者的口腔和脸部。
固定要牢固而舒适,以确保插管的稳定性。
8. 监测与护理:插管完成后,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和氧气饱和度,确保通气顺畅。
同时还需定期清洁口腔,以防止感染。
以上是口咽通气管插管操作流程的详细介绍。
这一操作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经验,并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以确保患者的安全与舒适。
若需要进行此操作,请务必寻求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和协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训者
姚 瑶
培训对象
护理实习生
学时
1
日期
2015年
培训方式
口授法 + 操作示教
培训项目名称
口咽通气管得使用
【教学目标】
1、熟悉口咽通气管得适应症与禁忌症。
2、掌握口咽通气管得使用及护理。
3、掌握测量口咽通气管就是否通畅得监测方法。
【教学重点】
1、口咽通气管得使用及护理。
2、测量口咽通气管就是否通畅得监测方法。
2、操作流程
1、选择合适得体位。
2、吸净口腔及咽部得分泌物。
3、选择合适得型号。根据病人情况测量口角至耳垂得距离选择不同型号管道,口咽通气管末端位于:上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使下咽部到声门得气道通畅。口咽管太短:不能经过舌根,起不到开放气道得作用。口咽管太小:容易误入气管。原则上:宁长勿短,宁大勿小。口咽通气管得宽度:以能接触上颌与下颌得2~3颗牙齿为最佳!
2)少许棉絮放于通气管外,观察其在呼吸中得运动幅度。
3)还应观察胸壁运动幅度与听诊双肺呼吸音。
6、护理要点
1)每隔4小时更换口咽通气管并行口腔护理。
2)及时吸痰,防止误吸。吸痰前后吸入高浓度氧,达到清理呼吸道得目得。
3)口咽管外口盖一层生理盐水纱布,既湿化气道又防止吸入异物与灰尘。
4)置管后密切观察置管效果与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二、禁忌症(2分钟)
1、清醒有咳嗽、呕吐等反射不能耐受者。
2、有牙齿折断或脱落危险得。
3、口腔内及上下颌骨创伤、咽部气道占位性病变、咽部异物梗阻患者禁用。
三、 操作规范(20分钟)
1、操作前得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得病情、生命体征、意识及合作程度。
2)评估患者得口腔、咽部及气道分泌物情况,有无活动得义齿。
4、选择恰当得放置方法:
1)直接放置法:将通气管得弯曲边沿舌面顺势至上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
2)反转插入法:将口咽通气管得凹面朝上插入口腔,当其前端接近口咽部后壁时,将其旋转180度成正位,然后向下推送至合适得位置。
5、测试人工气道就是否通畅
1)以手掌放于通气管外侧,于呼气期感觉就是否有气流呼出。
四、指导要点。(5分钟)
1、告知患者及家属放置口咽通气道得目得、方法,以取得配合。
2、插管前选择合适得导管,充分润滑导管。
3、插管动作正确、轻柔,插口咽通气管时应避免损坏牙齿口唇。
4、口咽通气管被正确置入时舌体应就是托起而未滑入咽后壁,气道通畅。
五、注意事项
1、定时检查口咽通气就是否保持通畅。
2、插管前选择合适得导管,充分润滑导管。
【教学难点】
1、口咽通气管得得操作要点与过程。
2、口咽通气管得型号选择要求。
3、口咽通气管得适应症。
参考资料: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授课主要内容及时间分配:
一、适应证(4分钟)
1、昏迷但有自主呼吸。
2、麻醉后需要短时间辅助气道。
3、短期吸痰。
4、癫痫发作或抽搐时保护舌齿免受损伤。
5、同时有气管插管时,取代牙垫作用。
3、插管动作正确、轻柔,插口咽通气管时应避免损坏牙齿口唇。
4、口咽通气管被正确置入时舌体应就是托起而未滑入咽后壁,气道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