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冻土区路基土体的冻胀率与热膨胀系数关系分析

合集下载

张鑫鹏—冻土地区冻胀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doc

张鑫鹏—冻土地区冻胀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doc

冻土地区冻胀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土建室张鑫鹏2019-10-161 成因分析 (1)1.1 水结冰后膨胀 (1)1.2 毛细现象和冰晶体的形成 (1)2 影响冻胀的因素 (3)2.1 土质对冻胀的影响 (3)2.2 土中水分对冻胀的影响 (3)2.3 温度对冻胀的影响 (4)3 冻胀的破坏影响 (4)4 应对的解决措施 (5)4.1 置换法 (6)4.2 隔温法 (7)4.3 隔水法 (8)4.4 稳定土处理法 (8)5 结束语 (9)参考文献 (9)冻土地区冻胀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张鑫鹏摘要:冻土地区路基的病害及其相应的防治措施一直是困扰工程的难题。

如冻胀、融沉等。

**处于北方严寒地区,在道路铺设,和基础设置等方面,受到冻胀的影响很大,往往为了解决冻胀问题花费更大精力和投资,并且存在特殊地质条件和投资控制等因素影响,有些项目无法完全避免冻胀的产生和影响,处理不当会给日后使用带来很大影响,根据冻胀原理和多年的经验教训,本文着重分析冻胀的起因和处理措施等,希望能为今后设计和施工带来更多帮助和解决思路。

关键词:冻土地区;冻胀;成因;解决措施1成因分析1.1水结冰后膨胀我们知道,水在摄氏零度结冰,体积比原体积大十分之一,水结冰的过程中体积增大,产生占位空间,挤动了其它物体,作用在其它物体上的力就是冻胀力。

这种单独的原位冻胀造成破坏力相对较小。

1.2毛细现象和冰晶体的形成土体的冻胀分为原位冻胀和分凝冻胀两种。

而对工程中破坏巨大的是由于外界水分迁移补给形成的分凝冻胀,是由毛细现象和冰晶体共同作用形成的。

毛细现象是指土中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沿着孔隙向上及其他方向移动的现象。

在形成毛细通道时就构成毛细水的上升。

当冰冻季节冻结时,土中水分向冻结区迁移并积聚,土颗粒孔隙中的自由水在0℃以下时,自由水首先冻结成冰晶体。

随着**温的继续下降,周围未冻结区土中的水分会向表层冻结冰晶体迁移积聚,使冻结区土层中水分逐渐增大,冻结后的冰晶体也不断增大,只要冻结区周围还存在着水源,并且还存在适当的水源补给通道即毛细通道,能够源源不断地补充给冰冻体所需的水分,在这一不平衡的引力不间断地作用下,未冰冻区的水分不断地向冰冻区迁移积聚,使冰晶体不断扩大,在土层中形成冰夹层,土层在冰夹层作用下体积会发生膨胀,也就是冻胀。

季冻区道路冻胀、融沉机理分析及防治现状

季冻区道路冻胀、融沉机理分析及防治现状

季冻区道路冻胀、融沉机理分析及防治现状摘要:对东北地区季节性冻土的冻胀、融沉机理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毛细理论、水分迁移理论得出冻胀、融沉过程的影响因素,得出季冻区冻胀融沉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土质、含水量以及温度,并据此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季节性冻土;冻胀;融沉;防治0 前言中国是受冻胀危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等东北地区以及青藏高原等西部高山区域,季节性冻土面积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53.5%[1],位于季节性冻土地区的公路面临着冬季冻胀、春季回暖融沉的问题,这是导致寒冷地区各种道路病害的主要原因[2]。

因此,针对冻土地区的冻胀、融沉过程的深入研究分析逐渐受到更多的重视且势在必行。

1 冻胀和融沉机理分析1.1 冻胀季冻区道路冻胀,主要指的是路基土体的冻胀。

由于大气负温的作用,土体中的水分冻结成冰,土体发生水分迁移,路基土随着温度降低的方向形成冰晶体,导致土体的体积增大膨胀[3]。

由于路基土体中的含水量和密实度在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条件下发生的不均匀改变,加之道路周边复杂的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直接导致路基土的冻胀变形的不均匀性[4]。

因此,路面在受到不均匀的冻胀力的影响下,内部发生拉应力效应。

1.2 融沉春季气温上升,土中冰晶体融化之后,土颗粒之间的胶结程度降低,摩擦力减小[5]。

在其自重应力的作用下,土颗粒之间的空隙逐渐被压缩,土体的体积减小。

路基开始融化,导致路面下地基土较两侧的路肩土的融化速度快,造成路基的凹形冻土核残留,土层上部已经融化的水分在融化区域内无法排出,进而造成翻浆。

2 冻胀和融沉影响因素分析2.1 冻胀影响因素季冻区路面易出现冬季低温冻胀、春季回暖融沉的问题,给道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包括鼓包、开裂、路基不均匀沉降等。

而道路冻胀主要受到路基的影响,由于各路基土体的土质、压实度、含水量的不同,导致路面受到不均匀冻胀力的作用影响[6]。

季节性冻土路基冻胀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季节性冻土路基冻胀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季节性冻土路基冻胀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摘要:路基冻胀是我国北方地区公路路基特有的破坏现象。

通过对土的冻胀机理及影响冻胀主要因素的研究,提出了防治路基冻胀的处置措施。

关键词:季节性冻土冻胀影响因素防治措施季节性冻土指地表冬季冻结而在夏季又全部融化的土。

我国北方地区温普遍较低,季节性冻土分布广泛。

路基冻胀是我国北方地区公路路基特有的破坏现象,也是该地区公路主要病害之一。

因此,了解冻胀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并寻找防治的途径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冻胀问题比较复杂,涉及因素多,所以必须从理论上去认识和了解冰冻作用的物理力学性质,掌握和发现冰冻作用过程的规律,进而找出防治冻胀措施。

1路基土冻胀的形成机理土是由固体颗粒、液体水和气体组成的三相体。

固体土粒是土的最主要的物质成分,由无数大小不等、形状不同的矿物颗粒按照各种不同的排列方式组合在一起,构成土的骨架主体,称为“土粒”。

在土颗粒之间的空隙中,通常有液体的水溶液和气体(主要为空气)充填。

土在冻结过程中,不仅是土层中原有的水分的冻结,还有未冻结土层中水向冻结土层迁移而冻结。

所以,土的冻胀不仅仅是水结冰时体积增加的结果,更主要是水分在冻结过程中由下向上部迁移聚集再冻结的结果。

重力水和毛细水在0℃或稍低于0℃时就冻结,冻结后不再迁移;而结合水以薄膜形式存在于土粒表面,由于吸附的关系,结合水外层一般要到-1℃左右才冻结,内层甚至在-10℃也不会完全冻结。

所以当气温稍低于0℃时,重力水和毛细水都先后冻结,而结合水仍不冻结,依然从水膜厚处向薄处移动。

当含盐浓度不同时,结合水由浓度低处向高处移动,水分移动虽然缓慢,数量也不大,但是如有不断补给来源,一定时间的移动水量还是很可观的。

水的补给来源主要通过土的毛细作用,由于结合水向上移动,在温度合适时它也被冻结,这就造成冻结后的水分比冻结前的水分大量聚集。

这些水分冻结后就会形成严重的冻胀。

2路基冻胀的影响因素2.1土质对冻胀的影响土的冻胀主要是由于水分的迁移导致的水分大量积聚而引起的。

季节性冻土路基冻胀性分析及治理措施

季节性冻土路基冻胀性分析及治理措施

补给的影响 。
对于各类土 ,影响地基土冻胀性的地下水临界深
度 :黏土 、粉质黏土为 112~210 m ;粉土为 110~115 m ; 砂土为 015 m[3] 。
3 季节性冻土的冻胀性分级
目前 ,对季节性冻土的冻胀性一般根据土的类别 、 天然含水量 、地下水位和平均冻胀率等进行分级 ,但在 不同规范中 ,分级方法有所不同 ,分级指标也有差异 。 例如 :在《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中把地基土 的冻胀性分为冻胀 、不冻胀两级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把地基土的冻胀性分为不冻胀 、 弱冻胀 、冻胀 、强冻胀四级 ;而在《冻土工程地质勘察规 范》《、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铁路工程特殊岩 土勘察规程》及《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等规范中把 地基土的冻胀性分为不冻胀 ( Ⅰ级) 、弱冻胀 ( Ⅱ级) 、冻 胀 ( Ⅲ级) 、强冻胀 ( Ⅳ级) 、特强冻胀 ( Ⅴ级) 五级 。
在不同行业的工程项目中 ,冻胀性分级宜在遵循 国标《冻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的原则下 ,按照各行业 规范进行 。
4 路基冻害分析及治理措施
路基冻害的治理应从分析地基土冻胀性的主要因
素入手 ,找出控制冻害产生的主要因素 ,并根据实际情 况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 。
对季节性冻土地段的铁路路基 ,当路基面以下一 定深度范围内地基土为粉黏粒质量 ≤15 %的粗颗粒土 或粉黏粒质量 ≤10 %的细砂时 ,地基土的冻胀率很小 , 可不考虑其冻胀危害 ,也不需要采取措施 。这里的“一 定深度”与当地的最大冻结深度有关 ,一般可取最大冻 结深度的 60 %~95 %[4] 。
2 大孔径干钻施工
设计锚索钻孔直径 <115 mm ,与水平方向成 15° 角 ,钻孔数量共 27 孔 ,最大钻孔深度 3215 m ,施工采用 干钻技术 。 211 地质情况

季节冻土区高速铁路路基冻胀特性研究

季节冻土区高速铁路路基冻胀特性研究

季节冻土区高速铁路路基冻胀特性研究Research on Frost Heav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peed Railway Subgrade inSeasonal Frozen Soil Area颜庆宇(中铁建贵州建设有限公司,贵阳550000)YAN Qing-yu(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Guizhou Construction Co. Ltd., Guiyang 550000, China)【摘要】总结了季节冻土区铁路路基的冻胀特点,分析了影响冻胀的主要因素,如土质、土中的含水量和溫度,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了路基防冻胀的措施,包括设置保温层、改良填料特性和控制水分条件。

上述研究成果为避免季节性冻土区高速铁路路基 冻胀病害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Abstract 】 T 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frost heaving characteristics of r ailway subgrade in seasonal frozen soil area,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affecting frost heaving, such as soil, water content and temperature in soil. 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it summarizes the anti frost heave measures o f subgrade, including setting insulation layer, improving filler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ling water content conditions. The abov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important guidance for avoiding frost heaving o f h igh-speed railway subgrade in seasonal frozen soil area.【关键词】季节性冻土;高速铁路;路基;冻胀【Keywords 】seasonally frozen soil; high speed railway; subgrade; frost heave 【中图分类号】U 21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9467 (2021) 01 -003屯02【DOI 】10.13616/j .cnki .gcjsysj .2021.01.012工程建设与设计Construe t ion& D etign For P roject1引言冻土是一种低于〇丈且含有冰的土岩111。

路基土的冻胀分析及防冻害措施

路基土的冻胀分析及防冻害措施

浅谈路基土的冻胀分析及防冻害措施【摘要】在我国的高寒地区,由于气温极低容易产生路基土的冻害现象,本文通过对路基土的冻胀机理和冻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得出了相对应的防治冻害的相关措施,为高寒地区路基土的设计、施工、维护等方面提供指导。

【关键词】:路基土;冻胀;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u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前言路基土在极低的气温下,会产生冻结现象,水分的冰析作用和迁移积聚现象是导致路基土不均匀冻胀的直接原因。

冻胀的强弱程度跟土体在发生冻结时候的温度、土体内含水量的多少和水的来源、土的颗粒的大小和外部荷载的作用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

二、路基土的冻胀影响因素分析1、土质对路基土产生冻胀的影响土体中的矿物质成分、密实度和粒度的成分是土质对路基土产生冻胀影响的最主要原因。

当路基土的土颗粒的粒径在0.1 mm以上时因为空隙较大,使得水分容易被排出,因此不会发生冻胀。

当土颗粒的粒径减小到一定程度,空间的空隙减小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容易发生冻胀。

当土颗粒粒径在0.1—0.05 mm范围之间,土体就会产生冻胀,这个范围内土体冻胀的可能性最大;当土体颗粒粒径在0.002 mm以下的时候,土颗粒分散性增大使得水分迁移量减小,使得土体的冻胀性逐渐减弱。

矿物成分对冻胀的影响不会发生在颗粒较粗路的路基土中。

土的密实程度也会对土的冻胀造成影响,在含水率固定的条件下,路基土密度的降低会增大土体之间的孔隙。

当密实度较小的土体发生冻结的时候,留有充分的孔隙和空间让冰发生自由膨胀也不会引起土颗粒间间距的变化,这时的土体产生的冻胀量比较小。

随着密实度的增大,自由水充填到了土颗粒间的孔隙之中,因此路基中水分在变成冰后的膨胀空间就会受到限制使得路基土冻胀程度变大。

当土体处于一个标准的密实度范围内,土颗粒间的孔隙在最小的范围内,这时的土体的密实度就阻碍水分的迁移,使得冻胀量也就达到了最大值。

2、水对路基土产生冻胀的影响路基土中的含水率,是促使路基土产生冻胀的基本条件。

季节冰冻区道路路基的若干方面分析

季节冰冻区道路路基的若干方面分析

季节冰冻区道路路基的若干方面分析季节冰冻区相应的路基形成差异沉降,主要是受到温度场、水分场以及相应的应力场的直接影响,在整个变形的过程中实际的影响因素仍然比较多,季节冰冻区自身地质条件、具体填土材料以及实际施工工艺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受到多种因素的严重影响,路基也会出现一些不均匀的沉降现象,目前,不均匀沉降以及出现的季节冰冻区的冻结和融化成为了目前路基变形或者是结构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受到路基各种不均匀变形的直接影响了,改变了路面结构具有的附加应力,使路面逐渐出现结构的裂缝,破坏整个路面结构。

一、季节冰冻区道路路基出现沉降的机理所有路基以及相应的上部填方路基实际上否是通过土体最终形成,整个地基在竖直方向出现一定的变形就属于沉降。

外荷载会作用于整个土体中,其中的一部分主要是通过孔隙中具有的水进行承担,这也称为是孔隙水压力。

剩余的另一部分,需要通过土骨架进行承担,称之为有效应力。

具体的有效,就是需要引起压缩有效或者是强度有效,其中实际的有效应力也是总荷载以及相应总截面积的实际比例。

可以将孔隙水压细致的分为净水压力以及超孔隙压力两种。

在荷重的主要作用下,实际的土粒以及水之间的压缩量比整个土体的压缩量更小,气体具有的压缩形式比较强。

处于密闭的整个体系中,土体受到各种力以后会出现变形,最后形成了季节冰冻区的一种路基不均匀沉降现象。

二、季节冰冻区道路路基出现差异性沉降的预测(一)气候条件产生冰冻区的冻害气候条件能够直接影响整个路基冻害的形成,其中的气候条件包括气候冷热、气候变化的时间、季节的降雨量以及具体的降雨时间等因素。

受到气候条件的直接影響,会出现聚冰层深度以及实际分布的各种变化。

如果设置的聚冰层处于整个路基顶面非常深的一个位置,这样的路基并不会受到冻害的严重影响。

然而,如果聚冰层距离整个路基实际的顶面非常近的一个距离,甚至是表层位置,这样就会很容易出现相应的冻害。

受到大气温度的严重影响,温度下降以后,整个土地的温度会处于冰点值,这样就会导致土中实际的冻融层出现一定的冻结情况。

季节性冻土的冻胀力分析

季节性冻土的冻胀力分析

式 两 种 方 法 得 出 ,本 文 以 我 国 大 量 的 实 验 数 据 为 依 据 进 行 切 向 冻 胀 率 、单 位 切 向 冻 胀 力 的 分 析 ,得 出 季 节 性 冻 土 切 向 冻 胀 力 的 经 验 公 式 ,经过
了国内工程项目验证符合实际,具有指导意义。在国外季节性冻土地区,若没有得到详勘报告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本文的经验公式用于初步设计。
验 ,规 范 没 有 给 出 验 算 穗 定 性 的 切 向 冻 胀 力 的 明 确 公 式 ,《冻土
地 区 建 筑 地 基 基 础 设 计 规 范 》(JGJ1 1 8 - 2 0 1 1 ) 只 给 出 了 一 个 范 围 较 宽 的 参 考 值 见 表 C .1.1,作 为 设 计 依 据 还 是 有 较 大 的 出 入 。
kd=1.09Yd(w-Wp)衣2Y „=0.8(w-Wp) 式 中 :状 ----土 的 干 容 重 ;
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
热 水 和 蒸 汽 ,部 分 居 民 用 户 采 用 自 主 分 散 天 然 气 采 暖 ,而 分 布 式 能 源 系 统 的 接 入 ,完 全 代 替 了 锅 炉 系 统 ,在 减 少 污 染 物 排 放 量 的 同 时 ,还 带 来 了 可 观 的 环 境 效 益 和 经 济 效 益 。
1 . 2 法向冻胀力
法 向 冻 胀 力 垂 直 与 冻 结 锋 面 及 基 础 底 面 ,由 于 桩 基 的 埋 深 大 于 季 节 性 冻 土 的 最 大 冻 深 ,因 此 ,不 存 在 法 向 冻 胀 力 的 影 响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季节冻土区路基土体的冻胀率与热膨胀系数关系分析
【摘要】在季节冻土地区,路基土体会发生冻胀变形,给寒区工程造成不良的冻害。

因此,对土体冻胀变形的数值模拟显得尤为重要。

而目前采用的数值模拟方法众多,笔者根据土体的冻胀原理与材料的热胀冷缩性质,应用弹性力学里求解温度应力的知识推导土体冻胀率η与热膨胀系数α的数学关系式,并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中的结构温度应力模块对此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二者关系式是可靠的。

给寒区工程路基土体冻胀变形的数值模拟提供了一个直接简便的媒介,可以较好的模拟路基土体冻胀变形。

【关键词】冻土;冻胀率;热膨胀系数;数值模拟
1.材料的热胀冷缩与土体的冻胀
众所周知材料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能,在温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其体积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产生热应变。

在材料的热应变受到约束时不能自由发展就会产生热应力。

而冻土的冻胀变形和材料的热应变有着类似的性质,温度降低的时候,由于水分迁移和原位水的冻结而产生体积膨胀,进而发生冻结应变,当冻结产生的应变受到约束时便会产生冻胀力[1,2]。

只是冻胀应变与材料本身的热胀冷缩应变趋势相反,在季节冻土区,随着温度的降低,土体与周围的水发生热交换,当土体的温度达到土中水的冻结温度时,就会产生冻结。

伴随着孔隙水和迁移水分的结晶成冰,引起土体体积的增大而发生膨胀[3]。

由于冰透镜的形状,进而其体积膨胀一般是各向异性的,不过就目前研究阶段,我们假设冻胀的分布是各向同性的。

则相应
的增量形式可以由下式给出:
式中dε是dt时间内由冻胀引起的体积膨胀应变。

冻土中的冻胀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于原位水冻结而引起的体积膨胀,一部分是由于迁移水冻结而引起的体积膨胀,两部分的体积膨胀可以用下式表示:
式中:dw——dt时间内冻土内未冻水含量的减少量。

dwq——dt时间内迁移到冻土内并冻结的迁移量。

温度应力和冻胀力虽然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应力,各自的机理也不尽相同,但是这两种应力下,均会造成材料结构体积发生膨胀,本文考虑应用这一共性,建立起热膨胀系数α和冻胀率η之间的关系,应用ansys中结构温度应力模块模拟土体冻胀。

2.土体冻胀变形时冻胀率与膨胀系数关系
笔者对土体的冻胀模拟采用将土体的冻胀率η用土体负的热膨
胀系数α来表示,按结构温度应力的计算方法来进行冻胀模拟,进而研究由冻胀而引起路基变形。

在弹性力学里,按位移求解温度应力的平面问题,即根据弹性体内的已知变温来决定体内的温度应力,首先要推导出热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

令弹性体内个点的变温为△t,即后一瞬时的温度减去前一瞬时的温度,以升温时为正,降温时为负。

由于变温t,如果不受约束,将发生线应变a△t,其中a是弹性体的线胀系数,它的量纲是。

在各向同性体中,系数a不随方向而变,所以这种线应变在所有的各
个方向都相同,因而就不伴随着任何切应变(否则温度应力将成为非线性问题)。

这样,弹性体内各点的形变分量为:
由于弹性体所受的外在约束以及体内各部分约束,上述的变形并不能自由发生,于是就产生了应力,即所谓的温度应力。

这个温度应力又将由于物体的弹性而引起附加的变形,如胡克定律所示。

因此连同(2.1)的形变,总的变形分量为:
现在假定如图2.1所示的长方体模型及坐标系中,没有体力和面力作用,但是有变温的作用,而这个变温也只是平面坐标x和y的函数,不随空间坐标z而变化,根据平面应力及平面应变问题和几何方程—刚体位移的论证,可知这里属于平面应变问题,因而有:由(2.2)式得出如下的物理方程:
上面为针对温度应力的平面应力问题而推导出来的方程,适用于温度应力的平面应变问题。

在温度应力的平面应变问题中,除了σ、σ、τ外,还有一个应力分量σz。

令(2.2)式中ε=0,就可以得到这个应力分量:
笔者考虑在平面坐标系下进行分析,因此路基模型采用平面有限元模型,土体两侧及底面均有约束。

其具体约束示意图如图2.2
边界条件为:ε=0,ε=0,σ=0
将ε带入到(2.3)式中第一式,σ=0带入到(2.3)式中第二式可得:
进而可得εy与热膨胀系数a的关系,其中的εy就是本文计算中的冻胀率η。

并认为冻土中未冻水含量仅是温度的函数,冰水相
变只发生在一个很小温度范围内[0,-1],由于不同土体的相变区是不同的,本文仅考虑在这个很小的温度范围内,土体冰水相变已经完成情况下对应的相变温度,取该时刻的相变温度t=-1℃,这样温度变化范围△t=1℃,经计算η和a两者的具体关系如下:
3.应用ansys验证二者之间关系
为了验证上述公式(2.6)的正确性及适用性,利用ansy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

假设未冻土体、冻土体为均质、各向同性材料,模型简化为平面应变问题;假设土体的导热系数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仅考虑土体冻结过程中土骨架和介质水的热传导及冰水的相变作用,忽略冻结过程中热对流、质量迁移、水分迁移等,并认为冻土中未冻水含量仅是温度的函数,冰水相变只发生在一个很小温度范围内;土体采用开尔文流变模型并仅在重力和冻胀力作用下发生变形。

具体验证步骤如下:(下转第279页)
(上接第230页)(1)建立尺寸为1×1正方形平面模型。

(2)选择单元为42号单元,确定材料的属性弹性模量e=3.6mpa,泊松比μ=0.3,参考温度为0℃,热膨胀系数α=-0.0016。

(3)假设温度降低1℃,对整个面域施加温度荷载。

(4)求解冻胀率η大小,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

二者的计算结果如下:
本文推导公式(2.6)计算出的理论值:
应用ansys模拟出的数值解:η=0.00297(见图3ansys数值模拟结果)。

图 3 ansys数值模拟结果图
二者结果是相符合的,验证了公式(2.6)的正确性。

4.结语
本文应用弹性力学里按位移求解温度应力的平面问题的思想,推导了土体的冻胀率η与土体热膨胀系数α之间的关系式,进而按照结构温度应力的方法模拟土体的冻胀变形思想,利用ansys验证了二者关系。

为简化模拟路基土体冻胀的变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媒介。

【参考文献】
[1]周幼吾,邱国庆,程国栋,郭东信.中国冻土.(第一版)[m].科学出版社,2000,8:1-2.
[2]h.a.崔托维奇张长庆,朱元林译.冻土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1.
[3]郑秀清,樊贵盛,邢述彦.水分在季节性非饱和冻融土壤中的运动[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