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进行物流创新的分析

关于如何进行物流创新的分析
关于如何进行物流创新的分析

关于如何进行物流创新的分析

物流111李彬

20110977 物流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尚有许多理论空白需要补白,而且随着物流业的迅猛发展,物流领域还将出现许多新问题,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结合处加以解决和创新。

随着我国物流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以及越来越多的国际跨国物流企业瞄准了中国这个巨大的物流市场,物流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品牌的竞争。物流企业从事的经营业务主要是向市场提供物流服务,如运输、储存、配送、包装、流通加工、物流系统设计、网络化物流服务等以及与其联系的物流信息服务等。所以,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建立自己的服务品牌对于置身于服务领域的物流企业来说,显得尤其重要。

建立自己的服务品牌,首先需要建立起相对严格和完善的物流体系。一个物流企业应该有一个庞大的管理团队。比如说车队,有车队的调度、有安全系统的培训员、有质量管理员,成立一个体系来管理的。虽然看起来这样做运作成本比较高,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在安全、效率、环保、节能方面的话,都能有效地控制到,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不用任何数据来判断,就能知道这样的物流企业其生存能力、社会效益、自身的盈利能力,都比那些不注重品质管理的企业要强。在这方面,中国物流业还有很多需要向日本学习。比如丰田的看板式管理,本田的机遇式管理,佳能的细胞式生产管理等等,他都有很多让我们借鉴的地方。

中国目前的物流管理制度相对落后,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地域辽阔,而现在的中国物流企业,都还在强调一个“规模大”。但是,要知道规模大的企业,其耗能也越大。像配备仓储设置,如果一下子建设十几万平方米仓库的话,中间的耗能、浪费一定很严重。从这方面来讲的话,我们这边的物流园区、物流运输等方面的策划能力还是有一些欠缺和差距的。像日本,日本国内的自然资源有限,他们在考虑问题时,会尽量思考如何在当下的资源条件下,更高效地利用完成物流运输。在政府部门的管理体制方面,日本的国土交通省与中国交通部在体制管理上有很大的不同,在空港、港口、公路、铁路等方面的管理权限有所不同。日本国土交通省采用的是垂直任命制度,

而中国交通部门在管理、人事任免等方面会受制于地方,政策措施在执行中就会打折扣。而且其他一些管理部门也有一些管理权限,形成交错。

在这些方面,我们需要大胆地创新和改革。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是物流发展的大敌。只有坚持改革,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物流事业向前进步。

在中国,我们可以完善和开发应急物流方面,这样在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时候就能把影响降到最低。使物流贡献于社会,让人们更加了解物流,塑造物流企业的亲民形象。

比如:建立一些专业的研究机构为物流企业提供物流运输安全、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比如汽车协会、叉车协会、仓储协会等。同时,这些协会组织机构,每年都组织一些活动,比如节能减排、安全体系等方面的比赛活动,让更多的民众和物流界人士了解到最新、最有创意、最实用的安全保障方法和节能减排的设备,让物流贡献于社会。另外,我建议物流协会和政府部门合力,组建一个物流研究中心,借鉴国外的经验,搜集物流技术情报,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咨询。这样我们的物流才会在学习中不断进步,从而更促进了物流的创新。

再说说物流实践创新。所谓实践创新,说到底就是物流改革。改掉已经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陈规旧习,推进顺应时代发展的各项制度落实。这就要求物流实践者,注重总结经验教训,勇于揭露物流管理中的弱点和短板,敢于面对现实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阻力,并想办法探索新模式。改革创新不可能一帆风顺,往往会遇到旧习惯、旧制度的抵抗和反击,因此,创新者要树立坚忍不拔的信心和勇气,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总的来说,物流创新也是一件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常抓不懈,循序渐进。这样才会形成自己的一套物流文化

快递市场行业分析报告摘要

快递市场行业分析报告摘要 自2005年1月1日起,中国将在公路货运、仓储、海上班轮运输、船舶代理及速递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放开,包括公路货物运输、货物租赁、一般货物的批发、零售及其物流配送,出入境汽车运输公司等将取消在地域、股比等方面对外资的限制。而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到2005年,外资快递有望可以独资经营快递业务。对于这一天,中国快递行业的各路兵马早已期待已久。 随着对外资快递独资经营的放开,外资在中国的独立和扩张加速。而中国本土企业的动作幅度相对较小。这是因为中国的快递企业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网络的初步建设。 以33%速度增长的市场 美国服务业联盟(USCSI)预计,未来三年中国快递业市场将以至少33%的速度持续增长。有权威人士认为,未来10-20年,全球航空货运将增长6% ,但快递业的增长是航空货运业的2倍,即12% ,而中国则会在此基础上再翻一番,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 广阔的市场,觊觎者自然众多。安邦集团物流分析师张晓牧指出,目前主要有四种力量在争夺这一市场。 首先是国有性质的快递企业,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便是邮政快递——EMS。在1990年代初期,中国邮政特快专递(EMS)仍然垄断着中国国内外快递市场。而就在2004年底,中外运也突然发力切入快递市场,其最大的优势便是其50余年的物流背景和较为完善的网络。 其次则是国际速递巨头。全球速递业四大巨头——中外运敦豪(DHL)、联邦快递(FE DEX)、联合包裹(UPS)及荷兰天地快运(TNT)均已进入中国,另外,日本的佐川急便等也在2 004年与保利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丰富的经验、雄厚的资金以及完善的全球网络将其竞争实力提高到了一个相当强大的程度。 第三股力量来自于大中型民营快递企业。中国的一些民营快递公司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逐渐壮大,其中比较着名的包括大田快递、顺丰速递、申通快递等。这些公司基本都经过了原始积累的阶段,资产规模在亿元人民币以上。这一类企业往往在某个区域范围内拥有相当强的优势,并在这一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 第四股力量便是数量最多也是最为混乱的小型快递企业,这类企业凭借自己的实力往往只能承担同城快递业务或是省内业务,当面对全国甚至国际快递市场时便会显得力不从心。但不能否认的是,如果缺少他们的存在,很多企业的办公可能都会遇到麻烦。 国际快递巨头的进入,直接威胁着原本在国内速递市场占据老大地位的中国邮政特快专递(EMS),其市场份额以每年4%的速度递减,而在国际快递市场,也从高峰时的97%跌到40%左右。此外,大中型民营快递企业凭借其灵活多变的经营方式、唯才是用的人才机制、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成为快递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中国物流现状分析及相关对策

中国物流现状分析及相关对策(2010年) (一)中国物流基础状况: 物流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公路、铁路、港口、机场以及网络通信基础等。到2002年底,我国公路通车里程达176.5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5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建设进展也大大加快。全国铁路营运里程7.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复线和电气化里程达4.2万公里,年完成货物周转量15476.8亿吨公里。全国民用机场共141个,年完成航空货物周转量51.6亿吨公里、货物运输量2021万吨。定期航班航线条数达到1176条。其中国内航线1015条,通航130个城市,国际航线161条,通航33个国家的62个城市。空运能力明显增强。我国沿海和内河共有生产性泊位33450个,深水泊位822个,集装箱吞吐能力超过2700万标准箱,货物吞吐量完成26.8亿吨,超过1亿吨的港口7个,其中上海、深圳已进入世界集装箱大港十强。 (二)中国物流现状: 中国物流落后发达国家30年,中国物流业近5年才开始起步,并进入发展期。物流业的兴起与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制造业转移中国密切相关,接着是连锁业物流、家电物流、日用化工业物流、汽车物流等等。从区域概念来讲,先是沿海,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及环渤海地区,再逐步向中西部推进。 据权威人士分析,中国的物流业的总体水平,特别是从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来衡量,大约在发达国家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中国物流业虽然已迈入发展期,但总体上仍落后于发达国家20至30年。 (三)中国物流业当前的一些特点: 1.发展很快,基础设施并不完全落后。 2.物流一体化程度不够,行政分割、行业垄断。 3.国有化程度过高,政企不分,官商不分。 4.物流观念淡薄,许多决策人士不懂现代物流。 5.与物流相关的服务体系落后。 (四)国内物流对各方的影响: 1.国内市场受到冲击: 中国企业面临资本雄厚、技术先进的外国公司和跨国公司的上门竞争,这是一个痛苦的适应过程。中国物流企业只有抓紧3-4年的过渡期,加快调整,才能增强实力,适应国际竞争的新形势。物流业受到的

电子商务与物流技术创新(1)

电子商务与物流技术创新 一、关于商业信息化的反思与借鉴 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是两个国际性时代主题,电子商务是两个主题的集中表现形式,代表了带有必然性的发展趋势。电子商务正迅速地成为一种国际通行的商务模式。并对宏观经济及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电子商务对我国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构成严峻的挑战,WTO的加入,使这种挑战变得更加现实。迎接挑战,推动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健康的发展,己成为国家面临的课题,成为科技部门的重大任务,成为各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内容。 流通领域是电子商务的主要应用领域,谈流通产业电子商务,就不能不把它与商业信息化联系起来,推动流通领域电子商务的发展,就不能不总结和借鉴商业信息化发展中的成果与不足。事物总是在总结、比较中发展的,这既是认识规律,也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商业信息化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它在改变零售业面貌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果没有前十几年实践,今天当我们面对电子商务时,就会觉得攀不上、够不着,就会无从谈起。

但另外也应看到,商业信息化还有不足,正象业内人士普遍说的,存在低水平重复与信息孤岛问题:当然,还有一个产业成长艰难的问题。 对这些问题,从现象上分析得很多了,我认为还应当从技术论、从认识论的角度来加以分析。我认为在三个基本点上出了些问题。 一是目标问题。我们提过商业信息化应用百分比的要求,也采取过半强制性的措施,这些要求与措施对于商业信息化有推动。但现在看来,也有两点不足。 首先,没有把企业管理目标与行业改革进步的目标统一起来,没有一个管理上档次的主线描述。 其次,没有对应用水平提出一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指标。这如同只强调就学率,不强调合格率一样。忽视质量要求必然会出现低知识含量的高技术应用。因为商业信息化首先要研究的是管理问题,首先要明确的是管理目标。目标模式或叫目标模型是第一重要的问题。 二是技术问题,也叫技术模型问题。我们谈技术应抓住两个要点: 一要讲技术的关系,包括不同技术单元之间的,也包括技术系统之内的。 二要对技术系统性质准确地把握,如商业信息化系统是人机系统,那就要处理好技术与人、与制度、与环境的关系。否则也会出现问题。如EDT、EFT、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分析报告

中国物流报告 摩根·斯坦利亚太投资研究组 2001年10月25日 产业概览 ·物流是古老的然而在所有的商业活动中又是关键的 我们可能,中国每年的物流费用超过2000亿美元,其中第三方物流(3PL)仅占物流市场的2%。 ·外包物流是中国进展的趋势 在中国,大多数的物流服务是企业自营的。由于加入WTO和国企的股份制改造,效益与成本操纵的驱动会促使物流转向外包给3PL服务提供商。 ·物流由单一功能向一体化服务进展 中国的物流业从单一环节的服务(诸如仓储或点到点的运输),向一体化服务进展。 ·中国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业是一个新兴的进展迅速的产业物流治理的实质是采纳系统的方法,降低物流总成本,并满足客户需要。一站式服务(one-stop service)的提供商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ROE),我们预期以后10年内这类服务的收入将有20%的增长幅度。

·先发优势 我们认为,在市场上定位早的企业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确立自己的用户和规模。在中国,时刻是构建一个有竞争力的全国性物流运行网络的重要条件之一。投资者应当关注其中的先行者,利用先发优势。 ·服务的提供商正力求提供更加一体化的服务 本报告所列举的运输和物流公司,大多数正处于向具有更高投资回报的第三方物流(3PL)进展的初级时期。我们将重点介绍新加坡的胜科(Sembcorp)物流在华的第三方物流子公司。 目录 摘要:发觉先行者 什么缘故要关注物流? 物流的演变—从 1PL到5PL 中国物流业的进展 在途运营和在仓储中的物资与信息流 第三方物流市场在中国崭露头角 市场有多大? 以后何在?

现有的参与者 上市公司及其兼并和收购的潜在可能性 公司档案--中国东方航空公司 中国国家航空公司 中国邮政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 EAS国际运输有限公司 和记港口公司 胜科物流 中外运 附录--案例研究1:自营或业务外包?--中国公司的矛盾案例研究2:在华的外国第三方物流公司 案例研究3:美国与欧洲物流业的经验 发觉先行者 摘要 供应链治理包含了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从产地到消费地的物资、服务及信息的流淌和储存所进行的打算、运行和操

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本论文以大量的文献资料为参考,以快递产业的起源、中国快递市场内各快递企业的发展情况及现状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中国邮政特快专递EMS和中国民营快递企业在过去发展中及现阶段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中国各快递企业发展的因素,并以此对中国快递产业未来的发展政策提出可行的建议,同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预测,为中国各快递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中国快递产业概述 快递在当今世界,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运输服务方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阶层客户的普遍欢迎,并得到迅速发展。早在1993年,全球十大运输企业排名中,第二及第九位均为主要从事快递服务的公司,这一事实足以证明快递业在运输业中不可低估的地位。快递业近20年的发展,快递业在发达国家的地位更加稳固,在发展中国家,快递业必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得到更大的发展。 1.1快递产业的起源 快递产业的前身包裹运送服务是由邮政送信业务发展而来,1907年UPS的创始人吉姆?凯西创建了美国信使公司,主要从事西雅图市内的递送业务。随着汽车和电话的普及,191 9年自此UPS公司的业务已经由信使转移到包裹运送。二战结束以后,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小物件科技产品的诞生。小物件的运送在可*性和实效性上远远不能满足人满的需求。于是市场上急需一种能够快速的,可*的递送货物的产业出现。自20世纪60年代末,UPS网点已遍布美国25个城市,1986年敦豪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合资成立了中外运敦豪,成为了中国市场内的第一家快递公司。20世纪80年代,随着快递产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快递企业迅速增加,业务范围不断扩大,遍布地区不断延伸。在中国快递产业已走过的30年当中,市场模块以基本形成,同时也产生了中国快递市场的三大巨头即国营快递、民营快递、国际快递。随着近年我国快运快递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在我国东部地区形成部分快运速递圈。同时这些快运速递圈正在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部分大城

征文——物流服务的创新

农村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农村物流服务在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的今天,各种农村物流业在不断发展。不可否认的是,现今的我国物流业包括农村物流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有可喜的成果,同时也有很多的不足,尤其是在物流服务方面。由于农村物流服务体系不健全造成农业生产效率低、农民收人少,从而使得“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十分普遍。农村物流服务的不健全严重限制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建立完善的现代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入了新的阶段,农产品市场化程度和贸易自由化程度快速提高,对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产生了内在的需求。但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滞后性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能够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我国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发展农产品物流成为了我国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对农产品物流的合理解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许多地方政府已经将农村物流体系的构建作为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积极研究和大力发展农业物流,建设完善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通过建立完善的流通体系:一方面能促进我国农村物流健康、快速的发展,实现物流为农业生产服务,发挥应有的作用,有效地解决农民生产的后顾之优,使农民切实从中受益;另一方面,通过农村物流的建设推进农业和加工业、流通业等其他行业的密切结合,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从而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于是,解决农村物流就要了解农村物流体系对农村物流的作用。 首先,了解什么是农村物流体系是有必要的。农村物流体系是指农村物流资源在地域空间、技术信息、基础设施,供求市场及产业组织等所构成的产业体系。农村物渡体系为农村生产.生活其他经济活动提供物流支持和物流的产业组织所构成的服务体系,内含有物流要素、要素功能和物流体系结构,且是农村经济被会发展的综合服务体系中一个基础性和关键性板块。面对当前经济环境.以政府所倡导的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万村干多”工程以及《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精神为指导,并贯彻与落实《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中国物流行业研究报告

金地毯中国物流行业研究报告 一、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物流一词最早来源于美国。2001年8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是指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包装、、、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评价物流体系有五个主要因素,它们是品质、数量、时间、地点和价格。品质是指物流过程中,物料的品质保持不变。数量是指符合经济性的数量要求和运输活动中往返运输载重尽可能满载等。时间是指以合理费用及时送达为原则做到的快速。地点是指选择合理的集运地及仓库,避免两次无效运输及多次转运。价格是指保证质量及满足时间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物流费用。2009年2月25日,物流行业成为国务院常委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的第十个产业。 物流行业是指物流资源的产业化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或聚合型 产业,物流资源有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平台等,其中运输又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这些资源产业化就形成了运输业、仓储业、装卸业、包装业、加工配送业、物流信息业等。这些资源分散在多个领域,包括制造业、农业、流通业等。把产业化的物流资源加以整合,就形成了一种新的物流服务业。这是一种复合型产业,也可以叫聚合型产业,因为所有产业的

物流资源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通过优化整合,可以起到1+1>2的功效。 目前,我国物流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06-2011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年复合增速17%。但物流效率不高,物流总费用占GDP比例17.8%,两倍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当下,国内物流行业内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竞争主体资方背景呈现四足鼎立的格局,这四类企业各有特点和市场定位,其规模、服务内容及关注的行业存在较大差别。 中国物流市场产业集中度低,物流市场具有“多、小、少、弱、散、慢、乱”等特征。截至2011年11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估的A级物流企业共1506家,但代表我国物流业发展最高水平的5A 级物流企业仅98家。物流行业企业数量多,规模都很小,入行门槛低。未来随着物流企业整合步伐加快,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国物流业整体处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期,多数企业只能提供传统的基础物流业务,竞争更多地体现为低端物流服务的价格竞争。长远来看,随着国家利好政策的连续出台、制造与商贸企业物流外包程度的不断扩大、物流企业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中国物流行业将长期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金地毯研究团队认为,在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强化资源整合和物流全过程优化是现代物流的最本质特征。预计“十二五”期间物流行业整体增速可以达到20%以上,但基础物流

我国物流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一、我国物流发展经历的阶段 我国物流的发展历程,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有直接关系,同时和我国的经济体制变革有直接关系。按照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对于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来说,物流社会化服务发展大致会经历下述几个阶段: 1、传统物流服务阶段 这一阶段中,物流服务的社会化是按照不同专业服务分门别类各自单独展开的形式存在的,它是一种最初始的物流社会化服务的供给形式。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时期,国家的整个经济运行处于计划管理之下、资源分配和组织供应是按行政区划进行的,物流活动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指标的落实,物流的经济效益目标被放到了次要位置、物流活动仅限于对商品的储存和运输,整体效益较低。 2、现代物流社会化阶段 这是在传统物流服务阶段的社会分工细化基础上,通过产业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物流社会化服务的形式和阶段。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步过渡,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逐步加强,我国的经济运作从产品经济逐步向商品经济过渡,国内商品流通不断扩大,物流业开始受到重视和发展。物流业已逐步打破部门、地区的界限,向社会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各种运输方式综合利用和联合运输等系统应用形式,用系统思想对物流过程进行优化,使物流总费用最低,物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所提高。 3、全社会集成物流服务阶段 这是在现代物流社会化未来将要达到的最高阶段,此时那些为各自独立的顾客企业提供综合性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通过全面集成企业以及全社会的物流服务,努力去实现全社会物流成本最低和效果最佳,从而形成了一种全社会集成的物流服务形式和阶段。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经济建设开始进入到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消费需求个性化趋势的加强,竞争机制的建立,我国的工商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不断提供新的物流服务,出现了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物流企业,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的物流企业也有了发展。物流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开展物流活动,物流更多地和信息技术结合使用,物流的范围和领域也不断扩大,社会效益高。 ■二、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我国许多物流企业本身规模偏小,盲目追求多角化经营,服务质量不高。物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发展物流的重要性,因此企业应树立现代物流管理思想,重视供应链管理,增强自身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 1、各地政府和企业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 近年我国部分省市政府认识到物流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和提高地区经济和工商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性,把发展现代物流作为战略性问题来抓,上海市为了使地区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发展,把发展现代物流作为经济腾飞的重要措施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优化企业物流管理,改变传统物流模式,创造物流服务产业化的社会基础条件。同时培育物流企业,逐步满足工商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这些举措已取得了明显收益,并涌现出了一批企业物流管理先进典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改善投资环境,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的建设,工商企业开始重视物流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收效。 2、物流企业发展速度加快 随着我国社会物流需求的增加,以及对物流认识的深化,企业积极扩展经营范围,延伸物流服务项目。逐渐向多功能的现代物流方向发展。很多企业在经历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剧痛后,重新定位,努力转变经营机制,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提高服务,对客户提供不同的系列化物流服务。近年来国际上一些著名物流企业普遍看好我国物流市场,在我国许多地方开始建立物流网络及物流联盟,他们运用国际成功的物流服务经验,为客户提供完整的综合物流服务。

XX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XX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作者:————————————————————————————————日期: 2

****物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项目的主要任务及目的 第二章项目核心永州生资城基本状况 第一节生资城的概况 第二节经营范围 第三节经营状况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第一节 XXX中心城区物流市场的现状 第二节 XXX发展现代物流的条件 第三节全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四节项目建设的规模效应 第四章市场前景分析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 第六章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 第一节投资估算 第二节效益分析 第七章结论

第一章前言 本项目的主要任务及目的是在XXX供销社社有独资企业XXX生资城的现有设施基础上进行扩容改建,使市场提质,服务拓宽,服务于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增强市场的服务功能,推动全市农副产品、农资及各类商品的商贸流通和物流市场的繁荣,促进我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通过项目的实施和建成投产,围绕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我市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战略目标,坚持按照“大市场、大仓储、大运输”的经营思路,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拓宽经营渠道,广辟经营门路,提升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水平,将XXX兴农物流中心建成为湘桂粤边区最大的物流集散地和商品交易中心。 第二章项目核心永州生资城的基本状况 第一节生资城概况 永州生资城(生产资料批发大市场)位于冷水滩区零陵南路995号,距中心城区仅2公里,紧邻长丰汽车工业园和正开工建设的舜皇大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生资城现有土地面积140亩,拥有两条铁路专用线1.47公里,仓容面积2万平方米。始建于1982年,货物年设计吞吐量15万吨。公司于2002年6月改制后,投资200余万元,建成了化肥、农药批发一条街,门面28个,进场办厂、经销商户50余家,2005年场内商品成交额突破3.1亿元,2006年突破3. 5亿元,物流中心的雏形已基本形成。中农集团、中化公司、四川邦

关于如何进行物流创新的分析

关于如何进行物流创新的分析 物流111李彬 20110977 物流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尚有许多理论空白需要补白,而且随着物流业的迅猛发展,物流领域还将出现许多新问题,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结合处加以解决和创新。 随着我国物流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以及越来越多的国际跨国物流企业瞄准了中国这个巨大的物流市场,物流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品牌的竞争。物流企业从事的经营业务主要是向市场提供物流服务,如运输、储存、配送、包装、流通加工、物流系统设计、网络化物流服务等以及与其联系的物流信息服务等。所以,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建立自己的服务品牌对于置身于服务领域的物流企业来说,显得尤其重要。 建立自己的服务品牌,首先需要建立起相对严格和完善的物流体系。一个物流企业应该有一个庞大的管理团队。比如说车队,有车队的调度、有安全系统的培训员、有质量管理员,成立一个体系来管理的。虽然看起来这样做运作成本比较高,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在安全、效率、环保、节能方面的话,都能有效地控制到,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不用任何数据来判断,就能知道这样的物流企业其生存能力、社会效益、自身的盈利能力,都比那些不注重品质管理的企业要强。在这方面,中国物流业还有很多需要向日本学习。比如丰田的看板式管理,本田的机遇式管理,佳能的细胞式生产管理等等,他都有很多让我们借鉴的地方。 中国目前的物流管理制度相对落后,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地域辽阔,而现在的中国物流企业,都还在强调一个“规模大”。但是,要知道规模大的企业,其耗能也越大。像配备仓储设置,如果一下子建设十几万平方米仓库的话,中间的耗能、浪费一定很严重。从这方面来讲的话,我们这边的物流园区、物流运输等方面的策划能力还是有一些欠缺和差距的。像日本,日本国内的自然资源有限,他们在考虑问题时,会尽量思考如何在当下的资源条件下,更高效地利用完成物流运输。在政府部门的管理体制方面,日本的国土交通省与中国交通部在体制管理上有很大的不同,在空港、港口、公路、铁路等方面的管理权限有所不同。日本国土交通省采用的是垂直任命制度,

2016年中国物流行业分析报告(经典版).

2016年物流行业分析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1月 目 录 一、行业产业链情况 二、行业监管体制和政策支持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 三、行业进入壁垒 1、通行权壁垒 2、资质壁垒

3、人才壁垒 4、技术壁垒 四、行业特征 1、牌照、通行证资源的稀缺性 2、安全性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我国宏观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转型将带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2)国家政策对现代物流行业的支持 (3)城市化新格局促进物流资源的流动 (4)企业物流外包需求的增长 2、不利因素 (1)专业人才匮乏 (2)行业整体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低 (3)物流产业化程度较低 六、行业市场规模 七、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联性 1、上游行业 2、下游行业 八、行业风险特征 1、安全事故风险 2、互联网模式冲击的风险

根据《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物流企业分为三类:运输型、仓储型和综合服务型。 一、行业产业链情况 物流产业是物流资源产业化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或聚合型产业。物流资源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平台等。运输又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资源。这些资源产业化就形成了运输业、仓储业、装卸业、包装业、加工配送业、物流信息业等等。这些物流资源也分散在多个领域,包括制造业、农业、流通业等等。由此形成了诸如农产品物流产业链,钢铁物流产业链,煤炭物流产业链,港口群物流产业链等诸多不同的产业链模式。 在传统的物流运作中,一般而言企业在能力受限制的情况下,往往只能完成自己的内部物流。随着社会专业化分工的提高,企业为了倾向

中国物流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研究

中国物流现状分析及改进的研究 【摘要】物流业作为新兴的服务性行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但我国物流业在发展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问题:专业化、网络化和社会化程度不高;物流产业设备陈旧落后;服务水平低,对物流成本与国民生产总值的认识不足;缺乏完善而有效的行业协调机制。物流产业市场机制不健全,缺乏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增长方式仍然处于粗放式经营的层面等。同时,由于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正在发生实质性的融合,国内物流产业越来越朝着集约化与协同化、信息化、服务优质化、绿色化和国际化的趋势发展。因此,完善发展现代物流的宏观环境,设计好物流业的发展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上述对我国物流业的分析,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首先,对我国物流业的管理现状及特征进行了分析,找出我国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其次,提出发展我国物流业和改变我国物流管理现状的途径,评价了发展物流业的途径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发展我国物流业的改进策略。只有这样,才能缩小与国外的差距,促使物流业有一个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带动国民经济发展。 关键词:中国物流;现状分析;改进策略;

China's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f logistics Abstract As a new logistics industry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of the artery and fundamental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degree become a national modernization degree and the important sign of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But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is faced with many problems: professional, networked and socialization is not high, Logistics industry equipment behind The Times; The service level of the logistics cost low, with GDP, inadequate understanding; The lack of perfect and effective industry coordination mechanism. Logistics industry market mechanism is not sound, the lack of efficient modern logistics system; Growth mode is still in the vulgar management level, etc.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f the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and domestic logistics is undergoing substantial fusion, the domestic logistics industry more and more intensive cooperation and turn toward, information, service superior electron particle materialization, greening and the tren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complet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macro environment, the design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development model of good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n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ly, to our country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anage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and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logistics development, and find out the problems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Secondly,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and change our logistics management situation of the way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and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way; Finally,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developing China logistics strategies.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narrowed the gap with foreign, prompting the logistics industry have a wider development prospects , driving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Key words:China logistics;Logistic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Improvement strategies;

冷链物流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冷链物流中心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项目申报单位:项目建设地点:报告编制单位:报告编制时刻: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2 一、项目提要 2 二、报告编制依据 3 三、项目背景 3 第二章企业差不多情况 6 第三章产品需求分析及改造的必要性 7 一、产品市场需求分析 7 二、建设的必要性 7 第四章建设的要紧内容和目标 10 一、建设的要紧内容 10 二、建设投资构成 10 三、目标 11 第五章项目总投资、资金来源和资金构成 12 一、项目总投资 12 二、资金来源 13三、资金构成 13 第六章技术来源及人员培训 14 一、技术来源 14 二、人员培训 14 三、环境爱护及消防安全 14

第七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6 一、项目实施打算 16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6 第八章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18 一、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18 二、项目社会效益分析 21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泠链物流中心 2、建设性质 新建 3、项目建设单位 4、项目负责人 5、建设地点 6、建设规模 年储藏运输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和速冻食品XX万吨。 7、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XX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入XX万元;铺底流淌资金XX万元)。 8、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单位自筹XXXX万元。 9、项目经济效益 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年营业收入XXXX万元,年交税XXXX 万元,年利润XXXX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10、项目社会效益 实施本项目,能够有力地推动我省蔬菜产业、畜牧产业和林果业的快速进展,大幅度增健民收入;能够提高鲜活农产品的安全性,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能够新增就业岗位150个;有利于促进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包装印刷业、运输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进展;有利于全面提升企业生产能力,增强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11、建设期限 12个月 二、报告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进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2、《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3、《中小企业促进法》; 4、国家进展与改革委员会《全国食品工业十一五进展纲要》; 5、农业部《关于进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意见》; 6、《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智慧物流配套设备项目投资计划与经济效益分析

智慧物流配套设备项目投资计划与经济效益分析 一、项目提出的理由 从全球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 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同时,国际金融危 机深层次影响还在继续,全球贸易增长乏力,TPP和TTIP设置更高标 准的自由贸易和投资规则,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经 济仍处在深度调整期。 从国内看,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达到新高度,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变化、结构 优化、动力转换等新特征。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 多的严峻挑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存在,经济 增长新动力不足和旧动力减弱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地区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正处在追赶超越阶段,势能潜能加速 释放,科教实力雄厚、自然资源富集、文化积淀厚重等优势在未来竞 争中将更加凸显。同时,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发展短板仍未有效突破,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任务繁重。

随着众多新兴科技逐渐脱离构想蓝图、走入商业应用领域,物流业也迎来了新一轮的产业革命。科技深刻变革快递物流中仓储、运输与配送的各个环节,成为物流行业降本增效的关键利器,智慧物流逐渐发展起来。

智慧物流是指通过智能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与手段,提高物流系统分析决策和智能执行的能力,提升整个物流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以及新零售、智能制造等领域对物流的更高要求,智慧物流市场规模正在持续扩大。

2012年我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约为1200亿元左右,并呈现逐年快速增长态势。2015年我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截止至2017年我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增长至3380亿元,同比增长21.1%。进入2018年我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增长突破4000亿元,达到4070亿元,同比增长20.4%。预计到2020年我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并预测到了2025年我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我国智慧物流的发展与建设离不开政策的规划与支持。近年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等出台多部促进物流降本增效的政策与发展意见,大力推动了物流相关创新领域的活力,推动着智慧物流行业的发展。

以2018年为例,交通运输部、民航局、国家发改委等多单位针对智慧物流领域的智慧交通、航空物流信

物流全链路智慧化技术创新与运用公示材料

附件2:《物流全链路智慧化技术创新与运用》公示材料 一、项目名称: 物流全链路智慧化技术创新与运用 二、提名者: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三、提名意见: 由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京邦达贸易有限公司、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联合完成的《物流全链路智慧化技术创新与运用》项目针对传统物流链条长、效率低,技术渗透不足、智能化发展程度弱,全局性优化难等问题,经过多年持续的技术创新和落地应用,构建了预测-库存-仓储-运输-配送全链路智慧化的新一代物流体系,共获得国内外专利近100项。 主要创新如下: 1、全面构建智能化物流网络,多项技术及应用全球首创。 2014年建成亚洲范围内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现代化物流中心之一——亚洲一号,并在此基础上建成全球首个全流程无人仓。在国内电商和物流领域首次实现无人机常态化运营,以及首次推出无人货车;建成全球首个全流程智慧化无人机机场;无人配送车送出全球首单。 2、全供应链环节协同最优。 该项目贯穿从前端预测到末端配送全链路,集成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系列技术,全球首次打通供应链全链条协同化运营。项目全面提升了物流智能化水平,为原本新技术应用程度较低的物流行业,带来颠覆性的提升,引领行业发展。 项目面向十几万商家提供一站式物流服务应用;将物流技术云化输出,服务众多企业;服务中国9亿多用户。并同时面向社会全面开放,推进传统物流转型升级,促使降低社会化物流成本,推动供给侧改革。 我会提名该项目参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四、项目简介: 该项目对“预测-库存-仓储-运输-配送”全链路进行技术创新与应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和物联网等技术为支撑,打造了全面的智慧化物流体系。 该项目从硬件和软件层面实现了技术的突破创新,硬件方面研发并投入应用高效率、适应复杂场景和环境的物流设备,包括: 突破现有作业能力的并联机器人、适应多场景AGV机器人及其核心技术自研减少进口依赖、冷链专用智能叉车填补国内空白、效率比传统货架提升10倍的高速货架穿梭车。软件系统方面,京东物流自主研发支撑仓内大规模复杂运营场景的智能决策系统,在物流领域首创人工智能医生的理念,实现自主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100亿级商品关联矩阵,支持实时最优商品布局决策;基于智能预测,支持海量商品全网库存最优;实时根据集合单的最优拣货路径推荐。在软硬件技术创新的支撑下,京东自2014年建成并投产智慧仓库2.0——“亚洲一号”自动化物流中心,90%以上操作环节实现自动化。目前,京东在全国已建成13座“亚洲一号”。在此基础上,通过持续创新,京东建成智慧仓库3.0——全流程无人仓,实现从入库、存储、包装、分拣的全流程、全系统的智能化和无人化,这是全球首个正式落成并规模化投入使用的全流程无人的物流中心。 此外,构建超大规模物流网络规划全局寻优方法,智慧节点选址、智慧路由规划、智慧路区规划,支撑全国范围内500多个大型仓储物流中心三级复杂网络分布,全国数万条路由线路的规划,全面提升物流效率和客户体验。 通过智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京东物流具备支撑100亿订单的履约能力,服务范围覆盖中国大陆全部区县和全部人口,以及全球224个国家/地区。京东物流树立了全球电商物流行业快速、精准、尊享的服务标杆,商品送达时间可精准至30分钟以内;自营订单90%以上可在24小时内送达。全国范围内运营500多个大型仓库,超过30万的末端服务网点,支撑千万级SKU的运营,并面向全社会开放,

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市场需求情况分析报告

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21世纪是物流挂帅的世纪。物流发展的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和亮点。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兴未艾,预计将在新世纪里得到更快的发展。 (一)发展我国物流业的重要性 当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竞争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企业竞争的焦点开始由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趋势的加速发展,导致了现代物流这一货运流通领域全新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和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日益普及,促使传统物流在不断向现代意义上的物流转变。许多国家政府以及有关业界纷纷开始意识到:现代物流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物流费用是我国工业企业仅次于原材料采购成本的最大支出。我国的流通费用约占GDP的20%,而发达国家如美国仅占10%左右。我国2001年GDP总量为95933亿元,当年全社会的物流费用支出为19186亿元,如果将这笔物流费用平均每降低1个百分点,全社会就能节约190亿元,而要达到发到国家的10%左右的水平,还有10个百分点的发展空间,粗略的估计也有9000亿元。 由此可见,发展现代化的物流产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举措。 对于我国企业来讲,物流管理不仅在提高运输效率,降低库存水平和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方面卓有成效,更重要的是,物流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打破部门本位主义思想,协调各部门的努力,使之方向一致。因此,物流管理问题对于企业来讲,应该放到战略角度来考虑,

发挥企业的整体优势,充分发掘第三利润源。需要更多的分析报告,请到vip.****** (二)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现代物流在中国已经起步,标志主要有以下三点: (1)工商企业已经不满足于传统储运企业的单一、单项、分散的储运服务,正在向社会、向市场寻求现代物流服务。 (2)传统储运(运输、仓储、货代、邮电等)企业纷纷包装,改换门庭,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工商企业内部的储运机构也有独立化的趋势,向物流企业发展。 (3)陆续产生了一批三资、民营或股份制的现代物流企业。 1.物流需求市场现状 物流费用是我国工业企业仅次于原材料采购成本的最大支出。我国的流通费用约占GDP的20%,而发达国家如美国仅占10%左右。 根据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我国现在的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经营的产品呈多样化格局,这就意味着企业需要投入较高的存置成本(carrying cost),需要对多类型货物在存储上加以区分,物流对象的复杂化也给物流经营带来更大的挑战。目前我国生产企业中,43%的企业销售在全国范围内,57%的企业的销售在全球范围,由此可见,大部分企业的销售需要全国范围的物流网络的支持。 我国目前的物流系统运作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工商企业库存期长、周转慢。 (2)物流作业指标维持往年水平,物流经营成本有所上升。 表1-1的数据来源于中国仓储协会对中国物流市场的第三次调查报告。结果表明,不同的行业物流量和物流费用的差异较大。 表1-1:我国企业物流量以及物流费用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