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5例中药导致肝损伤临床特征分析_朱云
中药致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用药隐患研究

2 结果
2.1 肝损伤发生的时间分布
50 例中药致肝损伤患者的发病时间从用药5d-4 月不等, 其 中5d-1 周 者4 例, 占8.0%; 1 周 -2 周 者7 例, 占14.0%; 用药 2-4 周 者26 例, 占52%; 用 药 时 间 大 于4 周 者13 例, 占26%。 此 病发生以中老年女性为主, 本次观察对象中, 女性有31 例, 占 总人数的62.0%。
3.4 用药隐患及对策来自2.2 药物因素50 例患者中, 使用中成药物者18 例, 占36.0%; 中药汤剂 者21 例, 占42.0%; 中 药 注 射 液7 例, 占14.0%; 中 药 外 敷 者4 例, 占8.0%。 其 中 用 药 剂 量 过 大 者14 例, 占28.0%, 用药不规 律者11 例, 占22.0%。
中药致肝损伤的机制相对复杂, 根据目前研究得知, 主 要包括以下几种机制: ①中药自身含有导致肝损伤的毒性成 分, 主要包括生物碱类 (如 吡 咯 里 西 啶 生 物 碱、 延胡索乙素 等) 、 苷类 (如皂苷、 黄酮苷等) 、 毒蛋白类 (如毒性植物蛋白) 、 金属元素类 (如矿物质中的砷、 汞、 铅)及其他 (如薄荷酮、 欧 芹属乙素等) ; ②免疫因素: 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可通过免疫介 导作用而引起肝脏损伤, 部分中药在人体代谢过程中, 可发 生特异性反应及过敏反应, 继而损伤肝脏。 如左旋延胡索乙 素中毒患者的临床征象更接近于超敏反应。 此类损伤更容易 发生于特异体质患者。
3 讨论
3.1 中药致肝毒性的临床特点
中药致肝毒性以中老年女性最为常见, 其发病以慢性病 为主, 用药周期往往大于4 周, 临床以肝细胞型、 胆汁淤积型 为主, 临床表现则以胃肠道反应为主。
3.4.1 药物乱用、滥用 首 先, 老 年 患 者 由 于 长 期 服 药, 加之对疾病的认识不 足, 在药物使用过程中自行调整用药量及用药次数, 加之用 药 时 间 过 久, 导 致 药 物 毒 副 作 用 增 加。 再 者, 由于药物管制 的松散性, 西医人员可进行中药或中成药物的开具, 由于中 西 医 理 论 体 系 的 差 异 性, 西医在使用中药的过程中往往是 辨病用药, 而非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药, 丧失了中医辨证施 治 的 特 点, 致 使 中 药 毒 副 作 用 明 显 增 加。 针 对 此 类 情 况, 应 当 积 极 对 西 医 人 员 进 行 中 医 理 论 的 系 统 培 训, 丰富其中医 知 识; 同 时 注 意 对 老 年 患 者 的 教 育、 指 导, 增加患者对于疾 病的认识。 3.4.2 中药质量问题 目前, 随着中国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 中药种植行业发 展迅速, 但中药材受产地的影响较大, 产地不同, 药物的有效 成分及含量均有所变化。 其次, 由于受到广泛种植影响, 药农 在种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使用农药或其他增产药物, 导致中 药 材 的 毒 副 作 用 增 加。 再 者, 中 药 材 的 炮 制 方 法 不 同, 其药 效、 毒副作用亦存在差异, 炮制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药物疗 效及毒性。 针对此情况, 一方面应当实施集团化生产, 针对部 分药物实现产地的集中化、 种植的规范化及炮制的标准化, 尽可能地提高药物疗效, 降低毒副作用。 3.4.3 认识不足 一直以来, 医务人员及广大人民群众均对于中药的毒副 作用认识不足, 认为中药材为天然药物, 安全性高, 毒性低,
75例中药诱导的肝损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药物性肝损伤·中药在我国被广泛应用,几千年以来,中药是中华民族治疗各种疾病的手段之一。
通常认为中药是天然的,安全有效,但临床上也发现中药诱导的肝损伤(herb-induced liver injury ,HILI )病例并不少见。
HILI 也属于药物性肝损伤(DILI )的范畴[1]。
由于缺乏特异性诊断标志物,临床上诊断HILI 较为困难。
我们总结分析了收治的75例HILI 患者的临床特征,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2015年1月~12月我科收治的HILI 患者75例,男性27例,女性48例;年龄为5~65岁,平均年龄为(42.23±1.92)岁。
根据2014*基金项目: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和临床科研基金与李桓英联合基金资助项目(编号:17JL-L04)作者单位:100038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医科(吴欣,郭杨志,杜霄壤,吴孟晋,冯兴中);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中西医结合肝病中心(朱云)第一作者:吴欣,男,47岁,副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研究。
E-mail :jhwux2@通讯作者:冯兴中,E-mail:fengxz9797@75例中药诱导的肝损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吴欣,郭杨志,杜霄壤,吴孟晋,朱云,冯兴中【摘要】目的观察和总结中药诱导的肝损伤(HILI )患者的临床特征。
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5例HILI 患者,经RUCAM 评分大于3分诊断。
结果本组肝细胞损伤型59例,胆汁淤积型11例,混合型5例;63例(84.0%)为急性起病,能提供中药组分的39例患者中何首乌导致的HILI 为17例(22.7%);混合型中瘙痒3例(60.0%),显著高于肝细胞损伤型6例(10.2%)和胆汁淤积型4例(36.4%,P =0.00);肝细胞损伤型谷丙转氨酶为(623.4±450.2)U/L ,显著高于混合型的(84.4±57.4)U/L 或胆汁淤积型的(179.5±75.5)U/L (P <0.05);肝细胞损伤型、混合型和胆汁淤积型总胆红素分别为(148.0±127.0)μmol/L 、(150.8±102.6)μmol/L 和(128.8±76.2)μmol/L (P >0.05)。
中药致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分析

1 . 2可疑药 物种 类 : 复方青黛丸 4例 , _ 二九 胃泰颗粒 3 例, 雷公 藤多苷片 5例 , 小柴胡颗粒 2例 , 含千里光 中药汤剂 l 例。 1 . 3治疗方法 : 所 有患者在临床确诊后立即停用可疑药物 , 5例 患者只充分休息并 未采 取其他对症治疗 , 5例 患者 充分休息 同 时静脉滴注维生素 C、腺苷蛋氨酸 , 2例患者静脉 滴注葡醛 内 酯注射液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 , 3 例 患者静脉滴 注注射用 还原型谷胱甘肽并 同时 口服 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 。 1 . 4结 果 : 1 2例患 者经过 治疗在 1 个月 内肝功 能恢复 正常 , 3 例患 者 2 个 月后肝 功能恢复正常 。
不 良反 应 。
关键词 : 药物 性 肝 损 伤 中草 药及 其 制 剂
中图分 类号 : R 5 9 5 . 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3) 0 8 — 0 0 2 7 — 0 1 数周 内消失 。 ③再次应用类 似药物可 引起肝损害复发。 ④排除 临床其 他导致肝损 伤的病 因 , 如饮 酒 、 病毒性 肝炎 、 自身免疫 性肝病 、 酷似急性肝炎的细菌感染 等口 。 本 文报道 的 1 5例患者 根据药物性 肝损 伤的诊断标准 , 最终都 确诊 为 D I L I 。 直以来 , 人们普遍认为中药药性平和 , 安全性 高 , 不 良反 应少 , 而忽视了其潜在的危险性 。近年来有关 中草药及其制剂 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报道 日益增多 , 其肝毒性问题逐 渐被人们 认识 。有研究认为 中草药引起的肝损害 占全部药物性肝损害的 1 0 . 8 0 %~ 7 4 . 1 4 %。中草药所致肝损害以中毒性肝损害为主, 其机 制与生物碱和毒性植物蛋 白等引起的脂质过氧化 、 线粒体损伤 有关 , 也可能与组织 D N A ( R N A) 酶和蛋 白质结合 引起细胞 坏死 和凋亡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 , 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无法确定 , 对引起肝损害的确切成分和机制知之甚少 。本文报道的 1 5 例 患者服用的可疑药物 中只有雷公藤多苷片有效成分单一 , 而其 他如复方青黛丸 、 三九 胃泰颗粒 、 小 柴胡颗粒 及含 有千里光 的 中药汤剂均组方 复杂 , 如 三九胃泰颗粒主要成分为黄芩 、 白芍 、
中草药致肝损伤80例临床特征分析

【 关键词】 中草药; 肝损伤; 临床特征
【 中图分类号】 R文章编号】 1 6 7 3 - 7 7 6 8 ( 2 0 1 3 ) 0 6 - 0 6 2 2 - 0 3
检查 结果 , 分析 中草药 引 起 的药 物 性肝 损 伤 的年 龄 、 性别、 临床 表现 、 体征 及预 后特征 。 1 . 3 统计 学 处 理 数据使用 E p i D a t a 3 . 1编 制 数 据 库 录 入, 采用 S P S S 2 0 . 0软件进 行统计 分析 。正态 分布数 据使用 单 因素方 差分析 , 组 问 比较 方差齐 时使用 L S D检 验 , 方 差不
6 22
中草药致肝损伤 8 O例临床特征分析
陈世奇 黎 波 刘丽清
5 3 7 0 0 0 ) ( 广 西玉林 市第二 人 民医 院消化 内科 , 玉林 市
【 摘要】 目的 分析 由中草药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选择 2 0 0 9 年 7月至 2 0 1 2 年 4月
占7 7 . 6 3 %, 与 文献报道 的 7 6 . 8 % 相 近。MP感染 的临 床
治疗 。该 病可 单 用 中药 治 疗 , 也 可 中西 医 结 合治 疗 , 疗 效均较 单用 西 药 为优 。本 组 患 儿在 明确 诊 断后 全 部 给 予阿奇霉 素治疗 , 合 并有 其 他 细菌 的感 染 者加 用 其 他抗 生 素, 有胸腔积 液者 给予糖皮 质激素 , 同时对 症 给予 复方 中药
1 . 2 方法
采用 中华 医学会 肝 病 学分 会 D I L I 学组 推荐 的
汤剂 和 中成药 , 以治疗 皮肤病 和骨关 节痛 为主 , 占4 6 . 2 5 %,
综述-可导致肝损伤的常见中药、中草药、分类及临床特点

中草药在我国有非常悠久的应用历史,其中有不少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为我国人民防病治病提供了非常好的保障。
但由于各种原因,中草药导致的肝损伤在很多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如把中草药整体作为一项单一因素统计,常常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一项在韩国进行的全国性前瞻性研究表明,中草药引起的DILI占所有DILI的27.5%;我国的一些研究显示,中草药导致的DILI占36.01%~53.62%。
仅仅因为中草药是天然药物,就认为安全无害,忽视它潜在的肝毒性是非常片面的。
1. 可导致肝损伤的常见中药目前国内导致DILI报道较多的药物包括何首乌、雷公藤、土三七、一些治疗骨质疏松、关节炎等风湿免疫类疾病的某些药物,以及治疗白癜风、银屑病、湿疹、痤疮等皮肤系统疾病的某些药物。
造成DILI的中草药,根据剂型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中草药制剂及中草药复方制剂。
常见的中草药制剂:包括卫矛科的雷公藤、昆明山海棠;菊科的土三七、苍耳子、款冬花、千里光;天南星科的石菖蒲;豆科的番泻叶、苦参、山豆根、野百合;蓼科的虎杖、何首乌、黄药子、马钱子、鸦胆子、罂粟壳、土茯苓等;有毒矿物药:朱砂、雄黄、砒霜、铜绿等。
常见中草药复方制剂:包括牛黄解毒丸、六神丸、壮骨关节丸、天麻丸、鱼腥草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复方丹参素注射液、养血生发胶囊、补肾乌发胶囊、湿毒清、地奥心血康等。
上述中药及复方制剂,请不要在缺少专业医师指导的情况下自行服用。
2. 中草药致DILI的临床病理类型中草药引起DILI的临床病理表现几乎可以涵盖所有已知的肝脏病理变化。
虽然某些药物可引起一定的病理特征,但通常并不能依据组织学的变化来确定起因的药物。
肝活组织检查往往用于临床生化异常的肝病患者在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是除外DILI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DILI组织学一般特征为:(1)局灶性(小叶中央)边界较为明显的坏死和脂肪变性,坏死灶严重程度比临床不成比例;(2)肝脏炎症较轻,小胆管胆汁淤积较明显;(3)门管区炎症程度较轻(可能有胆管破坏性病变);(4)多数为嗜中性细胞或嗜酸性细胞浸润;(5)类上皮肉芽肿形成;(6)微泡性脂肪变(线粒体损伤)和脂肪性肝炎。
《临床肝胆病杂志》对作者姓名汉语拼音的书写要求

:
[1] FONTANA RJ, SEEFF LB, ANDRADE RJ, et al. Standardiza tion of nomenclature and causality assessment of drug - in duced liver injury: Summary of a clinical research workshop [ J] . Hepatology, 2010, 52(2) : 730 -742.
[8] MELCHART D, HAGER S, ALBRECHT S, et al. Herbal Tradi 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suspected liver injury: A pro spective study[ J] . World J Hepatol, 2017, 9(29) : 1141 - 1157.
综上所述,中草药导致的DILI 是需要高度关注 的问题,如何降低和避免中草药的肝毒性还面临很多 的的挑战,如何建立有效的评价和监督体系,提高民 众对中草药肝毒性的认识,还有待进行更多和更有效 的工作。同时,相关领域工作者应提高对肝病的诊治 水平,按照相关指南和共识对疾病进行规范的诊断和 治疗;建立和完善DILI 的病例收集系统,积极开展相 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全面提高大家对DILI 的预防、 诊断和治疗的水平。
中药致肝损害报道病例分析

1 . 3 伴 随损 害
3例 。
5 8例 中单 纯 肝 损 害 4 7例 , 肝损 害
合 并 肾损 害 8例 , 肝 损害 合并 皮疹 、 皮炎 等 皮肤 损 害
1 . 4 临床 表 现
有记 录 的 5 6例 中 , 用 药 后 到 出 现
氨酸 转氨 酶 ( A S T) 均有 不 同程度 的升 高 。在受 检 的
5 5例 中 , A L T升 高 2倍 或 4倍 以 上 者 分别 为 3 0例
( 5 4 . 5 %) 和2 4例 ( 4 3 . 6 %) 。 1 . 6 治疗 与 预后 有 治疗 记 录的 3 8例 , 采取 停 药 、 保肝 、 降酶 、 退 黄 等 治疗 。除 1例肝 移 植 外 , 恢 复 时 间最 短 7 d ,最 长 5 4 7 d ,< 1 个 月 者 2 4 例
[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2 0 9 5 — 1 4 0 X. 2 0 1 3 . 0 1 . O l 8
中药及 其 制 剂 引 起 肝 损 害 受 到 临床 的 高 度 重 视, 尽管 大 多数 肝损 害患 者 的治疗 效果 明 显 , 预后 良 好, 但也 有个 别病 例 出现 严 重 的肝 损 害 , 危及生命。 本 文对相 关 的病 例报 道进 行汇 总分 析 如下 。
1 临床 资料
肝损 害 占所 有 药 物 性 肝 损 害 的 4 . 8 % ~3 2 . 6 %…。
全世 界 已发 现 3 5 0多种 植物 含有 肝毒 性生 物碱 。因 此, 患者 在服 用 中药 期 问 出 现原 因不 明 的消 化道 症 状时, 应 及时 检查 肝功 能 , 警 惕 中药所 致肝 损 害 。 2 . 2 药物 处方 分析 应 用单 味药 物发 生 的肝损 害 ,
1例中草药相关肝损伤的病例分析

1例中草药相关肝损伤的病例分析摘要】目的:提高公众及临床对中草药相关肝损伤的重视。
方法:通过检索文献对病例HILI的诊断及可能发生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病例可以确定为HILI,其发生可能与方剂中首乌藤、合欢花、淫羊藿的使用有关,不除外患者体质以及患者自行服用的三七粉引起。
结论:中草药并非绝对安全,慎重使用。
【关键词】中草药;肝损伤;首乌藤;合欢花;淫羊藿;三七;土三七【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2-0335-01近年来,中草药相关因素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DILI)越来越受到关注,中药所致的肝损伤占临床药物性肝损伤总病例的5.6%~32.6%,目前报道中大部分均属单味中草药相关的肝损伤,本文讨论的是1例使用中药饮片复方导致肝损伤的病例,通过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
1.临床资料1.1 基本资料患者,女性,43岁,因“睡眠质量差,不明原因出汗”就诊,诊断为月经过少病(肾虚证),处方:熟地黄15g,麸炒山药15g,山芋肉15g,知母10g,黄柏10g,巴戟天15g,制淫羊藿15g,夜交藤30g,制远志15g,茯神15g,合欢花30g,桑叶10g。
患者回家自行使用砂锅煎煮中药,当晚服用一次未见异常,次日早空腹服用一次后,胃部开始出现不适,进食后不适加重,二个小时呕吐一次,后感乏力背部明显感觉疼痛,周身不适,急诊就诊,生化:总胆红素24.8umol/L↑,间接胆红素17.60umol/L↑,直接胆红素7.2umol/L↑,AS T99.00U/L↑,ALT78.00U/L↑,γ谷氨酰转肽酶85.00U/↑L;血常规:白细胞17.75×109/L↑,中性细胞比率93.31%↑,淋巴细胞比率3.92%↓,给予停口服汤剂及抗感染治疗,五天后复查肝功:AST52.20U/L↑,ALT92.20U/L↑,γ谷氨酰转肽酶122.40U/L↑;血常规:白细胞3.95×109/L↓,中性细胞比率64%,淋巴细胞比率28.9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0% ),另 外 565 例 由 中 药 联 合 西 药 导 致 。 4 研 究 方 法 采 用 回 顾 性 调 查 研 究 方 法 ,收 集 整
理患者一般 情 况 、用 药 史 、临 床 表 现 、生 化 指 标 、预 后 、 因 果 关 系 评 分 (Roussed Uclaf Causality Assessment Method,RUCAM)。对 HILI患 者 进 行 RUCAM 评 分 时[7],在“药 物 肝 毒 性 已 知 情 况 ”方 面 ,中 药 方 剂 中 含 有 《中 国 药 典》(2010 年 版)[8]记 载“有 毒”并 有 肝 毒 性 相 关 报道的中草药类比于“在说明书中已注明肝毒性”,计2 分 ;含 有《中 国 药 典 》(2010 年 版 )未 记 载 “有 毒 ”但 有 相 关肝毒性报 道 的 中 草 药 ,类 比 于 “曾 有 肝 毒 性 报 道 ,但 未在说明书中注明”,计1分。
作者单位:1.解放军第302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诊疗与研究中心(北京 100039);2.解放军第302医院全军中医药研究所(北京 100039) 通 讯 作 者 :肖 小 河 ,Tel:010-66933322,E-mail:pharmacy302@126.com DOI:10.7661/CJIM.2016.01.0044
关 键 词 中 药 ;肝 损 伤 ;临 床 特 征 ;因 果 关 系 评 估 ;预 后
Analysis o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in 595 Patients with Herb-induced Liver Injury ZHU Yun1,LI Yong- gang1,WANG Yao1,WANG Li-ping1,WANG Jia-bo1,2,WANG Rui-lin1,WANG Li-fu1,MENG Ya- kun1,WANG Zhong-xia1,and XIAO Xiao-he1,2 1 Integrative Medicine Center for Liver Disea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302 Military Hospital,Beijing (100039);2 China Military Institute of Chinese Medicine,302 Military Hospital,Beijing (100039)
· 44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年1月第36卷第1期 CJITWM,January 2016,Vol.36,No.1
595例中药导致肝损伤临床特征分析
朱 云1 李 永 纲1 王 葽1 王 丽 苹1 王 伽 伯1,2 王 睿 林1 王 立 福1 孟 雅 坤1 王 仲 霞1 肖 小 河1,2
图 1 中 药 导 致 肝 损 伤 诊 断 流 程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 入 标 准:住 院 时 间 2009 年1月—2014 年 1 月;诊 断 为 HILI。 排 除 标 准:住 院 时 间 少 于 1 周 ;临 床 资 料 严 重 不 全 。
KEYWORD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liver injury;clinical characteristics;Roussed Uclaf Causality Assessment Method;prognosis
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7152142);国家“十二五”科技重 大 专 项(No.2012ZX10005010-002-002);国 家“重 大 新 药 创 制 ”科 技 重 大 专 项 课 题 (No.2015ZX09501-004-001-008)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年1月第36卷第1期 CJITWM,January 2016,Vol.36,No.1
· 45 ·
近 年 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 药 导 致 肝 损 伤 (herb-induced liver inju- ry,HILI)的报道逐 年 增 多。 我 国 多 中 心 回 顾 性 药 物 性 肝 损 伤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调 查 中, 中 药 导 致 急 性 肝 损 伤 占 21.5%,导 致 肝 衰 竭 占 27.2% 。 [1,2] 中药 肝 毒 性 研 究 已 成 为 我 国 中 药 安 全 性 评 价 面 临 的 重 要 问 题 。 本 研 究 回 顾 性 分 析 2009 年 1月—2014年 1 月 595 例 解 放 军 第 302 医 院 HILI 住 院 患 者 临 床 特 征 及 预 后 ,报 道 如 下 。
资料与方法
1 诊 断 标 准 根 据 美 国 胃 肠 病 学 会 推 荐 的 DILI诊断标准[3,4]:肝功异常前有 可 疑 损 肝 药 物 的 应 用史;排除其他导 致 肝 损 伤 的 原 因,如 遗 传、代 谢、病 毒、酒精、免疫等。HILI诊断标准:诊断为 DILI且发 病前仅有中 药 应 用 史,HILI诊 断 流 程 如 图 1。 临 床 分型标准[5]:肝细胞 损 伤 型:R≥5;胆 汁 淤 积 型:R< 2;混合型:2≤R<5,其 中 R= (发 病 时 ALT/正 常 值 上限)/(发 病 时 ALP/正 常 值 上 限 )。 药 物 性 肝 衰 竭 诊断 标 准[6]:发 病 前 有 肝 损 伤 药 物 应 用 史,凝 血 功 能 障 碍 [国 际 标 准 化 比 值 (INR)≥1.5],并 发 肝 性 脑 病 , 既往无慢性肝病 基 础,病 程 26 周 以 内。 慢 性 化 诊 断 标 准 [3,4]:肝 功 异 常 时 间 持 续 6 个 月 以 上 。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导 致 肝 损 伤(herb-induced liver injury,HILI)临 床 特 征。 方 法 回 顾 性 分 析 2009年1月—2014年1月解放军第302医院595例 HILI住院患者一般情况、用药史、临床表现、生 化 指 标、预 后、因 果 关 系 评 分 (Roussed Uclaf Causality Assessment Method,RUCAM)。 结 果 423 例 (71.1%)HILI患者为女性,多发年龄段为 41~50 岁,中 药 开 始 应 用 至 发 生 肝 损 伤 的 中 位 时 间 为 30(15, 75)天,511例(85.9%)临床分型为肝细胞损伤 型;导 致 HILI中 药 主 要 用 于 治 疗 皮 肤 病 102 例(17.1%)、 骨 关 节 疾 病 57 例 (9.6% )、消 化 道 系 统 疾 病 49 例 (8.2% )等 ,涉 及 207 种 中 成 药 ,中 药 组 方 中 常 见 何 首 乌 、 补骨脂、延 胡 索;RUCAM 评 分 中,451 例 (75.8%)HILI与 中 药 关 联 性 为 “很 可 能 有 关”;47 例(7.9%)出 现肝衰竭,45例(7.6%)发生肝硬化,80例(13.4%)形 成 慢 性,27 例(4.5%)死 亡,2 例(0.3%)行 肝 移 植。 结论 中药可导致肝损伤甚至死亡,应重视中药肝毒性,完善 HILI监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