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本类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文本类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库
高考语文文本类阅读理解专项练习一
班级 姓名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网络隐私是指当前网络社会下被非法共享的个人信息,是传统隐私在互联网络中的发
展与延伸。
个人网络资料是网络隐私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当前网络环境下准确反映用户个人资
料及特征的各种文字、图像以及其他相关的个人资料。按理说,网络用户在申请网络服务
时所必需提交的个人基本信息,服务商在通过合法的手段获取这些个人信息的同时,也必
须履行对这些个人资料保密的责任与义务。但由于互联网络自身的一些特点,使得许多如
姓名、职业等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信息也成为了网络隐私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个人财
产状况以及网络用户的账户信息、邮箱地址等也都属于用户个人隐私。任何搜集用户邮箱
地址并将之公开或向他人提供的行为,都可以被列为侵犯用户隐私权的行为。
网络用户的在线行踪,是网络隐私的另一重要内容,它主要指用户的IP地址、上网
浏览历史记录、对互联网功能活动的应用内容等。通过对用户在线行踪的搜集能够准确的
反应用户本人的兴趣爱好及其部分思想精神。通过非法手段对用户在线行踪进行追踪、搜
索并公布的行为,同样属于对用户个人隐私权造成侵犯的行为。
另外,由于互联网络中的信件均以无纸化数字作为载体,因此互联网络中的通信安全
系数比一般信件更低,即使在加密状态下,还是有遭到黑客入侵甚至被截获的可能性。
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公布个人隐私(利用互联网络中的各种资源发布平台擅自公布或
传播他人隐私)的行为,不但相当恶劣,且往往会产生许多较为严重的后果。
当然,网络安全隐患也会导致用户隐私泄露。在当前互联网络中,个人信息多以数据
形式体现的,因此,对数据进行安全保护也就是对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要保障网络
安全,则主要是保障当前互联网络中不会出现非法篡改、复制、泄露数据等情况。然而,
由于技术限制,当前互联网络的安全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受到了较大
的威胁。这是由于互联网络的设备、系统繁杂,用户繁多,网络信息共享性强等原因造成
的。黑客通过木马、病毒等方式入侵用户电脑,从而泄露用户个人信息,影响用户个人资
料的安全。
互联网络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与普及,为现代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
也使得人们的个人隐私与日常生活受到了冲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个人隐
私的安全问题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由于互联网络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虚拟性等特征,极
大地影响了个人隐私的安全性。由于互联网络的种种特殊性,针对产生个人隐私安全问题
的不同原因,就必须团结整个社会的力量,从社会道德、文化氛围到政府管理与技术手段
等各个方面进行控制,从最大程度上对可能导致个人隐私安全问题的因素进行防范并尽可
能的加以杜绝。只有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强化、严格互联网络管理制度、进行合理的
法律调整并从伦理道德上进行严格的约束,才能有效地加强当前互联网或个人隐私的安全
维护,切实地确保网络用户的隐私安全。
(钟斗《关于互联网络个人隐私的安全维护》,有改动)
1.下列不属于
...
“网络隐私”的一项是(3分) ( )

A.当前网络社会下被网民共享的个人信息,即互联网络中发展与延伸了的传统隐私。
B.网络用户在申请网络服务时所必需提交的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文字、图像等资料。
C.网络用户的IP地址、上网浏览历史记录、对互联网功能活动的应用内容等行踪。
D.以无纸化数字作为载体的互联网络中的信件所包含的账户信息、邮箱地址等资料。
2.下列表述,不合文意
....

的一项是(3分) ( )

A.服务商用合法手段获取用户个人信息,但也必须对这些个人资料进行绝对的保密。
B.对用户在线行踪进行追踪、搜索并公布,属于对用户个人隐私权造成侵犯的行为。
C.要防范黑客用木马、病毒等方式入侵用户电脑,就亟须提升互联网安全技术水平。
D.要杜绝个人网络隐私被侵害,必须从社会道德乃至技术手段等各个方面进行控制。
3.概括产生网络个人隐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材料一
2012年,我国开始研发中国标准动车组;2014年完成方案设计;2015年,中国标准
动车组下线,开展了标准动车组试验和运用考核。如今,中国标准动车组正式投入使用。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工程师、研究员赵红卫表示,未来中国高铁将全面更新替换。如
果目前2586组“和谐号”全部替代为“复兴号”,记者粗略估算,替代空间将达到4000亿。
而“十三五”规划政府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预期新增1.1万公里铁路建设,意味着将新增
1320个组“复兴号”,增加2000亿空间。总体看来,“复兴号”将推进6000亿国产替代。
“不仅如此,我们还有‘走出去’的战略。”赵红卫说。相比于日、法、德等国的高铁技
术,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表示,中国高铁技术关键优势有三点:一是轨道、隧道建造技
术更高,具备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譬如中国高铁技术能够保证在很大温差情况下铁
轨不变形;二是中国的高铁技术团队过硬,整体人马能够做到随调随用;三是中国高铁的
修建造价比发达国家更低。
英国广播公司在2014年“中国的高铁革命”报道中援引数据指出,中国高铁建设成本
不超过其他国家的三分之二,每公里基础设施单位建设成本通常为1700万至2100万美元,
而欧洲这一数字为2500万至3800万美元,美国则估计高达5600万美元。 (摘编自《中
国报道》2017年8期)
材料二
随着“复兴号”陆续为“和谐号”顶岗,中国标准“国产替换”将开启经济增长新里程,值
得期待。首先,中国标准直接惠顾动车组发展,车型更换带来巨大产业机遇。我国动车组
是从2006年开始大规模从德国、法国、日本等引进技术,基本上是合资生产,使用外方
技术。虽然已经发展到第二代动车组,但有些技术还是打着外方的“胎记”,知识产权依然
不在掌握中,包括车轮、轴承,还有制动刹车系统等都依旧采用外国标准,由国内零部件
商进口组装。
其次,中国标准带动产品全面升级,经济增长潜力巨大。产品的升级换代主要是标准
的提升,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关键是提高产品和服务标准。倘若全国各行各业
的产品都进行中国标准的全面升级,一定能够带动经济,克服眼前徘徊状态,提高增长水
平。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标准体系,完善标准管理,着力改变目前一些方面
存在的标准管理“软”、标准体系“乱”和标准水平“低”的状况,促进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
激发市场活力,推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摘编自《产权导刊》2017年8期)
材料三
2003年,中国高铁走上了“坚持引进先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紧密结合”的研发路径,使
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制造业的面貌焕然一新。然而,“弯道超车”如同一把双刃剑,在争取时
间优势的同时,也留下了兼容性难题。
我们当初从海外引进了1型车、2型车、3型车和5型车四种不同的技术平台。这些
车型技术路径不同,使咱们用最短的时间博采众长,造出商铁并投入使用,让经济社会尽
快受益。但是基于不同平台研发出的车型,并不能互联互通。“和谐号”没有做到标准化统
型,不仅司机操作台不同,车厢定员座位数与布局不同,有些车甚至车厢连挂处的高度都
不一样。即便是同一速度等级的动车组,如果车型不同,也不可能重联运输。如果某节车
出现故障,需要组织乘客换乘,临时调来的车一旦车型不同,就会出现要么“挂不上”,要
么“缺座位”。
标准不一,不仅增加了运营难度,也提高了运营和维保成本。因此,我国急需针对不
同型号的动车组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实现动车组在服务功能、运用维护上的统一,
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摘编自《新湘评论·下半月》2017年9期)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
...

的一项是(3分) ( )

A.材料二告诉我们要从机遇中发现挑战,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标准,
激发活力。
B.材料一介绍了中国高铁取得的成就和未来巨大的价值空间,以及“走出去”具有关键优
势。
C.三则材料介绍的新闻侧重点不同,但都指出了目前高铁面临的问题,且都有评论性的
语言说明。
D.材料三介绍我国当初从海外引进四种不同技术平台,标准不一,不仅增加了运营难度,
也提高了运营和维保成本。
5.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

的一项是(3分) ( )

A.“复兴号”动车组按照时速350公里运营研发制造,在一定程度上显现了中国高铁的科
技优势。
B.我国动车组现在虽然已经发展到第二代,但有些技术依然要靠外国引进,但中国标准
“国产替换”将开启经济增长新里程毋庸置疑。
C.中国高铁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大力进行自主创新,“复兴号”就是自主创新
的鲜明典型。
D.建设成本低是中国高铁的优势之一。从2014年的数据看,中国高铁建设成本不超过
其他国家的三分之二。
6.我国的高铁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高铁如何再创新高。 (6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6分)
7.下列各诗句中,“霜”字的含义与其它三项不相同
...

的一项是(3分) ( )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一朵妖红翠欲流,春光回照雪霜羞。
C.西风吹老梧桐树,仍送新霜两鬓来。
D.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
8.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解读不正确
...

的一项是(3分) ( )

A.道在六经
..

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的合称,是经过孔子整理的六部先秦古籍。)
B.孤舟此日轻为别,尺素
..

何时远见存?(尺素:古代通常用长一尺的绢帛书写文章,

故称这种短笺为尺素,也借指书信。)
C.江令白头归故国,多情合赋黍离
..

篇。(黍离:黍,一种农作物;离,繁茂的样子。

黍离多描绘草木茂盛的景象,抒发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D.一日京华定交契,十年太学
..

论诗书。(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始

设于汉武帝时。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国子监。)
9.下列选项中,对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
...

的一项是(3分) ( )

A.人们往往不辨真假拒绝思考。
B.人们往往更愿意去相信谎言。
C.人们往往喜欢随大流少主见。
D.人们往往更喜欢听动听的话。

高考语文文本类阅读理解专项练习二
班级 姓名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思想史常常不愿意叙述思想仿佛停滞或显得平庸的时代。从思想史的叙述形式上说,
也许是因为天才思想的缺席,使习惯于过去按照思想家来分配章节的撰述者觉得无从措手,
于是使思想史不得不出现“空白”;从思想史的叙述观念上说,也许是因为进化论的乐观主
义使思想史家相信,这只不过是可以省略的时段,他们的责任是把思想史写成一个不断推
陈出新的大链条;从思想史的写作心情上说,也许是这个时代的平庸难以激动历史学家,
千人一面的沉闷打消了他们深入探究的欲望。可是,这一方面是由于“由今溯古”的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