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德鲁克具有代表意义作品详解
彼得·德鲁克

彼得·德鲁克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1909.11.19~2005.11.11),现代管理学之父。
彼得·德鲁克于1909年生于维也纳,祖籍为荷兰,后移居美国。
德鲁克家族的先人在17世纪时从事书籍出版工作。
德鲁克的父亲为奥国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员。
母亲是率先学习医学的妇女之一。
德鲁克从小生长在富裕文化的环境之中,其1979年所著的自传体小说《旁观者》对其成长历程作了详细而生动的描述。
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界是受人尊敬的思想大师。
中文名:彼得·德鲁克外文名: Peter F.Drucker别名:杜拉克国籍:美国出生地:维也纳出生日期: 1909年11月19日逝世日期: 2005年11月11日职业:学者,管理学大师主要成就:目标管理代表作品:《德鲁克论管理>,《21世纪的管理挑战,《九十年代的管理》名誉:现代管理学之父展开编辑本段人物简介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 (1909.11.19~2005.11.11)1909年11月19日生于维也纳,1937年移居美国,终身以教书、著书和咨询为业。
德鲁克一生共著书39本,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文章30余篇,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他文风清晰练达,对许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精辟见解。
杰克·韦尔奇、比尔·盖茨等人都深受其思想的影响。
德鲁克一生笔耕不辍,年逾九旬还创作了这本《德鲁克日志》,无怪乎《纽约时报》赞誉他为“当代最具启发性的思想家”。
2005年11月11日,德鲁克在加州家中逝世,享年95岁。
尊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德鲁克,是这个时代最出色的管理学者。
他曾发誓:“如果我能活到80岁,我要写到80岁”编辑本段深远影响“德鲁克先生的渊博知识、深刻思想不仅影响了学术界,也影响了企业界。
可以说,没有一个著名学者和成功的商界领袖不从他那里汲取养分。
”——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赵曙明“全世界的管理者都应该感谢这个人,因为他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来理清我们社会中人的角色和组织机构的角色,我认为彼得·德鲁克比任何其他人都更有效地做到了这一点。
《管理的实践(彼得·德鲁克)》读书笔记

《管理的实践(彼得·德鲁克)》读书笔记简介《管理的实践》是由管理学泰斗彼得·德鲁克所著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不仅在管理学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对全球商业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总结和概述《管理的实践》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关键观点。
管理的定义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提出了一个深入而全面的管理定义:“管理即是使目标成为现实。
这要通过以下几个渠道来实现:明晰目标、组织资源、有效地分配资源、设定职责、引领和激励员工、监督工作进展并衡量绩效。
”根据德鲁克的观点,管理的核心是将目标转化为实际行动。
管理者的角色德鲁克将管理者的角色概括为四个方面:决策者、经营者、人际关系管理者和信息处理者。
他认为,优秀的管理者需要在这四个角色中不断切换和平衡,才能有效地履行管理职责。
决策者负责制定战略和相关决策,经营者负责组织和运营,人际关系管理者负责领导和激励员工,信息处理者负责收集和处理信息。
管理的五大功能德鲁克提出了管理的五大功能,分别是预见、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
预见是指管理者需要具备预测未来趋势和机会的能力,以便及时做出调整。
组织是指管理者需要合理地分配资源、设定职责和建立组织结构,以实现目标。
领导是指管理者需要具备激励和引导员工的能力,以提升工作效率和团队凝聚力。
协调是指管理者需要协调不同部门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和目标,达到整体协同工作。
控制是指管理者需要监督工作进展并衡量绩效,以保持目标的实现。
管理的实践原则德鲁克提出了一些管理的实践原则,这些原则对于任何组织的管理者来说都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 建立明确的目标和意义:管理者需要明确组织的长期目标和核心意义,以激发员工的动力和归属感。
- 强调结果导向:管理者需要关注结果而不仅仅关注过程,以确保工作符合预期。
- 以人为本:管理者需要关注员工的需求和成长,并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凝聚力。
- 注重创新:管理者需要鼓励员工展示创新和创造力,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经典解读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经典解读前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世界上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著的经典著作。
自出版以来,这本书已经成为了管理学者、企业家、管理人员必读的经典之一。
本文将深入解读这本书的精华部分,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和能力,从而更好地在管理实践中取得成功。
第一章有效领导的五项实践本章讲述的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应该具备的五项领导实践。
这五项实践包括:1.确定对组织来说何为「结果」2.制定针对实现所需结果的「计划」3.确保组织中的「信息」得到足够的反馈4.建立适当的「关系」5.以正确的方式「培养人」以上五项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实践,特别是制定计划这一项。
管理者需要确保所制定的计划是符合组织的需求并且能够真正实现所需的结果。
同时需要建立适当的关系,协调组织中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在所有实践中,都要最大化地发挥团队成员的能力和潜力。
第二章要成功,请谈谈你的贡献本章讲述的是管理者如何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和认同感。
管理者不仅要负责组织的成长发展,还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自己的信誉和形象,并且让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认同他们的工作、使命和价值。
管理者需要有坚定的信仰和高超的技能,是领导和鼓舞他人,帮助团队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
第三章管理者时间的四项艺术本章讲述的是管理者该如何高效地利用自己的时间。
作者认为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对于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来说更是如此。
管理者需要学会四种有效的时间管理技巧,包括:1.选择性地分配时间2.利用聪明而不是努力3.设置优先级4.把时间看成别人的资源只有学会这些时间管理艺术,管理者才能高效地处理自己的事务,使组织更加高效,达到更好的结果。
第四章决策所需的五项职能本章讲述的是管理者在作出决策时应该具备的五项职能,包括:1.解决问题2.识别机会3.作出决策4.一个一个完成任务5.识别自己的能力和不足管理者需要掌握这些职能,才能在决策时做出最正确和最合适的选择,并确保所作的决策对组织有积极的影响。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三本经典管理著作推荐

管理学⼤师彼得·德鲁克的三本经典管理著作推荐
推荐⼤家阅读美国管理学⼤师彼得•德鲁克教授的三本经典管理著作:
1.《管理的实践》
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管理学作为⼀门学科诞⽣。
德鲁克把管理学界定为⼀门应⽤科学,是为了解决复杂的企业管理中的现实问题。
这⾥包含了管理学的精髓:管理⽆模式,管理要从实际出发,管理要与时俱进。
他强调,“管理是⼀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在于‘⾏’,其验证不是在于逻辑,⽽在于成果,唯⼀权威就是成就。
”
2.《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这本书主要讲了六个⽅⾯的内容:卓有成效可以学会、时间管理、注重贡献、发挥长处、要事优先、有效决策。
3.《21世纪的管理挑战》
在这本书中,德鲁克指出,未来的管理将特别涉及新信息技术和⾃我管理艺术的影响。
德鲁克认为⾃我管理艺术是必要的,因为未来的员⼯将在他们的公司或组织中⽣存下来,对⼤多数⼈来说,终⽣学习新技能和新职业将成为规则: “管理⾃⼰是⼈类事务中的⼀场⾰命。
”
【彼得•德鲁克简介】
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1909~2005),现代管理学之⽗,其著作影响了数代追求创新以及最佳管理实践的学者和企业家们,各类商业管理课程也都深受彼得·德鲁克思想的影响。
他1909年⽣于维也纳,祖籍为荷兰,后移居美国。
德鲁克从⼩⽣长在富裕的⽂化环境之中,其1979年所著的⾃传体⼩说《旁观者》对其成长历程作了详细⽽⽣动的描述。
中外著名文学作品《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彼得德鲁克代表作名著阅读解析PPT模板

书中提到,每一位知识工作者其实都是管理者,而且卓有成效是 每个管理者必须做到的事。书中认为所有负责行动和决策而且能 够提高机构工作效率的人,都应该像管理者一样工作和思考。而 且,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要重视目标和绩效,要做正确的事和 最重要的事。在选用高层员工时,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注重的 是出色的绩效和正直的品格。在工作中,他知道自己所能做出的 贡献,知道增进沟通的重要性。他只做有效的决策。
在19世纪初,俄国经历了两次对拿破仑军队入侵的反击。那是两场正义的保 家卫国的战争,俄国人民空前地团结在了一起,不分贫富贵贱,甚至男女老 幼前所未有地同仇敌忾,有力地阻击了拿破仑军队的进攻,挫败了拿破仑的 征服。托尔斯泰认为,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要解决自己的社会走向问题, 有必要回到这段历史当中去,回到这段历史当中那种上下一起努力的奋斗当 中去,因而创作了《战争与和平》。
卓有成效
的管理者
著作解析
汇报人:
时间XX年XX月
在19世纪60年代,大多数领导学方面的研究还认为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天生的,并试图从管理者的素 质角度出发寻找有效管理者所具有的不同于常人的 个人特质。而德鲁克从他自己的究和咨询经历出发, 认为没有一个有效管理者是天生的,他们之所以如 此,是由于在实践中学会了一些有效的管理习惯。
《战争与和平》描绘了俄罗斯卫国战争时期真 实而丰富的人民生活。俄国人民在强敌的残酷 掠夺下毫不气馁,以正义的战争去制止非正义 的战争,争取和平生活。即使在硝烟弥漫的战 场,俄罗斯人民还是那么诙谐活泼、生动可爱; 但一旦投入战争,他们又毫无顾虑、为国捐躯。 他们身上的英雄主义和爱国精神才是使卫国战 争得以胜利的最根本保证。
作者认为,管理者的工作必须是卓有成效的,而卓有成 效是可以学会的。管理者的存在不是为了显示特权和不 平等,没有光环与虚荣,它首先意味着责任,以卓有成 效为目标,致力于带领整个组织或者团队穿过不确定性 走向成功。在回答如何才能做到管理的“卓有成效”这个 问题时,德鲁克以“旁观者”的独特的视角,从纷繁复杂 的社会现象中,准确把握和预测组织发展和管理的变化, 给出了可操作很强的具体方法。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代表作《管理的实践》经典图书鉴赏通用PPT模板课件

我们用来描述有效运作且具生产力的企业所需活动的各种名词,就足以证明前面的 说法是正确的。我们谈到“组织”企业的正式结构时,我们其实是指管理者和发挥管理 功能的组织;无论砖头水泥或基层员工在组织结构中都不占有任何地位。
当我们谈到成长与发展时,隐含的意 思是人类可以决定自己的贡献是什么。 我们习惯上总是认定基层员工有别于 管理者只是听命行事,既没有责任, 也无法参与有关自己或他人工作的决 策。这表示在我们眼中,基层员工和 其他物质资源没有什么不同
停机为零:指计划外的设备停机时间为零。计划 外的停机对生产造成冲击相当大,使整个生产品 配发生困难,造成资源闲置等浪费。计划时间要 有一个合理值,不能为了满足非计划停机为零而 使计划停机时间值达到很高。 废品为零:指由设备原因造成的废品为零。“完 美的质量需要完善的机器”,机器是保证产品质 量的关键,而人是保证机器好坏的关键。
这是很严重的误解。然而这种误解和 基层工作的定义无关,而是未能看清 许多基层工作其实是具有管理性质的, 或是如果改为管理性质的工作,生产 力会更高。换句话说,只有管理管理 者,才能造就企业。
读书笔记
对于企业而言,管理层的首要职责是创造经济绩效,如果未能创造 经济成果就是管理的失败,不能以顾客愿意支付的价格提供顾客需 要的产品和服务也是管理的失败,未能令交付于它的经济资源提高 或至少保持其创造财富的能力
管理的实践》一书的出版使人们有可 能学会如何去管理。在这之前,管理 似乎只是少数天才能做的事,凡人是 无法做到的。我坐下来花了些工夫, 把管理变成了一门学科
本书出版后,不但在美国一炮走红,在全球各地也都非常成功,包括欧洲、拉丁美洲,尤其在日本更是备受重视。日本 人认为本书的观念奠定了他们经济成功和工业发展的基石。经典经得起时间考验,值得一读再读,常读常新。它帮你理 清思路,从任何新事变中发掘本质,找到历史渊源。
德鲁克经典著作必读书目推荐

德鲁克经典著作必读书目推荐德鲁克“彼得德鲁克经典著作”必读书目推荐《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推荐等级:★★★★★推荐理由:开创了管理实践与管理理论的新领域――基于使命与领导的管理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世纪转折之际献给读者的这部著作,介绍了21世纪头几十年间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将会出现的几个主要趋势。
这些趋势包括人口老龄化、知识工作者队伍的崛起、信息技术的普及和边缘化等等,这些趋势将给管理理论与实践带来深刻的影响。
作者的预测不仅基于对欧洲印刷革命以来西方社会五百多年的历史经验的总结,而且也建立在自身在欧美管理理论和实践前沿五十多年的亲身历练和经验的基础之上。
本书将把丰富的思想营养呈献给那些希望管理好自己的组织的管理工作者,以及渴望经营好自己的事业与人生的知识工作者。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推荐等级:★★★★★推进理由:成为高级管理者必读的经典之作。
提出管理者的新概念――对组织负有责任,能影响组织经营成果的人,就是管理者谁是管理者?是不是只有管理别人的人才称得上是管理者?德鲁克认为:一个重视贡献,为成果负责的人,不管他职位多卑微,他仍属于“高层管理者”。
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中,德鲁克一再给我们看见,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卓有成效也是必须学会的。
此书被誉为自我修练得经典佳作。
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推荐等级:★★★★★ 推荐理由:管理专业的里程碑。
我们生活在一个意义深远的转型期,现在的管理学思想仍然沿用20世纪的那些基本假设,很少有人去注意它们是不是“事实”,但实际上,它们都已经过时了。
如果用不正确的假设去制定战略,那将不可避免地把组织引向不正确的轨道。
本书只涉及明天的“热点”问题,即关键性的、决定性的、生死攸关的和明天肯定会成为主要挑战的问题,将从以下6个方面深刻分析21世纪管理者面临的挑战:管理的新范式,战略――新的必然趋势,变革的引导者,信息挑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自我管理。
《巨变时代的管理》推荐等级:★★★★推荐理由:《经济学人》对此书作者做如此评价――假如世界上果真有所谓大师中的大师,那个人的名字,必定是彼得〃德鲁克。
提高管理成效必须进行的五项修炼读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内容摘要
在当今这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时代,彼得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仍 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提醒我们,管理不仅仅是技巧和工具的应用,更是一 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和高效的 行动,更要有全局的视野和持续学习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 中立于不败之地。
内容摘要
此外,《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还深入探讨了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和职责。德鲁 克认为,管理者应该把目光放在组织的整体绩效上,而不仅仅是自己的工作。他 们需要主动去思考和解决组织中的问题,而不是被动地等待上级的指示。这种对 管理者的重新定义和角色定位,在当时无疑是一次革命性的突破。
内容摘要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自以来,一直被视为管理学的经典之作。它的影响不 仅仅局限于管理学领域,还扩展到了商业、政治、教育等多个领域。无数的企业 和组织从中汲取智慧,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同时,这本书也成为了许多管理者 的必读书目,帮助他们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修炼五:知识应用
修炼五:知识应用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应用对于提高管理成效至关重要。德鲁克认为,管理 者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同时,管理者还 需要鼓励团队成员进行知识分享和学习,以提高整个团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比如,企业可以定期组织内部培训、研讨会和外部学习活动,鼓励员工参加专业 认证和进修课程,以提高企业整体的知识水平和竞争力。
修炼四:目标设定
修炼四:目标设定
目标设定是提高管理成效的重要方法。德鲁克认为,目标需要具有可测量性、 可实现性和现实性。管理者需要明确组织的目标,并将其分解为各部门和个人的 具体目标。同时,目标设定需要与组织战略紧密结合,确保各项活动均指向组织 的发展方向。比如,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情况,设定具体的销售目标、 成本目标和市场份额目标,并制定相应策略以实现这些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彼得-德鲁克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详解
彼得-德鲁克先生著述颇丰,包括《管理的实践》、《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使命、责任、实务》、《旁观者》等几十部著作,本文选择其中最为经典的十部著作,向朋友们介绍其主要内容,期望给朋友们的选读提供些许帮助。
一、《管理的实践》
《管理的实践》一书奠定了德鲁克先生管理学科开创者的地位。
本书围绕经营绩效、服务机构的绩效、卓有成效的工作和有所成就的员工、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管理者的工作、管理技能与组织管理、高层管理者的任务与组织、战略与结构等,系统探讨和揭示了企业使命、企业责任、员工责任、员工资产、知识工作者、目标管理、管理分权、组织设计、规模、多国公司、成长和创新新型组织等方面的问题。
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已成为全球管理者必读的经典。
本书中,德鲁克集中论述了一个管理者如何做到卓有成效。
这本书是德鲁克最著名的管理学著作之一,倾注了德鲁克极大的心血。
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般具有以下6个特征:
(1)重视目标和绩效;只做正确的事情。
(2)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并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3)作为一名知识工作者,他知道自己所能做出的贡献。
(4)在选用高层管理者时,他注重的是出色的绩效和正直的品格。
(5)他知道增进沟通的重要性;他有选择性地搜集所需要的信息。
(6)他只做有效的决策。
三、《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所论述的重点是如何进行创新。
本书是有关创新理论和实践的经典之作,通过大量真实案例和解析,探讨了有关创新的观点、行动、规则和警示,首次将实践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视为所有企业和机构有组织、有目的、系统化的工作。
首先通过有关创新实践的讨论向读者展示了如何寻找创新机遇。
探讨了将创意发展为可行的事业需注意的原则和禁忌。
之后把机构创新的载体作为重点,从现存企业、公共服务机构以及新企业三个方向来讨论企业家管理。
四、《旁观者》
《旁观者》一书中所体现的是护卫人类社会的价值,并培养领导力和公民精神。
德鲁克自称,从写第一本书开始,他“所写的一切无不强调人的多变、多元,以及独特之处”,他要对抗的,是一个集权当道、讲求统一与一致的时代。
他笃信只有独立和多元的特质,才能护卫人类社会的价值,并培养领导力和公民精神。
正是基于此意义,应该让更多的中国人读到本书。
五、《公司的概念》
《公司的概念》一书中首次尝试揭示一个组织实际上是如何运行的,它所面临的挑战、问题和遵循的基本原理。
本书从三方面对企业进行社会和政治分析:将公司作为独立的主体分析其运行,分析大企业能否实现它所处社会的信仰和承诺,分析公司目标和社会功能的关系,公司生存与成功发展必须:持续产生有才能的领导,具有满足长期利益的基本政策,在实施各项政策时,具备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客观判断标准。
六、《工业人的未来》
《工业人的未来》一书是历史与现实的“里程碑式”的社会政治哲学著作。
作者认为这是自已“最得力之作”。
本书写于1942年,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处于关键时刻,法西斯在欧洲正式气焰嚣张之时,作为当时惟一尚未正式卷入战争的工业大国——美国,对是否参战尚处于犹豫观望之中。
当时还很年轻的德鲁克,却透过这一席卷全球的梦魇般的浩劫,看到了战争之于工业社会的另一面。
七、《新社会》
《新社会》一书中融会了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高度智慧。
本书不仅给出问题,还给出答案的关键要点;所揭示的很多重要趋势和思想都在历史长河的一瞬间变成现实;工业社会秩序问题的四个剖析:经济冲突、管理层与工会、工厂社区、管理职能问题。
工业秩序的四个基本原理:消灭贫困、联邦制管理组织、工厂社区的自治性、作为公民的工会。
八、《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使命篇)》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使命篇)》一书中提出管理是一项崇高的使命。
九、《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责任篇)》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责任篇)》一书中对高层管理者的使命和任务做了宏观的思考和由外而内的洞察。
十、《管理:使命、责任、实务(实务篇)》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实务篇)》一书中论述了中层经理人的行动和决策对企业的绩效和发展方向的影响。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三本书围绕经营绩效、服务机构的绩效、卓有成效的工作和有所成就的员工、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管理者的工作、管理技能与组织管理、高层管理者的任务与组织、战略与结构等,系统探讨和揭示了企业使命、企业责任、员工责任、员工资产、知识工作者、目标管理、管理分权、组织设计、规模、多国公司、成长和创新新型组织等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