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经典例题错题详解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易错题集锦(带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易错题集锦(带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易错题集锦单选题1、若ln2=a,ln3=b,则log818=()A.a+3ba3B.a+2b3aC.a+2ba3D.a+3b3a答案:B分析:先换底,然后由对数运算性质可得.log818=ln18ln8=ln(32×2)ln23=2ln3+ln23ln2=2b+a3a.故选:B2、设函数f(x)=lg(x2+1),则使得f(3x−2)>f(x−4)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为()A.(13,1)B.(−1,32)C.(−∞,32)D.(−∞,−1)∪(32,+∞)答案:D分析:方法一 :求出f(3x−2),f(x−4)的解析式,直接带入求解.方法二 : 设t=x2+1,则y=lgt,判断出f(x)=lg(x2+1)在[0,+∞)上为增函数,由f(3x−2)>f(x−4)得|3x−2|>|x−4|,解不等式即可求出答案.方法一 :∵f(x)=lg(x2+1)∴由f(3x−2)>f(x−4)得lg[(3x−2)2+1]>lg[(x−4)2+1],则(3x−2)2+1>(x−4)2+1,解得x<−1或x>32.方法二 :根据题意,函数f(x)=lg(x2+1),其定义域为R,有f(−x)=lg(x2+1)=f(x),即函数f(x)为偶函数,设t=x2+1,则y=lgt,在区间[0,+∞)上,t=x2+1为增函数且t≥1,y=lgt在区间[1,+∞)上为增函数,则f(x)=lg(x2+1)在[0,+∞)上为增函数,f(3x−2)>f(x−4)⇒f(|3x−2|)>f(|x−4|)⇒|3x−2|>|x−4|,解得x <−1或x >32, 故选:D .3、Logistic 模型是常用数学模型之一,可应用于流行病学领域.有学者根据公布数据建立了某地区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数I (t )(t 的单位:天)的Logistic 模型:I(t)=K1+e −0.23(t−53),其中K 为最大确诊病例数.当I (t ∗)=0.95K 时,标志着已初步遏制疫情,则t ∗约为( )(ln19≈3)A .60B .63C .66D .69答案:C分析:将t =t ∗代入函数I (t )=K 1+e −0.23(t−53)结合I (t ∗)=0.95K 求得t ∗即可得解. ∵I (t )=K 1+e −0.23(t−53),所以I (t ∗)=K 1+e −0.23(t ∗−53)=0.95K ,则e 0.23(t∗−53)=19, 所以,0.23(t ∗−53)=ln19≈3,解得t ∗≈30.23+53≈66.故选:C. 小提示:本题考查对数的运算,考查指数与对数的互化,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4、若x 1,x 2是二次函数y =x 2−5x +6的两个零点,则1x 1+1x 2的值为( )A .−12B .−13C .−16D .56答案:D分析:解方程可得x 1=2,x 2=3,代入运算即可得解.由题意,令x 2−5x +6=0,解得x =2或3,不妨设x 1=2,x 2=3,代入可得1x 1+1x 2=12+13=56. 故选:D.5、已知9m =10,a =10m −11,b =8m −9,则( )A .a >0>bB .a >b >0C .b >a >0D .b >0>a答案:A分析:法一:根据指对互化以及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即可知m =log 910>1,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换底公式可得m >lg11,log 89>m ,然后由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即可解出.[方法一]:(指对数函数性质)由9m =10可得m =log 910=lg10lg9>1,而lg9lg11<(lg9+lg112)2=(lg992)2<1=(lg10)2,所以lg10lg9>lg11lg10,即m >lg11,所以a =10m −11>10lg11−11=0.又lg8lg10<(lg8+lg102)2=(lg802)2<(lg9)2,所以lg9lg8>lg10lg9,即log 89>m ,所以b =8m −9<8log 89−9=0.综上,a >0>b .[方法二]:【最优解】(构造函数)由9m =10,可得m =log 910∈(1,1.5).根据a,b 的形式构造函数f(x)=x m −x −1(x >1) ,则f ′(x)=mx m−1−1,令f ′(x)=0,解得x 0=m 11−m ,由m =log 910∈(1,1.5) 知x 0∈(0,1) .f(x) 在 (1,+∞) 上单调递增,所以f(10)>f(8) ,即 a >b ,又因为f(9)=9log 910−10=0 ,所以a >0>b .故选:A.【整体点评】法一:通过基本不等式和换底公式以及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比较,方法直接常用,属于通性通法; 法二:利用a,b 的形式构造函数f(x)=x m −x −1(x >1),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得出大小关系,简单明了,是该题的最优解.6、若2x =3,2y =4,则2x+y 的值为( )A .7B .10C .12D .34答案:C分析:根据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直接进行求解即可.因为2x =3,2y =4,所以2x+y =2x ⋅2y =3×4=12,故选:C7、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某超市开通网上销售业务,每天能完成1200份订单的配货,由于订单量大幅增加,导致订单积压.为解决困难,许多志愿者踊跃报名参加配货工作.已知该超市某日积压500份订单未配货,预计第二天的新订单超过1600份的概率为0.05,志愿者每人每天能完成50份订单的配货,为使第二天完成积压订单及当日订单的配货的概率不小于0.95,则至少需要志愿者( )A.10名B.18名C.24名D.32名答案:B分析:算出第二天订单数,除以志愿者每天能完成的订单配货数即可.由题意,第二天新增订单数为500+1600−1200=900,90050=18,故至少需要志愿者18名.故选:B【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属于基础题.8、已知实数a,b∈(1,+∞),且log2a+log b3=log2b+log a2,则()A.a<√b<b B.√b<a<b C.b<√a<a D.√a<b<a答案:B分析:对log2a−log a2<log2b−log b2,利用换底公式等价变形,得log2a−1log2a <log2b−1log2b,结合y=x−1x 的单调性判断b<a,同理利用换底公式得log2a−1log2a<log3b−1log3b,即log2a>log3b,再根据对数运算性质得log2a>log2√b,结合y=log2x单调性,a>√b,继而得解.由log2a+log b3=log2b+log a2,变形可知log2a−log a2<log2b−log b2,利用换底公式等价变形,得log2a−1log2a <log2b−1log2b,由函数f(x)=x−1x在(0,+∞)上单调递增知,log2a<log2b,即a<b,排除C,D;其次,因为log2b>log3b,得log2a+log b3>log3b+log a2,即log2a−log a2>log3b−log b3,同样利用f(x)=x−1x的单调性知,log2a>log3b,又因为log3b=log√3√b>log2√b,得log2a>log2√b,即a>√b,所以√b<a<b.故选:B.多选题9、已知函数f(x)=log2x,g(x)=2x+a,若存在x1,x2∈[1,2],使得f(x1)=g(x2),则a的取值可以是()A.-4B.-2C.2D.3答案:AB分析:根据条件求出两个函数的值域,结合若存在x1,x2∈[1,2],使得f(x1)=g(x2),等价为两个集合有公共元素,然后根据集合的关系进行求解即可.当1≤x≤2时,0≤log2x≤1,即0≤f(x)≤1,则f(x)的值域为[0,1],当1≤x≤2时,2+a≤g(x)≤4+a,则g(x)的值域为[2+a,4+a],若存在x1,x2∈[1,2],使得f(x1)=g(x2),则[2+a,4+a]∩[0,1]≠∅,若[2+a,4+a]∩[0,1]=∅,则2+a>1或4+a<0,解得a>−1或a<−4.所以当[2+a,4+a]∩[0,1]≠∅时,a的取值范围为−4≤a≤−1.故选:AB10、已知函数y=log a(x+c)(a,c为常数,其中a>0,a≠1)的图象如图,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A.a>1B.0<a<1C.c>1D.0<c<1答案:BD分析:根据对数函数的图象判断.由图象知0<a<1,可以看作是y=log a x向左移动c个单位得到的,因此0<c<1,故选:BD .11、已知函数f (x )={(12)x−1,x ≤0x 12,x >0,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f (x )的值域为(0,+∞)B .f (x )的图象与直线y =2有两个交点C .f (x )是单调函数D .f (x )是偶函数答案:ACD分析:利用指数函数、幂函数的性质画出f (x )的图象,由图象逐一判断即可.函数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f (x )的值域为[0,+∞),结论A 错误,结论C ,D 显然错误,f (x )的图象与直线y =2有两个交点,结论B 正确.故选:ACD填空题12、函数f (x )=log 12(x 2−5x +6)的单调递减区间为___________.答案:(3,+∞)分析:利用对数型复合函数性质求解即可.由题知:x 2−5x +6>0,解得x >3或x <2.令t =x 2−5x +6,则y =log 12t 为减函数.所以t ∈(−∞,2),t =x 2−5x +6为减函数,f (x )=log 12(x 2−5x +6)为增函数,t ∈(3,+∞),t =x 2−5x +6为增函数,f (x )=log 12(x 2−5x +6)为减函数.所以函数f (x )=log 12(x 2−5x +6)的单调递减区间为(3,+∞).所以答案是:(3,+∞)13、解指数方程2x+3=3x 2−9:__________.答案:x =−3或x =3+log 32分析:直接对方程两边取以3为底的对数,讨论x +3=0和x +3≠0,解出方程即可. 由2x+3=3x2−9得log 32x+3=log 33x 2−9,即(x +3)log 32=(x −3)(x +3),当x +3=0即x =−3时,0=0显然成立;当x +3≠0时,log 32=x −3,解得x =log 32+3;故方程的解为:x =−3或x =3+log 32. 所以答案是:x =−3或x =3+log 32.14、设x 13=2,则√x 53⋅x −1=___________.答案:4分析:由根式与有理数指数幂的关系,结合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求值即可.由√x 53⋅x −1=x 53⋅x −1=x 23=(x 13)2=22=4. 所以答案是:4.解答题15、证明:函数f (x )=log 3(1+x )的图象与g (x )=log 2x 的图象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 答案:证明见解析分析:把要证两函数的图象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转化为证明方程log 3(1+x )=log 2x 有且仅有一个实根.易观察出x =2为其一根,再假设(x 0,y 0)(x 0≠2)是函数图象的另一个公共点,然后得出矛盾即可. 要证明两函数f (x )和g (x )的图象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只需证明方程log 3(1+x )=log 2x 有且仅有一个实根,观察上述方程,显然有f (2)=g (2),则两函数的图象必有交点(2,1).设(x 0,y 0)(x 0≠2)是函数图象的另一个公共点.则log 3(1+x 0)=log 2x 0,1+x 0=3y 0,x 0=2y 0,∴1+2y 0=3y 0,即(13)y 0+(23)y 0=1, 令M (x )=(13)x +(23)x ,易知函数M (x )=(13)x +(23)x 为指数型函数.显然M (x )在(−∞,+∞)内是减函数,且M (1)=1,故方程(13)y 0+(23)y 0=1有唯一解y 0=1,从而x 0=2,与x 0≠2矛盾, 从而知两函数图象仅有一个公共点.。

高中数学错题集及解析

高中数学错题集及解析

高中数学错题集及解析1. 题目:如图所示,已知AD∥CF,DE∥CF,∠ADE=40°,∠FCD=120°,求∠BCF的度数。

A B C DE F解析:根据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信息:AD∥CF,DE∥CF,∠ADE=40°,∠FCD=120°。

要求∠BCF的度数,我们可以利用几何知识进行推理和计算。

首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我们知道∠ADE=∠FCD=40°。

由于∠FCD=120°,所以∠DCF=180°-120°=60°。

接下来,我们观察四边形ADCF,可以发现∠CAF和∠ADF是对顶角,因此它们的度数相等。

∠ADE和∠DCF是共顶角,它们的度数也相等。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等式:∠CAF=∠ADF=40°∠ADE=∠DCF=60°现在我们来考虑三角形BCF。

已知∠CAF=∠ADF=40°,∠BCF为所求。

我们知道,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因此有:∠CAF+∠ADF+∠BCF=180°带入已知信息,得到:40°+40°+∠BCF=180°化简得:80°+∠BCF=180°再进一步,我们可以得到:∠BCF=180°-80°∠BCF=100°因此,∠BCF的度数为100°。

2. 题目:已知函数f(x)=2x^3-3x^2+x-5,求f(-1)和f(2)的值。

解析:我们可以使用给定的函数,将x的值代入函数中进行计算,从而得到f(x)的值。

首先,计算f(-1)的值。

将x=-1代入函数f(x)中,有:f(-1)=2(-1)^3-3(-1)^2+(-1)-5化简得:f(-1)=-2-3+(-1)-5=-2-3-1-5=-11因此,f(-1)的值为-11。

接下来,计算f(2)的值。

江苏省常州市高考数学易错解答题含解析

江苏省常州市高考数学易错解答题含解析

江苏省常州市高考数学易错解答题解答题含答案有解析 1.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11()22f x x x =-++,M 为不等式()2f x <的解集. (Ⅰ)求M ;(Ⅱ)证明:当a ,b M ∈时,1a b ab +<+.2.如图,在四棱锥 P ABCD -中,底面ABCD 是矩形,PA ⊥底面ABCD ,E 是PC 的中点, 已知2AB =, 22AD =,2PA =,求:(1)直线PC 与平面 PAD 所成角的正切值; (2)三棱锥 P ABE -的体积.3.眉山市位于四川西南,有“千载诗书城,人文第一州”的美誉,这里是大文豪苏轼、苏洵、苏辙的故乡,也是人们旅游的好地方.在今年的国庆黄金周,为了丰富游客的文化生活,每天在东坡故里三苏祠举行“三苏文化”知识竞赛.已知甲、乙两队参赛,每队3人,每人回答一个问题,答对者为本队赢得一分,答错得零分.假设甲队中每人答对的概率均为23,乙队中3人答对的概率分别为23,23,12,且各人回答正确与否相互之间没有影响.(1)分别求甲队总得分为0分;2分的概率; (2)求甲队得2分乙队得1分的概率.4.已知圆C 过点(1,4),(3,2)P Q ,且圆心C 在直线30x y +-=上. (1)求圆C 的标准方程;(2)若过点(2,3)的直线l 被圆C 所截得的弦MN 的长是23l 的方程. 5.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246a a +=,63a S =. (1)求{}n a 的通项公式;(2)若*k N ∈,且k a ,3k a ,2k S 成等比数列,求k 的值.6.从半径为1的半圆出发,以此向内、向外连续作半圆,且后一个半圆的直径为前一个半圆的半径,如此下去,可得到无数个半圆.(1)求出所有这些半圆围城的封闭图形的周长; (2)求出所有这些半圆围城的封闭图形的面积.7.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20S =,()*2n n S n na n N +=∈.(1)试写出数列{}n a 的任意前后两项(即n a 、1n a +)构成的等式;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3n a n n N=-∈.8.已知数列{}n a 为递增的等差数列,11a =,且2381a a a +,,成等比数列.数列{}nb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满足21n n S b =-.(1)求{}n a ,{}n b 的通项公式;(2)令2n n n c a b =,求{}n c 的前n 项和n T . 9.数列{}n a 满足:11232n n a a a +==+,. (1)求证:{}1n a +为等比数列; (2)求{}n a 的通项公式.10.如图,ABCD 是正方形,O 是正方形的中心,PO ⊥底面,ABCD E 是PC 的中点.(1)求证:BD ⊥平面PAC ; (2)若2,6AB PB ==求三棱锥B CDE -的体积.11.已知向量5cos ,5a θ⎛⎫= ⎪⎝⎭,25sin ,5b θ⎛⎫= ⎪⎝⎭ (1)若//a b ,求sin cos sin cos θθθθ+-;(2)若a b ⊥,求tan θ.12.近年来,我国自主研发的长征系列火箭的频频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已逐步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火箭推进剂的质量为M ,去除推进剂后的火箭有效载荷质量为m ,火箭的飞行速度为v ,初始速度为0v ,已知其关系式为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0ln 1M v v w m ⎛⎫=+⋅+ ⎪⎝⎭,其中w 是火箭发动机喷流相对火箭的速度,假设00v =,3(/)w km s =,25()m t =,ln x 是以e 为底的自然对数, 2.71828e ≈,7.911.216.733313.916,41.82,261.56eee≈≈≈.(1)如果希望火箭飞行速度v 分别达到第一宇宙速度()7.9/km s 、第二宇宙速度()11.2/km s 、第三宇宙速度()16.7/km s 时,求M 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面1位).(2)如果希望v 达到()16.7/km s ,但火箭起飞质量最大值为()2000t ,请问w 的最小值为多少(精确到小数点后面1位)?由此指出其实际意义.13.某网站推出了关于扫黑除恶情况的调查,调查数据表明,扫黑除恶仍是百姓最为关心的热点,参与调查者中关注此问题的约占80%.现从参与关注扫黑除恶的人群中随机选出200人,并将这200人按年龄分组:第1组[)15,25,第2组[)25,35,第3组[)35,45,第4组[)45,55,第5组[)55,65,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1)求出a 的值;(2)求这200人年龄的样本平均数(同一组数据用该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和中位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14.某班在一次个人投篮比赛中,记录了在规定时间内投进n 个球的人数分布情况: 进球数n (个)1 2 3 4 5 投进n 个球的人数(人)1 272其中3n =和4n =对应的数据不小心丢失了,已知进球3个或3个以上,人均投进4个球;进球5个或5个以下,人均投进2.5个球.(1)投进3个球和4个球的分别有多少人?(2)从进球数为3,4,5的所有人中任取2人,求这2人进球数之和为8的概率.15.已知两个不共线的向量a ,b 满足a =,(cos ,sin )b =θθ,R θ∈.(1)若//a b ,求角θ的值;(2)若2a b -与7a b -垂直,求||a b +的值;(3)当0,2π⎡⎤θ∈⎢⎥⎣⎦时,存在两个不同的θ使得||||a ma +=成立,求正数m 的取值范围.16.已知3sin 5θ=,02πθ<<. (1)求tan θ的值; (2)求2sin cos sin 2cos θθθθ-+的值.17.锐角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cos cos sin 3b Cc B a A +=. (1)求A ;(2)若ABC S ∆=a =ABC 的周长.18.已知圆C 的半径是2,圆心为()3,3. (1)求圆C 的方程;(2)若点P 是圆C 上的动点,点Q 在x 轴上,PQ 的最大值等于7,求点Q 的坐标. 19.(6分)已知(1,3),(3,),(1,),//AB BC m CD n AD BC =-==. (1)求实数n 的值;(2)若AC BD ⊥,求实数m 的值.20.(6分)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a 点,E F 分别是棱1111,B C C D 的中点 (1)证明:四边形BDFE 是一个梯形: (2)求几何体1BCD EC F -的表面积和体积21.(6分)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满足21n n S a =-,*n N ∈,数列{}n b 满足1(1)(1)n n nb n b n n +-+=+,*n N ∈,且11b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求证:数列n b n ⎧⎫⎨⎬⎩⎭是等差数列,求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3)若n n n c a b =⋅,数列{}n c 的前n项和为n T ,对任意的*n N ∈,都有2n n T nS a a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2.(8分)已知,a b 夹角为,且4a =,2b =,求:(1)a b +; (2)a 与a b +的夹角.23.(8分)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1b =,sin sin sin sin a b c Cb A B C-+=+-. (1)若2A B =,求△ABC 的周长; (2)若CD 为AB 边上的中线,且3CD =,求△ABC 的面积.24.(10分)已知数列{}n a 前n 项和为n S , 12a =-,且满足1112n n S a n +=++(*n N ∈). (Ⅰ)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Ⅱ)若()3log 1n n b a =-+,设数列21n n b b +⎧⎫⎨⎬⎩⎭前n 项和为n T ,求证: 34n T <.25.(10分)已知三棱柱111A B C ABC -中,三个侧面均为矩形,底面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12C C CA CB ===,点D 为棱1CC 的中点,点E 在棱11B C 上运动.(1)求证1A C ⊥AE ;(2)当点E 运动到某一位置时,恰好使二面角1E A D B --6E 到平面1A BD 的距离;(3)在(2)的条件下,试确定线段AC 上是否存在一点F ,使得EF ⊥平面1A DB ?若存在,确定其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6.(12分)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CC ⊥平面ABC ,AC BC ⊥,AC BC =,D ,E 分别为AB ,11A B 中点.(Ⅰ)求证:AC ⊥平面11BB C C ; (Ⅱ)求证:四边形1CC ED 为平行四边形; (Ⅲ)求证:平面1ABC ⊥平面1CC ED .27.(12分)已知函数2()(2cos )cos(2)f x a x x θ=++为奇函数,且()04f π=,其中a R ∈,(0,)θπ∈.(1)求a ,θ的值. (2)若2()45f α=-,(,)2παπ∈,求sin()3πα+的值.28.某工厂新研发了一种产品,该产品每件成本为5元,将该产品按事先拟定的价格进行销售,得到如下数据:单价x (元) 8 8.2 8.4 8.6 8.8 9 销量y (件)90 8483807568(1)求销量y (件)关于单价x (元)的线性回归方程y bx a =+; (2)若单价定为10元,估计销量为多少件;(3)根据销量y 关于单价x 的线性回归方程,要使利润P 最大,应将价格定为多少?参考公式:1221ni ii ni i x y nx yb x nx==-=-∑∑,a y bx =-.参考数据:614066i ii x y==∑,621434.2i i x ==∑29.设向量()()()sin ,2cos 2sin cos 2cos sin a b c ααββββ===-,,,,. (Ⅰ)若a 与2b c -垂直,求()tan αβ-的值; (Ⅱ)求b c -的最小值.30.如右图,某货轮在A 处看灯塔B 在货轮的北偏东75°,距离为126,在A 处看灯塔C 在货轮的北偏西30°,距离为83,货轮由A 处向正北航行到D 处时,再看灯塔B 在北偏东120°,求:(1)A 处与D 处的距离; (2)灯塔C 与D 处的距离.参考答案解答题含答案有解析1.(Ⅰ){|11}M x x =-<<;(Ⅱ)详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I )先去掉绝对值,再分12x ≤-,1122x -<<和12x ≥三种情况解不等式,即可得M ;(II )采用平方作差法,再进行因式分解,进而可证当a ,b ∈M 时,1a b ab +<+.试题解析:(I )12,,211(){1,,2212,.2x x f x x x x -≤-=-<<≥当12x ≤-时,由()2f x <得22,x -<解得1x >-; 当1122x -<<时,()2f x <;当12x ≥时,由()2f x <得22,x <解得1x <.所以()2f x <的解集{|11}M x x =-<<.(Ⅱ)由(Ⅰ)知,当,a b M ∈时,11,11a b -<<-<<,从而22222222()(1)1(1)(1)0a b ab a b a b a b +-+=+--=--<,因此1.a b ab +<+【考点】绝对值不等式,不等式的证明.【名师点睛】形如x a x b c -+-≥(或c ≤)型的不等式主要有两种解法:(1)分段讨论法:利用绝对值号内式子对应的方程的根,将数轴分为(,]a -∞,(,]a b ,(,)b +∞(此处设a b <)三个部分,在每个部分去掉绝对值号并分别列出对应的不等式进行求解,然后取各个不等式解集的并集.(2)图象法:作出函数1y x a x b =-+-和2y c =的图象,结合图象求解. 2.(1)33;(2)22 【解析】 【分析】(1)要求直线PC 与平面PAD 所成角的正切值,先要找到直线PC 在平面PAD 上的射影,即在直线PC 上找一点作平面PAD 的垂线,结合已知与图形,转化为证明CD ⊥平面PAD 再求解;(2)三棱锥的体积计算在于选取合适的底和高,此题以PAB 为底,E 与PB 的中点H 的连线HE 为高计算更为快速,从而转化为证明EH ⊥平面PAB 再求解. 【详解】(1)PA ⊥平面ABCD ,CD ⊥平面ABCD CD PA ∴⊥ 又CD AD ⊥,PA AD A ⋂=,PA ⊂平面PAD ,AD ⊂平面PAD 所以CD ⊥平面PAD ,所以CPD ∠为直线PC 与平面PAD 所成角。

高考数学复习点拨 《抛物线》错解四例.doc

高考数学复习点拨 《抛物线》错解四例.doc

《抛物线》错解四例例1.已知抛物线的方程为y=2ax 2(a<0),则它的焦点坐标为( )A (,02a -)B (2a ,0)C (0,18a) D ( 0,18a -)错解一:由已知抛物线的方程为y=2ax 2,得它表示的曲线是对称轴为x 轴,开口向左的抛物线,其中2p= —2a ,所以p= —a , 22p a =-,所以它的焦点坐标为(2a,0),所以选B.错解二:将已知方程变形为x 2=2ya,它表示的曲线是对称轴为y 轴,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其中2p= 12a ,p=14a , 128p a =,所以它的焦点坐标为( 0,18a-),所以选D. 错解分析: 两种答案均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在于解法一中没有认识到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应为y 2=±2px,x 2=±2py(p>0)的形式,从而将y=2ax 2误认为是标准方程y 2=—2px,误认为它表示的曲线是对称轴为x 轴、开口向左的抛物线,即有2p= —2a 的结论,再推导出焦点坐标为(—2a,0),当然错了。

解法二中没有注意到焦参数p 表示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所以应有p>0。

故出现只从形式上考虑2p=12a ,从而得出p=14a <0的错误,进而推出焦点坐标为(0,18a-)的错误。

正解 :将抛物线方程变形为:x 2=2ya,因为a<0,所以它表示的曲线是对称轴为y 轴、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其标准方程应为x 2=—2py(p>0)的形式,即有2p= —12a,p=—14a ,128p a =-,再推导出焦点坐标为(0,18a ), 所以选C. 例2:若动点 P 到定点 F (1,1)的距离与到直线l :3x + y - 4 = 0的距离相等,则动点 P 的轨迹是() (A )椭圆 (B )双曲线 (C )抛物线 (D )直线错解:因为动点 P 到定点F 的距离与到直线l 的距离相等,所以由抛物线的定义知动点 P 的轨迹是抛物线,故选(C ).错解分析:错误的原因在于:一是没有确切地掌握抛物线的定义;二是没有仔细地分析题设中的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抛物线定义中的定点在定直线之外,而题设中的定点 F (1,1)在定直线 l :3x + y - 4 = 0上,错误地套用了抛物线定义而错选了(C ).解此类题一定要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列式求解 .正解 1:设动点 P ( x ,y ),∵ 点 P 到点 F 的距离和到定直线 l 的距离相等,=两边平方,整理得 x 2+ 9y 2- 6xy + 4x - 12y + 4= 0.∴( x - 3y + 2)2= 0,即 x - 3y + 2 = 0.∴ 动点 P 的轨迹是直线 .故选(D ).正解 2:因为点 F (1,1)在直线 l :3x+ y- 4 = 0上,所以动点 P 到定点F 的距离和到定直线 l 的距离相等的点一定在过点 F 且和直线 l 垂直的直线上,即 点 P 的 轨 迹 是 一 条 直线 .故选(D ).例3:平面上的动点P 到定点F(1,0)的距离比P 到y 轴的距离大1,则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 )A y 2=2xB y 2=2x 和 ⎩⎨⎧≤=0x yC y 2=4xD y 2=4x 和 ⎩⎨⎧≤=00x y 错解:由平面上的动点P 到定点F(1,0)的距离比P 到y 轴的距离大1,可知:平面上的动点P 到定点F(1,0)的距离与P 到1x =-的距离相等。

高中数学高频错题总结 (含例题答案)

高中数学高频错题总结 (含例题答案)

高一上学期易错陷阱总结1、 对数型函数中,(易忽略真数位置大于0)5.已知y =log a (2-ax )在[0,1]上为减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 .(0,1) B .(1,2) C .(0,2) D .[2,+∞) 2、 集合中,空集的特殊性(易忘记讨论空集)13.已知集合A ={x |2a +1≤x ≤3a -5},B ={x |x <-1,或x >16},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1)A ∩B =∅; (2)A ⊆(A ∩B ). 3、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易忽略导致取值错误)[例2] 已知集合⎩⎨⎧⎭⎬⎫1,a ,b a ={0,a 2,a +b },求a 2 019+b 2 020的值.跟踪探究 2.已知集合A ={2,x ,y },B ={2x,2,y 2}且A =B ,求x ,y 的值.4、集合中,元素的特殊要求(比如:易忽略x等条件)跟踪探究 1.若集合A ={x |1≤x ≤3,x ∈N },B ={x |x ≤2,x ∈N },则A ∩B =( )A.{x |1≤x ≤2} B .{x |x ≥1} C .{2,3}D .{1,2}5、抽象函数的定义域问题(定义域仅代表x ,括号内取值范围一致)14、函数的定义域为,则的定义域是___;函数的定义域为___.6、 区间中默认a<b14.已知函数f (x )=, x是偶函数,则a+b=7、 换元法求值域类问题(易忽略换元后,t 的取值范围)(1)f (x +1)=x +2x ,求f (x )的值域;8、动轴定区间类问题(分类讨论不重不漏)典型案例:求函数y =x 2-2ax -1在[0,2]上的最值.9同增异减求单调区间问题(对数型时不能忽略真数位置大于0)(多个区间,隔开)跟踪探究 2.求函数y =log 2(x 2-5x +6)的单调区间.10、分段函数单调性问题。

(易忽略结点处)13.已知函数f (x )=⎩⎪⎨⎪⎧x 2-ax +4,(x ≤1),-ax +3a -4,(x >1)且f (x )在R 上递减,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________.11.解分式不等式。

(完整版)高中数学易错题

(完整版)高中数学易错题

高中数学易错题数学概念的理解不透必修一(1)若不等式ax 2+x+a <0的解集为 Φ,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 ) A.a ≤-21或a ≥21 B.a <21 C.-21≤a ≤21 D.a ≥ 21【错解】选A.由题意,方程ax 2+x+a=0的根的判别式20140a ∆<⇔-<⇔ a ≤-21或a ≥21,所以选A.【正确解析】D .不等式ax 2+x+a <0的解集为 Φ,若a=0,则不等式为x<0解集不合已知条件,则a 0≠;要不等式ax 2+x+a <0的解集为 Φ,则需二次函数y=ax 2+x+a 的开口向上且与x 轴无交点,所以a>0且20140120a a a ⎧∆≤⇔-≤⇔≥⎨>⎩.必修一(2)判断函数f(x)=(x -1)xx-+11的奇偶性为____________________【错解】偶函数.f(x)=(x -===,所以()()f x f x -===,所以f (x )为偶函数.【正解】非奇非偶函数.y=f(x)的定义域为:(1)(1)01011101x x xx x x +-≥⎧+≥⇔⇔-≤<⎨-≠-⎩,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所以此函数为非奇非偶函数.1) 必修二(4)1l ,2l ,3l 是空间三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12l l ⊥,23l l ⊥13//l l ⇒ (B )12l l ⊥,3//l l ⇒13l l ⊥(C)123////l l l ⇒ 1l ,2l ,3l 共面 (D )1l ,2l ,3l 共点⇒1l ,2l ,3l 共面 【错解】错解一:选A.根据垂直的传递性命题A 正确; 错解二:选C.平行就共面;【正确解答】选B.命题A 中两直线还有异面或者相交的位置关系;命题C 中这三条直线可以是三棱柱的三条棱,因此它们不一定共面;命题D 中的三条线可以构成三个两两相交的平面,所以它们不一定共面.必修五(5)x=ab 是a 、x 、b 成等比数列的( )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错解】C.当.x=ab 时,a 、x 、b 成等比数列成立;当a 、x 、b 成等比数列时,x=ab 成立 .【正确解析】选D.若x=a=0,x=ab 成立,但a 、x 、b 不成等比数列, 所以充分性不成立;反之,若a 、x 、b成等比数列,则2x ab x =⇔=x=ab 不一定成立,必要性不成立.所以选D.排列组合(6)(1)把三枚硬币一起掷出,求出现两枚正面向上,一枚反面向上的概率. 分析:(1)【错解】三枚硬币掷出所有可能结果有2×2×2=8种,而出现两正一反是一种结果,故所求概率P=.81【正解】在所有的8种结果中,两正一反并不是一种结果,而是有三种结果:正、正、反,正、反、正,反、正、正,因此所求概率,83=P 上述错解在于对于等可能性事件的概念理解不清,所有8种结果的出现是等可能性的,如果把上述三种结果看作一种结果就不是等可能性事件了,应用求概率的基本公式n m P =自然就是错误的.公式理解与记忆不准(7)若1,0,0=+>>y x y x ,则yx41+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错解】 y x 41+8)2(14422=+≥≥y x xy ,错解原因是忽略等号成立条件. 【正解】yx 41+=945)(4≥++=+++yx xy yy x xy x(8)函数y=sin 4x+cos 4x -43的相位____________,初相为__________ .周期为_________,单调递增区间为____________.【错解】化简y=sin 4x+cos 4x -43=1cos 44x ,所以相位为4x ,初相为0,周期为2π,增区间为….【正确解析】y=sin 4x+cos 4x -43=11cos 4sin(4)442x x π=+.相位为42x π+,初相为2π,周期为2π,单调递增区间为21[,]()42k k k Z ππ-∈. 审题不严 (1)读题不清必修五(9)已知()f x 是R 上的奇函数,且当0x >时,1()()12x f x =+,则()f x 的反函数的图像大致是【错解】选B.因为1()2x y =在0x >内递减,且1()()12x f x =+过点(0,2),所以选B. 【正确解答】A .根据函数与其反函数的性质,原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同其反函数的值域、定义域相同.当10,0()1,122x x y ><<⇒<<,所以选A.或者首先由原函数过点(0,2),则其反函数过点(2,0),排除B 、C ;又根据原函数在0x >时递减,所以选A. 排列组合(10)一箱磁带最多有一盒次品.每箱装25盒磁带,而生产过程产生次品磁带的概率是0.01.则一箱磁带最多有一盒次品的概率是 .【错解】一箱磁带有一盒次品的概率240.01(10.01)⨯-,一箱磁带中无次品的概率25(10.01)-,所以一箱磁带最多有一盒次品的概率是240.01(10.01)⨯-+25(10.01)-.【正确解析】一箱磁带有一盒次品的概率124250.01(10.01)C ⋅⨯-,一箱磁带中无次品的概率02525(10.01)C ⋅-,所以一箱磁带最多有一盒次品的概率是124250.01(10.01)C ⋅⨯-+02525(10.01)C ⋅-.(2)忽视隐含条件必修一(11)设βα、是方程0622=++-k kx x 的两个实根,则22)1()1(-+-βα的最小值是( )不存在)D (18)C (8)B (449)A (-【错解】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易得:,6,2+==+k k αββα2222(1)(1)2121αβααββ∴-+-=-++-+2()22()2αβαβαβ=+--++23494().44k =--选A.【正确解析】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易得:,6,2+==+k k αββα2222(1)(1)2121αβααββ∴-+-=-++-+2()22()2αβαβαβ=+--++23494().44k =--Θ 原方程有两个实根βα、,∴0)6k (4k 42≥+-=∆ ⇒.3k 2k ≥-≤或当3≥k 时,22)1()1(-+-βα的最小值是8;当2-≤k 时,22)1()1(-+-βα的最小值是18.选B. 必修一(12)已知(x+2)2+ y 24=1, 求x 2+y 2的取值范围.【错解】由已知得 y 2=-4x 2-16x -12,因此 x 2+y 2=-3x 2-16x -12=-3(x+38)2+328, ∴当x=-83 时,x 2+y 2有最大值283 ,即x 2+y 2的取值范围是(-∞, 283].【正确解析】由已知得 y 2=-4x 2-16x -12,因此 x 2+y 2=-3x 2-16x -12=-3(x+38)2+328 由于(x+2)2+ y 24 =1 ⇒ (x+2)2=1- y 24≤1 ⇒ -3≤x ≤-1,从而当x=-1时x 2+y 2有最小值1.∴ x 2+y 2的取值范围是[1, 283 ].(此题也可以利用三角函数和的平方等于一进行求解)必修一(13) 方程1122log (95)log (32)20x x ------=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___- 【错解】111122222log (95)log (32)20log (95)log (32)log 40x x x x --------=⇔----=11111122log (95)log 4(32)954(32)(31)(33)0x x x x x x -------=-⇔-=-⇔--=1310x --=或1330x --=所以x=1或x=2.所以解集为{1,2}.【正解】111122222log (95)log (32)20log (95)log (32)log 40x x x x --------=⇔----=111111221954(32)log (95)log 4(32)3203302950x x x x x x x x -------⎧-=-⎪-=-⇔->⇔-=⇔=⎨⎪->⎩所以解集为{2}.字母意义含混不清(14)若双曲线22221x y a b -=-的离心率为54,则两条渐近线的方程为( )A.0916x y ±= B.0169x y ±= C.034x y ±= D.043x y±= 【错解】选D.22222222252593310416164443c c a b b b b x y e y x a a a a a a +==⇒===+⇒=⇒=±⇒=±⇒±=,选D. 【正确解析】2222222211x y y x a b b a-=-⇒-=,与标准方程中字母a,b 互换了.选C.4.运算错误(1)数字与代数式运算出错若)2,1(),7,5(-=-=b a ρρ,且(b a ρρλ+)b ρ⊥,则实数λ的值为____________.【错解】(5,72)a b λλλ+=--+r r ,则(b a ρρλ+)()052(72)03b a b b λλλλ⊥⇔+⋅=⇔-+-+=⇒=r r r r.【正确解析】(5,72)a b λλλ+=--+r r,(ba ρρλ+)19()052(72)05b a b b λλλλ⊥⇔+⋅=⇔-+-+=⇒=r r r r必修二18. 已知直线l 与点A (3,3)和B (5,2)的距离相等,且过二直线1l :3x -y -1=0和2l:x+y-3=0的交点,则直线l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解】先联立两直线求出它们交点为(1,2),设所求直线的点斜式,再利用A、B到12k=⇔=-,所以所求直线为x+2y-5=0.【正确解析】x-6y+11=0或x+2y-5=0.联立直线1l:3x-y-1=0和2l:x+y-3=0的方程得它们的交点坐标为(1,2),令过点(1,2)的直线l为:y-2=k(x-1)(由图形可看出直线l的斜率必然存在),11,62k k=⇔==-,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x-6y+11=0或x+2y-5=0.(2)运算方法(如公式、运算程序或运算方向等)选择不当导致运算繁杂或不可能得解而出错必修二19. 已知圆(x-3)2+y2=4和直线y=mx的交点分别为P,Q两点,O为坐标原点,则OQOP⋅的值为.【运算繁杂的解法】联立直线方程y=mx与圆的方程(x-3)2+y2=4消y,得关于x的方程22(1)650m x x+-+=,令1122(,),(,)P x y Q x y,则12122265,11x x x xm m+=⋅=++,则221212251my y m x xm==+,由于向量OPuuu r与向量OQuuu r共线且方向相同,即它们的夹角为0,所以212122255511mOP OQ OP OQ x x y ym m⋅=⋅=+=+=++u u u r u u u r.【正确解析】根据圆的切割线定理,设过点O的圆的切线为OT(切点为T),由勾股定理,则222325OP OQ OT⋅==-=.(3)忽视数学运算的精确性,凭经验猜想得结果而出错曲线x2-122=y的右焦点作直线交双曲线于A、B两点,且4=AB,则这样的直线有___________条.【错解】4条.过右焦点的直线,与双曲线右支交于A、B时,满足条件的有上、下各一条(关于x轴对称);与双曲线的左、右分别两交于A、B两点,满足条件的有上、下各一条(关于x 轴对称),所以共4条.【正解】过右焦点且与X 轴垂直的弦AB (即通径)为222241b a ⨯==,所以过右焦点的直线,与双曲线右支交于A 、B 时,满足条件的仅一条;与双曲线的左、右分别两交于A 、B 两点,满足条件的有上、下各一条(关于x 轴对称),所以共3条. 5.数学思维不严谨(1)数学公式或结论的条件不充分24.已知两正数x,y 满足x+y=1,则z=11()()x y x y++的最小值为 .【错解一】因为对a>0,恒有12a a +≥,从而z=11()()x y x y++≥4,所以z 的最小值是4.【错解二】22222()2x y xy z xy xy xy +-==+-≥21)-=,所以z 的最小值是1). 【正解】z=11()()x y x y ++=1y xxy xy x y+++=21()222x y xy xy xy xy xy xy +-++=+-,令t=xy, 则210()24x y t xy +<=≤=,由2()f t t t =+在10,4⎛⎤⎥⎝⎦上单调递减,故当t=14时 2()f t t t =+有最小值334,所以当12x y ==时z 有最小值334.(2)以偏概全,重视一般性而忽视特殊情况必修一(1)不等式|x+1|(2x -1)≥0的解集为____________解析:(1)【错解】1[,)2+∞.因为|x+1|≥0恒成立,所以原不等式转化为2x-1≥0,所以1[,)2x ∈+∞【正确解析】}1{),21[-⋃+∞.原不等式等价于|x+1|=0或2x-1≥0,所以解集为1[,){1}2x ∈+∞⋃-.必修一(2)函数y =的定义域为 .(2) 【错解】10(1)(1)011x x x x x+≥⇒+-≥⇒≥-或1x ≤-.【正解】(1)(1)0(1)(1)010111011x x x x x x x x x+-≥+-≤⎧⎧+≥⇒⇒⇒-≤<⎨⎨-≠≠-⎩⎩(3)解题时忽视等价性变形导致出错 27.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2+=n n S ,求.n a【错解】 .222)12()12(1111----=-=+-+=-=n n n n n n n n S S a 【正确解析】当1=n 时,113a S ==,n 2≥时,1111(21)(21)222nn n n n n n n a S S ----=-=+-+=-=.所以13(1)2(2)n n n a n -⎧=⎪=⎨≥⎪⎩.选修实数a 为何值时,圆012222=-+-+a ax y x 与抛物线x y 212=有两个公共点. 【错解】 将圆012222=-+-+a ax y x 与抛物线 x y 212=联立,消去y , 得 ).0(01)212(22≥=-+--x a x a x ①因为有两个公共点,所以方程①有两个相等正根,得⎪⎪⎩⎪⎪⎨⎧>->-=∆.01021202a a , 解之得.817=a【正确解析】要使圆与抛物线有两个交点的充要条件是方程①有一正根、一负根;或有两个相等正根.当方程①有一正根、一负根时,得⎩⎨⎧<->∆.0102a 解之,得.11<<-a因此,当817=a 或11<<-a 时,圆012222=-+-+a ax y x 与抛物线x y 212=有两个公共点.(1)设等比数列{}n a 的全n 项和为n S .若9632S S S =+,求数列的公比q .【错解】 ,2963S S S =+Θq q a q q a q q a --⋅=--+--∴1)1(21)1(1)1(916131, .012(363)=整理得--q q q1q 24q ,0)1q )(1q 2(.01q q 20q 33336=-=∴=-+∴=--≠或得方程由.【正确解析】若1=q ,则有.9,6,3191613a S a S a S ===但01≠a ,即得,2963S S S ≠+与题设矛盾,故1≠q .又依题意 963S 2S S =+ ⇒ q q a q q a q q a --⋅=--+--1)1(21)1(1)1(916131 ⇒ 01q q 2(q 363)=--,即,0)1)(12(33=-+q q 因为1≠q ,所以,013≠-q 所以.0123=+q 解得 .243-=q空间识图不准必修二直二面角α-l -β的棱l 上有一点A ,在平面α、β内各有一条射线AB ,AC 与l 成450,AB βα⊂⊂AC ,,则∠BAC= .【错解】如右图.由最小角定理,12221cos cos cos 23BAC BAC πθθ∠=⋅=⨯=⇒∠=. 【正确解析】3π或23π.如下图.当6CAF π∠=时,由最小角定理,时,12221cos cos cos 2223BAC BAC πθθ∠=⋅=⨯=⇒∠=;当AC 在另一边DA 位置23BAC π∠=.。

高三数学错题整理与解析

高三数学错题整理与解析

高三数学错题整理与解析在高三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各种错题。

对于这些错题,我们需要进行仔细的整理与解析,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本文将对高三数学错题进行整理分类,并给出详细的解答和解析。

一、代数与函数1. 题目:已知函数$f(x) = \frac{1}{x}$,求函数$f(f(x))$的表达式。

解析:将$f(x) = \frac{1}{x}$代入$f(f(x))$中,得到$f(f(x)) =\frac{1}{f(x)} = \frac{1}{\frac{1}{x}} = x$。

2. 题目:已知二次函数$f(x) = ax^2 + bx + c$的图像关于$x$轴对称,且顶点在直线$y = 2x + 1$上。

求$a$、$b$、$c$的值。

解析:由于图像关于$x$轴对称,所以顶点的纵坐标为0。

将顶点的横坐标代入直线方程$y = 2x + 1$中,得到$0 = 2x_0 + 1$,解得$x_0 = -\frac{1}{2}$。

将$x_0 = -\frac{1}{2}$代入二次函数$f(x)$中的横坐标,得到$a\left(-\frac{1}{2}\right)^2 + b\left(-\frac{1}{2}\right) + c = 0$。

根据顶点坐标的性质,我们知道顶点的横坐标为$-\frac{b}{2a}$,因此$-\frac{b}{2a} = -\frac{1}{2}$,解得$b = a$。

将$b = a$代入上述方程,得到$a\left(-\frac{1}{2}\right)^2 + a\left(-\frac{1}{2}\right) + c = 0$,整理得$c = \frac{1}{4}$。

综上所述,$a = b$,$c = \frac{1}{4}$。

二、几何与三角学1. 题目:已知$\triangle ABC$中,$AB = 7$,$AC = 9$,$BC = 5$,$D$为边$BC$上一点,且$\angle BAD = \angle CAD$。

高中数学易错题举例解析学生版

高中数学易错题举例解析学生版

高中数学易错题举例解析高中数学中有许多题目,求解的思路不难,但解题时,对某些特殊情形的讨论,却很容易被忽略。

也就是在转化过程中,没有注意转化的等价性,会经常出现错误。

下面通过几个例子,剖析致错原因,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加强思维的严密性训练。

● 忽视等价性变形,导致错误。

⎩⎨⎧ x >0 y >0 ⇔ ⎩⎨⎧ x + y >0 xy >0 ,但 ⎩⎨⎧ x >1 y >2 与 ⎩⎨⎧ x + y >3 xy >2不等价。

【例1】已知f(x) = a x + x b,若,6)2(3,0)1(3≤≤≤≤-f f 求)3(f 的范围。

●忽视隐含条件,导致结果错误。

【例2】(1) 设βα、是方程0622=++-k kx x 的两个实根,则22)1()1(-+-βα的最小值是不存在)D (18)C (8)B (449)A (-(2) 已知(x+2)2+ y 24 =1, 求x 2+y 2的取值范围。

●忽视不等式中等号成立的条件,导致结果错误。

【例3】已知:a>0 , b>0 , a+b=1,求(a+ 1a )2+(b+ 1b)2的最小值。

●不进行分类讨论,导致错误【例4】(1)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2+=nn S ,求.n a(2)实数a 为何值时,圆012222=-+-+a ax y x 与抛物线x y 212=有两个公共点。

●以偏概全,导致错误以偏概全是指思考不全面,遗漏特殊情况,致使解答不完全,不能给出问题的全部答案,从而表现出思维的不严密性。

【例5】(1)设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9632S S S =+,求数列的公比q . (2)求过点)1,0(的直线,使它与抛物线x y 22=仅有一个交点。

《章节易错训练题》1、已知集合M = {直线} ,N = {圆} ,则M ∩N 中元素个数是 (A) 0 (B) 0或1 (C) 0或2 (D) 0或1或22、已知A = {}x | x 2+ tx + 1 = 0 ,若A ∩R *= Φ ,则实数t 集合T = 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经典例题错题详解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例1】设M={1、2、3},N={e、g、h},从M至N的四种对应方式,其中是从M到N的映射是()M NA M NBM NCM ND映射的概念:设A、B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是对于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一个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

函数的概念:一般的设A、B是两个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y和它对应,这样的对应叫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

(函数的本质是建立在两个非空数集上的特殊对应)映射与函数的区别与联系:函数是建立在两个非空数集上的特殊对应;而映射是建立在两个任意集合上的特殊对应;函数是特殊的映射,是数集到数集的映射,映射是函数概念的扩展,映射不一定是函数,映射与函数都是特殊的对应。

映射与函数(特殊对应)的共同特点:○1可以是“一对一”;○2可以是“多对一”;○3不能“一对多”;○4A中不能有剩余元素;○5B中可以有剩余元素。

映射的特点:(1)多元性:映射中的两个非空集合A、B,可以是点集、数集或由图形组成的集合等;(2)方向性:映射是有方向的,A到B 的映射与B到A的映射往往不是同一个映射;(3)映射中集合A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它的象,不要求B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原象;(4)唯一性:映射中集合A中的任一元素在集合B中的象都是唯一的;(5)一一映射是一种特殊的映射方向性上题答案应选 C【分析】根据映射的特点○3不能“一对多”,所以A、B、D都错误;只有C完全满足映射与函数(特殊对应)的全部5个特点。

本题是考查映射的概念和特点,应在完全掌握概念的基础上,灵活掌握变型题。

【例2】已知集合A=R,B={(x、y)︱x、y∈R},f是从A到B的映射fx:→(x+1、x2),(1)求2在B中的对应元素;(2)(2、1)在A中的对应元素【分析】(1)将x=2代入对应关系,可得其在B中的对应元素为(2 +1、1);(2)由题意得:x+1=2,x2=1 得出x=1,即(2、1)在A 中的对应元素为1【例3】设集合A={a、b},B={c、d、e},求:(1)可建立从A到B的映射个数();(2)可建立从B到A的映射个数()【分析】如果集合A中有m个元素,集合B中有n个元素,则集合A 到集合B的映射共有 n m 个;集合B到集合A的映射共有 m n个,所以答案为23=9;32=8【例4】若函数f(x)为奇函数,且当x﹥0时,f(x)=x-1,则当x﹤0时,有()A、f(x) ﹥0B、f(x) ﹤0C、f(x)·f(-x)≤0D、f(x)-f(-x) ﹥0奇函数性质:1、图象关于原点对称;?2、满足f(-x) = - f(x)?;3、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单调性一致;?4、如果奇函数在x=0上有定义,那么有f(0)=0;?5、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奇偶函数共有的)偶函数性质:1、图象关于y轴对称;?2、满足f(-x) = f(x)?;3、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单调性相反;?4、如果一个函数既是奇函数有是偶函数,那么有f(x)=0;5、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奇偶函数共有的)基本性质:唯一一个同时为奇函数及偶函数的函数为其值为0的常数函数(即对所有x,f(x)=0)。

通常,一个偶函数和一个奇函数的相加不会是奇函数也不会是偶函数;如x + x2。

两个偶函数的相加为偶函数,且一个偶函数的任意常数倍亦为偶函数。

两个奇函数的相加为奇函数,且一个奇函数的任意常数倍亦为奇函数。

两个偶函数的乘积为一个偶函数。

两个奇函数的乘积为一个偶函数。

一个偶函数和一个奇函数的乘积为一个奇函数。

两个偶函数的商为一个偶函数。

两个奇函数的商为一个偶函数。

一个偶函数和一个奇函数的商为一个奇函数。

一个偶函数的导数为一个奇函数。

一个奇函数的导数为一个偶函数。

两个奇函数的复合为一个奇函数,而两个偶函数的复合为一个偶函数。

一个偶函数和一个奇函数的复合为一个偶函数【分析】f(x)为奇函数,则f(-x) = -f(x),当X﹤0时,f(x) = -f(-x) = -[-(-x) – 1] = -x+1>0,所以A正确,B错误;f(x)·f(-x)=(x-1)(-x+1)﹤0,故C错误;f(x)-f(-x)= (x-1)-(-x+1)﹤0,故D 错误【例5】 已知函数f(x)是偶函数,且x ≤0时,f(x)=xx-+11,求:(1)f(5)的值;(2)f(x)=0时x 的值;(3)当x >0时,f(x)的解析式【考点】 函数奇偶性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及解答】(1)根据题意,由偶函数的性质f(x)= f(-x),可得f(5)= f(-5)=)()(5--15-1+=—32(2)当x ≤0时,f(x)=0 可求x ,然后结合f(x)= f(-x),即可求解满足条件的x ,即当x ≤0时,xx-+11=0 可得x=—1;又f(1)= f(-1),所以当f(x)=0时,x=±1(3)当x >0时,根据偶函数性质f(x)= f(-x)=)(1)(1x x ---+=xx+-11【例6】 若f(x)=e x+ae -x为偶函数,则f(x-1)<ee 12+的解集为( )A.(2,+∞)B.(0,2)C.(-∞,2)D.(-∞,0)∪(2,+∞)【考点】 函数奇偶性的性质 【专题】转化思想;综合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及解答】根据函数奇偶性的性质先求出a 值,结合函数单调性的性质求解即可 ∵f(x)=e x +ae -x 为偶函数,∴f(-x)=e -x +ae x = f(x)= e x +ae -x ,∴a=1, ∴f(x)=e x +e -x 在(0,+∞)上单调递增,在(-∞,0)上单调递减,则由f(x-1)<ee 12+=e+e 1, ∴ -1 <x-1<1, 求得 0 <x <2 故B正确【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求解,根据函数奇偶性的性质先求出a 值是解题关键【例7】 函数f(x)=21xb ax ++是定义在(-1,1)上的奇函数,且f(21)=52,(1)确定函数f(x)的解析式;(2)证明f(x)在(-1,1)上为增函数;(3)解不等式f(2x-1)+ f(x) <0【考点】 函数奇偶性与单调性的综合 【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及解答】(1) 因为f(x)为(-1,1)上的奇函数,所以f(0)=0,可得b=0,由f(21)=52,所以2)21(121+a=52,得出a=1,所以f(x)= 21x x + (2) 根据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即可证明任取-1 <x 1<x 2<1,f(x 1)—f(x 2)=2111x x +—2221x x +=)1)(1()1)((22212121x x x x x x ++--因为-1 <x 1<x 2<1,所以x 1-x 2<0,1—x 1x 2>0,所以f(x 1)—f(x 2) <0,得出f(x 1) <f(x 2),即f(x)在(-1,1)上为增函数(3) 根据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可去掉不等式中的符号“f ”,再考虑到定义域可得一不等式组,解出即可:f(2x-1)+ f(x)= <0,f(2x-1) <—f(x),由于f(x)为奇函数,所以f(2x-1) <f(—x),因为f(x)在(-1,1)上为增函数,所以2x-1<—x ○1, 因为-1 <2x-1<1○2,-1 <x <1○3,联立○1○2○3得 0 < x <31,所以解不等式f(2x-1)+f(x) <0的解集为(0,31)【点评】 本题考查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及抽象不等式的求解,定义是解决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常用方法,而抽象不等式常利用性质转化为具体不等式处理。

【例8】 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x)在(0,+∞)上是增函数, 又f(-3)=0,则不等式x f(x) <0的解集为( )【考点】 函数单调性的性质 【专题】综合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及解答】 易判断f(x)在(-∞,0)上的单调性及f(x)图像所过特殊点,作出f(x)草图,根据图像可解不等式。

解:∵ f(x)在R 上是奇函数,且f(x)在(0,+∞)上是增函数,∴ f(x)在(-∞,0)上也是增函数,由f(-3)=0,可得- f(3)=0,即f(3)=0,由f(-0)=-f(0),得f(0)=0 作出f(x)的草图,如图所示:由图像得:x f(x) <0⇔⎩⎨⎧〈〉0)(0x f x 或⎩⎨⎧〉〈0)(0x f x ⇔0﹤x ﹤3或-3﹤x ﹤0,∴ x f(x) <0的解集为:(-3,0)∪(0,3),故答案为:(-3,0)∪(0,3)【点评】 本题考查函数奇偶性、单调性的综合应用,考查数形结合思想,灵活作出函数的草图是解题关键。

【例9】 已知f (x+1)的定义域为[-2,3],则f (2x+1)的定义域为( )抽象函数定义域求法总结:(1)函数y=f[g(x)]的定义域是(a ,b ),求f (x )的定义域:利用a <x <b ,求得g (x )的范围就是f (x )的定义域;(2)函数y=f (x )的定义域是(a ,b ),求y=f[g(x)]的定义域:利用a <g(x)<b ,求得x 的范围就是y=f[g(x)]的定义域。

【考点】 函数定义域极其求法【分析及解答】 由f (x+1)的定义域为[-2,3],求出 f (x )的定义域,再由2x+1在函数f (x )的定义域内求解x 的取值集合,得到函数f (2x+1)的定义域。

解:由f (x+1)的定义域是[-2,3],得-1≤x+1≤4 ;再由-1≤2x+1≤4⇒0≤x ≤25∴ f (2x+1)的定义域是[0,25],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了复合函数定义域的求法,给出函数f[g(x)]的定义域是(a ,b ),求函数f (x )的定义域,就是求x ∈(a ,b )内的g(x)的值域;给出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a ,b ),只需由a <g(x) <b ,求解x 的取值集合即可。

【例10】 已知函数f(x)=x 7+ax 5+bx-5,且f(-3)= 5,则f(3)= ( )A. -15B. 15 【考点】 函数的值;奇函数【分析及解答】 令g(x)= x 7+ax 5+bx ,则g(-3)=【例15】已知函数f(x)=x 2+ax+3,(1)当x ∈R 时,f(x)≥a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2)当x ∈[-2,2]时,f(x)≥a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解(2)函数f(x)=x^2+ax+3对称轴x=-a /2,依题意得①当-a /2≤-2时,当x ∈[-2,2]时,f(x)最小值≥a 即:f(-2)=4-2a+3≥a ,无解 ②当-2<-a /2<2,当x ∈[-2,2]时,f(x)最小值≥a 即:f(-a /2)≥a ,得-4<a ≤2 ③当-a /2≥2时,当x ∈[-2,2]时,f(x)最小值≥a 即:f(2)=4+2a+3≥a ,得-7≤a ≤-4综上所述得:-7≤a ≤2 解法2:【例16】下列各组函数表示相等函数的是( )A. y=39x 2--x 与y=x+3 B. y=12-x 与y=x-1C. y=x 0(x ≠0)与y=1(x ≠0) D. y=2x+1(x ∈Z )与y=2x-1(x ∈Z )解:A. y=392--x x =x+3(x ≠3)与y=x+3定义域不同,不是相等的函数;解:用计算器或计算机作出x,f(x)的对应表值(下表)和图象15、函数bx ax x f +=2)( (a ≠0)满足f(-3)=2,则f (3)的值为( )16、函数14--)(2+=x x x f (-3≦x ≦3)的值域是( ) 解:14--)(2+=x x x f =—(x+2)2+5 (-3≦x ≦3)当x=-2时,函数最大值为5,当x=3时函数有最小值为-2017、偶函数f(x)的定义域[-5,5],其在[0,5]的图象如图所示,则f(x)的解集为( )本题考查偶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单调性及应用和不等式的解法,数形结合思想. 当时,函数图像如图,由图知:只有当时,函数的图像在x轴上方,即时,因为函数收偶函数,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所以时,函数的图像在x 轴上方时,只有则不等式的解集为故选D18、如果函数f(x)=x2+2(a-1)x+2在区间(-∞,4]行单调递减,那么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3 ≧-3 ≦5 ≧519、定义在R 上的函数)(x f 对任意两个不相等实数a ,b ,总有ba b f a f --)()(>0成立,则必有_______ A. )(x f 在R 上是增函数 B. )(x f 在R 上是减函数 C.函数)(x f 是先增加,后减少 D.函数)(x f 是先减少,后增加解:利用函数单调性定义,在定义域上任取x 1,x 2∈R ,且x 1<x 2,因为ba b f a f --)()(>0所以f(a)-f(b)<0,所以)(x f 在R 上是增函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