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煤中钒的赋存特性及其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石煤提钒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石煤提钒实验,了解石煤提钒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以及影响因素,掌握石煤提钒实验的操作方法,并分析实验结果,为石煤提钒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石煤提钒实验主要采用酸浸法,通过将石煤中的钒元素溶解于酸溶液中,然后对溶液进行净化、沉钒等操作,最终得到钒产品。
实验原理如下:1. 酸浸法:将石煤与一定浓度的酸溶液混合,在一定温度、压力下进行反应,使石煤中的钒元素溶解于酸溶液中。
2. 净化:通过过滤、吸附等手段,去除溶液中的杂质,提高钒溶液的纯度。
3. 沉钒:在钒溶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钒离子生成沉淀,然后通过过滤、洗涤等操作得到钒产品。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石煤、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铵、活性炭等。
2. 实验设备: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加热器、搅拌器、电子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 称取一定量的石煤,用硫酸溶解,制成石煤溶液。
2. 将石煤溶液加热至一定温度,保持一段时间,使钒元素充分溶解。
3.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值,使钒离子生成沉淀。
4. 将沉淀过滤、洗涤,得到钒产品。
5. 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酸浸效果:通过对比不同酸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酸浸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酸浸条件。
2. 净化效果:通过对比不同净化方法、净化时间等因素对净化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净化条件。
3. 沉钒效果:通过对比不同沉淀剂、沉淀时间等因素对沉钒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沉钒条件。
4. 钒产品纯度:对得到的钒产品进行化学分析,确定其纯度。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掌握了石煤提钒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以及影响因素,为石煤提钒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石煤提钒的酸浸效果、净化效果和沉钒效果均较好,钒产品纯度较高。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
2. 实验过程中要控制好实验条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设备进行清洗、保养,以备下次实验使用。
钒提取技术2

一、石煤提钒工艺
2. 钙化焙烧一碳酸氢铵浸出一离子交换工艺
同传统的钠化焙烧相比,钙法焙烧的优缺点: 优点: (1)用钙盐(石灰、石灰石)替代食盐,完全消除了钠法焙烧工艺的含HCl、Cl2等有毒 有害气体的废气污染问题。 (2)焙烧过程添加的钙盐(5%左右),基本都和浸出过程的硫酸反应生成少量的硫酸钙 沉淀,工艺水中的水溶性离子含量低,利于工艺水的循环利用,每生产一吨五氧化二钒产品, 外排或需处理的工艺废水仅为60m3左右,为加盐焙烧提钒工艺的五分之一; (3)焙烧料为低酸浸出(配酸浓度1~2%,硫酸),硫酸消耗低,每100吨矿石耗酸仅为4 吨左右,生产成本低、液体含杂质较少,利于工艺水循环利用; 缺点: (1) 钙化焙烧提钒工艺对焙烧产物有一定的选择性,对一般矿石存在转化率偏低,成 本偏高等问题,不适于大量生产。 (2)装置投资较加盐焙烧工艺高。
一、石煤提钒工艺
4.石煤提钒的技术改革两方面 一方面是焙烧添加剂的多样化、焙烧设备的优化、浸出工艺的变化以及从含 钒稀溶液中分离富集钒的方法的改进等几个方面; 另一方面为湿法提取钒工艺。 焙烧添加剂的多样化:食盐添加剂、低氯复合添加剂、无氯多元添加剂、无 添加剂。焙烧添加剂的多样化,使得钒浸出率得到了提高,但总的来说钒的浸出 率还是偏低。
大;
烧碱吸收法效果好,设备投资低,但处理成本高。按照一般工业状况,比如矿石含 钒品位1%计算,每生产一吨五氧化二钒需要消耗氢氧化钠五吨多,吸收剂消耗一万五千元 以上。 污染实质:烟气污染物在吸收后将转变为废水污染,造成废气处理成本高,废水循 环利用率低、废水排放量大,造成企业周边的土壤盐碱化,环境污染严重。 目前,由于污染严重,此工艺已被各地环保部门禁止采用。
钒提取技术(二)
主要内容:
1
石煤提钒研究进展与五氧化二钒的市场状况

石煤提钒研究进展与五氧化二钒的市场状况宾智勇【摘要】介绍了石煤提钒传统工艺的改进以及酸法-萃取、无盐焙烧-酸浸-萃取、氧化焙烧-碱浸等几种从石煤无污染提取五氧化二钒的工艺流程,上述工艺不但生产过程无环境污染,钒的回收率还大有提高,是很有前途的清洁生产工艺.同时对近两年国际钒价暴涨暴跌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在分析国内主要钒生产厂家的扩产情况下,指出今后几年五氧化二钒价格有望保持在7万元/t以上.【期刊名称】《湖南有色金属》【年(卷),期】2006(022)001【总页数】6页(P16-20,74)【关键词】石煤钒矿;五氧化二钒;新工艺;无污染;市场;价格【作者】宾智勇【作者单位】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841.3石煤是一种存在于震旦系、寒武系、志留系等古老地层中的劣质腐泥无烟煤,系菌藻类低等生物死亡后,在浅海还原条件下形成。
我国湘、鄂、豫、渝、陕、赣、黔等地富产含钒石煤,全国探明含钒石煤储量618.8×108 t,其V2O5品位多在0.1%~0.5%之间,总钒量达1.18×108 t,占我国V2O5总储量的87%,超过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钒的总储量,其中在现阶段有工业开采价值(V2O5含量0.8%以上)的达8×106 t。
含钒石煤的物质组成复杂多变,钒的赋存状态和赋存价态变化多端,且分散细微,X-衍射一般很难清晰准确地辨明其赋存方式;而选矿的方法也不能予以富集。
钒在石煤中的价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石煤中的钒绝大部分以V3+形态存在于含钒云母、钒云母、电气石、石榴石等硅酸盐矿物中,以类质同象形式部分取代硅氧四面体“复网层”和铝氧八面体“单网层”中的Al3+。
石煤中的钒还可以形成钛钒石榴石、钙钒石榴石、变钒铀矿等矿物;亦可以金属有机络合物和钒叶啉的形态存在;有时也以络阴离子呈吸附形态作为混入物存在于氧化铁、粘土类矿物中。
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冶金所是国内进行石煤提钒工艺研究最早的科研单位之一,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即对岳阳新开、湖北通山等地的含钒石煤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研究、建厂生产。
钒的提取工艺研究

石煤湿法提钒新工艺研究摘要:以西南某石煤矿为原料,采用石煤中加入氧化剂和硫酸加热浸出,浸出液经P204萃取后水解沉钒工艺。
研究结果表明,钒总回收率达68%以上,产品V2O5纯度达到国标99级以上。
该方法与传统焙烧法提钒相比,具有无焙烧废气污染,产品质量高,污染少等优点。
介绍了采用脱炭氧化、钠化焙烧、水浸从石煤中提钒的工艺方法。
研究了复合附加剂种类、温度、时间等对石煤焙烧钒转化率的影响:液固比、温度、时间、浸出液钒浓度对浸出的影响及浸出液净化条件等。
研究结果表明,焙烧温度、附加剂、液固比是影响钒转浸率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适宜的工艺条件是:石煤脱炭温度860~(2。
钠化焙烧温度820'(2,焙烧时间4h,附加剂为氯化钠碳酸钠混合。
浸出采用循环富集,液固比为1:1,浸出水温度80℃。
关键词:石煤;湿法浸出;溶剂萃取;水解沉淀;石煤;脱炭;焙烧;水浸;V2O5.。
目前,提钒的工艺有很多种,但为了解决提钒过程“三废”对环境的污染和降低生产成本,研究提出一种清洁型的提钒新工艺,在生产过程中解决石煤提钒过程“三废”的污染问题。
石煤无需焙烧硫酸直接浸出,该法与传统石煤焙烧提钒工艺相比,彻底解决了提钒过程中废气对环境的影响,产品回收率高,可直接得到高品位的V2O5产品等特点。
但高温强氧化条件直接浸出,一般酸耗较高,生产成本较高,特别是在钒产品价格较低时,限制该工艺的生产应用。
降低生产成本是直接酸浸提钒工艺的研究重点,本实验对降低直接浸出酸耗、能耗进行了试验研究。
1原料及试验方法1.1原料石煤原矿为西南某地石煤氧化矿,原矿主要化学成分列于表1。
表1原矿主要组分与含量%1.2试剂、设备及分析方法试验试剂:氧化剂、氯酸钠、硫酸、铁屑、氨水、P204、TBP、磺化煤油。
主要试验设备:PSMCQ180mm×200mm瓷衬球磨机、恒温水浴搅拌器、101—3(A)烘箱、S312恒速搅拌器、SHB—B88型循环水式真空泵、自制孔板式连续萃取器。
石煤提钒实验报告

石煤提钒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石煤提取钒的方法,了解石煤中钒的含量以及提取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对钒提取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石煤中的钒以氧化态存在,常见的是V2O5。
石煤中的钒主要通过煅烧氧化、硝酸铵胶凝和浸提等步骤进行提取。
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石煤样品并干燥,然后通过煅烧氧化,使样品中的有机碳得到氧化。
2. 将氧化后的样品加入硝酸铵溶液中形成胶体,然后固化成颗粒。
3. 通过浸提实验,利用稀硫酸或盐酸将胶凝体中的钒溶出,然后进行分离和测定。
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石煤样品2. 硝酸铵溶液3. 稀硫酸溶液或盐酸溶液仪器1. 干燥器2. 昇华炉3. 恒温水浴4. 高速搅拌器5. 离心机6. pH计7. 毛细管8. 新刀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石煤样品中钒的含量和提取率的数据。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钒的含量在不同石煤样品中存在差异,通常在1%以下。
2. 在石煤样品的氧化过程中,适宜的煅烧温度和时间可以提高钒的氧化率,从而提高提取率。
3. 硝酸铵胶凝体的制备对于提高提取率也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调整胶凝体的pH 值,可以改变钒的溶解度和胶凝体的颗粒大小。
4. 浸提实验中,选择合适的浸提剂和条件对于提取率也有显著影响。
稀硫酸或盐酸溶液的浓度、浸取时间和温度等都需要进行优化。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石煤提钒的方法和过程,得到了一定的实验数据并进行了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条件下,我们可以高效地从石煤中提取钒。
这对于石煤的综合利用和钒的资源化非常重要。
存在问题与建议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提取率,有以下建议:1. 石煤样品的选择和处理对于提取率有重要影响,可以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2. 实验过程中一些操作步骤需要更加精确和细致,例如控制煅烧温度和时间、调整胶凝体的pH值等。
3. 浸提实验中,可以尝试不同的浸提剂和操作条件,寻找最佳的提取方案。
湘西含钒石煤提钒工艺研究

石煤 矿来 源 于 湘 西 某 地 。原 矿 经 粉 碎 机 粉碎 后 ,
用 球 磨机 球磨 , 10目( .5m 筛 , 燥 后进 行 化 过 0 0 1 m) 干
学 成 分分 析 , 分析 结果 见 表 1 。
表 1 石 煤 中 主 要 化 学 成 分 的分 析 结 果 ( 量 分 数 ) % 质 /
Pr c s o n d um a to f o n d un - e rng S o e Co l o e s f r Va a i EX r c i n r m Va a i l b a i t n a t
G O— n ,S IMe l n Z U Z i ig U - n Y nbn A f g H i i , HO a— n ,H A j , AN We —i e —a x u
℃、 酸用量为 2 、 % 浸出时间为 4h的条件下 , 的浸 出率 可达 9 %以上 。钒浸 出液经 过树脂 吸附- 钒一 钒 5 沉 煅烧得 V O 产 品 , 主要 技 术 指标 均达到了化工用粉钒标 准( B 23— 7 。 G 3 8 8 ) 关键 词 : 石煤 ; ; 钒 焙烧 ; 出 浸 中图分类号 : Q15 1 T 3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 3— 0 9 2 1 )3—09 0 0 5 6 9 (0 1 0 0 3— 4
Ab t a t s r c :Ac o di g t he c r c e sis o h a a i m— e rn t n - o li e to n n Pr vn e,a r a tn — c r n o t ha a tr t ft e v n d u b a ig so e c a n W s fHu a o ic i c o si g
无盐焙烧法提取石煤钒矿中V2O5新工艺研究

表1 试验所用两种矿石中的v  ̄ i( , i%) o
具 含炭 用钠 化 焙 烧 一 浸 的 方 法 。 在 的 主要 问题 致 密 坚硬 , 有 暗 黑 色 或 灰 黑 色 光 泽 , 水 存
l 编号
l :5 O 含量 V
l 某石煤钒矿 南方
l117 .l
l
l
是 使 用 了食 盐 做 钠化 剂 , 烧 时产 生 大量 的 焙
石 煤 钒 矿 中 的钒 的 赋 存 状 态 及价 态 变 低 价 钒 转 变 成 四 价 或 五 价 态 的 钒 存 在 。 以 化 多 样 , 部 分 以 三 价 形 式 存 在 于 云 母 类 便 酸 浸 能 够 达 到 较 理 想 的 浸 出率 。 大 及 高 岭 石 等 粘 土 矿 物 中 , 分 取 代 硅 氧 八 部 传统 的 从石 煤 中 制取 V 0 工 艺 , , 多数 采
非标 51 0 型 J - 0 型 B 50 2 Z 05 X 一 . 型 S 2 l一l 型 X 一0 3 11 3 0A一 型 L 2 0 D10 1 非标
3工艺机 理及 流程
3 1无盐 焙烧 .
r ⅥO3 X +02 2V O4 X 2 ・ = ・
【 ⅥO ・ 2 4X+O =2 5 X 2 V2 ・ O
反 应 式 中 “ 代 表 与钒 结 合 的 其 它元 x”
素物 质。
在焙 烧 过 程 中 由于 石 煤 价 态 分 布 不均
匀 , 据 焙 烧 条 件 不 同 其 焙 烧 后 石 煤 中 钒 根
表 3石 煤 钒焙 烧 、 出 试验 所 用主 要 试 剂 浸
原料 名称 含 钒 石 煤 Hs 4 20 Na 1 C NaC 2 03 碳 酸钠 氯 化铵
一种石煤钒矿加酸堆积浸出钒的方法

一种石煤钒矿加酸堆积浸出钒的方法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石煤钒矿加酸堆积浸出钒的工艺研究一、引言石煤,作为一种非传统矿产资源,富含多种元素,其中以钒的含量尤为突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煤中钒的赋存特性及其提取工艺研究进展张成强;牛矛盾;初福栋【摘要】为构建钒在石煤中的赋存特性与其提取行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完善提钒机理,总结分析了我国近年来石煤中钒的赋存状态及其提取工艺研究的相关文献.分析结果指出:石煤中钒的赋存状态是选择提钒工艺的重要依据,含钒石煤的基因矿物学特性研究是提钒的重要研究方向.【期刊名称】《现代矿业》【年(卷),期】2018(000)007【总页数】5页(P91-95)【关键词】石煤;钒;赋存状态;提取【作者】张成强;牛矛盾;初福栋【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河南百斯特矿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稀有金属钒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因其具有高熔点及良好的催化性能,广泛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学、能源、核工业、航空航天等工业中,被称为“现代工业的味精”[1] 。
目前,我国提钒的原料主要有钒钛磁铁矿、石煤和含钒废催化剂等。
其中,石煤属我国独有的一种提钒原料,是除钒钛磁铁矿之外的一种优势钒资源,遍及我国10多个省,目前全国探明含钒石煤储量618.8亿t,已探明工业储量 39亿t,其中V2O5含量大于0.5%的储量为 77 707.5万t,由于其可开采储量大于钒钛磁铁矿[2],因此从石煤中提钒成为我国利用钒资源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开展石煤提钒的研究和工业生产[3],在提钒工艺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形成了以钠化焙烧—水浸工艺为代表[4],并衍生出复合添加剂焙烧[5-6]、钙化焙烧[7]、空白焙烧[8]、硫酸化焙烧加水浸、酸浸或碱浸的新工艺技术[9-10],以及通过添加含氟助浸剂直接酸浸工艺[11]等。
在提钒机理研究方面,研究了钒氧化、转化和迁移规律以及石煤钒矿中主要矿物的相变规律等,并对不同方式焙烧和浸出过程的热力学、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成果,为我国石煤钒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技术支撑[12]。
总体来看,对钒在石煤中赋存特性这一基因矿物学特征研究相对较少且很不系统。
一般情况下,不同地区石煤钒矿究竟采用何种提钒工艺,主要是由石煤中钒的赋存状态、矿物组成、含钒矿物晶体化学特性等决定的,其中钒赋存状态是选择提钒工艺的前提和基础,是最重要的基因矿物学特性,充分了解此信息不但对石煤提钒工艺的选择和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为提钒机理研究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为此,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石煤钒矿中有关钒的赋存特性及与其提取行为有关的文献,以期从有限的信息中发现规律,并根据目前研究现状,提出几点今后研究的方向。
1 石煤中钒价态研究现状钒原子的价电子结构为3d34s2,5个价电子都可以参加成键,根据得失电子数不同,钒具有不同价态,从而呈现出多种氧化态的特性。
自然界中的钒有4种价态,分别为V2+、V3+、V4+和V5+,其中以V5+的化合物较稳定。
目前研究发现,我国各地区的石煤矿中一般只存在V3+、V4+和V5+,V2+暂未发现。
许国镇[13]等人曾对百余种有关钒矿物及含钒矿物钒价态存在状况作了较为系统的考查,结果证明钒是以单一或以相邻的两种价态存在于矿石中,尚未发现有3种价态钒共存于同一矿物中,这主要是因为不相邻的或者价态差大于1的任何两种钒离子彼此都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在同一矿物中只有相邻两种价态钒共存。
由于石煤多形成于还原性环境中,受成矿过程中外界还原性环境气氛的影响,低价的V3+和V4+为钒在石煤中的主要存在形态。
从国内许多典型的石煤钒矿来看[14],总体统计约70%~80%的钒都是以V3+和V4+形态存在,只有在长期暴露于大气中风化的矿石表层,钒才能缓慢氧化成V5+。
邢学永[15]等人采用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对甘肃酒泉某石煤矿中钒的价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石煤矿中钒主要以三价和四价形式存在,以五价形式存在的很少,只占2.22%。
吴惠玲[16]等人利用电子探针、岩相分析等检测方法,研究了四川广旺含钒高碳石煤中钒的赋存状态,结果表明,该地区石煤中钒主要以三价形式类质同象替换存在于云母类矿物晶体结构中。
刘翔[17]等人借助钒价态分析、化学物相分析、能谱分析和晶体结构化学分析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湖北某地石煤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石煤中的钒以三价为主,分布率占79%,四价钒含量较少,不含五价钒。
2 石煤中钒赋存状态研究现状根据已有的研究,大致可将我国石煤中钒的赋存状态分为4类:①钒以类质同象形态赋存于矿物的晶体结构中;②钒以吸附态形式存在;③钒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④钒赋存在有机质中。
2.1 钒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类质同象是指晶体结构中某种质点(原子、离子或分子)为其他种类似质点所代替,仅使晶格常数发生不大的变化,而结构型式并不改变。
地壳中有许多元素本身很少或根本不形成独立矿物,而主要是以类质同象混入物的形式赋存于与之性质相似的常量元素所组成的矿物晶格中[18],石煤中钒的存在形式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目前研究发现,钒在矿石中以类质同象存在的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钒取代硅酸盐或铝硅酸盐矿物中的铝存在于其晶格中[14],此部分含钒矿物主要有白云母、伊利石等黏土矿物;二是钒取代铁氧化物中的铁进入其晶格中[19]。
其中,绝大多数钒以第一种形态存在,即以V3+存在于云母、伊利石等硅酸盐矿物中,呈类质同象形式部分取代4次配位的硅氧四面体“复网层”和6次配位的铝氧八面体“单网层”中的Al3+、Fe3+等而进入矿物晶格。
比如含钒伊利石晶体化学式为{K}(A,V)[SiAl]O10(OH)2,整个结构由两层层状硅氧四面体与中间顶氧(O2-)和羟基(OH-)形成的二八面体组成。
硅氧四面体中有1/4 Si被Al取代构成骨架,V3+取代二八面体中的Al3+[20]。
另外,矿物中离子或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是决定晶体结构的重要因素,要使类质同象代替不导致晶格类型发生重大变化,从几何角度来看,要求相互代替的离子或原子半径的大小不能相差过大。
如白云母,其硅氧骨干通式AB2[AlSi3O10](OH)2中,A代表K+、Na+,B组离子大小变化范围为0.061(Al3+)~0.080 nm(Mg2+),外来离子易取代B组离子进入云母的晶格中。
在白云母晶格中,B处是配位数为6的铝,并与氧形成铝氧八面体结构,在钒的离子形态中,V3+、V4+和V5+的离子半径分别为0.072、0.067、0.044 nm。
根据晶体学理论,正负离子半径比在0.414~0.732时,正离子方可被允许存在于配位数为6的八面体中,基于V3+、V4+和V5+离子半径与氧的负离子半径比分别为0.57、0.53和0.35,理论上判断除V5+以外,V3+、V4+都可能存在于八面体中。
因此,可以初步判定V3+、V4+能够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取代铝进入白云母的铝氧八面体晶格中,而V5+却难以进入白云母晶格中。
文献[21]针对陕西某石煤钒矿,结合扫描电镜考查,认为矿石中绝大部分钒呈类质同象分布于硅酸盐矿物中,主要以绢云母和伊利石为主要载体,钒分布率为88.02%,还发现有6%的钒呈类质同象分布于褐铁矿中。
罗兴[22]等针对云南红河州某石煤钒矿,采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发现钒普遍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铝硅钡石、磷灰石、方解石、褐铁矿和含钒金红石等矿物中,在矿石中占97%以上。
文献[23]针对湖南某石煤钒矿开展了研究,查明该矿石中钒主要呈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伊利石矿物中,矿石中钒的价态以V3+为主。
2.2 钒以吸附态形式存在大多数学者认为,此类型的钒主要以V4+、V5+吸附在石煤中的有机物、铁氧化物以及黏土类矿物的表面,另外还有部分钒有时以络阴离子形式呈吸附形态存在于针铁矿、褐铁矿、高岭石、碳酸盐矿物中。
在这些矿物中,钒多为连生体或微细粒包裹体,所以多数情况下称之为一种混入物。
在红河州屏边县钒的赋存状态研究中,文献[22]发现钒除类质同象存在外,还有部分以吸附状态存在,被碳质吸附。
文献[24] 针对湖北郧县大柳钒矿开展了系统研究,发现部分钒以钒酸络阴离子被黏土矿物吸附而存在于矿石中。
文献[25]研究发现湖北通山、江西皈大、四川广旺以及陕西部分地区的石煤中四价钒较多,这些高价钒( V4+、V5+ ) 一般以吸附的方式赋存于黏土矿物、铁氧化物中,是钒的主要存在形式。
李欣等[26]对某沉积泥质岩型含磷钒矿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的钒主要以吸附形式赋存于胶状褐铁矿和泥质岩中。
2.3 钒以独立矿物或独立氧化物形式存在大量研究发现,石煤中钒还可形成钛钒榴石、钙钒榴石、变钒铀矿、榍石等独立钒矿物,这些单矿物理论含钒量很高,是石煤中钒最集中的矿物成分。
从矿物晶体结构上分析,严格意义上说,钒的独立矿物也应称得上钒是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比如榍石,也可解释为钒取代了钛而生成了新的矿物。
文献[21]报道,某石煤钒矿中除含有类质同象钒外,还有一部分钒以独立矿物钒钛氧化物形式存在,其分布率为4.2%,另外还含有少量钒酸盐等。
文献[22]研究发现,矿山中有部分钒以独立矿物的形式赋存在含钒金红石中。
于洋等[24]在对湖北郧县大柳钒矿研究中发现,有部分钡钒云母单矿物存在。
还有学者针对湖北某石煤中钒的赋存状态研究,发现原矿中存在有钙钒榴石和钒榍石等含钒矿物,独立氧化物主要是V2O5或结晶态的钒酸盐(xM2O·yV2O5)等[27]。
李美荣[28]等为了给湖北某石煤型钒矿中钒的回收工艺选择提供支撑,研究了钒的赋存特征,发现矿石中除含钒云母外,还存在一定量的钒钙榴石、水钒铁矿、羟钒铜矿、钒钡铜矿等独立矿物。
2.4 钒赋存在有机质中有关钒赋存在有机质中这方面的研究还不成熟,相关文献报道也较少,总体认为钒主要赋存在沥青和卟啉等有机质化合物中。
有学者以四川广旺地区石煤为研究对象[20],发现矿石中确实有少部分钒呈钒卟啉络合物的形式存在。
文献[22]在研究的石煤钒矿中发现钒除类质同相和独立矿物存在外,也有少量钒以吸附状态存在于碳质中。
于洋等[24]研究也发现,石煤中有少部分钒扑啉等呈金属有机络合物存在的形式。
张爱云[29]等人对杨家堡含钒石煤进行了分析,同样发现部分钒赋存在卟啉化合物中,另有少许钒还以金属有机络合物的形式存在。
3 不同赋存特性钒的提钒工艺研究现状通常情况下,回收元素的赋存状态决定利用工艺的选择。
以类质同相存在的钒很难直接被硫酸浸出,一般采用焙烧—浸出工艺进行提钒,焙烧工艺的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破坏含钒矿物的晶体结构,使钒释放出来,然后将V3+、V4+氧化为V5+,使之和矿石中的钾、钠、铁、钙等金属离子形成钒酸盐和偏钒酸盐,形成的钠盐、钾盐等可溶于水,而形成的钙盐、铁盐等不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生成稳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