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和气温
温度和气温

2、测量室外温度。选择室外不同的地点测量气温。记录测 得的气温和地点。
教室里
阳光下
室内外温 度的比较
走廊上
大树旁
1、室内外的温度相同吗?哪儿的温度高? 2、哪一个温度可以反映当地的气温?
室外 阴凉通风处的 温度更能反映 当地的气温。
百页箱
清晨8℃ 上午16℃ 中午25 ℃ 下午20℃ 傍晚15 ℃
气温的单位是? 摄氏度 °C 怎样观测气温? 百叶箱
气温和气温的测定
玻璃管
刻度 液面ຫໍສະໝຸດ 液泡温度计的使用小活动:测量手心温度
1、要把温度计放在手心1-2分钟。
2、温度计的液柱稳定时再读数。 3、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室内外的温度一样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在操场上,太阳晒的背上很热,做操时流汗了 在教室里挺凉快,没有出汗
4.测量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的气 温,下午2时的气温最高,清晨温度最低。
5.从时间气温表中,可以看出一天中气温最高、最 低的时间和及气温的变化情况。
二、判断 1.在同一时刻,室内和室外的温度是一样的。( ) 2.气温的变化随着区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
3.一天中,气温往往不会发生变化。( )
4.不同天气状况,都会影响气温的高低变化。( )
5.在下雨时,测量量当地的气温比较准确。( ) 三、选择 1.一天中最高气温在( A.早晨 B.上午 ),最低气温在( )。 D.傍晚
C.下午
2.读温度计时,视线应( )温度计内液柱的顶端。
A.高于 B.低于 C.平视
3.测气温时,把温度计放在阳光下,测得的结果和 实际气温相比( )。
温度对大气的影响很大,是天 气日历中重要的数据。通过观察和 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就可以 知道当地的气温。
温度和气温教学反思

温度和气温教学反思我先和学生回顾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在此基础上,出示气温计,让学生观察气温计,交流使用气温计应该注意的事项。
继而,进行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通过对测量的温度进行比较和分析,引导学生明确只有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的气温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我在教学中加以尝试。
又发现了一下几点问题:1、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温度在复习了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基本方法,提出应注意的问题后,学生开始测量教室内的温度,各小组交流测到的实际温度,学生观察数据后发现,各组测量的温度有一定差距,最高的30摄氏度,最低27.5摄氏度。
为什么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温度会不同,我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有的是读数不准确造成的数值上的误差;有的是有阳光透进窗户、电风扇正在使用或者开窗通风这些环境因素造成的这样的讨论,意在引导学生注意如何减少测量中的差异,使测量得到的结果更正确,体现数据的科学性。
让学生自己寻找误差的原因,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温度在学生讨论现在这个时间内教室内外的温度哪个会高一些时,他们有的认为是室外的温度高,有的认为室外的温度低,我肯定了学生的猜想,引导学生讨论采取什么方法证实自己的猜想,他们就想到到室外去测量。
我把学生分成2大组,分别要求在向阳处、背阴处测量当时的温度并做好记录。
每个小组按地点不同把测量到的温度写在黑板上,学生观察这些数据后,才发现自己刚才的猜想并不完全正确,阳光下的温度的确比教室内高了2~3摄氏度,但背阴处的温度却比教室内低了1~2摄氏度。
通过讨论,学生终于明白室外背阴处测到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当时的气温,所以,我们每天记录天气日历时,要选择室外通风阴凉的地方去测量气温。
对比室内温度、室外温度,让学生明白室外温度更适合反映当地的气温。
而室外温度中,向阳处与背阴处相比较,背阴通风处测到的空气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当时的气温。
)篇二:温度和气温教学反思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过并会用温度计。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第四章 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

第四章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4.1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气温1、气温:大气的冷暖程度测量方法:温度表单位:摄氏度℃气温状况包括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2、温度测量方法:温度计放在距离地面1.5米的百叶箱内,观测时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水银面平行二、气温的时间变化——气温曲线1、一般规律:午热晨凉(日变化),冬寒夏暑(年变化)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值与最低气温值的差,反映反映一地区七万日变化的剧烈程度最高气温一般在午后两点最低气温一般在日出前后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反映一地区气温年变化的剧烈程度北半球月均温最高在7月夏季最低温在1月冬季(南半球相反)三、气温的空间分布1、等温线:在地图上将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叫等温线等温线图:由等温线组成的图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赤道向南北两极气温逐渐降低3、气温的影响因素:1)纬度位置: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光热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反之。
(基本因素)气温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2)海陆分布:夏季同纬度陆地气温较高,海洋气温较低。
冬季反之3)地形、地势: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4、赤道雪山、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5、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的原因:南半球地形单一,主要为海洋,温度变化小。
4.2 降水和降水分布一、降水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和固态水,如雨、雪、冰雹等单位:毫米mm一地降水量的多少常用多年平均降水量表示二、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量柱状图分类:夏雨型、冬雨型、年雨型、少雨型、湿润型三、降水的空间分布1、等降水量线:在地图上把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等降水量线图:由等降水量线组成的地图2、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1)纬度位置: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2)海陆位置: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3)地形、地势: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原因:暖湿气流遇山地阻挡被迫爬升时,最地势增高,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增高,水汽不易凝结,天气晴朗)3、地球雨极——乞拉朋齐因其地处印度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哪幅图是南半球?为什么? 哪幅图是南半球?为什么?
甲图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的 月是夏季 南半球是冬季) 月是夏季,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的7月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
热带、温带、寒带四季气温变化的不同特征: 热带、温带、寒带四季气温变化的不同特征:
热带:各月气温都很高,气温年较差小。 热带:各月气温都很高,气温年较差小。 A 温带:四季变化显著,气温年较差大。 温带:四季变化显著,气温年较差大。 B 寒带:各月气温都很低,但各月寒冷程度不同。 寒带:各月气温都很低,但各月寒冷程度不同。 C
图3、14 、
表述为“ 冬季气温 0℃ 以上表述为“温和”、0℃以下为“寒 ℃ 以上表述为 温和” ℃以下为 冷” 夏季气温2 ℃ 以上表述为 炎热” 表述为“ 夏季气温 0℃ 以上表述为“炎热”、20℃以下为“凉 ℃以下为 爽”
3. 绘制气温曲线图 (1)绘出横坐标轴,把它平均分成12 ) 段,逐月标上月份。 (2)绘出纵坐标轴,按相等的温度 ) 差标上气温刻度。 3) (3)将表中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 注出来。 (4)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 划出一条曲线。
P51 活动 1.完成下列要求 完成下列要求
(1)读图最高月平 ) 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 22℃ 7月 ℃ 月 (2)读图最低月平 ) 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 1.5℃ 1月 ℃ 月 (3)算出该地气温年较差 ) 22℃-1.5℃=20.5℃ ℃ ℃ ℃ (4)说明该地气温的年变化 ) 该地气温夏热冬温, 该地气温夏热冬温, 年较差大,四季分明。 年较差大,四季分明。
气温/° 气温 °C
25 20 15 10 5 0 -5 -10 -15 -20 -25
P51活动 2.画一幅气温曲线图 活动 画一幅气温曲线图
气温和气温的变化

气温曲线图是怎么组成的呢?
气温/℃ 30
20
10
(2008年)
月份
气温 (℃)
1 2345 6 10.2 10.7 13.4 18.2 22.1 25.5
7 8 9 10 11 12 28.8 28.2 26.0 21.7 17.5 13.1
1
4
7
10 月份
某地气温年变化图
一横月、二纵温 三描点、四连线、五写名
一日内日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日平均气温
怎样由日平均气温推算出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
• 月平均气温:
一月内日平 均气温之和 ÷当月天数=月平均气温
• 年平均气温:
一年内月平 均气温之和÷月数(12)=年平均气温
气温的日变化
气温最高值? 气温最低值? 温差是多少?
26℃(最高值)- 2℃(最低值)= 24℃ •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气温和气温的变化
举例说明气温与生产生活的 关系
看哪组同学说的好!!
饮 食
饮食
衣着
交通
闽北受冻害的蕃木瓜
农业
体育运动
测定气温的工具是? 温度计
气温的单位是? 摄氏度 °C
怎样观测气温? 百叶箱
日 平 均 气 温
思考
( 7 + 15 + 13 + 4 ) ÷4 = 陆地 海洋
月 月
月
月
南半球
陆地 海洋
月
月
月
月
A
B
气温/℃ 20 10
23.3 21.6
19.7
13.9
14.3
5.8
常温层温度与气温

常温层温度与气温常温层是大气层中的一部分,位于对流层之上,高度约为10至50公里。
在这个大气层中,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上升,这与我们平常所感受到的气温情况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地球上的气温是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逐渐下降的。
这是因为地球表面受到太阳辐射的热量,导致地表温度升高,而空气会通过对流的方式向上升腾。
随着海拔的增加,空气的压力变得越来越低,分子之间的碰撞变得较少,导致温度下降。
然而,在常温层中,却出现了温度随高度上升的情况。
这是由于常温层中的臭氧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释放起到了重要作用。
臭氧层主要位于常温层上部,它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并将其转化为热能,从而导致温度上升。
常温层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太阳活动和大气成分的变化。
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变化会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度,进而影响常温层的温度。
大气成分的变化,如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也会对常温层的温度产生影响。
常温层温度的上升对地球的气候和天气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常温层温度的上升导致对流层中的温度梯度变大,从而增加了大气的不稳定性,促使大气中的气流和气象现象的发展。
其次,常温层温度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地球的辐射平衡,进而影响到地球的能量收支和气候变化。
在科学研究和应用中,对常温层温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家们通过观测和模拟,不断深化对常温层温度变化的认识,以揭示其背后的物理机制。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天气和气候变化,还能够为环境保护和气候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常温层温度与气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常温层中温度随高度上升的特点,是由于臭氧层的吸收和释放作用所致。
这种温度变化对地球的气候和天气产生着重要影响,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研究和观测,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常温层温度的变化规律,为环境保护和气候调控提供科学支持。
中国气候之气温与温度带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第二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使学生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
3.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等温线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技能,以及运用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2.我国温度带的分布。
【教学难点】阅读我国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分析概括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教具准备】中国气温分布和温度带课件【教学课时】本节教学可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复习已学知识,引入新课。
具体步骤如下:[展示图片] 1.2月份黑龙江省的漠河和海南省的海口的景观照片。
2.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和广州“迎春花市”的照片。
[提问] 从照片上看,冬季我国南北两地的气温有什么差异?[讲述] 2月份,黑龙江省漠河冰天雪地,而海南省的海口是阳光明媚春意盎然了;哈尔滨的冰灯中外闻名。
当地人利用冬季封冻的松花江天然冰块,精心雕刻成各种奇异壮观的冰雕艺术品,在各色灯光的映照下,色彩缤纷。
冰灯游园会一般从元旦开始,一直延续到春节以后。
每年都吸引很多游人冒着严寒前来观赏。
而南国的广州,素有“花城”的美称。
但花色最多、品种最齐、赏花人最多的要算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了。
迎春花市从春节前三天开始,一直到除夕之夜。
虽然这时正是我国最冷的季节,但在这里却是百花盛开,春意浓浓。
可见,冬季我国南北气温相差十分悬殊。
[承转] 那么,同学们,你们能回答我几个问题吗?1.我国南北气温存在着怎样的差异吗?2.我国气温分布有哪些特点呢?3.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南北气温的差异呢?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一定能找到答案,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板书] 第二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一、气温的分布[板书] 1.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PPT展示] 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或让学生阅读课本P32图2-2)。
[读图回答] 1.在图2-2中找出0℃等温线,在图上用彩笔描出(教师向学生说明,等温线就是在地图上把地面上气温相等的各点连结起来的圆滑曲线。
气温的划分标准

气温的划分标准
一、气温的基本概念。
1.1 啥是气温。
气温啊,简单说就是空气的冷热程度。
咱每天出门,感觉冷了热了,就是气温在起作用。
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可对咱的生活影响大着呢!
1.2 测量气温的办法。
要知道气温多少,就得靠测量。
一般用温度计,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才能测准。
就像咱夏天在大太阳底下量,那肯定不准,得找个合适的地儿。
2.1 低温的范围。
一般来说,低于 0 度,那就算低温啦。
像冬天,有时候能到零下十几度,那叫一个冷啊,出门就得裹得严严实实,不然能给你冻僵喽。
2.2 常温的区间。
0 度到 25 度左右,算是常温。
这个范围咱感觉比较舒服,不冷不热,干活儿、出去玩儿都正好。
2.3 高温的界定。
超过 25 度,特别是 30 度往上,那就是高温啦。
大热天的,走两步就汗流浃背,恨不得一直待在空调屋里。
三、气温对生活的影响。
3.1 低温时的生活。
低温的时候,得穿厚棉袄、戴帽子手套,不然容易感冒生病。
取暖设备也得用上,像暖气、电暖器啥的。
而且这时候吃的也得热乎,来碗热汤面,身上立马就暖和了。
3.2 高温时的应对。
高温天,就得穿轻薄透气的衣服,多喝水,防止中暑。
出门打伞、涂防晒霜,不然能晒脱一层皮。
晚上热得睡不着,还得开电扇、空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温度计上标出上面的温度 1.根据上面的气温,画出气温数据柱形统计图。
永昌小学
永昌小学
教室里
阳光下
室内外温 度的比较
大树旁
走廊上
1、室内外的温度相同吗?哪儿的温度高? 室内外的温度相同吗?哪儿的温度高? 哪一个温度可以反映当地的气温? 2、哪一个温度可以反映当地的气温?
永昌小学
室外 阴凉通风处的 温度更能反映 当地的气温。 当地的气温。
百页箱 永昌小学
气温的测量
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气温的测量
永昌小学
室内外温度记录表
时间: 时间: 年 月 日
测量点 教室里 走廊上 阳光下 大树旁 气温℃ ℃
1、测量室内温度。把温度计放在桌面(或手持于身前)两 、测量室内温度。把温度计放在桌面(或手持于身前) 分钟,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 分钟,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并记录 2、测量室外温度。选择室外不同的地点测量气温。记录测 、测量室外温度。选择室外不同的地点测量气温。 得的气温和地点。 得的气温和地点。
永昌小学
日气温变化折线统计图
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永昌小学
一、填空 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 记录数据。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 度,可以知道当地气温。 2. 2.温度计上,以零度为界,零上度数越大,表示 温度越高;零下度数数越大,表示温度越低。 3.测量教室里的气温,温度计挂在既不被太阳直 射又通风的环境。
温度对大气的影响很大,是天 气日来自中重要的数据。通过观察和 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就可以 知道当地的气温。
永昌小学
3.温度与气温 3.温度与气温
永昌小学
测量 温度
永昌小学
玻璃管 刻度 液面
液泡
永昌小学
温度计的使用
小活动:测量手心温度
1、要把温度计放在手心1-2分钟。 、要把温度计放在手心 - 分钟 分钟。 2、温度计的液柱稳定时再读数。 、温度计的液柱稳定时再读数。 3、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C.下午
永昌小学
2.读温度计时,视线应( )温度计内液柱的顶端。 A.高于 B.低于 C.平视
3.测气温时,把温度计放在阳光下,测得的结果 和实际气温相比( )。 A.相等 B.偏高 C.偏低
4.我们用温度计测得当天14时气温为35℃,那么 由此可知是( )。 A.春季 B.夏季 C .秋季 D.冬季
地点:( 操场 ) 测量时间 气温℃ ℃ 清晨 8:00 上午 10:00 中午 13:00 下午 16:00 傍晚 18:00
10
16
25
20
15
永昌小学
气温数据柱形统计图
25℃ 20℃ 16℃ 10 10℃ 15℃
清晨
上午
中午
下午
傍晚
什么时间气温最高?什么时间气温最低? 什么时间气温最高?什么时间气温最低? 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永昌小学
4.测量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的 气温,下午2时的气温最高,清晨温度最低。 5.从时间气温表中,要以看出一天中气温最高、 最低的时间和及气温的变化情况。 二、判断 1.在同一时刻,室内和室外的温度是一样的。( ) 2.气温的变化随着区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
永昌小学
3.一天中,气温往往不会发生变化。( ) 4.不同天气状况,都会影响气温的高低变化。( ) 5.在下雨时,测量量当地的气温比较准确。( ) 三、选择 1.一天中最高气温在( A.早晨 B.上午 ),最低气温在( )。 D.傍晚
永昌小学
四、简答 想一想,气温的高度与那些因素有关?气温 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答:气温的高低与季节、天气状况以及一天中的 不同时刻等因素有关。气温的变化规律是:夏季 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晴天气温较高,阴雨 天气温较低;中午气温较高,早晚气温较低。
永昌小学
五、操作 根据数据作图
清晨5℃ 中午20 ℃ 20 上午14℃ 傍晚10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