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单元达标测试提优卷

人教版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单元达标测试提优卷
人教版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单元达标测试提优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AB为一轻质杠杆,O为支点,OB=60cm,OA=20cm 两端分别悬挂实心铝球和实心铜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将两球同时浸没在水中,(铝的密度为

2.7×103kg/m3,铜的密度为8.9×103kg/m3)则()

A.杠杆仍能保持平衡B.铝球一端下降

C.铜球一端下降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用图3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力不计.则

A.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B.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C.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D.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因为受力平衡,合力为零,所以机械能一定不变

B.木块沿斜面匀速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用食品夹夹取蛋糕时,食品夹属于费力杠杆

D.擦地板时,增加拖布对地板的压力是为了增大压强

4.在建筑工地,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建筑材料运送到高处。当电动机用800N的力拉钢丝绳,使建筑材料在10s内匀速上升1m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g取

10N/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建筑材料的质量为2160kg

B.电动机对钢丝绳做的功为1600J

C.钢丝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1m/s

D.电动机对钢丝绳做功的功率为240W

5.如图所示,用10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以A为参照物,B是静止的

B.滑轮移动的速度为0.4m/s

C.绳子拉物体A的功率为1W

D.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F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会增大

6.如图所示,重为12N的物体A放在足够长的水平桌面上,通过轻质细绳与滑轮相连,不计绳重与滑轮间的摩擦,动滑轮重为2N,重为6N的物体B通过滑轮拉动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0.2m/s,2min后,物体B着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3N

B.1min内拉力对物体A做功为36J

C.2min内B物体的重力做功为144J

D.若用一个向左的拉力F使 A向左匀速运动,则F=8N

7.如图所示,A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100N,在拉力F 的作用下,能以 0.2m/s 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拉力F=5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F 的功率是 1W B.2s 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 1.2m C.5s 内拉力所做功的大小是 15J D.物体 A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 8N 8.如图所示,不计绳子的质量和一切摩擦作用,整个系统处于静止平衡状态。重物G1

=100N,每一个滑轮重力均为20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处绳子的拉力为50N

B.G2=280N

C.e处绳子的拉力为140N

D.G2=200N

9.工人师傅用拉力F1将重物匀速搬运到h高处,对重物做的功是W1;若工人改用动滑轮将该重物匀速提升到h高处,拉力为F2,对重物做的功是W2(滑轮、绳的重力及摩擦力可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F2B.F1

C.W2>W1D.W2=W1

10.如图所示,F1=4N,F2=3N,此时物体A相对于地面静止,物体B以0.1m/s的速度在物体A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2的功率为0.6W

B.弹簧测力计读数为9N

C.物体A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

D.如果增大F2,物体A可能向左运动

二、填空题

11.如图是一种轮式垃圾桶,拖动时它相当于一个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垃圾桶底部的小轮子是为了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若拖动时垃圾桶总重为120N,且动力臂为阻力臂的3倍,要保持垃圾桶平衡的拉力F为______N。

12.如图,物体A重120N,物体B的体积是1dm3,此时A恰能沿着水平桌面以0.2m/s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B始终浸没在水中并以原速度匀速上升,需要对A施加100N水平向左的拉力,不计滑轮摩擦,绳重及滑轮重,则此时绳子对物体B的拉力功率

______W;物体B密度___kg/m3。

13.如图所示,一块均匀的厚木板长 15m,重 400N,对称的搁在相距8m 的A、B两个支架上.一个体重为 500N 的人,从A点出发向左走到离B点_________m 处时,木板将开始翘动.

14.如图所示,OA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A端的力。图中线段AB与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AB⊥OB。则线段_____(选填“AB”、“OB”或“OA”)表示力F 的力臂。现在OA的中点挂一重力为20N的重物,力F保持水平方向不变,不计OA的质量及轴O处的摩擦。如果OA与水平面成45°角静止,则F﹦____N;如果在力F的作用下OA从图示位置缓慢转动到竖直位置,则力F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5.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货物上楼,图乙记录了整个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增加而变化的图象,当货物的重力为400N时,绳子的拉力为_____N;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不考虑绳重和摩擦)

16.小明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做探究“杠杠的平衡条件”实验。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后,小明又进一步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的关系。实验过程中,保持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在杠杆水平平衡时,测出多组动力F1和动力臂L1的数据,并绘制了F1与L1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推算,当L1为0.1 m时,F1为

_____N。

17.如图甲所示,轻质杠杆OA保持水平平衡(B为OA的中点),重物G=20N,则F甲

=________N.若将重物的悬挂点和拉力的作用点互换位置,如图乙所示,当杠杆仍保持水平平衡时,F乙=________N.在如图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

18.如图是用高枝剪修剪树枝的情景,仔细观察高枝剪头部的结构和使用情况,发现高枝剪头部有_____和滑轮组两类简单机械.当园林工用30 N的力向下拉绳时,因拉绳而使图中A处受到的作用力大约增加____N.

19.如图是小刚设计的一个通过简单机械自动拉开开关的装置示意图.该装置主要由滑轮组、配重C、D以及杠杆AB组成,配重C通过细绳与动滑轮相连,配重C、D分别通过支架固连在杠杆AB两端,支架与杠杆垂直.杠杆的B端放在水平台面上,杠杆可以绕支点O在竖直平面内逆时针转动,开关被拉开前,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动滑轮P的质量m P为0.2kg,OA:OB=3:1,配重D的质量m D为1.5kg,作用在D上的竖直向下的压力F为

75N,刚好拉开开关所需的拉力T为6N.杠杆、支架和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滑轮与轴的摩擦、杠杆与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g取10N/kg.求:配重C的质量m C等于多少kg,开关刚好能被拉开?

20.小明同学利用身边的简易器材制作了一个捕鼠器,如图所示长1.0m重1.5N的均匀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左端离桌面沿0.4m,上面挂一诱铒,若一重0.5N的老鼠偷吃食物,沿木板向左端爬去,当老鼠爬过离桌沿________米时,木板会失去平衡,而使它落入桌子下面的水桶中。该捕鼠器是利用________原理制成的。

三、实验题

21.对于杠杆的原理,我国古代也很注意研究,在古书《墨经》中就对杆秤作了科学的说明。某物理小组探究如图所示的一杆秤,通过观察和测量知道:杆秤上标有刻度,提纽在B点,秤钩在A点,O点为刻度的起点(为零刻度点,在B点左侧)。用刻度尺量出

OA=l1,OB=l2。

(1)秤钩不挂重物时,秤砣挂在O点时杆秤平衡,则重心C应在B点的__________侧(选填“左”、“右”或“不确定”)。设该杆秤秤砣的质量为m,则杆秤自身重力(不含秤砣)和它的力臂的乘积是__________。

(2)物理小组利用空瓶(空瓶质量比秤砣质量小一些)、细线和原有秤砣测出原秤砣的质量。方法是:用细线系在空瓶上并置于__________点,慢慢往瓶中加沙子,如果杆秤恰能平衡,相当于新做了一个秤砣,再把它挂在秤钩上,移动原秤砣位置至杆秤平衡,秤杆上的读数即为原秤砣质量。

(3)物理小组通过查资料得到“如果杠杆受两个阻力,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动l动=F阻l阻+F′阻l′,如图所示”。则上一问中实际上只要有刻度尺利用科学推理也可测得秤砣质量,方法

是:设想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原秤砣甲、乙,将甲置于A点,乙置于B点右侧某点,杆秤恰好平衡。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量出长度l1、l2后,只须从B点起向右量出长度

__________,该位置杆秤上的读数即为秤砣的质量m。

22.如图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几个实验情景。

(1)为了在实验中方便读取力臂,探究前和探究过程中我们都应将杠杆调整到____________ 位置平衡。挂钩码前,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接下来应杠杆两端的螺母适当向

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解。

(2)如图乙,A点挂有2个重力均为0.5N的钩码。为了让杠杆在实验所需要的位置平衡,应在支点右侧B点(第2格处)挂_________个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均为0.5N)。

(3)改变钩码个数及力臂,多次实验得出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多次实验是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_____________性。

(4)如图丙,现给你一个量程为0?2N的弹簧测力计,若干个重力均为0.5N的钩码。钩码挂在C点处,现使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不计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则在C点处所挂钩码的最多个数为__________________个。

23.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甲中画出滑轮的绕绳方法_________.

(2)实验中,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缓缓上升.在测量绳端所受的拉力时,弹簧测力计应____________(填“保持静止”或“匀速上升”).

(3)第三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绳端受到的拉力为________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

①随着物重的增大,额外功__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要提高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_的措施.

24.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提出问题】如图所示,是一种常见的杆秤.此时处于水平位置平衡.

发现一:小明在左侧挂钩上增加物体,可观察到提纽左侧下沉.他认为改变杠杆的水平平衡可以通过改变作用在杠杆上的来实现;

发现二;接着小新移动秤砣使其恢复水平位置平衡。说明通过改变的长短也可以改变杠杆的平衡.

那么,杠杆在满足什么条件时才平衡呢?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实验前,轻质杠杆处于如图所示的状态,使用时,首先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

【实验结论】

如图所示,他们进行了三次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拓展应用】如图所示,是用手托起重物的示意图,图中前臂可以看作是一个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此杠杆的支点是图中的点,假如托起6N的重物,请你根据图21所示,估算出手臂要用的动力大约是 N

25.为研究沿光滑斜面向上拉重物所需的拉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实验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多次改变斜面长度和高度,每一次用弹簧测力计拉动重为1牛的物体从斜面底端缓慢拉伸至顶端,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和表三中。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的初步结论是:沿光滑斜面缓慢提升同一重物时,当斜面高度相同时,拉力与斜面长度成反比;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与8(或2与5)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的初步结论是:沿光滑斜面缓慢提升同一重物时,_____;

(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表一

次数h(米)L(米)F(牛)

10.050.500.1

20.10 1.000.1

30.20 2.000.1

次数h(米)L(米)F(牛)

40.100.500.2

50.20 1.000.2

60.30 1.500.2

次数h(米)L(米)F(牛)

70.100.250.4

80.200.500.4

90.300.750.4

时,_____;

(b)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和表三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沿光滑斜面缓慢提升同一重物时,_____。

四、计算题

26.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通过滑轮组将深井中的物体拉至井口的装置图。已知井深

12m,物体重G=6×103N,汽车重G车=3×104N,汽车匀速拉绳子时的拉力F=

2.2×103N,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求:

(1)将物体从井底拉至井口的过程中,汽车拉绳子的拉力对滑轮组做了多少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3)若汽车运动的速度为3m/s,则将物体由井底拉至井口需要多长时间?

(4)牵引力的功率为多少?

27.图甲是某起重船的示意图,A处为卷扬机,吊臂前端滑轮组如图乙所示。在一次吊装施工中,当起重船从运输船上吊起重物时,起重船浸入海水中的体积增加了18m3,重物在空中匀速竖直上升了3m。已知动滑轮总重为2×104N,海水密度ρ海水=1.0×103kg/m3,g取10N/kg。当重物在空中匀速上升时,若不计摩擦及钢丝绳重,求:

(1)被吊起的重物受到的重力;

(2)钢丝绳拉力F所做的功;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8.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小明站在地面上把一件重为400N的材料在30s内匀速提升到12m的楼上,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及摩擦)求:

(1)在此过程中小明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则拉力功率为多大?

(3)提升500N重物时,机械效率是多少?

29.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D放在钢制水平凹槽BC中,杠杆 AD能以B点或C点为支点在水平面内转动。AB=2BC=2CD=0.4m,D端挂有一重物,现在A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下力F,使得杠杆保持水平平衡。求:

①重物为 10 牛,能保持杠杆水平平衡的最大力 F 。 ②若重物为 6 牛,能保持杠杆水平平衡的最小值 F 。

③若施加在杠杆上的力 F 在某一范围内变化,能使得杠杆保持水平平衡,且这个范围内的力最大变化量12N F ?=, 求重物的重力 G 。

30.如图所示,工人将重为240N 的物体匀速提起,在2s 内绳的自由端移动了6m ,若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和摩擦。求这一过程中: (1)拉力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拉力所做的总功是多少?

(3)如果将540N 的物体匀速提高1m ,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详解】

如图,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G OA G OB ?=?铝铜

gV OA gV OB ρρ?=?铝铝铜铜

3333

8.910kg/m 60cm 89

2.710kg/m 20cm 9

OB V V OA ρρ???===???铜铝铜铝

当两球同时浸没在水中,杠杆两端力乘以力臂,左端

G F OA gV gV OA gV OA ρρρρ-?=-?=-?铝浮铝铝铝水铝铝水铝()()()----①

右端

G F OB gV gV OB gV OB ρρρρ-?=-?=-?铜浮铜铜铜水铜铜水铜()()()----②

由①②得

3333

(2.7g/cm -1g/cm )8920cm

=0.71((8.9g/cm -1g/cm )(96)0)cm

V OA V OB ρρρρ-???≈<-???铝水铝铜水铜 即左端力与力臂的乘积小于右端力与力臂的乘积,所以杠杆的右端(铜球端)下沉。故ACD 不符合题意,B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2.D

解析:D 【详解】

由图可知,甲滑轮是定滑轮,使用该滑轮不省力,所以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乙滑轮是动滑轮,使用该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即拉力等于物体和滑轮总重力的一半,则手的拉力:F

>F 乙;两幅图中的W 有是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是相同的,但乙图中拉力做功要克服动滑

轮的重力做功,比甲图中做的总功要多,所以结合机械效率公式W W η=有

可知,有用功相同时,总功越大的,机械效率越小; 所以选D .

3.C

解析:C 【分析】

(1)(2)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势能越大;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之和; (3)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但费距离;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但省距离;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距离也不省力;

(4)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详解】

A .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静止时,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都不变;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动能不变,但物体可能水平运动,也可能不是水平运动;物体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物体不是水平方向,而做匀速上升、或匀速下降时,动能不变,重力势能要改变,机械能改变;所以一个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动能一定不变,势能可能改变,机械能可能改变,故A 错误;

B .木块沿斜面匀速下落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不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B 错误;

C .用食品夹夹取蛋糕时,食品夹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故C 正确;

D .擦地板时,增加拖布对地板的压力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

摩擦力。故D 错误。 故选C 。

4.D

解析:D 【详解】

ABC .图中动滑轮上绳子的有效段数为3,建筑材料匀速上升1m ,钢丝绳移动的距离

331m 3m s h ==?=

钢丝绳自由端的移动的速度

3m 10s

0.3m/s t v s =

== C 错误;

电动机用800N 的力拉钢丝绳,电动机对钢丝绳做的功即总功

800N 3m 2400J W Fs ==?=总

B 错误;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00%W mgh

W W η=

=

?有总

则建筑材料的质量

2400J 90%

216kg 10N/kg 1m

W m gh η?=

==?总 A 错误;

D .电动机对钢丝绳做功的功率

2400J

240W 10s

W P t =

==总 D 正确。 故选D 。

5.C

解析:C 【详解】

A.匀速拉动A 的过程中,以A 为参照物,B 与A 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B 是运动的,故A 错误;

B.由图可以知道,F 作用在动滑轮上,由动滑轮的特点可以知道,动滑轮移动的速度是绳端移动速度的二分之一,物体A 的移动速度为

(即绳端移动速度),所以动滑轮的移动速度为

,故B 错误;

C.由图可以知道,滑轮为动滑轮,绳端拉力为F 的一半,即

,

则绳子拉物体A 的功率,所以C 选项

是正确的;

D.测力计对B 的拉力与A 对B 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F 增大,B 物体仍然静止,因为B 和A 之间的摩擦力不变,所以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故D 错误. 所以C 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

(1)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如果发生位置的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2)由图可以知道,F 作用在动滑轮上,所以动滑轮移动的速度是绳端移动速度的二分之一; (3)由图可以知道,滑轮为动滑轮,绳子拉力为F 的一半,根据求出绳子拉物体A 的功

率;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拉力的大小无关,测力计对B 的拉力与A 对B 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增大时摩擦力不变,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6.D

解析:D 【分析】

本题考查了动滑轮绳子拉力公式、速度公式、做功公式以及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等,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强,有一定的难度。 【详解】

A .连接动滑轮绳子的股数n =2,不计绳重与滑轮间的摩擦,绳子的拉力

116N 2N 4N 2

B F G G n '+?+动=()=()=

物体A 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和向右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则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

4N f F '==

故A 项错误; B .由s

v t

=

可得,1min 内物体A 移动距离 A A 0.2m 60s 12m s v t ?===

拉力对A 物体做的功

A 4N 12m 48J W F s '?===

故B 错误;

C .2min 内物体A 移动距离

A

A 0.2m 120s 24m s v t ''?===

B 物体下降的距离

B A 11

24m 12m 22

h s '?===

B 物体的重力做功为

B B B 6N 12m 72J W G h ?===

故C 错误;

D .若用一个向左的拉力F 使 A 向左匀速运动,此时A 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仍为4N ,以A 为研究对象,A 受到向左的拉力F 、向右的绳子拉力F '和摩擦力f 处于平衡状态,其合力为零,则有

4N 4N 8N F f F '++===

故D 正确。 故选D 。

7.D

解析:D 【详解】

A .由图可知,连接动滑轮绳子的股数n =2,则绳端移动的速度

v 绳=nv A =2×0.2m/s=0.4m/s

拉力F 的功率

5N 0.4m /s 2W Fs W P Fv t t

=

===?=绳绳 故A 错误;

B .2s 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 绳=v 绳t 1=0.4m/s×2s=0.8m

故B 错误;

C .5s 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 绳′=v 绳t 2=0.4m/s×5s=2m

拉力做的功

W=Fs 绳′=5N ×2m=10J

故C 错误; D .由

A A A W fs fs f

W Fs Fns nF

η=

=

==有用总

绳 物体A 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

f=nηF =2×80%×5N=8N

故D 正确。 故选D 。

8.C

解析:C 【详解】

A .由图知,a 、b 、c 、d 在同一根绳上,拉力相同;e 、f 在同一根绳上,拉力相同;G 1由两根绳子承担

12b G G F +=动

则b 处绳子的拉力为

1100N+20N

60N 22

b G G F +=

==动 故A 错误; C .e 处绳子的拉力为

2260N 20N 140N e b F F G =+=?+=动

故C 正确;

BD .G 2由两根绳子加上f 承担,则

22b f G G F F +=+动 2f b F F G =+动

24460N 240N b G F ==?=

故B 、D 错误。 故选C 。

9.D

解析:D 【解析】

拉力直接对物体做功为:,

工人改用动滑轮将该重物匀速提升到h 高处,对重物做的功是:;

即,故D 正确,C 错误;

但使用动滑轮时,可以省一半力,即

,故AB 错误; 故选D .

点睛:重点是理解直接对物体做功和使用机械对物体做功是相等的,因为使用机械对物体做的功为有用功,不同的是使用机械做功时,总功会大于有用功.

10.D

解析:D 【解析】

A 、由图知,水平使用滑轮组,对于物体

B 来说,n=2,拉力端移动速度

220.1m/s 0.2m/s v v ==?=物,拉力做功功率223N 0.2m/s 0.6W P F v ==?=,故A 正

确;

B 、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如图弹簧测力计端由三段绳子拉着,所以示数为:2333N 9N F F ==?=,故B 正确;

C 、物体A 受到B 向左的摩擦力为23N 6N ?=,受到向右的拉力F 1为4N ,,物体A 静止受力平衡,所以受到地面向右2N 的摩擦力,即物体A 与地面之间有摩擦力,故C 正确;

D 、因为A 、B 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都不变,所以增大F 2,物体B 会做加速运动,但A 、B 间摩擦力不变仍为6N ,,即A 仍然保持静止,故D 错误.

故选D .

点睛:重点是平衡状态的判断,要牢记匀速运动时物体一定平衡,本题中物体A 受到B 的摩擦力,地面的摩擦力和拉力F 2,此三个力平衡.

二、填空题

11.省力 减小 40 【详解】

[1]由图知道,拖动所示垃圾桶时,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所以,相当于是一个省力杠杆。

[2]垃圾桶底部安装小轮子,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式减小了摩擦

解析:省力 减小 40 【详解】

[1]由图知道,拖动所示垃圾桶时,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所以,相当于是一个省力杠杆。

[2]垃圾桶底部安装小轮子,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式减小了摩擦力。

[3]根据题意知道,垃圾桶总重是G =120N ,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所以,由杠杆原理Fl 1 =Gl 2知道,保持垃圾桶平衡的拉力是

22

12

120N 40N 3GL L F L L ?=

== 12.【详解】 [1] [2]B 物体下滑的速度为

当物体A 水平向右匀速运动时,A 受向左的摩擦力f 和向右的拉力2F1,B 物体受竖直向上的拉力F1和竖直向下的重力GB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由

于,,所

解析:3310?

【详解】

[1] [2]B 物体下滑的速度为

2=20.2m/s=0.4m/s B A v v =?

当物体A 水平向右匀速运动时,A 受向左的摩擦力f 和向右的拉力2F 1,B 物体受竖直向上的拉力F 1和竖直向下的重力G B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12f F =,1B F G =,由于

G mg =,m V ρ=,所以

222B B f G m g Vg ρ===①

当A 向左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A 受向左的拉力F 和向右的摩擦力f 以及向右的拉力2F 2,B 物体受竖直向上的拉力F 2以及竖直向上的拉力F 浮和竖直向下的重力G B ,因为物体A 对

水平桌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f 的大小不变,则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2F f F =+

()22B F G F =-浮 ()2B F f G F =+-浮②

因为物体B 始终浸没在水中,所以V V =排,则

F gV ρ=浮水③

由①②③式可得

42F Vg gV ρρ=-水

()

33-3333-3

3

100N+2 1.010kg/m 10N/kg 110m 2=

=310kg/m 4410m 10N/kg

F gV Vg

ρρ?????+=

???水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f 为

33-3322=2310kg/m 10N/kg 10m =60N B f G gV ρ==????

B 物体的重力为G B =30N ,B 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33-33=1.010kg/m 10N/kg 10m =10N B F gV ρ=???浮水

物体B 在水中匀速上升时,绳的拉力为

2=30N-10N=20N B F G F =-浮

拉力的功率为

22=20N 0.4m/s=8W B P F v =?

13.2 【解析】 【详解】

当木板开始翘动时,动力为人的体重500N ,此时距离支点A 的距离为动力臂,阻力为木板自重大小为400N ,作用点位于木板重心,即木板中央,距离支点A

长度为4m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解析:2 【解析】 【详解】

当木板开始翘动时,动力为人的体重500N ,此时距离支点A 的距离为动力臂,阻力为木板自重大小为400N ,作用点位于木板重心,即木板中央,距离支点A 长度为4m ,由杠杆平衡条件1122Fl F l =可得:

1500N?400N?4m l =

解得此时人距离A 点3.2m ,距离B 点:

3.2m+8m=11.2m 。

14.OB 10 减小 【解析】 【详解】

第一空.因为力与力臂垂直,因此线段OB 表示力F 的力臂;

第二空.在OA 的中点挂一重力为20N 的重物,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因为阻力臂垂直于阻力作

解析:OB 10 减小

【解析】 【详解】

第一空.因为力与力臂垂直,因此线段OB 表示力F 的力臂;

第二空.在OA 的中点挂一重力为20N 的重物,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因为阻力臂垂直于阻力作用线,OA 与水平面成45°角静止,因此阻力臂的长度为

1

2

OB ,由杠杆平衡条件1122Fl F l =可得:

12

F OB

G OB ?=?

11

×20N =10N 22

F G ==;

第三空.OA 从图示位置缓慢转动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动力F 方向不变,动力臂变长,阻力臂变短,阻力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1122Fl F l =可得力F 减小。

15.80 【分析】

不计绳子重和摩擦:

(1),额外功即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所以;根据图像知,当物重为100N 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将数据代入公式即可求出动滑轮的重力; (2)判断出承

解析:80 【分析】

不计绳子重和摩擦:

(1)=有用W Gh ,额外功即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所以W G h =额动;根据图像知,当物重为100N 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将数据代入公式

W W Gh G

W W W Gh G h G G 有用有用总

有用额

轮轮

η=

=

=

=+++即可求出动滑轮的重力;

(2)判断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将数据代入公式1

F G G n

=+物动()可得出绳子拉力,将重力及拉力代入公式100%100%100%W Gh Gh G W Fs Fnh nF

η=?=

?==?有用总

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详解】

由乙图知,当G=100N 时,η=50%,因不考虑绳子重和摩擦,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W W Gh G

W W W Gh G h G G 有用有用总

有用额

轮轮

η=

=

=

=+++,即:10050%100N N G =+动,解得:G 动

=100N ;

由甲图知,滑轮组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当货物的重力为400N 时,因不考虑绳子重和摩

擦,则此时的拉力:1

140010025022

F G G N N N ='+=?+=动()

(),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400100%80%222250W G h G h G N

W Fs F h F N

有用总

η''''=

=

===?=??. 故答案为250;80. 【点睛】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机械效率公式的应用,用好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时1

F G G n

=+物动(),能从图像中得出相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

16.6

【解析】由图象可知,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始终不变,当L1为0.2m 时,F1为3N ,乘积为0.6;当L1为0.6m 时,F1为1N ,乘积为0.6,图象上的点都满足此规律。故当L1为0.1 m 时,F1为

解析:6

【解析】由图象可知,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始终不变,当L 1为0.2m 时,F 1为3N ,乘积为0.6;当L 1为0.6m 时,F 1为1N ,乘积为0.6,图象上的点都满足此规律。故当L 1为0.1 m 时,F 1为6N 。 故答案为:6

17.40 甲 【解析】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G×OBF 甲×OA ,由题知,OA2OB ,则F 甲 10N ,如图乙,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G×OAF 乙×OB ,由题知,OA=2OB ,则F 乙 2×

解析:40 甲 【解析】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G×OB =F 甲×OA,由题知,OA =2OB ,则F 甲G OB

OA

?=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简单机械选择题 1.如图所示,规格完全相同的滑轮,用相同的绳子绕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提起重为G1和G2的两个物体,不计摩擦与绳重,比较它们的省力情况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G1=G2,则F1<F2,甲的机械效率高 B.若G1=G2,则F1>F2,乙的机械效率高C.若G1<G2,则F1<F2,甲、乙的机械效率相同 D.若G1<G2,则F1<F2,乙的机械效率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由于滑轮组相同,并且不计摩擦则额外功相等,若G1=G2,则有用功也相同,所以机械效率相等,故A错误; B. 甲图n=3,F1=G1,乙图n=2,F2=G2,若G1=G2,则F1

八年级下物理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最新整理】

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二单元 简单机械跟踪测试 一、选择题 1.在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羊角锤 B. 食品夹子 C. 核桃夹 D. 撬棒 2.下列实验中,采用多次测量,其目的相同的是哪几组() ①研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②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 ③研究杠杆平衡条件④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④ 3.如图赛艇比赛的场景,赛艇的桨可看成一个杠杆。若把杠杆按省力杠杆、等臂杠杆和费力杠杆进行分类,赛艇的桨属于() A. 省力杠杆 B. 费力杠杆 C. 等臂杠杆 D. 无法确定 4.如图所示,一个重G = 20N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被匀速提升了20 cm.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拉力F及其向上移动的距离s分别为() A. F = 10 N,s = 0.2m B. F = 10N,s =0.4m C. F = 20 N,s =0.2m D. F = 20 N,s = 0.4m 5.如图所示的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天平 B. 瓶盖起子 C. 食品夹 D. 钳子 6.如图是一个两面光滑的斜面,∠β大于∠α,同一个物体分别在AC和BC斜面受拉力从底端匀速运动到C点,所需拉力分别为F A)F B,拉力所做功分别为W A)W B,则 A. F A)F B)W A)W B B. F A)F B)W A)W B C. F A)F B)W A)W B D. F A)F B)W A)W B 7.下图是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瓶盖起子 B. 钳子 C. 镊子 D. 独轮车 8.图中正在使用的机械,属于省力杠杆的有()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二.填空题 9.(贵州省六盘水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卷)如图所示,在一水平地面上,木箱重500N,用F=150N的力拉动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滑轮重量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方向向_______) 10.每周一升国旗时,在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是__________滑轮,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 11.如图所示,三角支架ABC固定在客厅墙上,已知AB长40cm,AC长30cm,一花瓶正好放置在AB中点处。A处螺钉能承受的最大水平拉力为40N,为防止因A处螺钉松脱而使支架绕C点倾翻,所放置花瓶的重力最大为

人教版第十二章_《简单机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二)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及答案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8分)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 题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答 1.关于公式G=mg有几个同学进行了下面的说明,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是质量的10倍,g取10 B.g是质量和重力的比值 C.某一地点地面物体的G和g成正比 D.在同一地点,g为定值 2.用n只定滑轮与n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去匀速提升重物G,若不计动滑轮的重及摩擦, 加在绳上的拉力是向下的,则拉力应为() A. n G B. n G 2 C. n G 2 D. n G 4 3.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3N( ) A.一头小牛 B.一块砖 C.两枚一元硬币 D.一本物理课本 4.月球对它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物体引力的 6 1。设想我们乘宇宙飞船从地球登上月 球,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上质量为6㎏的物体,在月球表面时其质量为1㎏ B.在地球上重为600N的人,在月球表面时其重力仅为100N C.在月球表面一个金属球的密度仅为它在地球表面时的1/6 D.一根轻弹簧在地球表面将它拉长1㎝需用6N的拉力,同样这根弹簧在月球表面将它拉 长1㎝仅需1N的拉力 5.杠秤是一种常用称量工具,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秤杆左端粗、右端细,所以秤杆上刻度左端密、右端稀 B.在秤砣上吸附一块磁铁,将使测量值大于被测物体的实际质量 C.秤钩上不挂物体,用B提纽时,定盘星在B提纽处;用A提纽时,定盘星在A提纽处 D.用A提纽时,杆秤的称量范围比用B提纽时称量范围大 6.如下图所示中OA=4OB,杠杆平衡时F为( ) A.100N B.200N C.400N D.50N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一定能撬起地球 B.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试验中,一定要先调节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C.将已经平衡的杠杆两边所挂钩码都增加或减少相同的个数时,杠杆可能仍平衡 D.影响杠杆平衡因素是力 8.(德州市)如图2所示的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使弹黄秤的示数变为原来的1/2,杠杆 仍然保持平衡状态, 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A、把弹簧秤向左移动一个小格 B、减少三个钩码 C、把钩码向左移动一个小格 D、把钩码向右移动一个小格 9.(襄樊市)如图1所示的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C 10.(重庆市)如图4所示,李晶同学将放在课桌边的文具盒水平推至课桌中央,她针对 此过程提出了如下的猜想。你认为合理的是 ( ) A.文具盒所受重力对它做了功 B.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对它做了功 C.文具盒所受的推力F对它做了功 D.在此过程中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 11.如下图所示,要把杠杆一端提起来,用力最小的是( ) A.F1 B.F2 C.F3 D.F4 12.把一个石柱拉上台阶,在无滑动时,如右上图所示,最省力的施力点及施力方向应是 ( ) A.a B.b C.c D.d 13.如下图所示,物体的重力为G,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前进,这时物体受到摩擦力 的大小是( ) 图2

人教版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基础卷试卷

人教版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基础卷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保持F的方向竖直向上不变,将杆由A位置匀速转动到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F 将() A.先变大后变小B.始终变大C.始终变小D.始终不变 2.要用30N的力刚好提起40N的物体,若不计机械本身重力和摩擦,则下列简单机械可以采用的是() A.一个定滑轮 B.杠杆 C.一个动滑轮 D.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3.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用力F拉动重500N的木箱,使它在3s内匀速直线运动了3m,受到的摩擦力为200N。不计滑轮重及绳与滑轮间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F的大小为250N B.拉力F做的功为600J 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00W D.绳端移动的速度为1m/s 4.如图所示,轻质均匀杠杆分别挂有重物G A和G B(G A>G B),杠杆水平位置平衡,当两端各再加重力相同的物体后,杠杆 A.仍能保持平衡

B.不能平衡,左端下沉 C.不能平衡,右端下沉 D.不能确定哪端下沉 5.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了一个家庭游戏活动.活动要求是:家庭成员中的任意两名成员分别站在如图所示的木板上,恰好使木板水平平衡.若小兰和爸爸的体重分别为400N 和800N,小兰站在距离中央支点2米的一侧,爸爸应站在距离支点l米的另一侧,木板水平平衡.现在他们同时开始匀速相向行走,小兰的速度是0.5米/秒,则爸爸的速度是多大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不被破坏? A.1.0米/秒B.0.75米/秒C.0.5米/秒D.0.25米/秒 6.一个刻度准确的杆秤,如果用了质量较大的秤砣,则用该秤称出的物体的质量比实际质量() A.偏大 B.偏小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重20N的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不计绳重及绳子与轮的摩擦)动滑轮重6N,滑轮下面悬挂一个物体B,当物体B重8N时,恰能匀速下落,若用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 A作用在物体A,使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拉力F A的大小为 A.F A=8N B.F A=20N C.F A=14N D.F A=7N 8.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重100 N的物体A,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为10 N,则拉力F的大小及物体A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 A.200 N,10 N B.200 N,20 N C.20 N,10 N D.20 N,20 N 9.如图为一健身器材模型,杠杆AB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A∶OB=1∶4,质量为60 kg的小明站在水平放置的体重计上,通过该杠杆提起吊篮中的重物,吊篮重80 N.当棱长为20 cm的正方体重物甲刚被提起时,体重计示数为43 kg;当棱长为40 cm的正方体重物乙刚被提起时,体重计示数为18 kg.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A、B两端绳子拉力保持竖直.不计绳重、杠杆自重及摩擦, g取10 N/kg,则重物甲与重物乙的密度之比为( )

2014八年级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题

2014八年级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1.如图14所示,小明分别用甲滑轮、乙滑轮把重力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到相同的高度,则( ) A.使用甲滑轮可以省力 B.使用乙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C.使用甲滑轮做的有用功多 D.使用乙滑轮的机械效率为100% 2.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 要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的汽车拉出来,试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2) 如图所示的曲棒,ABC可绕A点的转轴转动,请画出要使曲棒ABC在图中位置保持平衡时所需最小力的示意图。 3.用下列简单机械,使重力同为G的物体都保持静止状态,不计摩擦、机械自重及绳的重量,其中用最小的是( ) 4.如图l4所示,用沿竖直方向的绳子吊一光滑球靠在墙上,球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5.如图(甲)、(乙)所示是由相同的滑轮组装的滑轮组,甲乙两人分别用两装置在相等时间内将质量相等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空气阻力、摩擦、滑轮和绳子的质量均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拉力是乙的拉力的3倍 B.甲拉力的功率大于乙拉力的功率 C.乙拉绳子的速度大小是甲拉绳子速度大小的2倍 D.如果考虑滑轮质量,图甲装置的机械效率比图乙的小 6.下列所示工具中,使用时不能省力但能省距离的是 () A.动滑轮B.订书机C.羊角锤D.镊子 7.电气化铁路的输电线常用如图4的方式悬挂在钢缆上。钢缆的A端固定在电杆上,B端通过滑轮组连接在电杆C上。 (1)配重D是3个混凝土圆盘,每个盘的质量是15kg。按图示的配置,钢缆在B端所受的拉力是N。(不计滑轮和钢缆的质量,g=10N/kg) (2)如果只考虑B端的牢固性,本来可以把它直接固定在电杆C上,也可以用一个很硬的大弹簧连接B和C。实际上却用滑轮组来连接,这样做的好处是,以保证措电器与输电线接触良好。 8.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拉动重500N的物体在水平支持面上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且物体所受摩擦力是物重的0.2 倍,问: (1)若不计机械自重及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则拉力F是多大? (2)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90%,则F的大小是多大?(保留一位小数) (3)可见,使用滑轮组时可以省力不能省功,在物理学中这一原理称为。

简单机械测试卷(含答案)

简单机械测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将一个重为4.5N的物体沿斜面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如图所示),斜面长1.2m,高0.4m,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0.3N(物体大小可忽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沿斜面向上的拉力0.3N B.有用功0.36J,机械效率20% C.有用功1.8J,机械效率20% D.总功2.16J,机械效率83.3%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物重G=4.5N,高h=0.4m,斜面长L=1.2m,受到的摩擦力f=0.3N,则所做的有用功W有=Gh=4.5N×0.4m=1.8J,所做的额外功W额=fL=0.3N×1.2m=0.36J.故总功为W总=W有+W额=1.8J+0.36J=2.16J,机械效率η=W有/W总=1.8J/2.16J=83.3%.故选项D是正确的. 【考点定位】功、机械效率的相关计算. 2.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在4s内将重为14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若动滑轮重10N,石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F为75N B.绳子自由端向上移动了4m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93.3% D.提升200N重物时,滑轮组机械效率不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n=3,不计摩擦及绳重,拉力: F=1 3 (G+G动)= 1 3 ×(140N+10N)=50N,故A错误; B.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3h=3×2m=6m,故B错误;C.拉力做功:W总=Fs=50N×6m=300J, 有用功:W有用=Gh=140N×2m=28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W W 有用总 ×100%= 280J 300J ×100%≈93.3%,故C 正确。 D . 提升200N 重物时,重物重力增加,据η=W W 有用总=Gh Gh G h +动=G G G +动 可知滑轮组机械效率变大,故D 错误。 3.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使用机械时 A .功率越大,做功越快 B .做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C .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D .可以省力、省距离,也可以省功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越大,做功越快; (2)机械效率是表示有用功所占总功的百分比;即效率越高,有用功所占的比例就越大; (3)功率和效率是无必然联系的; (4)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详解】 A .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故做功越快功率一定越大,故A 正确; B .机械效率是表示有用功所占总功的百分比,故做功多,而不知道是额外功还是有用功,所以无法判断机械效率,故B 错误; C .由于功率和效率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功越快,机械效率不一定越高,故C 错误; D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故D 错误. 故选A . 4.如图,小明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沙桶从1楼地面缓慢地提到2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功为W 1,机械效率为1η;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率为W 2,机械效率为2η,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A .W 1<W 2,η1>η2 B. W 1=W 2,η1<η2 C .W 1>W 2 , 1η<2η D .W 1=W 2 , 1η=2η 【答案】A

人教版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单元学能测试试题

人教版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学能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B.机械做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D.做功越快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2.如图所示,用10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以A为参照物,B是静止的 B.滑轮移动的速度为0.4m/s C.绳子拉物体A的功率为1W D.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F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会增大 3.某同学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绳子自由端竖直移动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图线a 所示,物体上升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图线b所示。已知物体的质量为450g,所用动滑轮的质量为50g,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3.2N.g取10N/kg。在0~2s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 B.机械提升动滑轮做的功0.2J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D.拉力F的功率为0.64W 4.如图所示,重为12N的物体A放在足够长的水平桌面上,通过轻质细绳与滑轮相连,不计绳重与滑轮间的摩擦,动滑轮重为2N,重为6N的物体B通过滑轮拉动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0.2m/s,2min后,物体B着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3N B.1min内拉力对物体A做功为36J C.2min内B物体的重力做功为144J D.若用一个向左的拉力F使 A向左匀速运动,则F=8N 5.如图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使重为G的木棒绕固定点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在棒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逐渐增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拉力F不变,F的力臂变大 B.拉力F变大,F的力臂变小 C.重力G不变,G的力臂变小 D.重力G变小,G的力臂变大 6.如图所示,用24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可以使重2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重10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且不变.若不计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轴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地面受到的摩擦力为12N B.滑轮移动的速度为0.4m/s C.水平拉力F的功率为4.8W D.在2s内绳子对物体A所做的功为4.8J 7.如图所示是某建筑工地用升降机提升大理石的滑轮组示意图。滑轮组通过固定架被固定住,滑轮组中的两个定滑轮质量相等,绕在滑轮组上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2000N.大理石的密度是2.8×103kg/m3,每块大理石的体积是1.0×10﹣2m3,升降机货箱和动滑轮的总重力是300N.在某次提升15块大理石的过程中,升降机在1min内将货箱中的大理石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了15m,绳子末端的拉力为F,拉力F的功率为P,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不计绳子的重力和轮与轴的摩擦,g取10N/kg.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word)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word) 一、简单机械选择题 1.如图甲所示,是建筑工地上的塔式起重机示意图,它是通过电动机带动如图乙所示的滑轮组起吊物料的.如果这个滑轮组把6×103N的重物在10s内匀速提升l0m,绳索自由端的拉力F=2.1×103N,不计一切摩擦和绳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拉力做的功是2.1×104J B.拉力F的功率是2.1×103W C.该滑轮组的动滑轮共重300N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答案】C 【解析】 由图乙知道,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是n=3,即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 s=3h=3×10m=30m,所以拉力做的功是:W总=Fs=2.1×103 N×30m=6.3×104 J,故A错误;拉力做功的功率是:P=W总/t=6.3×104N/10s=6.3×103 W,故B错误;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由F=(G+G动)/n可知,动滑轮的总重是:G动 =nF-G=3×2.1×103 N-6×103 N=300N,故C正确;拉力做的有用功是:W有=Gh=6×103 N×10m=6×104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η=W有/W 4J/6.3×104J×100%≈95.2%,故D错误,故选C. 总×100%=6×10 2.关于机械效率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B.单位时间内做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省力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D.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越小,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做功多,有用功不一定多,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不一定高,所以机械效率不一定高,故A错误; B、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与单位时间内做功多少无关,故B错误; C、省力多的机械的机械效率往往偏低,故C错误; D、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越小,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就越高,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①总功=有用功+额外功;②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③由机械效率的定义可知,机械效率的高低只与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有关,与做功多少、功率大小无关. 3.山区里的挑夫挑着物体上山时,行走的路线呈“S”形,目的是 A.加快上山时的速度 B.省力

简单机械测试卷及答案

简单机械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工人用250N 的力F 将重为400N 的物体在10s 内匀速提升2m ,则此过程中 A .工人做的有用功为800J B .工人做的总功为500J 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 D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0W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工人做的有用功: 400N 2m 800J Gh W ==?=有 , A 选项正确。 B .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4m ,工人做的总功: 250N 4m 1000J W Fs ==?=总 , B 选项错误。 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800J 80%1000J W W = = =有总 η, C 选项错误。 D .拉力做功的功率: 1000J 100W t 10s W P = ==, D 选项错误。 2.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使用机械时 A .功率越大,做功越快 B .做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C .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D .可以省力、省距离,也可以省功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越大,做功越快; (2)机械效率是表示有用功所占总功的百分比;即效率越高,有用功所占的比例就越大; (3)功率和效率是无必然联系的; (4)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详解】 A .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故做功越快功率一定越大,故A 正确; B .机械效率是表示有用功所占总功的百分比,故做功多,而不知道是额外功还是有用功,所以无法判断机械效率,故B 错误; C .由于功率和效率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功越快,机械效率不一定越高,故C 错误; D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故D 错误. 故选A . 3.如图,小明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沙桶从1楼地面缓慢地提到2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功为W 1,机械效率为1η;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率为W 2,机械效率为2η,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A .W 1<W 2,η1>η2 B. W 1=W 2,η1<η2 C .W 1>W 2 , 1η<2η D .W 1=W 2 , 1η=2η 【答案】A 【解析】因为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所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相同;根据η = W W 有总 可知:当有用功一定时,利用机械时做的额外功越少,则总功越 少,机械效率越高。而乙滑轮是动滑轮,所以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则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即W 1η2.故选C. 4.如图用同一滑轮,沿同一水平面拉同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 1、F 2、F 3,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单元 易错题测试综合卷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轻质硬杆AB长50cm。用长短不同的线把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甲和体积是1dm3的球乙分别拴在杆的两端。在距A点20cm处的O点支起AB时,甲静止在桌面上,乙悬空,杆AB处于水平平衡。将乙浸没在水中后,杆AB仍平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取g=10N/kg)() A.杆A端受力增加了15N B.杆A端受力减小了10N C.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增加了1500Pa D.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减小了1500Pa 2.如图,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重为10N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上升速度为0.4m/s,不计绳与滑轮摩擦以及滑轮重和绳重,则拉力F的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 A.5N 0.8m/s B.20N 0.8m/s C.5N 0.2m/s D.20N 0.2m/s 3.如图所示,重为60牛的物体甲放在水平桌面上,与重为6牛的物体乙用细绳相连,绳的重力和滑轮处的摩擦均忽略不计。当物体乙恰好能以0.2米/秒的速度匀速下落时,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绳拉甲物体的力为6牛 B.甲物体的速度为0.2米/秒 C.5秒内绳的拉力对甲物体做的功为60焦 D.绳的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2W 4.关于定滑轮、动滑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定滑轮虽然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B.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而动滑轮实质是不等臂杠杆

C.又省力又少移动距离的动滑轮是无法实现的 D.使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只能省一半力 5.如图所示,边长为a、密度均匀的正方体物块静止于河岸边,在BB′边上施加一个力F 使其绕DD′边转动掉落于河水中,它漂浮时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水的密度为ρ,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块的密度为a h a ρ- () B.物块的重力为(a﹣h)ρga C.物块漂浮在水面时底面受水的压强为ρg(a﹣h) D.为了使物块掉落于河水中,力F至少是 2 2 4 a h a g ρ- () 6.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撞击锤柄,锤柄停止运动后,锤头由于惯性作用继续向下运动便紧套在柄上 B.近视眼原来成像在视网膜之后,佩戴凹透镜以后得到了矫正 C.竖直挂在小车顶部的小球与车厢壁刚好接触,小球随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小球只受到绳子的拉力和重力2个力的作用 D.每个滑轮重3牛,物体重6牛,不计绳力和摩擦,物体静止时拉力F为3牛 7.用一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竖直向上提升物体A,要求滑轮的个数要用完(未画出),实验中,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物体A上升的速度v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在1~2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关杠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作为杠杆一定要有支点,而且支点一定在杠杆上,杠杆的形状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B.杠杆的长度一定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 C.使用杠杆一定省力,有的杠杆既可省力,又可少移动距离 D.从杠杆的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做动力臂 2.如果在两个力的作用下杠杆恰好平衡,则( ) A.这两个力的大小一定相等 B.这两个力的力臂一定相等 C.这两个力的大小与它们的力臂成反比 D.这两个力与它们的力臂正比 3.处于平衡状态的杠杆,如再加一个力F后,杠杆仍处于平衡,则力F( ) A.一定在阻力一边 B.一定在动力一边 C.作用线通过支点 D.无法判断 4.一只杆秤原来准确,但跟它配套的秤砣掉了一块,再用它称量物体时,其读数将比实际质量( ) A.大 B.小 C.相同 D.无法确定 5.以下工具,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是( ) A.钢丝钳 B.镊子 C.剪铁皮的剪刀 D.扳手 6. 如右图所示,定滑轮左端绳子下端挂着相同的重物,若在定滑 轮右端的绳子自由端分别沿三个方向用力,力的大小分别为: F1、F2、F3,则( ) 。 A.F1最大B.F2最大 C.F3最大D.三个力一样大 7.一定不省力的简单机械是( ) A.杠杆 B.轮轴 C.动滑轮 D.定滑轮 8. 要提高某机械的机械效率,应该( ) A.减小外力所移动的距离B.减小额外功占总功的百分比 C.减小总功D.减小外力 9. 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动滑轮来提升货物,目的是为了( ) A.减少拉力的大小 B.减少做功的多少 C.改变拉力的方向 D.减少物体移动的距离 10.园艺师傅使用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 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B.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C.增大动力臂,省力 D.减小阻力臂,省力 11. 右图是用滑轮组把陷入沟里的汽车拉出来的两种方 法,你看哪种方法更省力?( ) A.甲图的方法. B.乙图的方法. C.两图的方法一样. D.无法比较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提高卷)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本试卷g 取l0N/kg) 1.(2018山东东营)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改进机械的性能可以使机械效率达到100% B .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C .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 D .做功快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2.(2018浙江宁波)如图所示,F 1=4N ,F 2=3N ,此时物体A 相对于地面静止,物体B 以0.1m/s 的速度在物体A 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 绳子之间的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F 2的功率为0.6W B .弹簧测力计读数为9N C .物体A 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 D .如果增大F 2,物体A 可能向左运动 3.(2018河南省)下列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4.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300N 的物体,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为60N ,如图,若不考虑绳的重力和绳的摩擦,使物体以0.1m/s 匀速移动时,水平拉力F 及其功率的大小分别为( ) A .20N 2W B .30N 6W C .60N 2W D .20N 6W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5.如图所示,用甲乙两种装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每个滑轮重相同,不计摩擦及绳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较省力,机械效率较低 B .乙较省力,机械效率较低 C .甲较省力,机械效率较高 D .乙较省力,机械效率较高 6.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将重600N 的物体在10s 内匀速提升了2m ,已知动 班级 姓名 座号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单元达标测试综合卷学能测试试题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单元达标测试综合卷学能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在竖直向上的力F 的作用下,重为10N 物体A 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上升速度为0.4m/s ,不计绳与滑轮摩擦以及滑轮重和绳重,则拉力F 的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 ) A .5N 0.8m/s B .20N 0.8m/s C .5N 0.2m/s D .20N 0.2m/s 2.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很多地方举行了赛龙舟活动,极大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关于赛龙舟活动,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划水的船桨是费力杠杆 B .龙舟漂浮在水面上,说明龙舟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C .运动员向后划水,龙舟向前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划船时,水既是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如图人们用木棒撬石块,在 C 点沿不同方向施加作用力 F 1 或 F 2 或 F 3 ,这三个力的大小关( ) A .123F F F == B .123F F F >> C .123F F F << D .无 法 判断 4.如图所示,重为60牛的物体甲放在水平桌面上,与重为6牛的物体乙用细绳相连,绳的重力和滑轮处的摩擦均忽略不计。当物体乙恰好能以0.2米/秒的速度匀速下落时,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 .绳拉甲物体的力为6牛

B.甲物体的速度为0.2米/秒 C.5秒内绳的拉力对甲物体做的功为60焦 D.绳的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2W 5.用图所示装置提升重为350 N的箱子,动滑轮重50N,不计绳重和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不仅省力,还省距离 B.箱子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 N C.箱子上升的速度等于绳子自由端伸长的速度 D.此过程装置的机械效率约为58.3% 6.以下几个验证性小实验,其中有错误的是 A.冬天将玻璃片从室外拿到室内,发现它上面有一层雾,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B.将滚摆从最高点放手后,发现它上下运动,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C.用弹簧测力计沿着木板将物体匀速拉动到某一高度,发现用长木板比短木扳拉动时测力计示数小,说明相同情况下斜面越长越省力 D.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车轮朝下比车轮朝上拉动时测力计示数小,说明相同条件下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7.如图所示,用24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可以使重2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重10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且不变.若不计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轴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地面受到的摩擦力为12N B.滑轮移动的速度为0.4m/s C.水平拉力F的功率为4.8W D.在2s内绳子对物体A所做的功为4.8J 8.如图,粗细均匀木棒AB长为1m,水平放置在O、O'两个支点上.已知AO、O'B长度均为0.25m。若把B端竖直向上稍微抬起一点距离,至少需要用力40N;则木棒的重力为() A.160N B.120N C.80N D.4ON 9.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直尺AB,将中点O支起来,在B端放一支蜡烛,在AO的中点C放两支与B端完全相同的蜡烛,此时直尺AB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将三支蜡烛同时点燃,且它们的燃烧速度相同,那么在蜡烛的燃烧过程中,直尺AB将()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简单机械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200N 的物体在5s 内匀速上升了1m.已知拉绳子的力F 为120N,如果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A .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m B .拉力F 做的功为200J 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3.3% D .拉力F 的功率是40W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物重由两段绳子承担,因此,当物体提升1m 时,绳子的自由端应被拉下2m ,故A 错误; B 、拉力为120N ,绳子的自由端应被拉下2m ,则拉力做功为: ,故B 错误; 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C 正确; D 、拉力F 的功率,故D 错误. 故选C . 【点睛】 涉及机械效率的问题时,关键是要清楚总功、有用功、额外功都在哪,特别要清楚额外功是对谁做的功,弄清楚这些功后,求效率和功率就显得简单了。 2.如图是抽水马桶水箱进水自动控制的结构原理图,AOB 为一可绕固定点O 转动的轻质杠杆,已知:1:2OA OB =,A 端用细线挂一空心铝球,质量为2.7kg . 当铝球一半体积浸在水中,在B 端施加3.5N 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 时,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 衡.(33 2.710/kg m ρ=?铝,10/g N kg = )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 .该铝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33110m -? B .该铝球的体积为33310m -?

C .该铝球受到的浮力为20N D .该铝球受到的浮力为40N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密度的公式得到铝球实心部分的体积,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A 端的拉力,铝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减去A 端的拉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得出球的体积,球的体积减去实心部分的体积得到空心部分的体积. 【详解】 铝球实心部分的体积:3333 2.71102.710/m kg V m kg m ρ -= = =??实, 由杠杆平衡的条件可得:F A × OA=F B ×OB ,2 3.571 A B OB F F N N OA ==?=, 铝球受到的浮力: 2.710/720F G F mg F kg N kg N N =-=-=?-=浮, 铝球排开水的体积:3333 20210110/10/F N V m g kg m N kg ρ-===???浮排水, 铝球的体积:3 3 3 3 22210410V V m m --==??=?球排, 则空心部分的体积:4 3 3 3 3 3 410110310V V V m m m ---=-=?-?=?空球实. 【点睛】 本题考查杠杆和浮力的题目,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 3.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在4s 内将重为140N 的物体匀速提升2m ,若动滑轮重10N ,石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拉力F 为75N B .绳子自由端向上移动了4m 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93.3% D .提升200N 重物时,滑轮组机械效率不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 由图可知,n =3,不计摩擦及绳重,拉力:

初二物理功和简单机械练习题及答案

功和机械能 一、选择填空(每小题3分,共30分) 1.小朋友沿着滑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忽略空气阻力)() A.他受重力、支持力、下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B.他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C.他的重力势能转化成了动能和内能 D.他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2.直升机在匀速下降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是() A.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B.势能减少,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少 C.势能不变,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D.势能减少,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3.关于机械能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只具有动能 B.炮弹具有的机械能一定比子弹具有的机械能大 C.质量和速度都相同的物体具有的动能一样大 D.质量大的物体的具有的重力势能一定大 4.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越省力的机械,其机械效率越高 B.做的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C.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D.有用功一定时,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5.洒水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行驶中不断洒水,在此过程中洒水车() A.动能不变 B.动能变小 C.动能变大 D.无法确定 6.甲、乙两辆汽车,功率之比为2∶1,在相同时间内沿水平路面通过的距离之比为1∶2.则它们所做的功之比为() A.2∶1 B.1∶1 C.1∶4 D.4∶1 7.体育课上两位同学进行爬杆比赛,假如他们先后从同一根杆的底端匀速爬到顶端,如果要粗略比较一下两人做功的大小,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 A.爬杆的速度 B.爬杆的时间 C.两人的体重 D.杆的具体高度 8.某人用手将一物体竖直举高2m和用机械效率为80%的斜面将它升高2 m.比较两种情况() A.用手举高时做功多 B.用斜面升高时做功多 C.两种情况做功一样多 D.两种情况都不做功 9.体育课上,同学们一起踢足球,小宇同学用50N的水平方向的力,将重4N的足球沿水平方向踢出去,足球在草地上滚动了30m才停下来,在足球滚动的过程中,小雨对足球做的共是() A.4J B.1500J C.120J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10.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 A.减小摩擦 B.使每组数据更准确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D.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1.跳水运动员从最高点向水面下落的过程中,他的_____能逐渐减少,___ _能逐渐增加. 12.功率是描述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小明同学骑车的功率大约是40W,他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一只小鸟在空中飞行时具有40J的机械能,若它具有10J的势能,则它具有_______J的动能. 13. 小明在水平面上用50 N的水平推力,加速推着一辆重120 N的小车,前进了10 m,小明的 推力做功是________J.水平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做功是________J. 14.一个重200N的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前进了25m,拉力撤销后,物体靠惯性又前进了 10m,若拉力做的功为500J,则拉力的大小为_________N。 15.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当它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卫星的动能_______,卫星 的势能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6. 甲、乙两辆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如果它们的功率相同,行驶速度之比v甲∶v乙=2∶1.在 相同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牵引力做功之比为________. 17. 用一只铁桶从深井中取水,第一次取半桶,第二次取满桶,两次相比:W1额_____W2额,η1___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单元 易错题难题自检题检测试卷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易错题难题自检题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 1.用图3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力不计.则 A.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B.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C.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D.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2.在建筑工地,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建筑材料运送到高处。当电动机用800N的力拉钢丝绳,使建筑材料在10s内匀速上升1m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g取 10N/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建筑材料的质量为2160kg B.电动机对钢丝绳做的功为1600J C.钢丝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1m/s D.电动机对钢丝绳做功的功率为240W 3.如图是搬运工人用滑轮组将仓库中的货物沿水平轨道拉出的示意图。已知货物的质量为600kg,所受轨道的摩擦力为其重力的0.1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若人以0.6m/s 的速度匀速前行,经100s将货物拉出仓库。人拉货物的过程中,分析正确的是() A.货物移动距离为20m B.工人的拉力为400N C.工人做的有用功为4 D.工人拉力的功率为360W 3.610J 4.如图人们用木棒撬石块,在C点沿不同方向施加作用力F1或F2或F3,这三个力的大小关()

A .123F F F == B .123F F F >> C .123F F F << D .无 法 判断 5.如图甲,轻质杠杆AOB 可以绕支点O 转动,A 、B 两端分别用竖直细线连接体积均为1000cm 3的正方体甲、乙,杠杆刚好水平平衡,已知AO :OB =5:2;乙的重力为50N ,乙对地面的压强为3000Pa .甲物体下方放置一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6000cm 3的水(甲并未与水面接触),现将甲上方的绳子剪断,甲落入容器中静止,整个过程不考虑水溅出,若已知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杠杆平衡时,乙对地面的压力为50N B .甲的密度为2×103kg/m 3 C .甲落入水中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未放入甲时增加了400Pa D .甲落入水中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14N 6.重为G 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天花板上,在其下端施加一水平拉力F ,让木棒缓慢转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动力臂逐渐变小 B .阻力臂逐渐变大 C .动力F 与动力臂乘积不变 D .动力F 逐渐变大 7.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