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四大法则翻译
生态学专业词汇

Some special words in ecology Aabsolute reproductive value绝对生殖值abundance 多度abyssal zone 深海带acclimation 驯化accumulation horizon 淀积层aestivation 夏眠age structure 年龄结构age-specific life table 特定年龄生命表agroecosystem 农业生态系统alleles 等位基因allelochemic 异种信息素/种间外激素Allen’s rule 阿伦法则allogenic succession 异发演替allopatric speciation 异域性物种altruism 利他行为asexual reproduction 无性生殖association group 群丛组association table 群丛表association unit theory 群丛单位理论association 群丛associations 群丛Autecology 个体生态学autogenic succession 自发演替autotrophs 自养生物Bbalancing selection hypothesize 平衡说basal area 底面积Bergman’s rule 贝格曼规律bethal zone 半深海带biocoenosis 生物群落bioconcentration 生物浓缩biological enrichment 生物富集biomagnification 生物放大biomass 生物量biome 生物带bionomic strategy 生态对策biosphere生物圈bottle neck 瓶颈Ccannibalism 同种相食carnivores 食肉动物carring capacity 负荷量catastrophic 灾难性因素chamaephytes(Ch) 地上芽植物character displacement 特征替代cheliophytes 阴性植物climate climax 气候顶级climate school 气候学派climax community 顶级群落climax 顶级群落cline 渐变群closed community 封闭群落clumped 集群分布coadapted system 协同适应系统coarse grained 粗粒性分布co-dynamics 相互动态co-evolution 协同进化cohort 同生群cold desert 冷荒漠colonization 定居, 建群coloration 色泽communities in littoral zone 沿岸生物群落communities in the limnetic zone 湖沼带生物群落communities in the profundal zone 深水带生物群落Community ecology 群落生态学community matrix 群落矩阵community organization 群落组织community 群落companion species 伴生种compen-satory predation 补偿性捕食competition coefficient 竞争系数competition hypothesis 竞争假说competitive exclusion 竞争排除competive lottery 抽彩式竞争conservation 保守主义者conspicuousness 显著度constancy 恒有度contest competition 干扰竞争contest type of competition 争夺型竞争continental rise 大陆隆continental shelf 大陆架continental slope 大陆坡convergent adaptation 趋同适应convergent oscillation 趋同波动cost of gene recombination 基因重组价cost of mating 交配价cost of meiosis 减数分裂价courtship behavior 求偶行为coverage 盖度crude density 原始密度cryptophytes(Cr) 隐芽植物Ddecomposition 分解作用delayed density dependence 延后密度制约density effect 密度效应density ratio 密度比density-dependent 密度制约density-independent 非密度制约deterministic model 决定模型detrial food chain 碎食物链detritus feeder 食碎生物development 发育diagrammatic life table 图解式生命表diapause 滞育differential species 区别种diffuse competition 分散竞争diominant-submissive 支配—从属directional selection 定向选择discrete generation 离散世代disruptive selection 分裂选择disturbance climax/disclimax 偏途顶级divergent oscillation 趋异波动dominance 优势度dominant species 建群种dominant species 优势种dominant-submissive 支配—从属关系dry desert 干荒漠dynamic classification 动态分类系统dynamic life table 动态生命表dynamic-composite life table 动态混合生命表Eearth nucleus 地幔earth’s crust 地核Ecological amplitude 生态幅ecological density 生态密度ecological dominance 生态优势ecological environment 生态环境ecological equivalent 生态等值种ecological factor 生态因子ecological force 生态力ecological invasion 生态入侵ecological natality 生态出生率ecological release 生态释放Ecology生态学ecosystem development 生态系统的发育Ecosystem ecology 生态系统生态学ecosystem 生态系统ecotone hypothesis 生态交错带假说ecotype 生态型ectotherm 外温动物edge effect 边缘效应eitolation phenomenon 黄化现象emergy 能值emigration 迁出endogenous migration 内因性迁移endotherm 内温动物environment hormone 环境激素environment 环境equilibrium theory 平衡理论euphotic zone 透光带euryecious 广栖的euryhaline 广盐性的euryhydric 广水性的euryphagic 广食性的eurythermal 广温性的eurytopic species 广适种eutrophication 富营养化evergreen hardwood forest 常绿硬材林Evolution ecology 进化生态学evolution force 进化力exogenous migration 外因性迁移exploitive competition 利用竞争exponetial growth 指数增长Ffacultative parthenogenesis 孤雌生殖facultative parthenogenesis 兼性孤雌生殖facultative 兼性因素family selection 家庭选择farmland ecosystem 农田生态系统fecundity schedule 生育力表fecundity 生育力feedback 反馈feeding niches 取食生态位filter food 滤食性生物fine grained 细粒性分布finite rate of increase 周限增长率fitness 合适度floristic-structural classification 植物区系—结构分类系统fluctuation 波动food chain 食物链formation group 群系组formation 群系formation 植物群系foundational niche 基础生态龛freshwater ecology 淡水生态学freshwater ecosystem 淡水生态系统function response 功能反应Ggamete selection 配子选择gaps 缺口gaseous cycle 气体循环geng pool 基因库geographic variation 地理变异geographical theory of speciation 物种形成geometric growth 几何级数增长geophytes(G) 地下芽植物global ecology 全球生态gradient hypothesis 梯度假说grain 粒性grazer 牧食生物grazing food chain 捕食食物链greenhouse effect 温室效应gregarization pheromone 聚集信息素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总初级生产力group selection 群体选择group selection 群体选择group selection 群选择growth form 生长型guild 同资源团Hhabal zone 深渊带habitat 生境heath 石楠群丛height 高度hemicryptophytes(He) 地面芽植物herbivore 植食herbivores 植食动物heterotrophic succession 异养演替heterotrophs 异养生物hibernation 冬眠homeostasis 内稳态homeostasis 自调节稳态homeostatic organism 内稳态生物homeostatic process 内稳定过程human demography 人口统计学Human ecology 人类生态学humus 腐殖质hydrarch succession 水生演替hydrosere 水生演替系列Iimmigration 迁入importance value 重要值individual converse rate 个体转化率industrial melanism 工业黑化现象inner capacity increase 内禀增长力inner-environment 内环境instantaneous rate of increase 瞬间增长率intensity 强度interference competition 干扰竞争interference competition 干扰竞争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hypothesis中度干扰假说internal distribution pattern 内分布型interspecfic relationship 种间关系intertidal zone 潮间带intraspecific relationship 种内关系inversely density dependent 反密度制约Island ecology 岛屿生态学iteroparity 多次繁殖生物iteroparous 多次生殖JJordan’s rule 约丹定律Kkeystone species 关键种kin selection 亲属选择kin selection 亲属选择k-strategists k-策略者Lland cover 土地覆盖land use 土地利用Landscape ecology 景观生态学law of constant final yield 最后产量衡值法则law of the minimum 最小因子法则law of tolerance 耐受性法则layer 层leached layer 淋溶层leaf area index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S)叶面积指数lentic ecosystem 静水生态系统life cycle 生活周期life expectancy 生命期望life form spectrum 生活型谱life form 生活型life history strategy 生活史对策life history 生活史lifespan 生活年限lifetime 寿命limit of tolerance 忍受性限度littoral zone 沿岸带lotic ecosystem 流水生态系统Mmacroclimate 大气候macrofauna 大型生物Marine ecology 海洋生态学marine ecosystem 海洋生态系统maximum natality 最大出生率maximum sustained yield 最大持续生产量megafauna 巨型生物mexofauna 中型生物microclimate 小气候microcolony 微菌落microcommunities 小群落micro-ecosystem 微生态系统micro-environment 微环境microfauna 小型生物microplankton 小型浮游生物migration 迁徙migration 迁移modular organism 构件生物modules 构件Molecular ecology 分子生态学monoclimax theory 单元演替顶级monocultute 单种养殖monogamy 单配偶制monpohagous 单食性monsoon forest 季风林mortality curve 死亡曲线mortality 死亡率mosaic 镶嵌性Nnatality 出生率n-dimensional niche n维生态龛negative feedback 负反馈net primary production(GP) 净初级生产力neutrality controversy 中性说论战niche compression 生态位压缩niche separation 生态位分离niche shift 生态位分离niche 生态位non-equilibrium theory 非平衡理论non-homeostatic organism 非内稳态生物Oobiotic component 非生物成分ocean-current 洋流ohort life table 同群生命表omnivores 杂食动物open community 开放群落open shrublands 稀疏灌丛opportunist 机会主义者ordination 排序ornamentation 修饰Ppanclimax 泛顶级pantropical 泛热带区parabiosphere 副生物圈parasites 寄生生物parasitoidism 拟寄生parent material 母质层parental care 亲代关怀parental investment 亲本投资patchiness 斑块性per capita growth rate 每员增长率perclimax 前顶级peritrophic mycorrhizae 周边营养性菌根phanerophytes(Ph) 高位芽植物phenotype 表现型photoperiodism 光周期现象phyplankton 浮游植物physiognomy 外貌Physiological ecology 生理生态学physiological natality 生理出生率phytochrom 色素pioneer community 先锋群落pjarapatric speciation 邻域性物种plankon 浮游生物Poission distribution 泊松分布polyandry 一雌多雄制polyclimax theory 多元顶级理论polygamy 多配偶制polygyny 一雄多雌制polymorphism 多型现象polyphagous 多食性的Population ecology 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种群porosity 粒间空隙positive feedback 正反馈postclimax 超顶级predation 捕食者predator 捕食者present reproductive value 当年繁殖价值prevail climax 优势顶级prey 猎物prezygotic mechanism 合子前隔离primary production 初级生产primary succession 初级演替primary succession 原生演替principle of allocation 分配原理principle of competitive exclusion 竞争互斥原理production rate 生产率production 生产量productivity 生产力progressive succession 进展演替protogynous hermaphriodism 雌雄同体pyramid of energy 能量金字塔Rradiation adaptation 趋异适应random 随机分布rare species 偶见种reaction time lag 反应滞时reactive species 反映性物种realized natality 实际出生率realized nick 实际生态龛regressive succession 逆行演替relative frequency 相对频度relative reproductive value相对生殖值reproduction effect 生殖成效reproductive cost 繁殖成本reproductive pattern 生殖格局reproductive time lag 生殖滞时reproductive value 生殖值residual reproductive value 剩余繁殖价值resilient stability 恢复稳定性resistant stability 抵抗稳定性Restoration ecology 恢复生态学richness 丰度r-k continuum of strategies r-k 策略连续系统r-strategists r-策略者Ssaprovores 食腐者savanna woodland 热带稀树草原林地scavenger 食腐者sciophytes 阳性植物scramble competition 利用竞争scramble type of competition 分摊型竞争secondary metabolites 次生代谢物质secondary production 次级生产力secondary succession 次生演替secondary 次级演替sedimentary cycle 沉积循环selective fertilization 选择受精self-destructive 自我破坏semelparity 一次繁殖生物semelparous 一次生殖sex ratio 性比sexual dimorphism 雌雄二形现象sexual reproduction 有性生殖sexual selection 性选择sexual selection 性选择shade plants 耐阴性植物Shannon-Weiner index 香农—威纳指数sieve selection hypothesis 筛选说similarity 相似度Simpson’s diversity index 辛普森多样性指数social group 社群social hierarchy 社会等级social-economic-natural complex ecosystem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solar emergy 太阳能值solar emjoules 太阳能焦耳solar transformity 太阳能值转换率spatial pattern 空间格局special heterogeneity 空间异质性speciation 物种形成species area curve 物种面积曲线species diversity 物种多样性species evenness or equitability 种的均匀度species heterogeneity 种的不齐性species turnover rate 种的周转率spore reproduction 孢子生殖stability-resilience 稳定恢复力stabilizing selection 稳定选择standing crop 现存量static life table 静态生命表stenoecious 窄栖性的stenohaline 窄盐性的stenohydric 窄水性的stenophagic 窄食性的stenothermal 窄温性的steppe and semideserty 干草原和半荒漠stochastic model 随机模型stratification 成层现象subassociation 亚群丛组subdominant 亚优势种subformation 亚群系succession 演替succulent 肉质植物succulent 肉质植物summed dominance ratio(SDR)综合优势比summer-green deciduous forest 夏绿落叶林survivorship curve 存活曲线sympatric speciation 同域性物种Synecology 群落生态学synusia 层片TTerrestrial ecology 陆地生态学territorial behavior 领域行为territoriality 领域性the –2/3 thinning law –2/3自疏法则the effect of neighbours 邻接效应therophytes (Th) 一年生植物thertnoperiodism 温周期现象thorn forest and scrub 多刺森林和密灌丛time-specific life table 特定时间生命表torpor 蛰伏total neutrality hypothesis 中性说trophic level 营养级trophic relationship 营养的联系trophic relationship 营养联系tundra and cold forest 苔原和冷森林Uuniform 均匀分布unitary organism 单体生物univoltine insects 一化性的昆虫upper horizon 覆盖层Urban ecology 城市生态学Vvegetation subtype 植被亚型vegetation type group 植被型组vegetation type 植被型vegetative propagation 营养生殖volume 体积Wwater cycle 水循环weight 重量Xxerarch succession 旱生演替xerophytes 旱生植物Zzero net growth isoline(ZNGI)零增长线zone of emergent vegetation 挺水植物带zooplankton 浮游动物环境资源相关大气ATMOSPHERE大气组成Atmospheric composition空气质量Air quality大气化学Atmospheric chemistry大气成分Atmospheric components大气颗粒物Atmospheric particulates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es氧气Oxygen臭氧层Ozone layer大气过程Atmospheric processes空气-水相互作用Air-water interaction大气环流Atmospheric circulation大气降水Atmospheric precipitation碳循环Carbon cycle蒸发作用Evaporation降水增加Precipitation enhancement降雨Rainfall太阳辐射Solar radiation蒸腾作用Transpiration风Winds空气污染Air pollution酸雨Acid rain空气污染物Air pollutants氯氟碳Chlorofluorocarbons沉降的颗粒物Deposited particulate matter 飞灰Fly ash雾Fog薄烟Haze空内空气污染Indoor air pollution烟雾Smog气候问题Climatic issues农业气象学Agrometeorology气候Climate气候变化Climatic change气候带Climatic zones干旱Drought全球变暖Global warming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湿度Humidity微气候影响Microclimate effects海平面上升Sea level rise 人工影响天气Weather modification岩石圈LITHOSPHERE固态地球Solid Earth洞穴Caves地震活动Seismic activity地震监测Seismic monitoring火山Volcanoes风蚀Wind erosion陆地生态系统TERRESTRIAL ECOSYSTEMS 土壤Soils农用土地Agricultural land碱地Alkali lands污染的土地Contaminated land污染的土壤Contaminated soil沙坑Gravel pits荒地Heath lands土地承载能力Land carrying capacity土地污染Land pollution土地开垦Land reclamation土地恢复Land restoration土地使用分类Land use classification边缘土地Marginal lands沙石开采Sand extraction沉积Sedimentation 土壤潜力Soil capabilities 土壤保持Soil conservation土壤污染Soil contamination土壤退化Soil degradation土壤侵蚀Soil erosion土壤改良Soil improvement土壤盐碱化Soil salination水蚀Water erosion干旱地区生态系统Arid land ecosystems干旱土地Arid lands沙漠化Desertification抗旱Drought control旱作Dry farming沙丘固定Sand dune fixation沙丘Sand dunes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Semi-arid land ecosystems 森林生态系统Forest ecosystems植树造林Afforestation针叶林Coniferous forests森林砍伐Deforestation森林保护Forest conservation森林火灾Forest fires草地火灾Grass fires绿化带Greenbelts本地森林Indigenous forests再造林Reafforestation植被恢复Revegetation亚热带生态系统Sub-tropical ecosystems温带森林Temperate forests温带林地Temperate woodlands树木Trees热带生态系统Tropical ecosystems热带森林Tropical forests热带森林生态系统Tropical forest ecosystems林地生态系统Woodland ecosystems温带生态系统和寒带生态系统Temperate ecosystems and cold zone ecosystems南极生态系统Antarctic ecosystems南极地区Antarctic region北极生态系统Arctic ecosystems北极地区Arctic region寒带生态系统Cold zone ecosystems草地生态系统Grassland ecosystems永久冻土生态系统Permafrost ecosystems极地生态系统Polar ecosystems温带生态系统Temperate ecosystems山地生态系统Mountain ecosystems高原生态系统Highland ecosystems登山运动Mountaineering湿地生态系统Wetlands ecosystems红树沼泽Mangrove swamps水禽Waterfowl水涝地Waterlogged lands流域管理Watershed management水边开发Waterside development生物多样性和保护区Biological diversity andprotected areas适应性强的物种Adaptable species藻类Algae两栖动物Amphibians动物习性Animal behaviour动物资源Animal resources节肢动物Arthropods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生物资源Biological resources 生物圈保护区Biosphere reserves群落生境Biotopes鸟类Birds植物园Botanical gardens基因资源保护Conservation of genetic resources 生态平衡Ecological balance濒危动物物种Endangered animal species濒危植物物种Endangered plant species河口保护区Estuarine conservation areas动物区系Fauna植物区系Flora食物链Food chain捕猎Hunting无脊椎动物Invertebrates陆地哺乳动物Land mammals哺乳动物Mammals海洋保护区Marine conservation areas微生物Microorganisms移栖种Migratory species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s国家保护区National reserves寄生生物Parasites愉猎Poaching灵长目Primates保护区Protected areas受保护的物种Protected species爬行动物Reptiles陆地生物资源Terrestrial biological resources植被Vegetation杂草Weeds野生生物Wildlife野生生物保护Wildlife conservation野生生物生境Wildlife habitats动物园Zoological gardens细菌Bacteria酶Enzymes真菌Fungi基因库Gene banks种质Germ plasm微生物资源Microbial resources原生生物Protozoa病毒Viruses酵母Yeasts生物技术问题Biotechnological issues农业生物技术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ies生物伦理学Bioethics生物安全Biosafety生物技术Biotechnologies无性繁殖Cloning与健康有关的生物技术Health-related biotechnologies诱变剂Mutagens突变微生物释放Mutated microorganisms release突变体Mutants繁殖控制Reproductive manipulationDNA重组技术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动物的选择性繁殖Selective breeding of animals植物的选择性繁殖Selective breeding of plants生物技术的社会-经济影响Socio-economic impact of biot echnologies致畸剂Teratogens 淡水FRESHWATER淡水资源Freshwater resources谈水保护Conservation of freshwater水坝Dams冰Ice湖泊Lakes自然排水系统Natural drainage systems河流流域开发River basin development河流Rivers雪Snow地下水Subterranean water地表水Surface waters水资源保护Water resources conservation水资源开发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淡水生态系统Freshwater ecosystems集水区Catchment areas国际河流流域International river basins湖泊流域Lake basins池塘尾渣Ponds tailings河流流域River basins淡水恶化Freshwater degradation河流污染River pollution径流Run-off沉积物移动Sediment mobilization沉积物运移Sediment transport沉积盆地Sedimentary basins渗漏Seepage凤眼蓝Water hyacinth水污染Water pollution 水的盐化Water salination饮用水供应Drinking water supply脱盐Desalination饮用水Drinking water饮用水处理Drinking water treatment城市配水系统Municipal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s 农村供水Rural water supply污水处理厂Sewage treatment plants水泵Water pumps水处理Water treatment水井Water wells。
Four Laws of Ecology生态学四法则 ppt课件

*b)….that Thoreau's wood ,Mark Twain's rivers ,
and Melville's oceans are today under attack. (L.10,Para.13)
*Parallelism 排比
*Example:
*a)….that Thoreau's wood ,Mark Twain's rivers ,
and Melville's oceans are today under attack.(L.10,Para.13)
*Thoreau , Mark Twain, Melville
Pollution
Soil Pollution
Desertific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order to stop our earth crying,can you do the
following things in everyday life?
*Make the most of reproducible(可再生 )goods
*Any man-made change in a nature system
is likely to be detrimental to that system.
*The structure of a present living thing or
the organization of a current natural ecosystem is likely to be “best” in the sense that it has been so heavily screened for disadvantageous components that any new one is very likely to be worse than the present ones.
生态学四大定律

生态学四大定律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从个体的行为到生态系统的功能。
在生态学中,有四条被称为生态学四大定律的基本原则,这些定律帮助我们理解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四大定律,分别是能量流动定律、营养物质循环定律、生态位定律和竞争排斥定律。
能量流动定律是生态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它指出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是单向的,且从高能量级向低能量级流动。
在生态学中,能量以太阳能的形式进入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的传递,最终以热量的形式散失出去。
这个过程中,能量会逐渐减少,所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常会依赖于其他生物来获取能量。
营养物质循环定律是另一个重要的生态学定律。
它指出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物质是循环利用的,而不是消失的。
营养物质通过生物体的摄食、代谢、排泄等过程进入生态系统,然后通过分解、腐烂等过程被还原为无机物质,再次被生物吸收利用。
这个过程中,微生物、植物和动物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相互依赖,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营养物质循环网络。
生态位定律是描述生物种群之间相互关系的定律之一。
生态位是一个生物种群在其所居住的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特定的地位,包括其生活方式、食物来源和生活空间等。
生态位定律指出,不同物种之间会通过竞争来避免直接的竞争,从而减少资源的竞争压力。
每个物种都会选择适合自己生存和繁殖的生态位,以确保自己的生存。
竞争排斥定律是生态学中关于竞争的定律之一。
它指出,当两个或多个物种在生态位上有所重叠时,它们之间会发生竞争,竞争会导致其中一个物种被排斥出生态系统。
竞争排斥定律是基于竞争是有限资源的结果,资源的争夺导致了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生态学四大定律提供了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理论框架。
能量流动定律和营养物质循环定律描述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式,生态位定律和竞争排斥定律则揭示了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竞争机制。
这些定律有助于我们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保护和管理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生态

贝格曼定律(Bergman’s rule):内温动物在冷的气候地区,身体趋向于增大,在温和的气候条件下,趋向于减少的特征。
艾伦规律(Allen’s rule):内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外耳等在气候寒冷的地区有变短的趋向。
集合众群(metapopulation):表示一种局域种群构成的种群。
高斯假说或竞争排斥原理(competitive exclusion principle):生态位相同的两个物种不能共存,竞争的结果是生态位的分离,达到共存。
竞争排斥(competitive exclusion)原理:高斯(Gause)认为共存只能出现在物种生态位分化的稳定、均匀环境中,因为,如果两物种具有同样的需要,一物种就会处于主导地位而排除另一物种。
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大多数生物的稳态机制以大致一样的方式起着作用;如果一个分子的内部水平太高,该机制将减少它;若水平太低就提高它;这一过程称为负反馈。
辛普森多样性指数(Simpson's diversity index):该指数指数假设,对无限大的群落随机取样,样本中两个不同种个体相遇的几率可认为是一种多样性的测度。
交互群落(ecotone):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其特征是由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时间和强度决定的,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即交互群落,这种过渡区有宽有窄,存在时间有长有短,交互群落拥有更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黄化现象(etiolation phenomenon):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而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称为黄化现象。
耐受定律(Law of tolerance):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不足或过多时,也就是当他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就能导致该生物的衰退或不能生存。
分布格局(distribution pattern):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内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Four Laws of Ecology生态学四法则

Four Laws of Ecology生态学四法则这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它所教的很多内容都是从地球上的整个生命之网的小环节上所得到的。
生态学还没有明确发展为一种结构严密的、或者说是由物理学的规律检验过的简化了的概括原则。
不过,仍然有很多法则对我们现在所认识的生态圈已经是很明显的了,它们可以组成一种通俗的“生态学法则”。
这就是下面所要论述的。
生态学的第一条法则:每一种事物都与别的事物相关。
在不同这时,例如,研这就这样线上运行并非总是稳定不变的,不过它最终还是要在它摇摆于真实的航线的起伏不停的运动中遵循总的方向。
这些摇摆的频率是以其循环中的各个步骤中的相对速度所决定的,如船在船舵转动时所做出的反应时的速度。
生态系统也现出类似的循环,尽管这些循环受到多种多样的天气和环境的各种媒介的日常或季节的影响,而常常是不太明显的。
这类生态学上的摆动的最为明显的例子是毛皮动物种群大小的阶段式的变化。
例如,在加拿大的动物捕猎史上,兔子和山猫的种群是以十年为一转折的。
当兔子很多时,山猫的繁殖也很快,山猫种群的增大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兔子的种群,使它减少下来;当兔子变得稀少时,也就没有足够的食物维持大量的山猫了;当山猫开始死去时,兔子所受的威胁也就较少些,于是数量开始增加。
如此循环往复。
这些变化成为简单循环的组成部分,在这种循环中,山猫种群无疑是与兔子种群有关,而兔子种群也反过来与山猫种群有关。
在这种摆动系统中总存在着一种危险,即整个系统在这种摆动中的辐度超出于平衡点,以致这个系统不能再恢复它的正常水准时,整个系统就将崩溃。
例如,假定在兔子——山猫循环周期的一部分摆动中,山猫设法吃掉了所有的兔子(或者就只剩了一只了),这样,兔子的种群就不可能再繁殖了。
在正常的情况下,当兔子被吃掉时,山猫就要开始挨饿,但这一次,山猫种群减少之后是再不会有兔子数量的增加了。
结果,山猫就要死去。
整个兔子——山猫的体系也就崩溃了。
这与伴随着生态上的崩溃的那种被称为“富营养”的情况是相同的。
生态学四法则的读后感

生态学四法则的读后感
生态学的四条法则是:每一种事物都与其他事物相关,一切事物必然有其去向,自然界所懂得的是最好的,没有免费的午餐。
首先,我来说一下什么是生态学?生态学本来就是研究生物界动态平衡的过程、机制和制约条件,以生物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属于生物系的一个学科。
保护环境和野生动物的呼声越来越高,生态学更加重视研究动物、植物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环境协调。
生态学逐渐发展成为生物学与环境工程学相结合的学科。
其次,先来说每一种事物都与其他事物相关,一个生态系统由多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这些部分相互作用。
单单这个事实就有一些惊人的结果。
大家了解一下第二个原则,一切事物必然有其去向,这只是一个物理学基本定律的通俗重述,物质不灭定律。
应用到生态学上,这个定律强调自然界没有所谓的“废物”。
然后,一切事物必然有其去向,具体表现在特别适用于有机化学领域。
生物体由成千上万种不同的有机化合物组成。
有时,可以假设,如果天然有机化合物被人造的天然物质变体替代,至少一些天然有机化合物可能被修饰。
生态学第三定律认为一种人造的有机化合物,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在生命系统中起作用的,可能是非常有害的。
最后,没有免费的午餐,今天的环境危机警告我们为时已晚。
在生态学中,就像在经济学中一样,这个定律主要警告人们,每一个收益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一方面,这个生态规律包含了前三个规律。
因为地球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在这个整体之内,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得到或失去,也不受制于所有的改善措
施。
由于人类的力量从它那里提取的任何东西都必须放回原处。
生态翻译学的“四生”理念

生态翻译学的“四生”理念
生态翻译学是一门涉及翻译与生态学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以生态学的视角来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
而“四生”理念是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念,指的是凡与翻译、文化、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都应当成为生态翻译学的关注对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下面将详细介绍“四生”理念的相关内容。
生态翻译学强调了翻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翻译活动所产生的纸张、电能等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都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生态翻译学主张在翻译活动中采用环境友好的技术和方法,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翻译应当关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在翻译过程中,应尊重翻译从业者的权益,提供公平的工作条件和报酬。
翻译活动也应当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公共利益和发展。
生态翻译学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翻译活动的目标。
翻译应当注重语言的可持续发展,避免过度借用外来词汇和标准化的语言形式,保护本土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
翻译也应当关注翻译作品的传承和创新,为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翻译资源。
生态翻译学的“四生”理念是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翻译观念,强调了翻译与文化、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通过关注文化的多样性和平等性、环境的友好性、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以及语言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翻译学旨在推动翻译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和地球的未来做出贡献。
生态学相关术语讲义

20℃
10℃ 4℃ 0℃
0.99821
0.99970 0.99997 0.99984
0℃冰 0.917
水的密度特点导致水温的分层stratification现象
水的特性—B.粘滞度
随着温度升高,水的粘滞度下降
水的特性——C. 热力学特性
• 高比热high specific heat——利于有机 体维持稳定的体温;使海洋和大水体保 持较小的温度变化 • 高蒸发热 (或潜热latent heat)——蒸发 的冷却效应 • 冰比水轻——避免环境极端化
• 非生物因子 Abiotic factors: 非生物成分,
• 生物因子 Biotic factors:对特定有机体产生
影响的生物成分,即该有机体与其他有机体的 相互关系。
• 条件Conditions:引起有机体对之作出反应
的可变环境因子为条件,如温度、酸度、盐度等。 条件是不可消耗的 not depletable
ε垂直消光系数,可从实测计算而来ε=[1/z2.303(lgI0 -lgIz)]
• 水下10m,光照仅为水面的
水生的利弊Pros and Cons of aquatic life
优越性Advantages: 稳定的温度环境 支持自身重力的能量消耗少乃至无 (浮力) 利于运动 不利方面Disadvantages: 氧气含量低 (溶解度低, 扩散受限制) 水的粘滞性限制retards 生物的运动(某些生 物具有流线型身体, 其它的具有降落伞). 光照可能不足
同一祖先
相对短的时期 进化出多样的形态、色彩、行为模式 令科学家高兴的是,新种的出现、改变和消失, 就实实在在地发生在他们的眼前
丽鱼科鱼类的适应辐射(趋异)——从少数祖先 产生出很多种类,是最令人惊叹的事件之一, 而且作为活的有机体,其进化的各个不同阶段 都可被观察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Four Laws of Ecology生态学四法则
这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它所教的很多内容都是从地球上的整个生命之网的小环节上所得到的。
生态学还没有明确发展为一种结构严密的、或者说是由物理学的规律检验过的简化了的概括原则。
不过,仍然有很多法则对我们现在所认识的生态圈已经是很明显的了,它们可以组成一种通俗的“生态学法则”。
这就是下面所要论述的。
或控制一个系统的行动的各种过程的循环。
舵手是一个系统的一部分,这个系统还包括着罗盘、船舵及船。
如果船偏离了罗盘所指示的方向,这个变化就会在罗盘针的活动上显示出来。
当舵手观察到这种变化,并分析了情况后,这个过程就决定了后来的结果:舵手转动船舵,船舵使船拐回原来的航向。
这时,罗盘针也就转回到原来的已定的航向位置上,这个循环周期也就完成了。
如果罗盘针只是稍稍偏离了,
而舵手把舵又转得太远,船的过分摆动也会在罗盘上显示出来——它通过相反的活动来提醒舵手去纠正它的过火的行动。
这样,这个周期的运转就使船的行进过程处在稳定的状态中。
按照一种非常相似的方式,稳定的控制论的各种关系也就构成为一种生态上的循环。
例如,研究一下淡水的生态循环:鱼——有机排泻物——可致腐烂的细菌——
的例子是毛皮动物种群大小的阶段式的变化。
例如,在加拿大的动物捕猎史上,兔子和山猫的种群是以十年为一转折的。
当兔子很多时,山猫的繁殖也很快,山猫种群的增大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兔子的种群,使它减少下来;当兔子变得稀少时,也就没有足够的食物维持大量的山猫了;当山猫开始死去时,兔子所受的威胁也就较少
些,于是数量开始增加。
如此循环往复。
这些变化成为简单循环的组成部分,在这种循环中,山猫种群无疑是与兔子种群有关,而兔子种群也反过来与山猫种群有关。
在这种摆动系统中总存在着一种危险,即整个系统在这种摆动中的辐度超出于平衡点,以致这个系统不能再恢复它的正常水准时,整个系统就将崩溃。
例如,假定在兔子——山猫循环周期的一部分摆动中,山猫设法吃掉了所有的兔子(或者就只
罗盘针是在一秒钟的范围内摆动的,舵手则要花费几秒钟来做出反应,船则要在数分钟的时间内才能做出相应的摆动。
这些不同的反应时间相互作用,产生了船总是要有以它的航线为中心的特有的摆动。
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生物上的每一个步骤也都有一个特有的反应时间,它以存于其内的有机物的新陈代谢和再生速度为依据。
产生新一代的鱼的时间可能是几个月,产生新一代水藻的时间则可能是一天的事,而引起腐烂的细菌的再生则可能只在几小时内。
这些有机物的新陈代谢的效率是1,水藻的比率就大约是100,而细菌大约是1万。
各种生态系统在它们的快慢差率的特点上显然是不同的,因此在自然改变了的环境或者趋向崩溃点的速度也是千差万别的。
例如,水生生态系统的转换要比土壤生态系统快得多。
所以,一英亩种群丰饶的海域,或者一英亩鱼池每年所产生的有机物质要比一英亩苜蓿多7倍。
土壤的循环转换之所以慢,是因为它的转换步骤中
有一步非常慢——即从土壤的有机物贮存中释放营养物的那一步——这一步,比在水生生态系统相应的那一步慢得多。
一个生态系统在它被驱向崩溃前所能承受的压力的量,也是它的各种内在联系和它们反应的相应的速度的结果。
生态系统越复杂,它对其所承受的压力的抵抗就越有效。
例如,在兔子——山猫系统中,如果山猫有一种可以选择的食物来源,它们
低处的有机物体来生存的。
从而任何在食物链中较低级的有机物质中出现的新陈代谢物质,都将浓集在顶端的有机物体之中。
所以,如果滴滴涕(这是一种不能很快被新陈代谢的物质)在土壤中的浓度是1 个单位,它在土壤中生活的蚯蚓体内就会达到10-40个单位,而在吃蚯蚓的山鹬体内,滴滴涕的浓度就会达到200个单位的程度。
这一切都是由于生态系统的一个简单的事实所引起的——每个事物都是与别的事物相联系的,这个体系是因其活动的自我补偿的特性而赖以稳定的;这些相同的特性,如果超过了负荷,就可能导致急剧的崩溃;生物网络的复杂性和它自身的周转率决定着它所能承受的负荷大小以及时间的长短,否则就要崩溃;生态网是一个扩大器,结果,在一个地方出现的小小混乱就可能产生巨大的、波及很远的、延缓
“被扔掉了”。
但是,它实际上去了哪儿呢?首先,它被装在一个放垃圾的容器里,这个垃圾袋被收集起来,并被送进了焚化炉。
在焚化炉里,水银被加热了,这就产生了水银蒸气,它们从焚化炉的烟囱里喷出来,而水银的蒸气是有毒的。
它们被风带走,最后由雨和雪送到了地面。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它落入到山里的湖泊中时,水银
凝缩并沉入湖底。
在这儿,在细菌的作用下,水银被转化成为甲基汞。
它可以溶于水,并被鱼吸收;但它不能进入新陈代谢,水银则积存于鱼的器官和肌肉中。
鱼被一个人捉来并食用,水银则在这个人的器官中积存下来,它将在这里出现危害。
如此继续下去。
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追踪一条生态途径的方法。
这也是一个消除先前的那种概
认为,任何在自然系统中主要是因人为而引起的变化,对那个系统都有可能是有害的。
这是一个很极端的看法,然而我认为,如果从一个适当的特定的前后关系的角度去理解,它是具有很多优势的。
我发现用一种类推的方法来解释这个原则是很有用的。
假定你要打开你的表壳,闭上你的眼,然后把一只铅笔插进那些裸露的器件中间。
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其结果是这只表被损坏了,但结果也并非绝对如此。
有着某种有限度的可能性,即这只表出了差错,而铅笔的随意插入正巧使它得到了所需要的调整。
然而这种结果是太超出必然了。
有待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回答是不言而喻的:在手表下隐藏着一
X
的目的而言,其意义在于普遍的观察,当突变频率通过X 射线或其他方式提高了时,几乎所有的突变对有机体都是有害的,而且大多数损害都能在这种有机体完全形成之前把它杀死。
换句话说,和表一样,一种被迫在它的组织里承受一种任意的变化的活的有机物,几乎肯定是要受到损害,而不是得到改善。
在这两个例子中,解释是一致的——
大量的R&D。
实际上,在每一种生物出来之前都有着大约2-3亿年的R&D。
在这期间,一大批新的个体生命产生了,在每一个情况下都足以提出尝试某些随机的基因变化适应性的机会。
如果这种变化危害了有机体的生存能力,它就可能在这种变化传给其后代之前,就杀死了这个有机体。
用这种方法,人类逐渐积累起一个复杂的,由可以相互共处的各个部分组成的组织;那些不能与整体共存的可能的安排,
些可能有的蛋白质的很多种,一旦在一些特殊的生物体中形成,就会发现是有害的,并通过这个实验室的失败而被摒弃。
以同样的方式,活细胞会合成具有偶数(即4、6、8等个碳)个碳的碳链的脂肪酸(一种含有多种长度的碳链的有机分子),而没有单数个碳的碳链长度的脂肪酸。
这说明,后者一旦被试验,就会发现是不符合标准的。
简言之,包含有附属的氮和氧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在生物中是奇少的。
这就
警告我们,这种类型的人工物质的介入是很危险的。
情况确实如此,因为这种物质通常都是有毒的,而且常常是致癌物质。
以滴滴涕在自然界里到处可以被发现这个事实为依据,我认为,在一些地方,于过去的某一时间里,一些不幸的细胞已合成了这个分子,——并且死了。
有关生命体系的化学上的各种显着的事实是,因为每一种有机物质都是由一种
恰就是我们一直在用合成洗涤剂、杀虫剂和除草剂所做的那些事情。
这些常常是灾难性的结果给“自然界懂得的是最好的”一个强大的佐证。
生态学的第四个法则:没有免费的午餐。
根据我的经验,这个思想证明在阐述各种环境问题上是那样有用,以致于我把它从其渊源——经济学中借过来了。
这个法则来源于一个经济学家们喜欢讲的故事。
一个富有的石油大王认为他的新的财产需要经济科学来指导。
因此,他命令他的顾问们制出一套多卷本的包含有一切经济学智慧的书来,违者处死。
当这部巨着奉献上来时,石油大王却不耐烦去看它,他发出一道命令——把所有的经济学知识缩减成
然而,很难忽略一个令人难堪的事实,即最后的,从所有这些中间概括出来的观点——生态学上的四个法则——都是已经被很多不具备任何科学分析或者专业思
想的人所广泛掌握了的思想。
在沃尔特·惠特曼的诗歌中,关于所有的生命都被交织在其内的复杂的网络,以及人在其中的地位,是曾经非常清晰而美妙地被描述过的。
大量有关环境的自然特征和栖息在其中的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可以从《白鲸》中得知。
马克·吐温不仅有着惊人的关于美国密西西比河以西的环境特点的渊博的知识,而且对科学脱离于生活现实的情况有着相当尖锐的批评。
作为一个批评家,利奥·马克思提醒我们:“任何熟悉美国经典作家(我想到了柯柏、爱默生、梭罗、梅里维尔、惠特曼、以及马克·吐温)的人,都可能对我们近来所知道的被叫做生态学的
是“
是阐明那种简单的结论的最重要的价值,这个已经从与自然界相联系的具有观察能力的人类中出现的结论,具有一种科学的事实和原则的生态学上的可靠基础。
因此,这些与科学紧密相关的思想就成为修补由环境危机所加给自然的各种损坏的工具。
在瓦尔登湖周围的丛林里,或者在密西西比河畔,大部分需要了解的自然的资料,都可以从个人的经验中取得。
但是,在核弹、烟尘、以及污水的世界里,要认识环境就需要求助于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