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7课--工业革命资料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2)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原因: (1)生产力的发展(工业革命); (2)世界贸易发展,殖民扩张加强; (3)交通工具的进步; 2、时间: 19世纪中后期 3、标志: 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 4、影响: 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得到进 一步发展; ②殖民地国家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 ③客观上冲击了旧制度、旧思想,改变了世界面貌;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生产力: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生产组织形式: 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3)生产方式: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4)技术来源: 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
尚未真正结合;
(5)开始部门: 首先发生在轻纺部门; (6)范围: 首先发生在英国,后缓慢扩展到其他国家。
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城市人
口比重达到50.2%。
蒸汽机的使用,英国到处建起
大工厂. 1820年法国蒸汽机只有
39台,1869年猛增到 32000台.
推动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英国首先开始 工业革命的条件
二、工业革命的进 程
三、工业革命的影 响
材料四: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 研制的蒸汽轮船 “克莱蒙号”试 航成功。1819年,横渡大西洋。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 蒸汽机车。19世纪50年代,英国 的主要铁路长度已达一万千米,把 各个城市连接起来。
一、英国首先开始 工业革命的条件
二、工业革命的进 程
1、开始: 2、动力革新: 3、部门扩大: 4、地域范围的扩 展:
工业革命地域范围的扩展: 英国(18C60年代-1840年前后)
法国、美国(18世纪末19世纪 初——19世纪中)
德国(19早期-)、俄、日 (19世纪中-)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二册必修2精品课件7: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2、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3、东方从属西方
附:本册总结
附:本册知识点总结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农业 (1)以铁犁牛耕为主要方式。 (2)以具有精耕细作、男耕女织特点的小农经济为主。 (3)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租佃关系日渐普遍化。 2.手工业 (1)历史悠久,技艺精湛,长期领先于世界。 (2)产品长期远销欧、亚、非许多国家,享誉世界。因海陆“丝绸之路”,中国获得 “丝国”和“瓷器大国”的誉称。 (3)官营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1877年
经济结构:农业比重相对减少,工业 英国就业人口比重
(轻工业为主)发挥了重要作用
城市中的主要阶级
曼彻斯特人民历史博物馆
一块展牌上写着:“秘密社 团:在18 和19 世纪早期, 有技能的男工组建社团以改 善劳动条件。……但这些社 团是非法的,只能秘密聚会。 所以,嘘!不要告诉任何 人。”
秘密社团由哪个阶级组成? 工业无产阶级
1750年,占世界人口2/3的亚洲人生产出世界4/5的产 值,而占世界人口1/5的欧洲人仅生产出其余1/5产值 中的部分,另外的部分是非洲人和美洲人的贡献。
世界经济主要是以亚洲为基础。在哥伦布和达伽马之前的几 个世纪里欧洲人就一直叫嚷着要归顺它。正是这个原因驱使 着他们寻找实现这一目标的各种道路,尤其是最佳道路。但 是,在这些欧洲开拓者(不是世界开拓者)之后的几个世纪 里,欧洲人还是十分艰难缓慢地爬行,勉强地搭上亚洲经济 列车。他们只是到了19世纪才在车头找到一席之地。
自主学习 问题探究2:工业革命有哪些主要成就?
年份
1765年 1769年 1779年 1785年 1785年
成就
发明者、 国别 改良者
附:本册总结
附:本册知识点总结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农业 (1)以铁犁牛耕为主要方式。 (2)以具有精耕细作、男耕女织特点的小农经济为主。 (3)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租佃关系日渐普遍化。 2.手工业 (1)历史悠久,技艺精湛,长期领先于世界。 (2)产品长期远销欧、亚、非许多国家,享誉世界。因海陆“丝绸之路”,中国获得 “丝国”和“瓷器大国”的誉称。 (3)官营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1877年
经济结构:农业比重相对减少,工业 英国就业人口比重
(轻工业为主)发挥了重要作用
城市中的主要阶级
曼彻斯特人民历史博物馆
一块展牌上写着:“秘密社 团:在18 和19 世纪早期, 有技能的男工组建社团以改 善劳动条件。……但这些社 团是非法的,只能秘密聚会。 所以,嘘!不要告诉任何 人。”
秘密社团由哪个阶级组成? 工业无产阶级
1750年,占世界人口2/3的亚洲人生产出世界4/5的产 值,而占世界人口1/5的欧洲人仅生产出其余1/5产值 中的部分,另外的部分是非洲人和美洲人的贡献。
世界经济主要是以亚洲为基础。在哥伦布和达伽马之前的几 个世纪里欧洲人就一直叫嚷着要归顺它。正是这个原因驱使 着他们寻找实现这一目标的各种道路,尤其是最佳道路。但 是,在这些欧洲开拓者(不是世界开拓者)之后的几个世纪 里,欧洲人还是十分艰难缓慢地爬行,勉强地搭上亚洲经济 列车。他们只是到了19世纪才在车头找到一席之地。
自主学习 问题探究2:工业革命有哪些主要成就?
年份
1765年 1769年 1779年 1785年 1785年
成就
发明者、 国别 改良者
人教版 必修二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此题主要是考查是引起第一次 工业革命的标志。蒸汽机的使用时英国率 先展开工业革命,也是英国人发明的蒸汽 机,但是这不能说明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机 器都是英国人发明的。再在英国与其他国 家交流的基础上传播出去。因此蒸汽机就 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也是当时英国 的“代言人”。
3.(2007年全国)《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 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 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 效,甚至受到挑战。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 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 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这段描述说明 (A ) A、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 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 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 D、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
三、分析
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市场发生了什么 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1)变化: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原因:政治,资产阶级的殖 民扩张;经济,机器大生产的需求; 社会条件,交通运输条件的提高;文 化,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
拓展阅读
想一想
你知道瓦 特吗?
詹姆斯· 瓦特
詹姆斯· 瓦特是英国著名的发明 家,是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英 国皇家学会会员和法兰西科学院外籍 院士。他对当时已出现的蒸汽机原始 雏形作了一系列的重大改进,发明了 单缸单动式和单缸双动式蒸汽机,提 高了蒸汽机的热效率和运行可靠性, 对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出了杰出 贡献。他改良了蒸汽机、发明了气压 表、汽动锤。后人为了纪念他,将制 中功率和辐射通量的计量单位称为瓦 特,常用符号“W”表示。
骡机
瓦特 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
蒸汽机的使用
பைடு நூலகம்
史蒂芬孙
史蒂芬孙(17811848年) 是英国铁路机车 主要发明家。出身矿工家庭,没受过学校教 育,19岁时操作纽可门蒸汽机,工余参加夜 校学习并坚持自学。1814年,研制了一台蒸 汽机车,能以每小时六公里多的速度牵引八 辆装有30吨煤的货车。经过不断改进,1825 年,他驾驶自己设计的机车,运载450名旅 客,以每小时24公里的速度从达灵顿驶到斯 托克顿。后来,各界人士请他修建利物浦至 曼彻斯特的铁路,64公里铁路建成后,曾举 行一次机车比赛,他的新机车“火箭号”, 以时速58公里获胜。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火车)
1804 美国 富尔顿
1814 英国 史蒂芬孙
工业革命过程 (18C60s~19C中期)
(棉纺织业 动力 交通运输)
1.开始标志: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2.发展:①瓦特研制成改良蒸汽机(最重要发明)
②美国富尔顿发明轮船(汽船); ③英国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火车)
3.完成:19C初工业革命扩展到欧美。1840年前 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法、美、德相继完成。
农业
工业
3.经济结构:英国实现_工__业__化,
工业社会逐渐取代农业社会。
材料四
17世纪中—19世纪中英国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比较
4.生活方式:
工业城市兴起,加速了 城市化 进程。
材料五:作为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亚 当·斯密反对重商主义的理论和政策,要求取消 保护关税、行会制度和特权公司;主张自由放 任,他把自由竞争当作永恒不变的法则,要求 国家不干涉工商业活动……
手工生产
机器生产
手工工场
工厂制度
英国率先兴起工业革命的条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过程 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过程 (18C60s~19C中期)
成果: 领域
发明
时标间志工国业别革命发的明开人始
棉纺织业 珍妮纺纱机标1志76着5 人英类国进入哈蒸格汽里时夫代斯
动力 改良蒸汽机 1785 英国 瓦特
汽船 交通运输 蒸汽机车
水力纺纱机 (粗而结实)
骡机 (细而结实)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纺织领域的主要发明
年代 1765 1769 1779 1785
成果 珍妮纺纱机 水力纺纱机 骡机 水力织布机
发明人 哈格里夫斯
1804 美国 富尔顿
1814 英国 史蒂芬孙
工业革命过程 (18C60s~19C中期)
(棉纺织业 动力 交通运输)
1.开始标志: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2.发展:①瓦特研制成改良蒸汽机(最重要发明)
②美国富尔顿发明轮船(汽船); ③英国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火车)
3.完成:19C初工业革命扩展到欧美。1840年前 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法、美、德相继完成。
农业
工业
3.经济结构:英国实现_工__业__化,
工业社会逐渐取代农业社会。
材料四
17世纪中—19世纪中英国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比较
4.生活方式:
工业城市兴起,加速了 城市化 进程。
材料五:作为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亚 当·斯密反对重商主义的理论和政策,要求取消 保护关税、行会制度和特权公司;主张自由放 任,他把自由竞争当作永恒不变的法则,要求 国家不干涉工商业活动……
手工生产
机器生产
手工工场
工厂制度
英国率先兴起工业革命的条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过程 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过程 (18C60s~19C中期)
成果: 领域
发明
时标间志工国业别革命发的明开人始
棉纺织业 珍妮纺纱机标1志76着5 人英类国进入哈蒸格汽里时夫代斯
动力 改良蒸汽机 1785 英国 瓦特
汽船 交通运输 蒸汽机车
水力纺纱机 (粗而结实)
骡机 (细而结实)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纺织领域的主要发明
年代 1765 1769 1779 1785
成果 珍妮纺纱机 水力纺纱机 骡机 水力织布机
发明人 哈格里夫斯
高中历史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材料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材料
“以机器取代手工工具,以蒸汽机取代人力、兽力、水力、风力……把大量的机器和人力集中在厂房里,实现劳动分工的高度专业化,把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机器合理地组成机器系统,形成生产的流水线,科学计算每道工序需要的时间,合理安排劳动力。
这样,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诞生了……” ——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英国不同时期城市和农村人口比重统计表
19世纪中期,英国经济学家丹莱·杰温斯说:“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茶叶,西班牙和澳大利亚是我们的葡萄园,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张到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优质课件6: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②国有企业改革 内容: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以产权制度改革和股份制改革为主要内容。 意义: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国有资产大幅增长,有利于国民经 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①过程 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又相继开辟为沿 海经济开放区。 ②特点:形成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地省会开放城市,从东部到中西 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2.工业时代欧美国家的殖民扩张 (1)条件: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为它们征服世界 提供了物质条件,加紧在全球扩张。 (2)表现:通过对外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武力战争等手段使亚、非、拉美地区成为 欧美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3)特征 ①通过商品和资本输出及武力手段进行扩张。 ②扩张目标不再以掠夺贵重金属为主,而是抢占商品、资本市场和掠夺原料。 ③殖民扩张遍及全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1956—1976年) (1)中共八大——成功探索 ①内容: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②评价: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在实践中未能坚持下来。 (2)“左”倾泛滥——严重失误 ①表现:1958年开始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原因:急于求成,改变落后局面的心情迫切;没有经济建设经验;毛泽东等中央 领导人“左”倾冒进,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结果:经济比例失调,环境破坏,农民的积极性受挫,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主 要原因。 (3)“八字”方针——调整恢复 1960年冬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底,经济形势 好转。 (4)“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 ①实质:“左”倾错误发展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 ②影响:国民经济基本瘫痪,面临崩溃;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徘徊。
【精美排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 革命
代 开世 始纪
年
19世 纪中 后期
18 60
规模大, 经济、军事增强 殖民扩张 范围广 水陆交通改善
原掠 商推 料夺 品销
世界贸易扩大,
资本主义世界联系加强 市场基本形成
“需要是发明之母”
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
飞梭 (织布快)
水力织布机 (效率提高40倍)
珍妮纺纱机 (但细而易断)
水力纺纱机 (粗而结实)
骡机 (细而结实)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纺织领域的主要发明
年代 1765 1769 1779 1785
成果 珍妮纺纱机 水力纺纱机 骡机 水力织布机
发明人 哈格里夫斯
阿克莱特 克隆普顿 卡特莱特
60
50
40
农村
30
城市
20
10
0 17世纪中
18世纪中
19世纪中
(4)生活方式:促进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
加速了 城市化 进程。
影响5
政府
我们统治你们
基督教会
我们愚弄你们
军队
工厂老板 VS 工人
资本主义权力塔
我们镇压你们 我们鱼肉你们 我们养活你们
1832年,英国进行第一次议会改革,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议会席位。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法 国时,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 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学习目标:
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为什么“工业革命”会首先从英国开始?
提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六大要素:
一个前提:制度(政权、社会稳定);
五个条件:
阅读材料并结合书本知识加以分析: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5.“不断扩大商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
各地„„这些工业品加工的,已不是本地原料,它们的产品不
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对这段话的解释,不 正确的是( )
A.资产阶级致力于开拓商品市场
B.资本主义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D.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原料的成本大大提高 【解析】选 D。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掠夺了大量廉 价原料,D 项表述错误。
【解析】选 B。揭开工业革命序幕的是珍妮机的发明,排除
2.(2012 届广东梅州东山中学高一期中)第一次工业革命期 间兴起的生产组织形式是( A.工厂 C.工场 【答案】A ) B.作坊 D.股份公司
3.18 世纪中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
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这场革命虽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
【针对练习】 1.(2012 年广东梅州东山中学高一期中)下列有关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B.打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 C.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攫取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 )
料提供了便利
D.开始打破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
【解析】选 D。开始打破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是新
航路的开辟的影响,D 项表述错误。
二、工业革命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丰富
了物质生活。
(2)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 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3)冲击了传统的社会关系,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 观念,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化日益兴起。
一、单项选择题
1.(2012 届广东梅州东山中学高一期中)1819 年,瓦特逝世, 人们为了纪念他,把功率计算单位定为“瓦特”(Watt)。下列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7世纪中
18世纪中
19世纪中
农村 城市
4、生活方式:促进了人口由农村向 城市流动,加速了城__市__化__进程。
政府
我们统治你们
基督教会
我们愚弄你们
军队
我们镇压你们
工厂老板
我们鱼肉你们
VS
工人
我们养活你们
资本主义权力塔
材料五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新生的 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 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中的劳 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 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 和资本家之间的地位。”
——工业革命的进程
2、工业革命的进程
(一)开端: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
珍妮纺纱机 不足:人力、 纱不结实
水力纺纱机 不足:纱不均 匀
骡机 优点:纱既结 实又均匀
水力织布机
(二)进一步发展:瓦特蒸汽机的出现和应用
瓦特及其改良的蒸汽机
(三)蒸汽动力的出现,加快了工业化的速度;同
时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1814年铁路运输出现,铁 路时代到来。
代 开世 始纪
年
19世 纪中 后期
18 60
规模大,经济、军事增强 范围广 水陆交通改善
殖民扩张
原收 商推
料购 品售
世界贸易扩大, 联系加强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工
工 业 革 命 前
业 革 命 后
影响:攫取利益的同时,传播先进思想、
生产方式,改变世界面貌
32
本课的学习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感悟?
野蛮?文明? 罪恶?进步? 灾难?生存?
6、思想: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潮兴起
材料七:
工厂冒出滚滚浓烟
触目惊心的水污染
8、环境:环境污染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新 的威胁
材料八
7.世界市场:_以__欧__美__资__本__主__义__国__家___ 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工业革命是如何 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
工业 革命
——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系列1 系列2
1.极大地提高了_社__会__生__产__力___
材料二
16世纪的纺织业
19世纪的纺织业
2.生产组织形式: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制度兴起。
材料三:
工业革命前的产业结构图 工业革命后的产业结构图
3、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比重上升,生产力快速 提升
材料四 17世纪中—19世纪中英国农村人口和城市 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比较
大家好
1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乔布斯
7 第一次工业革命
概念诠释
什么是“革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什么是“工业革命”?
从历史学角度看,我们把改变人们生存方 式、生存状态、生产方式、生产状态的质的巨 变的过程称为革命。
18世纪60年代以后,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大 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力得到突 飞猛进的发展。历史上把这一过程称为“工业 革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复习:圈地运动
殖民扩张使英国对外贸易增加 刺激了羊毛出口业和毛织业的发展 供不应求,羊毛价格不断上涨 养羊业大赚,赶走农民圈地养羊
农民无地可耕,只能去打工
曾经被英国统治过的地区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 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 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探源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条件
假如你是一位18世纪英国商人,
现在准备投资工业、革新技术,需要 哪些条件呢?
社会环境
技术
条件
劳动力
资本 市场
英国为什么能率先发生工业革命?
“英国社会中,资本主义的、商业的进取精神比较强,根据时 人的记述,英国人比较粗犷、冷酷,专注于追求财富,这些精神是 贪图安逸的旧制度的法国所缺少的。”
英 国
纺织
动力
18
蒸汽机
40
工
年
业
革 采矿
命
冶金
前
运输业
后
基
使用机器
本
制造机器
完 成
手工 工场
机工器生厂产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
领域
发明
时间 国别
发明人
棉纺 织业
珍妮纺纱机 1765 英国 哈格里夫斯
骡机
1779 英国 克隆普顿
水力织布机 1785 英国 卡特莱特
动力 改良蒸汽机 1785 英国 瓦特
——吉尔博《工业革命中的需要因素》
欧洲直通印度新航线的开通和美洲大陆的发现,以及 环球航行的成功,使英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 …(英 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 … 英国还拥有更多 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 … 由于行会 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 裕的流动劳动力,… … 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 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 得不去城里找工作。莫尔在《乌托邦》中,辛辣地指责这 是“羊吃人”。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市场不断扩大,商品需求增加。 (直接原因)
生产技术的发展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1、工业革命的条件: 政治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
市场: 原料:
最大殖民帝国的形成,海外市 场不断扩大
殖民掠夺
劳动力: 圈地运动
资金: 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
技术: 发达的工场手工业的积累
体验工业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
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 ——马克思
5、社会关系的变化: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
材料六 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发
表了《国富论》一书,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 束缚,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资产阶级积极展开了 自由主义改革运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施工中的英国利物浦 ──曼彻斯特铁路 (1831年)。
英国史蒂芬孙父子 1826年制造的蒸汽机车 “火箭”号。
富尔顿
1807年,富尔顿制成了世 界上第一个蒸汽机轮船。
蒸蒸汽汽轮轮船船横渡大西洋
1492年哥伦布的帆船代表人类首次 横渡大西洋用了2个月
1838年第一艘完全用蒸汽动力航行的汽轮 横渡大西洋用了18天
交通 运输
汽船 蒸汽机车
1804 美国 富尔顿 1814 英国 史蒂芬孙
感悟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从工场到工厂(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材料一
棉布产量
15.5 1 1796年11830年
生铁产量
120
煤产量
12.8
1
1
17002年 1840年
1740年31850年
工业革命的影 响体现了历史发展 的对立与统一,我 们要认识到人类社 会发展的多样性与 曲折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