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大赛的重要意义及其认识误区

技能大赛的重要意义及其认识误区
技能大赛的重要意义及其认识误区

技能大赛的重要意义及其认识误区

濮阳县文留乡高继宽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教育制度的创新,是教育工作的一次重大设计,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一些地方政府和学校对大赛的认识出现了一些误区。要克服这些误区,正确认识技能大赛,才能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教育制度的创新,是教育工作的一次重大设计。通过大赛,逐步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以及将技能大赛“覆盖所有学校、覆盖所有专业、覆盖所有老师、覆盖所有学生”的良好局面。

技能大赛的重要意义

促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技能大赛能增强职业院校办学活力,推进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按照社会人才市场需求,培养企业急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促进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技能大赛推动学校积极寻求行业、企业在技术、设备、资金方面的支持,加大对教学的投入;进一步改善实习实训条件,实现教学环境与职业工作环境的“零距离”对接;努力形成“依托行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

促进职业教育专业调整、课程改革、教材建设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技能大赛的开展有利于彻底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和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有利于使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需要、职业资格鉴定考核等内容接轨,促进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

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技能大赛的开展有助于推动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做到既能言传,又能身教,以自身高超的技艺水平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促进职业学校技能训练激励机制的形成通过各级职业技能竞赛,树立典型和榜样,能调动广大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积极性,进一步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谋业、创业能力。

促进学生的就业工作通过技能竞赛,展示职业院校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高超的技能水平,向社会宣传职业教育的成就,向企业用人单位宣传职业技术学校办学状况,能进一步促进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对技能大赛的认识误区

技能大赛检阅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成果,展示了职业院校学生的精湛技能、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体现了职业院校学生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拓展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技能大赛,为更新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规范有序地进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活动提供了很好的保证,真正做到了技能竞赛引领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虽然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取得了成就,但部分职业学校和地方政府在认识和准备技能大赛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误区。

过分重视技能训练,忽略文化课教学如今中职都有一个共识,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思想,很多学校专门制定了专业技能训练的实施方案,目的是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不可否认,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但笔者发现,一些学校在强调就业教育、重视技能训练的同时,认识和行动上却走入了这样一个误区,就是过分强调就业教育,全面强化训练,特别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在技

能中的融入与优化,认为这样才会使学生专业技能素质得到充实提高,而文化课对学生技能素质的提高和就业没有什么帮助。这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把专业技能素质等同于职业素质了。殊不知,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等方面。职业素质是由身心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社会交往和适应以及学习和创新等方面的素质共同构成的一个统一体。专业技能素质只是职业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专业技能的提高可以通过专业技能训练来达到,但其他素质的提高还得需要借助于文化培养和个人的社会实践。个人职业素质好,不仅指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好,而且还包括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好,甚至还包括身心素质好。一个从业人员,虽然思想道德素质好,但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差,就不能说这个人整体素质较好。相反,一个从业人员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都不错,但思想道德素质比较差,同样,我们也不能说这个人整体素质较好。所以,过度重视技能训练,忽略文化培养,不利于学生全面职业素质的提高,也就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重优秀者的培养,轻普通者的训练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技能大赛本身就是比武大会,全国性的技能大赛更是各地方省级状元的比武大会。谁不想在大赛上拔得头筹?成名者天下皆知,其学校也是无比荣耀。“状元效应”给学校带来的是更多的表面和潜在的收益。表面的如政府的奖励,潜在的如知名度提高后所带来的隐形收益。知名度的提高就好比是为学校做了免费广告,这样会给学校招生工作带来更多的方便。前者是一次性的,后者则是长期的。在政府对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现实状况下,学生的多少就决定了一个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学校领导当然深谙这个道理。于是,一些有点实力的学校瞅准这个机会,拿出部分资金,选出优秀学生和教师进行集训。为了保证集训者的训练成绩有突飞猛进

的提高,学校处处给他们大开绿灯,甚至不惜占用其他学生的实作时间和资源。但毕竟优秀者是少数,普通者是多数。学校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对优秀者的培养上去,以至顾此失彼,甚至“以赛代考”、“以赛代学”,走向另一种“应试教育”。这样,大多数普通者的培养就会受到影响,这样不仅不利于这部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且也与国家的教育方针相违背。比赛是形式不是目的;比赛是检验和激励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全部;比赛结果固然重要,但更应看重比赛过程;比赛的重点不在于胜负,而在于让学生和教师在准备和投入过程中更快成长。

政府重视对重点职校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轻普通职校的发展职业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比职业技能背后是比职业素质,应该是个人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知识、职业综合能力的反映;比单项技能背后是比专业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个人水平代表的是所在省、市、学校的集体形象。当前,在中央政策指导下,各级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主要工作有四点:转变教育观念;整合教育资源;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发展环境。这些工作是否有成效,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在地区乃至全国技能大赛中的获奖状况。俗话说:一俊遮百丑。如果学生能在全国技能大赛上取得好成绩,至少说明地方在职业教育上所做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要想在全国技能大赛上取得好成绩,就必须集中力量办实事,比如重点扶持和发展一两所职业学校,使之成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示范学校,并在专业建设方面引导职校科学设置专业,打造学校专业品牌,使这些学校成为引领地方职业教育发展的旗帜,从而带动地方职业教育的大发展。政府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只能管得一时。重点学校本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曾经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任何政策都具有两面性,现今又把学校人为地划分出三六九等,使得原本有限的教育资源又进行了厚此薄彼的有倾斜

分配,“马太效应”使得“好的更好、差的更差”,造成两极分化。如此,重点校潜力发挥得再充分,积极性调动得再高,也不会带动普通校质量的提高。这种作法有悖教育法所要求的教育公正和机会均等原则。笔者认为,在一般与重点的关系上,教育经费的分配应更多照顾普通学校的紧迫要求,帮助他们改善教育条件,提高整体办学质量,使每一所学校接近或达到现在重点校的水平,这样才会使大部分人成为受益者。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就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国以民为本,民以业为生。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坚持政府主导、加强统筹管理的职业教育;是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广泛而充分地就业和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是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职业学校共同发展,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的职业教育。

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的创新,是教育工作的一次重大制度设计。目前,社会在加大舆论宣传,但引导人们重视职业教育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同时,也要克服上述误区,采取有效的办法,让人们切实感受到职业教育与技能型人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样,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才能更加健康地发展。

知识管理的10项原则

知识管理的10项原则 在过去两年间,我与知识管理领域的机构共事。其中一些机构致力于这个主题已有多年,但只是最近才认识到,它们是在管理知识。更常见的是,知识管理这个主题只是最近才出现在这些机构中。但是,经验和教训已足够多,因而我们能够开始阐述和讨论某些原则和经验法测。 一、知识管理的代价高昂 知识是一种资产,但其有效管理需要投入其他资产。许多特定的知识管理活动需要投入金钱或劳动力,这些活动包括: 知识获得,即创建文件并把文件输入电脑系统; 通过编选、组合和整理,给知识增添价值; 开发知识分类方法,并标示对知识的新贡献的特点; 发展信息技术基础,实行知识分配; 就知识的创造、分离和利用对雇员进行教育。 虽然很少有公司计算知识管理的成本,但仍有一些定量估计。巴克曼实验室公司的巴克曼 (R.Buckman)估计,他的公司将其收入的7%用于知识管理。麦金西公司长期以来具有将其收入的10%用于发展和管理智力资本的目标。 但是,虽然知识管理是代价高昂的,显而易见的反驳是,不进行知识管理的代价甚至更高昂。无知和迟钝的代价是什么?忘记关键的雇员知道什么,不能迅速回答或者根本不能回答客户的问题,或者根据错误的知识作出糟糕的决定,这会使一个组织付出多大的代价?一个组织在确定质量的价值

时,必定会确定质量低劣的产品和服务的代价,同样,如果我们希望评估知识的价值,我们会尝试衡量无知的代价。当然,这种评估可能导致政治问题,但这是知识管理的另一个原则。 二、有效的知识管理需要人员和技术的结合 《商业周刊》在最近一篇有关人工智能的文章的标题中宣布,“能思考的电脑几乎已出现……能象人类一样进行推理的人工智能的最终目标已近在咫尺。”对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来说,阅读1995年的这条大标题可能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体会,自1950年代以来,他们就听说了基于机器的知识。但事实是,希望有效地管理知识的公司今天需要大量人力。人非常善于某种类型的活动,而电脑非常善于其他类型的活动。 人或许是索价高昂和心地不良的,但他们十分擅长某些知识技能。如果我们致力于了解知识,在更广泛的背景下解释知识,将知识与其他类型的信息结合起来,或者将知识的各种无组织形式综合起来,人是受欢迎的工具。这些都是我们所擅长的知识任务的类型,我们应该被用于这些目的。 另一方面,电脑和电信系统擅长不同类型的事情。就获得、改变和分配结构十分严谨但变化迅速的知识来说,电脑比人更能干。对根据结构不那么严谨的文字和视觉知识履行这些相同的任务来说,电脑越来越有用????虽然仍有点笨拙。但事实上,大多数人在需要有关在某个特定知识领域内正在发生什么的丰富描述时,仍不去求助于电脑。 三、知识管理的高度政治性 “知识即权力”并非秘密,因此,不应使任何人感到惊讶的是,知识管理是一项高度政治性的任务。既然知识与权力、金钱和成功有关,那么,知识也与游说、阴谋和密室交易有关。如果围绕知识管理的倡议没有政治活动,这清楚地表明,该组织已认识到,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正在发生。 四、知识管理需要知识管理者

对标准化的认识和作用

对标准化的认识和作用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标准化历史悠久,它的发展是和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息息相关的。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提出了标准化需求并推动着标准化向前发展。而现代标准化的主要特点就是系统性,国际性以及目标和手段的现代化。 有人说标准化离我们很远,可是你仔细想一想,我们做很多事情都可以使用到标准化,它的应用范围非常的广,标准化可以规范到具体动作、可以是一套工具箱、可以是工具的标准化、也可以是一套思维模式,标准化的价值在于当把行之有效的方法及最基础的工作通过标准的形式固化下来,那么各项工作就有了基础保证。 近年来我国标准化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步伐不断加快,标准化工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明显增强,过去我国的标准化工作主要是制定和贯彻工农业生产和工程建设中的技术标准。如今对经济管理,行政事务,工作方法等方面的标准化进行了探索和扩展。 在物流标准化中,它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的有效措施。物流标准化可以为多式联运以及物流在生产、仓储、销售、消费等环节间的流动提供最有效的衔接方式和手段,可以使企业获得直接或间接的物流效益,如运输、装卸搬运的时间节约,中间环节的压缩以及所带来的货差货损的减少,仓储货物周转加快、库存降低、仓储时间缩短所带来的资金占用减少等。物流系统的标准化,已经成为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效益,提高竞争力的必备手段。 在农业标准化中,可以说是没有农业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近年来,我国狠抓农业标准化工作,以建设农业标准化为依托,加快制修订地方标准,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引导农民按标准组织生产,规范进行种植,充分发挥了农业标准化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其他行业中,标准化也是一样的重要,我们可以将标准化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归纳一下: 1.标准化是带动技术经济发展的龙头。(技术经济的发展,要以产品为龙头,产品必须以标准为龙头)。 2.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大生产的纽带。 3.标准化是把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的桥梁。 如今的国民经济发展已经离不开标准化,我相信只要我们我们继续保持并开拓标准化,这必将为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标准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标准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矿业公司实现煤矿安全长治久安一项重要举措。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要通过科学的方法,不断挑战自我,不断向高标准、新境界跨越。我矿虽然在质量标准化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要想再上一个新台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下面将我个人觉得标准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给各位领导做一汇报,不足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 一、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由于受煤炭市场的影响,今年职工的收入较往年下降明显,个别职工对此不理解,将这种不满情绪转嫁到损毁现有的质量标准化成果上,使质量标准化成果有所下降。 2、今年质量标准化投入资金减少,使各种被损毁的标准化设施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和更换。 3、各区队由于受材料转换工资的影响,对区队的质量标准化投入大幅度减少,造成标准化成果大幅度退步。 4、区队未能充分理解开展安全标准化的意义。区队对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理解开展安全标准化的意义,缺乏主动开展标准化达标创建的积极性,矿上抓的严区队也抓的严,矿上稍微一放松区队就放任之流,造成区队质量标准化成果起伏不定。 二、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几点建议

1、思想不放松。思想认识是前提,搞安全质量标准化必须坚持思想先行,用思想达标带动安全质量达标。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端正思想,始终保持一股大搞安全质量标准化的高度热情。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把大家的思想统一起来,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管理不滑坡。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重在管理。只有实施强有力的管理,才能保证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要强化责任主体的地位,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奖罚措施,层层落实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要强化技术管理和技术创新,依靠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提升安全质量水平。 3、标准不降低。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需要有明确的标准。要严格按照新版《煤矿安全质量标准的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执行,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关的实施细则。这些标准和细则是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尺度,必须严格遵守。要在此基础上重点抓深入、创精品,建设高标准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 4、投入不减少。搞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没有必要的投入作保证,是搞不好的。加大安全投入是搞好安全质量标准化的一项重要条件。足额提取安全标准化建设专项费用,实行专款专用,不断加快安全技术改造进度,改善安全基础条

目前标准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市标准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未能充分理解开展安全标准化的意义。部分企业对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理解开展安全标准化的意义,仅把取得安全标准化达标证书作为企业今后生存唯一目的,而忽视了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缺乏主动开展标准化达标创建的积极性,造成企业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不能真正落实; 2、部分达标企业存在“重考评,轻运行”的错误观念。有些企业认为通过达标考评就可以了,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认识。安全标准化的内涵是通过风险辨识分析,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3、不能体现全员参与的原则。部分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其他管理人员认为,安全标准化工作是安全管理部门的事。不明白安全标准化管理是一个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和监督。 4、企业对安全标准化规范理解不足,对企业基层员工培训力度不够。由于对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10个一级要素和53个二级要素内涵理解不够,造成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同时企业未能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定期的培训活动,使职工掌握标准、执行标准、依标作业。多数企业未能把标准化文件上的“教条主义”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规范”。 5、对作业现场风险分析和规范化管理重视不够。企业对安全标准化的一些企业认为标准化的内容就是一些制度的简单堆积。只注重制度、台账资料的制定,不重视作业现场风险分析和规范化管理,导致作业现场的风险管理控制、生产装置维护保养、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危险、有害因素告知等方面严重不符合《规范》要求;

知识管理——将知识看成资源的管理

知识管理——将知识看成资源的管理 知识经济是近几年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个新概念,也是目前国内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知识经济的带动下,美国近来表现出了“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的良好发展势态,令世界瞩目。? 而作为知识经济的子学科“知识管理”则是一个更新的概念。虽然我们似乎还没来得及深入研究,但它在当今的企业运营中,已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运作的主要工具和管理内容。? 一、什么是“知识管理” 享誉世界的福特汽车公司在管理中非常推崇“知识管?理”,将“知识管理”看作是“智力资本杠杆”,并认为它具有四两拨千斤的管理效能。公司在1996年到1997年间成功地节约了超过3亿美元费用,而其中的亿美元可直接归功于其采用的一套知识管理技术——最优经验答复系统。更令人吃惊的是,节省的巨额费用是来自于由内部网络Web开发者和两位经营专家在10天内开发出的一套系统。? 那么,能发挥如此奇效的“知识管理”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还是从“知识”的概念去理解会比较容易。? 知识抽象是人对事物的认识和经验(包括技能)的总和。从信息的角度看,它是一种能改变人的行为方式、被人所利用的信息。但它不能独立存在于信息的集合中,也不表现为对信息的存储和提取的能力,它只能在人对信息的运用中体现和产生。当然,离开了信息,人也无法获得知识。可见,人是实现知识的主体,信息是转化为知识的基础。人的认识可以决定信息存在的价值,人的认识又会因被认识的事物所具有的信息所改变,从而形成不断提高的对事物的新认识,以至循环无穷。这就是信息在转化为知识

的过程中与人的相互作用和内在联系。如投机者认为美元会上扬,他们拼命买进就会推动它上涨,而美元的上涨这种新信息又会使其认识强化,从而形成新的循环。? 因此,人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与信息的这种相互作用和内在联系决定了“知识管理”是一种对人与信息资源的动态管理过程。我们理解“知识管理”应是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目标,将知识看作是一种可开发资源的管理思想。简单说“知识管理”就是人在企业管理中对其集体的知识与技能(不管它是写在纸上,还是存在人脑中)的捕获与运用的过程。从结构上看,它可分为人力资源的管理和信息管理两个方面。其目的就是寻求信息处理能力与人的知识创新能力的最佳结合,在整个管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共享,以便达到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使他们能够作出最恰当的决策。而要达成知识管理的目标,经理们必须发展的是卓越的判断力和超前的思维。具有能够正确评价和识别存在于人脑中的无形资产的能力,也是成功企业经理们共同的特点。? 二、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 着名的知识学教授Ikujiro?Nonaka曾说:“只有人类才能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无论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有多大,它们终究不过是人类的一种工具。”? 可见,人既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又是知识的载体,因此说对人的管理(即人力资源的管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 人力资源名词对应的英文有三个:?Human是指人,Resource是指财富,Human?Resource是指将人力当做一种财富的价值观。?

标准化的重要性(有意义)

标准化的重要性(有意义)

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 标准化是一个过程。制定、执行和不断完善标准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高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可以使企业持续发展的过程。 企业用标准化进行管理是逐步改变传统管理模式的起步点,是管理上的重大转变,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企业标准化要求企业整个生产过程、各部门的各项工作以及全体职工都要按标准办事,真正使每个部门、每个人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效果有奖惩,从而彻底扭转企业技术落后、管理落后、互相推诿、效率低下的局面。 企业开展标准化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完善和实施标准体系,制定,并对标准体系的实施进行监督、合格评价并分析改进。 我司主要以房地产经营为主,但也朝多元化的路线发展,目前有房地产公司、矿泉水公司、小贷公司。现阶段的房地产项目较多,有贵港项目、巴马项目、金秀项目、还有洽谈中的其他项目,虽然几个项目都属于集团公司统一管理,但管理上还是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各项目公司实行各自的管理模式,造成每一步工作都比较困难,耗时长、工作效率低下。因此,我司迫切需要建一套实之有效的标准化管理体系。要想建立一套实之有效的的标准体系,以确保企业标准化工作稳步、持久、健康地发展应从以下几个重要方面入手: 一、建立公司标准化管理机构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同时把经济责任制考核和标准化工作考核融为一体,将各部门及个人执行标准的好坏同经济利益直接挂勾,使标准化管理落实到实处。 六、提高企业全员标准化意识。 企业标准化是一项企业全员参加的工作,要搞好企业标准化工作,就必需对企业全员进行标准化培训。使企业全员意识到在市场经济竞争中,标准化的重要性,从而增强标准化意识和贯彻标准的自觉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使大家认识到,标准化就在你身边,我们生活在标准化之中,进而从被动的、盲目的、消极的、潜意识的开展标准化工作,变为主动的、自觉的、积极的、有意识的开展标准化工作。 目前我司的标准化管理刚刚起步,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但只要我司全员的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发现问题则解决问题并加以改进,我相信公司的标准化管理会朝健康之路发展并最终实行标准化的管理。联邦伟业也会发展为一个现代化企业。 庞程

知识管理的11大误区

知识管理的11大误区 当你想知道你的KM项目是否起作用时,最简单的方法是问几个问题———“你是否在做一些不同的事情?”“业务过程是否发生了改变?” ◎没有对知识的可操作定义做一个明确界定 如果“知识”和数据及信息相比并不是什么新东西,那么对于知识管理而言也没什么新鲜可言。目前,很多知识项目恰恰是数据仓库、文档管理等项目的伪装,只是加上了一个系统化的“知识管理”标签而已。 ◎对知识库的过分强调抑制了有效的知识流 当将“知识”和信息等同时,那么对将知识管理看做知识存储也就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了。而“知识流”更在本质上揭示了“知识”概念的实质。 ◎仅将知识看成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之外的东西 应将知识看作“在人们耳朵之间产生的东西”。试图给传统技术披上“知识的新衣”正是目前很多知识鼓吹者乐此不疲的事情。 ◎没有认识到需要创造一个共享的“背景” 共享的“背景”是动态的,是一个“流”的概念。而将知识视作“库存”的观点正是因为缺少了“背景”意义。没有“对话”,欲将信息转化为知识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对默会型知识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默会型知识某种程度上是获取、吸收、创建和分发明晰型知识的源泉。管理者常常并没有理解什么是默会型知识,包括它的属性和结果。某些人甚至忽视它的存在。 ◎将知识和其使用者分离开 知识是利用数据和信息作出决策的一种行为相关的概念。而获得信息及具备洞察力和决策力并不等同。知识通常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它需要“背景”信息。

◎对于思考和推理不予重视 一个人需要对假设、论据、观点、模型等提出挑战以确定为什么特定的知识库需要改变,以及怎样去改变它。原因在于默会型和明晰型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成“核心刚度”,反而会阻碍知识的创新。 ◎聚焦于过去与当下而不是未来 知识的目的在于帮助作出决策,因此必须聚焦于未来。 但目前仍很少发现有组织对知识工作的推动力进行讨论,并作出正确的评价。 ◎没有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 实验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的使用导致了标准化的数据收集、整理和传输过程,而这又被递阶结构的企业文化所进一步强化,结果导致了“重视开采甚于探测”。 ◎用技术联系代替人际交往 对于IT的过度依赖,常常会抑制人们对于组织知识的贡献:将IT联系等同为面对面的对话。信息技术是数据和信息传输的非凡工具,但是它毕竟没有面对面交往所蕴涵的丰富信息。 ◎试图开发知识测度与定量方法 人们常常会问:该怎样知道我们的KM项目能够产生怎样的效果呢?即使最顽固的“米制”测度鼓吹者也将哀叹定量的测度方法并不能提供真正有意义的结果,尤其是对于知识的库存及其流动。当你想知道你的KM项目是否起作用时,最简单的方法是问几个问题:“业务过程是否发生了改变?”“规则改变了吗?”“你是否在做一些不同的事情?”

对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认识

对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认识 标准化管理是指以符合外部标准(法律、法规或其它相关规则等)和内部标准(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等)为基础构建的管理体系。所谓企业标准化是指:以帮助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为目的,针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具备同一性的,可以重复使用的规则,这个标准的制定、执行过程就是企业的标准化管理。 个人认为标准化是制度化、模块化、流程化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现阶段所能达到的最完美形式。标准化管理可以运用于生产、研发、采购供应、质量监督、后勤保障等众多领域。标准化管理能够帮助企业科学、合理、高效、有序的完成企业的运营,转“人治”为“法治”与“人治”相结合的科学合理的企业管理模式,帮助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浪费、规避风险。过程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也更有利于企业的持续改进和长期稳定发展。 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工作内容有标准收集、体系整合、宣贯培训、监督检查、完善改进等。企业标准体系是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要求及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起来的。被确认为AAA级及以上良好行为企业在公司内部是对最高管理者提供一种信任,在公司外部是对客户、社会、员工提供一种保证。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以顾客和市场为中心。而标准化管理也是基于这一理念进行细化的管理活动。

个人认为,企业执行和完善标准化管理工作具有以下几方面意义:1.企业现代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 标准化可以规范社会的生产活动,规范市场行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建立最佳秩序,促进相关产品在技术上的相互协调和配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技术要求越来越复杂,生产协作越来越广泛。许多产业和工程建设,往往涉及几十个、几百个个企业,协作点遍布世界各地。这样一个复杂的生产组合,客观上要求必须在技术上使生产活动保持高度的统一和协调一致。这就必须通过制定和执行许许多多的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使各生产部门和企业内部各生产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以保证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 2.企业科学管理的基础。 企业标准化有利于实现科学管理和提高管理效率。现代生产讲的是效率,效率的内涵是效益。现代企业实行自动化、电算化管理,前提也是标准化提供相应的制度支持。 3.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需要。 标准化可以使资源合理利用,可以简化生产技术,可以实现互换组合,为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创造了条件。 4.拓展市场的必要手段。 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生产者找到消费者的最有效途径是市场开发。标准化不但为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市场需求提供了可能,也为

如何理解知识管理

如何理解知识管理 一、什么是知识工作者 1. 知识工作者的重要性 在中国,忙成为了一种现象,大部分的中国人都非常忙碌。据调查显示,中国的年平均工作时间居世界前列,而平均薪水却远远靠后,形象来说,就是“勤劳但不富裕”。人们的工作时间虽然长,但是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却很低。效率、效能低下成为中国“勤劳而不 富裕”的主要原因。 有经济学家认为,整个世界国家的增长模式可分为三类:一是依赖于资源,二是依赖于 效率,三是依赖于创新。无疑,中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依赖于资源。在中国,劳动力成本最低,劳动保护条件最差,而资源却正在大量减少,这实际上非常危险。虽然在短期内中 国实现了增长和发展,但是并不可持续。因此,这也就要求了中国应当转变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从依赖资源转变为依赖效率,而要实现这一转变,知识工作者的作用不可忽视。 2. 知识工作者的含义 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生产线工人不同,知识工作者更侧重脑力劳动,主要是对信息和知 识的处理,并以自觉的状态在不断积累经验、学习。因此,所谓知识工作者,指的就是以处理信息和知识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人。 3. 企业对知识工作者的管理误区 一般来说,体力工作者主要是依赖自己产生的效能赚钱,工作多有时间及其所得利益限 制,且满意度较高;相较之,知识工作者的效能要求较低,其通常对薪水要求较高,满意度较低。可以说,知识工作者和体力工作者是完全不同的。 然而,现在的很多企业依然以管理体力工作者的方式管理知识员工,结果双方常常出现 管理上的冲突和矛盾,这也是现在管理难度较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寻找有效地方式有效率地管理知识员工已经成为当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 二、为什么需要知识管理 企业之所以需要知识管理,概括来说,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 知识工作者成为管理的主要对象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讲,以前企业的管理对象多为体力工作者,企业通常都采用控制员工的管理

标准及标准化的作用与意义

标准及标准化的作用与意义 ——綦江局文宽林三月,春回大地,万木争春。在这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在市质监局和西华大学的精心组织下,我有幸坐进了西华大学峨眉校区的课堂。这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业务培训,使我们对质监局的职能职责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也是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好机会。因为进入质监局以来,我一直从事标准化工作,所以对标准化这门学科,我更加有所体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标准的概念 通过学习,我更加准确理解标准和标准化的区别。标准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而标准化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二、标准的划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标准划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4个层次。各层次之间有一定的依从关系和内在联系,形成一个覆盖全国又层次分明的标准体系。而根据标准的法律效力,又可将标准划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但企业若采用了推荐性标准,该标准就将成为产品的强制性标准。 三、标准的作用 (一)标准与人们是生活息息相关。 90年代初曾把标准与人的关系比喻为人与空气(氧气)的关系。日常生活中也确是如此,如人类沟通交流的文字是语言经结绳、图画、书契发展而成的标准;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统一媒介,是一种公平交易的特殊标准;买符合标准的衣服穿着才合体;吃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食品,健康才有保障;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房子,住着才踏实;乘符合相关标准的交通工具,座着才放心;按交通规则行走,交通才畅通、安全…。所以生活中,人们时刻与标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标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 产品的竞争能力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而在产品的品种、质量、价格、交货期这四大竞争要素中,都与

标准化管理的心得体会

标准化管理的心得体会标准化管理的心得体会暑假期间,我学习了“规范教学行为,实施素教育” 。通过学习感受很多。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规范化管理,其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工作中我们要以此为工作指导方针,认真落实在行动中,做到有的放矢,抓住重点。具体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认真学习教学规范管理教学规范管理的实质就在于提高广大师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充分认识到教育规范化管理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把广大师生的积极性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在工作中把学习的内容落实在工作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二、努力使自己成为落实“教学规范化管理”的主人 教学规范化管理应该是广大的全体师生为主体,而不能单单是上级管理下级、教师管理学生的模式。只有全体广大师生都积极参与到规范化管理的行动中,才能形成积极向上,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新局面。试想单靠某一级或某一个人的管理,哪还能取得丰硕的成果呢? 三、规范化管理要长期坚持坚持规范化管理要取得实效是靠广大的教师共同参与努力,所谓“滴水石穿” ,只有长期不懈,顽强拼搏,才能取得更高的实效。 标准化管理的心得体会XX 年是全国上下如火如荼开展基层基础建设的一年,对于监狱而言又是意义非凡的转型发展之年。按照

司法部、省局的部署和要求,元江监狱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围绕监狱系统“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总思路和转型发展“三个转移、两个转变” 的新要求,把开展监狱规范化管理作为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贯彻落实《云南监狱工作手册》、提高监狱管理水平和执法能力的“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载体来抓,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作为系统内规范化管理的试点单位,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成功于XX年12月7日在元江承办云南省监狱规范化管理工作现场会,大会肯定了元江监狱规范化管理的工作模式,获得局党委领导和兄弟单位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确立了元江监狱规范化管理的标杆地位,号召各监狱向元江监狱模式学习,拉开了全系统开展规范化管理的帷幕。至此,元江监狱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系统内的一面旗帜。作为一名基层监狱警察,通过对监狱下发规范化管理知识及其相关材料进行认真学习后,感触良多。 一是进一步加深对规范化管理工作范畴的理解、认识,提高了自身的规范化管理能力。监狱规范化管理,是根据党的监狱工作方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监狱工作发展需要,建立完善配套完整、严密科学的工作规范和工作标准,形成监管改造、生产经营、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按统一规则运行的模式,逐步实现监狱警察的执法工作规范、罪犯改造行为规范和罪犯改造环境规范,不断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和联防能力,使监狱的安全防控更加有力、管理更加规范、执法更加公正、改造更加有效、形象更加

知识管理中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

知识管理中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 1、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工业经济正逐步转变为知识经济,知识经济不仅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思维和新的管理方法。知识作为一种独特而又无限的资源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企业的发展逐渐从依靠资本积累的传统转向依赖于知识积累与更新,知识管理开始作为企业管理的新模式悄然兴起。然而对于知识管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就像人们对什么是知识至今形不成一致的认识一样。为此,最好在最宽泛的背景下思考知识管理。简单地说,知识管理就是组织从他们的智力和知识资产中创造价值的过程。通常,从这样的资产中创造价值包括在员工与部门间,甚至和其他公司共享这些资产,以达到最优行动。事实上,知识管理的诞生,来自于前景广阔的市场需求。因为很多依赖积累知识来成长的企业,如软件公司、医疗机构、咨询公司等,经常会遇到如下的问题:随着一位关键员工的离职或休假,同重要合作伙伴或客户的良好关系受到损害,宝贵的实践经验也随之消失;新员工加入项目组时,因没有相关背景资料而很难上手;或者相反,被枯燥的资料海洋所淹没而无法理清头绪;新项目上马时,难以迅速检索到公司过去同类项目的相关文档和信息,因而无法有效借鉴已有

的经验教训,花费重复的学习成本。以上的种种问题促进了知识管理的产生。它的实施在于维护组织的知识,并通过开放式的结构将组织的知识加以收集积累、整理、共享,进一步升华至挖掘组织内员工的创造力,使组织得到更好的成长。目前,知识管理在理论上还处于探讨发展的阶段。本文将通过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来阐述知识管理的内涵,这些问题的澄清或者解决对于有效的实施知识管理是很有帮助的。2、知识的动态特征作为知识管理的核心要素,知识—是人们通过学习、推理、经验等而拥有know-what、know-how和know-why的能力。Davenport和Prusak(1998)将知识定义为:知识是流动的混合物(afluidmixof……),由经验、价值、语境信息(contextualinformation)和专业洞察力混合而成。这种专业洞察力提供了评估和组织新经验、新信息的框架。知识产生于人脑并被人脑所应用。在一个组织中,知识不仅仅存在于文档和知识库,它还存在于日常事务、组织过程和实践中。以上的定义强调了知识不仅对于个人,对于一个组织它都是动态的。知识通过倾听和阅读、对其他事物的观察、感觉、生活经验和所有相关的学习过程来获得。它是一种强力(powerfulforce),可以用来克服障碍,影响决策并帮助个人和组织完成目标。它总是随着人们的经验和学习在变化。正是这种动态特征引出了如何管理流动的、运转的事务。因此,理解知识的动态特征才能理解知识管理并不是一个静止的过程,

对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认识

对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认识 法规或其它相关规则等)(法律、标准化管理是指以符合外部标准和内部标准(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等)为基础构建的管理体系。所谓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企业标准化是指:以帮助企业的生产经营、可以重复使用为目的,针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具备同一性的,的规则,这个标准的制定、执行过程就是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个人认为标准化是制度化、模块化、流程化的最高表现形式,也研发、标准化管理可以运用于生产、是现阶段所能达到的最完美形式。采购供应、质量监督、后勤保障等众多领域。标准化管理能够帮助企为“法治”高效、有序的完成企业的运营,业科学、合理、转“人治”与“人治”相结合的科学合理的企业管理模式,帮助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浪费、规避风险。过程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也更有利于企业的持续改进和长期稳定发展。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工作内容有标准收集、体系整合、宣贯培训、监督检查、完善改进等。企业标准体系是被确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要求及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起来的。级及以上良好行为企业在公司内部是对最高管理者提供一认为AAA种信任,在公司外部是对客户、社会、员工提供一种保证。现代企业而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以顾客和市场为中心。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标准化管理也是基于这一理念进行细化的管理活动。 个人认为,企业执行和完善标准化管理工作具有以下几方面意

义: 1.企业现代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 标准化可以规范社会的生产活动,规范市场行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建立最佳秩序,促进相关产品在技术上的相互协调和配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技术要求越来越复杂,生产协作越来越广泛。许多产业和工程建设,往往涉及几十个、几百个个企业,协作点遍布世界各地。这样一个复杂的生产组合,客观上要求必须在技术上使生产活动保持高度的统一和协调一致。这就必须通过制定和执行许许多多的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使各生产部门和企业内部各生产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以保证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 2.企业科学管理的基础。 企业标准化有利于实现科学管理和提高管理效率。现代生产讲的是效率,效率的内涵是效益。现代企业实行自动化、电算化管理,前提也是标准化提供相应的制度支持。 3.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需要。 标准化可以使资源合理利用,可以简化生产技术,可以实现互换组合,为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创造了条件。 4.拓展市场的必要手段。 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生产者找到消费者的最有效途径是市场开发。标准化不但为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市场需求提供了可能,也为实施售后服务、扩大竞争创造了条件。需要强调的是,由于生产的社

重新认识和定义知识管理 _吴庆海

吴庆海:重新认识和定义知识管理 移动互联全新时代,知识管理是否应该与时俱进?原有概念、方法、理论是否要调整改变?目前又有哪些新的观点、视角以及创新?企业和个人又如何进行转型、变革和突破? 一、重新认识知识管理 我从事知识管理工作有超过15年的经验了,对于知识管理的认识也一直在不断变化。知识管理到底是什么?对组织到底有无价值?如何实施知识管理?我们现在的做法正确吗?知识管理还会如何发展?这些问题无时不刻萦绕在脑海心中。为此我萌生多出去走走,看看其它国家理论界和实践界,他们究竟是如何认知和实施知识管理的。 2016年10月份,去日本神户参加第8届IKMAP“亚太创新与知识管理会议”。其中知识管理大师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教授做了“Cultivating Knowledge Maneuverability”的主题演讲,他没有用到“管理(Management)”一词,而是用了“Maneuverability”一词,颇耐人寻味。如果把“Knowledge Maneuverability”放在一起,强名之为“知识经营”,可能更符合野中先生本意。即知识经营是为了共同的利益,迅速而辩证地创造、增强、分享和应用务实知识的能力。首先,野中先生提到是为了共同的利益(common good),我理解既包括利己,也包括利他,是众生的利益。而“good”还含有“善良”的意思,这与彼得·德鲁克所讲“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善意和潜能”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次,野中先生提到知识经营是一种能力(ability),而且是一种创造(create)、增强(enhance)、分享(share)、应用(practice)知识的能力,同时这种知识是务实知识(pragmatic knowledge)。 2016年11月份,又去美国华盛顿参加了第20届KMWorld大会,印象也很深刻。感觉国外在知识管理的底蕴很深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套路和规模。参会者平均年龄偏大,多是资深的知识管理从业人员,名片上带有首席知识官CKO头衔的也挺多,真是藏龙卧虎。在会议中发表主旨演讲(Keynote)的嘉宾、导师们,更是具有深厚的背景和功力。他们大多在知名公司就职,从事知识管理及相关工作;同时还不断探索、研究知识管理,著述出版也颇丰;他们演讲的风格多变,风趣而富有激情,用词丰富多彩,同时点到为止,更多强调提问、沟通、交流的过程。此外,知识管理相关的技术、软件、咨询、培训、出版等,都能看到其中代表的厂商。对于知识分类 (T axonomy)、企业搜索与发现(Enterprise Search & Discovery)、内容管理(Content Management)等不同方向,还分设了产品、技术专场,照顾到不同人群的口味。由于并行的分享主题有很多,参会者往往分身乏术,只能重点选择一些自己最感兴趣的参加。 和国际水平比较,真实感觉我们国内从事知识管理的KMer的确还是有不小的差距。除了语言、环境、发展等客观原因我们不占先天优势外,最让我担忧的是,我们大多KMer普遍缺乏一种

对于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认识

对于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认识 汇报人:****** 报考导师:******(教授) 对于信息管理与知识的管理的学习是从本科开始的。我本科就读于****大学信息管理系,所学专业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从那时起开始接触并深入学习了信息管理的相关知识。系统学习了从最初的信息管理学基础,到信息经济学、信息检索、信息组织、信息分析与预测、信息服务与用户等一系列的信息管理相关课程,同时对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语言及管理信息系统等也进行了深入的学习。经过四年的学习,具备了扎实的信息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及应用技能。 硕士阶段同样就读于***大学信息管理系,所学专业为图书馆学专业,信息咨询方向。与情报学专业,知识管理、信息检索与电子出版物、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等方向学生一同上课,一同学习。通过图书馆学三年的学习,具备了坚实的图书馆学理论基础,系统掌握了现代图书馆管理技术。同时对于信息咨询的理解,借助于导师的一句话:信息咨询人员应该是通才,各方面的知识都应该有所涉猎。故此在读研期间,借助于导师的指导和图书馆大量的资源,大量的阅读了图书馆学、情报学和相关学科的图书资料。系统掌握了信息咨询的理论与方法,同时进一步学习了知识管理、信息检索、信息资源管理等领域的知识。

毕业后来到******图书馆信息咨询部工作,担负起了新生入馆培训,数据库推介,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讲授等工作。 从专业的学习到工作,一直未离开图书情报学的范畴,对于博士所报方向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认识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 一、对情报学的认识 从本科开始学习信息管理方面的知识,到研究生阶段后进一步接触,对于情报学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从概念来讲情报学就是研究情报的产生、传递、利用规律和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手段使情报流通过程、情报系统保持最佳效能状态的一门科学。它使人们正确认识情报自身及其传播规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手段,提高情报产生、加工、贮存、流通、利用的效率。从整个情报过程来讲就是围绕着信息的采集,信息的整理加工,信息的检索,信息的分析,直到最后的情报成果以有效的方式提供给用户使用的过程。整个过程都贯穿着情报学方法和情报学技术的使用。再往细里讲,信息的采集是整个情报活动的开始,所搜集信息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最终成果的质量,包括了信息采集的工具、方法和途径,以及针对于不同的课题对不同信息载体、不同信息服务机构的信息所选择的信息采集策略和方式,以及所涉及的法律问题等;对于信息的加工整理就进一步涉及到信息的组织、分类、存储等;对于信息的检索就可以分为不同检索工具的使用,不同检索策略的选择和优化,检索效果的评价等;对于信息的分析,包括了评价性的分析和预测性的分析,涉及了更多的定性、定量以及两者相结合的各种分析与预测方法;最终成果的提供,就涉及到了信息的服务

企业标准化工作难点与对策

企业标准化工作难点与对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众所周知、一目了然的道理。但什么是规矩?规矩本身是否规矩?怎样做规矩?如何遵守规矩?等等,都是一系列复杂的事情。犹如企业标准化工作,表面上看是一件很普通简单的事,但要真正做好做透彻是一件很不容易的工作,尤其当前企业都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为生存而搏杀的方面,标准化工作要顺利展开更是要客服各种困难才能如愿。目前企业标准化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企业标准化工作存在认识误区 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政府有关管理部门“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企业的管理职能也有了根本转变。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标准化工作由企业上级主管部门直接管理领导,政府主管部门有具体要求详细指导,有严格的系统的检查督促考核。转变职能后,不再有具体管理,强制要求,企业对完全自主自愿开展标准化工作,反应不太适应,似乎感觉到企业标准化工作没有那么重要了,以往是政府要我做,现在是市场经济了,标准化工作可做可不做。 企业在市场经济搏杀中往往会急功近利,对研发、生产、销售等直接关系企业经济运行的工作十分关注,容易被领导所重视,而对标准化等基础工作,一时看来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对企业经济运行似乎也不产生明显影响,有限于对标准化工作原理识不透,对标准化工作的深远意义看不清,往往对标准化工作不关心、不重视、不研究、不推行,放任自流,认为企业标准化工作是软任务、软措施,可有可无。 标准化要寻求一种最佳秩序,对行为准则就是必须有一定的规定,对非标准的活动就会有一定的限制。可能由于标准的要求比较严格严密;也有可能标准本身制定的不不合适或制定的过于繁文缛节,复杂冗余,过于文字形式化;还有可能标准一旦制定就一成不变,使企业认为标准抑制了创造性,多样化、灵活性,标准化工作多半是形式主义,会束缚企业快速发展。 企业经营活动主要是围绕产品展开的,一般对产品标准会有或深或浅不同程度的认识,但对一些基础标准、相关标准以及标准化工作就显得相当陌生与轻视,看不到标准化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协调性,把产品标准孤立对待,甚至认为有了产品标准文本,既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全部。 不管是在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标准化工作实际上都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工作,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与科学管理,不仅涉及技术,还涉及管理、工作范畴,是一项系统工作,是保证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的基石,能产生明显的经济效果与效益。如:各部门各司其职,按标准统一行动,协调工作,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通用化、系列化、标准化是采购材料品种规格减少,制造工具规范,产品可使用现代化自动流水线生产检测,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稳定产品质量,降低废品率等,是增强竞争力、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更是不仅自己要做而且一定要做好标准化工作,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氛围中,探索出一套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行之有效的标准化工作形式、方法、内容,并通过不断宣传贯彻,潜移默化,使企业上下齐心推动,才是标准化工作的当务之要。 二、对企业标准化体系疏于管理放任自流使体系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企业经济活动是随市场经济规律不断变化的,企业为求生存组织机构也会相应随时进行调整,尤其在企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企业组织机构瞬息即便,随时更新,原来可能是单一产品的企业会扩展成为多产业的集团型企业。在这种剧烈的变革中,企业标准化组织机构由于重视不够、人员配备不足,本身变化相对迟钝等原因会跟不上企业组织机构的这种变革,甚至根本应付不了这种剧变,无奈之下以不变应万变,严重脱离了企业实际组织机构,企业标准化组织机构名存实亡,不能有效的开展日常标准化工作。同时又由于企业标准体系变化的滞后性,使企业标准体系无法全面跟随企业经济发展正常运行,缺乏对标准体系全面的维护与调整,标准体系管理失控,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甚至处于瘫痪的困境之中。 变是正常的,变给企业标准化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无需抱怨,只有努力适应这种变革,同时积极主动探索出一套跟随调整的办法才是明知之举。因为标准化本身就是为企业经济服务的,本身就要围绕企业经济转的。当然调整可以不拘形式,灵活多样,但也要符合标准化工作本身的要求。如:企业组织机

田志刚如何理解知识管理

时代光华管理课程——人力资源系列 HRM031001 如何理解知识管理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 了解知识工作者的重要性; ● 知道进行知识管理的原因; ● 明确知识管理的作用; ● 熟悉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 如何理解知识管理 一、什么是知识工作者 1.知识工作者的重要性 在中国,忙成为了一种现象,大部分的中国人都非常忙碌。据调查显示,中国的年平均工作时间居世界前列,而平均薪水却远远靠后,形象来说,就是“勤劳但不富裕”。人们的工作时间虽然长,但是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却很低。效率、效能低下成为中国“勤劳而不富裕”的主要原因。 有经济学家认为,整个世界国家的增长模式可分为三类:一是依赖于资源,二是依赖于效率,三是依赖于创新。无疑,中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依赖于资源。在中国,劳动力成本最低,劳动保护条件最差,而资源却正在大量减少,这实际上非常危险。虽然在短期内中国实现了增长和发展,但是并不可持续。因此,这也就要求了中国应当转变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从依赖资源转变为依赖效率,而要实现这一转变,知识工作者的作用不可忽视。 2.知识工作者的含义 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生产线工人不同,知识工作者更侧重脑力劳动,主要是对信息和知识的处理,并以自觉的状态在不断积累经验、学习。因此,所谓知识工作者,指的就是以处理信息和知识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人。 3.企业对知识工作者的管理误区 一般来说,体力工作者主要是依赖自己产生的效能赚钱,工作多有时间及其所得利益限制,且满意度较高;相较之,知识工作者的效能要求较低,其通常对薪水要求较高,满意度较低。可以说,知识工作者和体力工作者是完全不同的。 然而,现在的很多企业依然以管理体力工作者的方式管理知识员工,结果双方常常出现管理上的冲突和矛盾,这也是现在管理难度较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寻找有效地方式有效率地管理知识员工已经成为当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