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冷库余热余压利用方案比较

合集下载

余热余压利用项目节能量计算

余热余压利用项目节能量计算

余热余压利用项目节能量计算(1)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利用废热制取冷媒水替代冰机制冷项目,改造后停运7台活塞式冰机。

改造前7台活塞式冰机每小时用电量:7×190kW=1330kW 改造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配电设备每小时用电量:173.3kW 年运行小时:8000h电折标系数: 0.366kgce/kWh节电折标量:(1330-173.3)×8000×0.366/1000=3387 tce(2)利用工艺废热加热锅炉除氧水两期合成供给热:循环机铭牌出塔气量: 13350NM 3/tHN 3 小时氨产量:16.5 tHN 3 /h 水冷器进口温度:94℃ 出口温度:34℃ C P =7.6kcal/kmil ℃ Q=601868.46.75.16133504.221⨯⨯⨯⨯⨯℃=1.877×107 kJ/h(△T=94-34=60)Q 节约=120×1000×(52-15)×4.1868=1.859×107 kJ/hm 节蒸汽=03.4409.276218590000-=8003kg\h 实际节约为:7.6t\h年节能量=7.6×8000=60800t 蒸汽/年×128.6=7818.88tce 依据:1、2007年1月-2008年4月,除氧水150m 3/h除氧进口温度25℃,出口95℃。

2、2008年5-8月170 m 3/h ,15℃,95℃。

3、2008年9月-2009年6月200 m3/h,15℃,95℃。

4、回收热水:锻烧28t/h、脱碳5t/h、重灰2t/h、干铵3t/h,以上四项合计约40 t/h,温度为100℃。

5、回收热量=()4.003.4409.27622.495100100040=-⨯-⨯⨯T①=()()水汽TTTk/103.01505.154.02.41595100040150=÷=-⨯-⨯⨯-②=()()水汽TTk/108.01708.184.02.41595100040170=÷=-⨯-⨯⨯-③=()()()水汽TTk/075.020087.224.02.41595100040200=÷-=-⨯-⨯⨯-(3)采用无动力氨回收技术回收氨项目采用无动力氨回收改造现等压回收氨以节约动力和蒸氨蒸汽,并增加回收合成氨量。

电厂供热蒸汽余压利用研究

电厂供热蒸汽余压利用研究

电厂供热蒸汽余压利用研究摘要:文章以某电厂300MW纯凝汽轮机组3、4号机组打孔抽汽供热改造为例,对不同热负荷和不同供水温度下可供利用余压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两种不同的改造方案,并对这两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对比,以供参考。

关键词:发电厂;供热;蒸汽余压利用1引言在发电厂供热系统运行中,以300MW纯凝汽轮机组为例,其满负荷运行时汽轮机中、低压缸连通管处的压力通常为0.7MPa,但是热网用户对热网加热器正常工作时加热蒸汽压力的要求为0.02MPa,所以这两个压力之间存在较大的压力差,如果直接通过减压阀来进行压力降低,就会导致较大的节流损失并产生较大的噪音。

因此本文针对此情况,探讨一种可以对供热蒸汽压力差进行充分利用的技术,而且在此技术的应用中不会对供热以及电厂的安全和连续稳定运行产生影响,这样就会实现对电厂供热运行效益的提高。

2供热蒸汽可供利用余压分析以某厂3、4号机组打孔抽汽供热改造为例,其汽轮机侧供热蒸汽参数为0.7MPa和340.6℃,而热网加热器进口所需要的最高蒸汽压力只有0.1MPa,对其进行改造时的设计热网循环水供水温度为120℃,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通常按照100℃进行计算,而且热网加热器蒸汽入口压力为0.02MPa。

因此,首先对不同热负荷和不同供水温度下可供利用余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1所示。

表2.1 主机100%THA工况下不同热负荷对应的供热参数从表2.1中可以看出,在热负荷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热网供水温度会随之提高、供热残暖抽汽热量也会随之增大,但是在流量增加和厂区蒸汽管道压损增加的同时,会导致供热首站调节阀前蒸汽压力降低,而热网加热器蒸汽入口所需压力增加。

这就会导致供热抽汽可用压差随着热负荷的增加而变小,而采暖抽汽流量则会随着热负荷的增加而增大。

其次是对不同电负荷下可供利用余压进行分析,其分析结果如表2.2所示。

表2.2 热网循环水供水温度为100℃不同电负荷下的供热参数从表2.2中可以看出,在供热抽汽量相同的情况下,在电负荷降低时可用余压会随之降低。

-35度蒸发50万大卡机组余热制冷方案

-35度蒸发50万大卡机组余热制冷方案

50万大卡(-35度蒸发)余热制冷方案评价1、项目的提出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对能源梯级利用的日益重视,冷热电联产提到重要日程,现结合集团公司热、电产品和吸收式制冷产品的优势,模拟50万大卡制冷机组(-35度蒸发)采用不同制冷方式的运营成本,并进行技术经济性分析。

一种方式为电制冷,采用螺杆压缩机,一种采用余热制冷,利用单位或电厂的余热(120度以上)来驱动氨水吸收制冷机组来制冷。

2、方案技术经济评价50万大卡制冷设备可选的技术方案有2种:1)采用消耗电力的以氨或氟利昂为制冷剂的压缩式制冷系统。

2)利用低压蒸气为热源的单级氨水吸收制冷系统。

现对上述2种备选方案进行初步的技术经济评价。

其中,取折算的制冷设备满功率运行时间系数为0.65,即制冷设备每天按满功率运行15.6小时,每年满功率运行运行时间为5694小时。

电价=0.7元/kWh,蒸汽为余热,并且系电厂自用,不计费。

(计费余热可以根据消耗的蒸汽量把费用自行加上)(1)压缩制冷方案a.压缩制冷机组购置费目前低温压缩制冷机组单位制冷量售价约为0.12万元/kW,50万大卡/小时制冷量的压缩制冷机组购置费用69.6万元,加上辅机、安装等在100万左右。

b.运行费用压缩制冷机组(蒸发温度为-35度,压缩机COP接近1.0)实际满功率运行功率为580kW,满功率运行时每小时耗电580kWh,电价按0.70元/度计算,则每小时电费406元/h。

年运行5694小时计,则年运行电费为231.1764万元/年。

(50万大卡的机组,每小时消耗蒸汽2吨,蒸汽价格只要不超过203元每吨,氨水吸收制冷机组的费用就不会超过用电的压缩机)。

c.设备维修、维护费用由于制冷压缩机内运动机械的摩擦作用,部分零部件需要定期更换,机组需要定期保养和维修。

因此,设备的年保养和维修费用较高。

压缩制冷系统年维护费约为总购置费的10%,为10万元/年。

(2)蒸汽驱动的单级氨水吸收式制冷方案冷工作原理单级循环是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基础, 其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余热余压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

余热余压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

余热余压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余热余压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大量的余热、余压被排放,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

而利用这些资源,尤其是在能源短缺的情况下,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因此,余热余压回收利用项目的研究与开发一直备受关注。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旨在利用现有工业过程系统中的余热、余压资源,研发出一种合理、高效的能源回收设备,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三、项目内容1.技术方案:通过回收余热、余压,提高热能和动力能利用效率,采用新型的工况优化技术,开发高效的能量转化器。

2.技术研究:开展余热、余压的回收研究,研究如何更高效地收集这些能源,以及如何将这些能源转化为有用的能源。

3.技术评估:进行能源转换率的评估,评估这种技术在实际工业环境中的应用情况。

对于节能效益、经济性、环境效益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以确定能否投入实际使用。

4.技术应用:将研发的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或生活中,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项目优势1.资源利用率高:本项目利用已有设备中的资源,可以避免资源浪费。

2.环保效益好:通过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可以减少大气污染,将环境负担降至最低。

3.技术成熟度高:该项目基于能源行业的先进技术研究,技术研发经验丰富,在研发过程中拥有较好的技术成果。

4.市场前景好:在当前国内节能环保的政策环境下,该项目有较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五、项目建议1.开展更多的技术研究,改进技术的性能和品质,提升技术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持久性。

2.加强项目推广和宣传,引导更多企业投入研发,提高本项目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声誉。

3.和各地的政府、产业联合体、企业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使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成果得以推广和应用。

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得出,余热余压回收利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有较为优越的市场前景和应用科技前景,在现有市场竞争中占据较好的发展优势。

因此,该项目应得到合理的资源投入,并加以推广应用。

初探冷库制冷装置的余热利用

初探冷库制冷装置的余热利用

初探冷库制冷装置的余热利用作者:李冰冰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8年第04期摘要:冷库数量增长必将导致冷库总的能耗需求提高,国务院印发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给未来中国节能事业提出了新要求,规划将冷库应用中的电机、冷却塔、余热余压利用等系统列入节能改造重点工程。

冷库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冷库设计、制冷系统运行及管理等方面都拥有节能改进的潜力,在能源日趋紧张的今天,冷库节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领域。

关键词:冷库制冷装置;余热利用1 冷库节能降耗研究的现状长期以来,不少研究和工程实践人员从冷库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维修保养各个环节着手,探讨了实现节能降耗的有效措施。

进行冷库设计时,尽量选用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技术。

如,减少冷库围护结构单位热流量指标;冻结间配用双速或变速风机合理选择制冷压缩机的型式;在双级系统中,蒸发器的供液选用二次节流流程,将高压级与高温库回路合并;优先选用蒸发式冷凝器;采用蓄冷技术,实现“移峰填谷”;采用变频技术,对制冷压缩机、循环水泵和冷风机实行变频控制。

在冷库施工时,应最大限度地杜绝“冷桥”,冷库投入运行前,严格按规定标准进行排污和试压。

运行管理中,合理开机,降低制冷压缩机的电耗;定期清除冷凝器管壁上的水垢,防止不凝性气体进入系统,避免冷凝温度升高;合理调节蒸发温度,及时对蒸发器进行除霜;制冷压缩机、冷风机运行中采用能量调节;尽量采用机械化操作;合理堆装货物,以利降温。

此外,应执行大、中、小维修制度,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效率。

以上措施的实行,对冷库的节能降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开源节流的角度看,如能实现冷库制冷系统余热的回收利用,则可以节约燃料费用,降低生产劳动费用。

2 冷凝排热的有用分析依据热力学的理论,能量不仅有量的区别,还有质的差别。

内能和热能包含有用和无用两部分,而环境内能仅包含无用。

从技术和经济观点看,任何形式的能量中,有用的比例越高,其价值越高。

大型空压机余热回收方式的选择

大型空压机余热回收方式的选择

大型空压机余热回收方式的选择发表时间:2017-11-20T16:22:12.8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作者:杨浩俊[导读] 摘要:分析了大型空压机组的热能散发的基本规律,介绍了目前主要的余热回收模式,并对其使用范围及节能效率进行了探讨。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武宁路 200063摘要:分析了大型空压机组的热能散发的基本规律,介绍了目前主要的余热回收模式,并对其使用范围及节能效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空压机;余热回收;水源热泵空压机是现代机械制造及金属冷加工企业主要耗能设备之一,特别是钢铁、造船、汽车、化工等领域,大型空压机组的能耗占比可达30%~50%以上。

大型空压机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该部分能量须采取必要措施给予排除,以免对机组正常运转产生影响。

若能采取一定措施,将该部分热能加以回收,并用于诸如淋浴热水制备等常规耗能领域,则即可减少常规热能的使用,又可降低空压机组热能的排放,可谓一举两得,是现代制造企业节能的一个颇有意义的发展方向。

1 大型空压机组散热分析大型空压机组主要由“空压机—过滤装置—冷却干燥装置—贮气罐”等设备组成,一般采用多机并联的模式。

空气经压缩后,形成高温高压气体,并进入冷却干燥装置以降低温度、排除水份,形成高压常温气体,经管道配送供应生产使用。

系统的主要热量由空压机及冷却干燥装置产生。

此外,空气中的水分子在过程中冷凝析出也会产生一定的热量。

1.1、空压机散热分析:大型空压机主要包括螺杆式机组和离心式机组。

1.1.1、螺杆式空压机:螺杆式机组设有一对转子作回转运动,利用容积的变化实现对气体的压缩。

设备分为喷油式与无油式两类。

喷油式机组的热量散发包括:电机冷却散热、主机外表的散热、油分管路外表散热、油冷却器外表的散热、压缩空气额外带走的热量、油冷却散热等。

表面散热以外的部分,理论上均可回收【1】。

无油式机组的热量散发包括:电机冷却散热、主机及齿轮箱外表的散热、中间冷却器外表的散热、油泵及润滑系统的散热、压缩空气额外带走的热量、中间冷却散热等。

余热余压利用工艺和系统解决方案

余热余压利用工艺和系统解决方案

余热余压利用工艺和系统解决方案余热余压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和废压。

这些废热和废压通常会被浪费掉,造成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然而,通过合理的利用余热余压,可以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余热余压利用工艺和系统解决方案。

一、余热利用工艺1. 蒸汽回收利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的高温高压蒸汽。

通过安装蒸汽回收装置,可以将蒸汽中的热能回收利用,用于加热水或发电。

这样既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2. 烟气余热利用: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热能,常常会被排放到大气中造成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通过安装烟气余热利用设备,可以将烟气中的热能回收利用,用于加热水或发电。

这样可以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3. 废水余热利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的废水。

通过安装废水余热利用设备,可以将废水中的热能回收利用,用于加热水或发电。

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能源的节约,还可以解决废水处理的问题。

二、余压利用工艺1. 高压蒸汽回收利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的高压蒸汽。

通过安装高压蒸汽回收装置,可以将蒸汽中的压力能回收利用,用于驱动涡轮发电机或其他设备。

这样既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2. 燃气余压利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的燃气余压。

通过安装燃气余压利用设备,可以将燃气中的压力能回收利用,用于驱动涡轮发电机或其他设备。

这样可以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3. 液体余压利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的液体余压。

通过安装液体余压利用设备,可以将液体中的压力能回收利用,用于驱动涡轮发电机或其他设备。

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能源的节约,还可以解决液体的排放问题。

三、系统解决方案1. 废热余压综合利用系统:通过将余热和余压综合利用,可以实现能源的最大化利用效果。

该系统包括废热回收装置、废压回收装置、能量转换装置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配置,实现余热余压的综合利用,可以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利用城市的余热废热建设城市冷库和物流级冷库

利用城市的余热废热建设城市冷库和物流级冷库

利用城市的余热废热建设城市冷库和物流级冷库目前全国乃至全世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保鲜和速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城市冷库和物流级冷库大规模的建设。

却对自然和大气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但是,高能耗和大排放充斥着整个城市,冷库的运行需要大量的电,而发电需要更多的煤,这不仅增加了能源的消耗,也增加了CO2排放。

我们以一个100吨级的冷库为例我们企业生产的吸附式制冷系统,可以节电达到85-90%,不需要压缩机,零排放,无噪音,使用寿命长,可以长达10年设备主要部件运转正常,后期运行成本低。

我们的技术是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设备水平在国内和国际是领先的。

产品得到国家质检部门的鉴定,没有竞争对手;没有相同的竞争企业。

现在向您介绍的是我们技术的在城市冷库中的应用。

目前在所有城市都有发电厂虽然发电厂经过多次和充足的回收和利用多余蒸汽,每天排放掉的蒸汽不到一吨,但就是这小小的一吨蒸汽,我们就可以做上百吨的冷库,达到废物利用;在每个城市都有或大或小的化工企业,每天要排放掉许多的废热,我们可以利用这排掉的废热做百吨级的冷库,达到变废为宝;我们的设备和技术,就是利用这些城市的电厂、化工厂和钢铁厂的余热废热进行制冷,制冷温度最低可以达到-40度。

把每个城市的这些电厂、化工厂和钢铁厂等有废热源的企业,充分利用起来,就足够满足每个城市的冷冻冷藏保鲜的需求。

这项技术的应用,将大大的减少了电的使用,这项技术的应用,将大大减少了余热废热的排放;但是,这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需要国家扶持和推广的,因为这项技术的使用,就需要把冷库的选址确定热源在4公里的范围内。

现在我们有13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1 二台以上发生器吸附制冷系统发明专利2 吸附制冷系统用的高温型吸附剂发明专利3 利用尾气或燃气吸附制冷系统的烟道水封浮桶切换装置发明专利4 双发生器制冷吸附系统发明专利5 用导热油换热器加热的吸附式制冷装置发明专利6 利用渔船柴油机尾气的海水制冰机发明专利7 太阳能真空玻璃管集热器热水为能源的制冷空调机发明专利8 油气田轻烃回收装置发明专利9 板式换热结构发生器实用新型专利10 海洋渔船柴油尾气制冰机实用新型专利11 海洋渔船柴油尾气制冰机的导热油换热器实用新型专利12 吸附式冷冻除湿机实用新型专利13 储冷式太阳能冷藏库实用新型专利我们的产品有以下几大类:余热废热制冷的城市级和物流级冷库;太阳能冷库;渔船尾气制冰机和尾气制冷冷库;汽车尾气空调;应用了我们的这项技术,首先是制冷领域的一个变革,同时可以节约大量煤碳和其他能源,减少大量的减排,使我们国家的环保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 国家 十 大 重 点 节 能 工 程 和 建 十 期 设 节 约型 社 会重 点 工程 之 一 的 “ 余热 余压 利 用 工程 ” 及 相关 技术 应 用正 逐步 推广 。 目前仍 有许 多 方面 的 但 余热余压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 主要原因在于其改造过 程 中一 次性 投 资较 高且 回报 周 期较 长 。 我 国的 一次 能源 现 状不 容 乐观 , 力 推广 余 热 余 大 压 利用 , 有 非 常重 要 的战 略意 义 和经 济 意义 。根据 具 我 国 原经 贸委 统 计 的数据 , 在我 国轻工 等行 业 有 工业 锅 炉超 过 5 0万 台 ,余 热 余压 利 用 可 以回 收许 多 工业 锅炉 的蒸汽 压 差损 失 , 现 能源 的 梯级 合理 利 用 。诸 实 多 工程 实例 也 逐渐 证 明 了余 热余 压 的应 用 价值 , 这项 技术 也 将慢 慢 地被 人 们 认可 , 企业 和 节 能减 排 工作 对
b e ̄ e l e u e . t a y rd c d .
Keyw or :nd sra r i ; seh a dwat rsu e r cp o ai gc mp e sr ds i u tilu bne wat e t t n a sepe s r ;e ir c tn o rso
N i f0t: .2J 叭 n 2011 r a No.40 V4I 第 2 o.V 卷 0 ) o . 2 l 1 9 3)
d i 1.9 9 .s. 7-2 72 1.20 0 o: 03 6 /i n1 37 3 .0 0 .1 js 6 1
建筑节能 。 。 …
也 日趋重 要 。
可选 用 10系 列氨 制 冷压 缩 机 组 , 号 6 w 1 , 0 型 A 0 其 主 要 参 数 : 冷 量 14 W, 功 率 3 W , 数 制 7 .k 轴 4 6k 转 9 0r n 6 mi 。若 电机 驱动 , / 电机 功率 4 W 。 5 k 现 有 1 a的蒸汽 , .MP 5 蒸汽 价格 为 10元 / 7 t 。
L U G n , HE J - o I ag C N i b n a
(co l f n i n n dArhtcueU iesyo a g afr cec dT cn lg , hn h i 0 0 3 C ia Sh o o E vr met n ci tr, nvri f h n hio in e eh ooy S ag a 2 0 9 , hn) o a e t S S n a
A src : o e t s n r dr u e l tc y os m t n m bt t a r r o eee y d c e c i t c nu p i , e d g a e e r i n o
s h w s etft p w r l , o ew y o ne ft at h a o h o e patsm a o e e e n sf
一 新能源 与绿色 建筑
NEW ENERGY & GREEN BUI DI L NG
大型冷库余 热余压利用 方案 比较
刘 刚 , 陈 剑 波
209) O03 ( 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 , 上海
摘要: 为 了节 约能源 , 降低 用电量 , 充分 利用发 电厂余热 , 浙江集 1 对 万吨 冷库进行 了分 别用工业汽轮机替代 电机拖动压缩机和 汽轮 发 电机发 电的技术改造分析 。 些大量的余 热若能合 理的充分利用, 这 将节约大量的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 企业的生产 成本也将
大为降低。
关键词: 汽轮 机; 余热余压; 往复 式压缩机
中图分类号: T 8 3 U 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 号: 1 7 —2 72 1)20 3 .2 637 3 (0 0 —0 90 1
Com pa ion o fe e tPan t e n W a t a n a t e s e Us d i a g l or ge r s f Di r n l sBe w e s eHe ta d W s ePr s ur e n L r e Cod St a
t n o a o a o t aew o a ai nt uadt s nZ e agpoi ea a zd i ld g u li ei utc t — r s r t no l s r hs c c yi t os n h i afm i f c d og e p t se h n o i j n r n e l e, n u i i n t d s i r vc c a y n c n ti g h n r u z d b e r p c v l t r l e o r r ecm r srad ui ri eea l tc y t m kn o eo e at ha ad i set e pa t di o pe o n n t b et g nre e c i t f a i g dn t s w e et n n e i yo e c m o t v o s , s gu n o t e r i. go s f he s
w s rsue alt nrywlb ae n n i n na p l t nw lb e ue , n epo ut ncs eetrr ewlas at pesr, e e i esvdad evr metl ol i i erdcd a dt rd i ot o t nepi i lo e oo f g l o uo l h c o sf h s 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