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水堆核电站的组成及总布置

合集下载

压水堆核电站组成资料

压水堆核电站组成资料

压水堆核电站组成上一条新闻核安全名词解释下一条新闻核电站的控制调节与安全保护enterlsb转载|栏目:电力规范| 2007-08-06 23:12:09.42 | 阅读433 次压水堆核电站由压水堆、一回路系统和二回路系统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2-1 压水堆主要部件2-1-1 堆芯堆芯结构是反应堆的核心构件,在这里实现核裂变反应,核能转化为热能;同时它又是强放射源。

因此堆芯结构的设计是反应堆本体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

压水堆堆芯由若干个正方形燃料组件组成,这些组件按正方形稠密栅格大致排列成一个圆柱体。

用富集度为2%—4.4%的低富集铀为燃料。

所有燃料组件在机械结构和几何形状上完全一致,以简化装卸料操作和降低燃料组件制造成本。

燃料组件采用17×17根棒束,其中除少数插花布置的控制棒导向管外都是燃料棒。

棒束外面无组件盒,以减少中子俘获损失和便于相邻组件水流的横向交混。

图2—1(a)表示压水堆堆芯横剖面图,图2—1(b)表示压水堆燃料组件。

图2-1(a) 压水堆堆芯横剖面图图2-1(b) 压水堆燃料组件燃料棒的芯体由烧结的二氧化铀陶瓷芯块叠置而成。

烧结二氧化铀的耐腐蚀性、热稳定性和辐照稳定性都好,能保证为经济性所要求的>50000MW.d/tu的单棒最大燃耗深度。

燃料棒包壳采用吸收中子少的锆合金以降低燃料富集度。

燃料棒全长2.5—3.8M,用6—11个镍基合金或锆合金制的定位格架固定其位置。

定位格架燃料组件全长按等距离布置以保持燃料棒间距并防止由水力振动引起的横向位移。

堆芯一般分为三区,在初始堆芯中装入三种不同富集度的燃料,将最高富集度的燃料置于最外区,较低富集度的两种燃料按一定布置方式装入中区和内区,以尽量展平中子通量。

第一个运行周期由于全部都是新燃料而比后备反应性在运行周期间将随着可燃物的消耗逐渐释放出来。

第一个运行周期的长度一般为1.3—1.9年。

以后每年换一次料,将1/3或1/4堆芯用新燃料替换,同时将未燃尽的燃料组件作适应的位置倒换以求达到最佳的径向中子通量分布,倒换方案由燃料管理设计程序制定。

压水堆核电厂

压水堆核电厂
1中子慢化剂:压水堆的冷却剂为轻水;它具 有比较好的中子慢化能力,起到慢化剂的 作用,使裂变产生的快中子减速成为热中 子,以维持链式裂变反应; 另外,它也起到 反射层的作用,使泄漏出堆芯的部分中子 反射回来。
(2)反应性控制:反应堆冷却剂中溶有的硼酸 可吸收中子,因此通过调整硼溶度可控制 反应性。
▪ 循环水冷却回路:亦称三回路;其主要功用是向冷 凝器供给冷却水,确保汽轮机冷凝器的有效冷却。
▪ 电气系统:电气系统包括发电机、励磁机、主变 压器、厂用变压器等。
01.11.2024
20
01.11.2024
21
核供汽系统:反应堆+反应堆冷却剂系统+辅助系统
01.11.2024
22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eactor Coolant System,RCP一回路Primary system
01.11.2024
29
核电厂选址应考虑的因素
从核安全的观点考虑,核电站的厂址选择必须 是保护公众和环境免受放射性事故所引起的过量 辐射影响; 要重点考虑:
➢ 可能发生的外部自然事件和人为事件对核电站的影响 ➢ 实施应急措施及有关外围地带的人口密度 分布及其他
特征
➢ 核电站正常的放射性物质释放等。
▪ 石墨
➢ 石墨吸收截面稍大于重水, 但价格便宜,又是耐高温 材料,可用于非氧化气氛的高温堆中。
▪ 铍、碳氢化合物等。
➢ 铍的慢化能力比石墨好,用它作慢化剂可缩小堆芯尺 寸,但铍有剧毒 、价格昂贵、易产生辐照肿胀,故使 用受到限制。
01.11.2024
9
反应堆
▪ 沸水堆Boiling Water Reactor;缩写为BWR
01.11.2024
11

(完整版)第三章压水堆核电站

(完整版)第三章压水堆核电站

2020/8/18
11
一、厂址选择
(3)水源和水文条件:一般要求百年一遇最 小流量也能满足电厂正常远行的要求。冷却
核岛:通常将一回路及核岛辅助系统、专设安全设 施和厂房称为核岛。压水堆核电站核岛中的四大部 件是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主泵和堆芯。
常规岛:二回路及其辅助系统和厂房称之。
沸水堆核电厂原理图
2020/8/18
2
(1)一回路系统
压水堆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一般有二至四条并联 在反应堆压力容器上的封闭环路(见图)。
具体允许徘放量,需根据放射性物质的毒性、厂址的环境稀释 能力、居民点离电厂的距离和居民的饮食习惯来决定。
设计上要求核电厂在极限事故工况下的放射性物质释放量不应 达到对居民健康和安全造成超过我国国家核安全局关十核电厂 厂址选择所规定的严重危害后果的程度。
2020/8/18
10
一、厂址选择
2.厂址的自然条件和技术要求
2020/8/18
6
大亚湾核电厂的开式循环水系统
形式:为开式单元制系统。每台机组有2台容量为50% 的循环水泵。它们对应于2条独立的系列A和B的循环 水回路。经循环水泵升压后,每个系列分成3条支路进 入3台凝汽器。图
每台凝汽器水室被分割为两个独立水室,每台水泵与3 台凝汽器的一半连接形成独立的回路。循环水离开凝 汽器后经6个循环水支管分别汇入A、B系列的排水渠, 每条排水渠有一个独立的虹吸井、,循环水经虹吸井 流入明渠归大海。
2020/8/18
9
一、厂址选择
1.核电厂放射性特性
反应堆燃料棒运行时的破损率、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泄漏率和 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的净化能力等决定了电厂在正常运行时放 射性的排放量。
如果放射性废气排故量很大,电厂就不宜建在城镇居 民中心附近;如果废水放射性排故量很大,电厂废水 就不能直接向江河湖海中排放。

压水堆核电厂

压水堆核电厂

进行。
7
压水堆核电厂
压水堆核电厂就是利用一座或若干座压水反应
堆作为动力而发电的电厂,它是一个将核能转
换为电能的综合装置。
压水堆核电厂一般是由一回路和二回路以及与
它们相关的各个辅助系统或设备组成。一回路
也称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它包括压水堆本体和
若干个封闭的并联到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反应堆 冷却剂环路;二回路也称动力转换系统。
29
典型参数 * 1.一回路额定热功率:
2.一回路压力:
3.反应堆进/出口水温:
2905MW
155bar,a
293/327℃
4.蒸汽发生器出口蒸汽压力: 67.1bar,a
*5.汽轮机额定电功率:
6.汽轮机转速: 7.冷凝器压力:
983.8MW
3000r.p.m 0.075bar,a
8.给水温度:
有一台主泵和一台蒸汽发生器。其中一个环路装 有一台稳压器,以维持一回路压力。
17
一回路主系统布置
一回路主系统即压水 堆冷却剂系统(RCP), 其主要功用是:由冷却剂 将堆芯因核裂变产生的热 量传输给蒸汽动力装置并 冷却堆芯,防止燃料元件 烧毁。
18
18
典型压水堆核电厂功率及一回路容量
(MW) t/h) 厂,一个环路的电功率已达到300MW ~600MW ;而且,
31
核电厂主要厂房
安全壳厂房 汽轮机厂房 燃料厂房
核辅助厂房
32
核岛主要厂房
1、反应堆厂房

又称安全壳,是一个有钢衬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顶部呈球形 或椭圆形,内径约40m,壁厚约1m,高约60m-70m. 可承受绝对压力约0.5Mpa的内压。 它包容一回路系统带放射性物质的所有系统,以防止放射性 物质向外扩散。

压水堆核电站控制(第一章)

压水堆核电站控制(第一章)

反应性阶跃变化大小与反应堆周期的关系 压水堆动力学模型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当反应性的变化ρ接近β时,由缓增变为陡增。对应反应堆周期 T=1/ ω 1急剧减小。
压水堆动力学模型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反应性大阶跃变化下中子密度响应
当反应性变化大于β后,反应堆周期接近零,反应堆功率急 剧上升失去控制,出现“瞬发临界事故”。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n/n0
瞬变项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反应性小阶跃变化下中子密度响应 反应性扰动开始的瞬间,中子密度迅速增长决定于瞬发中子,反 应堆周期 ,这种现象称为瞬跳;很快缓发中子发挥作用, 按指数规律增长。
中子密度以反应堆周期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压水堆动力学模型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反应性大阶跃变化下中子密度响应 当反应性ρ为一个很大的阶跃扰动时,按上述类似方法可得: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点堆动力学模型:把反应堆看成没有空间度量的一个“点”, 即反应堆内各点的中子通量密度只随时间变化,与空间位置 无关。 有效增殖系数Keff :某一代参与裂变反应的中子数除以上 一代参与裂变反应的中子数。 中子一代时间(Neutron life time) l :上一代中子产生数量 相同的下一代中子的所需的时间。 平均一代中子时间:一个中子由于裂变被另一个中子代替 的平均时间。 Λ =l/ Keff 反应性:表征链式反应介质或系统偏离临界程度的参数。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压水堆动力学模型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反应性小阶跃变化下中子密度响应
平衡点处: 缓发中子先驱核产生率= 缓发中子先驱核消失率

压水堆核电站的厂房布置及安全讲解课件

压水堆核电站的厂房布置及安全讲解课件

第二章 压水堆核电厂
四环路
第二章 压水堆核电厂
2 循环水系统
循环水系统主要用来为凝汽器提供凝结汽轮机乏汽的冷却水, 分为开式供水和闭式供水。
开式供水:是指以江河湖海为水源,冷却水一次通过,不重复 使用。
闭式供水:把由凝汽器排出的水,经过冷却降温之后,再用循 环水泵送回凝汽器入口重复使用。
开式供水特点: 进水水温低,利于机组经济运行
商用压水堆核电厂反应堆冷 却剂系统一般有二至四条并 联在反应堆压力容器上的封 闭环路;
整个一回路系统设有一台稳 压器,一回路系统的压力靠 稳压器调节,保持稳定。
核电厂还设置了专设安全设 施和一系列辅助系统。专设 安全设施为一些重大的事故 提供必要的应急冷却措施, 并防止放射性物质的扩散。
二回路系统也设有一系列辅 助系统。
蒸汽
单回路
第二章 压水堆核电厂
沸水堆核电站原理图(直接循环)
第二章 压水堆核电厂
压水堆与沸水堆
压水堆:一回路系统的冷却剂与汽轮机回路工 质是完全隔离的,这就是所谓的“间接循环”。 采用间接循环具有使二回路系统免受放射性玷 污的优点。
与沸水堆核电厂相比,增加了蒸汽发生器。压 水堆体积较小和控制要求简单等因素可以弥补 这一不足。
1 压水堆核电厂原理
稳压器
蒸汽
汽轮机
发电机
压力容器
蒸发器
水 主泵 主管水道
凝汽器
输配电
一回路
二回路
基本参数:
一回路:压力154 bar,高压水;
二回路:压力~55bar,饱和蒸汽。
第二章 压水堆核电厂
压水堆核电厂发电流程
第二章 压水堆核电厂
有关说明
把反应堆、反应堆冷却剂系 统及其辅助系统合称为一回 路系统 ;

第三章 压水堆核电厂

第三章 压水堆核电厂

堆芯中子通量分布测量装置
目的:建立中子通量分布图(三 维),确定热点
布置:
56
安全壳
作用:裂变产物与环境之 间的最后一道屏障
安全壳厂房 安全壳环境控制系统 安全壳贯穿与隔离系统
57
总结
1 堆内构件 名称 作用 2 控制棒驱动机构 结构 工作原理 提升 下降 停堆
3 反应堆压力容器
结构 作用 选材 运行限制 4 堆内测量支承结构
温度测量
5 安全壳 作用
中子通量测量
三个系统 58
59
初始状态为传递钩爪啮合,夹持钩爪脱开。
1:提升线圈通电,传递钩爪驱动轴提升一个步阶; 2:夹持线圈通电,夹持钩爪夹持驱动轴;
3:传递线圈断电,传递钩爪脱开;
4:提升线圈断电,传递钩爪下降一个步阶; 5:传递线圈通电,传递钩爪啮合驱动轴; 6:夹持线圈断电,夹持钩爪夹脱开,为提升做准备; 7:提升线圈通电,传递钩爪驱动轴提升一个布阶; 如此循环动作,直到达到提升位置为止。
52
运行限制
压力温度运行限制曲线: 限制因素: 压力容器的强度,主泵的限制:汽蚀等,低 压蒸发等。
53
压力容器结构
筒体组合件
法兰环 接管段
筒身
冷却剂进、出口接管
顶盖组合件
底封头
法兰密封件
54
压力容器支承结构
55
堆内测量支承结构
堆芯冷却剂出口温度测量装置
目的:绘制堆芯温度分布图和确定 最热通道 布置:
31
中子源组件
作用:
1 提高中子通量水平 2 点火 初级中子源
结构与材料:锎
初装料情况 次级中子源 结构与材料:锑、铍 初装料情况
32
阻力塞组件

压水堆核电站组成

压水堆核电站组成

压水堆核电站组成上一条新闻核安全名词解释下一条新闻核电站的控制调节与安全保护enterlsb转载|栏目:电力规范| 2007-08-06 23:12:09.42 | 阅读433 次压水堆核电站由压水堆、一回路系统和二回路系统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2-1 压水堆主要部件2-1-1 堆芯堆芯结构是反应堆的核心构件,在这里实现核裂变反应,核能转化为热能;同时它又是强放射源。

因此堆芯结构的设计是反应堆本体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

压水堆堆芯由若干个正方形燃料组件组成,这些组件按正方形稠密栅格大致排列成一个圆柱体。

用富集度为2%—4.4%的低富集铀为燃料。

所有燃料组件在机械结构和几何形状上完全一致,以简化装卸料操作和降低燃料组件制造成本。

燃料组件采用17×17根棒束,其中除少数插花布置的控制棒导向管外都是燃料棒。

棒束外面无组件盒,以减少中子俘获损失和便于相邻组件水流的横向交混。

图2—1(a)表示压水堆堆芯横剖面图,图2—1(b)表示压水堆燃料组件。

图2-1(a) 压水堆堆芯横剖面图图2-1(b) 压水堆燃料组件燃料棒的芯体由烧结的二氧化铀陶瓷芯块叠置而成。

烧结二氧化铀的耐腐蚀性、热稳定性和辐照稳定性都好,能保证为经济性所要求的>50000MW.d/tu的单棒最大燃耗深度。

燃料棒包壳采用吸收中子少的锆合金以降低燃料富集度。

燃料棒全长2.5—3.8M,用6—11个镍基合金或锆合金制的定位格架固定其位置。

定位格架燃料组件全长按等距离布置以保持燃料棒间距并防止由水力振动引起的横向位移。

堆芯一般分为三区,在初始堆芯中装入三种不同富集度的燃料,将最高富集度的燃料置于最外区,较低富集度的两种燃料按一定布置方式装入中区和内区,以尽量展平中子通量。

第一个运行周期由于全部都是新燃料而比后备反应性在运行周期间将随着可燃物的消耗逐渐释放出来。

第一个运行周期的长度一般为1.3—1.9年。

以后每年换一次料,将1/3或1/4堆芯用新燃料替换,同时将未燃尽的燃料组件作适应的位置倒换以求达到最佳的径向中子通量分布,倒换方案由燃料管理设计程序制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水堆核电站的组成及总布置(1)反应堆厂房–该厂房主要布置核反应堆和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及部分核岛辅助系统、专设安全设施系统。

从结构上来讲,反应堆厂房由筏板基础,带钢衬里的圆筒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安全壳及其内部结构组成。

安全壳内径37m,屏蔽墙厚0.9m,总高59.4m,设计压力0.52Mpa (绝对压力)。

反应堆厂房内部结构布置如下:–·-3.5m放置堆芯仪表系统、安注系统、余热排出系统热交换器、化容控制系统的再生热交换器、安全壳连续通风系统及反应堆坑通风系统的风机。

–·±0.00m放置余热排出系统泵、稳压器卸压箱、安全壳的过滤净化系统过滤器、各系统管道、应急人员气闸门。

–·4.65m主要为三套蒸汽发生器、主泵和稳压器的支承楼板的隔间,放置在本层的还有安全壳过滤净化系统的风机和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存放地,压力容器也通过该层。

–·8.00m层为反应堆换料水池楼板层,堆内构件存放及燃料组件倒换装置也放置在该层,进入安全壳的人员闸门也在此标高。

–·20.00m层为反应堆操作大厅,有设备闸门通入。

–·反应堆压力容器占有从-3.50至8.20m的堆本体中心净空间。

M310加改进型反应堆本体由压力容器、堆芯、堆内构件、堆内测量仪表和控制棒驱动机构等设备组成。

–·各层之间的交通由楼梯与电梯联系。

反应堆在运行期间,一般人员不得进入;事故检修和停堆检修时,人员可经由空气闸门进入;设备闸门为安装大件设备时的进入通道,运行时封闭。

–以下简要对堆内构件进行补充说明。

(2)核辅助厂房–由1、2号机组共用,主要布置核辅助系统及设备,厂房面积74×46m,高22m。

布置(层高变化较大,仅介绍几个重要的层间)有如下系统和设备:–·±0.00m主要有上充泵、硼回收系统、废物处理系统、设备冷却水系统、电气用房。

–·5.00~8.00m主要为硼回收系统的气体分离器和蒸发器间,过滤器及除盐装置间,废气处理系统的气体衰变箱隔间、化容控制系统设备间、阀门操作间等。

–·11.50m主要为过滤器及除盐装置上部操作间,硼水制备、硼回收系统贮槽及核辅助厂房通风系统。

–·本厂房的对外出入卫生闸门设在电气厂房±0.00m层,整个厂房内各层垂直联系是通过楼梯和电梯完成。

厂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放射性防护要求的房间按屏蔽要求确定墙和楼板厚度。

(3)燃料厂房–位于反应堆厂房南侧,外轮廓尺寸46×24m,51×24m。

–·-6.70m处为安全喷淋系统的泵间及低压安注系统的泵间。

–·±0.00m是设备和燃料的主要运输通道,包括燃料运输容器放倒时的操作场地。

–·20.0m为燃料厂房的操作运行大厅。

乏燃料水池的热交换器和燃料厂房通风系统设备布置在6.30及10.00m。

–·整个厂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乏燃料存放水池及接收水池用不锈钢覆面。

(4)电气厂房–电气厂房外轮廓尺寸:长118.40m,宽15m。

位于反应堆厂房和汽轮机厂房之间。

厂房地上高42.10m,地下-7.00m。

–·-3.40m为电缆及管道层。

–·±0.00m为卫生闸门、空气压缩机间、放射性实验室、仪表间、工具间等。

–·7.00m为中、低压配电盘和所有的控制配电盘。

–·11.50、15.50m两端为反应堆厂房与汽轮机相通的主给水管道、主蒸汽管道的管廊。

–·19.40m为主控室、计算机房,余下面积为运行人员更衣、卫生间等。

–·各层之间交通由二端及中部的楼梯及电梯联系,厂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5)连接厂房–连接厂房位于反应堆厂房与电气厂房、核辅助厂房、燃料厂房之间,主要为各种管道、电缆的贯穿件的连接用房,蒸汽发生器辅助给水系统的泵房及电气、风机等用房。

厂房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6)辅助给水箱厂房–辅助给水箱厂房位于两座反应堆厂房的一侧,其外轮廓尺寸分别为:13.6×13.6m、13.6×14.5m。

(7)柴油发电机厂房–柴油发电机厂房位置:有两个在电气厂房的两侧,另外两个位于燃料厂房的外侧,共4个,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和独立性,外轮廓尺寸约为12.0×18.0m。

厂房由柴油发电机房、电气间、空气冷却器间、风机房组成。

3.4 压水堆的主要特点•压水堆(PWR)目前成为技术上最成熟的一种堆型,采用稍加浓铀作为燃料,燃料芯块中铀-235的富集度约为3﹪,核燃料是高温浇结的圆柱形二氧化铀陶瓷燃料芯块,被封装在细长的锆合金包壳管中(作为第一道安全屏障),其冷却剂和慢化剂均为轻水。

轻水明显的缺点是沸点低,为起到较高的热能量传递,根据热力学原理,必须增加其冷却剂系统压力,堆内压力一般为15.5Mpa。

压水堆核电站的特点:•·结构紧凑,堆芯功率密度大。

•·经济上基建费用低,建设周期短(占在建和已建核电站总数的64﹪。

一般建设周期为60个月,福清核电为58个月)。

•·必须采用高压压力容器。

•·必须采用一定富集度的核燃料(由于轻水吸收热中子几率很大,所以轻水慢化的核反应堆无法以天然铀作为燃料来维持链式反应,故应将天然铀浓缩至18亿年前的水平,达到富集度3﹪。

天然铀中U-235仅占0.724%,而U-238却占99.276%)。

•3.5 压水堆与其它反应堆型的性能对比•为更好地将压水堆与其它堆型进行对比,以表2进行对比说明:•4.1 一回路系统及主要设备•一座60~130万千瓦的压水堆核电站,一回路有2~4条并列的环路。

在蒸汽发生器内,一回路的冷却剂与二回路的水在互不接触的情况下,通过蒸汽发生器中的U型管壁发生了热交换。

主循环泵是一回路系统的重要设备,每台主循环泵的冷却水流量为20000t/h。

泵的关键是保持轴密封性,同时泵处于安全壳内高温、高压状态和γ射线辐照下,要求电机的绝缘性好。

水从室温升至300℃时,密闭回路内冷却剂的压力会波动,使反应堆产生不稳定的运行工况,因而在压力容器出口和蒸汽发生器之间的一回路热管段安装有稳压器。

若一回路有一条以上并列环路时,只要在其中一条热管段安装一台稳压器就可以满足稳定堆内压力的作用。

压水堆冷却剂入口温度在290℃,出口温度330℃。

•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循环泵、稳压器及相关管路的整个冷却剂系统,有其特定的压力边界,称为一回路压力边界,该压力边界构成了包容放射性物质的第二道安全屏障。

•一回路系统和设备都被安置在安全壳内。

安全壳是一个既承受内压又承受外压的坚固建筑物。

承受内压以防止事故情况下安全壳内超压造成破坏,承受外压,以防安全壳外各种冲击。

除此之外,安全壳还可以有相当的密封性,以防止安全壳内放射性物质向周围环境泄露,所以安全壳构成了包容放射性物质的第三道安全屏障。

4.2 二回路系统及设备•压水堆核电站二回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蒸汽发生器产生的饱和蒸汽供汽轮发电机组做功发电和供电站其他辅助设备使用。

•二回路主要由饱和蒸汽汽轮机、发电机、冷凝器、冷凝水泵、低压加热器、除氧器、给水泵、高压加热器、循环水泵、中间汽水分离再热和相应的阀门、管道等组成。

•在蒸汽发生器内,二回路工质水吸收一次侧传导的热量后,变成280℃、6-7Mpa的高温蒸汽。

高温蒸汽依次通过高压汽轮机和低压汽轮机(中间有汽水分离器将水滴分离)。

无法再利用的有蒸汽在冷凝器中变成水。

冷凝水经过预热后又回到蒸汽发生器吸收一回路冷却剂热量。

•4.3 三回路系统及设备•冷凝器实质是二回路与三回路之间的热交换器。

三回路实质上是一个开式回路,利用它将汽轮机排出的低品质乏汽和难以利用的余热带入江河湖海。

三回路的水在排放前应进行净化,三回路一般水量为400000t/h(100万千瓦堆)。

当然,在不具备采用水冷却的地方,可采用双曲冷却塔进行大气冷却。

•·饱和蒸汽汽轮机组。

由于蒸汽可用焓降仅为火电的65﹪,汽耗约大一倍。

核电汽轮机组的转速一般取1500转/min,是火电机组的一半;采用快速关闭截止阀防止超速;在高压与低压缸之间装有汽水分离器。

•·主发电机组。

采用半速四级机组。

4.4 回路辅助系统及其功能•·保证反应堆和一回路系统正常运行的系统有: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主循环泵轴密封系统。

•·为核电站一回路系统在运行和停堆时提供必要冷却的系统:设备冷却水系统;停堆冷却系统。

•·在发生重大失水事故时保证核电站反应堆及主厂房安全的系统有:安全注射系统;安全壳喷淋系统。

•·控制和处理放射物质,减少对自然环境放射性排放的系统:蔬排水系统,放射性废液处理系统,废气处理系统,硼回收系统,取样分析系统。

•·一回路其他辅助系统:补给水系统,乏燃料池冷却及净化去污清洗系统。

•·二回路辅助系统:主蒸汽排放系统,蒸汽再热及抽汽系统,凝结水给水系统,事故给水系统,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润滑油系统及循环冷却水系统。

•事实上回路辅助系统相当于主回路的支流,在核电站运行过程中起着主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辅助系统的正常运行,核电站是没法持续运行的。

快堆增殖堆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核反应堆。

又称为快堆运行原理铀235是实用的核燃料。

这就是说,慢中子会使铀235原子发生裂变(一分为二),并且产生更多的慢中子,而这些慢中子又会进一步引起其他铀原子裂变,使裂变过程持续下去。

由于同样的原因,铀233和钚239也是实用的核燃料。

遗憾的是,天然存在的铀233和钚239的数量真是微乎其微,而铀235的数量虽然比较可观,但也相当稀少。

在任何一块天然铀的标本中,每一千个铀原子当中只有七个是铀235,其余的都是铀238。

铀238是最常见的一种铀,但它却不是实用的核燃料。

铀238也能在中子作用下发生裂变,但只有快中子才能做到这一点。

那些分裂成两半的铀238会产生一些慢中子,而慢中子不足以引起进一步的裂变。

铀238可以比作潮湿的木头:你可以把它烧着,但它最后还是要熄灭的。

但是,假定把铀235同铀238分离开来(这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并且用铀235来建造一个原子核反应堆,这时,构成反应堆燃料的那些铀235原子就会发生裂变,并向四面八方发射出无数慢中子。

如果这个反应堆包着一个用普通铀(其中绝大部分是铀238)制成的外壳,那么,射入这个外壳的中子就会被铀238所吸收。

这些中子不可能迫使铀238发生裂变,但却会使铀238发生另外的变化,最后就会产生钚239。

如果把这能够用这种方式产生新燃料去代替用掉的燃料的反应堆就是增殖反应堆。

一座设计得当的增殖反应堆所生产的钚 239,在数量上要多于消耗掉的铀2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