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吉登斯气候变化的政治学分析视角评析

合集下载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深入研究行动者与社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行动者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以及行动者如何通过自身的行为和选择改变社会 结构。
关注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变迁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快,对于未来的研究需要更加关注全球化对社会结构和行动者的影响 。
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吉登斯认为,结构化理论中的结构是 指行动者在互动过程中所使用的规则 和资源,这些规则和资源在行动者的 互动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并影响着行 动者的行为和互动结果。
结构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结构的双重性质
吉登斯认为,结构具有双重性质,即结构既制约行动者的行为,又 是行动者所使用的工具。
行动与结构的互动
吉登斯认为,行动与结构是相互依存的,行动者在行动过程中不断 地再生产着结构,而结构又反过来制约着行动者的行为。
01
忽视个体能动性
批评者认为结构化理论过于强调 结构的决定性,忽视了行动者的 个体能动性。
02
缺乏对权力的系统 分析
批评者认为结构化理论对权力的 分析不够系统,未能全面揭示权 力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
03
理论应用范围有限
批评者认为结构化理论主要适用 于解释宏观社会现象,对于微观 层面的解释力有限。
对结构化理论的反思与展望
社会学系教授。
学术成就
03
吉登斯在学术界享有盛誉,被誉为结构化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
之一。
学术背景与贡献
学术背景
吉登斯在学术研究中深受结构功 能主义和符号互动论的影响,形 成了自己独特的结构化理论。
理论贡献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强调社会结 构与个体行动之间的相互影响, 对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等领 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安东尼·吉登斯的理论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

安东尼·吉登斯的理论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

但是 , 在吉 登斯 此书问世之前 , 学术界并没 有从 政治学 那样 的情况 , 我们就 不再 有行动的余地 了, 一切都 为时 的意 义上探讨 过气候 变化 问题 , 没有理解 气候 变化 已晚。… 如 果我们再 不把气候 变化 问题 有效 地纳入 并 的社会学意义和 政治学意义。 吉登斯 对气候 变化政 治 的阐述可谓 广博 深厚 , 对
“ 登斯悖 论 ” 吉 主要 指这样 一种 困境 : 气候 变化 问
影 响。2 0 年 , 登斯再 出新著 《 09 吉 气候 变化 的政治 》 题尽 管是一 个结果 非常严重 的 问题 , , 但对于 大多数 公
民来说 , 在 日常生活中感受不直接 , 由于 人们 虽然 意识 在 当今 的这个世界 和时 代 , 气候 变化政 策是 一个 到 它的重要性 , 普通人 的 日常生活却鲜 有 因此发生 改
英 国著 名社会 学家 、 敦政治 经济 学院前 院长安 伦 去 的4 年 里 , 提 出的一 系列 理论对世界 产生 了重要 0 他 并迅速在全球学术界和政治界引起广泛关注。


破 解“ 吉登斯 悖论 ” —— 给各级 地方政 府 以节
东 尼 ・ 登斯是 当今世界 最重 要的思 想家之一 。在过 能减排降耗的动力与激励 吉
这本 书里 , 登斯特 别提到 了中国 , 中国治理 气候 变 部 的考核 指标 , 吉 “ 但是宣传 和推行都 不够 高调 , 目前来说
化 的决 策遇到 的最 大障碍就 是 中央政府 的“ 政治整合 ” 这一举措没有运行起来 , 其成效不彰是必然的。
和 “ 济整合 ” 经 在上令 下达 的过程 中 , 往往经 过层层 官
国家不能回避的重要主题。这一 问题 的解决最终要走 变 , 更没 有动 力做 出实质性的努力 , 几乎没 有人 以 自己

吉登斯现代性社会理论与“第三条道路”思想研究

吉登斯现代性社会理论与“第三条道路”思想研究

从“第三条道路”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一种平衡。既要 追求科技进步和全球发展,又要保护文化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我们需要创新思 维,寻找一种既能满足人类需求,又能保护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这条道 路上,我们要人类的福祉,同时也要弱势群体的权益,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未来的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面对。在解决现代性问 题时,我们要善于借鉴历史、哲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智慧,同时也要人类 的未来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寻找一条既能满足人 类需求,又能保护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未来的世界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希 望。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变革和矛盾的时代,现代性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本次演示将从现代性到“第三条道路”,探讨现代性 的问题和探讨方向,以期为解决现代性问题提供参考。
现代性问题
现代性带来了诸多变革,如工业革命、科技进步、全球化等。然而,这些变革 的背后也隐藏着许多问题。首先,现代化的弊端不可忽视。环境污染、资源短 缺、人口老龄化等社会问题愈加严重。其次,全球化对文化多样性产生了冲击, 使得一些传统文化逐渐消失。此外,科技发展在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引发了人 们的担忧,如人工智能对就业市场的冲击、信息泛滥带来的隐私泄露等。
然而,“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思想主张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随 着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增长放缓,政府的财政压力越来越大。其次,随着全球化 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和个人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和压 力。
面对这些挑战和问题,“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思想主张需要继续发展和创新。 未来,政府应该更加重视公共部门的作用,提供更加全面的公共服务,满足人 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此外,政府应该更加重视社会公正和机会平等,建 立更加平等和包容的社会。

共治民主:应对气候变化的民主模式初探

共治民主:应对气候变化的民主模式初探

但 只有 少数 人愿 意彻 底地 改变 自己的 生活 。 _吉 ”1 登 斯认 为 , 气候 变化 的政治 必 须处 理这 种 悖论 , 即 有效 地激 发 人们参 与到其 中去 。他认 为政 治 家们 已经觉 醒 , 但 由于 种 种 原 因公 众 还 没 有 现 实地 投 入治理 中 。在 应 对 气 候 变 化 的 行 动 中 , 国家 将 会 是一个 至 为 重 要 的活 动 者 , 功 的机 会 将 极 大 成 地 取决 于政 府和 国家 。由此 吉登 斯 认 为应 对 气候 变 化 的政 治 ,必 须有 一种 向更 大 的 国家 干预 主义 “ 的 回归 ”3。这种 更多 干预 的 国家 , _ j 吉登 斯称 其 为 “ 障 型 国家”, 应该 激 发前 者 , 现 政 治敛 合 、 保 它 实 经 济敛 合 等 , 时 国家 还 是 必 须 在 已 有 的 制度 下 同
英 国著 名 的社 会 学家 安东 尼 ・ 吉登 斯在 《 候 气 变 化 的政 治 》 书 中提 出 了“ 登 斯 悖论 ” 一 吉 。他 认
为“ 大多 数公 众认 可全 球变 暖是 一个 严 重 的威 胁 ,
活动 , 照尊 重代议 制 民主 的方式 行事 。 按
吉登 斯虽 然 不 否 认 企业 、 政 府 组 织 和 公 民 非
摘要:应对 气候 变化是 一 个特 殊 的公共 领 域 。 为应 对 气候 变化 , 民族 国 家和 国际政 治都 已 经悄 然发 生并将 继 续发 生调适 性 变化 , 这就 是 共 治 民主 的形 成 。在 这一人 类 活动领 域 , 无论 聚
合 民主还是协商民主, 抑或一种局 限于二者之 中的参与民主概念 , 都不敷使 用。共治民主是利
和理解 , 尽 可能使 各 种意 见达 成共 识 和妥 协 , 并

→《气候变化的政治(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吉登斯的力作) Txt -[英

→《气候变化的政治(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吉登斯的力作) Txt -[英

第一章
气候变化、风险与危机/018
气候变化生来就像一本世界末日论的书。历史已经见证了许多文明的兴衰更替:当文明挣脱了环境可持续性的缰绳之后就会面临崩溃的威胁……我不认为我们应该从表象来看待世界末日思想,而要把它看成是一系列警示……
怀疑论者及其批评/023
气候变化并不是在我们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悄然来临的。相反,讨论气候变化及其后果的书早已经是汗牛充栋。对地球气候变暖的严重担忧,四分之一个世纪甚至更早以前就有人表示过了,但影响甚微。在过去的几年里,这个议题突然跃升到了讨论和争议的前台,并不是在这个或那个国家而已,而是遍及全世界。然而,作为群居的人类,我们只是在回应我们和后代面临的威胁方面迈出了第一步。全球变暖是一个有别于其他任何问题的问题,这不仅是因为它的影响范围,而且是因为它主要是一个关乎未来的问题。许多人说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像参加一场战争那样动员起来,但在这个情形中,又没有什么可资辨认和挑战的敌人。我们正在面对的是这样一些危险,它们既无影又无踪,但潜在的后果又是灾难性的。
风险管理:谨慎原则/064
"可持续发展"/069
过度发展/074
污染者付费/077
气候变化政治学:概念/078
第一部分 2.目录(2)
第四章
迄今为止的记录/083
发达国家在开始向低碳经济转变时必须走向何处?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没有一个国家可被认为接近于高的绩效,"如果气候变化防护是一项奥林匹克规则,世界上就没有一个国家有资格登上获胜者的颁奖台"……
参考文献/258
译后记/268
附录一
中英文词汇对照表271
附录二
气候变化与政治重建——

求解“吉登斯悖论”:评《气候变化的政治》

求解“吉登斯悖论”:评《气候变化的政治》
10 年 以来 ,世界 的平 均 气 温上 升 了 07  ̄ 91 .4C,如 果 以 当前 气 候 变
暖的趋势发展下去 ,到 20 1 0年世界平均温度将上升 6 ;在人类历 ℃
史 上 ,二 氧化碳含 量一 直在 20 p 以下 ,但 最 近 几 十年 来 ,其增 9 pm
长率逐年提高,20 年的增长率为 2 1pm,20 07 .4 p 08年为 2 p pm,二
实质 性 的行 动 ,而等到真 正被迫 采取行 动 的时候 ,那 又一 切都 为时
过晚。正是针对这样一种处境 ,吉登斯提出了一个以 自己名字命名
的概念— — “ 吉登斯悖 论 ” ( idn aao ) “ Gdes rdx 。 吉登 斯悖 论 ” 的 P
含义是 :“ 既然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危害在人们的 日常生活中不 是具体的、直接的和可见的,那么 ,不管它实际上有多么可怕 ,大 部分人就依然是袖手旁观,不做任何具体的事情。但是 ,一旦等情 况变得具体和真实,并且迫使他们采取实质性行动的时候 ,那一切
的关系时,奥菲 ( f ,18 :13 Of 94 5 )提 出: “ e 资本 主义不 可能
‘ ’福利 国家 同时存在 ,然 而 ,资 本主 义又 ‘ 能 ’没有 福利 国 与 不
家。 ”这是因为 ,资本主义经济 “ 需要”福利国家来解决其必然导
致 的各种 毁灭性 后果 ,但 另一方 面 ,福利 国家用 以解决 这些 后果 的 政策又使 资本主 义的存在 越来 越成 为 不可 能 。 由此 可见 , “ 菲悖 奥 论” 表 明的是社会 的 “ 结构 性矛 盾 ” 。如 果继 续 深究 吉登 斯悖 论产 生的原 因 ,我们大致 可 以归结 为两个 方面 :一是 瑞 士心理 学家 布洛

走出气候变化的囚徒困境

走出气候变化的囚徒困境

走出气候变化的囚徒困境作者:田方萌来源:《小康》2010年第03期《气候变化的政治》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35元英国学者吉登斯称得上全球思想界的领军人物。

在新著《气候变化的政治》中,吉登斯谈天说地,试图为全球变暖找出政治层面的解决之道。

德国法学家施米特曾言,根本不存在什么“全人类的政治”。

如果存在,那么全球变暖问题可能最接近这一概念。

而全球变暖问题的最大吊诡在于,谁都知道这样生活下去会发生什么,可谁都还是这么生活下去。

正如吉登斯所说:“⋯⋯全球变暖带来的危险尽管看起来很可怕,但它们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不是有形的、直接的、可见的,因此许多人会袖手旁观,不会对它们有任何实际的举动。

”如何走出这一有史以来最大的囚徒困境?吉登斯首先批评了极端自然主义者,认定退回前现代社会根本不可行。

相反,穷国只有通过经济发展才能抵抗气候变化的危害。

其次,节能技术和新能源开发有望缓解温室气体排放,但前景尚不明朗,它们也有自身的代价和风险。

风能供应不稳定,核能价格居高不下,氢燃料用途有限,生物燃料甚至弊大于利。

吉登斯看好的对策,在于政治和经济的双重敛合。

吉登斯花费大量篇幅讨论发达国家的对应措施,却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政治着墨甚少。

正如哥本哈根会议所展示的,这一问题的囚徒困境很大程度上在于南北国家不能达成合作协议。

我的美国朋友约翰是个生活简朴的环保主义者,骑自行车上下班,可他一天也得洗一回热水澡。

有一次我问他:“为了防止全球变暖,你能否像中国人那样一周洗两回澡?”约翰想了想,答道“可以!”他也许真能换种生活方式,大多数美国人就不干了。

老布什总统曾在里约热内卢峰会上公然宣称:“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不容商量。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都像美国人那样每天洗一次澡,这澡塘的蒸汽该往哪排呢?美国政论家扎卡瑞亚(Freed Zakaria)洞悉这一南北矛盾。

在华府的一次新书发布会上,他明确表示解决气候变化的唯一办法就是向中国和印度转移节能技术,“这两个国家不降低排放速度,你开发多少节能车都没用。

吉登斯思想简介

吉登斯思想简介

安东尼·吉登斯思想简介2007-11-30 13:06:09 来源: 作者: 网友评论0条[查看评论]选择文章字体大小:大 | 中 | 小安东尼·吉登斯不仅是孔德、斯宾塞以来英国最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而且还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他与罗尔斯、哈贝马斯等思想家一起引领了20世纪中后期全球社会理论的发展。

他对经典思想家进行了有深度的解读,把社会学研究方法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把有关"现代性"、"全球化"等问题的研究推到了全球学术研究的前沿,他所提出的"第三条道路"则深刻影响了20世纪末叶全球政治发展的方向。

他一生笔耕不缀,著作等身。

自投身于学术研究以来,他先后出版著作37部,其中许多在全球学术界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吉登斯的理论贡献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经典思想家著作的反思。

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吉登斯对以马克思、涂尔干、韦伯等为代表的经典社会学家的著作进行了长达10年的反思,考察了现代社会理论的各种起源和内在不足,形成了两大著名的理论成果:《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出版于1971年,它围绕着现代社会的产生、动力、问题和未来发展等主题,对马克思、涂尔干、韦伯等三大思想家的著作进行了深度解读,梳理出现代社会理论的三根明显主线:资本主义、工业主义和理性化,同时还考察了三大思想家对后世社会理论的影响。

此书甫一出版,便在全球社会学界发生了巨大的影响,以后几乎每年重版,被誉为"了解社会学三大古典传统的系统入门书","西方社会学、政治学专业的教材生命线"。

《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以西方思想家的眼光解读了历史唯物主义,它从社会学的角度考察了社会系统的时空构成、权力结构、类型划分、政治结构以及未来发展等,在西方社会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气候变 化的政治 学分 析背景 气候 问题 已然 成 为 世界 普 遍 关 注 的焦 点 ,这 一 点可 以在 20 09年哥本 哈根联 合 国气 候峰会 以及 2 1 00 年坎 昆世界 气候 大 会上 得 到 印证 。各 国如 同讨 论 国 家安 全般讨 论 全球 变 暖 ,在 承担 温 室 气 体减 排 义 务 上锱 铢必较 。政府 间气候 变 化委 员会 (P C 第 四 IC ) 次评估 报告 指 出 ,近 百 年来 ,全 球 表 面 的气 温 升 高 了 0 7 c ¨ 。气 候变 化如 果 得不 到 有 效遏 制 ,与 气 . 4【 = 候变 化关 系密 切 的一 些 极 端气 候 事 件 ( 如洪 水 、热 浪 、雪 灾和 风暴 、沙 尘 暴 、森 林 火 灾 等 ) 发 生 的 频 率 和强 度也会 有 所增 加 。气 候 变 化 会 对人 类 社 会 发 展 产生 深 远 的 影 响 ,甚 至 危 及 人 类 的生 存 和 发 展 。 更 重要 的 是 气 候 问 题 需 要 人 类 对 现 行 的科 技 体 制 、 政 治 体 制 、经 济 体 制 、生 活 方 式 等 进 行 重 大 改变 , 转 变传 统 思 维 方式 、重 新 调 整 价 值 观 念 。 因此 , 应 对气候变化需要彻底变革。 英 国学者安 东尼 ・ 登 斯 关 于气 候 变 化 的政 吉 治 学分析 框架 旨在从 政 治 的 角 度 ,解决 气 候 变 化 的 问题 。他以 自身名字命 名的 “ 吉登斯悖论” ( i Gd . dn aao)3 气 候 变 化 问题 的风 险 与人 类 对 该 es rdx [将 P 3
c mmu t h sc u e d s r a o c r By r c nsr ct g t r s o lmae ch ng o ni y, a a s d wi e p e d c n e n. e o tu i he wo d fci t a e,An h n d e s e p oe t n t o y Gi d n x lr s i fo t r p cie o oiia ce c r m hepe e t fp lt ls in e,a d s me s g sin o h r b e a e p o t d.Th sp p ra l z st c s v c n o ug e to sf rt e p o l m r r mp e i a e nay e heba k—
go n ,man t e r s h h r ce f o e me t n o o sr is o o i c l n lsso l t h n e ru d i h o e ,t e c a a tro v r i g n n d s me c n tan fp l i a ay i f i e c a g .Th oi — a t a c ma ep li t c e p cie o l t h n e e r h s t e p ts o l t td n i e s t e vso fi l me tt n o l t l a p r e t f i e c a g n c e h ah fc i e su y a d w d n h iin o mp e na i fci e s v c ma i ma o ma c a g l y h n ep i . o c Ke r s:p l i a a ay i o l t h n e y wo d o i c n ss fci e c a g ;Gi d n a a o tl l ma d e sp r d x;e s r g s t n u n t e i a
摘要 :拟评析 气候 变化政治学的研 究背景 、主要理论 、政府作 用 以及 该视 角的局 限与不足 ,认 为气候 变化 的政 治学分析视角丰富 了气候 问题的研究路径 ,拓 宽了气候 变化政 策实施 的思 维。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政治学分析 ;吉登斯悖论 ;保 障型 国家
中 图分 类 号 :D 2 . 1 4 7 53 3 ;P 6 文 献 标 识 码 :A
Ab t a t C i t h n e,whc s o e o h s c mp e h ln e o t e s s i a l e eo me t o n en t n l sr c : l mae c a g ih i n ft e mo t o lx c a e g s t h u t n b e d v lp n f i tr ai a l a o

Re iw n dd n v e o Gi e s’Po iia ltc lAna y i f Cl a e Ch ng l sso i t a e m
MENG i Le
( col f ul ngm n, otw s U i ri ,X ’a 10 9 C i ) Sho o P bi Maae et N r et n esy i n70 6 , hn c h v t a
2 年 o 第期 -
s 。 篙犍 。 。 。 d R i T 。 。
文 章 编 号 : 10 7 9 (0 1 7— 0 2— 00— 6 5 2 1 l0 04 0 4
安东尼 ・ 吉登斯气候变化 的政治学分析视 角评析
血 苗 孟 蕾
( 西北大 学公共 管理学院 ,陕西西安 706 ) 1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