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除杂与转化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碳酸钠(Na2CO3)和碳酸氢钠(NaHCO3)是两种常见的碱性盐类化合物。
尽管它们在化学性质上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它们有一些不同之处,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方法进行鉴别。
1.水溶液鉴别法首先,将待鉴别物溶解在一些水中。
如果溶解物产生气泡,且导电性增加,那么该物质为碳酸氢钠(NaHCO3)。
而如果没有气泡产生且导电性不变,那么则可能是碳酸钠(Na2CO3)或其他非碱性物质。
2.酸反应鉴别法将现有溶液逐滴加入盛有酸性指示剂(如酚酞)的试管中。
若溶液呈现橙红色(酚酞原有颜色),则该物质为碳酸氢钠(NaHCO3)。
如果溶液呈现黄色,或不产生颜色变化,那么则可能是碳酸钠(Na2CO3)或其他非碱性物质。
3.酸酐法将待鉴别物与醋酸酐(乙酸酐)反应。
加入几滴醋酸酐,并加热试管底部。
如果产生气泡,可以通过向试管中悬挂带有苏花纸(湿酸性纸)来检验气体。
苏花纸将变红,表示碳酸钠(Na2CO3)存在。
4.热分解法将待鉴别物加热至高温。
碳酸氢钠(NaHCO3)在加热时会分解为二氧化碳气体、水和碳酸钠(Na2CO3)。
当没有气泡产生,但产生白色固体残留物时,可以加入几滴水检验。
如果固体残留物溶于水,表明物质为碳酸钠(Na2CO3)。
而如果固体残留物不溶于水,则为碳酸氢钠(NaHCO3)。
5.晶体形态鉴别法视观待鉴别物的晶体形态也可以提供一些线索。
碳酸氢钠(NaHCO3)的晶体形态呈现细小的鳞片状或结晶簇,而碳酸钠(Na2CO3)的晶体形态呈现立方体或四面体状。
总结:通过水溶液鉴别法、酸反应鉴别法、酸酐法、热分解法和晶体形态鉴别法,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据来鉴别碳酸钠(Na2CO3)和碳酸氢钠(NaHCO3)。
这些方法结合使用将确保准确的鉴别结果。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除杂方法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除杂方法
1.重结晶法:
重结晶法是最常用的纯化方法之一、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解在水中,加热至溶解,然后缓慢冷却结晶。
通过结晶过程中的不同溶解度,使杂质
在结晶过程中分离,从而纯化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2.过滤法:
过滤法适用于混合物中含有大颗粒杂质的情况。
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溶液过滤,以去除杂质。
可以使用滤纸或者其他适当的过滤材料进行过滤。
3.溶解法:
溶解法适用于含有易溶杂质的情况。
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解在水中,再用溶剂溶解易溶杂质,然后过滤除去杂质。
4.中和法:
中和法适用于含有酸性或碱性杂质的情况。
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与适量的酸或碱溶液反应,使其中和,产生沉淀。
然后通过过滤或离心等
方法分离沉淀物,从而去除杂质。
5.水洗法:
水洗法适用于一些溶解度较低的杂质。
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用水
洗涤,再经过过滤或离心等方法分离水洗液,就可以去除溶解度较低的杂质。
6.蒸发法/挥发法:
蒸发法适用于液态或易挥发的杂质。
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加热蒸发,使溶液中易挥发的杂质挥发掉,从而去除杂质。
7.晶体生长法:
晶体生长法适用于一些不溶性杂质。
在溶液中加入合适的晶种,通过晶体的生长过程,在晶体中吸附杂质,然后通过过滤或离心分离晶体,从而纯化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以上方法进行纯化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进行适当的操作控制,以确保纯化效果和安全性。
同时,要保持实验室操作台面的整洁,及时清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溢出物,以免产生跨污染。
重难点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除杂与转化

重点八Na2CO3和NaHCO3的鉴别、除杂与转化【要点解读】1、鉴别方法原理结论加热法2NaHCO3Na2CO3+CO2↑+H2O,Na2CO3不分解加热有气体产生的是NaHCO3,无变化的是Na2CO3沉淀法CO32-+Ba2+ ==Ba CO3HCO3-与Ba2+不反应有沉淀生成的是Na2CO3,无变化的是NaHCO3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CO32-+2H+═CO2↑+H2O,HCO3-+H+═H2O+CO2↑生成气体剧烈的是NaHCO3,相对不剧烈的是Na2CO3。
盐酸逐滴加入时的现象CO32-+H+=HCO3-(无明显现象)HCO3-+H+=H2O+CO2↑逐滴加入盐酸立即产生气体的是NaHCO3,开始不产生气体,滴加一会才产生气体的时Na2CO3。
2、除杂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或试剂Na2CO3固体(NaHCO3) 加热NaHCO3溶液(Na2CO3) 通入足量CO2气体Na2CO3溶液(NaHCO3) 加入适量NaOH溶液3、转化【重难点考向一】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比较【例1】(双选)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B.二者热稳定性不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大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C.二者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但产气量和反应快慢不同D.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重难点考向二】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例2) 方案操作判断A 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产生沉淀者为Na2CO3B 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较剧烈者为Na2CO3C 分别加入CaCl2溶液产生沉淀者为Na2CO3D 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立即产生气泡者为Na2CO3【重难点考向三】混合物的成分测定【例3】下列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HCO3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①取a g混合物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g固体②取a g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g③取a g混合物与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 g④取a g混合物与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b g固体(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重难点考向四】性质实验探究【例4】现有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物质:Ⅰ.欲探究Na2CO3和NaHCO3稳定性的相对强弱,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两组装置:请回答:①如甲图所示,分别用Na2CO3和NaHCO3做实验,试管②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稀H2SO4b.NaOH溶液 c.Ca(OH)2溶液②如乙图所示,试管④中装入的固体应该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③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Na2CO3比NaHCO3的稳定性__________(填“强”或“弱”);Ⅱ.欲鉴别两种固体物质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Ⅲ.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物质的溶液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快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微专题5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及除杂

微专题5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及除杂一、常用鉴别方法方法原理结论加热法2NaHCO3=====△N N a2CO3+CO2↑+H2O,Na2CO3受热不分解加热有气体产生的是NaHCO3,无变化的是Na2CO3沉淀法(加BaCl2或CaCl2溶液)CO2-3+Ca2+===CaCO3↓、CO2-3+Ba2+===BaCO3↓,HCO-3与Ca2+、Ba2+不反应有沉淀生成的是Na2CO3,无变化的是NaHCO3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生成气体剧烈的是NaHCO3,相对不剧烈的是Na2CO3盐酸逐滴加入时的现象CO2-3+H+===HCO-3,HCO-3+H+===CO2↑+H2O逐滴加入盐酸立即产生气体的是NaHCO3;开始不产生气体,滴加一定体积后才产生气体的是Na2CO3二、常用的除杂方法1.除杂原则(1)不影响主要物质;(2)不引入新杂质;(3)除杂剂易除去。
2.除杂方法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除杂方法或试剂Na2CO3固体(NaHCO3)加热NaHCO3溶液(Na2CO3)通入足量CO2气体Na2CO3溶液(NaHCO3)加入适量NaOH溶液1.(2019·济宁高一检测)有两试管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溶液,下列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选项操作判断A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产生沉淀者为Na2CO3B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较剧烈者为Na2CO3C分别加入CaCl2溶液产生沉淀者为Na2CO3D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立即产生气泡者为Na2CO3答案C解析有关反应为Na2CO3+Ca(OH)2===CaCO3↓+2NaOH,Ca(OH)2+2NaHCO3===CaCO3↓+Na2CO3+2H2O,两者均产生白色沉淀,现象相同,A错误;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时,NaHCO3溶液反应更剧烈,B错误;Na2CO3与CaCl2反应生成CaCO3白色沉淀,NaHCO3与CaCl2不反应,C正确;逐滴加入盐酸时,NaHCO3溶液立即产生气泡,Na2CO3溶液开始无明显现象,后有气泡产生,D错误。
高中化学常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

高中化学常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掌握一定的花谢常识是有好处的,相信大家听到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不会陌生,那你们知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应该如何鉴别吗?下面小编整理了高中化学常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希望对同学们的化学学习有帮助。
高中化学常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如下(1)定性检验法:①.取少量固体盛于固体制氧装置中,加热,将导管伸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固体是碳酸氢钠,否则是碳酸钠。
②.取少量固体溶解,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是碳酸钠溶液,否则是碳酸氢钠溶液。
(2)定量检验法:①.分别向等量的白色粉末中加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生成气体快的是碳酸氢钠,慢的是碳酸钠。
②.分别向等量的白色粉末中加等体积适量的水,固体溶解量的多的碳酸钠,少的是碳酸氢钠。
7.了解Fe3+的氧化性,认识Fe3+和Fe2+之间的相互转化(1)物理性质:亚铁盐溶液呈浅绿色,铁盐溶液呈黄色。
(2)化学性质:①亚铁盐的氧化反应(体现还原性)ⅰ、氯化亚铁溶液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2FeCl2+Cl2=2FeCl3;2Fe2++Cl2=2Fe+3++2Cl-说明:氯化铁溶液中氯化亚铁杂质的除去方法,溶液由浅绿色变成黄色,杂质转化的同时不引入新杂质。
ⅱ、氯化亚铁溶液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通入氧气转化为氯化铁溶液4FeCl2+4HCl+O2=4FeCl3+2H2O;4Fe2++4H++O2=4Fe3++2H2O 说明:氯化铁溶液中氯化亚铁杂质的除去方法,溶液由浅绿色变成黄色,杂质转化的同时不引入新杂质。
ⅲ、氯化亚铁溶液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加入双氧水转化为氯化铁溶液2FeCl2+2HCl+H2O2=2FeCl3+2H2O;2Fe2++2H++H2O2=2Fe3++2H2O说明:。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鉴别

一.碳酸钠与碳酸氢钠鉴别
(1)利用热稳定性不同
加热无明显变化的是Na2CO3
放出无色无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的是NaHCO3。
(2)利用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不同(相同条件下)
固体或溶液加盐酸
反应速率:产生气泡速率快的是NaHCO3,产生气泡速率慢的是Na2CO3。
滴加盐酸立即产生气泡的NaHCO3;开始不产生气泡,后面产生气泡的是Na2CO3。
(3)利用阴离子不同
溶液加氯化钡(或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Na2CO3,不反应或不产生白色沉淀的是NaHCO3。
(4)利用溶液的碱性强弱不同
溶液浓度相同(1).测溶液pH,pH大的是Na2CO3,pH小的是NaHCO3
(2)滴入酚酞溶液,颜色深的是Na2CO3,浅的是NaHCO3
二.Na2CO3与NaHCO3的除杂
Na2CO3固体(NaHCO3杂质)-------加热
Na2CO3溶液(NaHCO3杂质)-------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碳酸氢钠溶液(Na2CO3)-------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三.Na2CO3与碳酸氢钠转化
Na2CO3 ------------→ NaHCO3(1.加二氧化碳气体和水2.加少量盐酸)
NaHCO3------------→Na2CO3(1.加热,2.氢氧化钠溶液)
四.碳酸钠的工业制备----侯氏制碱法
1.原理:把二氧化碳和氨气通入到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使溶解度较小的NaHCO3从溶液中析出,过滤得到NaHCO3晶体,NaHCO3分解得到Na2CO3
2.方程式:a.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b.2NaHCO3=△=Na2CO3+H2O+CO2↑。
重难点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除杂与转化

重点八Na2CO3和NaHCO3的鉴别、除杂与转化【要点解读】1、鉴别方法原理结论加热法2NaHCO3Na2CO3+CO2↑+H2O,Na2CO3不分解加热有气体产生的是NaHCO3,无变化的是Na2CO3沉淀法CO32-+Ba2+ ==Ba CO3HCO3-与Ba2+不反应有沉淀生成的是Na2CO3,无变化的是NaHCO3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CO32-+2H+═CO2↑+H2O,HCO3-+H+═H2O+CO2↑生成气体剧烈的是NaHCO3,相对不剧烈的是Na2CO3。
盐酸逐滴加入时的现象CO32-+H+=HCO3-(无明显现象)HCO3-+H+=H2O+CO2↑逐滴加入盐酸立即产生气体的是NaHCO3,开始不产生气体,滴加一会才产生气体的时Na2CO3。
2、除杂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或试剂Na2CO3固体(NaHCO3) 加热NaHCO3溶液(Na2CO3) 通入足量CO2气体Na2CO3溶液(NaHCO3) 加入适量NaOH溶液3、转化【重难点考向一】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比较【例1】(双选)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B.二者热稳定性不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大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C.二者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但产气量和反应快慢不同D.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重难点考向二】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例2) 方案操作判断A 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产生沉淀者为Na2CO3B 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较剧烈者为Na2CO3C 分别加入CaCl2溶液产生沉淀者为Na2CO3D 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立即产生气泡者为Na2CO3【重难点考向三】混合物的成分测定【例3】下列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HCO3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①取a g混合物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g固体②取a g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g③取a g混合物与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 g④取a g混合物与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b g固体(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重难点考向四】性质实验探究【例4】现有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物质:Ⅰ.欲探究Na2CO3和NaHCO3稳定性的相对强弱,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两组装置:请回答:①如甲图所示,分别用Na2CO3和NaHCO3做实验,试管②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稀H2SO4b.NaOH溶液 c.Ca(OH)2溶液②如乙图所示,试管④中装入的固体应该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③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Na2CO3比NaHCO3的稳定性__________(填“强”或“弱”);Ⅱ.欲鉴别两种固体物质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Ⅲ.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物质的溶液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快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及方程式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及方程式
鉴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方法
1、加热,碳酸氢钠热稳定性差,能够分解的是碳酸氢钠。
2、取等量的溶于水中,观察两者谁溶解得多,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
3、取等量溶于水中,测其pH值,碳酸钠的大。
4、滴加盐酸,盐酸滴加到碳酸氢钠溶液中,立刻产生气泡,而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不会产生气泡。
5、加入氯化钙溶液,利用复分解反应,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而碳酸氢钠不会。
碳酸钠
碳酸钠俗名纯碱、苏打,白色粉末,热稳定性好,受热不易分解。
在水中溶解性相对较大。
与酸反应Na2CO3 + 2HCl=2NaCl + CO2↑+ H2O
与碱反应Na2CO3 +Ca(OH)2=CaCO3↓+ 2NaOH 碳酸钠可以转化为碳酸氢钠,反应方程式为:Na2CO3 + H2O + CO2=2NaHCO3碳酸氢钠
碳酸氢钠俗名小苏打,白色细小晶体,热稳定差,受热易分解,溶解性相对较小,与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CO2↑+ H2O 与碱反应NaHCO3+ NaOH=Na2CO3 + H2O 在一定条件下,碳酸钠亦可转化为碳酸氢钠,反应式为:2 NaHCO3=Na2CO3 + H2O + CO2↑(条件:加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八Na2CO3和NaHCO3的鉴别、除杂与转化【要点解读】1、鉴别方法原理结论加热法2NaHCO3Na2CO3+CO2↑+H2O,Na2CO3不分解加热有气体产生的是NaHCO3,无变化的是Na2CO3沉淀法CO32-+Ba2+ ==Ba CO3HCO3-与Ba2+不反应有沉淀生成的是Na2CO3,无变化的是NaHCO3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CO32-+2H+═CO2↑+H2O,HCO3-+H+═H2O+CO2↑生成气体剧烈的是NaHCO3,相对不剧烈的是Na2CO3。
盐酸逐滴加入时的现象CO32-+H+=HCO3-(无明显现象)HCO3-+H+=H2O+CO2↑逐滴加入盐酸立即产生气体的是NaHCO3,开始不产生气体,滴加一会才产生气体的时Na2CO3。
2、除杂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或试剂Na2CO3固体(NaHCO3) 加热NaHCO3溶液(Na2CO3) 通入足量CO2气体Na2CO3溶液(NaHCO3) 加入适量NaOH溶液3、转化【重难点考向一】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比较【例1】(双选)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B.二者热稳定性不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大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C.二者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但产气量和反应快慢不同D.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重难点考向二】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例2】有两试管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溶液,下列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 ) 方案操作判断A 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产生沉淀者为Na2CO3B 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较剧烈者为Na2CO3C 分别加入CaCl2溶液产生沉淀者为Na2CO3D 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立即产生气泡者为Na2CO3【重难点考向三】混合物的成分测定【例3】下列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HCO3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①取a g混合物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 b g固体②取a g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g③取a g混合物与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 b g④取a g混合物与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b g固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 【重难点考向四】性质实验探究【例4】现有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物质:Ⅰ.欲探究Na2CO3和NaHCO3稳定性的相对强弱,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两组装置:请回答:①如甲图所示,分别用Na2CO3和NaHCO3做实验,试管②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稀H2SO4 b.NaOH溶液 c.Ca(OH)2溶液②如乙图所示,试管④中装入的固体应该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③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Na2CO3比NaHCO3的稳定性__________(填“强”或“弱”);Ⅱ.欲鉴别两种固体物质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Ⅲ.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物质的溶液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快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趁热打铁】1.下面有关Na2CO3与NaHCO3的性质比较中错误的是( )A.相同浓度溶液的碱性:Na2CO3>NaHCO3B.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C.与同浓度的硫酸反应放出气泡的速率:NaHCO3<Na2CO3D.热稳定性:NaHCO3<Na2CO32.有关NaHCO3和Na2CO3的性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Na2CO3产生的CO2体积大B.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与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所消耗盐酸的体积Na2CO3是NaHCO3的两倍C.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D.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都呈碱性3.为了验证小苏打中是否含有纯碱,下列实验操作及判断正确的是( ) A.观察加热时是否放出气体B.观察滴加盐酸时能否放出气体C.溶于水中,再滴加石灰水,观察有无沉淀产生D.溶于水中,滴加少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产生4.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常备的物质,它们都是白色固体,下列区分这两种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分别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且没有固体剩余的原样品是小苏打B.取等质量样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多的原样品是纯碱C.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分别在火焰上灼烧,焰色呈黄色的原样品是纯碱D.取等质量样品分别配成溶液,各滴加酚酞,溶液颜色更深的原样品是纯碱5.生活处处有化学,制作馒头、面包等所用的发酵粉,主要成分是由Na2CO3、NaHCO3和固体有机酸混合而成的,晓露同学猜想:发酵粉加热或加水时都能产生CO2,并进行如下实验:(1)将Na2CO3和NaHCO3分别加热,能产生CO2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2)晓露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发酵份加水能否产生CO2,并探究过氧化钠是否可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请回答:①A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②观察到B装置产生白色浑浊,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证实发酵粉加水也能产生CO2,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④C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收集D装置产生的气体,要验证它是氧气,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八Na2CO3和NaHCO3的鉴别、除杂与转化【要点解读】1、鉴别2、除杂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或试剂Na2CO3固体(NaHCO3) 加热NaHCO3溶液(Na2CO3) 通入足量CO2气体Na2CO3溶液(NaHCO3) 加入适量NaOH溶液3、转化【重难点考向一】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比较【例1】(双选)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B.二者热稳定性不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大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C.二者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但产气量和反应快慢不同D.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答案】BD【解析】A.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会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可证明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故A错误;B.碳酸氢钠加热会发生反应:2NaHCO3△Na2CO3+CO2↑+H2O,而碳酸钠加热不分解,所以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大于碳酸氢钠,故B正确;C.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中,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与酸反应速率大,但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量需要根据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判断,题中没有告诉碳酸钠、碳酸氢钠及氯化氢的物质的量,无法判断产气量大小,故C错误;D.加热条件下,碳酸氢钠固体能够转化成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在溶液中,碳酸钠能够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O2+H2O=2NaHCO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能够相互转化,故D正确;故选BD。
【重难点点睛】一、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实验操作:用20×200mm的具支试管,内安装一支15×150mm的小试管,由一个小单孔塞与大单孔塞“串联”,安装时将具支试管的支管平行于水平面,具支试管装Na2CO3,小试管装NaHCO3,同时加热,简捷省时,对比效果明显.大管温度高,小管温度低,若小管的碳酸氢钠都分解了,而大管中碳酸钠没有,正说明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强.实验装置图:二、比较Na2CO3和NaHCO3在水中的溶解性①分别称取约2gNa2CO3和NaHCO3固体,观察外观.②分别滴入10滴水,振荡试管观察现象,用手接触试管③继续加等体积的水Na2CO3NaHCO3结论①称取2g固体,用药匙放入试管中,观察其外观.称取2g固体,用药匙放入入试管中,观察并与NaHCO3比较.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均为粉末状固体,碳酸钠的固体颗粒较大②用胶头滴管滴入十滴水,振荡,固体溶解,触试管底部,感觉到热.用胶头滴管滴入十滴水,振荡,少量固体沉淀在底部,手触试管底,热感不明显.碳酸钠溶于水会放热.③在试管中继续滴水,记下滴数.根据上步数据在试管中滴入与碳酸钠相同的水,碳酸氢钠固体减少.碳酸氢钠溶解度较小小结:①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均为粉末状固体,碳酸钠的固体颗粒较大;②碳酸钠与碳酸氢钠都能溶于水,碳酸钠溶于水会放出热量,而碳酸氢钠则不明显;③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碳酸钠小很多.三、与盐酸反应②在两个烧瓶中加入约50ml 2mol/L盐酸;③在气球中加入上述Na2CO3、NaHCO3固体④安装好装置Na2CO3NaHCO3结论①当提起球时,球中固体落入试管中,马上发生反应.当提起球时,球中固体落入试管中,马上发生反应.碳酸钠与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②反应激烈,放出气体,气球胀大.反应更激烈,放出气体,气球胀大.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比碳酸钠与盐酸激烈.③将气球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将气球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小结:①碳酸钠与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②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比碳酸钠的反应激烈【重难点考向二】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例2】有两试管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溶液,下列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 ) 方案操作判断A 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产生沉淀者为Na2CO3B 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较剧烈者为Na2CO3C 分别加入CaCl2溶液产生沉淀者为Na2CO3D 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立即产生气泡者为Na2CO3【答案】C【重难点点睛】互滴法检验Na2CO3和稀盐酸互滴法是指当两种物质反应时有两个不同的反应过程,且这两个过程的现象各不相同,则可以通过滴加顺序不同,利用产生现象的不同进行鉴别。
如:(1)盐酸逐滴加入到Na2CO3溶液中。
①现象:开始无明显现象,后有无色气体放出。
②原理:CO32-+H+=HCO3-(无明显现象)HCO3-+H+=H2O+CO2↑(无色气体放出)(2)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稀盐酸中。
①现象:有无色气体放出。
②原理:CO32-+2H+= H2O+CO2↑【重难点考向三】混合物的成分测定【例3】下列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HCO3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①取a g混合物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 b g固体②取a g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g③取a g混合物与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 b g④取a g混合物与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b g固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名师点睛】方案能确定碳酸钠、碳酸氢钠任一物质的质量,即可测定混合物中NaHCO3质量分数,①氢氧化钠过量,在加热、蒸干、灼烧过程中可生成Na2CO3;②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加热分解,利用固体差量法即可计算出固体中碳酸氢钠的质量;③应先把水蒸气排除才合理;④只有碳酸钠可与氯化钡反应,根据沉淀的质量可确定Na2CO3的质量,进而可确定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