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奶质量控制

合集下载

豆奶的原料选择与质量控制

豆奶的原料选择与质量控制

豆奶的原料选择与质量控制豆奶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饮品,其原料选择与质量控制对于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豆奶原料选择与质量控制的详细介绍:**原料选择**1. **豆类选择**:豆奶的主要原料是豆类,如黄豆、黑豆等。

选择新鲜的豆类,外观应无霉变、无杂质,豆香浓郁。

同时,要注意检查豆类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2. **水**:用于制作豆奶的水应清洁、无污染,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口感。

3. **食品添加剂**:在某些情况下,豆奶可能会添加一些食品添加剂,如稳定剂或甜味剂等。

这些添加剂的质量和用量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质量控制**1. **原料检验**:所有使用的原料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2. **生产过程控制**: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时间等参数符合工艺要求,以保持豆类的原有营养和味道。

同时,要注意避免微生物污染。

3. **清洁与卫生**:生产场所和设备应保持清洁卫生,避免产品受到污染。

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确保生产环境的卫生安全。

4. **质量检测**:在豆奶生产过程中,应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测,包括营养成分、微生物指标等,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5. **贮存与运输**:豆奶成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运输过程中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确保产品不受影响。

总结来说,豆奶的原料选择与质量控制是保证产品品质和安全性的关键。

在选择优质豆类、清洁的水源和符合法规的添加剂的同时,严格执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原料检验、生产过程控制、清洁卫生、质量检测和贮存运输等方面的质量要求,才能生产出安全、营养、美味的豆奶产品。

原料奶质量控制

原料奶质量控制

原料奶质量控制原料奶质量控制1. 引言原料奶质量控制是乳制品加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原料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乳制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因此,在乳制品加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原料奶质量控制是保障乳制品品质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从原料奶的选取、储存和检测等方面,介绍原料奶质量控制的要点。

2. 原料奶的选取选择高质量的原料奶作为乳制品的基础材料是确保乳制品品质的重要步骤。

以下是选取优质原料奶的几个关键要点:- 2.1 奶源选择:选择稳定可靠的奶源是确保原料奶质量的前提。

牧场的环境和管理直接影响到奶牛的健康和奶质。

因此,应选择具备良好管理和监控体系的优质牧场作为奶源。

- 2.2 乳牛的健康检测:定期对供奶乳牛进行健康检查,确保乳牛无疾病和感染。

乳牛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原料奶的质量和安全性。

- 2.3 保鲜方法:选择合适的保鲜方法来处理原料奶。

常见的方法包括低温冷藏和超高温灭菌等。

合理选择保鲜方法可以有效延长原料奶的保质期,保证原料奶的品质和食品安全。

3. 原料奶的储存原料奶的储存是原料奶质量控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原料奶的储存注意事项:- 3.1 低温储存:原料奶应储存在低温环境下,通常建议储存温度在4摄氏度以下。

低温可以抑制细菌的繁殖和发酵,保持原料奶的新鲜度和品质。

- 3.2 避免异味交叉:原料奶的储存应与具有强烈气味的食品物品分开,以免异味交叉。

异味交叉可能会影响原料奶的口感和风味。

- 3.3 分装储存:原料奶的储存应采用分装方式,避免因频繁开启容器而使原料奶受到空气和细菌的污染。

4. 原料奶的检测原料奶的质量控制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以确保原料奶的安全性和品质。

以下是常见的原料奶检测项目:- 4.1 外观检测:通过观察原料奶的颜色、浑浊度和杂质等特征,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

- 4.2pH值检测:pH值是评价奶产品的酸碱度指标,正常的原料奶酸度在6.6-6.8之间。

- 4.3 脂肪含量检测:脂肪含量是评价原料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影响原料奶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及控制

影响原料奶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及控制

梳理分析 ,主要有奶牛养殖模式及环境 、饲料等七大因素,并提 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解决办法。
关键 词 :原料奶 ;质 量 ;安全 ;控 制
我 国乳 制 品行 业经 过 近几 十 年 的发 展 ,在生 产 加工 规 模 化 奶 牛 场 和 奶 牛 养殖 小 区建 设 ,在 牛 场 选 址 与 设
成 分 指 标 达 不 到 标 准 的要 求 。 以次 充 好 ,直接 影 响 到
收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期 :2 1 — 1 2 0 1 1— 6
奶 牛 的 健 康 和 乳 品 质 , 同 时 由 于部 分 地 区 受资 源 的限
7 嚣 综合
国 才・T 卞A6 M2 圈GE A1N 蚂E NM 0 2
面 还 存在 一 定 差距 。 由于奶 牛 养 殖环 节 是奶 业 产 业链 的 档 案 管理 等 方 面严 格 按照 规 范 的技 术要 求执 行 ,转 变落
上游 ,奶源是乳制品加工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原料奶 后 的奶 牛 养殖 生产 方 式 。特 别要 加 强对 奶 农 的培 训 和指
1 奶牛 养殖 模式 及 环境 因素
目前 黑 龙 江 省 规 模 化 牧 场 、 养殖 小 区所 占比 例 还
不 到5 %,小 规模 分 散饲 养 奶 牛仍 占较 大 比重 ,仍存 在 O
着 人畜 混 居 、 粪污 不 能及 时清 理 并进 行 无害 化 处 理 、奶
2 饲 料 因素
奶牛 饲 料 主要 包 括粗 饲 料 、精 饲料 、糟粕 类 饲料 、
环 节 通过 弓进 国外 的先 进设 备 和 管理 技 术 。基 本 上 已达 计 、饲料 与 日粮 配 制 、饲 养 管理 、选 育与 繁殖 、卫 生 与 I

第六讲 规模化奶牛场原料奶质量控制技术

第六讲 规模化奶牛场原料奶质量控制技术
奶 中掺人 5 %的水 , 乳干物 质含 量减少 05 %。 .6
6 3
1 . 牛奶 的酸 度 4
31 机 器挤 奶 应 注 意 的 问题 .
新鲜 牛 奶 的 酸度 为 l ~ l ,是 牛奶 本 身 具 6 8T
( ) 查并 剔 除第 l2把 奶 , 1检 、 防止 乳房 炎奶混 入
胀变硬时 , 打开 挤 奶 开关 , 定 压 力 和节 拍 无误 ( 确 压 力 3 0 ~ 3 0mmH , 5 8 g 节拍 6 — 7 0 0次/ i) 杯 挤 mn 套
12 乳 蛋 白 率 .
乳 蛋 白低 首先 要 检查 奶 牛 的品 种是 否优 良 , 再 检查奶 牛 日粮 配方是 否合 理 、 科学 。 以下原 因可能 有
保证 原料奶 的质量对 乳 品企业 至关重要 。 1 影 响牛奶 成分 的因素
11 乳 脂 率 .
会导致乳 蛋 白过低 : 干物质 采食量 不足 ; 日粮 中可发
奶 比重 每 下 降 05 , 物 质 含量 减 少 015 乳脂 .。 干 . %, 2
添加过瘤 胃脂肪 是 为 了增加 日粮 的能量 ,既 不 影 响瘤 胃发 酵 ,又能克 服增加 精料提 高能 量所带 来
收 稿 E期 :0 8 8 1 l 2 O 一O ~ 5
率每 下 降 00 %, 物质 含量 减少 00 %。 因此 , . 5 干 . 6 牛
酵 的碳水 化 合物 比例 较低 影响 了微生物 蛋 白质的合 成 ; 白质或 过瘤 胃蛋 白缺 少或 氨基酸 不平衡 ; 蛋 使用
脂 肪 和油 类作 为能 量 ; D N F太 高 ,对乳 蛋 白有 负面 影响 。解 决乳 蛋 白低 的措 施如下 : 1 . 提 高干物质 采食量 和 N C的浓度 .1 2 F 强调粗饲料 的品质 、 干草 的加工调 制及农副产 品

原奶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

原奶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
加大处罚力度
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企业,政府应加大处罚力度 ,以起到震慑作用。
定期检查与抽检
政府应定期对原奶及乳制品进行质量检查与抽检 ,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企业自律与内部监管
强化企业自律
01
企业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加强内部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02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原奶及乳制品进行全方位
持续改进与创新发展
持续改进
政府和企业应不断优化原奶及乳制品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提高 监管效果。
技术创新
通过引进和创新技术手段,提高原奶及乳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模式创新
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推动原奶及乳制品行业的可持续发 展。
06
原奶及乳制品质量安全案例分 析
Chapter
案例一:某品牌奶粉事件
原料检验
所有原料应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 ,确保符合国家和企业的质量标
准。
加工过程
乳制品加工过程应遵循科学、卫生 的原则,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添加剂和防腐剂
乳制品中添加剂和防腐剂的使用应 符合国家规定,严禁超标或滥用。
成品质量标准与要求
感官指标
乳制品的色泽、香气、口 感、外观等感官指标应符 合规定要求。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对突发的原奶及乳制品质量安全 事件,应迅速采取应急措施,控 制事态发展。
实施召回制度
对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乳制品进 行全面召回,并按照规定进行无 害化处理或销毁,以保障公众健 康和安全。
05
原奶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与 持续改进
Chapter
政府监管与执法
严格法律法规
政府应制定严格的原奶及乳制品质量安全法律法 规,并确保其执行。

17.原料奶质量控制体系

17.原料奶质量控制体系

2.4.4.4 奶泵卫生要求 : 收奶结束后要立即清洗干净并
拆开晾干。
2.3.2 奶厅卫生要求
奶厅采光和通风良好 , 无异味 ; 物品摆放整齐 , 无杂 物 ; 地面平整 , 便于清扫 , 无牛粪残留 ; 定期对奶厅消毒。
2.4.4.5 过滤布卫生要求 : 定期消毒和更换。 2.4.4.6 奶管卫生要求: 食品级, 定期用长刷子刷洗和消毒。 2.4.5 榨乳过程管理要求 2.4.5.1 手工榨乳操作规程 ① 对前三把奶检查并单独存放 , 禁止在挤奶前往
奶牛乳头药浴能 够 很 好 地 预 防 乳 房 炎 的 感 染 , 减 少乳房炎的发病率 , 提高原料奶的质量 , 增加奶户的经 济利益。药浴时间应大于 5s; 药浴部位为 3/4 乳头。
2.4.2 前三把奶的要求
前三把奶中微生物含量高达 6 000cfu/mL, 通过挤 前三把奶可以对奶牛进行排乳刺激 , 能提高产奶量 5%
2.1.2 奶牛疾病管理要求
只有健康的奶牛 , 才能产出优质的原料奶 , 同时 , 要 收稿日期 : 2006- 10- 12 转变传统 的饲养误区 , 加强防疫 , 减少 “ 重治疗轻预防”
・ ・ 40
质量安全
!"#$ ・ 2007 &’ 2 (
疾病的发病率。应做到对奶牛定期的防疫 ; 加强乳房炎, 防止脂肪上浮。
2.7.3 计价结算要求
建有优质优价结算体系。
2.5.5 贮存管理要求 贮存时间<24h 。 2.6 运输过程管理要求 2.6.1 运奶罐要求 无水、 2.6.1.1 卫生要求 : 无卫生死角 , 无异味 , 无奶垢、
无酸碱及消毒液残留。
2.7.4 奶车管理要求 奶车清洗采用 CIP 或蒸汽清洗并保留奶车清洗记录。 2.7.5 奶仓管理要求 采用 CIP 或蒸汽 清 洗 , 无 卫 生 死 角 , 无 异 味 , 无 奶

上海牛奶集团原料奶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的建立

上海牛奶集团原料奶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的建立

二、 点抓 饲养环节 中 重 原料奶质量不 安全因素的控制
1 严格 控 制原 料 奶微 生 物 的污 染或 超标 。原料 .
企业 认 真执 行 生鲜 牛乳 的 收购和 卫 生标 准 ,但 也存
在着 掺假 现象 , 如根 据 牛奶 蛋 白、 脂肪 含 量适 当提 高
生鲜 牛奶 收购 价 格 ,时 常会 出现 当 生鲜 牛奶 不符 合
收购 标准 和 卫 生标准 时 进行 的人 为掺 假 ,在 满足 生
奶 营 养 丰 富 , 合 于 细菌 、 母 、 菌 以及 病 毒 生 存 适 酵 霉
和 快速 繁殖 , 生物 污 染 或超 标 , 微 会严 重 影 响原料 奶 质 量 。一般 原 料奶 中存在 的微 生 物包 括腐 败微 生 菌
卜 海农村绎济 2 1 年第 6期 01
l 5
■■■■
现信 息化 管 理 , 已成 为 为保 障 奶 牛饲料 质 量水 平稳 定提 高 并有 效 防范重 大 饲料 质 量安 全事 件 的发 生产 生重 大效 益 。 奶 体细 胞控 制 在 5 0万 以下 , 将牛 奶体 细胞 与牧 场 并 管理 效益 考核 挂 钩 。 4 严 惩人 为添加或 掺假 。目前 , 业行 业 大部分 . 奶
测 , 时负责 管理 饲 养环 境 卫 生 、 奶管 道清 洗 消 毒 同 挤 质量 检查 、 房 炎牛奶 剔 除等 工作 。 乳 2杜 绝兽 药 残 留。 . 受到 技术 水平低 、 专业技 术人 员缺 乏等 因素 影 响 , 兽药 以及 各 种违 禁 药物 滥用 , 尤 以农 户散 养 以及 一 些小 规模 牧场 多 见 。 目前 抗 生 素 残 留是乳 品质 量 安全 与检 测 的重 点 , 中青 霉素 、 其 四

原料奶质量控制

原料奶质量控制

原料奶质量控制
原料奶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奶制品生产的关键步骤之一。

以下是
一些常见的原料奶质量控制措施:
1. 原料奶供应商选择:选择有良好信誉和质量控制体系的供应商。

进行供应商评估,并确保供应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2. 原料奶检测:对供应的原料奶进行全面的检测,包括对营养
成分、微生物、化学成分等进行测试。

确保原料奶符合相关规定和
标准,并且不含有有害物质。

3. 原料奶运输和储存:对原料奶的运输和储存条件进行监控,
确保温度控制、保鲜期等要求得到满足,避免污染和变质。

4. 原料奶处理过程控制:对原料奶的处理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
和监督,包括灭菌、杀菌、过滤等操作。

确保原料奶的微生物污染
被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5. 原料奶的溯源和追溯:建立溯源和追溯系统,对原料奶的来源、供应链等进行记录和跟踪,能够在发现问题时快速定位、追溯和召回。

6. 原料奶质量持续改进:建立原料奶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定期进行质量管理评估和风险评估,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并监测效果。

,原料奶质量控制涉及从供应商选择到生产过程的全面管理,确保原料奶的质量安全和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这是保证奶制品质量的基础,也是保障消费者健康的重要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8
10
1.4 挤奶制度与管理的影响
1.4.1挤乳间隔
一般情况下,挤乳间隔为10-14小时,挤乳间隔短, 由于降低了乳房内压,泌乳速率较高,提高产量。
1.4.2挤乳速率
榨乳速度和榨乳机脉冲率均对产奶量有一定影响。一
般情况下,榨乳速度低有利于提高产奶量。
1.4.3挤奶频率(次数)
每天挤奶一次——产奶量为1.0 每天挤奶二次——产奶量为1.4 每天挤奶三次——产奶量为1.6
4.80
荷斯坦牛 11.91 3.56 2.49
4.61
泽亚牛 14.15 4.97 3.02
4.70
灰分
0.72 0.72 0.73 0.77
2020/2/8
6
1.2 环境因素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乳的化学成分与产量的 影响有时是很明显的,因为环境变化影 响奶牛的采食量与代谢状态
2020/2/8
7
1.2.1季节影响
2020/2/8

19
—SCC>400,000/ml=>乳风味缺陷即酸败。 —SCC高时, =>奶油、稀奶油产酸,off-flavor —SCC高,消毒奶尤其UHT奶稳定性差。 —SCC高时,干酪产量下降3%↓,质地与组织状态柔软。 —SCC高时,RCT延长,同时PH↑,钠和氯亦升高,干酪
乳房炎主要由葡萄球菌、乳链球菌、大肠杆菌、其它 链球菌和肠球菌导致。
乳房炎症状—炎症反应:红、肿、热痛、异常乳、产 量下降、乳成分发生变化、乳中细菌数升高等。
乳房炎乳主要症状之一是乳中体细胞数高。
2020/2/8
14
1.5.1乳化学成分变化
乳房发炎伴随乳中 SCC数目上升,直接影 响乳的化学成分 (表3),同时亦影响一系列乳 中酶的活性。乳中 SCC数目已被广泛应用于监 测乳的质量。
2020/2/8
15
表3.体细胞数的升高导致乳成分的变化
成分
正常乳(%) 高SCC乳(%) 与正常乳比(%)
无脂固形分 8.9
8.8
99
脂肪
3.5
3.2
91
乳糖
4.9
4.4
90
蛋白质
3.61
3.56
99
酪蛋白
2.8
2.3
82
乳清蛋白
0.8
1.3
163
Serum albumin 0.02
0.07
350
原料乳的质量控制
2020/2/8
1
原料乳的质量控制
自从奶牛 6000年前被驯化以来,乳与乳制 品已成为人类膳食的主要成分之一。几千年来, 乳业人员一直着力与改进乳的质量与产量,同 时尽量减少可能的污染。这一过程包括: —乳业生产(奶牛饲养者、兽医) —乳加工业(运输、加工、管理者) —销售业(营养工作者、管理者、消费者)
季节对乳化学成分与产量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气温 变化。热应激使乳脂肪含量下降,乳产量和蛋白质含量 下降。在冬季,脂肪、TS、和SNF含量最高,脂肪与蛋 白质含量在夏季最低。
1.2.2应激影响
冷热应激均对奶牛带有着负面影响。热应激的影响 更明显,冷应激对产量的影响相对小,除非温度下降到 -5°C以下。
2020/2/8
2020/2/8
11
1.4. 4 泌乳期影响
泌乳年龄和泌乳期均影响乳的质量。泌乳年 龄每增加一岁,脂肪含量下降 0.05%,SNF下降 0.1% ,直到第 5年泌乳期。乳化学成分亦受不同 泌乳期影响(表 2)
2020/2/8
12
2020/2/8
13
1.5 乳房炎对乳成分影响
乳房炎是泌乳家畜常见病,其对乳成分、产量及乳 制品加工均有很大的影响。在美国,乳房炎对奶农的直 接影响造成的经济损失为20亿美元。
2020/2/8
2
乳的质量
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
*品种 *季节 *饲养状况 *生理状况 *管理水平 *外源污染
卫生质量 (微生物指) *生产管理水平 *生理状况 *环境管理 *污染 *乳处理水平
乳与乳制品质量与产量
生产效益
2020/2/8
3
1、乳的化学成分及影响因素
乳的营养价值与加工利用是针对其化学组分而设计与评估的, 最大限度地利用其有效成分:蛋白质、脂肪、乳糖、盐类及总干 物质。在工艺学上可表达为:
乳产量不同
哺乳期1
哺乳期2
(lbsb/305天) (lbsb /305天)
— — — -200 -400 -600 -800 -1000
— — — -400 -800 -1200 -1600 -2000
18
1.6乳房炎乳对产品质量与产量的影响
乳房炎乳中含有高数量的 SCC,其数量多少 直接影响乳产品质量与产量。目前发达国家,乳 品生产厂家对 SCC十分关注,并将 SCC列为原料 奶收购的指标之一。

稀奶油
脱脂乳
奶油
酪乳
酪蛋白
乳清
奶粉 炼乳 干酪 酸奶
2020/2/8
乳清粉 乳糖 其它 酪蛋白酸盐
4
1.1动物品种与品系对乳的影响
不同动物产的乳的化学成分亦不同(见表 1), 同一动物不同品系其化学成分也不相同 (见表2)
表1.不同动物乳化学成分(%)
TS 脂肪 蛋白质 乳糖 灰分
人奶 12.2 3.8
原料奶SCCX1000 乳房污染(%) 产量减少
200
6
0
500
16
6
1000
32
18
1500
48
29
2020/2/8
17
不同哺乳期SCC的升高与乳产量的变化
哺乳期
0 1 2 3 4 5 6 7
2020/2/8
平均SCC (x103 ml)
12.5 25 50 100 200 400 800 1600
乳铁蛋白
0.02
0.10
500
免疫球蛋白 0.10
0.60
600

0.057
0.105
184

0.091
0.147
161

0.173
0.157
91

0.12
0.04
33
2020/2/8
16
1.5.2乳产量下降
正常乳中含有200,000细胞/毫升或者更少,约100,000 细胞/毫升,如果原料奶中SCC达1,000,000/毫升,整个牛 群产量至少要下降18%(表4) 表4.SCC与产量关系
1.0
牛奶 12.7 3.7
3.4
山羊奶 12.3 4.5
2.9
绵羊奶 19.3 7.4
4.5
7.0
0.2
4.8
0.7
4.1
0.8
4.8
1.0
2020/2/8
5
表2. 不同奶牛品种乳化学成分
TS 脂肪 酪蛋白 乳糖
埃尔牛 12.69 3.97 2.68
4.63
瑞士牛 12.69 3.80 2.63
8
2020/2/8
9
1.3营养水平/饲料组成影响
营养水平直接影响乳的化学成分,尤其脂肪 和蛋白质。粗饲料和精饲料比例高低,影响脂肪 含量,粗饲料和精饲料 40:60 =>3.6%脂肪。
淀粉可以提高乳中蛋白质含量和乳产量,脂 肪添加则相反,但乳产量增加。添加蛋氨酸和玉 米谷蛋白也使乳中蛋白质含量增加,乳糖含量一 般不受饲料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