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知识点部分

职业道德知识点部分
职业道德知识点部分

职业道德知识点部分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

职业道德(提纲摘要)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内心信念、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方式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及、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1.弥补法律约束的不足,比法律更基本,适用范围更广。

2.法律调节具有强制性、滞后的特点;道德有明显的自觉性、事前性特点。

3.二者相辅相成,内容上有重叠现象。

4.评价上,法律多从事情结果上去评判,道德多从主体的是非、荣辱等去评判

道德三大领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主体)

1.社会公德①.职业道德②.家庭美德

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共同要求:

文明礼貌勤俭节约爱国为民崇尚科学

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也是职业道德的核心)

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

公民道德基本行为准则: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四个方面]

*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行为准则职业道德:

从业人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性质:

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这种生产关系决定的分配上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人与人之间基本上实现了团结、友爱、平等合作的关系。体现着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有机统一

职业道德特征:[行业间相比较]

1.鲜明行业性;

2.适用范围上的有限性;

3.表现形式多样性;

4.一定强制性;

5.相对稳定性;

6.利益相关性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特征:[社会间相比较]

1.继承性与创造性统一;

2.阶级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3.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统一

国外职业道德主要经验做法:

1.道德立法:1987年美国一部规范政府官员的《从政职业法》英国《荣誉法典》

2.信用档案; 3。岗前岗位培训:

国外职业道德精华:

1.社会责任至上;

2.敬业;

3.诚信;

4.创新

我国传统道德的精华:

1.公忠为国的社会责任感;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内容

2.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孔子称敬业为“执事敬”竭尽全力精益求精

3.自强不息,勇于革新的拼搏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以礼待人的和谐精神;“仁”是儒家道德核心,礼是仁的外在表现

5.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孔子把信提升到关乎国家存亡高度。“民无信不立”

6.见利思义、以义取利的价值取向;孔子“见利思义”荀子主张“以义取利”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已规定:

1.职业道德作为岗前和岗位的重要培训

2.职业道德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内容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

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义务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作风职业道德的具体功能: 1.导向功能; 2.规范功能; 3.整合功能; 4.激励功能;

职业活动中内在的道德准则:

忠诚:从业人员忠实于服务对象并认真负责、以寻求实现职责最优效果的强烈态度和意向。忠诚是基本准则,具有忠诚度的人是自律的人,是“慎独”型具有强烈职业荣誉感的人。当听话与职责发生冲突时应当把职责放在首位。

[慎独:在无人见证、监督的情形下,言行也要谨慎不苟,仍按道德规范做事] 审慎:选择最佳手段以实现职责最优结果,并努力规避风险。注重过程和结果。

勤勉:规定时间内非常投入、集中精力、不随意拖延、自觉、不三心二意地做好事情

与内在的道德准则相关连的必要素质:

1.职业荣誉感;

2.契约精神;

3.克服主观性;

4.群策群力;

5.主动职业化精神

世界500强企业优秀员工12条核心标准:

1.敬业精神;

2.忠诚;

3.良好的人际关系;

4.团队精神;

5.注重细节;

6.自动自发地

工作;7.不找任何借口;8.维护企业形象;9.与但业共命运10.具有较强的执行力; 11.

找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12.为企业持好的建议;

职业含义: 1.谋生手段; 2.使自身能力得到发展和完善; 3.履行社会责任职业化:[专业化] 按职业道德要求下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是一种自律

性的工作态度。

包含着德才兼备的内涵。有以下三个层次:

1.职业化素养:是核心要素,也是基本要求。含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等

2.职业化技能:从业人员对工作的一种胜任能力。其发展受职业道德的影响

职业技能的特点:①.时代生;②.专业性;③.层次性;④.综合性;

职业技能的认证:①.资质。如专业学历;②.资格,专业化证书;③.社会认证

3.职业行为规范:是从业人员外在的行为表现。也称体现“行为美德”

包括三方面:①.职业思想;②.职业组织;③.职业动作

职业道德主要规范和内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五个要求)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职业道德规范中的践行规范:

爱岗敬业之敬业:(是基本规范)

1.重要性 [略] 其特征:①.主动;②.务实;③.持久

2.内涵:尊重负责态度对待自己岗位,尽职尽责。恪尽职守;勤奋努力;享受工作;精益求精。

3.要求:强化职业责任;了解职业责任,强化责任意识

坚守工作岗位;遵守规定,履行职责,临危不退,

提高职业技能;勇于实践,开拓创新

应用思考:

1.不爱目前岗位,如何敬业?

既已从事现在职业,就是对社会对人生对末来做出了一种承诺,必须以崇敬的心态对待手上的工作,勉力自己认认真真,兢兢业业每一天。但不是所谓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2.爱岗是不是不可以选择别的岗位?

爱岗不排斥选择别的岗位。技术,管理水平是不断发展的,人的才能也是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变化的。

3.人挪活,树挪死,是理解为要不断选择职业吗?

不能机械的绝对化的理解这句话,轻易,频繁的换企业给人以缺乏信任缺乏忠诚的感觉。认真的选择是职业化成熟的体现。

4..企业遇困难降薪,职工还要敬业吗?

薪水不是劳动的全部报酬,短暂的困难是常有的事,与企业同舟共济,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也是忠诚员工的行为美德。当然不是不顾客观现实的共命运。

诚实守信之诚信:(是基本要求)

1.重要性[略] 其特征:①.通识生;②.智慧性;③.止损性;④.资质性;

2.内涵:是真实无欺,遵守约定和践行承诺的行为。诚是信的基础,

“诚”其含意:一、自然万物的客观性;二、对“天道”的真实反映;

三、尊重事实忠实本心待人对物的态度

“信”其含意:一、一种关系,人格化的集体之间等契约关系;二、一种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

三、是一种品质,是行为主体自觉履约的行为;四、是一种品行的效果

3. 要求:尊重事实:

①、坚持原则,不为个人利害关系左右;②、澄清事实,主持公道;③、

主动担当,不自保推责;

真诚不欺:

①、诚实劳动,不弄虚作假;②、踏实肯干,不搭便车;③、以诚相待,不欺上瞒下;

讲求信用:①、择业信用;②、岗位责任信用;③、离职信用;

信誉至上:①、理智信用;②、积淀个人信誉;③、维护集体荣誉

做到诚信要注意:其一、承诺需要发自内心,不欺骗他人和自己;

其二、承诺要量力而为,要思量主客观条件;

其三、即已承诺必真心履行

应用思考:

1.诚信有无前提条件?

人是发挥职业道德的主体,不能把道德原则当成绝对的教条,应该在把握道德原则精神的实质前提下灵活运用,要在诚信的绝对与相对、普遍与特殊的辨证统一中把握。反对诚信条件论,把对方诚实履约与否作为自己诚实的前提条件。守信以合义为前提,尊守诚信是无条件的,但诚信的内容性质又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必须要以社会正义为前提,尊循国家法规制度。

2.诚信的人是否吃亏?

诚信第一要求就是真诚不欺,要做到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不搭便车。诚信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共守的行为准则,是一种道德律令,讲诚信是各自应该的表现,一定要以功利考察诚信的得失,也要从大的范围内去衡量,[如有形的和无形的利益;眼前的长远的利益]去看待

办事公道之公道:(是基本准则)

1.重要性[略] 其特征:①.标准的时代性;②.观念的多元性;③.意识的社会性

2.内涵:指给予行为对象其应得而不给其不应得的行为和品德。

3.要求:平等待人:顾客平等,取酬平等,职位平等

公私分明:法律意识,慎微意识,大局意识

坚持原则:立场坚定,方法灵活,以德服人

追求真理:加强学习,敢于牺牲,不盲目从众,不盲目唯上

应用思考:

1.公道正派的品德与成功是什么关系有些公道人为什么会在职场中失败

成功依赖的因素很多,才能,努力,机遇,德行等,公道正派是品德高尚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在其它条件一定的前提下,正派高尚的人更容易成功。

2.应该接受亲友上级的关系安排工作吗?

坚持原则,立场坚定,方法要灵活,要以德服人。要坚持用人的目的,以用人条件为为依据,但要以适当形式向上一层主管提交

3.员工兼职是公私分明吗是不正派吗

目前我国《劳动法》并没有限制劳动兼职的规定,但兼职不能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如保密要求,同时主要看用人单位是否有这方面的约定和具体要求。

4.银行,为车站都设优购窗口,这是平等待人吗?

平等的本质是给予相同的人相同的对待,给予不相同的人不相同的对待。并非给予所有的人一样的对待。

5.服务餐饮禁止衣冠不整者入内是否违背平等待人原则?

消费者权利应受到保护,同时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亦有尊重公序良俗及经营者合理正当经营习惯义务;企业合法经营权也同样受到保护。衣冠不整的标准是否影响到其它大多数消费者的利益,是判断的关键。

服务群众之职业纪律、节约、合作:(服务群众是核心)

纪律其特征:①.社会性;②.强制性;③.普遍适用性;④.变动性;

1.重要性 A、职业纪律影响企业的形象

B、职业纪律关系到企业成败;

C、也是企业选择员工的重要标准;

D、遵守职业纪律关系到员工个人事业成功与发展;

①是员工成功发展的基础;②也是职业发展砚的反映;③也有助于提高工作能力

2.内涵:在特定职业活动范围内,从业人员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职业道德的底线

3.要求:①学习岗位规则:原本的学;反复研读;完整准确细致把握

②执行操作规程:牢记;演练;坚持

③遵守行业规范:熟悉;理解;遵守

④严守法律法规。树立法治观念;法律人人平等;法律高于人情

应用思考:

1.职业纪律与职业技能的关系?

在职场活动中,也有员工认为自己不犯错,不违规违纪就能混下去,也还有员工认为只要自己职业技能过的硬就不愁没饭吃。职业纪律是职业道德的底线,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极大发挥职业技能的重要保障,一个组织没有铁的纪律,将不会有可持续的发展。另外执行操作规程是要靠过硬的职业技能来保障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2.企业侵害员工权益是“私了”好还是“公了”好

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非主观故意,认错态度好,有信誉,应以调节方式解决;如不然建议通过合法途径解决。不论以什么方式解决问题都是员工的权利

3. 发现有员工违背职业纪律时,是否应该举报?

工作中发现员工违背了职业纪律,已经或可能对公司经营利益造成危害时,要勇敢站出来进行批评指正,当然要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注意事情性质,小问题和原则问题要分清,要讲究方式方法,注意大局利益安定团结。

节约:1.重要性 [略] 其特征:①.时代表征性;②.社会规定性;③.价值差异性;

2.内涵:是指从业人员爱惜、节制、节省使用企业财物及社会资源行为

3.要求:①爱护公物:强化意识;爱护使用;不侵占(包括工物干私活)

②节约资源:具备意识;明确责任;创新方法

③艰苦奋斗;正确理解;树立不畏难精神;永保优良作风

应用思考:

1.对自己的钱节不节约自己说了算

节约具有社会规定性的特征,不节约为社会道德不允许。

2.员工认为节约是小气的表现,与吝啬没有区别?

节约是以最小成本去获得最大效益,是有效利用资源;通俗地说就是“持之有度,用之有节”而小气吝啬则是把钱看太重,患得患失。

《节能管理条例》节选:第十条:----配备能涛计量器具,加强能源计量管理

第十二条:-----认真考核,把各种单耗落实到班组、机台,坚立能源使用责任制

第十三条:----重点耗能企业当实行综合能耗考核和单耗考核制度。

第四十五条:-----引进设备,节能效果好的优先引进,能耗高的限制引进

第五十七条:----节能部门人员。应计划地接受培训,其成绩做为考核内容之一合作: 1.重要性[略] 其特征:①.社会性②.互利性③.平等性

2.内涵:是职业活动中培育和发扬合群、协调、尽责全局观的过程

3.要求;①求同存异:换位思考理解他人;宽以待人;和谐相处密切配合

②互助协作:助人助已;竭尽全力帮助他人

③公平竞争;竞争中团结合作;合作中争先创优

树立合作意识:①.端正态度,树立大局意识②.善于沟通,提高合作能力③.律已宽人,融入团队之中

应用思考:

1.我万事不求人,合作就说明自己无能?

合作的特征就是社会性,平等性,互利性,不存在求人的问题,是一个互助互利平等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好的合作只能有效利用资源增大创造价值。

2.我只能同我看的上的人合作?

人的能力性格是有差异的,一个人太自大或太自卑,都是与人平等相处的大忌,性

格的差异可以通过沟通以现实为标准去衡量,能力可以互补,差异可以通过提升去弥

补。

奉献社会之奉献:(是最高境界)

1.重要性[略] 其特征:①.非功利性②.可为性;③.普遍性;

2.内涵:不以追求经济报酬为最终目的而付出,以创造成果的思想和行为

3.要求:①尽职尽责:要明克岗位职责;要培养职责情感;要全力以赴工作

②尊重集体:企业利益为重;正确对待个人利益;树立职业理想

③为人民服务:树立服务意识;培育服务的荣誉感;提高服务本领

应用思考:

1.工作没工资谁还奉献?

奉献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非功利性,在职业活动中我们倡导的是付出劳动的精神和态度,一个没有奉献态度的人,是缺乏上进的动力,处理不好工作中的关系的,能力,知识都得不到提高。奉献越多,收获越大,企业和社会留下奉献者的足迹的。

2.别人不奉献,凭什么我奉献讲奉献的人吃亏

奉献是没有条件的,报有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只重眼前利益的人很难成就自己的职业理想。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只考虑物质收益,不考虑非物质的收获,只衡量自己经济利益很难达到人格完善。

3.假若自己的工作已完成,负责人又增添工作,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员工应当配合完成工作,少数情况非经常的可以,如果经常发生这种情况,员工可以合理地拒绝。

职业道德知识点汇总

职业道德知识点 第一章概论 一、道德的一般含义:道德就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和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老子在《道德经》中阐述:“道”是本源、“道”是规律、“道”是道路。“德”是对“道”的遵从。 二、道德的意义: 第一版本:一是学做人,一是学做事。(文史出版社陈老师) 第二版本: 1、学习职业道德有利于自己的工作 2、学习职业道德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3、学习职业道德有利于行风建设 4、学习职业道德有利于社会和谐进步 5、学习职业道德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人民提出的要求。(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三、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区别: 1、产生的时间不同 2、依靠的力量不同 3、作用范围不同 四、道德和法律的联系 1、作用上互相促进 2、内容上部分重叠 3、关系上部分互相转换 五、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1、父慈子孝,尊老爱幼 2、立志勤学,持之以恒 3、自强不息,勇于革新 4、任以待人,以礼敬人 5、诚实守信,见利思义 6、公忠为国,反抗外敌 7、修身为本,严于律己 六、职业道德: 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 七、职业道德的特征 一是范围上的有限性 二是内容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三是形式上的多样性 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的影响 正面影响: 1、自主观念的影响 2、竞争观念的影响 3、利益并重观念的影响 4、创新观念的影响 负面影响 1、利己主义影响 2、享乐主义影响 3、拜金主义影响 九:如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1、抓领导 2、抓系统 3、抓结合 4、抓建构 5、抓制度 第二章职业道德与企业发展 一、企业文化的含义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二、企业文化的内容 1、企业环境 2、企业制度 3、企业价值观 4、企业经营之道 5、企业目标 6、企业作风 7、企业礼俗 8、职工素质 9、企业形象 三、企业文化的功能和价值 1、自律功能 2、导向功能 3、整合功能 4、激励功能 四、职业道德与企业凝聚力处理好三个关系 1、有利于协调职工同事关系 2、有利于协调职工与领导之间的关系 3、有利于协调职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五、职业道德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1、职业道德有利于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2、职业道德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3、职业道德可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4、职业道德有利于实现企业阶段性的发展目标 5、职业道德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和品牌

教师职业道德-第六章2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第六章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1.5分,合计30分)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在()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二大 C 十五大 D 十七大 2我国在()规定每年9月10日这教师节 A 1980年 B 1985年 C 1990年 D 2000年 3教师的灵魂是() A信念B知识C能力D师德 4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出自 A《论语》B《孟子》C《道德经》D《大学》 5把教师的职业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是() A孔子B孟子C韩愈D蔡元培 6 “四有”新人的目标的首要目标是() A有文化B有纪律C有道德D有理想 7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最基础性的工作是() A制度B教育C监督D约束 8 教师工作的核心是() A良好的教学设施B良好的生活条件C良好的师生关系D良好的科研平台 9 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制度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A国家政策B学校规章C行业章程D国家法规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通过的时间是() A1990年B1993年C1995年D1998年 1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通过的时间是() A1990年B1993年C1995年D1998年 12 师德建设的关键途径是() A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B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C深化教育改革D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13 师德评议最重要的环节是() A自我评议B领导评议C社会评议D学生评议 14 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根本途径是() A经济B政治C教育D家庭 15 师德的核心是() A爱岗敬业B热爱学生C为人师表D为人民服务 16 提出“把师德规范的重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的文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D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17 20世纪60年代正式制定并通过《教育职业伦理准则》的国家是()A英国B美国C法国D日本 18师德属于()的范畴

职业道德知识点部分

职业道德(提纲摘要)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内心信念、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方式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及、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1.弥补法律约束的不足,比法律更基本,适用范围更广。 2.法律调节具有强制性、滞后的特点;道德有明显的自觉性、事前性特点。 3.二者相辅相成,内容上有重叠现象。 4.评价上,法律多从事情结果上去评判,道德多从主体的是非、荣辱等去评判 道德三大领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主体) 1.社会公德①.职业道德②.家庭美德 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共同要求: 文明礼貌勤俭节约爱国为民崇尚科学 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也是职业道德的核心) 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 公民道德基本行为准则: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四个方面] *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行为准则职业道德: 从业人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性质: 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这种生产关系决定的分配上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人与人之间基本上实现了团结、友爱、平等合作的关系。体现着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有机统一

职业道德特征:[行业间相比较] 1.鲜明行业性; 2.适用范围上的有限性; 3.表现形式多样性; 4.一定强制性; 5.相对稳定性; 6.利益相关性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特征:[社会间相比较] 1.继承性与创造性统一; 2.阶级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3.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统一 国外职业道德主要经验做法: 1.道德立法:1987年美国一部规范政府官员的《从政职业法》英国《荣誉法典》 2.信用档案; 3。岗前岗位培训: 国外职业道德精华: 1.社会责任至上; 2.敬业; 3.诚信; 4.创新 我国传统道德的精华: 1.公忠为国的社会责任感;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内容 2.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孔子称敬业为“执事敬”竭尽全力精益求精 3.自强不息,勇于革新的拼搏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以礼待人的和谐精神;“仁”是儒家道德核心,礼是仁的外在表现 5.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孔子把信提升到关乎国家存亡高度。“民无信不立” 6.见利思义、以义取利的价值取向;孔子“见利思义”荀子主张“以义取利”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已规定: 1.职业道德作为岗前和岗位的重要培训 2.职业道德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内容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 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义务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作风职业道德的具体功能: 1.导向功能; 2.规范功能; 3.整合功能; 4.激励功能; 职业活动中内在的道德准则: 忠诚:从业人员忠实于服务对象并认真负责、以寻求实现职责最优效果的强烈态度和意向。忠诚是基本准则,具有忠诚度的人是自律的人,是“慎独”型具有强烈职业荣誉感的人。当听话与职责发生冲突时应当把职责放在首位。 [慎独:在无人见证、监督的情形下,言行也要谨慎不苟,仍按道德规范做事] 审慎:选择最佳手段以实现职责最优结果,并努力规避风险。注重过程和结果。

教师职业道德习题第五章

第五章黄倍哲 1、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由我国最高权力机构制定的专项教育法是(A )。 A《学位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对我国整个教育全局起着宏观调控作用的教育基本法是(B )。 A《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3、法律效力仅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是( B)。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D《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在法的表现形式来看,属于(A)。 A基本法律 B非基本法律 C行政规章 D行政法规 5、《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由教育部签发,在教育法律法规性质上属于( C)。

A单行教育法 B教育行政法规 C部门教育规章 D地方性教育法规 6、教育法律关系内容由( D)构成。 A教师和学生 B规范和原则 C组织和个人 D权利和义务 7、下列不属于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表现形式有(D )。 A各种教育行为 B举办教育事业的物质 C教育活动中形成的精神产品 D教师与学生 8、小明今年10岁了,属于( B),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完全行为能力人 D合法公民 9受害当事人只有在侵害其教育权益的不法行为发生之后,方能寻求相应的教育权益法律救济,这指的是教育法律救济的( B)原则。 A平等公正 B事后救济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点教学内容

职业道德 绪论 一、道德是做人的基础 1.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和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道德是区别人与动物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 3.由于经济关系、阶级利益的不同,存在统治阶级的道德和被统治阶级的道德。 4.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是学做人,一是学做事。 二、法治与得治相结合是治国的重要方略 1.道德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2.两大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两者区别:1)从道德和法律的产生、发展来看,道德要比法律的产生早的多,而且最终将代替法律,成为唯一的行为规范。2)从依靠的力量来看,二者也不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并由国家强制执行的。道德则不是由国家强制执行的。3)道德和法律作用的范围不同。两者关系:1)从作用上看,德治于法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内容上有相互重叠部分。3)有相互转换、相互作用的关系。 三、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传统美德的民族 1.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 2.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1)父慈子孝,尊老爱幼2)立志勤学,持之以恒3)自强不息,勇于革新4)仁以待人,以礼敬人5)诚实守信,见利思义6)公忠为国,反抗外族侵略7)修身为本,严于律己。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市场经济是一种手段,它在经济发展中主要起一种资源配置的作用。 2.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 3.特征:范围上的有限性;内容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形式上的多样性。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的正面影响:1)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它激励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从而增强了人们的自主性道德观念2)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它激励人们积极进取,从而增强了人们的自主性道德观念,从而增强了人们的竞争道德观念。社会主义提倡在竞争上合作、在合作基础上鼓励竞争的道德观念3)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利益导向的经济,要求人们义利并重,从而增强了人们义利并重的道德观念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极为重视科技的经济,它要求人们不断更新知识、学习科学技术,这就增强了人们学习创新的道德观念。 5.如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1)抓职业道德建设,关键是抓各级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建设2)是一总体工程,要在全社会各行各业抓好职业道德建设,在总体上形成一个良性循环3)职业道德建设迎合个人利益挂钩4)要站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抓职业道德建设5)把职业道德建设同建立和完善职业道德监督机制结合起来,并和相应的奖罚、教育措施相结合。 职业道德与企业的发展 职业道德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企业文化:它是一个企业的经营之道、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目标、企业作风、企业礼俗、员工科学文化素质、职业道德、企业环境、企业规章制度以及企业形象等的总和,是在一定环境中,全体职工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资成果和精神成果的表

心理咨询师三级:职业道德知识部分经典归纳讲课教案

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职业道德知识点 总结 辅导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结合一些例题,讲解《职业道德教程》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主要内容要点 二是根据《职业道德考试指导》并结合以前的考卷,作一些分析说明 三是进行一些课堂练习 第一章职业道德概述 一、道德及其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道德,是社会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和人、个人和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道德是人区别动物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社会特有的) 道德始终被社会所重视,将其看作是做人的根本 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作用 道德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它是从伦理学的意义上,提出做人的准则,即规范个人行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如果有人突破了道德规范,就要受到批评教育、舆论谴责或自责 道德的约束主要靠自律 根据道德的表现形式,将道德分为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三大领域。 二、道德和法律的区别与联系 (一)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区别 一是在调节范围上:道德适用范围广,而法律的适用范围相对窄。 二是调节主体上:法律代表国家意志,通过国家司法部门强制执行,

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风俗和人们的良心来指导和约束 三是调节方式上:法律具有强制性和滞后性 道德主要通过改变人们的内心信念和思想觉悟—改变态度和言行,具有自觉性和事前性 (二)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联系 一是从道德和法律的作用来看,德治和法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是从道德和法律的内容看,二者有相互重叠的部分 三是道德和法律都是国家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道德评价所谓道德评价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是非、善恶判断,表明自己态度和价值倾向的活动。(扩散性和持久性的特点) 三、职业道德 (一)职业 社会分工的产物,并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演变而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职业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职业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和方式。 第二,通过职业劳动使自己的体力、智力和技能水平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第三,通过自己的职业劳动,履行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承担特定社会责任是职业的本质。 (二)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范畴及规范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1、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所应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准则,是一定的社会或阶级对教师在执业活动中提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 注意: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具有▲指导、统帅和裁决作用。 2、忠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1)最根本的指导原则(指导); (2)最根本的道德要求(统帅); (3)是衡量教育工作者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裁决) 3、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与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关系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范畴都是由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派生出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展开、补充和具体化。 4、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1)教书育人原则; (2)为人师表原则; (3)依法从教原则; (4)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即现代教育区别于维护人的依赖关系的封建教育的标志之一。 5、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确立的依据 (1)必须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根本要求 (2)必须符合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 (3)必须反映教师必须反映教师的活动特点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1、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是指那些概括和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并成为教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概念。 2、教师职业道德主要范畴 ★(1)教师义务。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正反两个方面。正面:教书育人;反面:“不要误人子弟” ★(2)教师良心。 ①是一种内在的而道德信念,对教师的道德活动和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的作用。 ②教师良心与其他职业良心相比,有两个主要的特点:层次高、教育性强。 ③教师良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是教师道德自律的最高实现形式。 ★(3)教师公正。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 ①最基本的内容:公正对待全体学生 ②核心:对学生的公正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

第九章教师职业道德综述 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道德的本质: (1)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本质的决定性作用 a.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b.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道德的内容。 c.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决定道德的变化。 d.在阶级社会中,道德的阶级性和道德的共同性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在社会生活的某些领域,比如职业生活中,会由于共同的经济活动而形成共同利益,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统一的职业道德要求。 总之,任何道德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中才能找到根源。那种脱离社会经济关系来谈论道德的本质,把道德说成是“超历史”的理论是荒谬的。 3.道德的特点:(1)特殊的规范性(2)独特的多层次性(3)广泛的社会性(4)更大的稳定性。 4.道德发展的规律性: (1)社会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发展。 (2)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进步的。 (3)道德是在批评继承中发展的。 5.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6.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7.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教师从事教师劳动所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8.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 (1)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 a.学生的“向师性”心理决定了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特点。 b.教师职业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教师职业劳动具有示范性的特点。 c.教师独特的劳动手段决定了教师职业的示范性特点。 (2)教师职业劳动的复杂性 a.教师劳动对象的复杂性 b.教师劳动内容的复杂性 c.教师劳动过程的复杂性 (3)教师职业劳动的创造性 a.教育是一个创造人才的过程 b.教育是教师创造性运用教学规律的过程 c.教育工作要求教师具有创造性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 (4)教师职业劳动的长周期性 9.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道德意识的自觉性 教师职业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只要是对教师职业认识和教师职业信念而言,也就是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伟大意义的深刻理解和认识从事教育工作所应有的志向和意志。 (2)道德行为的示范性 教师道德是对教师自身行为的一种规范,它是无形的,所以教师总是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知识点整合.doc

第一章:管理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职业道德的特征与作用 1)特征:实践性、职业性、规范性、多样性和稳定性 2)作用:促进职业活动的进行,提高职业活动的效果 提升本人的职业形象,乃至所服务机构及行业的形象 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与特征 概念:在管理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提现管理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管理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特征:1.具有职业性和实践性 2.具有公众利益的符合性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 对管理会计师个体的作用 1、指导作用 2、对管理会计师职业道德遵守的促进和评价作用 对单位的作用 1、是单位实现管理会计目标的重要保障 2、是单位总体道德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职业规范体系的作用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之间的协同关系 1、两者目的相同 2、管理会计职业道德以会计法律制度为基础 3、管理会计职业道德是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补充 4、法律法规将成为管理会计职业道德和工作的方向指引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相关法律制度的区别 1、两者性质不同:会计法律制度具有强制性、代表国家的意志。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没有国家行政司法体系作为保障,是管理会计师自律性要求,代表的是管理会计职业群体以及社会公众的要求或期待,其执行要求和监督来自于社会监督或自律性组织的监督 2、两者作用范围不同 3、两者表现形式不同:会计法律由国家立法部门或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和颁布,有明确的法律条款、实施细则。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可以形成文字,也可以不形成文字,是一种思想深处的自律

第二章:管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职业认知和价值观、能力、达成业绩的努力程度) 职业认知和价值观 1、热爱管理会计职业(1.正确认识管理会计职业,认识管理会计职业特点。2.热爱管理会计职业,通过做好管理会计工作创造价值) 2、诚信从业(1.不弄虚作假,不为利益或其他目的而造假。2.实事求是,无隐瞒,不为谋取私利或其他目的人为选择信息或有选择性的工作) 3、客观公正(1.从主观上,客观公正推进工作。2.从客观上顶住各种不正当压力。3.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包括财税方面的法律法规、准则等>,推动单位向政策和法律法规所鼓励和引导的方向发展) 4、保密(1.保守工作中的秘密,2.不利用工作中所获得的相关信息为自己或者相关人员谋利) 5、廉洁自律(1.不行贿、2.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或受贿、3.不持他人行贿受贿或谋取私利,并推动单位的监控体系进行防范、4.推动积极正面的价值观) 能力准备与自我提高 1、充足的专业技能准备(熟悉法律法规,财税法规及规则、具备

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汇总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一.教师: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服务或为一定阶级培养合格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需要而为社会服务的人。 二.教师职业劳动特点: 1. 长期性和复杂性 2. 延续性和艰苦性 3. 艺术性和创造性 4. 主体性和示范性 5. 个体性和群体性 三.教师职业劳动的社会意义 1. 对精神文明建设骑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 2. 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有简介巨大作用 3. 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引导作用 四.教师职业道德: 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守的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表现为: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义务,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信誉,教师职业作风。 五.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 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适用的针对性) 2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双重性3. 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 4.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5. 教师职业道德境界的高层次性 6.教师职业道德意识的自觉性 7、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和示范性8、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和深 远性 六.教师职业道德作用 1. 调节作用 (1). 与教育事业关系促进爱岗敬业( 2).与学生关系,促进尊师爱生 (3). 调节与教师关系,形成教育凝聚力。 (4). 调节与其他学校或社会成员之间关系,形成教育合力 2. 教育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汇总

(1) . 对学生品德形成有道德示范作用 (2) . 对学生智力的发展 (2) . 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作用 (3) . 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具有推动作用 (4) . 对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3. 导向作用 (1) . 激励作用 (2) . 控制作用 (3) . 调整作用 (4) . 矫正作用 4. 促进作用 (1) . 有利于社会职业道德的发展和从业者道德素质的提高 (2) . 有利于家庭美德的形成和整个社会文明程素的提高 (3) . 有利于社会公德的发展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定义:一定社会和阶级在某一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或者阶级对教师职业的需要业道德提出的根本性要求,是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和精髓:确定依据: 对教师职 (1) 必须反映教师职业劳动特点 (2) 必须符合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要求 (3) 必须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核心和主体地位 (4) 必须符合当时社会经济的要求基本原则: 1、集体主义原则: 要求: 1. ) 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 2. ) 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3. ) 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4. ) 正确处理贡献和索取之间的关系 2、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要求 1. ) 尊重与理解教育对象 2. ) 真诚与其他教育者合作

《职业道德是从业之本》教案

《遵守职业道德是从业之本》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职业道德与行业道德规范的概念 2)了解职业道德的特点 3)理解职业道德的作用 4)理解行业道德规范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合作探究方法的运用,让学生理解职业道德的特点 2)体验和感悟职业道德的作用和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践行职业道德的自觉性,端正职业目的,树立积极的职业态度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1)职业道德的作用 职业道德对社会、企业与个人发展有很重要意义。人们通过职业活动才能正常生存,而职业活动离不开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促进个人职业的发展,反之,会阻碍个人职业发展。弄清楚职业道德的作用,学生才会接受对职业道德的学习。 2)自觉践行职业道德规范 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实践,中职生自觉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是重点学习内容。中职学生自觉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有重要意义,个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职业道德。

2.教学难点 1)职业道德特点 职业道德特点具有抽象性,在讲解中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认同这些抽象的知识和观点是教学难点;学生的理解能力不高,生活经验不足,这些都会影响他们对本课相关知识点的理解。突破此教学难点的方法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总结,从而得出职业道德特点。 2)践行职业道德规范 践行职业道德规范需要学生亲自实践。如何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建议学生怎样践行职业道德规范?这些都是教学中的难点。讲解此知识点时,应从学生在校的日常生活细节入手,引导学生践行职业道德规范,如清洁教时如何践行值日生道德? 三、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讲授相结合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职业道德与行业道德规范的概念 2)了解职业道德的特点 3)理解职业道德的作用 4)理解行业道德规范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合作探究方法的运用,让学生理解职业道德的特点 2)体验和感悟职业道德的作用和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践行职业道德的自觉性,端正职业目的,树立积极的职业态度

《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点整理

《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点整理 第一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1.正确认识自己的主要方法 A.比较法 B.自评法 C.他评法 D.心理测验法 2.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通常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 3.人格魅力: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吸引人的力量。4.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 仪容仪表整洁端庄,言谈举止真挚大方,服装饰物搭配得体,表情自然舒展。 5.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A.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友好的表示,是一个人的公共道德修养在社会活动中的体现。 B.具有完善人格、调节道德修养行为的意义。 C.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促进整个国有和全民族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加快社会的发展。 6.个人礼仪重在养成 A.要加强自律,学会自我约束。 B.要懂得自尊自爱。 C.要注意言行适度得体。 7.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平等互尊、诚实守信、团结友爱、互利互助 8.交往礼仪的内容: A.以见面礼仪、交谈礼仪、电话礼仪为主要内容的日常交往礼仪。 B.以做客礼仪、进餐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习俗礼仪为主要内容的不同场合礼仪。 C.涉外礼仪 9.交往礼仪的核心是:尊重和友好。 10.中职生要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作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民: A.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B.平等相待,尊重他人 C.顾全大局,求得和谐D.增强意志力,提高自控力。 第二课: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 1.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诚实守信、优质服务、仪容端庄、语言文明 2.职业礼仪的内容: A.求职面试礼仪B.社会服务礼仪C.职业场所礼仪D.商务活动礼仪3.敬业与实干是职场最大的礼仪。 4.敬业是职业礼仪基本要求的首要内容。奉献是职业礼仪的最高境界。 5.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 A.有助于个人求职成功。 B.是职业人员自我推销的工具,是职业人员进入社会从事活动的“通行证”。 C.是塑造和维护良好组织形象的需要。 6.做讲文明、有礼仪的人 A.做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者 B.做文明礼仪知识的传播者 C.做文明礼仪活动的实践者

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汇总

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汇总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一.教师: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服务或为一定阶级培养合格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需要而为社会服务的人。 二.教师职业劳动特点: 1.长期性和复杂性 2.延续性和艰苦性 3.艺术性和创造性 4.主体性和示范性 5.个体性和群体性 三.教师职业劳动的社会意义 1. 对精神文明建设骑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 2. 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有简介巨大作用 3. 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引导作用 四.教师职业道德: 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守的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表现为: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义务,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信誉,教师职业作风。 五.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 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适用的针对性) 2.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双重性 3. 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 4. 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 5. 教师职业道德境界的高层次性 6. 教师职业道德意识的自觉性 7、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和示范性 8、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 六.教师职业道德作用 1. 调节作用 (1).与教育事业关系促进爱岗敬业(2).与学生关系,促进尊师爱生 (3).调节与教师关系,形成教育凝聚力。 (4).调节与其他学校或社会成员之间关系,形成教育合力。 2. 教育作用 (1).对学生品德形成有道德示范作用

(2).对学生智力的发展 (2).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作用 (3).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具有推动作用 (4).对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3. 导向作用 (1).激励作用 (2).控制作用 (3).调整作用 (4).矫正作用 4. 促进作用 (1).有利于社会职业道德的发展和从业者道德素质的提高 (2).有利于家庭美德的形成和整个社会文明程素的提高 (3).有利于社会公德的发展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定义:一定社会和阶级在某一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或者阶级对教师职业的需要,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的根本性要求,是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和精髓: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自考-考核知识点)讲课教案

第一章教师职业概述 识记 职业: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由于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而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相对稳定的社会活动。 教师职业:是指人们终身或长期从事的,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传授文化科学知识,以培养人的能力和思想品德为目的的一种职业。 职业的基本特征:基础性、广泛性、同一性、时代性、差异性、层次性 领会 教师职业形成的影响和制约因素: 教师职业的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教育活动的出现和学校教育的存在是其前提条件,传授知识是教师的职业责任。此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也都是教师职业形成的必要条件。 教师职业的特点: 1.复杂性。 教师职业的复杂性由四个方面决定的:教师职业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劳动内容的复杂性、劳动过程的复杂性;劳动能力要求的复杂性。 2.创造性。 教师职业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教师传授知识需要具有创造性、教师培养学生需要具有创造性、教师需要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机智、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需要具有创造性。 3.示范性。 教师职业的示范性是由以下四点决定的:学生的“向师性”、学生的模仿性、教师品德言行

的示范性、教师教育教学过程的示范性。 4.长期性。 教师职业劳动是一个周期长、见效慢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长期性,即教师职业劳动培训人才的周期长,教师职业劳动见效慢。 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 1.教师职业促进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教师劳动传递人类社会物质财富、教师为社会造就进行物质财富生产的人才。 2.教师职业促进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教师劳动传递人类社会精神文明、传播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再生产”人类社会精神文明、为社会造就进行精神财富生产的人才。 3.教师职业促进人类社会制度文明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 ——教师通过自身的劳动,传播社会制度及文化,传递社会制度文明的思想,使人们对不同的社会制度产生一定的认识,从而形成评价社会制度优劣的能力; ——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人类社会制度文明的思想凝结为个体的政治信仰,促使人们维护合理的现行社会制度; ——在某种历史条件下,教师还可以塑造超越现行社会制度的信仰,推动人们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从而引导人们不断追求和创造人类社会的制度文明。 4.教师职业促进人类素质提高。 教师劳动在人的素质的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教师劳动开发人的智力资源、培养人的思想品德、促进人类的自我完善。 应用

人力资源三级考试职业道德知识点汇总

第一节道德与职业道德 一、道德是做人的基础 1、道德的内涵:"道"原指道路,后引申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或规则,“德”是人们对道的认识的所得。人类社会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是和人类社会以及每个人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自从人类脱离了动物界,人就有了道德,道德在原始人的劳动中萌芽;从奴隶社会开始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应地道德分为统治阶级的道德和被统治阶级的道德;到了社会主义社会产生了新的社会经济关系,也就产生了与阶级社会性质根本不同的社会主义道德。可见,道德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抽象的道德。 道德就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和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个人和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有两件事:一是学做人;一是学做事。现今人们多重视学做事,学校的教学也重视科学知识、工作能力和技能的培养,事实上“做事”和“做人”毕竟是两回事。我们更应该重视“做人”,怎样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以德为先,做有德的人。 2、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区别 人类社会的有序发展必须有一定的规矩、一定的规则、一定的标准。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大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道德规范是做人的行为准则,规范个人行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每个人都应该按道德规范行事,就意味着人的道德品质的高尚,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就会非常和谐、有序。相反如果人们不按道德规范行事,就会引发公民生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混乱,甚至滋生种种犯罪行为。 道德和法律同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它们的区别是: 第一,从法律和道德的产生、发展来看,法律道德比法律的产生早得多,而且最终将替代法律,成为唯一的行为规范。 第二、从依靠的力量来看,二者也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执行。而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的褒贬、人们的良心、教育的感化、典型示范等唤起人们的知耻心,培养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和善恶判断能力来进行调控的。 第三、道德和法律作用的范围不同。法律只干涉人们的违法行为,而道德对人们行为干涉的范围要广泛的多。 3、把道德和法律、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结合起来 道德和法律虽有区别,但是,它们的关系却是十分紧密的。 第一、从道德和法律的作用来看,德治和法制是相辅相成的。 第二、从道德和法律的内容来看,二者有相互重叠的部分。 第三、道德和法律有相互转换、相互作用的关系。 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师招聘考试职业道德常考知识点

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职业道德常考知识点 【育萃教师招考】专家提示:教师职业道德最近一些年一直是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资格考试的热点,且该考点容易在大题中出现。不过该考点内容一般比较简单,一旦考题中出现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不管是单选、多选、简答还是论述题,考生要争取获得高分值。 一、单项选择题 1.“道之所存,师之所在也”体现了教师职业的() A.传道者角色 B.授业解惑者角色 C.示范者角色 D.研究者角色 2.关于“师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严慈相济 B.对少数优秀学生的关爱 C.出于私情之爱 D.师爱不具有育人的作用 3.不属于教师“关爱学生”的具体要求的是()A.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B.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C.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D.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4.是社会择师的首要人格条件。()A.无私奉献 B.廉洁公正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5.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A.互敬互爱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C.“双赢”协作原则 D.彼此成就原则 6.“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文人相轻”的观念相对立的是()A.谦虚为怀,自知之明 B.学习先进,共同提高 C.严以律己,以诚待人 D.孤陋寡闻,老死不相往来 (××区普岗教师招考2014年考点) 7.学校应当建立与家长之间的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特别需要通报的内容有 ()①学生非正常缺席或者擅自离校情况②学校规定的学生到校和放学时间③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异常状况④其他有关学生安全的信息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 8.有关规范中小学招生的要求,完全正确的是()①严禁擅自组织单独的高中招生考试,提前违规招收学生②高中招生坚持招生考试与初中毕业会考“两考合一”③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实行“免试就近”入学,严禁组织升学考试④重点高中可以采用保送方式,直接到各个初中招收优秀学生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9.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仍能谨慎遵守道德原则,这就叫做()A.顾忌 B.慎独 C.内省 D.高尚

职业道德与法律 知识点

. 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 知识点 必修二:职业道德与法律 1.1 了解个人礼仪、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 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1)、展示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2)、展示风度翩翩的形体姿态(3)、展示吐露心声的文明语言 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1)善于与人交谈(2)打造良好的电话形象(3)编织美丽的网络形象(4)以礼做客,以礼待客 2.1 了解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1)握手的标准方式是行至距对方1米处,双腿立正,上身略向前倾,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与对方相握,握手时用手适度,与人握手,神态要专注、热情、友好、自然,面含笑容,目视对方双眼,同时向对方问候(2)递物接物递物时需用双手,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3)拜访,不论因公还是因私而访最好事前与被访者联系,使对方有所准备。(4)赴宴时,要仪表整洁,不宜过早或过迟。(5)言谈言谈首先要注意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适宜,语调平和沉稳,还要注意使用敬语,以表示尊敬和礼貌。(6)打电话时特别要注意语气和声调,以显示我们是讲文明、懂礼貌的人。 2.2 理解职业礼仪的作用; 职业礼仪的作用:(1)是职业成功的助力(2)促进企业和谐—增强凝聚力(3)树立企业形象---提升竞争力 3.1 了解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 3.2 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3.3 了解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3.4 理解道德的作用; '. . 道德对于我们个人的健康成长、人生事业的成功有着重要作用(1)有助于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2)有助于我们发挥自己的潜能(3)有助于我们塑造完美的人格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 1会计法律制度 会计法律:《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 会计行政法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1会计部门规章:《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会计规范性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2会计档案 会计档案保管期限: 1永久: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年度财务报告。 2保管25年: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保管5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固定资产卡片账于固定资产保费清理后保管5年。 4保管3年:月度、季度财务报告。 5保管15年:所有会计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会计移交清册。3法律责任 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非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会计法》中涉及的行政处罚形式只有通报、罚款和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 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刑事责任:1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2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违反会计制度规定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①责令限期改正②罚款:对单位,处以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保存的会计帐簿、会计凭证、财务会计报告):①通报。②罚款。对单位,处以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以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③行政处分。④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会计资料:罚款: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1.支付结算的特征:①支付结算必须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金融机构进行。②支付结算是一种要式行为。③支付结算的发生取决于委托人的意志。④支付结算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⑤支付结算必须依法进行。 2.支付结算的原则:①恪守信用,履约付款。②谁的钱进谁的账,有谁支配。③银行不代垫。 3.支付结算的主要支付工具有汇票、本票、支票、信用卡、汇兑、托收承付、委托付款等。 4银行结算账户 ①基本存款账户 ②一般存款账户:是指存款人因结款或其他结算需要,在基本存款账户开户银行以外的银行营业机构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该账户可以办理现金缴存,但不得办理现金支取。开立一般存款账户,实行备案制,无需向中国人民银行核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