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

合集下载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认识论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是绝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其中对于认识发展过程中的理性认识,尤其是理性认识三种形式的理解在多次考试当中均有涉及。

认识的发展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

理性认识属于认识的高级形式、高级阶段,是人们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经过思考、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之后形成的,主要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01 概念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构成理性认识科学体系核心的要素。

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有了大量积累之后,从中抽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也就是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然后用一定的物质外壳词语把它标志起来,这就产生了概念。

例如:在认识苹果的初期,获得了对苹果的各种感性材料积累,通过对单一的感觉、综合的知觉以及回忆再现的表象整体的思考、分析,最终抽离出苹果的概念,也就是所谓含义的界定,苹果是水果的一种,是蔷薇科苹果亚科苹果属植物,其树为落叶乔木。

苹果的果实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人们经常食用的水果之一。

02判断反映事物关系的思维模形式,是对事物的状况和性质有所判定的思维形式,判断其实是展开了的概念,是对某一事物内部联系作出肯定与否定的论断的思维形式。

例如:通过苹果是什么、不是什么,将苹果的概念再细化,也就是所谓的判断。

苹果是植物,不是动物,形状近乎圆形,不是三角形、方形,颜色常见为红黄绿,不是黑蓝紫…03推理由已知合乎规律地推出未知的思维形式,是通过对某些判断的分析和综合再引出新的判断的过程,能反映出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例如:苹果中营养成份可溶性大,易被人体吸收,有利于溶解硫元素,可以推理出苹果是美容佳品,既能减肥,又可使皮肤润滑柔嫩;苹果中含有铜、碘、锰、锌、钾等元素以及大量维生素C,可以推理出苹果可以保护人体的心血管、增强人体免疫力并且改善呼吸系统和肺功能等。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辨证关系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辨证关系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辨证关系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飞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的统一的。

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⑴感性认识的含义、形式和特点。

a.感性认识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b.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感觉、知觉和表象。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特性的反映,是认识的起点。

△知觉是各种感觉集合起来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整体形象。

△表象(印象)是大脑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再现或回忆。

c.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生动、具体性;表面性、片面性(局限性)⑵理性认识的含义、形式和特点。

a.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b.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

△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同的一般特性和本质属性的概括反映;是思维的细胞,也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

△判断是对事物之间关系的逻辑反映,是对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断定。

△推理是由已知合乎逻辑地推导未知的逻辑反映形式。

△概念、判断和推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不能孤立存在。

c.理性认识的基本特点是:间接性,抽象性。

深刻性。

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1)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

a.是由认识的秩序决定的。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离开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坚持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坚持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a.这是由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真正任务决定的。

△感性认识具有表面性、片面性,它只能解决对现象的认识的问题,而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理性认识才能解决对本质的认识的问题。

坚持感性认(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和相互渗透的。

a.感性认识中包含有理性认识的因素。

△人的感性认识是以原有的理论知识为背景的思维。

它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

不同人由于理性认识不同,感受就可能大不一样。

b.理性认识中渗透着感性认识的成分。

《政治》哲学部分判断题十一至十五章

《政治》哲学部分判断题十一至十五章

《政治》哲学部分判断题十一至十五章1.规律和规则是相同的。

( )【十一章开始】 [单选题]对错(正确答案)2.物质是人的感觉的复合,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世界观即哲学。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错误的意识也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 唯物主义就是追求物质享受,唯心主义则是追求精神清高。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意识现象是人先天具有的,是和物质世界同时产生的。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8.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它反映内容是主观的。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9.即使是错误的意识,也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只不过是歪曲的反映罢了。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0.主观主义的思想特征,就是主观与客观相分离,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1.物质的根本特征是主观能动性,物质不可以被人们所认识。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2.人脑是意识的器官,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3. 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主观实在性。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5.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6.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7.意识作为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它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8. 规则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共有的,是第一性的东西。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十二章开始】 [单选题]对(正确答案)错2.整个世界的发展,就是新事物不断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01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

它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一)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的反映。

它是感性认识从而也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始环节。

比如你看到一个人觉得她头发比较长,这个就是对这个人个别属性的反映,属于感觉。

(二)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人在大脑中把有关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方面的感觉信息、感觉材料加以整合,在意识中形成反映该事物各个方面特性的整体的感性形象,这就是知觉。

知觉是比感觉高一级的反映形式。

比如你觉得一个人头发比较长,眼睛比较大,皮肤比较白,这就是对两个及以上属性的反映,就属于知觉了。

(三)表象:是人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是曾经作用于感觉器官的那些客观对象的形象的再现和重组。

表象是感性认识的最高级形式。

比如你在脑海里回忆某个人的形象,这就是属于表象了。

02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属于认识的高级形式、高级阶段,是人们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认识。

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一)概念:是客观事物的一般属性、内在本质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

概念是抽象的结果,但它的内容又是具体的,概念所抽象、概括出来的普遍、一般是包含着个别和特殊的全部丰富性的普遍、一般。

概念是理性认识最基本的形式。

(二)判断:是对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的反映,是对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明和断定。

(三)推理:是从事物的联系或关系中由已知合乎逻辑地推出未知的反映形式。

在考试中遇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题目时,要注意加以区分,感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具体特性、表面性和外部联系,是没有经过抽象思维的分析的;而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和规律,是需要用抽象思维思考的。

比如警察在办案的过程中,前面收集现场资料的过程,都是不用动用抽象思维去分析的,只是简单的,表面上的收集,属于感性认识;而在收集足够的资料的基础形成了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就是理性认识。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前言:逻辑学:传统逻辑、现代逻辑;它是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更直接,更系统)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是逻辑学1.“逻辑”的含义:源于古希腊,原意:思想,言辞,理性,规律。

逻辑是一门学科,即逻辑学(思维科学)。

2.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

逻辑学的研究目的:总结出人们正确运用各种思维形式的逻辑规律。

思维: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和理性认识(概念,命题(判断),推理)思维的形式结构(思维的逻辑形式):包括逻辑常项和变项逻辑常项:不随思维具体内容变化而变化,是判定一种逻辑形式具体类型的唯一依据。

传统逻辑:自然语言(日常用语)现代逻辑:人工语言(符号语言:表意符号,公式,公式序列)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逻辑规则:仅适用于某种思维形式。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普遍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思维形式。

(传统逻辑定义)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表现方式:现代逻辑的基础部分:经典命题逻辑,经典谓词逻辑(表现方式:重言式(重言蕴涵式,重言等值式))第二节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1.逻辑学的性质:工具性,全人类性(没有民族性,阶级性)2.逻辑学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年规定的七大基础学科:逻辑学、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三方面作用:促成逻辑思维由自发向自觉转变;培养和提高人们认识事物、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帮助识别、驳斥谬误和诡辩。

3.第三节逻辑简史逻辑学的历史:两千多年逻辑学的三大源头: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

西方逻辑:以古希腊逻辑为先河,在发展的历程中完整地经历了传统和现代两个形态。

(以此为例)传统逻辑的诞生与发展:传统逻辑:由亚里士多德开始直至莱布尼兹之前的整个逻辑类型。

特点:借助自然语言,主要范围是常见日常思维类型。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腊着名学者,第一次全面、系统研究逻辑学主要问题,首创逻辑学这门科学。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概念: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

判断:在概念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各种关系进行区分和识别。

推理:由一个已知的判断推出另一个判断。

理性认识属于认识的高级形式、高级阶段,是人们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经过思考、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之后形成的,主要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主要有概念、三方面的区别。

一、概念不同1、感性认识与“dao理性认识”相对,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在大脑中产生的反映形式。

2、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

二、形式不同1、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感觉是人对事物的最初反映,是主体的感官对内外环境适宜刺激物的反映形式。

知觉是对客观事物表面现象或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它为主体提供客观对象的整体映象。

表象是曾经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外部形象在人的意识中的保存、再现或重组。

2、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构成科学体系核心的逻辑要素。

判断是反映事物关系的思维形式,是对事物的状况和性质有所判定的思维形式。

推理是由已知合乎规律地推出未知的思维形式,对某些判断分析和综合再引出新判断的过程。

三、特点不同1、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生动性和具体性。

要获得感性认识,必须亲自参加社会实践,直接接触客观事物。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来源,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2、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重要阶段,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大量积累的基础上,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即抽出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用一定的物质外壳语词把它标志起来,这就产生了概念。

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的产生是认识过程中的飞跃。

感性认识是指bai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肉du 体感官(眼、耳、鼻、舌、zhi身)直接接触客观外界,引起许多dao感觉,在头脑中有了许多印象,对各种事物的表面有了初步认识,这就是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所获得的感觉材料,经过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断、推理。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飞跃,它反映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人们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认识,属于认识的高级形式、高级阶段。

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1、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全体的反映,它包含同类事物的共同的、一般的特征。

概念是理性认识最基本的形式。

如:含羞草、金银花、茉莉花是植物。

2、判断:是对客观事物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明和断定。

如含羞草是植物,小猫不是植物。

3、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已知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如金银花可以入药,可以入药的植物是有益于人类的,故金银花是有益于人类的。

理性认识的这三种形式是认识的不断深化,具有递进性,理性认识靠的是人类的逻辑思维。

其中,第三种认识是建立在前面两种认识之上的,也就是,推理这一认识,包含了更多的逻辑和推理。

它的两种重要方式是延伸和归纳。

而延伸与归纳有何不同?归纳法和归纳法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归纳法被用来推测似乎相关但可能不相关的数据点之间的联系以形成假设,归纳推理涉及考虑可能相关的数据点并得出结论。

通过归纳法,我们可以通过收集证据来构建案例,通过延伸法,我们可以推测并猜测形成一个假设,然后可以将其应用于归纳推理。

同时,归纳推理会让我们寻找支持证据,一系列事实去支持我们的想法。

推理方法说明了我们如何通过事实进行推理,而不仅是我们通过什么类型的事实进行推理,或者当采用某种推理方法时,这些事实倾向于具有什么性质。

这可能会使给出推理方法的示例变得棘手,因为如上所示,一个人可以采用相同的事实集,并应用不同的推理方法并产生不同类型的推论。

理解每种推理方法,可以产生的推理类型以及最适合处理的数据类型的最佳方法是抛开单个示例并考虑一系列示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
一、定义:
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和高级形式。

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所获得的感觉材料,经过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断、推理。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飞跃,它反映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

二、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1概念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构成科学体系核心的逻辑要素。

2判断反映事物关系的思维形式,是对事物的状况和性质有所判定的思维形式。

3推理由已知合乎规律地推出未知的思维形式,是通过对某些判断的分析和综合再引出新的判断的过程。

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大量积累的基础上,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即抽出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用一定的物质外壳语词把它标志起来,这就产生了概念。

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的"细胞",它的产生是认识过程中的飞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