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估——基于DID模型对福建省的实证分析

合集下载

高铁对区域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高铁对区域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高铁对区域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布时间:2021-07-12T16:35:36.57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3月第8期作者:解星帅[导读] 本文以湖南省为研究对象,从中心城市可达性和城市间经济潜力联系的角度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进行评价解星帅北京铁路局集团公司北京动车段北京 100000摘要:本文以湖南省为研究对象,从中心城市可达性和城市间经济潜力联系的角度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进行评价,根据距离对省内中小城市给予更多关注。

并根据评价结果总结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高速铁路;区域经济;影响引言本文基于DID模型论证了高铁对可达性的影响,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区域间的两极分化,不平衡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有专家采用三个指标来评价高铁的可达性,即有效平均出行时间、经济潜力和日可达性。

通过三个指标的评价发现,高铁对沿线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影响程度不同。

研究发现,与省内其他城市相比,中心城市两极分化效应明显,边陲城市经济发展因外部可达性提高而具有相对优势。

高铁加强了生产要素间的流动效率,要素间的频繁交流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高铁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效益可分为企业效益和设施效益。

企业效益包括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先进化发展,设施效益包括减少平均出行时间和节省运输时间成本。

1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选取高铁经过的湖南省13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

选取这些城市2010-2020年的数据,建立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研究高铁对研究对象的影响。

模型中解释变量为地区生产总值(GDP),将解释变量引入高铁客运量的运输统计指标中。

同时,将高铁开通与否作为虚拟变量(DUMB),最终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Eviews 10.0 软件用于创建面板数据。

经过Hausmann和似然比检验,面板数据适合建立固定效应模型。

回归结果中调整后的R2为0.845,拟合良好,整体通过F检验。

截距项前的回归系数、客流量、虚拟变量也通过了5%以下的显着性检验,表明高铁开通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显着影响,高铁开通促进了沿线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输出。

高铁对我国经济影响评价的实证研究

高铁对我国经济影响评价的实证研究

高铁对我国经济影响评价的实证研究一、内容综述自2008年中国高铁项目正式启动以来,我国高铁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

截至2021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已突破4万公里,占全球高铁运营里程的23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络。

高铁的快速发展不仅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交通基础设施水平,还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从经济角度对高铁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高铁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非全然积极。

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铁建设投资规模庞大,给政府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二是高铁运营成本较高,可能导致部分线路的盈利压力加大。

高铁的快速发展也加剧了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使得一些落后地区的发展更加滞后。

高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有必要从多个角度对高铁的经济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以期为高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 高铁简介:定义,特点,发展历程高铁,全称为高速铁路,是一种以高速列车为主要运输工具的铁路交通系统。

它以速度快、运行平稳、安全可靠、环境舒适等显著特点,成为现代社会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铁的定义一般是指固定轨道上的高速列车,其行驶速度通常在200公里小时以上。

高铁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最早的高铁系统是日本的新干线,于1964年开通运营。

高铁技术不断创新发展,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高速铁路网络。

高铁作为一种高效的公共交通工具,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它不仅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还有助于改善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活质量。

2. 研究背景:为什么研究高铁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技术的革新,高速铁路(简称高铁)作为一种高效的交通工具,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我国的高铁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铁市场。

高铁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还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速铁路对经济发展影响实证分析—以武广高铁为例9600字(论文)】

【高速铁路对经济发展影响实证分析—以武广高铁为例9600字(论文)】

高速铁路对经济发展影响实证分析一以武广高铁为例引言................................................................................1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现状 (2)1.1高速铁路与各大经济区域间的联系 (2)I-M高速铁路与各发达地区间的联系 (2)1.1.2高速铁路与各欠发达地区间的联系 (2)1.2高铁对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变化影响 (4)1.2.1高铁所带来的空间效应 (4)1.2.2高铁引起交通可达性变化 (5)2实证分析一一以武广高速铁路对经济发展影响分析为例 (7)2.1武广高铁影响下的活跃度模型 (7)2.2模型最终结果 (8)3利用高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加快完善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 (11)3.2完善安全监管机制 ........................................................... H3.3增强地区吸引力 (12)3.4促进经济转型发展 (12)4结论 (12)参考文献 (14)引言由于我国经济水平与综合国力的提升,在全球社会地位的不断增强,我国的高铁建设紧跟着步伐,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我国高铁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原来的铁路运输的有效供给量,因此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动力以及更好的发展条件,对各区域经济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本文中,将对我国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一定的分析与研究。

发展高铁是建设和完善我国各个区域之间的主要运输通道的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问题,因此,本文将系统地评价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旨在通过实证分析,得出能够使高铁最大化其运输能力,且提高高铁的投资效益,并能够促进沿线区域的社会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高铁线路布局规划的建议。

高铁开通对新型城镇化质量影响

高铁开通对新型城镇化质量影响

高铁开通对新型城镇化质量影响作者:李海峰孙宏睿来源:《物流科技》2022年第03期摘要:基于云南省2009~2019年16个地级市及自治州面板数据,从经济、人口、社会和土地4个城镇化维度构建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DID)实证检验高铁开通对沿线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影响、作用机制及区域差异。

结果表明:总体上,高铁建设有助于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具体分析城镇化维度影响表现为高铁开通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加快人口流动增长、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土地利用转换。

从作用机制分析发现,高铁开通引致的旅游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水平提升共同推进了新型城镇化进程。

异质性影响表明,高铁开通对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提升效应在非中心城市地区更为显著。

通过高铁开通时间随机化进一步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

关键词:高铁开通;新型城镇化质量;多期双重差分;影响机制;异质性中图分类号:F530 文献标识码:A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 of 16 prefecture-level cities and autonomous prefectures in Yunnan province from 2009 to 2019,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quality indicator system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from the four dimensions of economy, population, society and land. By employing the multi-period difference-in differences method, it empirically tests the impact, mechanism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the opening of high-speed rails(HSR)on the quality level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in cities along the railways. The finding of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HSR will contribute to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ization,in terms of the specific urbanization dimensions, the opening of HSR can improve the level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ccelerate the growth of population mobility, promote social progress and land use conversion. The analysis of the affecting mechanism indicates that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used by the opening of HSR jointly promote the process of new urbanization. The heterogeneity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improvement effect of HSR on the quality of new urbanization is more significant in non-central urban areas. After further robustness test by randomization of opening time of HSR, this conclusion is still valid.Key words: opening of high-speed rail; quality of new urbanization; multi-period DID; affecting mechanism; heterogeneity0 引言國家发改委关于《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明确指出: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助于优化我国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实现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

双重差分模型(DID)介绍及其应用

双重差分模型(DID)介绍及其应用

双重差分模型(DID)介绍及其应用双重差分模型(Difference-in-Differences, DID)是一种在计量经济学中常用的分析方法,用于评估政策或干预措施对一些群体或区域的影响。

DID模型通过比较处理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的差异,来估计干预的效果,同时控制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

DID模型的基本假设是处理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是相似的,且在干预后相似的变化也受到相似的影响。

该模型可以消除时间不变的固定效应和圈定效应的影响,从而能够更准确地评估政策或干预措施的效果。

DID模型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评估政策的影响、估计政府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估教育或健康项目的成效等。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应用案例:1.教育政策评估:研究者可以使用DID模型来比较实施教育前后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的参与度和教育资源分配情况等,以评估政策的影响。

2.劳动力市场政策评估:DID模型可以用于评估各类劳动力市场政策对就业率、工资水平以及职业发展的影响,例如最低工资政策、就业培训计划等。

3.健康政策评估:研究人员可以使用DID模型来比较实施健康政策前后人们的健康状况、医疗资源利用情况以及医疗费用等,以评估政策的效果。

4.环境政策评估:DID模型可以用于评估环境政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例如排放限制政策、废弃物管理政策等。

在应用DID模型时,需要满足一些前提条件。

首先,时间上的变化应是外生的,即处理组和对照组没有受到其他干预的影响。

其次,处理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应是相似的,没有系统性的差异。

最后,DID模型的结果只能反映干预的平均效应,对个体或次群体的效应不能直接解释。

总体来说,DID模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政策或干预措施的效果,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然而,使用DID模型时需要慎重考虑前提条件,并适当控制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以增加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估——基于DID模型对贵州省的实证分析

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估——基于DID模型对贵州省的实证分析

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估——基于DID模型对贵州省的实证分析马红梅;刘泽华;杨丹丹【摘要】通过选取贵州省2007—2016年57个区县的面板数据,采用DID模型,从实际GDP总量以及实际GDP增长率的角度,分析开通高铁后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在短期内对该地区的实际GDP总量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但是对实际GDP的增长速度有一定抑制作用.最后,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最大化高铁开通的积极效应,尽快享受到高铁带来的红利.【期刊名称】《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8(040)005【总页数】5页(P88-92)【关键词】高速铁路;区域经济;双重差分;面板数据【作者】马红梅;刘泽华;杨丹丹【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经济学院;贵州大学;贵州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30.3一、问题的提出2011年6月30日,连接中国金融中心与政治中心——上海与北京的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标志着我国进入高铁时代[1]。

众所周知,一套高效运转的交通运输体系,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交通驱动带来的人才聚集将为城市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高速铁路则是该运输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对于国家来说,建设高铁、发展高铁经济是我国地理环境的必然选择,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需要,也是调整产业结构、预防经济危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客观要求。

对于贵州省来说,高铁的建设与开通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目前,贵州省境内已开通主要有两条高铁线路,沪昆高铁以及贵广高铁。

这使得沿线城市进入“同城时代”。

随着贵州省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配置变得更加迅速和高效率,这势必会对全省的经济产生影响。

对高速铁路的经济效应进行具体分析,科学研判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变化,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充分发挥高铁经济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关于高铁开通对区域经济的相关研究主要有如下结论,首先是对于区域增长的研究,第一种认为高铁的建设在短期能够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但是会扩大地区之间的差距[2][3][4][5],另一种则认为高铁带来的是长期经济效益,在短期内并不能促进经济增长[6][7][8][9]。

高速铁路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高速铁路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高速铁路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欧国立;辛晓慧;朱若愚;郭雅楠
【期刊名称】《铁道运输与经济》
【年(卷),期】2024(46)4
【摘要】为探索高速铁路在城市空间格局演化中的作用,利用夜间灯光数据和LandScan人口分布数据构造了表征城市空间结构的城市蔓延指数,运用多期DID 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了高速铁路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研究发现:高速铁路开通显著促进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散化,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

异质性分析表明,高速铁路对城市空间结构的重塑作用在中小规模城市和位于三大城市群以外的城市中更显著。

机制分析发现,高速铁路能够通过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建成区面积扩张导致城市空间结构趋于分散化,劳动力集聚则在高速铁路与城市空间结构之间起到遮掩效应。

研究对于更好地推进高速铁路建设和引导城市空间结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10页(P109-118)
【作者】欧国立;辛晓慧;朱若愚;郭雅楠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衡水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125;F532
【相关文献】
1.厦深高速铁路建设背景下交通枢纽门户建设对区域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以汕头市为例
2.高速铁路建设对我国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研究——以京广高铁沿线城市为例
3.高速铁路影响下的京津冀城市群经济空间结构特征探析
4.多中心经济空间结构对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机制研究
5.高速铁路对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铁站点区位对城市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以京广高铁为例

高铁站点区位对城市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以京广高铁为例

引言2022年1月18日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高速铁路网对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率达到95%以上,普速铁路瓶颈路段基本消除,为“十四五”期间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一大发展目标。

截至2020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已达3.8万公里,预计到2025年达到5万公里。

伴随着交通强国目标的不断推进与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结构优化,一段时间内我国高速铁路仍将处在大规模建设时期。

高铁站点促进了设站城市资本、人才和资源的快速汇集,从而推动了城市服务业的发展,对服务业就业、服务业聚集程度、不同种类服务业发展等均产生一定程度影响。

邓涛涛和王丹丹等(2017)[1]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高铁提升了服务业就业密度。

Puga (2001)[2]认为,高铁能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在高铁沿线集聚更多产业,将会推进区域产业集聚的发展。

徐长乐和郇亚丽(2011)[3]发现,高铁对旅游业、房地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正效应。

由此推断,高铁站点的建设是引导城市空间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的重要因素。

然而,高铁在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站城融合不足、设站交通不便的问题,直接影响高速铁路服务质量和城市的经济效益。

在此背景下,如何引导高铁站科学选址以及积极整合高铁站带来的资源,是设站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探究高铁站点区位对设站城市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可为站点选址及建设提供支撑。

李春妍和张宁等(2016)[4]发现,高铁站点到城市中心相对距离过小或过大,均不能有效促进站点周边区域的开发建设。

李传成和谢育全等(2017)[5]通过对日本新干线站点的研究认为,车站站区应该把完善交通体系放在首位,加强站区与主城区的交通联系更是重中之重。

但是,国内学者对于高铁站区位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区位的分类讨论、案例分析等,缺乏对空间区位进行量化的实证研究。

本文以京广高铁为研究对象,以实证分析的方式探究量化的高铁站区位对城市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以期为今后高铁站选址以及设站城市规划布局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究:
张 永起 ( 1 9 7 3 一 ) . 男 武夷学院商学院讲师 经济学硕士. 主要从事国际金融 、 货币金融研 究。
高铁对 区域经济发展 的影响评估
— —
基于D I D 模型对福建省 的实证分析
An I mp a c t As s e s s me n t o f H i g h -S p e e d Ra i l wa y o n R e g i o n a l
关 键词 : 高 速铁 路 ; 区域经 济 : 双 重 差分模 型 ; 面 板 数据
Ab s t r a c t :Ba s e d o n t h e p a n e l d a t a 0 f 5 8 p r e f e e t u r e . 1 e v e l c i t i e s i n Fu i J a n p r o v i n c e f r o m 2 0 0 1 t o 2 0 1 4 . t h i s p a p e r U S e S DI D( d i f f e r e n c e i n d i f f e r e n t e 1 mo d e l t o me a s u r e wh e t h e r t h e o p e n i n g o f h i g h — s p e e d r a i l i s f r o m
基金项 目: 2 0 1 5 年福建 省教育厅 中青年教 师教育科 研项 目 : 高 速铁路 建设对福建 区域经 济增 长溢 出效 应影 响的模拟 与评估 ( J A S 1 5 0 6 0 8 ) 2 0 1 5 年福建 省社会科 学规划项 目 ( F J 2 0 1 5 C 2 4  ̄ ) ;2 0 1 5 年福 建省社会 科学规 划项 目 ( F 3 2 0 1 5 C 2 4 3 ) ;2 0 1 4 年武夷学院 校
t h e a s p e c t s o f e c o n o mi c g r o wt h 。 i n d u s t r i a l u p g r a d i n g a n d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u n d e r t h e 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o f Ch i n a ' s o v e r a l l ma c r o e c o n o mi c s i t u a t i o n .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h i g h — s p e e d r a i l r a i l wa v
h a s a s i g n i f i c a n t e f f e c t o n t h e t o t a l GDP l e v e l i n t h e s h o r t t e r m. b u t i t h a s a t e n d e n c y t o s u p p r e s s t h e e c o n o mi c g r o wt h r a t e . At e s h o r t t e r m。 t h e r e i s n o s i g n i i f c a n t e f f e e t o n t h e u p g r a d i n g
李新光 黄安民 张永起
L I Xi n gu a n g HU ANG An mi n ZH ANG Yo n g q
摘要: 本 文通过选 取 2 0 0 1 — 2 0 1 4年福建 省 5 8个地 级市的面 板数据 ,采用 D I D( d 1 f f e r e n c e 1 n d i f f e r e n c e) 模型 ,从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城市化水平 3个方面来衡量高铁的开通是否对福 建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 在当前中国整体宏观经济形势趋于平缓的情况下 高铁铁路建设在短期内对地区 G D P 总量水平产生了显著的提升作用,但是对经济增长速度有抑 制趋势 : 同时 ,高铁建设在短期内对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水平均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 高铁对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城市的影响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最后,提出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 建议,以尽快发挥高铁的经济效应,享受高铁建设带来的 “ 红利” 。
E c o n o mi c D e v e l o p me n t: An E mp i r i c a l An a l y s i s o f F u j i a n
P r o v i n c e B a s e d o n DI D Mo d e l
极 课题 ( X D2 01 4 8 S )。
作 者简介: 李新光 ( 1 9 8 0 一 ) . 男, 武夷学院商学院经 济学副教授 武夷学院经济研 究所副所 长, 数量经济学博士 , 从事宏观经济模型 及其应用、 空间计量模型应用研究 ; 黄 安民 ( 1 9 6 4 - ) 男, 华 侨大学旅游 学院教授 、 博导. 主要从事城 市区域 规划 旅游管理研
高铁对区域经 济发展的影响评估~ 一 基于D I D 模型对福建省的实证分析 I 李新光 黄安民 张永起
文章编号 . 1 0 0 9 — 6 0 0 0 ( 2 0 1 7 ) 0 4 — 0 1 2 5 — 0 8 中图分类号 : F 2 9 4 文献标识码 : B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9 -6 0 0 0. 2 0 1 7 . 0 4 0 2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