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仪器分析试卷答案

中山大学仪器分析试卷答案
中山大学仪器分析试卷答案

将正确答案填入上表中,共20分)

1. 下列哪种方法是由外层电子跃迁引起的?

B. 原子发射光谱和核磁共振谱

C. 红外光谱和Raman光谱

D. 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2. 下列两种方法同属于吸收光谱的是:

A. 原子发射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

B. 原子发射光谱和红外光谱

C. 红外光谱和质谱

3. 下列哪两种光源同是线光源:

A. W灯和空心阴极灯

B. 氘灯和Nernst灯

光源和硅碳棒

4. 价电子数为3

A) 双线单线和三重线 D) 单线、三重线和五重线

5. Na原子下列光谱线间哪个能发生跃迁?

A. 32S1/2—43S1/2

B. 32P1/2—42D5/2

C. 32S1/2—32D5/2

6. 下列羰基化合物中C=O伸缩振动频率最高的是:

A. RCOR’

7. 将下列四种光源的蒸发温度由低到高排序,哪种排序是正确的?

A. 直流电弧-低压交流电弧-火花-ICP

B. ICP-火花-低压交流电弧-直流电弧

低压交流电弧-火花-直流电弧-ICP

8. 样品的流动性降低使纵向弛豫(自旋-晶格弛豫)时间1和谱线宽度如何变化:

A. 1增加,谱线变宽1增加,谱线变窄

C. 1减小,谱线变宽

D. 1减小,谱线变窄

9. 要获得最大丰度的分子离子峰,可采用哪种离子源?

A. 电子轰击源(EI)

B. 化学电离源(CI)

C. 火花源(Spark)

10. 在经典AES分析中,激发温度最高的光源是:

A) 直流电弧 B) 交流电弧火焰

11. 与火焰原子吸收法相比,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有以下特点:

A. 灵敏度低但重现性好

C. 所需样品量大但检出限低

D. 物理干扰少且原子化效率低

12. 在碱性条件下,苯酚的最大吸波长将发生何种变化?

蓝移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13. 某芳烃(M=134), 质谱图上于m/e = 91处显一强峰,试问其可能的结构是:

D

A

C

B

14. 81Br同位素相对丰度为98.0%,化合物CH2Br2的分子离子峰与相应同位素离子峰

相对强度比I M:I M+2:I M+4为:

15. 可分别用作红外光谱和质谱检测器的是:

A. 相板、光电倍增管;

B. 光电管、Faraday杯;

D. 光电管、热电偶

16. 高纯Y2O3中稀土杂质元素和铁矿石定量分析分别使用下列何种光源为佳?

A. 火花及直流电弧

B. 低压交流电弧和火花

C. 直流电弧和火花

18. 属于禁戒跃迁的光谱项是:

A. 32S1/2-32P3/21S1-31P1 D. 32S0-42P1

19. 一个(或一组磁等价)质子A与两组类似磁等价质子(X m, Y n)偶合(如丙烷中亚甲基质子与两组甲基质

子之间的偶合),那么质子A的共振信号分裂为:

A. n+1重峰;

B. m+n重峰 D. (m+1)(n+1)重峰.

20. 乙醇高分辨1HNMR谱图中,由低场到高场排列的质子种类及相应峰数(括号内数字为偶合分裂峰数)为:

A. CH2(3)—CH3(4)—OH(1);

B. CH2(4)—CH3(3)—OH(1);

—CH2(3)—CH3(4)

正确打√;错误打?。请将答案写在第一页的题首表格内。共15分)

1.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光子的频率越大。

2.当外来辐射能量与分子振-转能级跃迁所需的能量一致时,则将产生红外吸收。

3.AAS分析中,若有足够高分辨率的光栅,就能得到积分吸收值,并进行所谓的绝对分析。√

4.经典光源中,直流电弧有最高的蒸发温度,因而该光源适合于难熔氧化物元素的分析。√

5.AAS与Zeeman AAS有相同的灵敏度,但Zeeman AAS可以较好地扣除背景干扰。

6.棱镜分光产生“非匀排光谱”,而光栅分光则产生“匀排光谱”。√

7.AES中,分析线就是共振线。因为共振线谱线最强,因而分析的灵敏度最高。

8.当两种物质的UV-Vis分子吸收光谱没有等吸收点时就不能使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9.ICP光源中,从外管切向通入氩气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石英管不被高温等离子体烧坏。√

10.阶梯减光板的用途之一是它在一次摄谱时便能在相板上得到多条Fe谱,用作“标尺”。

11.在火焰AAS中,需要在原子化器和分光器之间加一个由马达驱动的切光器对光源进行调制,以消

除火焰中分子辐射所带来的交流干扰信号。

12.AAS和AFS都属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范畴,其仪器主要组成相当,但后者必须将光源或检测器置

于与主光路垂直的位置。

13.色谱-质谱联用(GC-MS)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将MS的真空度降低,使得其真空度与GC的真空

度相匹配。

14.当空心阴极灯的灯电流增加时,发射强度增加,分析灵敏度亦将提高,因此增加灯电流是提高灵

敏度十分有效的途径。

15. 从公式I=ac b可以看出,由于决定谱线强度的两个系数a和b随实验条件(如蒸发、激发条件、试

样组成、感光板特性和显、定影条件等) 和被测元素的含量的改变而变化,尤其是实验条件的变化或波动很难避免,因此需采用内标法来补偿或减少因这些变化对测定的影响。

共15分,请将答案填在横线上或括号内,每空1分)

1. 光电直读光谱仪的主要色散元件是有一定曲率半径的 凹面光栅 ,该种元件既有 分光作用,又

有 聚焦 作用。

2. 化合物Cl 2CH a CH b Br 2中H a 和H b 质子吸收峰在高场出现的是 H b 质子。

3. 分别列出UV-Vis 及IR 两种光谱分析法中各仪器具体组成(请按先后顺序排列):

UV-Vis: W 灯、氘灯—光栅或棱镜---吸收池---光电倍增管(检测器) IR: 硅碳棒或Nernst 灯---样品池---光栅或Michelson 干涉仪---真空热电偶 4. MS 仪器中,单聚焦质量分析器只实现了 方向(角度) 聚焦,而双聚焦质量分析器除具有单聚焦

质量分析器的聚焦功能外,还实现了

能量(速度、动能) 聚焦,因而具有更高的分辨率。

5. 与C 2H 6相比,C 2H 4分子的磁各向异性效应使其四个质子化学位移值 增加 (增加或降低)。

6. 据Woodward-Fieser 规则估算下列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max 。

(1)36 (3 ) 5 (2 )

30 (5)

5 (1 )

0 计算值(max )

共10分,每题2分):

ICP 环状结构: 在高频感应电场或磁场下开成的等离子体涡流具有“趋肤效应”,此效应使得等离子体

涡电流集中于等离子体表面,形成一环形加热通道,即ICP 环状结构。

AES 基本原理:待测原子的外层电子在外来能量的作用下,电子由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在高能态不稳

定,迅速返回到低能态,并辐射出具有特征波长或频率的谱线。通过测定特征谱线的波长或频率进行定性分析;通过测定谱线的强度进行定量分析。

轫致辐射:电子通过荷电粒子(主要是重粒子)形成的电场(或库仑场)时,受到加速或减速引起的连

续辐射。

自吸效应:激发态原子发出的辐射被其基态原子所吸收,从而使谱线强度下降的效应。

最后线:当渐渐减小待测元素的含量时,该元素产生所有特征谱线中最后消失的谱线。它一般是元素

的最灵敏线或共振线。

五、简答题(共20分)

1、 为什么要以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进行原子吸收分析?峰值吸收的测定,对光源发出的谱线有何要

求?为什么空心阴极灯能满足这些要求。(15分)

因为原子谱线半宽很小,现在还没有一种极高分辨率的光栅可以分辨该半宽的谱线,并对此峰面积进行积分,因此须以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

对光源要求(Walsh 两假设):当光源发射线半宽比吸收线半宽小得多(锐线),且二者中心频率一致时,可以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

空心阴极灯的灯电流小---热变宽(Doppler )小;灯内充低压惰性气体—压变宽小。由于使用待

测元素制作元素灯,发出的谱线是待测元素的共振吸收线,即二者中心频率一致,故。。。。。。

2、 实际上的红外吸收谱带(吸收峰)数目与理论计算的振动数目要少。解释原因。(5分)

1)对称振动分子的偶极矩不为零;2)能量简并(振动形式不同,但振动能级一样);3)仪器分辨率不高或灵敏度不够。

列出计算步骤,共20分)

1、有一宽度为50mm ,光栅刻线为1200条/mm 的垂直对称式光栅光谱仪,其闪耀角

为20o (已知sin20o =0.34; cos20o =0.94), 试计算:

1) 在第一级光谱中,该光栅的理论分辨率R ;(5分)

n=1; 光栅总刻线数N=50

1200=60000条 光栅分辨率R=nN=1

60000 2) 若照相物镜焦距f =1000mm ,试求一级光谱的倒线色散率d /dl 。(5分) n=1, 闪耀角为20o , 物镜焦距f =1000mm , 光栅常数d=1/1200

据倒线色散率公式:nf

d dl d θλcos = 得倒线色散率=[(1/1200)?cos20]/(1?1000)=。。。。

2、在高温光源中,Na 原子发射或吸收平均波长为1139 nm 的双重线。相应的能级跃迁发生基态42

S 1/2

和激发态(32P 1/2+32P 3/2)之间。

1) 请根据Boltzmann 分布公式,计算处于温度分别为2500K 和2550K 光源中Na 原子在激发态和基态的原子数目的比值 (Planck 常数h 为6.6310-34Js ;Boltzmann 常数k 为1.3810-23

J/K ;光速c 为3.01010Cm/s)。(5分) 2) 据上述所求比值,比较AES 分析中光源温度以及AAS 分析中原子化温度对测量的影响(5分) 提示:基态或者激发态的统计权重计算式为g=2J+1(J 为内量子数,光谱支项通常以n 2s+1

L J 表示);对

于有两个或多个光谱支项的激发态,其统计权重为各光谱支项统计权重的总和

解:1)基态和激发态的统计权重分别为g 0=(2?1/2+1)=2 和g i =(2?1/2+1)+(2?3/2+1)=6

由Boltzmann 公式: kT E i i e g g N N ?-=0

0 因为 E=h ν=hc/λ=(6.6310-34Js ?3.0?1010cm/s)/(1139nm ?10-7cm)

当T=2500K 时,kT=1.3810-23J/K ?2500K

代入上式得到。。。。。。。。。。。。。

2)从计算可以看出:当温度相差50C 时,a) 不同温度下的比值相差很大,即温度对处于激发态的原

子数影响很大。由于AES 中谱线强度是由激发态原子数决定的,因此温度对AES 的测定影响很大;而在AAS 分析中,测定的是基态原子数,尽管激发态原子数目在不同温度下相差很大,但与基态原子数目相比仍很小,或者说,温度对AAS 测定的影响不十分明显。

仪器分析练习题(第2章 光谱分析法导论)(学习类别)

仪器分析练习题 第2章光谱分析法导论 一.选择题 1. 在1900~3600?区域测量某一分子的吸收光谱,使用光源的最佳选择是(B ) A. 钨灯 B. 氘灯(中山大学2011年:分析化学基础) C.汞灯 D. 空心阴极灯 2. 欲分析165~360nm的波谱区的原子吸收光谱,选用的光源为(C) A. 钨灯 B. 能斯特灯(南开大学2007年) C.空心阴极灯 D. 氘灯 3. 下列色散元件中,色散均匀、波长范围广且色散率大的是(D)?(厦门大学2010年) A.滤光片 B.玻璃棱镜 C.石英棱镜 D.光栅 4. 棱镜或光栅可作为(C)(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博士研究生) A.滤光元件 B.聚焦元件 C.分光元件 D.感光元件 5. 用光电倍增管检测光强度时,增大检测信号值的方法是(B)?(厦门大学2010年) A.增大光源电压 B.增大光电倍增管电压 C.增大采光狭缝宽度 D.以上方法均可 6.下列两种光源均是线光源的是(B)(东北大学2010年) A. W灯和空心阴极灯 B.激光和空心阴极灯 C.氘灯和能斯特灯 D. ICP光源和硅碳棒 7. 三种原子光谱(发射、吸收与荧光)分析法在应用方面的主要共同点为(B ) A.精密度高,检出限低 B.用于测定无机元素(南京大学2006年) C.线性范围宽 D.多元素同时测定 8.原子光谱(发射、吸收与荧光)三种分析方法中均很严重的干扰因素是(B) A.光谱线干扰 B.背景(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C.杂散光 D.化学干扰 9. 如果设定一个单色器(采用光栅为分光元件)使其能允许600nm的光通过,则下列光线 中还有哪条也能通过该单色器?(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2013年) A. 1000nm B. 800nm C. 400nm D. 300nm 10.某摄谱仪刚好可以分辨310.030nm及309.9920nm的两条谱线,则用该摄谱仪可以分辨 出的谱线组还有(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A. Si 251.61 -Zn 251.58nm B. Ni 337.56 -Fe 337.57nm C. Mn 325.40 -Fe 325.395nm D. Cr 301.82 -Ce301.88nm 11. 以下分析方法适宜用于定性分析的是(A)?(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A.原子发射光谱法 B.原子吸收光谱法 C.紫外可见光谱法 D.荧光光谱法 12. 关于原子光谱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A.在原子发射光谱的光源中,激发温度最高的是高压电火花 B.与原子荧光光谱法相比,光谱线干扰对原子发射光谱法影响更严重 C.原子发射光谱法可以测定待测元素的存在状态 D.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待测元素,其灵敏度、准确度主要取决于原子化系统

仪器分析试卷及答案

仪器分析试卷及答案(9) 一、选择题 ( 共15 题 30 分 ) 1.在法庭上,涉及到审定一种非法的药品,起诉表明该非法药品经气相色谱分析测得的保留时间在相同条件下,刚好与已知非法药品的保留时间相一致,而辨护证明有几个无毒的化合物与该非法药品具有相同的保留值,最宜采用的定性方法为( )。 A.用加入已知物增加峰高的方法; B.利用相对保留值定性; C.用保留值双柱法定性; D。利用保留值定性。 2.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与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相比,其突出优点是 ( )。 A.可以扩大波长的应用范围; B。可以采用快速响应的检测系统; C.可以抵消吸收池所带来的误差;D。可以抵消因光源的变化而产生的误差。 3.若在一个 1m 长的色谱柱上测得两组分的分离度为 0.68,若要使它们完全分离,则柱长 (m) 至少应为 ( ) A.0.5; B。 2 ; C。 5; D。 9。 4.某摄谱仪刚刚可以分辨 310.0305 nm 及 309.9970 nm 的两条谱线,则用该摄谱仪可以分辨出的谱线组是 ( ) A. Si 251.61 ─ Zn 251.58 nm; B. Ni 337.56 ─ Fe 337.57 nm; C. Mn 325.40 ─ Fe 325.395 nm ; D. Cr 301.82 ─ Ce 301.88 nm。

5.化合物在1HNMR 谱图上有( ) A. 3 组峰: 1 个单峰, 1 个多重峰, 1 个三重峰; B. 3 个单峰; C. 4 组峰: 1 个单峰, 2 个多重峰, 1 个三重峰; D. 5 个单峰。 6.一种酯类(M =116), 质谱图上在m/z 57(100%), m/z 29(27%)及m/z 43(27%)处均有离子峰, 初步推测其可能结构如下, 试问该化合物结构为 ( ) A. (CH 3) 2 CHCOOC 2 H 5 ; B. CH 3 CH 2 COOCH 2 CH 2 CH 3 ; C. CH 3(CH 2 ) 3 COOCH 3 ; D. CH 3 COO(CH 2 ) 3 CH 3 ; 7. pH 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 ( ) A. 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 B. 内外溶液中 H+ 浓度不同; C. 内外溶液的 H+ 活度系数不同; D. 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 8.分析线和内标线符合均称线对的元素应该是 ( ) A. 波长接近; B. 挥发率相近; C.激发温度相同; D.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相近。 9.在气-液色谱分析中, 当两组分的保留值很接近, 且峰很窄, 其原因是( ) A. 柱效能太低; B. 容量因子太大; C. 柱子太长; D.固定相选择性不好。 10.对原子发射光谱法比对原子荧光光谱法影响更严重的因素是 ( ) A. 粒子的浓度; B. 杂散光; C. 化学干扰; D. 光谱线干扰。

中山大学高等数学一考研真题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6d7556623.html, 108年中山大学考研真题精讲精练之高等数学一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6d7556623.html, 22015考研英语之如何快速记忆单词 让背诵效率最大化 通过做练习巩固单词。对于背诵熟悉的单词要能灵活的运用绝对是另一种能力的体现。见过很多学生词汇量不少,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却无法正确运用自己掌握的词汇。所以平时在准备单词的时候就要注意积累该词汇怎么运用,跟它意思相近的词汇又是怎么运用的,二者或多者之间的区别是怎样的。很多同学觉的这样很麻烦,其实这是节省时间的一个巧妙方法,善于总结,学过一个词能记住与之相关的很多词,不仅记忆住还能准确辨识。刚开始学英语的时候,我们一般只记一个单词的一个词义和一种用法,而考研英语作为一种较高程度的水平考试,它要求的是全面了解这个词的词义,也就是常说的一词多义和一词多用。由于有些同学在思想上还没有这种认识上的转变,背单词时还停留在一词一义、一词一用的阶段,尽管背了不少单词,做起题来仍然捉襟见肘、处处被动。海天考研辅导专家认为,大多数考生在复习时存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毛病,而考研词汇大多一词多义,所以在复习时对于单词的延伸意也要加以把握。这就要求大家在复习时注意理解和积累,大家可以通过看书或看杂志来积累相关知识,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好的效果。 学会查找重点单词 我们学习英语的时候,比较重视长难的单词,看到多音节词就查字典,而对一些单音节的词或它们组成的短语常常忽略掉,不查也不记,觉得没什么用。其实,像那些比较长的单词用作专业词汇的比较多。那些小的单词则是英语的本土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较频繁,而且词义一般比较多、变化也比较多,是较难掌握的,应该是大家学习的重点。海天考研辅导专家认为,对于英文单词,大家不能只记它的中文意思,因为英文单词是有词性的,如果不清楚词性很容易导致句子结构的错误。英语单词的每个词除了有多种意思,还几乎都有多个词性,比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和介词等等,各种词性的使用都是有明确规定的,比如介词总跟名词或名词从句连用、副词跟动词或形容词连用。每句话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主语、谓语和宾语,还会有一些从句、介词短语和副词短语等用作修饰。所以不管是读句子还是写句子,都要注意短语、单词的词性和使用。

仪器分析题目

仪器分析题目 1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种类有哪些?基本组成是什么? 答: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种类很多,根据其功能不同,主要分为分析型,制备型和专用型。但其基本组成是类似的,主要由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记录及数据处理系统组成。包括溶剂贮存器,高压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记录仪等主要部件。 2 在液相色谱中,色谱柱能在室温下工作,不需要恒温的原因是什么? 答:由于组分在液-液两相的分配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较小,因此液相色谱柱不需恒温。 3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答:在经典液相色谱的基础上,引入了气相色谱(GC)的理论,在技术上采用了高压泵,高效固定相和高灵敏度检测器,使之发展成为分离速率,高分离效率,高检测灵敏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易称为现代液相色谱法。 4柱外效应的解释。 答:由色谱柱以外的因素引起的色谱峰形扩展的效应,柱外因素常指从进样口到检测器之间,除色谱柱以外的所有死时间,如进样器,连接管,检测器等的死体积,都会导致色谱峰形加宽,柱效下降。 5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是什么? 答: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效能高,选择性高,检测灵敏,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 6为什么作为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流动相在使用前必须过滤、脱气?常用的脱气方法? 答案:高效液相色谱仪所用溶剂在放入贮液罐之前必须经过0.45μm滤膜过滤,除去溶剂中的机械杂质,以防输液管道或进样阀产生阻塞现象。所有溶剂在上机使用前必须脱气;因为色谱住是带压力操作的,检测器是在常压下工作。若流动相中所含有的空气不除去,则流动相通过柱子时其中的气泡受到压力而压缩,流出柱子进入检测器时因常压而将气泡释放出来,造成检测器噪声增大,使基线不稳,仪器不能正常工作,这在梯度洗脱时尤其突出。 常用的脱气法有以下几种:(1)加热脱气法;(2)抽吸脱气法;(3)吹氦脱气法;(4)超声波振荡脱气法。 7对液相色谱流动相有何要求? 解:用作液相色谱流动相的溶剂,其纯度和化学特性必须满足色谱过程中稳定性和重复性的要求。对样品要有一定的溶解能力,粘度小,化学稳定性好,避免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吸附。溶剂应与检测器相匹配,不干涉所使用检测器的工作,制备色谱的溶剂应不干扰对分离各组分的回收。除此以外,选择的溶剂对所给定的样品组分具有合适的极性和良好的选择性。8何谓梯度洗脱,适用于哪些样品的分析?与程序升温有什么不同? 解:梯度洗脱就是在分离过程中.让流动相的组成、极性、ph值等按‘定程序连续变化。使样品中各组分能在最佳的k下出峰。使保留时间短、拥挤不堪、甚至重叠的组分,保留时间过长而峰形扁平的组分获得很好的分离,特别适合样品中组分的k值范围很宽的复杂样品的分析。梯度洗脱十分类似气相色谱的程序升温,两者的目的相同。不同的是程序升温是通过程序改变柱温。而液相色谱是通过改变流动相组成、极性、ph值来达到改变k的目的。 9什么叫正相色谱?什么叫反相色谱?各适用于分离哪些化合物?在正相色谱与反相色谱体系中,组分的出峰次序 正相色谱法:流动相极性小于固定相极性的色谱法。用于分离溶于有机溶剂的极性及中等极性的分子型物质,用于含有不同官能团物质的分离。反相色谱法: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的色谱法。用于分离非极性至中等极性的分子型化合物。。 在正相色谱体系中组分的出峰次序为:极性弱的组分,在流动相中溶解度较大,因此k 值小,先出峰。极性强的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溶解度较大,因此k值大,后出峰。 在反相色谱中组分的出峰次序为:极性弱的组分在固定相上的溶解度大,k值大,后出峰,相反极性强的组分在流动相中溶解度大,k值小,所以先出峰。 10仪器考察

(中山大学必备)人卫版药理学第七版笔记及总结

人卫版药理学第七版笔记及总结 写在前面:此总结综合了前届所留资料以及个人总结,凡出现页码均为新版教材(《药理学第七版》人卫版殷明主编)和新版教材配套习题集,如有谬误,还请指正哈! 使用说明:建议将书看一遍或者结合书来看,这样效果会好一些!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 1. 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规律。 2. 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的动态变化。包括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生物转化)及排泄过程,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3. 临床前药理研究:药效学研究、一般药理学研究、药动学研究、新药毒理学研究。 4. 药物理化性质:脂溶性、解离度、分子量 第二章药动学 1.药物转运体: 2.首过效应:(first past effect) P14 :某些药物经口服后首次通过肠壁或肝脏时被其中的酶代谢使进入人体循环有效药量减少的现象(其属于吸收过程) 3.半衰期(half-life,t1/2):血浆药物浓度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4.表观分布容积:(Vd 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体内药物总量按血药浓度推算时所需的体液总体积 5.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AUC area under the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血药浓度对时间作图,所得曲线下的面积,是计算生物利用度的基础数值 6.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F)bioavailability F ):药物活性成分从制剂释放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和速度,程度用AUC表示,速度用达峰时间表示 7.总体清除率(total body clearance,CLtot):体内诸多消除器官单位时间内清除药物的血浆体积,即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药量被清除。又称血浆清除率(plasma clearance,CLp) 8.稳态血药浓度(steady-state plasma concentration,Css),又称坪值(plateau):Css steady-state plasma concentration :随着给药次数增加,体内总药量的蓄积率逐渐下降,直至在给药间隔内消除的药量等于给药量,从而达到平衡,此时的血药浓度称为稳态血药浓度Css ,达到Css的时间仅取决于半衰期。 9.药物代谢:I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 II相反应(结合) 10. 肝药酶的诱导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平、水合氯醛、卡马西平 肝药酶的抑制剂:氯霉素、异烟肼、别嘌醇、磺胺苯吡唑、西咪替丁 ※肝药酶特点、定义及临床意义P19 11. 一级动力学过程(first-order kinetic process) 概念:指药物在某房室或某部位的转运速率(dC/dt)与该房室或该部位的药量D或浓度C的一次方成正比。 特点: (1)药物转运呈指数衰减,每单位时间内转运的百分比不变,即等比转运,但单位时间内药物的转运量随时间而下降。

仪器分析试卷及答案[1]

仪器分析试卷(2005.6.25) 一、选择题(共15题22分) 1.所谓真空紫外区,所指的波长范围是( ) (1)200~400nm(2)400~800nm(3)1000nm(4)10~200nm 2.比较下列化合物的UV-VIS吸收波长的位置(λmax)( ) (1)a>b>c(2)c>b>a(3)b>a>c(4)c>a>b 3.可见光的能量应为( ) (1)1.24×104~1.24×106eV(2)1.43×102~71eV (3)6.2~3.1eV(4)3.1~1.65eV 4.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光子的( ) (1)能量越大(2)波长越长(3)波数越大(4)频率越高 5.荧光分析法和磷光分析法的灵敏度比吸收光度法的灵敏度( ) (1)高(2)低(3)相当(4)不一定谁高谁低 6.三种原子光谱(发射、吸收与荧光)分析法在应用方面的主要共同点为( ) (1)精密度高,检出限低(2)用于测定无机元素 (3)线性范围宽(4)多元素同时测定 7.当弹簧的力常数增加一倍时,其振动频率( ) (1)增加倍(2)减少倍(3)增加0.41倍(4)增加1倍 8.请回答下列化合物中哪个吸收峰的频率最高?( 4) 9.下列化合物的1HNMR谱,各组峰全是单峰的是( ) (1)CH3-OOC-CH2CH3(2)(CH3)2CH-O-CH(CH3)2 (3)CH3-OOC-CH2-COO-CH3(4)CH3CH2-OOC-CH2CH2-COO-CH2CH3 10.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 r=72,红外光谱指出,该化合物含羰基,则该化合物可能的分子式为( ) (1)C4H8O(2)C3H4O2(3)C3H6NO(4)(1)或(2) 11.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

关于公布中山大学2003

关于公布中山大学2003

关于公布中山大学2003、2004年本科生科研项目结题情况的通知 各有关学院、实体系: 根据《关于中山大学本科生科研项目结题事项的通知》(教务〔2005〕113号 文)精神,我校2003、2004年批准立项的本科生科研项目中有66项于2005年12月底以前提交了结题报告与相关成果,经审核同意其为第二批结题项目(名单见附件1)。 为加强本科生科研活动的管理,请各有关院系对2003、2004年尚未结题的学生科研培训项目(见附件2)进行清理,并组织有关课题组师生填写《中山大学本科生科研培训未结题项目信息表》(见附件3),于4月21日前将其纸质版及电子版各一份报送教务处教学实践科。上述未结题项目最迟可延期至2006年6月 完成,否则将作为自动终止处理。 如有疑问者,可与教务处教学实践科联系,联系人:陈慧、彭凤琴,电话:84110300、84112896,邮箱地址:addo07@https://www.360docs.net/doc/6d7556623.html,。 附件:1、本科生科研项目第二批结题项目名单 2、2003—2004年本科生科研未结题项目名单 3、中山大学本科生科研培训未结题项目信息表

附件1: 中山大学本科生科研项目第二批结题项目名单 序号相关学科/单位项目名称项目参与人指导教师 1 城市水资源 规划与评价 佛山市节水潜力研究 李晓华陈远 金吴江谢 东瑜 刘祖发 2 土地利用 与管理 深圳市与珠海市土地利用 变化比较研究 叶敏婷董玉祥 3 自然地理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对局部 气温的影响 王振刚董玉祥 4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毕业生就业流向 研究中的应用 01级GIS专 业 开发小组 黄德全 杜国明 5 物理化学用液态CO2分离精制丹参有效成分的 探索 卢保森陈六平 6 生物化学 分析化学 溶胶——凝胶生物组织 传感器研究 蔡俊辉利健 文 蔡沛祥 7 分析科学药学药物传感器制备新方法研究赵维熹梁顺 均 梁春景 蔡沛祥 8 分析化学 常见抗生素类药物的高效 毛细血管电泳分离——电导检测 曾暖茜谢天尧 9 物理化学石膏凝固过程初凝和终凝温度的测定幸苑娜余小岚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武汉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仪器分析》期末考试 试卷答案(B) 学号姓名院(系)分数 一、填空(每空1分,共9分,答在试卷上) 1.在测定33-浓度的库仑滴定中, 滴定剂是2_。实验中, 将阴 极在套管中保护起来, 其原因是防止阴极产物干扰, 在套管中应加足24_溶液, 其作用是_导电。 2.液相色谱分析法常使用的化学键合反相色谱填充柱是十八 烷基键合硅胶填充柱或(C18) ,分离原理是疏水作 用,常使用极性溶剂(如水-甲醇)流动相,分析分离难挥发弱极性类化合物。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答在试卷上) 1. 空心阴极灯的构造 是:( 4 ) (1) 待测元素作阴极,铂棒作阳极,内充氮气; (2) 待测元素作阳极,铂棒作阴极,内充氩气;

(3) 待测元素作阴极,钨棒作阳极,灯内抽真空; (4) 待测元素作阴极,钨棒作阳极,内充惰性气体。 2 关于直流电弧,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1 ) (1) 直流电弧是一种自吸性很强、不稳定的光源; (2) 直流电弧的检出限比交流电弧差; (3) 直流电弧的电极头温度比交流电弧低; (4) 直流电弧只能进行定性、半定量分析,不能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 3. 等离子体是一种电离的气体,它的组成 是: (4 ) (1) 正离子和负离子;(2) 离子和电子; (3) 离子和中性原子;(4) 离子,电子和中性原子。

4. 极谱分析中,氧波的干扰可通过向试液中(1)而得到消除。 (1). 通入氮气;(2). 通入氧气; (3). 加入硫酸钠固体;(4). 加入动物胶。 5. 在化合物(Ⅰ),(Ⅱ),(Ⅲ)和2(Ⅳ)中,羧基伸 缩振动频率大小顺序为: ( 3 ) (1) Ⅳ>Ⅲ>Ⅱ>Ⅰ; (2) Ⅲ>Ⅱ>Ⅳ>Ⅰ; (3) Ⅲ>Ⅱ>Ⅰ>Ⅳ; (4) Ⅰ>Ⅱ>Ⅲ>Ⅳ. 6.. 在色谱流出曲线上, 两峰间距离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 相间的( 2 ) (1)保留值;(2)分配系数;12 (3)扩散速度;(4)传质速率。

中山大学化学(B)真题

中山大学化学(B)真题 第一部分: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共75分) 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l分) 1、下面有关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精密度高则准确度高(B)准确度高则要求精密度一定要高 (C)准确度与精密度没关系(D)准确度高不要求精密度要高 2、欲配制pH=4^-5的缓冲溶液,应选择的缓冲对是( )。 (A) NH3(K b=1、8*10-5)和NH4C1 (B) KHCO3(Ka2=5、6*10-11)和K2CO3 (C) Na2HPO4和KH2PO4(Ka=6、3 * 10-8) (D) HAc(Ka=1、8 * 10-5)和NaAc 3、用0、02 mol/L KMnO4溶液滴定0、1 mol/L Fe2+溶液(1)和用0、002 mol/L KMnO4溶液滴定0、01 mol/L Fe2+溶液(2),上述两种情况下其滴定突跃将是( )。 (A)一样大(B) (1)>(2) (C) (2)>(1) (D)缺电位值,无法判断 4、某溶液含Ca2+, Mg2+及少量A13+, Fe 3+,今加入三乙醇胺,调至pH=10、0,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此时测定的是( )。 (A)Mg2+量 (C)Ca2+、Mg2+总量 (B)Ca2+量 (D)Mg 2+, A13+和Fe3+总量 5、下列溶液用酸碱滴定法能准确滴定的是( )。 (A) 0、1 mol/L HF (pKa=3、18) (C) 0、1 mol/L NaAc [pKa(HAc)=4、74] (B)0、1 mol/L HCN (pKa=9、21) (D)0、1 mol/L NH4C1 [pKn困H3)=4、75] 6、关于以K2Cr04为指示剂的莫尔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法可测定Cl- 和Br—,但不能测定I一或SCN— (B)滴定应在弱酸性介质中进行 (C)指示剂K2Cr04的量越少越好 (D)莫尔法的选择性较强 7、对于相似元素Li+, Na+, K+的分离常用( )。 (A)萃取分离法(B)色谱分离法(C)离子交换分离法(D)沉淀分离法 8、石墨炉原子化器在使用时,为了防止样品及石墨管的氧化,要不断通入( )。 (A) 氩气((B)氦气(C)氢气(D)氧气 9、采用原子发射光谱法,激发温度最高的是( )光源。 (A)交流电弧(B)直流电弧(C)高压电火花(D)等离子体光源 10、荧光分光光度计常用的光源是( )。 (A)空心阴极灯(B)氘灯(C) 氙灯D硅碳棒 11、下面哪种分析方法是以散射光谱为基础的( )。

(完整版)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

复习题库 绪论 1、仪器分析法:采用专门的仪器,通过测量能表征物质某些物理、化学特性的物理量,来对物质进行分析的方法。 ( A )2、以下哪些方法不属于电化学分析法。 A、荧光光谱法 B、电位法 C、库仑分析法 D、电解分析法( B )3、以下哪些方法不属于光学分析法。 A、荧光光谱法 B、电位法 C、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D、原子吸收法 ( A )4、以下哪些方法不属于色谱分析法。 A、荧光广谱法 B、气相色谱法 C、液相色谱法 D、纸色谱法 5、简述玻璃器皿的洗涤方法和洗涤干净的标志。 答:(1)最方便的方法是用肥皂、洗涤剂等以毛刷进行清洗,然后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淋洗。(3分) (2)玻璃器皿被污染的程度不同,所选用的洗涤液也有所不同:如: ①工业盐酸——碱性物质及大多数无机物残渣(1分) ②热碱溶液——油污及某些有机物(1分) ③碱性高锰酸钾溶液——油污及某些有机物(1分) (3)洗涤干净的标志是:清洗干净后的玻璃器皿表面,倒置时应布上一层薄薄的水膜,而不挂水珠。(3分) 6、简述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答:(1)水平调节。观察水平仪,如水平仪水泡偏移,需调整水平调节脚,使水泡位于水平仪中心。(2分) (2)预热。接通电源,预热至规定时间后。(1分) (3)开启显示器,轻按ON键,显示器全亮,约2 s后,显示天平的型号,然后是称量模式0.0000 g。(2分) (4)称量。按TAR键清零,置容器于称盘上,天平显示容器质量,再按TAR键,显示零,即去除皮重。再置称量物于容器中,或将称量物(粉末状物或液体)逐步加入容器中直至达到所需质量,待显示器左下角“0”消失,这时显示的是称量物的净质量。读数时应关上天平门。(2分) (5)称量结束后,若较短时间内还使用天平(或其他人还使用天平),可不必切断电源,再用时可省去预热时间。一般不用关闭显示器。实验全部结束后,按OFF键关闭显示器,切断电源。把天平清理干净,在记录本上记录。(2分)

中山大学专业课参考书目

631生物化学A:①《生物化学》(第三版)(上下册),王镜岩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0细胞生物学:①《细胞生物学》(第二版),翟中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②《细胞生物学》,王金发编著,科学出版社,2003。 641生物综合:①《普通生态学》,孙儒泳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②《人类生态学》,周鸿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③《医学生物化学》,陈诗书等编,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④《生理学》(第三版),周衍椒等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850细胞生物学B:①《细胞生物学》(第二版),翟中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②《细胞生物学》,王金发编著,科学出版社,2003。 868生物化学B:①《生物化学》(全国统编教材,第6版),周爱儒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869生理学:①《生理学》(第五版),姚泰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以下为各院系复试专业课参考书目 (生命科学学院海洋生物学、水生生物学)动物学:①《普通动物学》,刘凌云,郑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6 (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动物学(含昆虫学,动物生态学):①《普通动物学》,刘凌云,郑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生命科学学院药物分析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和中药分析部分):①《仪器分析教程》,北京大学仪器分析教学组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生命科学学院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普通昆虫学:①《普通昆虫学》彩万志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版。 (生命科学学院发育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物理学、食品安全生物学、信息生物学)分子生物学:①《分子生物学》(第二版)(Molecular Biology,2ed)Robert F.Weaver,科学出版社,2002。②《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二版),朱玉贤、李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③《基因工程原理》(第二版),吴乃虎,科学出版社,1998。 (生命科学学院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寿天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生命科学学院生理学)生理学:①《生理学》(第五版),张镜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②《生理学实验》(第二版),解景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环境科学)生态学:①《生态学》,李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2000。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生物技术:①《生物技术概论》第二版,宋思扬,楼士林等编,科学出版社,2003。以及相关专著。 (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微生物学:①《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编,高等教育出版社。②《微生物学》,

仪器分析试卷及答案

武汉大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卷答案(A) 学号姓名院 (系)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下列说法哪一种正 确? ( b ) a. 阳极电位越正、析出电位越正者越易在阳极上氧化 b. 阳极电位越正、析出电位越负者越易在阳极上氧化 c. 阳极电位越负、析出电位越正者越易在阳极上氧化 d. 阳极电位越负、析出电位越负者越易在阳极上氧化 2. 用色谱法对复杂未知物进行定性分析的最有效方法 是( b ) a. 利用检测器的选择性定性 b. 利用已知物对照法定性 c. 利用文献保留数据定性 3.某同学将装入电解池准备做极谱分析的溶液洒掉了一部分, 若用标准比较法进 行测定, 他 应 ( b ) a.重新配制溶液 b. 取一定量的溶液, 记下体积, 再测定 c.继续做 d..取一定量的溶液, 加入标准溶液, 作测定校正 4.在气-液色谱分析中, 当两组分的保留值很接近, 且峰很窄, 但只能部分分离,其原因是( d ) a. 柱效能太低 b. 容量因子太大

c. 柱子太长 d. 固定相选择性不好 5.在GC和LC中, 影响柱的选择性不同的因素 是( a ) a.固定相的种类 b.柱温 c.流动相的种 类 (4)分配比 6.先电解富集,后电解溶出的电分析方法 是(d ) a. 电导分析法 b. 电重量分析法 c. 电位分析法 d. 溶出伏安法 7.分离有机胺时,最好选用的色谱柱 为( d ) a 非极性固定液柱 b. 低沸点固定液柱 c. 空间排阻色谱柱 d 氢键型固定液柱 8.影响谱线变宽的最主要因素是以下哪 种? (b ) a. 自然变宽 b. 热变宽 c. 碰撞变宽 d. 自吸变宽 9. 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 是( c ) a. 阴极材料 b. 填充材料 c. 灯电流 d. 阳极材料 10.适合于植物中挥发油成分分析的方法 是(d ) a. 原子吸收光谱 b. 原子发射光谱 c. 离子交换色谱 d. 气相色谱 11. 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是由 于( b )

中山大学化学专业考研范围及参考书目

中山大学化学专业考研范围 及参考书目 1.参考书目 (1)657化学(A)科目考研参考书目: ①《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武汉大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有机化学》古练权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第一版; ③《高分子科学基础》梁晖,卢江主编,化学工业版社,2006,或国内高等学校通用教材。 (2)861化学(B)科目考研参考书目: ①《分析化学》(上册,第五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②《分析化学》(下册,第五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③《仪器分析》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④《物理化学》刘冠昆,车冠全,陈六平,童叶翔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⑤《结构化学基础》周公度,段连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四版。 2、核心考点解析 化学A 《有机化学》 第一章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基础 第二章饱和碳氢化合物 第三章不饱和碳氢化合物 第四章含杂原子官能团化合物和有机酸碱理论 第五章分子的手性与旋光异构 第六章色谱和波普 第七章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问题 第八章sp3杂化碳原子的亲核取代反应 第九章消去反应 第十章不饱和碳-碳键的加成反应 第十一章氧化还原反应 第十二章芳环的亲电取代、亲核取代反应及芳环取代基的反应 第十三章羰基化合物的亲核加成和亲和取代反应 第十四章羰基化合物α-取代反应和缩合反应 第十五章分子骨架重排反应和周环反应 第十六章多步骤有机合成 第十七章酯类 《无机化学》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物质的状态 第三章原子结构 第四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第五章氢和稀有气体 第六章化学热力学初步 第七章化学反应的速率 第九章溶液 第十章电解质溶液 第十一章氧化还原反应 第十二章卤素 第十三章氧族元素 第十四章氮族元素 第十五章碳族元素 第十六章硼族元素 第十七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第十八章铜、锌副族 第十九章配位化合物 第二十章过渡金属(Ⅰ) 第二十一章过渡金属(Ⅱ) 第二十二章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

仪器分析试卷及答案(精华版)

安徽工程大学 适用轻化工程专业(染整方向) 一、选择题 1.所谓真空紫外区,所指的波长范围是( ) (1)200~400nm (2)400~800nm (3)1000nm (4)10~200nm 4.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光子的( ) (1)能量越大(2)波长越长(3)波数越大(4)频率越高 9.下列化合物的1HNMR谱, 各组峰全是单峰的是( ) (1) CH3-OOC-CH2CH3 (2) (CH3)2CH-O-CH(CH3)2 (3) CH3-OOC-CH2-COO-CH3 (4) CH3CH2-OOC-CH2CH2-COO-CH2CH3 11.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 (1) 分子的振动(2) 分子的转动 (3) 原子核外层电子的跃迁(4) 原子核内层电子的跃迁 12. 磁各向异性效应是通过下列哪一个因素起作用的( ) (1) 空间感应磁场(2) 成键电子的传递(3) 自旋偶合(4) 氢键 13.外磁场强度增大时,质子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所需的能量( ) (1) 变大(2) 变小(3) 逐渐变小(4) 不变化15.某化合物Cl-CH2-CH2-CH2-Cl的1HNMR谱图上为( ) (1) 1个单峰(2) 3个单峰 (3) 2组峰: 1个为单峰, 1个为二重峰(4) 2组峰: 1个为三重峰, 1个为五重峰 二、填空题 1. 核磁共振的化学位移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造成的,化学位移值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相对标准制定出来的。 4.在分子(CH3)2NCH=CH2中, 它的发色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分子中预计发生的跃迁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计算化合物(如下式)的紫外光区的最大吸收波长。 二、填空题 1. 核外电子云所产生的屏蔽作用的大小不同;TMS(四甲基硅烷)(δ= 0 )。 4. -N-C=C<σ→σ* n→π* n→σ* π→π* 三、计算题 1. [答]根据WoodWard─Fieser 规则计算 母体基214 nm 环外双键×5 25 烷基取代×7 35 延长一个共轭双键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4 nm 单选题 2 可见-紫外分光度法的适合检测波长范围是()。 A 400-760nm B 200-400nm C 200-760nm D 200-1000nm 3 某有色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用2cm吸收池测得其吸光度为0.750,若改用0.5cm和3cm吸收池,则吸光度各为()。 A 0.188/1.125 B 0.108/1.105 C 0.088/1.025 D 0.180/1.120 4 在分光光度法中,应用光的吸收定律进行定量分析,应采用的入射光为()。 A 白光 B 单色光 C 可见光 D 复合光 5 入射光波长选择的原则是()。 A 吸收最大 B 干扰最小 C 吸收最大干扰最小 D 吸光系数最大 6 如果样品比较复杂,相邻两峰间距离太近,保留值难以准确测量时,可采用()。 A 相对保留值进行定性 B 加入已知物以增加峰高的方法定性 C 利用文献保留值定性 D 利用检测器定性 8 下列分子中能产生紫外吸收的是()。 A NaO B C2H2 C CH4 D K2O 9 在分光光度法中,宜选用的吸光度读数范围()。 A 0~0.2 B 0.1~∞ C 1~2 D 0.2~0.8 10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结构组成为()。 A 光源-----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 B 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 C 单色器-----吸收池------光源 ------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 D 光源-----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 D 敏感膜是关键部件,决定了选择性 53 在气相色谱法中,可用作定量的参数是()。 A 保留时间 B 相对保留值 C 半峰宽 D 峰面积 54 气相色谱仪除了载气系统、柱分离系统、进样系统外,其另外一个主要系统是( )。 A 恒温系统 B检测系统 C 记录系统 D 样品制备系统 56 气-液色谱、液-液色谱皆属于()。 A 吸附色谱 B 凝胶色谱 C 分配色谱 D 离子色谱 59 不能评价气相色谱检测器的性能好坏的指标有()。 A 基线噪声与漂移 B 灵敏度与检测限 C 检测器的线性范围 D 检测器体积的大小 60 气相色谱标准试剂主要用于()。

2019-2020年整理中山大学_药物分析_总复习题总结汇编

中山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总复习 1.测定溶出度的方法应具有( C ) A 准确性 B 选择性 C 准确性、精密性 D 精密性、耐用性 E 检测限、检量限 2.杂质测定中限度检查方法要求(B ) A 准确性、精密性 B 检测限、选择性、耐用性 C 选择性、耐用性 D 检量限 E 耐用性 3.氯瓶燃烧法测定含氯有机化合物,常用的稀释液是( C ) A 水 B 稀硫酸 C 稀氢氧化钠液 D 氢氧化钠+ 硫酸肼溶液 E 氯化钠溶液 4.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生物碱类药物,有机溶剂萃取测定的有色物是() A 生物碱盐 B 指示剂 C 离子对 D 游离生物碱 E 离子对和指示剂的混合物 5.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 的方法是(A) A 三点定位校正计算分光光度法 B 差示分光光度法 C 比色法 D 三波长分光光度法 E 导数光谱法 6 测定葡萄糖含量采用旋光法,向供试液中加氨水是为了( D ) A 中和酸性杂质 B 促使杂质分解 C 使供试液澄清度好 D 使旋光度稳定、平衡 E 使供试液呈碱性 7.巴比妥类药物可与Cu 盐吡啶试剂生成绿色配合物,又与Pb 盐生成白色沉淀的是(C) A 巴比妥 B 异戊巴比妥 C 硫喷妥钠 D 环己烯巴比妥 E 苯巴比妥 8.药典规定甾体激素类药物检查其他甾体,多采用( C ) A 气相色谱法 B 液相色谱法 C 薄层色谱法 D 红外光谱法 E 薄层色谱扫描法 9.色谱法定量分析时采用内标法的优点是 ( C ) A 优化共存组分的分离效果 B 消除和减轻拖尾因子 C 消除仪器、操作等影响,优化测定的精密度 D 内标物易建立 E 为了操作方便 10. 亚硝酸钠滴定法中,加入KBr 的作用是:(C) A 添加Br - B 生成NO+Br — C 生成HBr D 生产Br2 E 抑制反应进行 11.双相滴定法可适用的药物为:(E) A 阿司匹林 B 对乙酰氨基酚 C 水杨酸 D 苯甲酸 E 苯甲酸钠 12.盐酸普鲁卡因常用鉴别反应有:(A) A 重氮化- 偶合反应 B 氧化反应 C 磺化反应 D 碘化反应 E 旋光光度法 13.西药原料药的含量测定首选的分析方法是( A ) A 容量法 B 色谱法 C 分光光度法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

题目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八 总分 得分 ---------------------------------------装---------------------------------------订-------------------------------------------线----------------------------------------------- 姓名 学号 班级 系 学院 仪器分析试题 (2007-2008 学年第一学期) 化学化工 学院 班(年)级课程 仪器分析 (B)卷 一、选择题(2 分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以测量沉积于电极表面的沉积物质量为基础的电化学分析法称为 (A) 电位分析法 (B) 极谱分析法 (C) 电解分析法 (D) 库仑分析法 2.pH 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 (A) 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 (C) 内外溶液的 H +活度系数不同 (B) 内外溶液中 H + 浓度不同 (D) 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 3.应用 GC 方法来测定痕量硝基化合物, 宜选用的检测器为 (A)热导池检测器 (C)电子捕获检测器 4.气-液色谱法,其分离原理是 (B)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D)火焰光度检测器 (A ) 吸附平衡 (B )分配平衡 (C )离子交换平衡 (D )渗透平衡 5.下列哪一项是发射光谱分析不能解决的? (A )微量及痕量元素分析 (B )具有高的灵敏度 (C ) 选择性好,互相干扰少 (D )测定元素存在状态 6.下列哪些元素于酸性介质中,在还原剂(硼氢化钠,金属锌等)的作用下、可 第 1 页

2019中山大学考研 655化学(A)与854化学(B)复习全析【含真题与答案】

2019中山大学考研 655化学(A)与854化学(B)复习全析【含真题与答案】 本书共三册,由逸仙中大考研网依托多年丰富的教学与辅导经验,组织逸仙教学研发团队与中山大学本专业的高分研究生共同合作编写而成。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是参加2019中山大学考研的考生在初试复习的全程必备专业课资料。 《2019中山大学考研655化学(A)复习全析【含真题与答案,共三册】》根据 往年中山大学655化学(A)参考书目: 《无机化学》(第三版),武汉大学、吉林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习题解答》蔡少华中山大学出版社 《物理化学》陈六平中山大学,科学出版社 《结构化学基础》(第四版)周公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结构化学基础习题解析》(第四版)周公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同时,2018年中山大学655化学(A)的考试范围为: "无机化学基本原理及元素无机,热力学动力学初步及多重平衡、原子分子结构、配合物、氧化还原与电化学、周期律及p、d、ds区元素;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胶体与表面,统计热力学基础;量子力学基础知识,原子和分子结构,配合物、金属和离子化合物结构,分子对称性,晶体结构,超分子化学基础知识。" 该书通过提供院系专业相关考研内部信息,系统梳理核心考点,总结分析各章节内的重难点知识点往年考察情况,详细分析各章中的重点内容与难点内容,且通过考题预测的形式巩固上述知识点,并对历年真题进行透彻的解析,使考生复习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适用院系: 化学学院:【化学(所有七个方向)】 适用科目: 655化学(A)

内容详情 一、考试重难点精析: 根据中山大学该专业的历年研究生考试内容及考查方向,结合考试题型特点,对《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各章节的重要知识点及常见考点进行了总结归纳,并深入剖析核心考点。透过该部分内容的学习,考生可以温故知新,系统掌握重点知识,提升复习层次,完成从课本知识学习到考研考点复习的蜕变。 二、历年真题与答案详解: 整理中大该专业的2007-2017年考研真题,并配有2009-2017年真题答案详细讲解。本部分包括了(解题思路、答案详解)两方面内容。首先对每一道真题的解答思路进行引导,分析真题的结构、考察方向、考察目的,向考生传授解答过程中宏观的思维方式;其次对真题的答案进行详细解答,方便考生检查自身的掌握情况及不足之处,并借此巩固记忆加深理解,培养应试技巧与解题能力。 2007年中山大学745综合化学考研真题试卷 2008年中山大学629化学(A)考研真题试卷 2009年中山大学644化学(A)考研真题试卷 2010年中山大学645化学(A)考研真题试卷 2011年中山大学653化学(A)考研真题试卷 2012年中山大学652化学(A)考研真题试卷 2013年中山大学657化学(A)考研真题试卷 2014年中山大学662化学(A)考研真题试卷 2015年中山大学662化学(A)考研真题试卷 2016年中山大学657化学(A)考研真题试卷 2017年中山大学656化学(A)考研真题试卷 ------------------------------------ 2009年中山大学644化学(A)考研真题答案详解 2010年中山大学645化学(A)考研真题答案详解 2011年中山大学653化学(A)考研真题答案详解 2012年中山大学652化学(A)考研真题答案详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