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仪器分析-试卷+答案

中山大学仪器分析-试卷+答案
中山大学仪器分析-试卷+答案

将正确答案填入上表中,共20分)

1. 下列哪种方法是由外层电子跃迁引起的?

B. 原子发射光谱和核磁共振谱

C. 红外光谱和Raman光谱

D. 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2. 下列两种方法同属于吸收光谱的是:

A. 原子发射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

B. 原子发射光谱和红外光谱

C. 红外光谱和质谱

3. 下列哪两种光源同是线光源:

A. W灯和空心阴极灯

B. 氘灯和Nernst灯

光源和硅碳棒

4. 价电子数为3

A) 双线单线和三重线 D) 单线、三重线和五重线

5. Na原子下列光谱线间哪个能发生跃迁?

A. 32S1/2—43S1/2

B. 32P1/2—42D5/2

C. 32S1/2—32D5/2

6. 下列羰基化合物中C=O伸缩振动频率最高的是:

A. RCOR’

7. 将下列四种光源的蒸发温度由低到高排序,哪种排序是正确的?

A. 直流电弧-低压交流电弧-火花-ICP

B. ICP-火花-低压交流电弧-直流电弧

低压交流电弧-火花-直流电弧-ICP 8. 样品的流动性降低使纵向弛豫(自旋-晶格弛豫)时间τ1和谱线宽度如何变化:

A. τ1增加,谱线变宽

C. τ1减小,谱线变宽

D. τ1减小,谱线变窄

9. 要获得最大丰度的分子离子峰,可采用哪种离子源?

A. 电子轰击源(EI)

B. 化学电离源火花源(Spark)

10. 在经典AES分析中,激发温度最高的光源是:

A) 直流电弧 B) 交流电弧火焰

11. 与火焰原子吸收法相比,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有以下特点:

A. 灵敏度低但重现性好

C. 所需样品量大但检出限低

D. 物理干扰少且原子化效率低

12. 在碱性条件下,苯酚的最大吸波长将发生何种变化?

蓝移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13. 某芳烃(M=134), 质谱图上于m/e = 91处显一强峰,试问其可能的结构是:

D

A

C

B

14. 81Br同位素相对丰度为98.0%,化合物CH2Br2的分子离子峰与相应同位素离子峰

相对强度比I M:I M+2:I M+4为:

15. 可分别用作红外光谱和质谱检测器的是:

A. 相板、光电倍增管;

B. 光电管、Faraday杯;

D. 光电管、热电偶

16. 高纯Y2O3中稀土杂质元素和铁矿石定量分析分别使用下列何种光源为佳?

A. 火花及直流电弧

B. 低压交流电弧和火花

C. 直流电弧和火花

18. 属于禁戒跃迁的光谱项是:

A. 32S1/2-32P3/21S1-31P1 D. 32S0-42P1

19. 一个(或一组磁等价)质子A与两组类似磁等价质子(X m, Y n)偶合(如丙烷中亚甲基质子与两组甲基质

子之间的偶合),那么质子A的共振信号分裂为:

A. n+1重峰;

B. m+n重峰 D. (m+1)(n+1)重峰.

20. 乙醇高分辨1HNMR谱图中,由低场到高场排列的质子种类及相应峰数(括号内数字为偶合分裂峰数)为:

A. CH2(3)—CH3(4)—OH(1);

B. CH2(4)—CH3(3)—OH(1);

—CH2(3)—CH3(4)

正确打√;错误打?。请将答案写在第一页的题首表格内。共15分)

1.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光子的频率越大。?

2.当外来辐射能量与分子振-转能级跃迁所需的能量一致时,则将产生红外吸收。?

3.AAS分析中,若有足够高分辨率的光栅,就能得到积分吸收值,并进行所谓的绝对分析。√

4.经典光源中,直流电弧有最高的蒸发温度,因而该光源适合于难熔氧化物元素的分析。√

5.AAS与Zeeman AAS有相同的灵敏度,但Zeeman AAS可以较好地扣除背景干扰。?

6.棱镜分光产生“非匀排光谱”,而光栅分光则产生“匀排光谱”。√

7.AES中,分析线就是共振线。因为共振线谱线最强,因而分析的灵敏度最高。?

8.当两种物质的UV-Vis分子吸收光谱没有等吸收点时就不能使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9.ICP光源中,从外管切向通入氩气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石英管不被高温等离子体烧坏。√

10.阶梯减光板的用途之一是它在一次摄谱时便能在相板上得到多条Fe谱,用作“标尺”。?

11.在火焰AAS中,需要在原子化器和分光器之间加一个由马达驱动的切光器对光源进行调制,以消

除火焰中分子辐射所带来的交流干扰信号。?

12.AAS和AFS都属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范畴,其仪器主要组成相当,但后者必须将光源或检测器置

于与主光路垂直的位置。?

13.色谱-质谱联用(GC-MS)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将MS的真空度降低,使得其真空度与GC的真空

度相匹配。?

14.当空心阴极灯的灯电流增加时,发射强度增加,分析灵敏度亦将提高,因此增加灯电流是提高灵

敏度十分有效的途径。?

15. 从公式I=ac b可以看出,由于决定谱线强度的两个系数a和b随实验条件(如蒸发、激发条件、试

样组成、感光板特性和显、定影条件等) 和被测元素的含量的改变而变化,尤其是实验条件的变化或波动很难避免,因此需采用内标法来补偿或减少因这些变化对测定的影响。√

共15分,请将答案填在横线上或括号内,每空1分)

1. 光电直读光谱仪的主要色散元件是有一定曲率半径的 凹面光栅 ,该种元件既有 分光作用,又

有 聚焦 作用。

2. 化合物Cl 2CH a CH b Br 2中H a 和H b 质子吸收峰在高场出现的是 H b 质子。

3. 分别列出UV-Vis 及IR 两种光谱分析法中各仪器具体组成(请按先后顺序排列):

UV-Vis: W 灯、氘灯—光栅或棱镜---吸收池---光电倍增管(检测器)

IR: 硅碳棒或Nernst 灯---样品池---光栅或Michelson 干涉仪---真空热电偶 4. MS 仪器中,单聚焦质量分析器只实现了 方向(角度) 聚焦,而双聚焦质量分析器除具有单聚焦

质量分析器的聚焦功能外,还实现了 能量(速度、动能) 聚焦,因而具有更高的分辨率。

5. 与C 2H 6相比,C 2H 4分子的磁各向异性效应使其四个质子化学位移值δ 增加 (增加或降低)。

6. 据Woodward-Fieser 规则估算下列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 。

共10分,每题2分):

ICP 环状结构: 在高频感应电场或磁场下开成的等离子体涡流具有“趋肤效应”,此效应使得等离子体

涡电流集中于等离子体表面,形成一环形加热通道,即ICP 环状结构。

AES 基本原理:待测原子的外层电子在外来能量的作用下,电子由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在高能态不稳

定,迅速返回到低能态,并辐射出具有特征波长或频率的谱线。通过测定特征谱线的波长或频率进行定性分析;通过测定谱线的强度进行定量分析。

轫致辐射:电子通过荷电粒子(主要是重粒子)形成的电场(或库仑场)时,受到加速或减速引起的连

续辐射。

自吸效应:激发态原子发出的辐射被其基态原子所吸收,从而使谱线强度下降的效应。

最后线:当渐渐减小待测元素的含量时,该元素产生所有特征谱线中最后消失的谱线。它一般是元素

的最灵敏线或共振线。

五、简答题(共20分)

1、 为什么要以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进行原子吸收分析?峰值吸收的测定,对光源发出的谱线有何要

求?为什么空心阴极灯能满足这些要求。(15分)

因为原子谱线半宽很小,现在还没有一种极高分辨率的光栅可以分辨该半宽的谱线,并对此峰面积进行积分,因此须以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

对光源要求(Walsh 两假设):当光源发射线半宽比吸收线半宽小得多(锐线),且二者中心频率一致时,可以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

空心阴极灯的灯电流小---热变宽(Doppler )小;灯内充低压惰性气体—压变宽小。由于使用待

测元素制作元素灯,发出的谱线是待测元素的共振吸收线,即二者中心频率一致,故。。。。。。

2、 实际上的红外吸收谱带(吸收峰)数目与理论计算的振动数目要少。解释原因。(5分)

1)对称振动分子的偶极矩不为零;2)能量简并(振动形式不同,但振动能级一样);3)仪器分辨率不高或灵敏度不够。

列出计算步骤,共20分)

1、有一宽度为50mm ,光栅刻线为1200条/mm 的垂直对称式光栅光谱仪,其闪耀角β为20o (已知

sin20o =0.34; cos20o =0.94), 试计算:

1) 在第一级光谱中,该光栅的理论分辨率R ;(5分)

n=1; 光栅总刻线数N=50?1200=60000条

光栅分辨率R=nN=1?60000

2) 若照相物镜焦距f =1000mm ,试求一级光谱的倒线色散率d λ/dl 。(5分)

n=1, 闪耀角β为20o , 物镜焦距f =1000mm , 光栅常数d=1/1200

据倒线色散率公式:nf

d dl d θλcos = 得倒线色散率=[(1/1200)?cos20]/(1?1000)=。。。。

2、在高温光源中,Na 原子发射或吸收平均波长为1139 nm 的双重线。相应的能级跃迁发生基态42

S 1/2

和激发态(32P 1/2+32P 3/2)之间。

1) 请根据Boltzmann 分布公式,计算处于温度分别为2500K 和2550K 光源中Na 原子在激发态和基态的原子数目的比值 (Planck 常数h 为6.63?10-34Js ;Boltzmann 常数k 为1.38?10-23J/K ;光速

c 为3.0?1010Cm/s)。(5分)

2) 据上述所求比值,比较AES 分析中光源温度以及AAS 分析中原子化温度对测量的影响(5分) 提示:基态或者激发态的统计权重计算式为g=2J+1(J 为内量子数,光谱支项通常以n 2s+1

L J 表示);对

于有两个或多个光谱支项的激发态,其统计权重为各光谱支项统计权重的总和

解:1)基态和激发态的统计权重分别为g 0=(2?1/2+1)=2 和g i =(2?1/2+1)+(2?3/2+1)=6

由Boltzmann 公式: kT E

i i e g g N N ?-=0

0 因为 ?E=h ν=hc/λ=(6.63?10-34Js ?3.0?1010cm/s)/(1139nm ?10-7cm)

当T=2500K 时,kT=1.38?10-23J/K ?2500K

代入上式得到。。。。。。。。。。。。。

2)从计算可以看出:当温度相差50C 时,a) 不同温度下的比值相差很大,即温度对处于激发态的原

子数影响很大。由于AES 中谱线强度是由激发态原子数决定的,因此温度对AES 的测定影响很大;而在AAS 分析中,测定的是基态原子数,尽管激发态原子数目在不同温度下相差很大,但与基态原子数目相比仍很小,或者说,温度对AAS 测定的影响不十分明显。

仪器分析练习题(第2章 光谱分析法导论)(学习类别)

仪器分析练习题 第2章光谱分析法导论 一.选择题 1. 在1900~3600?区域测量某一分子的吸收光谱,使用光源的最佳选择是(B ) A. 钨灯 B. 氘灯(中山大学2011年:分析化学基础) C.汞灯 D. 空心阴极灯 2. 欲分析165~360nm的波谱区的原子吸收光谱,选用的光源为(C) A. 钨灯 B. 能斯特灯(南开大学2007年) C.空心阴极灯 D. 氘灯 3. 下列色散元件中,色散均匀、波长范围广且色散率大的是(D)?(厦门大学2010年) A.滤光片 B.玻璃棱镜 C.石英棱镜 D.光栅 4. 棱镜或光栅可作为(C)(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博士研究生) A.滤光元件 B.聚焦元件 C.分光元件 D.感光元件 5. 用光电倍增管检测光强度时,增大检测信号值的方法是(B)?(厦门大学2010年) A.增大光源电压 B.增大光电倍增管电压 C.增大采光狭缝宽度 D.以上方法均可 6.下列两种光源均是线光源的是(B)(东北大学2010年) A. W灯和空心阴极灯 B.激光和空心阴极灯 C.氘灯和能斯特灯 D. ICP光源和硅碳棒 7. 三种原子光谱(发射、吸收与荧光)分析法在应用方面的主要共同点为(B ) A.精密度高,检出限低 B.用于测定无机元素(南京大学2006年) C.线性范围宽 D.多元素同时测定 8.原子光谱(发射、吸收与荧光)三种分析方法中均很严重的干扰因素是(B) A.光谱线干扰 B.背景(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C.杂散光 D.化学干扰 9. 如果设定一个单色器(采用光栅为分光元件)使其能允许600nm的光通过,则下列光线 中还有哪条也能通过该单色器?(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2013年) A. 1000nm B. 800nm C. 400nm D. 300nm 10.某摄谱仪刚好可以分辨310.030nm及309.9920nm的两条谱线,则用该摄谱仪可以分辨 出的谱线组还有(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A. Si 251.61 -Zn 251.58nm B. Ni 337.56 -Fe 337.57nm C. Mn 325.40 -Fe 325.395nm D. Cr 301.82 -Ce301.88nm 11. 以下分析方法适宜用于定性分析的是(A)?(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A.原子发射光谱法 B.原子吸收光谱法 C.紫外可见光谱法 D.荧光光谱法 12. 关于原子光谱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A.在原子发射光谱的光源中,激发温度最高的是高压电火花 B.与原子荧光光谱法相比,光谱线干扰对原子发射光谱法影响更严重 C.原子发射光谱法可以测定待测元素的存在状态 D.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待测元素,其灵敏度、准确度主要取决于原子化系统

仪器分析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仪器分析试题库

1、在测定20%C 2H 5OH 粘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实验需在恒温槽内进行是因为液体的粘度与温度关系很大 B .液体的粘度是指液体的一部分对液体的另一部分流动时表现出来的阻力 C .测定时必须使用同一支粘度计 D .粘度计内待测液体的量可以随意加入 2、测定粘度时,粘度计在恒温槽内固定时要注意 A .保持垂直 B .保持水平 C .紧靠恒温槽内壁 D .可任意放置 3、在测定醋酸溶液的电导率时,使用的电极是 A .玻璃电极 B .甘汞电极 C .铂黑电极 D .光亮电极 4、在测定醋酸溶液的电导率时,测量频率需调到( ) A .低周档 B .高周档 C .×102档 D .×103 档 5、在电动势的测定中,检流计主要用来检测( ) A .电桥两端电压 B .流过电桥的电流大小 C .电流对消是否完全 D .电压对消是否完全 6、在电动势的测定中盐桥的主要作用是( ) A .减小液体的接界电势 B .增加液体的接界电势 C .减小液体的不对称电势 D .增加液体的不对称电势 7、在测量电池电动势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不能直接用指针式伏特计来测量 B .在铜—锌电池中,铜为正极 C .在甘汞—锌电池中,锌为负极 D .在甘汞—铜电池中,甘汞为正极 8、在H 2O 2分解反应动力学方程式的建立实验中,如果以()t V V -∞lg 对t 作图得一直线则 ( ) A .无法验证是几级反应 B .可验证是一级反应 C .可验证是二级反应 D .可验证是三级反应 9、在摩尔气体常数的测定中,所用锌片( ) A .称量后必须用砂纸擦去表面氧化膜 B .称量前必须用砂纸擦去表面氧化膜 C .称量后必须用纸擦净表面 D .称量前必须用纸擦净表面 10、在摩尔气体常数的测定中,量气管液面下降的同时,下移水平管,保持水平管水面大致与量气管水面在同一水平位置,主要是为了 ( ) A .防止压力的增大造成漏气

仪器分析试卷3及答案

仪器分析试卷3及答案 一、选择题( 共18题30分) 1. 2 分(1725) 下列关于分子振动的红外活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1)凡极性分子的各种振动都是红外活性的, 非极性分子的各种振动都不是红外活性的 (2) 极性键的伸缩和变形振动都是红外活性的 (3) 分子的偶极矩在振动时周期地变化, 即为红外活性振动 (4) 分子的偶极矩的大小在振动时周期地变化, 必为红外活性振动, 反之则不是 2. 2 分(1733) 原子光谱(发射、吸收与荧光)三种分析方法中均很严重的干扰因素是( ) (1)谱线干扰 (2)背景干扰 (3)杂散干扰 (4)化学干扰 3. 2 分(1134) 电池,Ca(液膜电极)│Ca2+(a = 1.35×10-2mol/L) || SCE 的电动势为0.430V, 则 未知液的pCa 是( ) (1) -3.55 (2) -0.84 (3) 4.58 (4) 7.29 4. 2 分(1202) 为了提高溶出伏安法的灵敏度,在微电极上电积富集的时间( ) (1) 越长越好 (2) 越短越好 (3) 一定时间 (4) 根据实验来确定 5. 2 分(1129) 在CuSO4溶液中,用铂电极以0.100A 的电流通电10min,在阴极上沉积的铜的质量 是多少毫克[A r(Cu) = 63.54] ( ) (1) 60.0 (2) 46.7 (3) 39.8 (4) 19.8 6. 2 分(1003) 在(a),(b)两图中, 实线代表原子发射光谱法中有背景时的工作曲线, 虚线代表扣除了背景后的工作曲线,

试说明: (1) 各属于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光谱背景(判断光谱干扰是来自分析线还是来自内标线)? (2) 对测定结果有无影响? 7. 2 分(1678) 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 r=72,红外光谱指出,该化合物含羰基,则该化合物可能的分子式为 ( ) (1) C4H8O (2) C3H4O2(3) C3H6NO (4) (1)或(2) 8. 2 分(1348) 原子吸收光谱仪与原子发射光谱仪在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 ) (1)透镜 (2)单色器 (3)光电倍增管 (4)原子化器 9. 2 分(1156) 使pH 玻璃电极产生钠差现象是由于 ( ) (1) 玻璃膜在强碱性溶液中被腐蚀 (2) 强碱溶液中Na+浓度太高 (3) 强碱溶液中OH-中和了玻璃膜上的H+ (4) 大量的OH-占据了膜上的交换点位 *. 2 分(1932) 库仑分析与一般滴定分析相比() (1)需要标准物进行滴定剂的校准 (2)很难使用不稳定的滴定剂 (3)测量精度相近 (4)不需要制备标准溶液,不稳定试剂可以就地产生 11. 2 分(1700) 试比较同一周期内下列情况的伸缩振动(不考虑费米共振与生成氢键)产生的红外吸收峰强度最大的是( ) (1) C-H (2) N-H (3) O-H (4) F-H

仪器分析试题库及答案

《仪器分析》模拟考试试题(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按被作用物质的本质可分为__分子___光谱和___原子__光谱。 2.色谱分析中有两相,其中一相称为__流动相__,另一相称为__固定相__,各组分就在两相之间进行分离。 3.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热导池作检测器时,宜采用_ H2_作载气,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检测时,宜用_ N2__作载气。 4.在色谱分析中,用两峰间的距离来表示柱子的_选择性_,两峰间距离越__大__,则柱子的_选择性__越好,组分在固液两相上的_热力学_性质相差越大。 5.红外光谱图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_透过率谱图_,另一种是__吸光度谱图__。 6.红外光谱法主要研究振动中有__偶极矩___变化的化合物,因此,除了__单分子_和_同核分子___等外,几乎所有的化合物在红外光区均有吸收。 7.原子发射光谱是由_电热能对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的激发_跃迁产生的,线光谱的形成原因是__原子、离子外层电子产生的跃迁____。 8.影响有色络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的因素是__入射光的波长___。 9.多组分分光光度法可用解联立方程的方法求得各组分的含量,这是基于__各组分在同一波长下吸光度有加合性_。 10.原子吸收光谱是由__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外层电子___的跃迁而产生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A )1. 分子中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 A紫外/可见光B近红外光 C微波D无线电波 ( D )2. 在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定量的参数是 A. 保留时间 B. 相对保留值 C. 半峰宽 D. 峰面积 ( B )3. 在气相色谱法中,调整保留值实际上反映了哪些部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A. 组分与载气 B. 组分与固定相 C. 组分与组分 D. 载气与固定相 ( A )4. 在气相色谱中,直接表征组分在固定相中停留时间长短的保留参数是 A. 调整保留时间 B. 死时间

仪器分析题目

仪器分析题目 1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种类有哪些?基本组成是什么? 答: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种类很多,根据其功能不同,主要分为分析型,制备型和专用型。但其基本组成是类似的,主要由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记录及数据处理系统组成。包括溶剂贮存器,高压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记录仪等主要部件。 2 在液相色谱中,色谱柱能在室温下工作,不需要恒温的原因是什么? 答:由于组分在液-液两相的分配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较小,因此液相色谱柱不需恒温。 3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答:在经典液相色谱的基础上,引入了气相色谱(GC)的理论,在技术上采用了高压泵,高效固定相和高灵敏度检测器,使之发展成为分离速率,高分离效率,高检测灵敏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易称为现代液相色谱法。 4柱外效应的解释。 答:由色谱柱以外的因素引起的色谱峰形扩展的效应,柱外因素常指从进样口到检测器之间,除色谱柱以外的所有死时间,如进样器,连接管,检测器等的死体积,都会导致色谱峰形加宽,柱效下降。 5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是什么? 答: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效能高,选择性高,检测灵敏,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 6为什么作为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流动相在使用前必须过滤、脱气?常用的脱气方法? 答案:高效液相色谱仪所用溶剂在放入贮液罐之前必须经过0.45μm滤膜过滤,除去溶剂中的机械杂质,以防输液管道或进样阀产生阻塞现象。所有溶剂在上机使用前必须脱气;因为色谱住是带压力操作的,检测器是在常压下工作。若流动相中所含有的空气不除去,则流动相通过柱子时其中的气泡受到压力而压缩,流出柱子进入检测器时因常压而将气泡释放出来,造成检测器噪声增大,使基线不稳,仪器不能正常工作,这在梯度洗脱时尤其突出。 常用的脱气法有以下几种:(1)加热脱气法;(2)抽吸脱气法;(3)吹氦脱气法;(4)超声波振荡脱气法。 7对液相色谱流动相有何要求? 解:用作液相色谱流动相的溶剂,其纯度和化学特性必须满足色谱过程中稳定性和重复性的要求。对样品要有一定的溶解能力,粘度小,化学稳定性好,避免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吸附。溶剂应与检测器相匹配,不干涉所使用检测器的工作,制备色谱的溶剂应不干扰对分离各组分的回收。除此以外,选择的溶剂对所给定的样品组分具有合适的极性和良好的选择性。8何谓梯度洗脱,适用于哪些样品的分析?与程序升温有什么不同? 解:梯度洗脱就是在分离过程中.让流动相的组成、极性、ph值等按‘定程序连续变化。使样品中各组分能在最佳的k下出峰。使保留时间短、拥挤不堪、甚至重叠的组分,保留时间过长而峰形扁平的组分获得很好的分离,特别适合样品中组分的k值范围很宽的复杂样品的分析。梯度洗脱十分类似气相色谱的程序升温,两者的目的相同。不同的是程序升温是通过程序改变柱温。而液相色谱是通过改变流动相组成、极性、ph值来达到改变k的目的。 9什么叫正相色谱?什么叫反相色谱?各适用于分离哪些化合物?在正相色谱与反相色谱体系中,组分的出峰次序 正相色谱法:流动相极性小于固定相极性的色谱法。用于分离溶于有机溶剂的极性及中等极性的分子型物质,用于含有不同官能团物质的分离。反相色谱法: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的色谱法。用于分离非极性至中等极性的分子型化合物。。 在正相色谱体系中组分的出峰次序为:极性弱的组分,在流动相中溶解度较大,因此k 值小,先出峰。极性强的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溶解度较大,因此k值大,后出峰。 在反相色谱中组分的出峰次序为:极性弱的组分在固定相上的溶解度大,k值大,后出峰,相反极性强的组分在流动相中溶解度大,k值小,所以先出峰。 10仪器考察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 ()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题 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在一定柱长条件下, 某一组分色谱峰的宽窄主要取决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 ) A: 保留值 B: 扩散速度 C: 分配系数 D: 容量因子 2. 衡量色谱柱选择性的指标是( ) A: 理论塔板数 B: 容量因子 C: 相对保留值 D: 分配系数 3. 不同类型的有机化合物, 在极性吸附剂上的保留顺序是( ) A: 饱和烃、烯烃、芳烃、醚 B: 醚、烯烃、芳烃、饱和烃 C: 烯烃、醚、饱和烃、芳烃 D: 醚、芳烃、烯烃、饱和烃 4.在正相色谱中,若适当增大流动相极性, 则:() A:样品的k降低,t R降低 B: 样品的k增加,t R增加 C: 相邻组分的α增加 D: 对α基本无影响 5.在发射光谱中进行谱线检查时,通常采取与标准光谱比较的方法来确定谱线位置,通常作为标准的是() A: 铁谱 B: 铜谱 C: 碳谱 D: 氢谱 6.不能采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物质是() A: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B: 稀土金属 C: 有机物和大部分的非金属元素 D: 过渡金属 7. 严重影响经典极谱分析检测下限的因素是() A: 电解电流 B: 扩散电流 C: 极限电流 D: 充电电流 8. 氢化物原子化法和冷原子原子化法可分别测定() A: 碱金属元素和稀土元素 B: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 C: Hg和As D: As和 Hg 9. 铜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含Cu2+、Cu(NH3)22+、Cu(NH3)42+的溶液,测得的活度为() 的活度。 A: Cu2+ B: Cu(NH3)22+ C: Cu(NH3)42+ D: 三种离子之和 10. 若在溶液中含有下列浓度的离子,以Pt为电极进行电解,首先在阴极上析出的是()

仪器分析试卷3及答案D

仪器分析试卷 一、填空题 1.光谱是由于物质的原子或分子在特定能级间的跃迁所产生的,故根据其特 征光谱的(波长(或波数、频率))进行定性或结构分析;而光谱的(强度(或黑度、峰高))与物质的含量有关,故可进行定量分析。 2.在AAS分析中,只有采用发射线半宽度比吸收线半宽度小得多的(锐线光 源),且使它们的中心频率一致,方可采用测量(峰值吸收)来代替测量积分吸收的方法。 3.物质的紫外吸收光谱基本上是其分子中(生色团)及(助色团)的特性, 而不是它的整个分子的特性。 4.一般而言,在色谱柱的固定液选定后,载体颗粒越细则(柱效)越高,理 论塔板数反映了组分在柱中(分配平衡)的次数。 5.库仑分析的必要条件是电流效率为( 100% )。 6. 按照极化产生的原因可把极化分为(浓差极化)和(电化学极化)。 7. 元素光谱图中铁谱线的作用是(元素光谱图中的铁光谱线为波长标尺,可为查找谱线时作对照用。) 二.选择题: 1. 分光光度计的可见光波长范围时: ( B ) A.200nm~400nm; B.400nm~800nm; C.500nm~1000nm; D.800nm~1000nm 2. 在直接电位法分析中,指示电极的电极电位与被测离子活度的关系为(D ) A.与其对数成正比; B.与其成正比; C.与其对数成反比; D.符合能斯特方程式。 3. 极谱分析中在溶液中加入支持电解质是为了消除( B ) A.极谱极大电流; B. 迁移电流; C. 残余电流; D. 充电电流。

4. 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把一些激发电位低、跃迁几率大的谱线称为(A )。 A.共振线; B.灵敏线; C.最后线; D.次灵敏线 5. 在分子吸收光谱中,把由于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级间的跃迁而产生的光谱称作( C )。 A.紫外吸收光谱(UV); B.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C.红外光谱(IR); D.远红外光谱. 6. 某物质能吸收红外光波,产生红外吸收光谱图,那么其分子结构中必定(C)。 A.含有不饱和键; B.含有共轭体系; C.发生偶极矩的净变化; D.具有对称性。 7. 具有组成结构为: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的分析仪器是(C )光谱仪。 A.原子发射光谱仪; B.原子吸收光谱仪; 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D.红外光谱仪。 8. 在电动势的测定中盐桥的主要作用是( A ) A.减小液体的接界电势B.增加液体的接界电势 C.减小液体的不对称电势D.增加液体的不对称电势 9.涉及色谱过程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因素的是(B )。 A. 保留值; B. 分离度; C. 相对保留值; D. 峰面积 10. 若在一个1m 长的色谱柱上测得两组分的分离度为0.68,若要使它们完全分离,则柱长(m) 至少应为( C ) A.0.5; B.2 ; C.5; D.9。 11. 分析线和内标线符合均称线对的元素应该是( D ) A. 波长接近; B.挥发率相近; C. 激发温度相同; D.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相近。 12. 气-液色谱法,其分离原理是(B ) A. 吸附平衡; B. 分配平衡; C. 离子交换平衡; D. 渗透平衡。 13.下列方法中,那个不是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D ) A.峰面积测量B.峰高测量 C.标准曲线法D.相对保留值测量

关于公布中山大学2003

关于公布中山大学2003

关于公布中山大学2003、2004年本科生科研项目结题情况的通知 各有关学院、实体系: 根据《关于中山大学本科生科研项目结题事项的通知》(教务〔2005〕113号 文)精神,我校2003、2004年批准立项的本科生科研项目中有66项于2005年12月底以前提交了结题报告与相关成果,经审核同意其为第二批结题项目(名单见附件1)。 为加强本科生科研活动的管理,请各有关院系对2003、2004年尚未结题的学生科研培训项目(见附件2)进行清理,并组织有关课题组师生填写《中山大学本科生科研培训未结题项目信息表》(见附件3),于4月21日前将其纸质版及电子版各一份报送教务处教学实践科。上述未结题项目最迟可延期至2006年6月 完成,否则将作为自动终止处理。 如有疑问者,可与教务处教学实践科联系,联系人:陈慧、彭凤琴,电话:84110300、84112896,邮箱地址:addo07@https://www.360docs.net/doc/a516652080.html,。 附件:1、本科生科研项目第二批结题项目名单 2、2003—2004年本科生科研未结题项目名单 3、中山大学本科生科研培训未结题项目信息表

附件1: 中山大学本科生科研项目第二批结题项目名单 序号相关学科/单位项目名称项目参与人指导教师 1 城市水资源 规划与评价 佛山市节水潜力研究 李晓华陈远 金吴江谢 东瑜 刘祖发 2 土地利用 与管理 深圳市与珠海市土地利用 变化比较研究 叶敏婷董玉祥 3 自然地理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对局部 气温的影响 王振刚董玉祥 4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毕业生就业流向 研究中的应用 01级GIS专 业 开发小组 黄德全 杜国明 5 物理化学用液态CO2分离精制丹参有效成分的 探索 卢保森陈六平 6 生物化学 分析化学 溶胶——凝胶生物组织 传感器研究 蔡俊辉利健 文 蔡沛祥 7 分析科学药学药物传感器制备新方法研究赵维熹梁顺 均 梁春景 蔡沛祥 8 分析化学 常见抗生素类药物的高效 毛细血管电泳分离——电导检测 曾暖茜谢天尧 9 物理化学石膏凝固过程初凝和终凝温度的测定幸苑娜余小岚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利用电流-电压特性进行分析的相应分析方法是(C) A、点位分析法 B、电导法 C、极谱分析法 D、库仑法 2、利用两相间分配的分析方法是(D) A、光学分析法 B、电化学分析法 C、热分析法 D、色谱分析法 3、下列哪种分析方法是以散射光谱为基础的?(D) A、原子发射光谱 B、X荧光光谱法 C、原子吸收光谱 D、拉曼光谱法 4、下列分析方法中,哪一个不属于电化学分析法?(D) A、电导分析法 B、极谱法 C、色谱法 D、伏安法 5、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比较,其灵敏度一般(A) A、比化学分析高 B、比化学分析低 C、相差不大 D、不能判断 6、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比较,其准确度一般(B) A、比化学分析高 B、比化学分析低 C、相差不大 D、不能判断 7、仪器分析法与化学分析法比较,其优点是(ACDE) A、灵敏度高 B、准确度高 C、速度快 D、易自动化 E、选择性高 8、下列分析方法中,属于光学分析法的是(AB) A、发射光谱法 B、分光光度法 C、电位分析法 D、气相色谱法 E、极谱法 9、对某种物质进行分析,选择分析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BCDE) A、分析结果要求的准确度 B、分析结果要求的精确度 C、具有的设备条件 D、成本核算 E、工作人员工作经验

10、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是(ABCDE) A、仪器结构的改善 B、计算机化 C、多机连用 D、新仪器分析法 E、自动化 二、填空题 1、仪器分析法是以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2、仪器分析具有简便、快捷、灵敏,易于实现自动操作等特点。 3、测量物质试液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变化来进行分析的方法称电化学分析法。 4、属于电化学分析法的有电导分析法、电位分析法、极谱、电解、库伦分析法。 5、光学分析法是一类重要的仪器分析法。它主要根据物质发射和吸收电磁波以及物质与电磁辐射的相互作用来进行分析。 三、名词解释 1、化学分析是基于化学反应和它的计量关系来确定被测物质组成和含量的一类分析方法。 2、仪器分析是基于测量某些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化学性质、参数及其变化来确定被测物质组成与含量的一类分析方法。 四、简答题 1、定量分析方法的评定指标有哪些? 答:精密度、准确度、检出限、灵敏度、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等指标。 2、检出限的定义及意义? 答:定义,某一方法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上能够检出被测物质的最小浓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20141

页眉 A 、紫外检测器 B 、荧光检测器 C 安培检测器 20. 高效液相色谱仪中高压输液系统不包括 A 、贮液器 B 、高压输液泵 C 过滤器 D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D 、梯度洗脱装置 E 、进样器 高效液相色谱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0. 液相色谱中通用型检测器是( ) A 、紫外吸收检测器 B 、示差折光检测器 C 、热导池检测器 D 、氢焰检测器 11. 在环保分析中,常常要监测水中多环芳烃,如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应选用下述哪种检波器 16. 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中保证流动相以稳定的速度流过色谱柱的部件是( ) A 、贮液器 B 、输液泵 C 、检测器 D 、温控装置 17. 高效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分析用标准溶液的配制一般使用( )水 A.国标规定的一级、二级去离子水 B ?国标规定的三级水 C.不含有机物的蒸馏水 D.无铅(无重金属)水 18. 高效液相色谱仪与普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完全不同的部件是( ) A 、流通池 B 、光源 C 、分光系统 D 、检测系统 19. 下列哪种是高效液相色谱仪的通用检测器 1. A 、 在液相色谱法中,按分离原理分类,液固色谱法属于( 分配色谱法 B 、排阻色谱法 C 、 )。 离子交换色谱法 、吸附色谱法 2. A 、 在高效液相色谱流程中,试样混合物在( 检测器 中被分离。 3. A 、 4. A 、 C 、 5. A 、 6. A 、 7. 、记录器 C 色谱柱 、进样器 液相色谱流动相过滤必须使用何种粒径的过滤膜? 0.5 卩 m B 、0.45 卩 m C 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可以进行如下哪些操作? 改变流动相的种类或柱子 B 、改变固定相的种类或柱长 改变固定相的种类和流动相的种类 0.6 卩 m 、0.55 D 、改变填料的粒度和柱长 一般评价烷基键合相色谱柱时所用的流动相为( 甲醇/水(83/17 ) B 、甲醇/水(57/43 ) C 、正庚烷/异丙醇(93/7 ) 下列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器, ( ) 紫外检测器 B 、荧光检测器 检测器不能使用梯度洗脱。 D 、 乙腈 / 水( 1.5/98.5 )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色谱柱的长度一般在( C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范围内。 示差折光检测器 A 、 10~ 30cm 20 ?50m C 、 1~ 2m 2?5m 8. A 、 在液相色谱中 , 某组分的保留值大小实际反映了哪些部分的分子间作用力( 组分与流动相 B 、组分与固定相 C 、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 D 、 ) 组分与组分 9. A 、 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变柱子的选择性,可以进行( )的操作 改变柱长 B 、改变填料粒度 C 、改变流动相或固定相种类 D 改变流动相的流速 A 、荧光检测器 B 、示差折光检测器 C 12. 在液相色谱法中,提高柱效最有效的途径是( A 、提高柱温 B 、降低板高 C 13. 在液相色谱中,不会显著影响分离效果的是( A 、改变固定相种类 B 、改变流动相流速 C 14. 不是高液相色谱仪中的检测器是( ) A 、紫外吸收检测器 B 、红外检测器 C 15. 高效液相色谱仪与气相色谱仪比较增加了( A 、恒温箱 B 、进样装置 C 、电导检测器 ) 、降低流动相流速 ) 、改变流动相配比 D 、吸收检测器 D 、减小填料粒度 D 、改变流动相种类 、差示折光检测 ) 、程序升温 D 、电导检测器 D 、梯度淋洗装置

中山大学化学(B)真题

中山大学化学(B)真题 第一部分: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共75分) 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l分) 1、下面有关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精密度高则准确度高(B)准确度高则要求精密度一定要高 (C)准确度与精密度没关系(D)准确度高不要求精密度要高 2、欲配制pH=4^-5的缓冲溶液,应选择的缓冲对是( )。 (A) NH3(K b=1、8*10-5)和NH4C1 (B) KHCO3(Ka2=5、6*10-11)和K2CO3 (C) Na2HPO4和KH2PO4(Ka=6、3 * 10-8) (D) HAc(Ka=1、8 * 10-5)和NaAc 3、用0、02 mol/L KMnO4溶液滴定0、1 mol/L Fe2+溶液(1)和用0、002 mol/L KMnO4溶液滴定0、01 mol/L Fe2+溶液(2),上述两种情况下其滴定突跃将是( )。 (A)一样大(B) (1)>(2) (C) (2)>(1) (D)缺电位值,无法判断 4、某溶液含Ca2+, Mg2+及少量A13+, Fe 3+,今加入三乙醇胺,调至pH=10、0,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此时测定的是( )。 (A)Mg2+量 (C)Ca2+、Mg2+总量 (B)Ca2+量 (D)Mg 2+, A13+和Fe3+总量 5、下列溶液用酸碱滴定法能准确滴定的是( )。 (A) 0、1 mol/L HF (pKa=3、18) (C) 0、1 mol/L NaAc [pKa(HAc)=4、74] (B)0、1 mol/L HCN (pKa=9、21) (D)0、1 mol/L NH4C1 [pKn困H3)=4、75] 6、关于以K2Cr04为指示剂的莫尔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法可测定Cl- 和Br—,但不能测定I一或SCN— (B)滴定应在弱酸性介质中进行 (C)指示剂K2Cr04的量越少越好 (D)莫尔法的选择性较强 7、对于相似元素Li+, Na+, K+的分离常用( )。 (A)萃取分离法(B)色谱分离法(C)离子交换分离法(D)沉淀分离法 8、石墨炉原子化器在使用时,为了防止样品及石墨管的氧化,要不断通入( )。 (A) 氩气((B)氦气(C)氢气(D)氧气 9、采用原子发射光谱法,激发温度最高的是( )光源。 (A)交流电弧(B)直流电弧(C)高压电火花(D)等离子体光源 10、荧光分光光度计常用的光源是( )。 (A)空心阴极灯(B)氘灯(C) 氙灯D硅碳棒 11、下面哪种分析方法是以散射光谱为基础的( )。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整理).

气相色谱分析 一.选择题 1.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 A 保留值 B 峰面积 C 分离度 D 半峰宽 2.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 ) A 保留时间 B 保留体积 C 半峰宽 D 峰面积 3. 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 应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 其效果最好?( ) A H2 B He C Ar D N2 4. 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 ) A 浓度型检测器 B 质量型检测器 C 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D 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5. 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最合适?( ) A H2 B He C Ar D N2 6、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的差别。 A. 沸点差, B. 温度差, C. 吸光度, D. 分配系数。 7、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原则。 A. 沸点高低, B. 熔点高低, C. 相似相溶, D. 化学稳定性。 8、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 A. 调整保留值之比, B. 死时间之比, C. 保留时间之比, D. 保留体积之比。 9、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要求进样量特别准确。 A.内标法; B.外标法; C.面积归一法。 10、理论塔板数反映了()。 A.分离度; B. 分配系数;C.保留值;D.柱的效能。 11、下列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中,属于质量型检测器的是() A.热导池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B.火焰光度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C.热导池和电子捕获检测器;D.火焰光度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12、在气-液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主要可进行如下哪种(些)操作?() A. 改变固定相的种类 B. 改变载气的种类和流速 C. 改变色谱柱的柱温 D. (A)、(B)和(C) 13、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 A. 没有变化, B. 变宽, C. 变窄, D. 不成线性 14、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 A.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 B.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C.固定液的沸点。 D.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15、分配系数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与温度有关; B.与柱压有关; C.与气、液相体积有关; D.与组分、固定液的热力学性质有关。 二、填空题 1.在一定温度下, 采用非极性固定液,用气-液色谱分离同系物有机化合物, ____________先流出色谱柱,

中山大学专业课参考书目

631生物化学A:①《生物化学》(第三版)(上下册),王镜岩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0细胞生物学:①《细胞生物学》(第二版),翟中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②《细胞生物学》,王金发编著,科学出版社,2003。 641生物综合:①《普通生态学》,孙儒泳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②《人类生态学》,周鸿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③《医学生物化学》,陈诗书等编,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④《生理学》(第三版),周衍椒等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850细胞生物学B:①《细胞生物学》(第二版),翟中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②《细胞生物学》,王金发编著,科学出版社,2003。 868生物化学B:①《生物化学》(全国统编教材,第6版),周爱儒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869生理学:①《生理学》(第五版),姚泰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以下为各院系复试专业课参考书目 (生命科学学院海洋生物学、水生生物学)动物学:①《普通动物学》,刘凌云,郑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6 (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动物学(含昆虫学,动物生态学):①《普通动物学》,刘凌云,郑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生命科学学院药物分析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和中药分析部分):①《仪器分析教程》,北京大学仪器分析教学组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生命科学学院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普通昆虫学:①《普通昆虫学》彩万志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版。 (生命科学学院发育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物理学、食品安全生物学、信息生物学)分子生物学:①《分子生物学》(第二版)(Molecular Biology,2ed)Robert F.Weaver,科学出版社,2002。②《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二版),朱玉贤、李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③《基因工程原理》(第二版),吴乃虎,科学出版社,1998。 (生命科学学院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寿天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生命科学学院生理学)生理学:①《生理学》(第五版),张镜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②《生理学实验》(第二版),解景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环境科学)生态学:①《生态学》,李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2000。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生物技术:①《生物技术概论》第二版,宋思扬,楼士林等编,科学出版社,2003。以及相关专著。 (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微生物学:①《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编,高等教育出版社。②《微生物学》,

仪器分析试卷及答案

仪器分析试卷及答案(9) 一、选择题 ( 共15 题 30 分 ) 1.在法庭上,涉及到审定一种非法的药品,起诉表明该非法药品经气相色谱分析测得的保留时间在相同条件下,刚好与已知非法药品的保留时间相一致,而辨护证明有几个无毒的化合物与该非法药品具有相同的保留值,最宜采用的定性方法为( )。 A.用加入已知物增加峰高的方法; B.利用相对保留值定性; C.用保留值双柱法定性; D。利用保留值定性。 2.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与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相比,其突出优点是 ( )。 A.可以扩大波长的应用范围; B。可以采用快速响应的检测系统; C.可以抵消吸收池所带来的误差;D。可以抵消因光源的变化而产生的误差。 3.若在一个 1m 长的色谱柱上测得两组分的分离度为 0.68,若要使它们完全分离,则柱长 (m) 至少应为 ( ) A.0.5; B。 2 ; C。 5; D。 9。 4.某摄谱仪刚刚可以分辨 310.0305 nm 及 309.9970 nm 的两条谱线,则用该摄谱仪可以分辨出的谱线组是 ( ) A. Si 251.61 ─ Zn 251.58 nm; B. Ni 337.56 ─ Fe 337.57 nm; C. Mn 325.40 ─ Fe 325.395 nm ; D. Cr 301.82 ─ Ce 301.88 nm。

5.化合物在1HNMR 谱图上有( ) A. 3 组峰: 1 个单峰, 1 个多重峰, 1 个三重峰; B. 3 个单峰; C. 4 组峰: 1 个单峰, 2 个多重峰, 1 个三重峰; D. 5 个单峰。 6.一种酯类(M =116), 质谱图上在m/z 57(100%), m/z 29(27%)及m/z 43(27%)处均有离子峰, 初步推测其可能结构如下, 试问该化合物结构为 ( ) A. (CH 3) 2 CHCOOC 2 H 5 ; B. CH 3 CH 2 COOCH 2 CH 2 CH 3 ; C. CH 3(CH 2 ) 3 COOCH 3 ; D. CH 3 COO(CH 2 ) 3 CH 3 ; 7. pH 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 ( ) A. 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 B. 内外溶液中 H+ 浓度不同; C. 内外溶液的 H+ 活度系数不同; D. 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 8.分析线和内标线符合均称线对的元素应该是 ( ) A. 波长接近; B. 挥发率相近; C.激发温度相同; D.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相近。 9.在气-液色谱分析中, 当两组分的保留值很接近, 且峰很窄, 其原因是( ) A. 柱效能太低; B. 容量因子太大; C. 柱子太长; D.固定相选择性不好。 10.对原子发射光谱法比对原子荧光光谱法影响更严重的因素是 ( ) A. 粒子的浓度; B. 杂散光; C. 化学干扰; D. 光谱线干扰。

中山大学化学专业考研范围及参考书目

中山大学化学专业考研范围 及参考书目 1.参考书目 (1)657化学(A)科目考研参考书目: ①《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武汉大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有机化学》古练权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第一版; ③《高分子科学基础》梁晖,卢江主编,化学工业版社,2006,或国内高等学校通用教材。 (2)861化学(B)科目考研参考书目: ①《分析化学》(上册,第五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②《分析化学》(下册,第五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③《仪器分析》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④《物理化学》刘冠昆,车冠全,陈六平,童叶翔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⑤《结构化学基础》周公度,段连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四版。 2、核心考点解析 化学A 《有机化学》 第一章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基础 第二章饱和碳氢化合物 第三章不饱和碳氢化合物 第四章含杂原子官能团化合物和有机酸碱理论 第五章分子的手性与旋光异构 第六章色谱和波普 第七章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问题 第八章sp3杂化碳原子的亲核取代反应 第九章消去反应 第十章不饱和碳-碳键的加成反应 第十一章氧化还原反应 第十二章芳环的亲电取代、亲核取代反应及芳环取代基的反应 第十三章羰基化合物的亲核加成和亲和取代反应 第十四章羰基化合物α-取代反应和缩合反应 第十五章分子骨架重排反应和周环反应 第十六章多步骤有机合成 第十七章酯类 《无机化学》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物质的状态 第三章原子结构 第四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第五章氢和稀有气体 第六章化学热力学初步 第七章化学反应的速率 第九章溶液 第十章电解质溶液 第十一章氧化还原反应 第十二章卤素 第十三章氧族元素 第十四章氮族元素 第十五章碳族元素 第十六章硼族元素 第十七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第十八章铜、锌副族 第十九章配位化合物 第二十章过渡金属(Ⅰ) 第二十一章过渡金属(Ⅱ) 第二十二章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

仪器分析 试题及答案

复习题库 绪论 1、仪器分析法:采用专门的仪器,通过测量能表征物质某些物理、化学特性的物理量,来对物质进行分析的方法。 ( A )2、以下哪些方法不属于电化学分析法。 A、荧光光谱法 B、电位法 C、库仑分析法 D、电解分析法( B )3、以下哪些方法不属于光学分析法。 A、荧光光谱法 B、电位法 C、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D、原子吸收法 ( A )4、以下哪些方法不属于色谱分析法。 A、荧光广谱法 B、气相色谱法 C、液相色谱法 D、纸色谱法 5、简述玻璃器皿的洗涤方法和洗涤干净的标志。 答:(1)最方便的方法是用肥皂、洗涤剂等以毛刷进行清洗,然后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淋洗。(3分) (2)玻璃器皿被污染的程度不同,所选用的洗涤液也有所不同:如: ①工业盐酸——碱性物质及大多数无机物残渣(1分) ②热碱溶液——油污及某些有机物(1分) ③碱性高锰酸钾溶液——油污及某些有机物(1分) (3)洗涤干净的标志是:清洗干净后的玻璃器皿表面,倒置时应布上一层薄薄的水膜,而不挂水珠。(3分) 6、简述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答:(1)水平调节。观察水平仪,如水平仪水泡偏移,需调整水平调节脚,使水泡位于水平仪中心。(2分) (2)预热。接通电源,预热至规定时间后。(1分) (3)开启显示器,轻按ON键,显示器全亮,约2 s后,显示天平的型号,然后是称量模式0.0000 g。(2分) (4)称量。按TAR键清零,置容器于称盘上,天平显示容器质量,再按TAR键,显示零,即去除皮重。再置称量物于容器中,或将称量物(粉末状物或液体)逐步加入容器中直至达到所需质量,待显示器左下角“0”消失,这时显示的是称量物的净质量。读数时应关上天平门。(2分) (5)称量结束后,若较短时间内还使用天平(或其他人还使用天平),可不必切断电源,再用时可省去预热时间。一般不用关闭显示器。实验全部结束后,按OFF键关闭显示器,切断电源。把天平清理干净,在记录本上记录。(2分)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88662

仪器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第2章气相色谱分析 一.选择题 1.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 ) A 保留值 B 峰面积 C 分离度 D 半峰宽 2.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 ( ) A 保留时间 B 保留体积 C 半峰宽 D 峰面积 3. 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 应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 其效果最好? ( ) A H2 B He C Ar D N2 4. 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 ( ) A 浓度型检测器 B 质量型检测器 C 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D 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5. 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最合适? ( ) A H2 B He C Ar D N2 6、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的差别。 A. 沸点差, B. 温度差, C. 吸光度, D. 分配系数。 7、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原则。 A. 沸点高低, B. 熔点高低, C. 相似相溶, D. 化学稳定性。 8、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 A. 调整保留值之比, B. 死时间之比, C. 保留时间之比, D. 保留体积之比。 9、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要求进样量特别准确。 A.内标法; B.外标法; C.面积归一法。 10、理论塔板数反映了()。 A.分离度; B. 分配系数; C.保留值; D.柱的效能。 11、下列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中,属于质量型检测器的是() A.热导池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B.火焰光度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C.热导池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D.火焰光度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12、在气-液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主要可进行如下哪种(些)操作?() A. 改变固定相的种类 B. 改变载气的种类和流速 C. 改变色谱柱的柱温 D. (A)、(B)和(C) 13、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 A. 没有变化, B. 变宽, C. 变窄, D. 不成线性 14、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 A.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 B.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C.固定液的沸点。 D.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15、分配系数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与温度有关; B.与柱压有关; C.与气液相体积有关; D.与组分、固定液的热力学性质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