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墓简介
涿鹿之战的位置找到了!学者:考古证据显示黄帝大战蚩尤就在这里

涿鹿之战的位置找到了!学者:考古证据显示黄帝大战蚩尤就在这里山东大汶口文化出土白陶器真知堂上古史研究:蚩尤,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与黄帝同时的王者。
蚩尤乃九黎之君,据说和炎帝神农氏同族。
《史记》记载,炎黄交替之时:“蚩尤作乱,不用帝命。
”,黄帝于是从诸侯处征兵,与蚩尤大战于涿鹿。
蚩尤战败被杀,黄帝一统天下。
关于涿鹿之战的地望,历史上语焉不详。
蚩尤到底是哪里人?蚩尤文化能和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对应得上吗?经过反复研究和推敲,真知堂找到了答案:蚩尤,乃新石器时代山东大汶口文化的部落联盟首领!涿鹿之战,发生在山东省汶上县!史料上记载的蚩尤,并非神话人物神话中的蚩尤在开始论证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史料上关于蚩尤的记载:蚩尤,根据《史记》记载,乃炎帝神农氏的诸侯之一。
在黄帝战胜炎帝之后,蚩尤不服,黄帝于是征兵于诸侯,和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擒杀了蚩尤,统一了华夏部落。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
於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涿鹿之战这个涿鹿又称为独鹿,在更早的周代文献《逸周书》里就是这么写的。
“昔阪泉氏用兵无已。
徙居至于独鹿,诸侯畔之,阪泉以亡。
”《逸周书史记解》坂泉氏就是炎帝,他迁徙到了独鹿,诸侯们背叛了他。
可见周朝人认为:涿鹿实为独鹿。
“独”字的繁体字写作“獨”,所以,“涿鹿”在周代实为“獨鹿”。
到了西汉司马迁时,才被误写为涿鹿。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关于炎黄的坂泉之战和黄蚩的涿鹿之战,《逸周书》的说法和《史记》不太一样。
“昔天之初,口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司口口。
上天末成之庆。
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河,九隅无遗。
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
”《逸周书尝麦解》(嘉靖元年跋刊本版)这里的口为轶文,原文缺失了。
句读笔者有修正。
到了明代嘉靖年间,这个版本依据《史记》改“独鹿”为“涿鹿”。
山东大汶口文化彩陶罐这段文字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上古时代本就有两位王者(后就是王的意思),赤帝(炎帝)和黄帝。
蚩尤的后裔是什么民族的?蚩尤死后陵墓在哪里?真相笑掉大牙

蚩尤的后裔是什么民族的?蚩尤死后陵墓在哪里?真相笑掉大
牙
360
蚩尤的后代,说出来大家会悲喜交加的。
蚩尤的后代不就是我们了。
虽然蚩尤更多代表百越,但事实上我们跟百越是堂兄弟关系。
汉族目前破译结果,主体出自北三苗,北三苗出自苗蛮,属于黄人老三。
蚩尤的后裔后来是什么民族的?蚩尤死后陵墓在哪里?
蚩尤是中国沿黄海一带农耕捕鱼民族,六千年前就存在,在黄帝是西北方半游牧民族,在濮阳曾经发掘出中华第一龙及虎拱卫一名大人物,经碳十四测量出为距今六千六百年正负六十年,应当属于大汶口文化,根据出土骨骼计算测定出该人身高一米八二,附合山东地区人身高,此人应该是蚩尤的祖宗,黄帝一族是侵略成性的民族,先进攻炎帝一族,后又进攻蚩尤一族,蚩尤奋起反抗,是民族英雄
远古时期先民们狩猎.打漁.耕种为生,逐渐形成蚩尤.炎.黄三大部落,蚩尤与炎部落较近,同在东南部,双方开始了征战,结果蚩尤部落败炎胜,蚩尤部归顺了炎部,统称为炎部落。
西北方的黄部落相对安定,生产力也比较发达。
这样就形成两大部落,黄部落称为黄地,以黄河流域为主,长江及东南红土地的地方称为炎地。
可是韩国人却根据韩国野史《桓檀古记》等书籍中说蚩尤是朝鲜神话中的“桓雄”。
还有人出版《蚩尤大帝》一书,追溯蚩尤为他们的祖宗。
这一说法引起国内媒体轩然大波,大部分人反对韩国这一说法,号召国人“大家像保护豆浆一样保护中华始祖"……唉,竟然还有
如此不知羞耻的事,就不怕让世人笑掉大牙吗?。
蚩尤陵作文450字

蚩尤陵作文450字
作文一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蚩尤陵。
蚩尤陵可大啦!那里有高高的大门,走进去就好像走进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一到那里,看到的是大大的广场,广场上有好多好多的石头雕像,这些雕像都是古代的英雄。
听爸爸妈妈说,蚩尤是个很厉害的人物呢。
陵里还有好多的树,春天的时候,树都长出了绿绿的叶子,可漂亮啦。
夏天的时候,我们可以在树下乘凉。
我最喜欢秋天去蚩尤陵,因为那时候地上会落满金黄的叶子,就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小伙伴们,你们也快来蚩尤陵看看吧!
作文二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蚩尤陵吗?我来给你们讲讲。
有一次,爸爸妈妈带我去了蚩尤陵。
一到那儿,我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
那里有一座高高的山,山上有一座大大的宫殿一样的建筑。
周围种满了花花草草,五颜六色的,好看极了。
我沿着台阶往上走,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小战士在探险。
走到山顶,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在蚩尤陵里,我还听到了好多关于蚩尤的故事。
据说他很勇敢,带着大家一起打仗。
我觉得蚩尤陵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小朋友们,你们也一定要去看看哟!。
蚩尤死后陵墓在哪里,蚩尤的后裔是什么民族?

蚩尤死后陵墓在哪里,蚩尤的后裔是什么民族?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部落酋长,被我们称之为九黎之君,他带领自己的众百姓在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以及长江流域一带繁衍生息。
也就是在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地区。
因年代久远,我们一般对他的了解也多是从神话书籍上或者电影电视上看到的那些。
大体上知道他属于中国神话中的厉害角色,战神一般的存在。
在历史上他也是个厉害人物,他曾与炎帝大战,打败炎帝,最终炎帝和黄帝联合把蚩尤斩杀。
《史记》载:黄帝炎帝大战于阪泉之野,黄帝胜;后合兵一处在涿鹿之野战蚩尤;大战后“建都于涿鹿之阿”。
黄帝斩杀。
那么,大家不免都有好奇心的驱使,禁不住要问:蚩尤死后到底被埋在了哪里呢?还有就是他的后裔后来成了什么民族?今天咱们就根据一些历史资料来探究下这两个话题。
蚩尤战败蚩尤是谁?作为炎黄子孙是我们的自豪,以为炎黄子孙顾名思义就是指炎帝和皇帝的子孙。
有些人难免会认为蚩尤是个反面角色,因为他和我们的祖先黄帝和炎帝大战过。
其实蚩尤属于炎帝神农氏族的一个分支氏族。
蚩尤与炎帝最初同属于一个部落联盟的,是九黎部落的首领,而炎帝是姜姓部落的首领。
但是炎帝只是一个称呼,并不是单指某一个人,谁做了姜姓部落的头领谁就是炎帝,而蚩尤却是实实在在的一个人。
相传蚩尤长相怪异,他长着人的身体确有牛的头颅,还长着四只眼睛六只手,背上还有一对大翅膀,看起来非常骇人。
蚩尤的兄弟众多有81个兄弟,而且个个都长得奇怪,也和蚩尤一样非常善战。
他们的部落成员也都个个好战,而且在制作兵器上有着很高的造诣,冶炼金属的水平在当时也是顶尖,远远要高于炎帝和黄帝的部落。
正是因为蚩尤的部落有着精锐的兵器而且都很善战,蚩尤的野心和势力越来越大。
“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太平御览》蚩尤剧照《竹书纪年黄帝16经正乱》记载:涿鹿之战是蚩尤人生的最后一战,炎黄联军对抗蚩尤,若是单个对抗蚩尤还占上风,但是二者联合之后便把蚩尤逼到了绝境。
山东汶上蚩尤冢的史籍考证与保护利用

山东汶上蚩尤冢的史籍考证与保护利用
金波
【期刊名称】《淄博师专学报》
【年(卷),期】2012(000)003
【摘要】坐落于山东西南部的古中都汶上县的历史遗迹蚩尤冢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
蚩尤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是比较重要的人物,蚩尤冢又是关于蚩尤的重要文物,保护和利用蚩尤冢就显得尤为重要。
【总页数】4页(P61-64)
【作者】金波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人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928.7
【相关文献】
1.蚩尤身份考证 [J], 李国栋;程海芸
2.蚩尤与蚩尤冢考 [J], 崔彩云;
3.传说、史籍、古文献中的山东杂技艺术摭谈 [J], 杨宇全
4.传说、史籍、古文献中的山东杂技艺术摭谈 [J], 杨宇全
5.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的通知[J], ;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蚩尤及蚩尤冢解说词

京杭运河旅游活动“蚩尤及蚩尤其冢”蚩尤及蚩尤冢解说词董文华于晶汶上县南旺镇历史悠久,是古代著名的交通、文化重镇,文物古迹众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儒家文化、运河文化在华夏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特别是远古时代的蚩尤冢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现将蚩尤及蚩尤冢的情况介绍如下:一、兵祖蚩尤蚩尤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是与黄帝、炎帝同时代的部落首领,民族领袖,据《龙鱼河图》载:“黄帝之前,有蚩尤兄弟七十二人,铜头铁额,食沙石,制五兵之器,变化云雾”。
《三圣记》中载:“自古以后蚩尤天王辟土地,采铜铁炼兵兴产”《太始记》载蚩氏乃东据淮岱之地以轩辕东进之路及至其没渐至退缨矣。
今据《汉地理志》,其墓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现今山东汶上县南旺镇)。
冢高五丈,秦汉之际,住民由常以十月祭之,必有赤出如绛,民名谓蚩尤氏旗。
蚩尤败战于轩辕后,逃淮岱冀兖之地,史料所载的城于涿鹿宅于淮岱,迁徙往来,号令天下(岱,古指泰山;兖,古指兖州,即今兖州市),说明蚩尤被炎黄打败后势力范围,生存空间已缩小到泰山、兖州、汶上、东平、巨野一带。
《史记》二十八卷“三日兵祖,祠蚩尤,蚩尤在东平陆阚乡齐之西境地”(东平陆即今山东汶上县,阚乡,今汶上南旺镇),有关专家根据资料记载:对蚩尤冢进行了全面论证和考古勘探,证实汶上且是历史上蚩尤部落的主要栖息地,是东夷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中国帝王辞典记载:当时,黄河中上游有黄帝部落,炎帝部落,下游有东夷族、九黎族,他们之间常为了争夺财务和生存空间而发生战争,九黎族首领蚩尤英勇善战,打败了炎帝族,炎帝族求救于黄帝,炎黄二族联合起来,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
有史料载“战于黄河下游泗,济蜀流充斥的平陆之野(泗,即泗河;济,即济水;平陆,即现今山东汶上县)”。
蚩尤被杀,被分埋葬于汶上、巨野等地(蚩尤四冢之说),其首级葬于阚里(现即汶上县南旺镇)。
二、蚩尤冢黄览曰:“蚩尤冢在东郡寿张县阚城中,冢高七尺,常以十月祀有赤气出,如绛,民名为蚩尤旗”。
蚩尤八冢记

蚩尤八冢记约在4600年前,黄帝战胜炎帝后,又展开了与蚩尤部落的战争--涿鹿之战。
结果蚩尤兵败被杀,且被大卸八块。
《皇览·冢墓记》云:“传言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杀之,身首异处,故别葬之。
”据笔者所了解,我国应有8处蚩尤冢。
1、山东汶上蚩尤冢。
汶上蚩尤冢位于山东省汶上县南旺镇西约1.5公里处。
相传该冢为蚩尤的首级冢。
《史记》二十八卷载“三曰兵祖,祠蚩尤,蚩尤在东平陆阚乡齐之西境地”。
阚城,即现在汶上县南旺镇。
1997年,汶上县文物管理处和济宁考古研究室联合勘探工作队对蚩尤冢遗址进行勘探,曾发现五花土、陶片及人骨骼。
2000年秋,在汶上县蚩尤冢南20米出土刻有“蚩尤祠”三字的石碑一通,下面隐约可见“大清”二字,说明是清朝之碑。
另有石扁一块,背后刻有“元和”二字,至少是唐代的产物。
2、山东巨野蚩尤冢。
《皇览·冢墓记》载:蚩尤“肩髀冢在山阳郡巨野重聚。
”肩,肩膀;髀,股部或大腿。
山阳郡巨野,即今巨野境。
由此可见,蚩尤四肢被埋葬在今山东省巨野县境内。
《巨野县志》亦载:“蚩尤墓,在巨野县城东北八里。
”据1982年巨野县文物普查时测量,该墓东西38米,南北31米,总面积1200平方米。
2002年,巨野县委、县政府曾对蚩尤墓进行了抢救性修筑。
3、山东阳谷蚩尤冢。
在今山东省阳谷县十五里园镇西约2公里的地方,有一高约4.5米,占地约4000平方米的大土丘,当地人称之为皇姑冢(传说埋葬的是唐朝皇帝的“干女儿”)。
后经专家考证,应为蚩尤冢。
《皇览·冢墓记》记载:“蚩尤冢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名蚩尤旗。
肩髀冢在山阳郡钜野县重聚,大小与阚冢同”。
另《汉书·地理志》载:“寿良(西汉时的寿张),蚩尤祠在西北”。
在阳谷县境内,当地文化局曾搜集到一首流传久远的蚩尤戏民谣:“敬敬天,拍拍地,咱们来玩蚩尤戏,一二三,三二一,头抵头,膝抵膝,你钻圈圈我舞旗,又翻跟斗又抵石,一二三,三二一,竞技游戏蚩尤戏……”从另一方面也为“阳谷是蚩尤故里”提供了佐证。
蚩尤出自羊水,故里故都襄阳故事多

蚩尤出自羊水,故里故都襄阳故事多《归藏》载:“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
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
”姜水诞生了炎帝,姬水诞生了黄帝,而蚩尤则出生在羊水。
羊水位于襄阳襄州区峪山镇,现名羊桥河(秦咀河)。
羊水是汉江支流淳河的南支,发源于襄阳西南的长山和雷公山(襄州、枣阳、宜城交接处)的泉眼村,村中之泉又名蚩尤泉,村后庙山旧有蚩尤庙故名。
蚩尤的妻子玉姬(玉娘)传说也是出生在附近的潭水。
羊水(羊桥河、秦咀河)流经峪山镇的泉眼村、长山村、陈集村、熊湾村、武马岗村、园艺场,东津镇秦咀村。
潭水又名潭家河(王咀河)流经峪山镇泉水村、下河村、方集村、方勤村、王咀村、熊湾村、金寨村。
潭水与羊水平行,一同注入淳河。
羊水下游有一大湖,名为蚩尤湖,上世纪筑坝拦水取名秦咀水库,湖中有百亩小岛古名蚩尤岛,蚩尤和玉姬经常来此游玩练武。
蚩尤之母有一天到雷公山(古名瀴源山)游玩,终于登上了最高峰大古顶,突然一声巨响,雷声震天,暴雨如注,感孕怀蚩尤,后来在羊水河边生下蚩尤,以水为德。
《襄阳府志》载:玉山,县东南三十里。
山体莹洁如玉,盛产白土和白玉,玉姬母亲曾在此梦到很多蝴蝶,然后怀孕。
后来在潭水生下玉姬也被人称为玉娘,据说玉姬出生时天生异象,白云铺满天空,蝴蝶飞舞,小鸟鸣唱,玉姬香气四溢,含玉而出。
蚩尤和妻子玉姬出生在襄阳的羊水(羊桥河)和潭水(潭家河),在襄阳其它地方也流传着很多蚩尤和玉姬的故事。
比如埋葬蚩尤的雷公山,蚩尤故都凤凰咀遗址也发现了距今5200到4200年的城墙和护城河,炎帝妹妹玉姬留恋的鱼梁洲以及玉姬常游的蚩尤湖等。
这些遗迹有的已成为美丽的风景,有的掩埋土中待人再次发现,有的只剩下美丽传说,有的则消散在风中。
雷公山又名雷鼓山、大鼓山、石鼓山、石虎山因为此山隆隆作响之声,似雷神击鼓。
亦名瀴源山,盖瀴水出此山中,此山整体神似牛头形状,蚩尤图腾之一就是牛。
《隋书·地理志》蔡阳:“有大鼓山。
”《舆地纪胜》卷88枣阳军:瀴源山“在枣阳县南七十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蚩尤墓简介蚩尤墓简介_什么是蚩尤墓_蚩尤墓指什么_蚩尤墓拼音、示例、用法...查字典通>>百科>> 蚩尤墓蚩尤墓拼音:chīyóu mù目录抢救修筑历史记载学术讨论蚩尤墓谒旅游资源蚩尤出身抢救修筑为了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2002年,中共巨野县委、县人民政府对蚩尤墓进行了抢救性修筑,墓四周以净边蘑菇石围砌。
高1.9米,周长81米,上设护栏,周匝环绕石板路,并在冢上栽植苍松翠柏,以象征中华民族源远流长。
历史记载在氏族社会晚期,由于私有制的出现和阶级的分化,氏族部落之间常常为了掠夺财富和出于自卫的目的,而不断发生战争。
大约在四千五百年前,生活在黄河上游的黄帝部落与生活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发生了激烈的战争。
通典云:“三年九战而城不下。
”史记中也载“黄帝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尤死后。
被分尸葬埋。
皇览。
冢墓记称:“尤冢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今河南省台前县)城中,高七丈……肩髀冢在山阳郡巨野县,大小与阚冢同。
”巨野县志亦载:“蚩尤墓,在巨野县城东北八里。
”蚩尤与黄帝,炎帝同是华夏民族的始祖,在当时,其部族就已率先进入了以家耕为主的定居生活,并且掌握了冶铜技术。
世本。
作篇中有:“蚩尤以金作兵器”之说。
管子中亦有“葛卢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剑,销,矛……”红铜的出现也为后来青铜文化的蓬勃发展奠定基础。
早在秦汉之前,蚩尤一直被尊奉为“兵主”,“战神“,受到人们的大礼祭祀。
史记中就有刘邦“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庭”的记载。
由于受“胜者王侯败者寇“的观念的影响。
蚩尤在一些史书中被描绘成“不用帝命“,“类鬼似妖”的暴虐之徒。
学术讨论综述近些年来,史学界考证发现,蚩尤作为中华三始祖之一,重农耕、冶铜专家学者们在山东阳谷蚩尤冢现场进行考察铁、制五兵、创百艺,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着重大贡献。
蚩尤肩髀冢在山东省巨野县,那么蚩尤的主体墓在哪里?是学术界苦苦求证的一个难题。
最近,经过专家们的论证和考古发现,蚩尤的主体墓就是位于阳谷县境内的“皇姑冢”。
在阳谷举行的研讨会上,就蚩尤冢的巨大资源效应,与会专家从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等多个角度纷纷发言指出——为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对中华民族起源有更进一步的研究,并对中华三始祖重新客观定位,2006年10月11日至14日,阳谷县委、县政府邀请全国多年从事蚩尤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在阳谷宾馆举办了“2006山东·阳谷蚩尤文化研讨会”。
与会专家学者论述了蚩尤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并就阳谷十五里园镇叶街村村旁的皇姑冢是蚩尤首级主体冢,展开了激烈的学术讨论。
神话了的历史人物会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段宝林说,“涿鹿大战”是中国远古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在这次大战中,黄帝战胜了蚩尤,奠定华夏国家的根基,使他成为五帝之首。
段宝林在发言中说,“胜者为王败者寇”是中国历史上沿袭了几千年的思想,以司马迁为代表的一些史学家所著的正统史书中,说蚩尤作乱,以酷刑、杀戮统治苗民等内容,丑化、讹传了蚩尤的形象;一些野史、文学专著中,还把蚩尤描绘成“人身牛头、四目六手”等形象。
专家们在会议中多次提到,远古时代的蚩尤率领的“东夷集团”生活在阳谷周围广袤的平原大地上,过着农耕的定居生活,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
而西北部的炎帝和黄帝率领的游牧部落征战蚩尤部落,当时并没有正义和非正义的区别,一切都是为了生存。
既然炎、黄二帝能够得到后世的认可,奉为中华人文始祖,那么和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杰出部落首领”蚩尤,不应是被丑化了的神话人物,也应该是中华人文始祖之一。
蚩尤是东方英雄聊城市文物研究室陈昆麟主任介绍,蚩尤不仅为保卫东夷族人的利益,坚决反抗炎帝、黄帝的蚕食进攻,还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而且,他还有众多的发明创造,为东夷人的生活带来了实惠,因此应该被尊奉为英雄。
陈昆麟介绍,根据史料记载,蚩尤是金属兵器的发明者,发明了征战中穿戴的盔甲,还发明了原始历法。
贵州大学教授、知名蚩尤研究专家田玉隆介绍,因蚩尤骁勇善战,自夏、商、周以来一直被历代帝王尊为兵主。
蚩尤文化研究会顾问王大民说,蚩尤是百戏之祖,“蚩尤戏”在史料上有明确记载,沿袭至今;史书上描述蚩尤会“吹烟吐雾”、“吞金吐火”,说蚩尤是杂技之祖也有充足的史料依据。
蚩尤冢就在阳谷蚩尤主体冢位置在哪里,经专家认定,阳谷境内的“皇姑冢”就是人们寻求已久的蚩尤冢。
二十多年前就着手论证皇姑冢是蚩尤冢的王立泉介绍,皇姑冢地域与《皇览》、《水经注》中蚩尤冢地域一致;蚩尤生活在龙山文化时期,而皇姑冢也属于龙山文化遗址;皇姑冢面积4000平方米,巨野蚩尤冢面积也是4000平方米,与《皇览》所记巨野肩髀冢“大小与阚冢等”吻合。
2006年7月,聊城市文物考古队在国家、省级考古队之后,对皇姑冢进行了第三次考古,考证出皇姑冢总高度为7.6米,周围还有一个面积为6万平方米的椭圆形城池。
皇姑冢具备了《皇览》中描述蚩尤冢的内在条件和外部特征。
皇姑冢就是蚩尤冢得到了专家的认可。
2006年10月12日,在阳谷县文化馆段宝林教授写下了“蚩尤故乡”的题词,山东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金光题写了“错将蚩尤认皇姑”的诗句,贵州省社科院副院长石朝江题写了“根据史籍记载和考古发现,皇姑冢即蚩尤冢”的留言。
潜力巨大的旅游资源在宝鸡市、黄陵县举行的声势浩大的炎帝、黄帝祭祀活动,潜藏着巨大商机。
既然阳谷境内埋葬着和炎、黄二帝齐名的人文始祖蚩尤,为什么不筹建“蚩尤陵”,供海内外人士祭拜呢?石朝江在研讨会上说,全国有六个地方争相说自己的辖区内有蚩尤冢,但有史料记载的只有山东的两处,其中就有阳谷境内的皇姑冢。
作为宝贵的旅游资源,既然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就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一边争取国家的认可和支持,一边着手筹建“蚩尤陵”。
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研究员过竹说,阳谷县应该确立蚩尤文化品牌的专属权,建立“蚩尤人文生态保护区”,通过海内外人士祭祀、旅游等实现带动“蚩尤故乡”经济发展的目的。
蚩尤墓谒作者:曹务宝几年前才听说出巨野城向东北行三里有蚩尤墓,很是吃惊。
蚩尤,何许人也?战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山倾,天崩地裂,苍穹让他戳了一个大窟窿,女娲只好为他炼石补天。
蚩尤是汉民族三大种族群华夏、东夷、苗蛮之东夷部落的首领,率部族长期生活在淮河流域而主要在今山东一带,他禀性刚烈,骁勇善战,且知天时,得民心,通天道,文治武功兼备,未被尊为“三皇五帝”恐是胜者王侯败者囚之故,但其时他的声望、地位和影响力是和炎黄二帝并驾齐驱的,虽然他在为维护部族利益的涿鹿之战中为黄帝所败。
中国不是有句“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古话吗,用在对蚩尤的评价上,实在恰当!蚩尤殁后,葬于山东,似有道理,但确切考证,已无可能。
据我所知,在全国范围内仅西安有蚩尤祠,从未听说哪里还有蚩尤墓,当然如果这是孤陋寡闻之说也就另当别论了。
祠和墓又是不同的,足见蚩尤墓之在巨野的意义了。
这样大的人文遗迹要是被哪位考古学家发现还不知道会折腾成个什么样。
而我不过屈屈庶民,纵然谨遵“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古训,又何来为古人操心办事的本事,拜谒先祖终于本分,况且蚩尤墓距我的住所也不过咫只之遥。
几乎没费什么周折就寻到了蚩尤墓的所在,面前的场景竞让我惊呆了,万世人祖的栖息地变成了人声鼎沸,机声轰轰的工地!现在回忆起来我实在无法说清当时所给予我的巨大震撼与强烈冲击,是愤怒、是悲哀、是遗憾、是无可奈何都说不清,抑或兼而有之。
情定之后几经打听才明白我不过杞人忧天,自作多情而已。
这个工地原来就是有关部门斥巨资正在重建中的蚩尤墓园。
据说,原来的蚩尤墓,实际上已经了然无存,在萋萋荒草中只有一个略高出地面的土固堆,上面满是破败的瓦砾,瓦砾都是白色,逢年过节,初一、十五时有缕缕白烟,氤氲出一片惨淡和凄凉。
当地的百姓们叫它作仙固堆,旁边的村子叫固堆庙。
固堆庙这个村子并不算很小,总有千把人的样子。
一个村庄能繁衍万千把人的规模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是不会有疑问的。
这样说来,蚩尤墓作为荒冢已是很久的事情了。
重修后的蚩尤墓称蚩尤广场,所在区域已是初具规模的经济开发区。
墓地即坐落于开发区巨富路东段北侧,附近有聚祥机械、仲元纺织、泰山水泥、阳光搪瓷诸厂家环绕相拥,占地面积约有两千平方米。
墓园内由南而北依次是墓地、刻石、草坪、假山,整体给人以庄严、肃穆、古雅、清静之感。
蚩尤雕像耸立于中央,登九级石阶而上的一磨光大理石辅就的正方形平台,平台之上便是雕像的底座了,也是正方形,由蘑菇状花岗岩堆垒而成。
正面刻有篆书体“蚩尤”二字,东面嵌有《九黎百姓乐业图》,相传蚩尤为东夷部落的九黎族人。
图中较全面地反映了先民们渔猎、稼穑、冶炼、取火的原始生活场景。
背面是以文言撰就的蚩尤生平。
底座之上端立着蚩尤的大型雕像,高约三米,面部棱角分明,目光如炬,直视远方,深邃刚毅中透出温敦淳厚,成竹在胸,似有千言。
难道我们的先祖穿越了时光的隧道在这一刻醒来了?是啊,醒来了,真的醒来了,在今天,在今天的经济发展中,他在说,我从遥远的历史中走来,更愿融入未来的岁月;我曾经牵手蒙昧和野蛮,却也正是从那里引燃了文明的火种;但愿我这把朽骨能亮起荧荧磷火为我曾献身过的这片热土增添一丝温度也可。
塑像四周植有草坪,草坪内有刻石数座,各以蚩尤的生平传说为据加以命名,石上刻字意蕴隽永,耐人寻味,足见墓园设计,建设者用心之良苦。
“战神石”刻字:“司兵之星蚩尤,秦始皇、汉高祖凡出兵必祭之。
”“天通石”刻字:“行为适应自然,德行符合于民,谓之‘天道’。
”“雨石”刻字:“夏求雨,其神蚩尤,司农耕,治疾疫,扶此石蚩尤赐福。
”上述诸石刻字有的据传说,有的依史料,如不可尽信,但也绝不能认为是无稽之谈,由是视之,我们对蚩尤其人可聊作如下妄论,蚩尤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又是一位顺民心、得民意、深谙治乱之道的政治家;他知天文、通医道、懂农耕,博学多才。
走出墓园已日近正午,回首望去,蚩尤雕像银光熠熠。
旅游资源中华民族形成,始于上古时代。
那时有三大部族和三位始祖领袖:炎帝、黄帝和蚩尤。
三大集团间曾先后爆发战争,黄帝相继打败了炎帝和蚩尤,统一了各部落,为中华民族的融合和形成奠定了基础。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三始祖之一的蚩尤一直被视为反面历史人物。
然而,蚩尤后裔和他活动地区的人们,则一直将他作为先祖祭祀,当成英雄崇拜。
黄帝打败蚩尤后,蚩尤被擒杀,其所属一部分南迁江南,一部分留在山西,一部分被俘为奴,即所谓“黎民”,也就是社会最下层人群。
今天北方的阚姓、邹姓、屠姓等居民都是其后裔。
商代末年,姜子牙辅佐周武王打败殷纣王后,封到齐地,封蚩尤为兵主神,在鲁西寿张蚩尤墓建祠堂,供人祭祀。
当地民众每年10月都要举行大型祭祀活动。
近几年,河北省涿鹿县在新建的黄帝城中,除恢复黄帝遗迹外,还建有蚩尤寨,在“三祖堂”中同时供奉黄帝、炎帝和蚩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