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村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联系扶贫村走访情况汇报

联系扶贫村走访情况汇报

联系扶贫村走访情况汇报
近期,我前往扶贫村进行走访,对当地的扶贫工作进行了深入了解和调研。


过此次走访,我对扶贫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现将走访情况进行汇报如下:
一、扶贫村基本情况。

我所走访的扶贫村位于山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村民主要以种植
水稻、玉米为生,收入来源单一。

村内有一些贫困户,生活条件较为困难。

二、扶贫政策落实情况。

在扶贫政策方面,村民普遍表示受益良多。

政府对扶贫村实施了产业扶持、教
育帮扶、健康扶贫等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不少贫困户通过政策支持,脱贫致富,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尽管扶贫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走访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产业
扶持方面,部分农民对于新的种植技术和经营模式不够了解,需要加强培训和指导。

其次是教育帮扶,由于交通不便和经济条件限制,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需要加大对他们的资助力度。

再者是健康扶贫,村内医疗条件较差,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医疗设施的改善和医疗人员的支持。

综上所述,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将继续关注扶贫工作的进展,为扶贫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政府能够重视扶贫工作,加大对扶贫村的支持力度,让更多的贫困家庭早日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扶贫调研工作报告(通用3篇)

扶贫调研工作报告(通用3篇)

扶贫调研工作报告(通用3篇)扶贫调研篇1农村扶贫工作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深入实施我市创业富民、创新强市的决定,加快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十万农民异地转移工程等系列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市政协把农村扶贫工作列为今年重点调研课题,并成立调研组,于今年2-6月份开展了调研。

调研采取市、县联动的方式进行,庆元、云和县同时开展。

调研组在认真听取市农办等10个部门有关农村扶贫工作开展情况通报的基础上,先后赴遂昌、青田等6个县及乡镇村,全面了解了各县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近年来开展农村扶贫工作的主要措施、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困难及建议,广泛听取了基层干部、群众对农村扶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调研组还于5月26日召开了委员约谈会,征求部分委员的意见、建议。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扶贫工作的主要成效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坚持真扶贫、扶真贫,以实施三大工程为载体,不断推进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领导重视,政策支持,不断推进扶贫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扶贫工作。

20xx年市第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把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奔小康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推进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

20xx年9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贫困人口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12月,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了具体措施到村、到户、到人的明确要求。

从20xx年至20xx年连续5年,市委1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尤其是20xx、20xx年分别出台了市委1号文件《关于实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农民异地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扎实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和农民异地转移工程,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农村扶贫工作。

同时,市政府还出台了《丽水市发展来料加工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市人行、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推广小额贷款支持低收入农户增收的意见》。

关于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

关于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

关于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关于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篇1按照区委《关于深入开展扶贫工作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同办公室的两名同志组成调研专班,到联系村樟村坪镇黄马河村就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了实地调研。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黄马河村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黄马河村位于樟村坪镇西北边陲,与保康县接壤,由原石碑坡、回马坡、黄马河等三个贫困村合并而来。

全村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56亩,共有5个村民小组、528户1548人。

主导产业是传统的粮油种植和养殖业。

2023年农民人平纯收入9961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

近年来,该村“两委”班子团结带领全村人民,齐心协力谋发展,集中精力搞建设,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全村共硬化村级主干道28公里,新修村组晴雨通车公路16公里;新建集中安全供水设施8处;新建沼气池150口;培育牲猪规模养殖户4户、山羊规模养殖户3户、特种养殖户3户(其中,大鲵养殖户1户、山鸡养殖户1户、鸽子养殖户1户);发展核桃700亩、高山无公害蔬菜200亩。

由于山大人稀,交通不便,资源匮乏,该村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

该村有村级债务43万元,现有贫困户171户333人,其中低保户65户,五保户14户。

饮水困难207户,土坯房412户,危房382户,一个自然村(原石碑坡村)未通水泥路,486户未通宽带网,是全区26个特困村之一。

二、致贫原因分析(一)面上致贫原因一是村域经济基础薄弱。

村内无集体企业,2023年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债务化解难,造血功能差。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缓慢。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山大人稀,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农民仍用传统方式耕作,自给自足,经济发展不成规模,产业结构调整比较缓慢。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道路交通条件差。

供电网络老化,村内1/3的农户用电不达标。

手机信号没有覆盖全村,只有少数农户安装宽带网,村民对外联系极不方便。

全村80%农户居住土坯房,很大部分已成危房。

(二)贫困户致贫原因贫困户致贫原因很多,集中表现在因病、因残、因灾、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缺智力、供养子女读书、老龄化、儿孙不供养等。

村级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三篇

村级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三篇

村级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三篇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委关于扎实开展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根据商南党委、政府的安排和要求,我公司过风楼镇千家坪村村情进行了实际调研。

为了掌握村里在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收入以及道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我采取与村干部座谈会、实地考察、走访农户等形式,深入开展调研活动。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千家坪村基本情况1、基本情况千家坪村辖14个村民小组、303户、1186人,全村耕地面积986亩。

地处丹江以南耀岭河上游,立地条件差,属典型高寒偏远贫困村。

千家坪村贫困户共104户,365人,____年脱贫20户84人,目前,还有84户281人未实现脱贫。

2.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全村以种植业、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豆类、小麦、玉米等作物,种香菇,饲养牛、羊、生猪、家禽等。

近年来,由于党的政策好,落实到位,加之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该村在基础设施上有所改善,全村都通有有线电视,自来水入户率达到50%以上,医疗卫生室1所。

____年底,千家坪村种植业和种香菇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54%;养殖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19.4%;二三产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26.5%。

从产业比重看,千家坪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种植业。

而外出务工人员及从事二、三产业者,养殖业者偏少,经济收入来源单一,经济总量偏小,贫困面较大。

种植业:千家坪村种植业主要以玉米、小麦等经济作物为主,年均种植玉米、小麦621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63%。

另种植少量豆类、蔬菜约213亩。

草畜产业:目前,全村共有牛存栏56头;羊存栏32只;猪存栏113头。

3、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全村全部通电;由于该村自然条件所限,群众用水均建有饮水池,接通自来水;通讯设备基本普及;村村响工程覆盖全村;有房301户,1160人。

4、公共服务设施党员活动室建起多年,由于没有资金,至今村部院落还没有平整和硬化,没有厕所和室内楼梯设计不合理。

扶贫调研报告范文4篇

扶贫调研报告范文4篇

扶贫调研报告范文4篇本文是关于扶贫调研报告范文4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据《**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转发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暨新十年纲要调研工作文件的通知》,**县扶贫办抽调骨干力量组成调研组,于XX年6月1日至8日开展了深入细致、全面的调研工作。

**县实施《**县扶贫开发规划(XX—XX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面临的困难问题仍然十分严峻,完善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制定新十年扶贫开发规划已经十分必要。

一、十年扶贫开发规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XX—XX年)》、《**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XX —XX年)》,**县结合实际,总结扶贫开发经验,按照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在村级扶贫开发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了《**县扶贫开发规划(XX—XX年)》。

XX年以来,我县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人口为主攻对象,把农村产业开发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扶贫开发重点,突出抓好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工作,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是扶贫开发投入资金力度加大。

XX—XX年的八年,投入中央财政扶贫资金7356.8万元,投入财政扶贫资金地方配套3743.6万元,投入以工贷赈资金125.00万元,投入小额信贷(有偿)资金1500万元,投入定点帮扶扶贫资金425万元,投入群众自筹及投工献料折算资金4618万元,总计扶贫开发投入资金17768.4万元。

二是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完成特困户简陋房改造7597户。

解决了34560人通路困难,行政村通公路比例由XX年的92%提高到XX年的97.8%。

解决了38592人、70276头(只)畜饮水困难,饮水困难人口由XX年的7.93万人下降到4.07万人。

解决了9823户用电困难,行政村通电比例由XX年的92%提高到XX年的95.6%。

行政村有卫生室比例由XX年的20%提高到XX年的36%。

2023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2023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2023精准扶贫调研报告2023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得到了大力的推进和加强。

为深入了解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情况,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我们对全国多个贫困地区展开了精准扶贫调研。

二、调研目的通过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了解当前贫困地区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促进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全面发展。

三、调研方法为了尽可能地真实、全面地了解贫困地区的情况,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观察、人员访谈、问卷调查等。

1. 实地观察我们深入贫困地区的农村和城市,了解当地的贫困面貌,并对当地的脱贫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实地观察。

2. 人员访谈我们与当地的政府官员、扶贫工作人员、农民代表、企业家等多个群体展开了深入的访谈,了解他们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看法和建议。

3. 问卷调查我们为当地的贫困家庭编写了一份问卷,了解他们当前的生活和经济状况,以便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扶持。

四、调研情况1.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工作进展情况随着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贫困地区在精准扶贫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例如,近年来国家在财政投入、政策支持、产业扶贫等方面加大了力度,为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2.贫困地区的主要问题尽管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已经加大了力度,但贫困地区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例如,一些地区因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因素,导致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扶贫工作进展缓慢;同时,由于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等方面的投入不足,使得当地的劳动力缺乏相应的技能和能力,进而影响了他们自我脱贫的能力。

此外,还有一些地区的扶贫计划制定不够科学、实际效果欠佳等问题。

3.针对性措施建议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①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应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投入力度,以提高当地劳动力的素质和能力,促进他们脱贫致富。

驻村扶贫工作队驻村帮扶工作调研报告汇编(3篇)

驻村扶贫工作队驻村帮扶工作调研报告汇编(3篇)

驻村扶贫工作队驻村帮扶工作调研报告汇编(3篇)驻村扶贫工作队驻村帮扶工作调研报告汇编调研报告1: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一、背景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农村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调研主要围绕农村教育的质量、资源配置和教育公平三个方面展开。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1.教育质量不高: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育经费都面临困难;2.资源配置不均衡:一些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偏低,教育设施滞后,学生的学习条件差;3.教育公平问题:农村教育公平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家庭经济负担重,无法保证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

三、建议和解决方案1.加大教育投入:增加财政资金支持,提高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学校设施和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质量;2.优化资源配置: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3.加强家庭教育指导:通过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和政策优惠,引导农村家庭注重子女教育,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调研报告2:农村产业发展一、背景农村产业的发展是农村扶贫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

本次调研主要围绕农村产业发展的方向、方式和障碍进行研究。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1.产业发展方向模糊:部分农村缺乏对产业发展的规划,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导致产业乱象;2.农产品加工缺乏技术支持:农村缺乏先进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无法增加附加值,限制了农产品的升值空间;3.市场开拓和销售渠道不畅:农村缺乏有效的市场渠道和销售网络,导致农产品销售困难。

三、建议和解决方案1.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农村特点和资源优势,制定明确的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农民发展有潜力的产业;2.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培训:向农民提供农产品加工技术培训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知识,提高产品附加值;3.建立农产品市场网络:引导农民发展合作社和农协,建立市场化的销售网络,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调研报告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背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扶贫工作的重要环节。

本次调研主要围绕农村道路、电力和水利设施的状况和问题进行研究。

对受帮扶村的调研报告

对受帮扶村的调研报告

对受帮扶村的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对农村地区的扶贫工作,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水平。

本次调研我选取了市县的一个受帮扶村,旨在了解该村的基本情况、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扶贫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和借鉴。

二、背景与选村理由1.地理位置:该受帮扶村位于县北部山区,交通不便,地处较为偏远的地方。

2.选村理由:该村具有典型的山区贫困村特点,居民经济收入主要依赖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是一个亟待扶持的村庄。

三、村庄基本情况1.人口情况:该村共有370户,人口约1500人。

主要以农民为主,其中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

2.土地资源:该村土地总面积约6000亩,其中农田占比70%,果林和竹林占比20%,荒地和林地占比10%。

3.经济产业:该村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导,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蔬菜等农作物。

同时,还有一部分村民养殖家禽和畜牧。

4.基础设施: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该村的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

主要交通依赖耕牛和步行,村内供水和电力较为不稳定。

四、发展现状1.农业发展:该村的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上,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村民的生活需求,但农业技术水平偏低,无机化肥和农药使用不规范。

2.教育与医疗:该村仅有一所小学,中学和高中较为远离,对学生的接受教育产生了一定的不便。

医疗服务也比较薄弱,一些简单的病症需要村民徒步或骑行到镇上就诊。

3.电力和供水问题:由于地理原因,该村的电力供应和供水存在较大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起伏不定的状态。

农民在日常生活中对水电使用的便捷性有较高期望。

五、存在问题1.基础设施落后:由于地理因素和投入不足,该村的交通、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差,阻碍了村庄的全面发展。

2.农业技术较低:缺乏现代化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致使农作物产量无法提高,村民的经济收益不稳定。

3.教育和医疗资源缺乏:村庄内的教育和医疗资源有限,对村民的教育和医疗需求不能有效满足。

4.环境污染问题:农民在种植作物和养殖业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对土壤和水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研报告
不通公路是扶贫工作主要难题
六盘水市气象局(L WS)
摘要:经过深入调查了解,贫困地区大多是地处偏僻,交通极为不便,信息闭塞,文化落后。

要改变这种贫穷落后的面貌,首先要解决的是通路的问题。

六枝特区中寨乡兴隆村大沟组,是六盘水市气象局党建扶贫的村组之一,是扶贫的关键村组。

这里不通公路,他们投工投劳,不花一分钱,挖了一条便道,只能过摩托车,过不了汽车,要修通公路,资金是最大的问题。

关键词:扶贫通组公路
一、基本情况
兴隆村是六枝特区中寨乡最边远的民族山村,本村大沟组(第八组)有23户87人,除了种粮没有其他经济收入。

该组在半山坡上,与村办公室所在地相对高差约6百米,路程5公里,不通公路,只有崎岖山路与外界相连。

大沟组是长寨至兴隆旅游公路实施的兴隆村“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新民居建设任务之一。

由于交通极为不便,所有创建活动都难以实施。

二、“愚公移山”精神
5月15日,中午,从兴隆村田坝组走路过河到村委会办公室,要到本村大沟组(第八组)进行调研。

摩托车在通村公里上一路颠簸,进入了大沟组自己刚挖通的小路。

路是新挖的泥巴路,
路全长3200米、宽约1.5米,不规则,弯急坡陡,但能跑摩托车。

后来在村组长处了解到,这条摩托车道是该组投工投劳,包干到户,不花一分钱,全寨男女老少出动,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挖出来的。

仿佛,又看到了七十年代的人山人海战术和“愚公移山”精神。

三、困难、请求
到了大沟组,组长听说我要来,特意从地头赶回家来等我,因为这几天大家都正在忙种包谷。

组长家6口人,两个男孩,大的18岁,六年级后就不读书了,现在江苏打工。

组长说,家里没有经济来源,靠种粮和孩子在外打工维持生活。

去年干旱没有收成,今年粮食不够吃。

他说,今天我们吃的是前两天才从乡里面背来的救济粮,每人30斤大米(全村一样),以解决眼目前吃饭困难,要感谢党和政府。

大沟组共26户,有5到6户人家生活比较困难,是外出打工没有做农业,因通知回来搞“四在农家”新民居建设,回来后就没有粮食吃。

收成好的年份,本组每家粮食基本上够吃,但遇象去年的干旱,生活就很困难。

现在开始农忙了,今年的雨应该比去年多。

全组有16户签订开展“四在农家”新民居建设,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但是由于不通车路(距通村公路还有3.2公里,就是上述的小路),一个人一天到公路边来回只得六趟,一趟背2-3块砖,一天就15块砖左右,就算10个人背,一家的转也要两个星期才能背完(按1家2千块砖计),而且,现在的农村劳动力很缺乏。

所以,建筑材料运费成本都很高,比交通方便的地方费用要高2-3倍。

当地老百姓所盼望的,就是请求政府和有关部门能帮助他们修通公路,那就谢天
谢地了。

图为刚挖通的小路。

四、修路预算
经过对该路实地考察,测量。

该通组公路修建规模为:路长3200米、路宽4.5米,沙石路。

所有涉及的土地、林木等由村委负责协调。

所需资金预算为:
1、挖机费用:6.4万元(3.2公里,每公里2.0万元)。

2、沙石材料费:3.2万元
以上合计9.6万元。

五、对策
1、请求交通部门解决资金问题。

2、请求帮扶单位帮助。

3、请求企业赞助。

4、村民投工投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