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作业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工程测量》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作业与习题答案

《工程测量》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作业与习题答案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一、选择题1.某钢尺尺长方程式为()m t m l t 50201025.10044.505×−××+=−,在温度为31.4℃和标准拉力下量得均匀坡度两点间的距离为49.9062m 、高差为-0.705m ,则该两点间的实际水平距离为( B )。

A .49.904mB .49.913mC .49.923mD .49.906m2.视距测量时,经纬仪置于高程为162.382m 的A 点,仪器高为1.40m ,上、中、下三丝读得立于B 点的尺读数分别为1.019、1.400和1.781m ,求得竖直角α=-3°12′10″,则AB 的水平距离和月B 点高程分别为( A )。

A .75.962m ,158.131mB .75.962m ,166.633mC .76.081m ,158.125mD .76.081m ,166.639m3.采用相位法测距的电磁波测距仪,其测距精度最高。

某测距仪的标称精度为±(3+3ppm)mm ,用该仪器测得500m 距离,如不顾及其它因素影响,则产生的测距中误差为( C )mm 。

A .±18B .±3C .±4.5D .±64.确定一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夹角关系的工作称为( B )。

A .定位测量B .直线定向C .象限角测量D .直线定线5.由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量到直线的水平夹角,其名称及取值范围是( D )。

A .象限角、0°~90°B .象限角、0°~±90°C .方位角、0°~±180°D .方位角、0°~360°6.直线定向中,常用的标准方向有( C )。

①真子午线方向 ②y 轴方向 ③磁子午线方向④指南方向 ⑤重力方向 ⑥中央子午线方向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③⑥D .②④⑥7.已知AB 直线的坐标象限角为SE30°13′,则BA 的坐标方位角为( B )。

最新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习题答案

最新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习题答案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练习题1、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B)。

A.斜线距离B.水平距离C.折线距离D.坐标差值2、在测量学中,距离测量的常用方法有钢尺量距、电磁波测距和(A)测距。

A.普通视距法B.经纬仪法C.水准仪法D.罗盘仪法3、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B)。

A.往返较差B.相对误差C.闭合差D.中误差4、一钢尺名义长度为30m,与标准长度比较得实际长度为30.015m,则用其量得两点间的距离为64.780m,该距离的实际长度是(B)。

A.64.748mB.64.812mC.64.821mD.64.784m5、用经纬仪进行视距测量,已知K=100,视距间隔为0.25,竖直角为+2°45′,则水平距离的值为(B)。

A.25.09mB.24.94mC.25.00mD.25.06m6、确定直线与什么之间夹角关系的工作称为直线定向?(A)。

A.标准方向线B.东西方向线C.水平线D.基准线7、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C)。

A.0°~270°B.-90°~90°C.0°~360°D.-180°~180°8、坐标方位角是以(C)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

A.真子午线方向B.磁子午线方向C.坐标纵轴方向D.以上都不是9、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C)。

A.96°B.276°C.6°D.174°α=35°23′,测得左夹角∠ABC=89°10、地面上有A,B,C三点,已知AB边的坐标方位角ABα=(A)。

34′,则CB边的坐标方位角CBA.124°57′B.304°57′C.-54°11′D.305°49′计算题1、已知图中AB的坐标方位角,观测了图中四个水平角,试计算边B→1,1→2,2→3,3→4的坐标方位角。

工程测量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工程测量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工程测量练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9题,每题1分,共59分)1.在全圆测回法的观测中、同一盘位起始方向的两次读数之差叫( )。

A、测回差B、互差C、较差D、归零差正确答案:D2.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 )。

A、消除视差B、看清远处目标C、看清十字丝正确答案:C3.水准测量时、为了消除水准仪视准轴i角误差对测量高差的影响、可将水准仪安置在()处。

A、靠近前尺B、前后视距离相等C、靠近后尺正确答案:B4.在6°高斯投影中、我国为避免横坐标出现负值、故规定将坐标纵轴向西平移()公里。

A、5000B、50C、5D、500正确答案:D5.用经纬仪或水准仪望远镜在标尺上读数时、都应首先消除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

A、标尺不稳B、外界亮度不够C、标尺的像面与十字丝平面没能重合D、物镜调焦不好正确答案:C6.测图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

A、图纸准备、方格网绘制、控制点展绘B、准备仪器、人员、编写总结报告C、资料、仪器工具、文具用品的准备D、组织领导、场地划分、后勤供应正确答案:A7.对一距离进行4次观测、求得其平均值为86.549, 平均值中误差是3mm、则观测值中误差为( )。

A、±1mmB、±12mmC、±6mmD、±1.5mm正确答案:C8.测量工作对精度的要求是( )。

A、仪器能达到什么精度就尽量达到B、根据工程需要确定适当精度指标C、越精确越好D、没有误差最好正确答案:B9.在高程应用方面 GPS 可以直接精确测定测站点的( )A、水准高B、正常高C、大地高D、海拔高正确答案:C10.经纬仪在盘左位置时将望远镜置平,使其竖盘读数为90°,望远镜物镜端抬高时读数减少,其盘左的竖直角公式( )。

A、α左=L-90°B、α左=180°-LC、α左=90°-LD、α左=L-180°正确答案:C11.测回法适用于( )。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_第四章_距离丈量与直线定向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_第四章_距离丈量与直线定向

第四章距离丈量与直线定向一、名词解释直线定线直线定向方位角二、填空题1.距离测量的常用方法有、、;2.在测量工作中,常用的丈量工具有、、、等。

3.在测量工作中,测尺的种类有、等。

4.在丈量距离时,测杆的作用是。

5.根据丈量精度的要求,直线定线一般采用法和法两种。

6.在倾斜地面丈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时,其方法有法和法两种。

7.三北方向指包括、和三种。

9.罗盘仪是测角的仪器。

10.当两点之间的距离大于一个整尺段时,为了保证测量成果的准确性,我们必须进行。

三、选择题()1.下列哪个角度不能直接用仪器测出,而必须通过计算得到?A 真方位角B 磁方位角C 坐标方位角D 水平角()2.测磁方位角的仪器为A 罗盘仪B 经纬仪C 水准仪D 全站仪()3.A到B的坐标方位角为268°18′26″,则B到A的坐标方位角为A 268°18′26″B 178°18′26″C 88°18′26″D 1°41′34″()3.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A -90°~+90°B 0°~+90°C 0°~+180°D 0°~+360°三、计算题1.已知A(2361.752,2103.452)、B(1000.751,2125.45),计算坐标方位角及?2.如下图所示,在进行视距测量时,已知经纬仪的上丝读数为1.769m,下丝读数为1.124m,中丝读数为1.449m,此时仪器的竖盘读数为86°45′35″,仪器高为1.65m;求:⑴A、B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⑵A、B两点之间的高差。

第四章一,1直线定线;为了使丈量结果更准确,必须是所量各尺段在同一条直线上,即需要将每一吃段首位在在测定的直线上,这种以直线上标定软干点一标定值线的方法叫直线定线2直线定向;确定地面上直线玉基本方向线之间角度的工作。

3方位角;由基本方向的北方起,顺时针测量之某直线的水平夹角。

测量第04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习题

测量第04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习题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单选题1、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B )。

A.斜线距离B.水平距离C.折线距离D.坐标差值2、用钢尺进行一般方法量距,其测量精度一般能达到( C )。

A.1/10—1/50B.1/200—1/300 C 1/1000—1/5000 D.1/10000—1/400003、在测量学中,距离测量的常用方法有钢尺量距、电磁波测距和( A )测距。

A.普通视距法B.经纬仪法C.水准仪法D.罗盘仪法4、为方便钢尺量距工作,有时要将直线分成几段进行丈量,这种把多根标杆标定在直线上的工作,称为( B )。

A.定向B.定线C.定段D.定标5、用钢尺采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距离时,通常( D )。

A.用检定过的钢尺丈量B.需要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C.需要先定出一点,然后进行归化D.不需要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6、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B )。

A.往返较差B.相对误差C.闭合差D.中误差7、往返丈量一段距离,均D =184.480m ,往返距离之差为+0.04m ,问其精度为( D )。

A.0.00022B.4/18448C.2.2×10-4D.1/46128、某段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为100m ,其往返较差为+4mm ,其相对误差为( A )。

A.1/25000B.1/25C.1/2500D.1/2509、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100 m ,其往返较差为+20mm 。

则相对误差为( C )。

A.0.02/100B.0.002C.1/5000D.2/20010、往返丈量直线AB 的长度为:AB D =126.72m ,BA D =126.76m ,其相对误差为( A )。

A.K=1/3100B.K=1/3500C.K=0.000315D.K=0.0031511、对一距离进行往、返丈量,其值分别为72.365m 和72.353m ,则其相对误差为( A )。

4.4 直线定向(同步练习)解析版一《建筑工程测量》(高教版 第2版)

4.4 直线定向(同步练习)解析版一《建筑工程测量》(高教版 第2版)

任务4.3 视距测量同步练习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前的编号填在括号内)1、坐标方位角的角值范围为()。

A、0°~90°B、0°~180°C、0°~270°D、0°~360°案:D解析:坐标方位角的角值范围为0°~360°。

2.读数误差的影响, 当视距读数误差为1mm, 则对距离的影响为();A、0.01 mB、0.1 mC、1 mD、0.001 m案:B解析:读数误差的影响, 当视距读数误差为1mm, 则对距离的影响为0.1 m。

3、象限角,一般用()表示。

A、RB、VC、WD、F案:A解析:象限角,一般用R 表示。

4.坐标方位角,一般用()表示。

A、RB、αC、WD、F案:B解析:坐标方位角,一般用α表示。

5.方位角角值范围90°~180°,则象限角R对应()°。

A、R=180°- αB、R=- αC、R=360°- αD、R=α案:A解析:方位角角值范围90°~180°,则象限角R对应R=180°- α°。

二、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前的编号填在括号内)1、标准方向包括()。

A、真子午线方向B、磁子午线方向C、坐标纵轴方向D、经纬仪测量案:A、B解析:标准方向包括真子午线方向和磁子午线方向。

2、视距测量误差的影响因数,外界条件影响主要有()等。

A、大气的竖直折光B、空气对流C、风力D、不影响案:A、B、C解析:视距测量误差的影响因数,外界条件影响主要有大气的竖直折光、空气对流、风力等。

3.视距测量误差包括:()A、读数误差B、标尺不竖直误差C、外界条件的影响误差D、标尺分划误差案:A、B、C、D解析:视距测量误差包括:读数误差、标尺不竖直误差、外界条件的影响误差、标尺分划误差等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直线定向不是方位由一个标准方向与该直线之间所夹的水平角来衡量。

专题九 距离测量的工具与直线定线(专项练习)解析版-职教高考建筑类《建筑工程测量》专题复习

专题九 距离测量的工具与直线定线(专项练习)解析版-职教高考建筑类《建筑工程测量》专题复习

专题九距离测量的工具与直线定线解析版一、单选题(每题3分,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错选或漏选均不得分)1.测杆上涂的红.白相间的双色油漆,间隔长为()A.10mmB.20mmC.30mmD.40mm答案:B解析:测杆上涂的红.白相间的双色油漆,间隔长为2.下列哪个是距离丈量的主要工具()A.钢尺B. 垂球C.标杆D. 测钎答案:A解析:距离丈量的主要工具是尺3.下列哪一个工具是作为测量中的直线定线()A.钢尺B. 垂球C.测杆D. 测钎答案:C答案:解析:测杆是作为测量中的直线定线4.下列哪一个工具是作为测量的尺段标记()A.钢尺B. 垂球C.测杆D. 测钎答案:D答案:测钎解析:是作为测量的尺段标记5.如果直线定线不准会使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A.偏大B.偏小C.不变D.无影响答案:A解析:如果直线定线不准会使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偏大6..下列是直线AB 用经纬仪定线的步骤,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1)水平制动螺旋拧紧,将望远镜俯向1点处(2)用望远镜照准B 点处竖立的测杆( 3 ) 在A 点处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4)指挥乙手持的标志移动,使标志与十字丝竖丝重合(5)标志处即为定点1处,同理可定其他点A.(1)(2)(3)(4)(5)B.(2)(3)(4)(1)(5)C.(3)(2)(1)(4)(5)D.(3)(1)(2)(4)(5)答案:C7.直线定线,是定直线的()A.方位B.角度C.方向线D.长度答案:C解析:直线定线,是定直线的方向线8.钢尺分段丈量前,首先要将所有分段点标定在待测直线上,这一工作称为直线定线,常见的直线定线方法有( )。

A. 粗略定线.精确定线B. 经纬仪定线.钢尺定线C. 目估定线.钢尺定线D. 目估定线.经纬仪定线答案:D解析:常见的直线定线方法有目估定线.经纬仪定线二、判断题(每题2分)1.钢尺抗拉强度高,不易拉伸,常用在精度较高的距离丈量中。

测量第04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习题

测量第04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习题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单选题1、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B )。

A. 斜线距离B.水平距离C.折线距离D.坐标差值2、用钢尺进行一般方法量距,其测量精度一般能达到( C )。

A. 1/10—1/50 B . 1/200 —1/300 C 1/1000 —1/5000D.1/10000—1/400003、在测量学中,距离测量的常用方法有钢尺量距、电磁波测距和( A )测距。

A. 普通视距法B.经纬仪法C•水准仪法D•罗盘仪法4、为方便钢尺量距工作,有时要将直线分成几段进行丈量,这种把多根标杆标定在直线上的工作,称为( B )。

A. 定向B.定线C.定段D.定标5、用钢尺采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距离时,通常( D )。

A. 用检定过的钢尺丈量B.需要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C.需要先定出一点,然后进行归化D.不需要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6、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B )。

A.往返较差B.相对误差C.闭合差D.中误差7、往返丈量一段距离,D均=184.480m,往返距离之差为+0.04m,问其精度为(D )。

A.0.00022B.4/18448C.2.2 X10-4D.1/46128、某段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为100m,其往返较差为+4mm ,其相对误差为(A )。

A.1/25000B.1/25C.1/2500D.1/2509、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100 m,其往返较差为+20mm。

则相对误差为(C )。

A.0.02/100B.0.002C.1/5000D.2/20010、往返丈量直线AB的长度为:D AB=126.72m, D BA=126.76E,其相对误差为( A )。

A.K=1/3100B.K=1/3500C.K=0.000315D.K=0.0031511、对一距离进行往、返丈量,其值分别为72.365m和72.353m,则其相对误差为(A )。

A.1/6030B.1/6029C.1/6028D.1/602712、测量某段距离,往测为123.456m,返测为123.485m,则相对误差为(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一、选择题1.某钢尺尺长方程式为()m t m l t 50201025.10044.505×−××+=−,在温度为31.4℃和标准拉力下量得均匀坡度两点间的距离为49.9062m 、高差为-0.705m ,则该两点间的实际水平距离为( B )。

A .49.904mB .49.913mC .49.923mD .49.906m2.视距测量时,经纬仪置于高程为162.382m 的A 点,仪器高为1.40m ,上、中、下三丝读得立于B 点的尺读数分别为1.019、1.400和1.781m ,求得竖直角α=-3°12′10″,则AB 的水平距离和月B 点高程分别为( A )。

A .75.962m ,158.131mB .75.962m ,166.633mC .76.081m ,158.125mD .76.081m ,166.639m3.采用相位法测距的电磁波测距仪,其测距精度最高。

某测距仪的标称精度为±(3+3ppm)mm ,用该仪器测得500m 距离,如不顾及其它因素影响,则产生的测距中误差为( C )mm 。

A .±18B .±3C .±4.5D .±64.确定一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夹角关系的工作称为( B )。

A .定位测量B .直线定向C .象限角测量D .直线定线5.由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量到直线的水平夹角,其名称及取值范围是( D )。

A .象限角、0°~90°B .象限角、0°~±90°C .方位角、0°~±180°D .方位角、0°~360°6.直线定向中,常用的标准方向有( C )。

①真子午线方向 ②y 轴方向 ③磁子午线方向④指南方向 ⑤重力方向 ⑥中央子午线方向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③⑥D .②④⑥7.已知AB 直线的坐标象限角为SE30°13′,则BA 的坐标方位角为( B )。

A .NW30°13′;B .329°47′;C .SE30°13′;D .30°13′ 。

二、判断题1.在钢尺量距中,钢尺的量距误差与所量距离的长短无关。

( × )2. 在钢尺量距中,经过检定得出的钢尺实际长度比名义长度短时,则其尺长改正值为正值。

( × )3. 在钢尺量距中,定线不准使所丈量的结果偏大。

( √ )4.若某钢尺的实际长度小于其名义长度,且丈量时的温度与检定时一致,则使用此尺所量得的距离比应有距离偏大,故尺长改正数为负值。

( √ )5.光电测距仪标称精度表达式中的固定误差就是该仪器的加常数。

( √ )6.直线的方向可以用方位角表示,也可以用象限角表示。

( √ )7.AB 直线的象限角为北偏西45°,则BA 直线的方位角为325°。

( × )8.EF 边的磁方位角为75°15′,坐标方位角为76°00′,则其磁偏角为-45′。

( × )9.AO 和OB 两直线的方位角分别为15°40′和140°56′,则两直线间的最小水平夹角(∠AOB )为125°16′。

( × )三、简答题1.为什么要进行直线定线,直线定线的方法有几种?如何进行?被测两点间的距离大于尺长时,钢尺一尺段不能量完,需分段丈量。

将分段点置于一条直线上的工作叫直线定线。

直线定线方法有目测法和仪器法两种。

(1)目测法直线定线目侧标定分段点使之位于同一直线上的方法叫目测法直线定线。

在某两端点间定线时,先在两端点竖立标杆,一人站在其中的一端点如A点标杆后约1m处,指挥另一人左右移动标杆,直到两端点标杆与另一人手持的标杆位于同一线上,另一人持杆位置即为第一个分段点,用测钎或小钉标出。

注意定线时应由远到近如由B向A定点;持杆应竖直,可用两指夹住标杆的上部,稍微提起,利用重力使标杆自然竖直;分段点间距应略小十尺长,由此可定出全部待定分段点。

目测法精度不高,常用于一般距离测量时。

(2)仪器法定线高精度量距要用经纬仪定线。

直线两端点间通视时,先置经纬仪于其中一端点,瞄准另一端点,固定照准部,纵转望远镜指挥定点员,左右移动标杆或垂线,直至标杆成像的几何中心与纵丝所在几何中心重合。

标杆或垂球线处的点即为与两端.点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点。

2.钢尺量距的误差主要有哪几种?为减少误差的影响应采取哪些措施?(1)定线误差及其影响定线有偏差时,距离丈量中尺子就不会精确地放在距离方向线上,所量距为折线长度之和,因此要注意定线的精度。

对一般量距丈量,定线偏差应不大于0.1 m,目测定线可达要求。

精密量距或所测距离较大,应用仪器定线。

(2)钢尺不水平引起的误差当用水平量距法量距时,尺不水平会使所量距离大于实长,影响同倾斜误差,可用倾斜改正公式计算出钢尺不水平引起的量距误差。

当距离长度为30 m,尺两端高差为0.4m时,量距相对误差仅1/11250。

由于此项影响甚小,目测持平钢尺便可满足量距需要。

(3)温度变北引起的误差当量距采用的是大气温度而非尺本身的温度时。

温度改正本身存在误差,因温度每变化1°C,对长度影响约为1/80000。

故温度变化小于1°C时,可不加改正,但在高精密量距中.须加温度改正,且应采用电子测温计直接测量钢尺本身的温度。

(4)拉力误差的影响量距时若不使用拉力计,凭经验拉力会产生拉力误差△p,使钢尺长度产生误差△lp。

虎克定律可表述其关系,式中:E为钢尺弹性模数,约为2 x 107 N/cm2,A为钢尺截面积。

实验表明拉力变化70N,尺长将改变10-4,一般丈量中,保持拉力均匀即可。

精密丈量时应施加标准拉力。

(5)垂曲误差用钢尺悬空量距,钢尺因自重作用而下垂,使钢尺成一悬链线,给量距带来的误差称垂曲误差。

其实质是弦长与弧长之差,该影响是系统性的,可用加改正的方法消除。

改正公式为:式中: △L f、△Lδ分别为水平和倾斜量距时的垂曲改正数;q为每米钢尺重量;l为钢尺长度;p为量距时施加的拉力,δ为所量边的倾角。

为适应拖地和悬空两种量距方式,检定钢尺时可用拖地和悬空两种方式分别求出尺长方程式。

悬空丈量时可不加垂曲改正,拉力影响垂曲,量距时注意施加标准拉力。

(6)尺长误差尺长误差有积累作用,距离长,误差大。

定期检定钢尺非常必要。

(7)丈量误差丈量误差包括读数凑整误差、钢尺端点对准误差、插测钎造成的误差等均属偶然误差,大小、符号均遵循统计规律,通过作业方法可抵消一部分,但仍有残留。

量距时应尽力减少丈量误差的影响。

3.什么是水平距离?为什么测量距离的最后结果都要化为水平距离?确定空间两点在某基准面(参考椭球面或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即水平距离。

确定地面点相对位置需要获得三个基本量: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差。

对应得三项基本外业工作是距离测量、角度测量和高程测量。

其中的距离测量是指确定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4.为什么要对钢尺进行检定?通常采用哪些方法检定?精密量距前首先要对钢尺进行检定,求出尺长方程式。

定线必须采用仪器法.场地中的障碍物应清除,尺段点按坡度变化点和尺长确定,用预先设有标志的木桩或水泥桩标定、桩面应高出地面10 cm左右;尺段端点高差一般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量距时应施加标准力;测记钢尺衷面的温度(无此条件时可测气温);实测斜距应进行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倾斜改正。

当需要进行精密量距时,应对钢尺进行检定。

由于钢尺的制造误差以及温度变化,钢尺实际长度一般不等于其名义长度。

设在温度为t0时其实际长度为l t0=l0+Δl式中l0为钢尺的名义长度,Δl为温度为t0时的改正数,称尺长改正数。

当温度变为t时,其尺长变为l t = l0+Δl + α×l0(t-t0)式中α为钢尺的膨胀系数,一般取α=1.16×10-5~1.25×10-5/°C,上式称为钢尺的尺长方程式。

在尺长方程式中只有Δl为未知,所以,建立尺长方程式实际上就是确定钢尺在某一温度下的尺长改正数Δl。

可采用如下方法对钢尺进行检定:已知地面两点的实际长度为l,用待检定的钢尺对两点的距离进行丈量,丈量结果为l′,则尺长改正数为Δl =l ll ′′−·l5.影响钢尺量距精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消除或减弱这些因素的影响?(1)定线误差及其影响定线有偏差时,距离丈量中尺子就不会精确地放在距离方向线上,所量距为折线长度之和,因此要注意定线的精度。

对一般量距丈量,定线偏差应不大于0.1 m,目测定线可达要求。

精密量距或所测距离较大,应用仪器定线。

(2)钢尺不水平引起的误差当用水平量距法量距时,尺不水平会使所量距离大于实长,影响同倾斜误差,可用倾斜改正公式计算出钢尺不水平引起的量距误差。

当距离长度为30 m,尺两端高差为0.4m时,量距相对误差仅1/11250。

由于此项影响甚小,目测持平钢尺便可满足量距需要。

(3)温度变北引起的误差当量距采用的是大气温度而非尺本身的温度时。

温度改正本身存在误差,因温度每变化1°C,对长度影响约为1/80000。

故温度变化小于1°C时,可不加改正,但在高精密量距中.须加温度改正,且应采用电子测温计直接测量钢尺本身的温度。

(4)拉力误差的影响量距时若不使用拉力计,凭经验拉力会产生拉力误差△p ,使钢尺长度产生误差△lp 。

虎克定律可表述其关系,式中:E 为钢尺弹性模数,约为2 x 107 N/cm 2 ,A 为钢尺截面积。

实验表明拉力变化70N ,尺长将改变10-4,一般丈量中,保持拉力均匀即可。

精密丈量时应施加标准拉力。

(5)垂曲误差用钢尺悬空量距,钢尺因自重作用而下垂,使钢尺成一悬链线,给量距带来的误差称垂曲误差。

其实质是弦长与弧长之差,该影响是系统性的,可用加改正的方法消除。

改正公式为:式中: △L f 、△L δ分别为水平和倾斜量距时的垂曲改正数;q 为每米钢尺重量;l 为钢尺长度;p 为量距时施加的拉力,δ为所量边的倾角。

为适应拖地和悬空两种量距方式,检定钢尺时可用拖地和悬空两种方式分别求出尺长方程式。

悬空丈量时可不加垂曲改正,拉力影响垂曲,量距时注意施加标准拉力。

(6)尺长误差尺长误差有积累作用,距离长,误差大。

定期检定钢尺非常必要。

(7)丈量误差丈量误差包括读数凑整误差、钢尺端点对准误差、插测钎造成的误差等均属偶然误差,大小、符号均遵循统计规律,通过作业方法可抵消一部分,但仍有残留。

量距时应尽力减少丈量误差的影响。

6.试述尺长方程)(0t t l l l l t −⋅+Δ+=α中各个符号的意义,尺长改正数Δl 的正负号表示什么?l 为钢尺的名义长度,Δl 为温度为 t 0时的改正数,α为钢尺的膨胀系数,一般取α =1.16×10-5~1.25×10-5/°C ,t 为量距时的钢尺温度7.精密量距与一般方法量距有什么不同?8.下列情况对钢尺量距有何影响?(1)钢尺比标准尺短; (2)定线偏差; (3)钢尺不水平;(4)拉力偏大; (5)温度比钢尺检定时低;(6)垂球落点不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