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原虫课件
合集下载
原虫概论阿米巴PPT课件

根 据 寄 生 部 位 分:
肠道:贾第虫、溶组织内阿米巴 红细胞:疟原虫 血液:锥虫 泌尿生殖道:阴道毛滴虫 口腔:口腔毛滴虫、齿龈阿米巴 脑:耐格里属、棘阿米巴 单核吞噬系统:利什曼原虫 有核细胞:弓形虫 肺泡:肺孢子虫 组织:肉孢子虫、隐孢子虫 结肠:结肠小袋纤毛虫
致病特点
织中寄生原虫进行有氧代谢。 生殖:
➢无性生殖:二分裂,多分裂,出芽生殖 ➢有性生殖:接合生殖,配子生殖
生活史类型
人际传播型: 生活史简单,无性生殖,宿 主1个,通过接触、媒介机械传播. ➢ 滋养体,如阴道毛滴虫 ➢ 滋养体+包囊,如溶组织内阿米巴
循环传播型:宿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具 无性+有性生殖,如弓形虫
➢ 结肠活组织或刮拭物检查 ➢ 脓肿穿刺(abscess aspiration)液检查
特点:脓液咖啡色
体外培养
其它诊断方法
血清学诊断 核酸诊断 影像学诊断
肝脓肿
流行
分布:世界性 传染源:包囊携带者,尤以带虫者为主 传播途径:食物,昆虫携带 易感人群:
防治
控制传染源: 治疗药物: ➢对病人 :甲硝唑(metronidazole) 、替硝唑 (tinidazole)等 ➢对带虫者:二氯尼特糠酸酯、喹碘方、巴 龙霉素(paromomycin) 等
虫媒传播型:宿主有吸血节肢动物,具无 性生殖或无性+有性生殖 ,如疟原虫
原虫分类
根据运动细胞器类型及有无分: 阿米巴(amoeba) : 伪足(pseudopodia) 鞭毛虫(flagellate) : 鞭毛(flagella) 纤毛虫(ciliate) : 纤毛(cilia) 孢子虫(sporozoa) : 无明显运动细胞器
医学原虫
阿米巴病课件

02
老年人:由 于免疫系统 功能下降, 容易感染阿 米巴病
03
免疫力低下人 群:如艾滋病 患者、癌症患 者等,容易感 染阿米巴病
04
卫生条件较差 地区的人群: 由于卫生条件 较差,容易感 染阿米巴病
疫情监测
监测目的:了解阿米巴病的流行趋势,为预防和 控制提供依据 监测方法:病例报告、实验室检测、流行病学调 查等
01
04
提高免疫力,保 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避免过度劳 累和压力。
避免食用生食或 未煮熟的食物, 尤其是肉类和海
鲜。
02
03
加强个人防护, 避免接触阿米巴 病患者及其污染
物。
3
流行地区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发展中 国家
卫生条 件较差 的地区
水源污 染严重 的地区
01
02
03
04
易感人群
01
儿童和青少年: 由于免疫系统 尚未发育完全, 容易感染阿米 巴病
治疗药物研究
药物类型: 抗阿米巴药 物、抗寄生 虫药物等
01
药物研发进展: 新型药物研发、 药物组合疗法 等
03
02
04
药物作用机制: 抑制阿米巴虫 生长、杀灭阿 米巴虫等
药物疗效评 价:临床试 验、药物安 全性等
01
药物治疗:使 用抗阿米巴药 物,如甲硝唑、 氯喹等
02
手术治疗:对 于严重感染者, 可能需要进行 手术治疗
03
支持治疗:保 持患者营养和 水分平衡,预 防并发症
04
预防措施:注 意个人卫生, 避免接触污染 的水源和食物, 避免与感染者 接触
预防措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保持良好的卫生 习惯,勤洗手, 避免接触污染的 水源和食物。
阿米巴病课程课件-2024鲜版

PCR技术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患者样本中的阿米巴原虫特异性基因片段,提高检测灵敏度。
基因测序
对PCR扩增产物进行基因测序,进一步确定阿米巴原虫的种类。
03
CHAPTER
阿米巴病治疗手段与药物选择
03
联合用药
对于重症或复杂病例,可采用联合用药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01
早期、足量、全程、规律用药
合并病毒感染
合并感染时药物调整方案
04
CHAPTER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1
2
3
建议患者采用易消化、低渣、高营养的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以减轻肠道负担。
饮食调整
根据患者病情,医生可开具抗阿米巴药物、抗生素等,以控制感染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药物治疗
在严重肠道并发症的情况下,可能需要暂时禁食,让肠道得到休息,同时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营养。
阿米巴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全面介绍了阿米巴病的治疗药物、治疗方案和预防策略。
阿米巴病的治疗与预防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阿米巴病基因组学研究
01
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对阿米巴原虫的基因组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其致病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阿米巴病新型诊断技术的研发
02
近年来,一些新型的诊断技术如免疫荧光技术、PCR技术等在阿米巴病的诊断中显示出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阿米巴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力支持。
肠道休息
肠道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早期发现
通过定期检查和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并处理肝脓肿等严重并发症。
脓肿引流
对于较大的肝脓肿,可通过穿刺引流或手术切开引流的方式,将脓液排出,以减轻患者症状。
抗感染治疗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患者样本中的阿米巴原虫特异性基因片段,提高检测灵敏度。
基因测序
对PCR扩增产物进行基因测序,进一步确定阿米巴原虫的种类。
03
CHAPTER
阿米巴病治疗手段与药物选择
03
联合用药
对于重症或复杂病例,可采用联合用药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01
早期、足量、全程、规律用药
合并病毒感染
合并感染时药物调整方案
04
CHAPTER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1
2
3
建议患者采用易消化、低渣、高营养的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以减轻肠道负担。
饮食调整
根据患者病情,医生可开具抗阿米巴药物、抗生素等,以控制感染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药物治疗
在严重肠道并发症的情况下,可能需要暂时禁食,让肠道得到休息,同时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营养。
阿米巴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全面介绍了阿米巴病的治疗药物、治疗方案和预防策略。
阿米巴病的治疗与预防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阿米巴病基因组学研究
01
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对阿米巴原虫的基因组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其致病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阿米巴病新型诊断技术的研发
02
近年来,一些新型的诊断技术如免疫荧光技术、PCR技术等在阿米巴病的诊断中显示出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阿米巴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力支持。
肠道休息
肠道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早期发现
通过定期检查和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并处理肝脓肿等严重并发症。
脓肿引流
对于较大的肝脓肿,可通过穿刺引流或手术切开引流的方式,将脓液排出,以减轻患者症状。
抗感染治疗
2024版年度《阿米巴病》PPT课件

04
粪便检查
可检出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 是诊断阿米巴病的重要依据。
血清学检查
检测阿米巴抗体,有助于诊断 和判断病情。
分子生物学检查
PCR等技术可检测阿米巴核酸, 提高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
影像学检查
B超、CT等可辅助诊断肝、肺 等部位的阿米巴病。
2024/2/2
17
05
阿米巴病治疗与预防
2024/2/2
2024/2/2
13
04
阿米巴病临床表现与诊 断
2024/2/2
14
临床表现类型及特点
肠阿米巴病
以腹痛、腹泻、大便带 血等为主要表现,急性 期可伴有发热、乏力等
全身症状。
2024/2/2
肝阿米巴病
右上腹疼痛、肝肿大、 压痛等为主要表现,慢 性期可出现消瘦、贫血
等。
肺阿米巴病
脑阿米巴病
咳嗽、咳痰、胸痛等为 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出
2024/2/2
滋养体增殖
当宿主抵抗力降低或肠道 内共栖菌减少时,滋养体 大量增殖并侵入肠壁,转 变为致病性阿米巴。
包囊形成与传播
致病性阿米巴在肠腔内形 成包囊,随粪便排出,通 过污染的手、苍蝇和蟑螂 等传播。
8
病原体致病机制
侵袭力
阿米巴滋养体具有侵袭力,能够 分泌多种酶,如溶组织酶、透明
质酸酶等,破坏宿主组织。
2024/2/2
毒素作用
阿米巴原虫在增殖过程中可产生 多种毒素,如细胞毒素、肠毒素 等,引起宿主中毒症状。
免疫逃避
阿米巴原虫能够逃避宿主的免疫 应答,使感染持续存在并反复发 作。
继发感染
阿米巴病常易并发细菌感染,使 疾病加重或复杂化。
人体寄生虫学课件之原虫阿米巴

3〕半胱氨酸蛋白酶溶解宿主组织
2. 病理变化
1〕肠道 多发于盲肠阑尾
典型病损 口小底大烧瓶样溃疡,一 般
病灶限于粘膜层,急性病例溃疡 深
及肌层并融合致粘膜脱落
慢性期 粘膜下层组织增生——阿米
3. 临床表现
1〕肠阿米巴病 常见盲肠、升结肠
急性:从轻度、间歇性腹泻到爆发性、 致死性痢疾 —— 阿米巴结肠炎 腹泻一日数次或数十次,粪便呈 “果酱色〞、伴腥臭并带血和粘
五、流行 分布
• 传染源 粪便中持续带包囊者
• 传播途径 • 经口 • 经昆虫协带 • 性传播
1. 3. 易感人群
当前兴旺国 家的流行传播 常因水源污染 所致,开展中 国家那么以 “粪—口〞播 散为主
六、防治原那么
治疗病人和带虫者〔带包囊者〕 药物:甲硝唑(metronidazole)〔灭 滴灵〕 —— 阿米巴痢疾 甲硝唑、氯喹配伍 —— 肝 脓肿
伪足、鞭毛、纤毛 营养细胞器
胞口、胞咽、胞肛
胞质中内含:食物泡、营养 贮存小体、代谢物、共生物等 可作虫种鉴别依据
核膜 核质 3. 胞核 核仁 染色质组成
寄生性原虫多为泡状核,少数实质核
染色后核的特征,可作 为病原学诊断的重要依据
二、生理 运动〔伪足、鞭毛、纤毛〕 摄食〔渗透、胞饮、呑噬〕 代谢〔兼性厌氧、无氧、需氧〕
——阿米巴病(amoebiasis)
以阿米巴痢疾最常见,亦可途经 血流或直接扩散侵入肝、肺、脑、 泌尿生殖道及皮肤等组织器官
WHO:全球5亿人感染,近5千万人 发病,死亡人数4-11万/年 当前在医学上的重要性仅次 于疟疾和血吸虫病
研究示:溶组织内阿米巴有两个种: 一为侵入性阿米巴病虫株 E. histolytica 另一肠腔共栖不致病虫株 E. dispar
2. 病理变化
1〕肠道 多发于盲肠阑尾
典型病损 口小底大烧瓶样溃疡,一 般
病灶限于粘膜层,急性病例溃疡 深
及肌层并融合致粘膜脱落
慢性期 粘膜下层组织增生——阿米
3. 临床表现
1〕肠阿米巴病 常见盲肠、升结肠
急性:从轻度、间歇性腹泻到爆发性、 致死性痢疾 —— 阿米巴结肠炎 腹泻一日数次或数十次,粪便呈 “果酱色〞、伴腥臭并带血和粘
五、流行 分布
• 传染源 粪便中持续带包囊者
• 传播途径 • 经口 • 经昆虫协带 • 性传播
1. 3. 易感人群
当前兴旺国 家的流行传播 常因水源污染 所致,开展中 国家那么以 “粪—口〞播 散为主
六、防治原那么
治疗病人和带虫者〔带包囊者〕 药物:甲硝唑(metronidazole)〔灭 滴灵〕 —— 阿米巴痢疾 甲硝唑、氯喹配伍 —— 肝 脓肿
伪足、鞭毛、纤毛 营养细胞器
胞口、胞咽、胞肛
胞质中内含:食物泡、营养 贮存小体、代谢物、共生物等 可作虫种鉴别依据
核膜 核质 3. 胞核 核仁 染色质组成
寄生性原虫多为泡状核,少数实质核
染色后核的特征,可作 为病原学诊断的重要依据
二、生理 运动〔伪足、鞭毛、纤毛〕 摄食〔渗透、胞饮、呑噬〕 代谢〔兼性厌氧、无氧、需氧〕
——阿米巴病(amoebiasis)
以阿米巴痢疾最常见,亦可途经 血流或直接扩散侵入肝、肺、脑、 泌尿生殖道及皮肤等组织器官
WHO:全球5亿人感染,近5千万人 发病,死亡人数4-11万/年 当前在医学上的重要性仅次 于疟疾和血吸虫病
研究示:溶组织内阿米巴有两个种: 一为侵入性阿米巴病虫株 E. histolytica 另一肠腔共栖不致病虫株 E. dispar
原虫概述阿米巴PPT课件

胞,内、外质分界清晰,泡状细胞核 ➢ 小滋养体:肠腔型(共栖型)滋养体,不致病,内、
外质分界不清,内质中可见吞噬细菌,泡状核。 包囊:圆形,为不活动静止阶段。 ➢ 位成熟包囊:常单核或双核,有拟染色体和糖原泡 ➢ 成熟包囊:四核包囊,为感染期,无拟染色体和糖原
泡
精选ppt课件பைடு நூலகம்新
25
溶组织内阿米巴
裂殖子 裂殖体
滋养体
配子体
精选ppt课件最新
配子体16
分类
叶足虫纲:伪足运动,如阿米巴 鞭毛虫纲:鞭毛运动,如阴道毛滴虫、杜
氏利什曼原虫 孢子虫纲:无特殊运动,如疟原虫 纤毛虫纲:纤毛运动,如结肠小袋纤毛虫
精选ppt课件最新
17
致病
与虫种、株系、寄生部位及宿主生理状态密切 相关
致病特点 有明显的增殖作用 机会性感染
精选ppt课件最新
21
肠外阿米巴病
精选ppt课件最新
22
疟疾
肝脾肿大 精选ppt课件最新
影响生长发育 23
弓形虫病
先天弓形虫病
精选ppt课件最新
24
叶(根)足虫:溶组织内阿米巴
又称痢疾阿米巴,寄生于结肠,引起阿米巴痢疾或肠 外阿米巴病。
形态: 滋养体:为摄食、活动、增殖阶段 ➢ 大滋养体:组织型滋养体,具有致病力,可吞噬红细
精选ppt课件最新
38
溶组织内阿米巴
精选ppt课件最新
9
黑热病原虫在精选pp宿t课件最主新 体内的分裂 10
疟原虫在红精选细ppt课件胞最新 内的分裂
11
生活史
单宿主型:人际传播型(人-人) 单一阶段——滋养体 两阶段——滋养体、包囊
多宿主型: 循环传播型:需一种以上脊椎动物,世代交替现象 虫媒传播型:媒介昆虫传播,世代交替现象
外质分界不清,内质中可见吞噬细菌,泡状核。 包囊:圆形,为不活动静止阶段。 ➢ 位成熟包囊:常单核或双核,有拟染色体和糖原泡 ➢ 成熟包囊:四核包囊,为感染期,无拟染色体和糖原
泡
精选ppt课件பைடு நூலகம்新
25
溶组织内阿米巴
裂殖子 裂殖体
滋养体
配子体
精选ppt课件最新
配子体16
分类
叶足虫纲:伪足运动,如阿米巴 鞭毛虫纲:鞭毛运动,如阴道毛滴虫、杜
氏利什曼原虫 孢子虫纲:无特殊运动,如疟原虫 纤毛虫纲:纤毛运动,如结肠小袋纤毛虫
精选ppt课件最新
17
致病
与虫种、株系、寄生部位及宿主生理状态密切 相关
致病特点 有明显的增殖作用 机会性感染
精选ppt课件最新
21
肠外阿米巴病
精选ppt课件最新
22
疟疾
肝脾肿大 精选ppt课件最新
影响生长发育 23
弓形虫病
先天弓形虫病
精选ppt课件最新
24
叶(根)足虫:溶组织内阿米巴
又称痢疾阿米巴,寄生于结肠,引起阿米巴痢疾或肠 外阿米巴病。
形态: 滋养体:为摄食、活动、增殖阶段 ➢ 大滋养体:组织型滋养体,具有致病力,可吞噬红细
精选ppt课件最新
38
溶组织内阿米巴
精选ppt课件最新
9
黑热病原虫在精选pp宿t课件最主新 体内的分裂 10
疟原虫在红精选细ppt课件胞最新 内的分裂
11
生活史
单宿主型:人际传播型(人-人) 单一阶段——滋养体 两阶段——滋养体、包囊
多宿主型: 循环传播型:需一种以上脊椎动物,世代交替现象 虫媒传播型:媒介昆虫传播,世代交替现象
阿米巴病(sun)本PPT课件

阿米巴病患者护理 与康复
心理护理和情绪支持
了解患者心理需求
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 变化和需求。
提供情绪支持
鼓励患者表达情绪,倾听其诉说,给予关心和支 持。
减轻焦虑和恐惧
通过解释疾病知识、治疗过程和预后,帮助患者 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
营养支持和饮食调整
评估营养状况
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和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计划。
3
康复训练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如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训练、柔韧性训练等,以 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
06
总结与展望
阿米巴病研究现状
阿米巴病病原学研究
对阿米巴原虫的生物学特性、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方面进行 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其致病机制和耐药机制。
阿米巴病流行病学研究
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阿米巴病发病率、死亡率等数据的收 集和分析,揭示了阿米巴病的流行规律和危险因素。
肠切除术
02
对于并发肠坏死、肠狭窄或肠梗阻的患者,需行肠切除术以去
除病变肠段。
脓肿引流术
03
对于肝脓肿较大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行脓肿引流术以缓
解症状。
其他治疗方法
营养支持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以增强患者体质 和免疫力。
对症治疗
根据患者症状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如止痛、止泻、降温等。
阿米巴病(sun)本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阿米巴病概述 • 阿米巴病诊断方法 • 阿米巴病治疗方法 • 阿米巴病并发症及预防 • 阿米巴病患者护理与康复 • 总结与展望
01
阿米巴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心理护理和情绪支持
了解患者心理需求
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 变化和需求。
提供情绪支持
鼓励患者表达情绪,倾听其诉说,给予关心和支 持。
减轻焦虑和恐惧
通过解释疾病知识、治疗过程和预后,帮助患者 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
营养支持和饮食调整
评估营养状况
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和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计划。
3
康复训练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如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训练、柔韧性训练等,以 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
06
总结与展望
阿米巴病研究现状
阿米巴病病原学研究
对阿米巴原虫的生物学特性、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方面进行 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其致病机制和耐药机制。
阿米巴病流行病学研究
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阿米巴病发病率、死亡率等数据的收 集和分析,揭示了阿米巴病的流行规律和危险因素。
肠切除术
02
对于并发肠坏死、肠狭窄或肠梗阻的患者,需行肠切除术以去
除病变肠段。
脓肿引流术
03
对于肝脓肿较大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行脓肿引流术以缓
解症状。
其他治疗方法
营养支持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以增强患者体质 和免疫力。
对症治疗
根据患者症状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如止痛、止泻、降温等。
阿米巴病(sun)本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阿米巴病概述 • 阿米巴病诊断方法 • 阿米巴病治疗方法 • 阿米巴病并发症及预防 • 阿米巴病患者护理与康复 • 总结与展望
01
阿米巴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第十四节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概论通用课件

生物信息学技术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溶组织内阿 米巴原虫的相关数据进行挖掘和分 析,为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新型药物与疫苗的研究
新型药物
研究开发针对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的 新型药物,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副作 用。
新型疫苗
通过研制针对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的 新型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预防感 染。
对策与建议
加强国际合作
季节性
流行高峰通常出现在雨季 和潮湿季节,这可能与湿 度和温度适宜阿米巴原虫 生长和传播有关。
人群聚集性
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感染 常常在人群密集的地区或 集体中发生,这可能与接 触传播有关。
流行因素与传播途径
水源污染
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可污 染水源,如池塘、河流、 井水等,导致水源性爆发 。
食物污染
阿米巴原虫可污染食物, 特别是水果、蔬菜和饮用 水,通过消化道传播。
第十四节溶组织内阿 米巴原虫概论通用课
件
目录
• 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概述 • 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的生物学特性 • 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的致病性 • 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的防治 • 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的流行病学研
究 • 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研究展望
01 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概述
定义与特性
定义
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也称为痢 疾阿米巴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生 物,属于原生动物界。
04 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的防治
预防措施
改善环境卫生
加强粪便管理,防止粪 便污染水源,推广无害 化卫生厕所。
饮食卫生
保证饮用水安全,避免 饮用生水,食物应煮熟 后食用。
个人卫生
养成勤洗手、不随地吐 痰等良好卫生习惯。
健康教育
普及溶组织内阿米巴原 虫防治知识,提高公众 的防病意识。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溶组织内阿 米巴原虫的相关数据进行挖掘和分 析,为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新型药物与疫苗的研究
新型药物
研究开发针对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的 新型药物,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副作 用。
新型疫苗
通过研制针对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的 新型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预防感 染。
对策与建议
加强国际合作
季节性
流行高峰通常出现在雨季 和潮湿季节,这可能与湿 度和温度适宜阿米巴原虫 生长和传播有关。
人群聚集性
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感染 常常在人群密集的地区或 集体中发生,这可能与接 触传播有关。
流行因素与传播途径
水源污染
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可污 染水源,如池塘、河流、 井水等,导致水源性爆发 。
食物污染
阿米巴原虫可污染食物, 特别是水果、蔬菜和饮用 水,通过消化道传播。
第十四节溶组织内阿 米巴原虫概论通用课
件
目录
• 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概述 • 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的生物学特性 • 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的致病性 • 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的防治 • 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的流行病学研
究 • 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研究展望
01 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概述
定义与特性
定义
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也称为痢 疾阿米巴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生 物,属于原生动物界。
04 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的防治
预防措施
改善环境卫生
加强粪便管理,防止粪 便污染水源,推广无害 化卫生厕所。
饮食卫生
保证饮用水安全,避免 饮用生水,食物应煮熟 后食用。
个人卫生
养成勤洗手、不随地吐 痰等良好卫生习惯。
健康教育
普及溶组织内阿米巴原 虫防治知识,提高公众 的防病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史小结
3、离体:
包囊
肠腔型滋养体
包囊
(稀便)
(成形便)
组织型滋养体
排出体外
(脓血便)
三、致病 (Pathogenic)
1. 致病阶段:组织型滋养体
2. 致病机理:与原虫的毒力及肠道环境
有关,宿主的免疫状况有关。
(1)虫体毒力分为有毒株和无毒株两个种群: A.有毒株(致病株)Entamoeba histolytica 侵袭力强,表现为粘附、杀伤、吞噬 B.无毒株(非致病株)Entamoeba dispa(Entamoeba histolytica) (致病株/强毒株)
2、肠腔共栖的阿米巴虫株 (Entamoeba dispar) (非致病株/弱毒株)
一、形 态
(Morphology)
溶组织内阿米巴组织型滋养体 (定向运动)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二、生活史 (Life cycle)
(1)粪便检查:
A、生理盐水涂片法:急性脓血便,阿米巴肠炎稀便; B、包囊浓集法(离心沉淀法):慢性成型粪便(应
多次检查,一次检出率小于 30%,送检 5 次检出 率可达 90% )。 注:粪便送检要求:“五保”(查粪便中滋养体时)
保鲜
保温(放4℃不宜超过4~5小时)温度太低不利于其活动
保洁(不要与尿液混合,盛皿干净)
保质(取粘液和脓血便部分)
保准(注意和其他非致病阿米巴相鉴别,如结肠
内阿米巴)
1、病原性检查:
(1)粪便检查: (2)组织检查:
A、活组织穿刺(如肝脏穿刺); B、结肠镜检:取溃疡边缘,脓腔壁部
(85±%的阿米巴痢疾可用此法检出)。
人体寄生虫学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寄生虫学系
授课人:舒衡平
病例
湖南省卫生厅一干部,男, 45岁。89 年3月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夜汗、 消瘦,到某医院就诊。体查:肝肿大、 肝区压痛,X线检查少量胸腔积液,左肺 上叶见一乒乓球大小圆形阴影。初步诊 断为肺癌。痰液反复检查找癌细胞,未 能查到癌细胞,却查到了一种小小的寄 生虫——
溶组织内阿米巴生活史图
生活史过程
(Process of life cycle)
(四核)包囊 肠腔型滋养体
包囊
侵入肠壁
落入肠腔
组织型滋养体
1. 肠腔内过程(基本生活史过程)
(1)感染 阶段:四核包囊 ; 途径:经口; 方式:误食含四核包囊的食物或水。
(2)脱囊 部位:小肠下段 条件:碱性消化液
1. 肠腔内过程(基本生活史过程)
阿米巴(Amoeba)
阿米巴即变形虫之意,具有宽大叶状伪足
的运动细胞器为其基本特点。
阿米巴多数营自生生活,也有少数营寄生生活 的。寄生在动物体和人体内。
寄生在人体内的阿米巴共有 7 种 寄生在人体的 消化道、腔道。
多数不致病,只有溶组织内阿米巴一种致病。
寄生在人体内的阿米巴
虫
名
溶组织内阿米巴 哈门氏阿米巴 结肠内阿米巴 布氏嗜碘阿米巴 微小内蜒阿米巴 脆双核阿米巴 齿龈内阿米巴 棘阿米巴 ★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 ★
B. 急性病例 : 滋养体能突破粘膜层向疏松的粘膜 下层繁殖扩展,引起液化坏死灶,形成口小底 大的烧瓶样溃疡,溃疡处可查见滋养体,溃疡 间粘膜常正 常。与细菌 性痢疾引起 的弥漫性病 灶迥然不同。
5、肠外阿米巴病:
(1)病变部位:肝、肺(主要); 脑、皮肤、 生殖道(阴道炎、前列腺炎)(次之)。
(2)临床表现:依寄生部位不同,表现不同。 随血流可引起肝、肺、脑脓肿。但一般 常伴有肠阿米巴病史。以肝脓肿最多见, 多好发于肝右叶。常伴有肠阿米巴病史, 肝肿大,肝区痛,进行性消瘦、贫血。
阿米巴肝脓肿
阿米巴肝脓肿切片
四、实验诊断
(Examination of laboratory)
1、病原性检查:
(1)寄居阶段:组织型滋养体。 侵犯部位:结肠组织(回盲部、乙状结 肠)、 肝、肺、脑、皮肤及泌尿生殖道等。
(2)繁殖方式:二分裂法。
生活史小结
1、两个过程: (1)肠腔内过程(基本生活史过程); (2)组织内过程(致病过程)。
2、寄居: (1)阶段:组织型滋养体和肠腔型滋养体; (2)部位:结肠肠腔及肠壁组织,肝、肺、 脑、皮肤及泌尿生殖道。
(2)肠内环境改变: 肠道细菌的协同作用,细菌协同原虫 致病(志愿者吞噬无菌包囊,只发生带虫状 态,随后吞服病人肠道菌种则发生了痢疾)。
(3)宿主的免疫状态: 如宿主免疫力低下或肠粘膜功能受损 时。
3、临床分型:
(1)无症状的带虫者(90± %) (大多数系无毒株的感染)
(2)有症状的感染者(10 ± %) A.肠阿米巴病(Intestinal amoebiasis) : 表现为 阿米巴性结肠炎( Amoebic colitis) (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肿) B.肠外阿米巴病(Extraintestinal amoebiasis): 肝、肺、脑脓肿及皮肤阿米巴病
4、肠阿米巴病:
(1)病变部位: 回盲部、乙状结肠。
(2)临床表现:全身中毒症状轻 A、 典型阿米巴痢疾(急性期):腹绞痛, 里急后重,腹泻,果酱样脓血粘液便, 腥臭,数十次/日 。 B、慢性:腹胀、腹痛、消瘦、贫血等症状。
(3)、病理特征:
A. 在回盲部或乙状结肠 引起原发病灶。除重 症外,原发病灶仅局 限于粘膜层,肠镜检 查有稍隆起的充血小 灶,中央有针尖状的 溃破口。
(3)寄居 阶段:肠腔型滋养体 部位:结肠肠粘膜皱褶处(回盲部、 状结肠,结肠转弯处) 营养:肠粘液、细菌、已消化食物 繁殖方式:二分裂
1. 肠腔内过程(基本生活史过程)
(4)成囊 部位:结肠下段 条件:营养减少、水份减少、粪便成形
(5)离体 阶段:包囊 方式:随粪便排出。
2. 组织内过程(致病的过程):
寄生部位
肠腔 肠腔 肠腔 肠腔 肠腔 肠腔 口腔 眼角膜,脑 脑
★为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偶寄生人体
溶组织内阿米巴
Entamoeba histolytica
P34
溶组织内阿米巴即痢疾阿米巴, 属于肉足鞭毛门、叶足纲、阿米巴 目、内阿米巴科。
寄生在结肠,引起阿米巴痢疾和 各种类型的阿米巴病。
呈全球性分布,多见于热带和亚 热带,发病率 4 千万人±/ 年,死亡 4 万人± /年,其危害性仅次于疟疾和 血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