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第8章通信系统
第八章 CDMA移动通信系统(一)

功率控制的原则是:当信道的传播条件突然改善时, 功率控制的原则 功率控制应作出快速反应(例如在几微秒时间内),以防 止信号突然增强而对其它用户产生附加干扰;相反,当 传播条件突然变坏时,功率调整的速度可以相对慢一些。 也就是说,宁愿单个用户的信号质量短时间恶化,也要 宁愿单个用户的信号质量短时间恶化, 宁愿单个用户的信号质量短时间恶化 防止许多用户都增大背景干扰。 防止许多用户都增大背景干扰。
(2) 正向功率控制。 正向功率控制也称下行链路功 率控制。其要求是调整基站向移动台发射的功率,使 任一移动台无论处于小区中的任何位置上, 任一移动台无论处于小区中的任何位置上, 收到基站 的信号电平都刚刚达到信干比所要求的门限值。 的信号电平都刚刚达到信干比所要求的门限值。 作到 这一点,可以避免基站向距离近的移动台辐射过大的 信号功率,也可以防止或减少由于移动台进入传播条 件恶劣或背景干扰过强的地区而发生误码率增大或通 信质量下降的现象。
(a)
(b)
图 8-1 CDMA蜂窝系统的多址干扰
2. CDMA蜂窝通信系统的功率控制 蜂窝通信系统的功率控制
功率控制技术是CDMA系统的核心技术。CDMA系统是 一个自扰系统,所有移动用户都占用相同的带宽和频率 占用相同的带宽和频率,在 占用相同的带宽和频率 CDMA系统中,不同用户发射的信号由于距基站的距离不同, 到达时的功率也不同。距离近的信号功率大,距离远的功率 小,相互形成干扰,这种现象称为“远近效应” 。CDMA系 “远近效应” 统要求所有用户到达基站接收机信号的平均功率要相等才能 正常解扩,功率控制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它调整各个用户 发射机的功率,使其到达基站接收机的平均功率相等。功率 控制分为前向功率控制和反向功率控制,功率控制的原理有 两种类型: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
《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

《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Signals and Systems一、课程教学目标1、任务和地位:《信号与系统》是通信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通信专业的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求解电子系统的特性,为后续课程(通信理论、网络理论、控制理论、信号处理和信号检测理论等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知识要求:本课程是信息类各专业本科生继“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之后必修的重要主干课程。
该课程主要研究确知信号的特性,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信号通过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以及信号与系统分析方法在某些重要工程领域的应用。
该课程是学习《现代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后续课程所必备的基础。
3、能力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信号分析与线性系统分析的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能对工程中应用的简单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求解。
为适应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在相关专业领域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通过习题和实验,学生应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技能方面有所提高。
二、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2、具体要求:第一章信号与系统[目的要求]1.掌握信号、系统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了解信号的函数表示与图形表示。
3.掌握信号的能量和信号的功率的概念。
4.熟练掌握信号的自变量变换和信号的运算。
5.掌握阶跃信号、冲激信号,及其性质、相互关系。
6.了解系统的性质。
[教学内容]1. 信号、信号的自变量变换。
2. 能量和功率信号的判别方法3. 阶跃信号和冲激信号。
4. 一些典型序列。
5. 连续时间系统和离散时间系统。
6. 系统的性质[重点难点]1. 信号和系统的概念。
2. 能量和功率信号的判别方法3. 信号的自变量变换4. 阶跃信号和冲激信号。
5. 系统的性质。
[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作业] 7道[课时] 6第二章线性时不变系统[目的要求]1. 单位冲激响应的概念。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第八章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

第8章 列车运行控制记录装置 --(LKJ2000型)
列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简介
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简称监控装置(LKJ),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列 车速度控制和运行过程记录的信号设备。
该装置在实现安全速度控制的同时,采集记录与列车安全运行有关 的各种机车运行状态信息,促进了机车运行管理的自动化。是列车运 行信息记录的黑匣子。
8.4 LKJ2000型监控装置的特点
1.车载存储线路参数 2.采用连续平滑速度模式曲线控制 3.实时计算取得速度控制值 4.装置主要控制过程全部通过计算机实现 5.提高可靠性设计 6.提高安全性设计 7.采用了图形化屏幕显示器
8.5 LKJ2000型监控装置的功能
1.监控功能 2.记录功能 3.显示提示功能
8.1 系统组成
三、转储器 转储器可将车载记录数据转录至地面微机系统供分析处理。其内部数据存储器
采用大容量非易失性数据存储器。
8.2 系统通信结构
装置主机采用双套热备冗余工作方式,由 A、B 两组完全独立的控制单元组成。每 组单元都有完整的信号输入及控制输出接口模块,单元内部各不带CPU的模块之间 采用VME并行总线与监控记录模块连接。系统A、B组监控记录模块之间采用同步 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交换,同步通信主要用于A、B机记录数据的传输,以实现两机 记录数据的完全一致。主机箱与显示器及事故状态记录器之间采用与主机箱内部 网络相同的双路CAN网络进行连接。
8.5 LKJ2000型监控装置的功能
二 、 记录功能
3)记录条件 (1)运行记录。 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产生一次参数记录: ① 实际速度变化 2 km/h。 ② 限制速度变化 2 km/h。 ③ 列车管压力或机车制动缸压力变化 20 kPa。 ④ 柴油机转速变化 100 r/min。 ⑤ 机车信号显示及平面调车灯显信息变化。 ⑥ 机车工况变化。
通信原理课件第八章 时分复用(一)

基带信号 m1(t)
m2(t)
信道
低通滤波器 1 低通滤波器 2
m1 ′(t ) m2′(t )
mn -1 (t ) mn(t)
发送端
接收端
低通滤波器 n-1 低通滤波器 n
mn -1 ′(t ) mn ′(t )
图 6-4 时分复用系统示意图
wujing
现代通信原理——第八章 时分复用
8
1路 2路 3路 4路
同步时分复用原理
4 32 1
D CB A d cb a
cC3 bB2 aA1
帧3
帧2
帧1
2
1
B
A
b
a
异步时分复用原理
2b B a A 1
帧6 帧5 帧4 帧3 帧2 帧1
wujing
现代通信原理——第八章 时分复用
12
TDM方式的优点(相对与FDM)
❖ 1、多路信号的汇合和分路都是数字电路,比 FDM的模拟滤波器分路简单、可靠。
❖ 把基群数据流采用同步(SDH)或准同步数字复接 技术汇合成更高速的数据(称为高次群),高次群 的复接结构称为高次群的复接帧。
❖ 对帧的研究是时分复用系统研究的重点,相当于 对频分复用系统中频道的研究。
wujing
现代通信原理——第八章 时分复用
17
E1帧结构源于语音通信:
❖ 抽样频率:
fs=8000Hz
❖ 空分复用方式(SDM,space division multiplex ) 无线通信中(包括卫星通信)的位置复用 有线通信中的同缆多芯复用。
❖ 码分复用方式(CDM,code division multiplex ) 编码发射、相关接收技术。
张宇-信号与系统各章内容整理48学时【最新】

第一章 信号与系统主要内容重点难点1.信号的描述x[n]、x (t ),两者不同之处2.【了解】 信号的功率和能量3.【掌握】自变量变换(计算题目)、理解变换前后图片的缩放或信号的变化4.【了解】 常见信号:指数(j t j n e e w w 、)、正弦(cos cos t n w w 、)、单位冲激(()[]t n d d 、)、单位阶跃(()[]u t u n 、)5.【掌握】用阶跃函数表示矩形函数;冲激与阶跃信号的关系;冲激信号的提取作用;指数信号和正弦信号的周期性。
6.【了解】系统互联7.【掌握】系统的基本性质:记忆与无记忆性、可逆性、因果性、稳定性、时不变与线性。
对已知系统进行性质判断(掌握)1.3、5、71.00cos j n n e w w 、的周期性判断,是周期的条件,若是周期的,则周期:2.00cos j tt e w w 、的周期:自变量变换的量值确定0cos j n n e w w 、的周期性和频率逆转性。
系统的时不变性与线性等性质的证明2T ωπ=02N mωπ=第二章 线性时不变系统第三章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表示FS本章内容安排基本思路:主要内容难点 ✧ 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容易求出:令 ()()x t t d =,对应的输出即为单位冲激响应() h t ;✧ 将任意信号分解为冲激信号()[]t n d d 、的线性组合[][][]; ()()()k x n x k n k x t x t d d t d t t ¥¥-=-=-=-åò✧ 利用L TI 系统的线性和时不变性,在单位冲激响应[]() h t h n 、已知的情况下,推导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系统对任意输入x 的响应:[][][]y n =x n * h n ; y(t)=x(t)* h(t)✧ 利用输入输出的卷积关系,根据单位冲激响应[]() h t h n 、,判断ITI 系统的性质1.【掌握】卷积和2.【掌握】卷积积分3.【掌握】用[]() h t h n 、判断L TI 的性质 4.【理解】 初始松弛 5. 【掌握】任意信号与冲激信号、阶跃函数的卷积性质(对比1章冲激信号抽取作用)卷积运算中,求和或者求积时,上下限的确定本章内容安排基本思路:主要内容难点第四章 连续时间傅里变换CFT✧ L TI 系统对复指数信号st ne z 、响应容易求得:()st H s e 、()n H z z 其中()()s H s h e d t t t +--=ò、()[]kk H z h k z+-=-=å✧ 将周期信号分解为0jk tew 的线性组合,即傅立叶级数表示式:()()()0021jk tjk tTk k k k jk t k Tx t a e a e a x t e dt T πωω+∞+∞=-∞=-∞-⎧==⎪⎪⎨⎪=⎪⎩∑∑⎰✧ 傅立叶级数收敛条件分析✧ 从频域分析系统对信号的作用(3.9、3.10)1.【掌握】连续时间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公式,求常见信号的傅立叶级数 2.【掌握】收敛条件、傅立叶截断时的吉伯斯现象3..【理解】滤波和频谱的概念,能够判断信号是否能通过一确定的滤波器 5.【掌握】RC 回路实现的滤波器的滤波特性分析,滤波器设计时的折衷思想。
5G移动通信系统_第8章_v4_20230414_邓集检

铂松信息
和分布式远程射频单元等,构建高效的无线接入网络架构。
8.1.2 云化对电信业带来的价值
相较于传统概念中的集中式RAN,概念扩展升级之后的C-RAN架构的优 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点
• 也是运营商最为看重的一点,C-RAN的提出降低了运营商的 CAPEX和OPEX。
第二点
• C-RAN是一个绿色的无线接入网,也就是说,C-RAN具有低能 耗的优势。
5 铂松信息
8.1.1无线云化的驱动力
传统的RAN架构中,多种网络标准需要不同的专网来支持,运营成本较 大,在5G网络中,使用一个图8.3的统一接入平台,用户在该平台上可 通过软件调整不同的网络接入制式,达到个性化定制以及便于部署和管 理的目的,最终达到业务之间的高效协调。
4G
Pre5G
5G
WiFi
• 每个基站都要由相关的专业厂商来开发“垂直的解决
1
方案”,一站一案。
• 每个基站上均配有一定数量的天线,这些天线形成一
个扇区,而每个扇区中的天线负责自己小区对应的一
2
部分。
• 由于干扰的存在,系统容量会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
独立开展工作的基站在频谱效率上已经很难再获得增
3
长。
9 铂松信息
8.1.1无线云化的驱动力
式,以更低的成本为移动用户提供多元化的业务支持。
2 铂松信息
8.1.1无线云化的驱动力
超高速率
3D/UHD 视频
eMBB
VR/AR
智能家居
工业自动化
无人驾驶
mMTC 智能交通 URLLC 关键App
高清语音 云办公
云游戏
M2M
智能城市
远程手术
精品文档-数字通信原理(李白萍)-第8章

11
第 8 章 同步原理
平方变换法实现载波提取的原理方框图如图8-1所示。
图 8-1 平方变换法提取同步载波原理方框图
12
第 8 章 同步原理
如果基带信号m(t)=±1, 那么该抑制载波的双边带信号为 二进制相移键控信号(2PSK信号), 这时已调信号sm(t)经过平方 律部件后得
sm2
(t)
1 2
1 2
cos
2ct
(8-3)
13
第 8 章 同步原理
(2) 平方环法。 为了改善平方变换法的性能, 使恢复的相 干载波更为纯净, 可以在平方变换法的基础上, 把窄带滤波器 改为锁相环, 这种实现的载波同步的方法就是平方环法。 其原 理方框图如图8-2所示。 由于锁相环具有良好的跟踪、 窄带滤 波和记忆功能, 因此平方环法比一般的平方变换法具有 更好的性能, 在载波提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v6
1 2
m(t ) s in
v5、v6经过乘法器后得到
(8-6)
v7
v5
v6
1 m2(t)sin
4
cos
1 m2(t)sin 2
8
(8-7)
20
第 8 章 同步原理
当θ较小时, (t)
(8-8)
式中,v7的大小与相位误差θ成正比。v7相当于一个鉴相器的 输出, 通过环路滤波器后就可以控制压控振荡器的输出相位,
图 8-6 DSB信号的导频插入示意图
28
第 8 章 同步原理
图 8-7 (a) 发送端; (b) 接收端
29
第 8 章 同步原理
设基带信号为m(t), 且无直流分量; 被调载波为acsinωct;
插入导频为被调载波移相90°形成的, 为-accosωct。 其中
奥本海姆《信号与系统》(第2版)(下册)名校考研真题-通信系统(圣才出品)

【答案】C
【 解 析 】 线 性 相 位 FIR 滤 波 器 必 满 足 某 种 对 称 性 , 即 h(n) = h( N −1− n) 或 者 h(n) = −h( N −1− n) 。答案中 C 为偶对称,且 N=8,为Ⅰ型 FIR 滤波器。
【答案】 h(n) = 0,n 0 h(t) = 0,t 0 【解析】①对于稳定的又是因果的离散系统,其系统函数 H (z) 的极点都在 z 平面的单 位圆内;②对于稳定的又是因果的连续系统,其系统函数 H (s) 的极点都在 s 平面的左半开 平面。
2.离散系统的模拟可由
【解析】LTI 连续时间系统总可被分解为全通网络和最小相移网络的级联的形式。
三、简答题
1.FIR 数字滤波器必为稳定系统,试说明。[清华大学 2006 研] 解:FIR 数字滤波器的冲击响应是有限长的,因而当有限输入时,必有有限输出,必为 稳定的。
2.已知
LTI
系统的输入
x[n]和输出
y[n]满足如下关系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8 章 通信系统
一、选择题
1.下面给出了几个 FIR 滤波器的单位函数响应。其中满足线性相位特性的 FIR 滤波器 是( )。[东南大学 2007 研]
A.h(n)={1,2,3,4,5,6,7,8} B.h(n)={1,2,3,4,1,2,3,4} C.h(n)={1,2,3,4,4,3,2,1}
k +100
i=k −100
n) e(i
= +
k +n+100
e(i)
i=k +n−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明: 对基带信号进行正弦幅度调制,就等于 在频域将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载频的位置。 为了在接收端能从 y ( t ) 恢复成 x ( t ) , 要求在频
谱搬移的过程中不能发生频谱重叠。 为此,应满足:
1. x ( t ) 必须带限于 M 。 2. c M
8.2 正弦AM的解调
Demodulation for Sinusoidal AM 一. 同步解调:(Synchronous demodulation) 将
第8章
通信系统
Communication Systems
本章主要内容
作为傅立叶分析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本章将 讨论通信系统中的某些基本技术及其分析方法。 1. 正弦幅度调制——DSB调制与AM调制。 2. 同步解调与包络解调;频分复用(FDM)。 3. 单边带(SSB)幅度调制。 4. 脉冲串载波调制与时分复用(TDM)。 5. 脉冲幅度调制(PAM)与脉冲编码调制(PCM)。
已调信号的最大峰值等于载波峰值的 2倍。 这就要求发射机的峰值功率容限是载波功率的 4 倍,发射机的效率是很低的。
m ax
1 .5 Pc 4 Pc 3 8 3 7 .5 %
从功率利用的角度, m 越大越好;从包络检 波的效果来看,m 越小越好。因此,在包络解 调中,通常折衷地取 m 0.5 0.8 。
脉冲串载波调制时能否解调出 x ( t ) ,与脉宽
无关。从时域角度,在一个周期内可以为每一路 信号分配一个时隙,依次传送多路信号。
二. 时分多路复用TDM: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在脉冲串载波的每一个周期里,依次为各路
信号分配一个相应的时隙,在该时隙内传送这
当幅度调制的载波信 号是脉冲串时,称为脉
冲串载波调制。 在频域分析:
C ( j ) 2
Y ( j )
k
a k (
2 T
k)
1 2
X ( j ) C ( j )
2 a k X j ( k) T k
PSK------相位键控(Phase Shift Keying)
二. 脉冲载波的情况: 根据被控制的参量可分为:脉冲幅度调制、脉 冲宽度调制、脉冲周期(位置)调制。 PAM------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
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
技术实现的关键:
采用频率合成技术以保证频率准确度和频率稳 定度,采用锁相技术以保证相位同步。 说明: 由于在已调信号的频谱中同时保留了基带信号 的上、下两个边带,故称其为双边带( DSB ) 调 制。这种调制方式只适合于点对点的通信。 二.非同步解调(包络解调): (Envelope Demodulation)
(3)
j
1
X p ( j )
M
0
M
M
0
j
M
(2)
Y1 ( j )
(4)
1/ 2
Y 2 ( j )
1/ 2
c
0
c
Y ( j )
1
c
0
c
1 / 2
(5)
c
0
c
8.5 脉冲串作载波的幅度调制
Amplitude Modulation with a Pulse-Train Carrier 一.脉冲串载波调制:
频分复用可以大大提高信道频率资源的利用率。
频分复用
对频分多路复用信号解调时,首先要解复用: 从复用信号的频谱中利用带通滤波器滤出所需的 一路信号,然后对该路信号进行解调。
频分多路复用信号的解调
8.4 单边带正弦幅度调制(SSB)
Single-Sideband Sinusoidal Amplitiude Modulation
控制信号称为调制信号 ( Modulation Signal ), 也称为基带信号。 在通信系统中广泛采用调制技术是因为: 1. 任何信道都有它自己的传输特性; 2. 信道的带宽往往比一路信号的带宽要大得多; 3. 若信号以电磁波形式发送到信道,当发射天线 的尺寸大约为信号波长的1/10或更大一些时,天 线的辐射效率最高。
y (t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再次与同频载波相乘,有:
2
w (t ) y (t ) c o s c t x (t ) c o s c t 1 2 x (t ) 1 2 x (t ) c o s 2 c t
显然,只要滤掉第二项即可实现对 x ( t ) 的恢复。
技术关键:
解调端所用的载波必须与调制时的载波完全 同频。 所用理想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要满足:
一路信号。只要各路信号的时隙彼此不重叠,
就可以实现多路信号的同时传送。在接收端通
过循徊检测实现解复用。
时分多路复用的实现:
时分多路复用
时分多路复用的实现
y1 ( t )
y2 (t )
y3 (t )
y4 (t )
8.6 脉冲幅度调制(PAM)
Pulse-Amplitude Modulation 一. PAM调制
以脉冲串作载波的幅度调制,在载波的宽度
内是以调制信号的原始波形为传送对象的。由于
此时 c (2 / T ) 2 M 满足Nyquist采样率,因此,
在 时隙内只需要传送 x ( t ) 的一个样本值即可。
PAM调制就是用 x ( t )在各时隙的样本值去调制
载波脉冲的幅度。
二. PAM系统中的码间干扰 对时分复用的PAM 信号,在理想情况下,各路 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发生波形失真,在接收端只要 通过采样判决就可以实现对每路信号的解复用。
在抑制载波的正弦幅度调制中有双边带、单边带、 残留边带:
DSB------Double side-band
SSB------Single side-band
双边带
单边带
VSB------Vestigial side-band
则称为:
残留边带
对正弦载波的情况,若调制信号是脉冲信号, ASK------幅度键控(Amplitude Shift Keying) FSK------频率键控(Frequency Shift Keying)
x (t )
m ax
K
,定义 K / A 为调制指数 m ,
显然 0 m 1 。
特例 当调制信号是单音正弦时,在 m 1 的情况下,
已调信号的频谱如下:
A
A 2
A
A 2
A
c
0
c
此时,已调信号的平均功率是载波功率的1.5 倍,而这些功率中真正用于传输有用信息的边带 功率只是载波功率的1/2,只占整个已调信号总功 率的1/3。
已调信号的包络将会保
留 x ( t ) 的形状。 此时只需通过简单的包络检波器即可实现从 已调信号中解调出 x ( t ) 。
1 fc RC 1 fM
这种调制方式被称为标准的AM调制。
包络解调付出的代价是发送功率的浪费。因为 加入的载波并不携带任何有用信息,这部分功率 的发射对有用信息的传输是无益的。 如果
8.3 频分多路复用( FDM )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在前面的讨论中已经提到: 信道具有相应的频率特性,不同信道对不同
频段的信号具有最佳传输特性。
信道具有比信号带宽大得多的频带。 如果在一个信道中只能传输一路信号,显然对 有限的信道频率资源是一种浪费。
通常采用的调制方式: 一. 正弦载波的情况:
根据被控制的参量分为:
AM------Amplitude Modulation
FM------Frequency Modulation
PM------Phase Modulation
角度调制
在正弦幅度调制中,又有带载波和抑制载波的:
AM/wc----AM/with carrier AM/sc-----AM/suppressed carrier
针对由于信道带宽有限而产生的码间干扰,
应该在形成 PAM 信号时,使用一种非矩形的脉 冲作为载波。这种脉冲在所有采样判决时刻都过 零点,而且是带限的,其最高频率在信道的通带 内。例如采用如下脉冲:
SSB信号的产生: 1 .滤波法: 利用边带滤波器,滤除一个边带。
2 . 移相法:
(2)
SSB下 SSB上
+
(1) (4) (3)
(5)
其中:
s in c t
(
j
)
j
(
c ) ( c )
(
c
j
0
)
c
(1)
X ( j )
当 c c不随时间变化,而且 c c
讨论的解调系统实现解调。
2
时,
co s( c c ) 是一个常数。此时,可以通过前面
当 c c
实现解调。
2
时,由于 cos( c c ) 0 不能
可见,必须要求调制和解调时所使用的载波 不仅要严格同频,而且要相位同步(以保证相位 差 与时间无关)。因此这种解调方法称为 c c 同步解调(Synchronous Demodulation)。
要想从已调信号的包络解调出原基带信号,必
须要求已调信号的包络完全保留基带信号的形状,
即要求调制信号始终非负。为此,要在DSB调制
方案中加入足够大的载波分量。
y ( t ) A x ( t ) cos c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