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汇总
(完整版)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汇总,推荐文档

1、2000年12月15日,金华市卫生防疫站在金华市区五里牌楼农贸市场内查获1500公斤的“毒瓜子”。
这些西瓜子生产中掺了矿物油,同时福建、河南、广东、南京等地也发现了“毒瓜子”。
点评:在中国许多县级以下的农贸市场里许多食品特别是炒货,都是自制自销的,这些摊贩在市场上有摊位店铺,在家里或其它较隐的地方有自开的加工厂。
加工爪子花生等一些炒货,这些加工厂所用的场所完全没有卫生可言,也没有任何审批手续,就是有往往都是很形式的东西,他们加工时所用的油当然不会是好油,来源渠道也完全不清楚,反正会有人专门到店铺里来推销,会自动送上门来,加工者并不管油到底好不好,只要便宜就行,他们明知不会是好油,但也不会想到可能是毒油,他们的商品会通过各种渠道流通到全国各种经营场所。
包括各种大型超市。
特别是各种宾馆酒家等,事实上炒货的“脏”说出来足可让人大倒胃口,他们所谓的工厂办了十几年,从来就没有卫生部门的工作人员去过,一,他们的厂是地下的,二,这方面好象没有人去管,当地zf为了地方经济往往都是采用宽松政策,其实他们也不知道这食品到底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三,从来就没有人问过、查过商贩货物的来源和渠道,四,对于炒货并没有一些相关的较详细的法规可寻可依,特别是对一引起自产自销的小作坊,完全就没有相关措施。
五,中国人喜欢“运动”,往往是发现严重问题后就来一下“运动”,而不法商人为了利益是挖空心思,无孔不入,无时不动,而监督部门则是上面叫动他才动,在“运动”与“运动”的时间里,谁去保证商品的质量呢?2、2001年3月至9月期间,广东河源某饲料公司因购买“瘦肉精”即盐酸克伦特罗生产猪用混合饲料,导致11月7日河源484名市民因食肉中毒。
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除了法律方面的局限性,还在于我们广大民众特别是官员对各种知识的贫乏,试想:在各种食品安全事件曝光之前,又有几位官员清楚“瘦肉精”“苏丹红”“牛肉精膏”等概念呢?在食品安全的监管中,最需要监管的是流通渠道和商品来源,可是监督部门人浮于事,有几个真正为人民的生命安全着想并时时牵肠挂肚呢?3、2001年9月3日,吉化公司所属的16所中小学校发生严重的豆奶中毒事件。
历年食品安全事故

历年食品安全事故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历年食品安全事故》的内容,具体内容: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呈愈演愈烈之势。
食品安全问题给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卫生系统带来巨大损失,成为造成严重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供大家参考。
1...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呈愈演愈烈之势。
食品安全问题给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卫生系统带来巨大损失,成为造成严重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供大家参考。
1、2020年7月,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卷土重来":在青海省一家乳制品厂,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达500余倍,而原料来自河北等地。
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要求严肃查处,杜绝问题奶粉流入市场,彻底查清其来源与销路,坚决予以销毁,并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
2.2020年7月5日报道最近有调查发现,美国的麦乐鸡竟然含有橡胶化学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
美国麦当劳发言人称,在麦乐鸡中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是基于安全理由,用以防止炸鸡块的食油起泡。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动物测验显示,这种物质对人体无害。
3.2020年5月23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曝光:售价上千元、用于养生保健的"天然紫砂煲"竟然是由普通泥土与化学物质混合而成。
然而,历经近一月的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的"紫砂门"事件,权威部门终于做出结论:专家认定紫砂安全无毒。
4.2020年3月19日,调查负责人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召开新闻发布会,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紧规范废弃油脂收集工作,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据报道,目前中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至300万吨。
医学研究称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强烈致癌,毒过砒霜100倍。
5.2020年11月,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被海口市工商局推向消费者的关注中——两家公司生产的部分批次果汁饮品近日被该工商局检测出"含砒霜"。
近十年中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大盘点

4月17日凌晨,沈阳市公安局调集皇姑、和平、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分局警力开展端窝点行动,在该大棚内查获使用有害非食品添加剂制成的豆芽2吨,半成品8吨。有数据指出沈阳市场上近三分之一是毒豆芽。了让食物更加漂亮、增加黄豆发芽率,这些豆芽里被加入了尿素、恩诺沙星等违法添加剂。其中尿素用量超标27倍;恩诺沙星是一种抗生素,一般用在动物身上;6-苄氨基腺嘌呤长期食用则会在人体内产生可致癌的亚硝酸盐。
2011
催熟芒果
4月6日上午,媒体走访了华润万家、人人乐等大型超市。发现果品区大多摆放着用保鲜膜包裹的芒果,长得饱满,色泽鲜黄。而海南芒果5月中旬才成熟,现在市面上出售的芒果基本都是被一种叫“乙烯利释剂”的“药”催熟的。
“乙烯利释剂”是一种低毒农药,如果用量过大、就会超出国家标准,食用后人体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提醒广大消费者,吃芒果时,最好清洗干净、去皮食用。
同类事件回顾:
1998年5月,刚回归不到一年的香港同胞,因宴请客人食用内地供应的猪内脏,共造成有17人中毒的恶性事件,经香港《东方日报》等传媒竞相报道,惊动了中央政府高层,才终于撕开了“瘦肉精”在中国危害的黑幕。内地传媒也纷纷跟进。
1998年中国内地首次发生了“瘦肉精”中毒事件:从外地回广州探亲的王小姐投诉,她一家6口进食了含“瘦肉精”的猪肝后,发生手脚颤抖、头痛、气促等不适。虽然此前曾在内地市面上售卖的猪肝中检测出“瘦肉精”,但进食含“瘦肉精”食品导致发生食物中毒,在内地还是首次。
问题银鱼用福尔马林
南京被曝小龙虾事件之后,其他水产品的安全问题也一并关注起来。2010年8月疾控中心公布了水产品抽检结果,共计有3种水产品被查出含有孔雀石绿、甲醛等违禁成分。无独有偶,2011年4月青岛市城阳质监局接市民举报,在一民房内查获大量“问题银鱼”。据统计,现场共查获小银鱼1.6吨,福尔马林100公斤。
中国重大食品安全案例

中国重大食品安全案例
一、三聚氰胺奶粉事件。
这事儿当年可轰动了。
一些不良奶粉厂商,为了让检测的时候蛋白质含量数据好看,就往奶粉里加三聚氰胺。
这三聚氰胺可不是啥好东西,根本就不能被人体正常吸收,结果好多小宝宝喝了这种奶粉后,都出现了肾结石等严重的健康问题。
那些可爱的小宝贝们,有的肾都被结石折磨得不行了。
全国上下都愤怒了,这简直是拿宝宝们的健康开玩笑啊。
那些无良企业最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个事件也让咱们国家对食品安全监管更加重视了,标准也更严格了。
二、地沟油事件。
你能想象有人把从下水道里捞出来的油重新加工,然后再送上咱们的餐桌吗?没错,地沟油事件就是这么可怕。
一些不法分子,收集饭店下水道里那些油腻腻、脏乎乎的泔水油,经过一些简单又恶心的加工,伪装成正常的食用油。
这些地沟油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吃多了对身体那可太有害了,什么肠胃病啊,致癌风险都会大大增加。
老百姓知道这事儿的时候,都觉得太恶心了,在外面吃饭都提心吊胆的。
后来国家大力打击地沟油的生产和销售,就是要把这种恶心又危险的东西彻底赶出咱们的餐桌。
三、瘦肉精事件。
那些养猪的人里啊,有一小撮贪心的家伙。
他们想让猪长得瘦肉多,卖相好,就给猪喂瘦肉精。
这瘦肉精可不得了,猪吃了它虽然是长瘦肉了,但是人要是吃了含瘦肉精的猪肉,那心跳就会加速,就像刚跑完百米冲刺一样,还会手抖、头晕呢。
好多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了这种猪肉,身体出现各种不舒服。
这事儿被曝光后,大家买猪肉的时候都开始小心翼翼的,监管部门也加大了对猪肉市场的监管力度,坚决不让这些喂了瘦肉精的猪肉流入市场。
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重大事件

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重大事件1、毒大米事件:2000年12月4日,广东省市卫生防疫部门、市区工商部门查封了八吨掺了石蜡油的东北大米。
2001年广州7月又在天平架牛利岗一货仓商店有掺有矿物油的“毒米”查处300吨“毒大米”经过漂白等加工……。
致癌大米”一般由霉变、生虫的陈旧米加工而成,经过去皮、漂白、拌油之后才能摇身变成“优质大米”,所以一般这些米粒都不怎么完整、完滑,如未加香精则仍有股霉味,如加上香精则会发出其它香味。
毒大米”的主要有害物质是黄曲霉,在食品污染的因素中,生物毒素污染危害最重大,而黄曲霉毒素则因其对人、畜肝脏的剧烈损害而名列毒性之首。
有资料记载,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以上。
2008年9月日本市场也出现了“毒大米”事件,但是事情暴露后,当事人日本奈良米谷销售公司社长中川昭一(54岁)无法活下去,以自杀谢罪。
2、敌敌畏火腿事件:2003年11月16日“敌敌畏金华毒火腿”被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之前在2002年金华市有关部门的一次调查中,发现使用违禁药物生产火腿的企业就有25家之多。
据知情人说,往火腿里添加敌敌畏在当地早就是一个公开的秘密,用敌敌畏等违禁药物加入水中,来浸泡猪腿为了防止蚊蝇和生蛆。
为什么被当地人认为是“公开的秘密”的加工法可以沿用那么多年,原因是地方保护主义在作怪。
3、苏丹红事件:2005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署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一份召回通告——亨氏、联合利华等30家企业的359种食品中,可能含有具有致癌性的工业染色剂“苏丹红1号”。
随后,一场声势浩大的查禁“苏丹红1号”的行动席卷全球。
2005年3月2日,北京市政府食品安全办公室向社会通报,经检测认定,广东亨氏美味源辣椒油中含有“苏丹红1号”,打响了全国查处涉红食品的第一枪。
从3月5日开始,“苏丹红1号”被滥用为食品添加剂的情况就不断被广东、云南、上海、浙江、福建、四川等地的工商、质检部门检出。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从辣椒酱、辣腐乳、酱腌菜,到肯德基新奥尔良烤翅、长沙坛坛香牌风味辣椒萝卜、河南豫香牌辣椒粉以及方便面里相继被检出了“苏丹红1号”……。
历年的食品安全事件集合及评价

食品安全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民生问题,而历年来也发生过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
这些事件不仅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威胁,还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以下是历年的食品安全事件集合及评价。
1.2024年中国奶粉事件:这是中国近年来最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之一、数家大型奶粉生产企业被曝充气、掺假、添加有害物质等问题。
事件导致六个月以下儿童数千例肾结石病例,严重影响了国内奶粉市场的信任度。
这一事件揭示了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追求利润而忽视产品品质和消费者安全的现象。
2.2024年日本核辐射污染食品事件:福岛核事故造成的辐射泄漏导致日本部分地区食品受到污染。
蔬菜、饲料、水产品等大量出现放射性物质超标情况。
虽然政府及时采取了措施,但此事件仍然引起了广泛的恐慌和质疑。
这一事件再次提醒了人们对核能及其使用安全性的警觉,为食品安全问题提出了更高要求。
3.2024年美国马铃薯片事件:此次事件引起了全球对转基因食品的关注。
一项研究发现,在美国销售的马铃薯片中含有转基因生物(GMO)成分,而转基因食品的风险存在争议。
此事件引发了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担忧,推动了全球对食品基因改造的立法和监管。
5.2024年印度塑料稻事件:印度锡尔赫鲁鲁杰邦的农民使用塑料颗粒来制作稻米,使得这种假稻米在市场上被贩卖。
塑料被曝光后,人们对塑料颗粒的使用风险和对食品安全监管的不满加深。
此事件引发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关注,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不仅令人震惊,也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深思。
它们揭示了食品供应链的漏洞、监管体系的薄弱以及企业追求利润的短视行为。
这些事件引发了国内外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并对食品行业以及相关政府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的来说,历年的食品安全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食品安全是一个关系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加强监管和改善食品供应链,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可靠性。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汇总

1.2024年“瘦肉精”事件:中国台湾地区曝光了一起使用瘦肉精来提高猪肉瘦肉率的食品安全案件。
这引发了公众对于农药和兽药在食品生产和加工中的滥用的担忧。
2.2024年“苹果门”事件:湖北武汉一家食品加工企业被曝光在苹果制品中添加了过氧化苯甲酰,这是一种有毒化学物质。
这次事件让公众对于食品加工企业的合规性产生了怀疑。
3.2024年“地沟油”事件:中国上海和其他地区曝光了一系列使用回收废油制造食用油的案件,这些废油主要来自餐馆排放的污油、污水和生活垃圾。
人们担心这些回收的废油中可能含有剧毒的物质,对身体健康构成风险。
4.2024年“大米门”事件:中国湖南一些地区曝光了一起将塑料袋和橡胶粉装入大米中销售的案件。
这让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和食品生产环节中的欺诈行为产生了质疑。
5.2024年“追溯门”事件:中国安徽一起麻辣香锅中使用过期、滥用农药的案件引发了公众对于食品追溯体系的关注。
这次事件揭示了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漏洞和管理薄弱环节。
6.2024年“疫苗门”事件:中国长春长生生物科技公司被曝光生产和销售造假狂犬疫苗事件,导致广大公众对于疫苗安全问题产生了恐慌和忧虑。
这次事件揭示了疫苗监管的重要性和合规性的关键。
这些事件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公众的担忧,也对国际市场产生了严重影响。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挑战,在全球贸易中起到了重要角色。
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都在采取措施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防控能力。
为解决这些食品安全问题,相关措施应该包括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提高监管人员的培训和素质,加强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追溯体系建设,增加食品抽检力度,并加强信息公开和消费者教育等方面。
只有综合运用各项措施,才能有效保障食品安全,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利益。
总结而言,近年来的食品安全事件提醒我们,食品安全问题仍然严峻。
只有加强相关监管和措施,加大处罚力度,加强行业自律,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近年来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概述

近年来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概述引言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随着食品供应链的全球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给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威胁。
本文将概述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旨在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警惕,加强食品监管措施,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
事件一:毒奶粉事件2008年,中国爆发了一起重大的毒奶粉事件。
多家奶粉生产企业添加了含有工业用途的化学物质——三聚氰胺,导致数千名婴儿患上尿路结石、肾脏疾病等严重健康问题。
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媒体报道,对中国的食品安全形象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此后,中国政府加强了食品安全监管,出台了一系列严厉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以保障食品安全。
事件二:瘦肉精丑闻瘦肉精是一种生长促进剂,被用于家禽和畜牧业中,以增加肉类产品的产量。
然而,瘦肉精在人体摄入过多后可能对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2011年,台湾曝光了多家餐饮连锁企业使用了含有瘦肉精的肉类制品,引发了广泛的舆论关注和公众恐慌。
此后,各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监管、提高法律法规的惩罚力度,以防止瘦肉精的滥用。
事件三:塑化剂污染食品油塑化剂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用于软化塑料。
然而,过多摄入塑化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2013年,台湾爆发了一起塑化剂污染食品油的丑闻。
调查发现,许多食品油生产商为了降低成本,掺入了工业用途的塑化剂,导致了许多人食用油中的塑化剂超标。
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于食品油安全的广泛担忧,并促使政府加强了食品检测和监管措施。
事件四:有毒农药残留农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保护作物免受害虫侵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存在着农药使用不当的情况,导致农药残留超标。
近年来,多个国家爆发了一系列相关的食品安全事件。
例如,某国爆发了一起农药残留超标的饮料事件,这些饮料中含有高剂量的有毒农药,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这些事件引起了公众和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迫使政府采取措施加强农药使用的监管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菌。该菌属于致病菌,人体摄入后会引起腹泻、发 烧等症状。
看完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不禁想起了《美人鱼》里的一段话: 如果世界上连一滴干净的水和一口新鲜的空气都没有了,那你赚 再多的钱还有什么用?还不是照样等死。
“如果世界上连一口干净的食物都没有了,那赚再多的钱也还 是吃着垃圾食物”,所以在这里呼吁大家,尤其食品行业的同志 们,要时刻关注食品安
2015年8月台湾爆出一个新闻,说黑糖中含有大量致癌物——丙烯酰 胺。动物试验表明,丙烯酰胺具有潜在的神经毒性、遗传毒性和致 癌性。不过,目前人类中的研究尚未确认丙烯酰胺的摄入量、相关 生化标志物水平与多种癌症风险之间的关联。-----科学网博客《黑糖, 那些不得不说的秘密》
走私“僵尸肉”流入餐桌 2015年6月1日,海关总署在国内14个省份统 一组织,开展打击冻品走私专项行动,共查获42万吨僵尸肉,价值30多 亿元,部分走私冻肉已经进入市场。据调查,这些肉制品曾被作为“战
“O-157”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在美国以及欧洲、澳洲、 非洲等地也发生过。
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 估计,“O-157”在美国每年 可造成2万人生病,250至 500人死亡。
2000年12月15日,金华市卫生防疫站在金华市区五里牌楼农贸市场 内查获1500公斤的“毒瓜子”。这些西瓜子生产中掺了矿物油,同 时福建、河南、广东、南京等地也发现了“毒瓜子”。
2003年12月3日,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佛山、江门 两地的鱼翅、开心果加工企业进行执法检查,现场查获 用工业双氧水加工过的鱼翅成品、开心果等干果类食品 成品。
2004年“陈化粮”事件曝光,全国10多个省市粮油批发市场发现 有国家粮库淘汰的发霉米,含有可致肝癌的黄曲霉素。黄曲霉素 是目前发现最强的化学致癌物,试验显示其致癌所需时间最短仅 为24周。
2002年5月21日,长春市卫生局查处一处用牛血、猪血和化工原料加 工假“鸭血”的黑窝点,制造假“鸭血”的化工原料一般为建筑或 化工用品。
2003年11月16日,“金华火腿敌敌畏”事件被曝光,金 华市的两家火腿生产企业在生产“反季节腿”时,为了 避免蚊虫叮咬和生蛆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剧毒农药敌敌 畏。
以减少患癌的风险”的建议仍然有效。
“饿了么”惊现黑心作坊,看完你还会饿么…饿了么电 商被曝脏乱差, 统计,结果显示:三大平台30家餐厅仅15家有资质!
据悉,2016年上半年,宁波口岸进口食品1.2万余批 次,其中有240批次不合格,占总批次的2%。6月12 日,宁波检验检疫局从印尼威化饼干中检出大肠菌
鞋油、油漆等工业色素,毒
性也更大。国际癌症研究机
构将苏丹红Ⅳ号列为三类致
癌物。
北京“福寿螺事件” 北京市有23名消费者 在一家酒楼食用“凉拌螺 肉”后,引发广州管圆线 虫病(属于脑膜炎一种) 管圆线虫病:是鼠类的肺线 虫,属后圆科,寄生于肺动脉。 该病的罪魁祸首主要是福寿螺。 人食用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福 寿螺后即可被感染。该寄生虫 寄生在人的脑脊液中,引起头 痛、头晕、发热、颈部强硬、 面神经瘫痪等症状,严重者 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略储备物质”长年保存在拉美某国的冷库里,已经严重过期。侦查人员 提供的资料表明,这些肉制品是在上世纪的1974年被冷冻起来的。
WHO“红肉致癌”报告引发热议 WHO属下的国际癌症研究 机构于2015年10月26日就食用加工肉类和红肉的致癌性发 表了最新评估报告,把加工肉类归类为“令人类致癌”;
红肉则“可能令人类致癌”。世卫随后于10月29日发表声 明澄清,2002年所提出“人们应节制进食保藏的肉制品,
食品安全与卫生事件大盘点
1996年6月,日本多所小学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发现 元凶为“O-157”大肠杆菌,至当年8月日本全国患者达 9000多人,7人死亡。
大肠杆菌O-157:“O-157”常附在家畜内脏表面,耐冷 冻,在20摄氏度时即可繁殖。在人的体温下,其增殖能 力可提高4倍。不耐高温,75摄氏度即可致死。
全及卫生问题,为食品
安全尽一份力!
2013年5月,湖南省攸县3家大米厂生产的大米被查出镉超标。5月16 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其网站公布了2013年第一季度抽 检结果,不合格的8批次原因都是镉含量超标。
2013年9月23日,汇源、安德利和海升三大果汁巨头被报道向果农大 量购买“瞎果”,再用来制成果汁或浓缩果汁,自此,该三大上市公 司陷入“烂果门”事件。
2008年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
2008年6月28日,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宗患“肾结石” 病症的婴幼儿。经卫生部证实,三鹿牌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是不法 分子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含量,而人为加入的。三鹿毒奶案由 2008年12月27日开始在河北开庭研审,2009年1月22日下判。自08年7 月始,全国各地陆续收 治婴儿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多达 1000余人。
2005年3月15日,上海市相关部门在对肯德基多家餐厅进行抽检 时,发现新奥尔良鸡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调料中含有“苏丹红一 号”成分。
2005年海鲜产品体内含有“孔雀石绿” 2005年6月5日,英国媒体报道:英国食品标准局在英国一家超市出售的 鲑鱼体内发现“孔雀石绿” ,由此,国家农业部办下发了查处“孔雀石绿” 等禁用兽药的紧急通知。 很多渔民用它来预防鱼的水霉病、 小瓜虫病等;运输时,为了使鳞受损的 鱼延长生命,鱼贩也常使用孔雀石绿。 危害:能引起动物肝、肾、心脏、脾、 皮肤等脏器和组织中毒。 进入人体后 具有高毒素、高残留和致癌、致畸、 致突变作用,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2001年9月3日,吉化公司所属的16所中小学校发生严重的豆奶中毒 事件。万余名学生饮用学校购进的“万方”牌豆奶后,6362名学生 集体中毒。
2002年2月,用去年的陈月饼非法生产汤圆的恶性事件被查处。据当 地工商部门介绍,在所查获的汤圆馅是由去年中秋节期间生产的月 饼经粉碎后制得,月饼早已超过保存期,有些已发霉变质,甚至被 鼠咬。
2010年7月,三聚氰胺超 标奶粉事件“卷土重来”: 在青海省一家乳制品厂,检测 出三聚氰胺超标达500余倍, 而原料来自河北等地。
2011年“瘦肉精”事件
2011年央视3·15特别节目曝光,双汇使用瘦肉精喂养的猪肉事件。遭 曝光后,因流入含有“瘦肉精”生猪的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已经被停 产整顿,紧急召回涉案的肉制品和冷鲜肉。相关涉案人员也收到了法律 的制裁。“瘦肉精”属于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把“瘦肉精”添加到饲 料中,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
2004年5月,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的一期“龙口粉丝掺 假有术”节目揭露,部分正规粉丝生产商为降低成本,在生产中 掺入粟米淀粉,并加入了可能致癌的碳酸氢铵化肥、氨水用于增 白。
2004年4月30日,“大头娃娃”事件曝光,安徽省阜阳市查处一 家劣质奶粉厂。该厂生产的劣质奶粉几乎完全没有营养,致使13 名婴儿死亡,近200名婴儿患上严重营养不良症。
2006年11月17日,上海市抽检的30件冰鲜或鲜活多宝鱼全部含有 硝基呋喃类代谢物,部分样品还被检出环丙沙星、氯霉素、红霉 素等多种禁用鱼药残留,部分样品土霉素超过国家标准限量要求。
2007年4月12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销售的“思念”、“龙凤” 品牌云吞及水饺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检测结果的公布之 后,商家采取措施,对购买到问题批次产品的消费者提供退货服 务。
2006年苏丹红鸭蛋又惹祸端
2006年11月12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由河北某禽蛋加 工厂生产的一些“红心咸鸭蛋”在北京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物质苏 丹红。部分河北农户用添加了工业染料苏丹红的饲料喂养鸭子, 导致蛋黄内含有偶氮染料苏丹红Ⅳ号,经检测发现含有,含量最 高达到了0.137mg/kg。苏丹红分为Ⅰ、Ⅱ、Ⅲ、Ⅳ号,都是工业 染料,有致癌性。苏丹红Ⅳ号 颜色更加红艳,常被用来做
“瘦肉精”危害:瘦肉精的主要添加成分盐酸克伦特罗属于非蛋白 质激素,耐热,使用后会在猪体组织中形成残留,尤其是在猪的 肝脏等内脏器官残留较高,
食用后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其主
要危害是:出现肌肉振颤、心慌、
战栗、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
害更大,
严重的可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