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豆的生产工艺说明

合集下载

纳豆菌的提取和纳豆的制作

纳豆菌的提取和纳豆的制作
2. 在实验室用普通灭菌锅在充分放汽后,121摄氏 度高温高压处理15~20min,以豆子很容易被用手 捏碎为宜,宜蒸不宜煮,煮的水分太多。
3.在大豆被蒸熟前,在浅盘中铺好锡箔纸,用筷子等 尖细物在锡箔上打多个气孔,灭菌备用。搅拌时 要用的橡胶手套也要用开水灭菌。
4.大豆蒸熟后,不开蒸锅的盖子,直接倾去锅内的水。 将蒸锅的大豆无菌转移到灭菌盆或罐内,立即盖 盖,以免杂菌污染。
实验日程安排
• 第一周:配置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酪蛋白培养基各250ml;100ml无 菌水;包好12个培养皿,6个试管;高压蒸汽灭菌
• 第二周:制备纳豆的稀释液10-2、10-3、10-4,利用涂布平板法对菌进 行培养
• 第三周:对培养出的细菌镜检,将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筛选,接种到酪 蛋白平板上进行筛选
纳豆菌的分离提取步骤
• 菌株分离:取上述品种的纳豆若干粒,放入装有 25mL 无菌水和十余颗玻璃珠的锥形瓶中,室温 下浸提。振荡多次,获得菌悬液,以十倍稀释法 稀释至10-2,10-3,10-4,涂布于牛肉膏蛋白胨 培养基。放入恒温培养箱中,30℃培养24h。
• 镜检:确定培养出的微生物的形态特点。
实验原理
食品纳豆中含有的纳豆菌,主要指枯草芽 孢杆菌(Bacillus natto),在通过其发酵 大豆的过程中,通过枯草芽孢杆菌对蛋白 质和糖类特别的直接利用功能,在枯草芽 孢杆菌的生长过程中,又利用大豆本身的 营养成分,分泌和合成了很多种酶类、维 生素、氨基酸及其它只有纳豆特有的营养 素和生理活性物质,使得发酵后的大豆中 更富营养,称之为纳豆。
5. 在已灭菌的杯中用10ml开水溶解盐(约0.1%)、糖(约 0.2%)和0.01%纳豆菌,如果觉得体积太小,不易均匀喷洒于 大豆中,也可用20—30ml的水,注意水的多少会影响纳豆的粘 滞性和嚼感,将混合液喷洒于大豆中搅拌均匀。 6. 把接种好的大豆均匀地平铺于灭好菌的锡箔纸上,厚约2— 3cm,不宜太厚。将锡箔纸折过来(或用另一种锡箔纸)铺盖 于豆层上面。然后在上面再铺接种好发酵剂的大豆,厚约23cm,上面也盖上一层纱。注意:如果发酵中勇气不好,做出 的纳豆会以苦,如果勇气太大,纳豆表面会过干,不利于充分 发酵。发酵环境的湿度要高。 7. 37—42摄氏度培养20—24h。也可以在30摄氏度以上的自 然环境中发酵,时间适当延长。当发酵完时,纳豆基本上做成 了,揭掉锡箔纸或纱时,会看到豆子表面部分发灰折色,室内 漂满纳豆的芳香。稍有氨味是正常的,但氨味过于强烈,则有 可能有杂菌生长了。

纳豆标准工艺

纳豆标准工艺

纳豆标准工艺【纳豆标准工艺】一、纳豆的历史其实啊,纳豆可不是什么新兴的食物,它在日本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啦。

据说在古代日本,有位僧侣偶然发现煮熟的大豆放在稻草里发酵后,变得黏糊糊的,还有一股特殊的气味。

尝试吃了之后,发现居然对身体有不少好处,这就是纳豆的起源。

纳豆在日本的传统饮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过去,纳豆常常是平民百姓餐桌上的常见食物,尤其是在冬季,因为它富含营养,能够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和养分,帮助人们抵御寒冷和疾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纳豆不仅在日本广受欢迎,还逐渐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二、纳豆的制作过程1. 准备优质的大豆说白了就是要挑选颗粒饱满、无破损的大豆。

这就好比盖房子得先有好的砖头一样,优质的大豆是制作美味纳豆的基础。

2. 浸泡大豆把选好的大豆泡在水里,一般得泡上十几个小时。

这一步就像是让大豆们先喝饱水,为接下来的“变身”做好准备。

3. 蒸煮大豆泡好的大豆要放进锅里蒸煮,要把它们煮得软软的、熟透了。

想象一下,这就像是给大豆们洗了个舒服的热水澡,让它们变得更加柔软。

4. 接种纳豆菌煮熟的大豆晾凉到一定温度后,就要接种纳豆菌啦。

纳豆菌就像是一群神奇的小精灵,会让大豆发生奇妙的变化。

5. 发酵接种完纳豆菌的大豆,要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

这个过程一般需要18 - 24 小时。

在这期间,大豆会逐渐变得黏黏的,产生特有的气味。

就好像是大豆们在进行一场神秘的魔法仪式,慢慢地变成了我们熟悉的纳豆。

6. 冷藏发酵好的纳豆,要放进冰箱冷藏一段时间,这样可以让纳豆的风味更加独特。

三、纳豆的特点1. 独特的口感和气味纳豆的口感黏黏的,还能拉丝。

有的人可能一开始不太习惯,觉得它有点怪怪的。

但其实啊,就像榴莲一样,一旦你接受了它的独特,就会爱上它。

它的气味也比较特殊,有一种发酵的味道,这也是纳豆的标志之一。

2. 丰富的营养成分纳豆富含蛋白质、维生素K2、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物质。

比如说,蛋白质是我们身体的建筑材料,能帮助我们生长和修复组织;维生素K2 对骨骼健康很重要,就像给骨骼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

纳豆激酶生产工艺

纳豆激酶生产工艺

纳豆激酶生产工艺纳豆知识1、纳豆和纳豆激酶的生产工艺(1)、纳豆的生产过程:精选小粒黄豆→浸泡→清洗→蒸煮→沥干→降温至70度→无菌接种(纳豆菌)→35-52度培养24-36小时→分装→冷冻保存→纳豆纳豆是日本的传统食品,是选用优质黄豆经纳豆菌生物发酵而成。

纳豆的外表带有一层白霜,用筷子搅拌时,会拉出粘丝,拉丝越多越好。

纳豆常配入海鲜酱油、芥末等调味料直接食用,也可烹制各类菜肴。

纳豆需要冷藏保鲜,保质期一般在7~10天。

近几十年来,随着纳豆的有益健康的功能不断被发现,纳豆在日本风靡全国,不断掀起"纳豆热潮"。

目前,日本纳豆产业的年销售额已达2000亿日元(折合150亿人民币)。

(2)、纳豆激酶的生产工艺:1:生产纳豆激酶有两种做法。

一是考虑到纳豆激酶属于高分子物质,所以只要将高分子物质抽取出来即可。

但是用这种方法纳豆中的维他命和纳豆菌也会一起被舍弃掉。

另一种方法是有选择地抽取纳豆菌和纳豆菌的副产物。

用这种方法的话,纳豆菌中所包含的全部的物质都有可能抽取出来。

两种抽取方法谁优谁劣可谓一目了然。

生产的纳豆激酶粉末含有纳豆菌所能生成的全部物质。

正因为如此,能够生产自然的、稳定性高的纳豆激酶粉末。

详细请登陆 2、纳豆激酶纳豆中的纳豆激酶是直接分解血栓的纤维蛋白酶。

具有强大的溶栓作用,比尿激酶的能力还要强,每克湿纳豆溶栓效果相当于尿激酶1600FU,在胃肠中不失活。

纳豆激酶对血栓的作用时间长,与尿激酶3~5分钟作用时间相比,纳豆激酶作用长达8小时,而且安全、无副作用。

食用纳豆后,测定血液中形成血栓的物质会慢慢减少,溶解血栓的物质会越来越多,达到动态平衡。

常吃纳豆还会将毛细血管中的血栓溶解掉,有效改善微循环障碍。

A、人体实验结果发现纳豆激酶有以下作用:(1)缩短血栓溶解时间(2)增加血栓溶解面积(3)增加血栓溶解产物上图()是:纳豆消除体内血栓的临床实验(西村《视膜中心静脉闭塞症的治疗效果》)。

纳豆的生产工艺

纳豆的生产工艺

纳豆的生产工艺【纳豆的生产工艺】一、纳豆的历史其实啊,纳豆可不是什么新玩意儿,它在日本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啦。

据说在古代日本,纳豆是穷人们的美食,因为它制作简单,成本又低。

纳豆最早起源于中国,后来传入日本。

在日本的江户时代,纳豆就已经成为了百姓们日常饮食中的一部分。

那时候,纳豆通常是在冬天制作,因为低温更有利于纳豆菌的生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纳豆逐渐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甚至还被认为是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食品。

比如说,在日本的一些传统观念里,认为纳豆可以增强体力、预防疾病。

二、纳豆的制作过程1. 准备材料制作纳豆,首先得把材料准备齐全。

说白了就是大豆、纳豆菌,还有一些基本的厨房用具,像锅、蒸笼、容器啥的。

2. 泡豆先把大豆洗干净,然后泡上一整晚。

这就好比让大豆们先“喝饱水”,变得胖乎乎的,这样后续才能更好地加工。

3. 蒸煮泡好的大豆放进锅里蒸煮,要把它们蒸熟煮透。

这一步很关键,得保证大豆熟透,不然会影响纳豆的品质。

4. 接种纳豆菌大豆蒸熟后,温度降到合适的时候,就可以把纳豆菌撒进去啦。

这就像是给大豆们“种”上了特殊的种子,让它们开始发生神奇的变化。

5. 发酵接种完纳豆菌的大豆,要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

一般来说,发酵个一天左右,就能看到表面有一层白色的膜,还有那种特有的纳豆的味道散发出来。

6. 冷藏发酵好的纳豆,先放进冰箱冷藏一会儿,这样可以让纳豆的口感更好,也能让它的风味更独特。

三、纳豆的特点1. 独特的味道和口感纳豆有一种特殊的味道,有些人觉得它有点臭臭的,像发酵的味道。

口感呢,黏糊糊的,还能拉丝。

其实啊,这就是纳豆的独特之处,一旦你习惯了,可能还会爱上它。

2. 丰富的营养纳豆富含蛋白质、维生素 K2、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

比如说维生素 K2,对骨骼健康可是很重要的。

3. 有益菌纳豆中含有纳豆菌,这是一种有益的益生菌。

说白了就是能帮助我们的肠道保持健康,促进消化。

四、纳豆的应用1. 直接食用最常见的就是直接吃啦,可以搭配米饭、蔬菜,或者作为早餐的一部分。

保健食品--纳豆的制作

保健食品--纳豆的制作

纳豆是一种发酵豆制品,作为日本人的主要佐餐食品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由于纳豆的医疗保健作用得到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广范的承认,目前,纳豆已成为盛行于日本、加拿大、美国和欧洲等一些国家的一种保健食品,消费量在逐年增加。

纳豆之所以成为举世公认的医疗保健食品,是因为不仅其原材料大豆是一种营养保健型食品,而且,纳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natto)在发酵大豆的过程中又分泌和合成了很多种酶类、维生一、工艺流程素、氨基酸及其它纳豆特有的营养素和生理活性物质:如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Pyrazine、抗菌肽、VK,。

其中,NK和Pyrazine是两种在人体内直接和间接溶解血栓的活性物质,既可以阻止血栓的形成又可以溶解血栓,因此它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心肌梗死、脑血管梗塞、中风等死亡率和癌症近乎同等的疾病。

为便于消费者更多地了解和消费纳豆,特对其简艺制作工艺做一介绍。

芽孢、糖和盐一混匀l接种大豆一浸泡约12h、使体积增加2倍左右一蒸煮、消毒一冷却一铺层一发酵一后熟二.制作方法1.将大豆彻底清洗后用3倍量的水进行浸泡。

浸泡时间:夏天8~12h、冬天20h。

以大豆吸水重量增加2~2.5倍为宜。

2.将浸泡好的大豆放进蒸锅内蒸1.5~2.5h,或用高压锅煮10~15min。

在实验室也可用普通灭菌锅在充分放气后,121℃高温高压处理15~20min,以豆子很容易被用手捏碎为宜。

宜蒸不宜煮,煮的水分太大。

3.在大豆被蒸熟前,在浅盘中铺好锡箔纸,用筷子等尖细物在锡箔纸上打多个气孔,灭菌备用。

搅拌时要用的橡胶手套也要用开水灭菌。

4.大豆蒸熟后,不打开蒸锅的盖子,直接倾去锅内的水。

将蒸熟的大豆无菌转移到灭菌盆或罐内(无正规l内蒙古吉兰太盐化集团呼和浩特市制药厂灭菌条件时,可将所用盆、罐及勺、筷等用具用蒸、煮的办法灭菌),立即盖盖,以免杂菌污染。

5.在事先灭菌的杯子里用10ml开水溶解盐(约0.1%)、糖(约0.2%)和0.01%纳豆杆菌芽胞(或市售纳豆发酵剂,按其说明使用),将混合液喷洒于大豆中搅拌均匀。

纳豆制作过程

纳豆制作过程

自家纳豆的制作方法①〔大豆的清洗与挑选〕挑拣并去除异物、虫眼豆、未熟豆、表皮划伤豆。

清洗时,要注意不要用力太大,以免弄破大豆表皮,要轻轻地洗。

②〔大豆的浸泡〕将110g生大豆放进容器,加350cc的水浸泡(浸泡用水大概是黄豆的三倍),充分浸泡12~15个小时(夏天十个小时左右)。

注意:※浸泡大豆,使之膨胀为原来的2倍大。

※浸泡时注意避开阳光直射,高温多湿场所。

③〔拌料〕浸泡后的大豆,用篦子等工具,将水控干。

舀三勺纳豆菌培养基(2勺糖和1勺味精)倒入浸泡洗净后的豆子中,搅拌均匀。

④〔蒸熟〕上压力锅大火蒸5分钟,小火40分钟左右。

或用普通锅蒸煮,可稍微加长时间。

注意:※为了保持大豆的原汁原味,最好是蒸熟。

※煮豆用水,必须为新换的水,不能直接用泡豆水蒸煮?? ※蒸豆或煮豆时,豆熟透的程度为能用手轻轻捻碎大豆,但豆子是整颗的为准。

⑤〔纳豆菌的接种〕趁热将蒸煮好的大豆移至酸奶机内胆中,打开一粒纳豆菌胶囊,用一点点冷开水溶开,倒入蒸好的豆子中,用无菌筷或勺充分搅拌均匀,盖上湿纱布,(防止发酵时水滴落入纳豆),放入酸奶机中,内胆的盖子不用盖,盖上机子外面的盖子。

注意:※蒸熟的黄豆温度不要太高,温度太高会杀死纳豆菌注意:※如果大豆在分装过程中散落容器外,请不要再装入容器,以免带进杂菌或细菌。

⑥〔发酵〕打开酸奶机电源,保温40℃左右,恒温保持16-24个小时进行充分发酵(夏季发酵时间大约为16-20个小时),发酵时间由个人而定,标准为纳豆搅拌一下能拉出很多丝。

注意:※因为纳豆菌是需氧菌,所以在发酵时不要盖酸奶机内盖,外盖也要保持透气,以保证空气的进入,※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不能很好保持湿度,纳豆菌的繁殖就会变得非常迟钝)⑦〔后熟〕发酵完成后,将纳豆放进冰箱内冷藏一晚,进行熟成,做好的纳豆无论是外观还是口感都会更好。

如果一周吃不完放入冰箱冷冻层,吃前要先放入冷藏层解冻。

注意事项※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服用血液凝固阻止剂新香豆素时,Vk2能使新香豆素失去药效,所以不要食用纳豆。

制作纳豆的方法

制作纳豆的方法

制作纳豆的方法纳豆是一种传统的日本发酵食品,由大豆经过特定发酵菌的发酵而成。

它具有独特的味道和弹性,是日本家庭早餐中常见的一道菜品。

制作纳豆的过程相对简单,下面将介绍制作纳豆的方法。

所需材料•大豆:200克•纳豆菌种:1包(约3克)•纳豆酱油:适量•环保盖布或纱布:1块•温度计:1支•锅具:1个•盒子:1个•盖子:1个步骤1. 准备工作首先,准备200克的大豆,并将其浸泡在清水中,使其充分吸水,浸泡时间为约10-12小时。

浸泡后,将豆子沥干。

2. 软煮大豆接下来,将浸泡后沥干的大豆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加热至水沸腾,然后转小火继续煮10分钟。

这样可以使大豆变得更加软烂。

3. 冷却豆子将煮熟的大豆捞出,用冷水冲洗,以降低温度迅速降低至40摄氏度以下。

用温度计测量豆子的温度,确保不要过热,否则会杀死纳豆菌。

4. 撒纳豆菌将菌种包中的纳豆菌撒在豆子上,均匀覆盖整个表面。

然后用筷子轻轻搅拌,使菌种均匀分布在大豆上。

5. 发酵过程将带菌的大豆放入盒子中,并用盖子盖好。

然后用环保盖布或纱布将盒子固定住,确保通风。

6. 发酵时间控制将盒子放置在一个温暖的地方进行发酵。

理想的发酵温度为35-40摄氏度,发酵时间约为24-48小时。

在发酵的过程中,可以轻轻摇动盒子,促进均匀发酵。

7. 检查发酵程度通过闻、看和尝的方式检查纳豆的发酵程度。

发酵过程中豆子会产生特殊的气味,若气味浓郁则说明发酵已经完成。

此外,豆子的表面还会长出白色或灰色的细丝状物质。

8. 保存纳豆发酵完成后,将纳豆放入冰箱保存。

在冰箱中保存的纳豆可以继续发酵,但速度较慢。

建议在3天内食用纳豆,以免过度发酵。

9. 食用纳豆在食用纳豆时,先将一些酱油倒入纳豆袋,用筷子搅拌均匀。

然后将纳豆均匀地涂抹在米饭或其他食物上。

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其他调料,如芥末、葱花等。

注意事项•制作纳豆的过程需要注意卫生,确保容器和工具干净无菌。

•发酵过程中温度要适当,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纳豆的质量。

纳豆小实验报告(3篇)

纳豆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纳豆的发酵过程及其原理。

2. 掌握纳豆发酵的基本操作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纳豆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变化。

二、实验原理纳豆是一种以大豆为原料,经过发酵而成的食品。

在发酵过程中,纳豆中的微生物(如纳豆菌、乳酸菌等)产生一系列酶类,使大豆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得到分解和转化,产生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三、实验材料1. 大豆:500克2. 纳豆菌:1克3. 玻璃瓶:2个4. 纱布:1块5. 温度计:1个6. 计时器:1个7. 食盐:适量四、实验步骤1. 准备大豆:将大豆浸泡在水中,浸泡时间为12小时,然后捞出沥干水分。

2. 分装大豆:将浸泡好的大豆均分为两份,分别放入两个玻璃瓶中。

3. 加入纳豆菌:在每个玻璃瓶中加入1克纳豆菌,搅拌均匀。

4. 密封:用纱布封住瓶口,防止细菌进入。

5. 发酵:将两个玻璃瓶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设定温度为25℃,发酵时间为48小时。

6. 观察记录:每隔6小时观察记录一次纳豆发酵过程中的变化,包括大豆的质地、颜色、气味等。

7. 分析实验结果:比较两个玻璃瓶中纳豆发酵情况,分析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玻璃瓶A:大豆质地变软,颜色由淡黄色变为深褐色,有酸味。

(2)玻璃瓶B:大豆质地无明显变化,颜色保持淡黄色,无酸味。

2. 分析:(1)玻璃瓶A中的大豆经过发酵,纳豆菌大量繁殖,分解大豆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产生酸味,使大豆质地变软,颜色变深。

(2)玻璃瓶B中的大豆未经过发酵,纳豆菌数量较少,无法充分分解大豆中的营养物质,因此大豆质地、颜色和气味均无明显变化。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纳豆的发酵过程及其原理,掌握了纳豆发酵的基本操作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纳豆发酵过程中,纳豆菌大量繁殖,分解大豆中的营养物质,产生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发酵条件,制作出美味的纳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豆的生产工艺说明
(1) 原料的处理──除去异物,粒子形整齐化
从各地收成来的原料大豆,经等级检查,合格成为原料大豆后精选处理,亦即除去夹杂物和整齐粒形,接着打包于30kg装纸袋中,贮藏于室温15℃湿度60%的低温仓库。

否则大豆容易变质而质量降低。

从低温仓库,提货一星期用量原料到纳豆工厂,JA以及集货地都备有原料处理厂,其设备有粗选机,除石机,研磨机,粒形选别机,色彩选别机,金属探测机等。

大型工厂本身各有原料处理厂,做再度精选的工作。

(2)洗豆、浸渍──尽量在低温
精选过的大豆用洗豆机洗净,除去附着于豆表面的沙土,尘埃和有机物,浸渍的目的为了使水份被吸收到原料大豆的子实中,软化组织,容易蒸煮,以便纳豆菌容易利用大豆成分。

适度浸渍度的决定,以重量比来算,达2.3~2.4倍重量时。

那时切断大豆种子时两个子实膨润到几乎没有空隙。

浸渍时间依大豆品种和大小而异,但最有影响的是水温。

在10℃水温要浸渍23-24小时,15℃时17-18小时,20℃时13-14小时,25℃以上时7-8小时。

在外面气温高的夏季,特别注意不要浸渍过度。

浸渍水温高时杂菌易繁殖可达104/g大豆。

虽然接下来的蒸煮工程可杀死杂菌,但其残留的代谢物质会影响纳豆菌生长,厉害时完全抑制纳豆菌的繁殖。

因此尽量采取
低温抑制杂菌生长。

理想状况为10℃
以下的浸渍。

少量生产时在冰箱5℃浸渍,约24小时后即可蒸煮。

浸渍所需时间要看大豆粒度大小,组织状况,吸水性的好坏。

要决定时间长短,将100g左右的原料大豆放入小袋子中,施行浸渍,在某个时段后取出,尽量除去水份后称量,找出其重量为原来的2.3-2.4倍的时间,浸渍不足时豆子不能蒸煮成为软软的,而无法提供充足营养分给纳豆菌。

(3) 蒸煮──依大豆品种,粒形,变更压力与时间
“蒸煮”杀死大豆表面的土壤微生物,软化大豆组织,使子实可溶成分浸到豆皮表面。

因此纳豆菌接种后容易摄取营养分而纳豆菌菌体外酵素容易浸透进去,分解大豆成分。

①先把锅炉压力提高至5kg左右。

②将两个沙包量的浸渍大豆放入蒸煮罐中,上盖开门栓锁禁,排水阀及排气阀都开着。

③将锅炉中水蒸气经由蒸气配管导入蒸煮罐中。

④蒸煮罐的排水管一打开,进来的水蒸气先把凝结水(水蒸气碰到冷罐时产生)和大豆蒸煮产生的煮汁排出外面,接下来看到水蒸气的排出,此时关闭排水阀,再关排气阀。

⑤关掉排气阀10-20分蒸气压会升到1.5~2.0kg,保持此情况30-40分钟,再关掉蒸气制阀,等10-15分,完成蒸煮。

⑥完成蒸煮后慢慢地开配水管及排气管阀,放出蒸气后等内外压力相等,再开盖子。

(4) 接种纳豆菌;大豆的温度最好在90~70℃之间
将纳豆菌孢子均匀附着在蒸煮大豆的表面,这作业称为接种。

在日本,纳豆菌由三家提供。

代表性的官城野菌为250cc玻璃瓶装液体。

其5cc量即可接种大豆一沙包量。

所以一瓶量足够用于50个沙包量的大豆。

液体为纳豆菌孢子的悬浮液,1cc中大约有孢子1亿到2亿个,以1亿个来算4000个孢子附着于1g 蒸煮大豆。

而1300个以上孢子附着于1粒大豆表面。

要把5cc原菌均一散布于一个沙包量大豆,当然事先加灭菌水增量。

将煮开的饮用水冷却到50℃左右,用喷雾方式时对两沙包量黄豆,稀释到2公斤,而用浇水壶散布时就溶于2.5公升的灭菌水。

要机械蒸煮大豆时,接种时机是在从蒸煮罐把蒸煮大豆移到移动用漏斗形投入器时。

而用人工充填时接种时机是在从蒸煮罐把蒸煮大豆放在塑料桶时。

把准备好的稀释菌液全部用完。

这是开头的菌量,而每一次都用同样的量才能维持同样发酵型式。

接种时,蒸煮大豆的温度宜在90~70℃之间。

温度过于降低易受杂菌污染。

(5) 装放充填工程──机械充填和人工充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