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能量代谢特点及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心肌能量代谢治疗进展曲美他嗪的临床应用

心肌能量代谢治疗进展曲美他嗪的临床应用

万爽力作用机理
通过抑制3-酮酰辅酶A硫解酶(3KAT)活性,部分抑制游离脂肪酸氧化,减少了NADH2的生成,减低了NADH2对丙酮酸脱氢酶的抑制,丙酮酸脱氢酶活性增加,促进葡萄糖氧化,使心脏代谢转向高效的葡萄糖氧化,利用有限的氧产生更多ATP,这一能量底物改变使心脏ATP生产效率增加
Banani El , et al. Cardiovasc Res. 2000;47:637-639.
CABG
Febiani et al 1992 Vedrinne et al 1996 Tunerir et al 1999 Iskesen et al 2006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Szwed et al (TRIMPOL I)1999 Fragasso et al 2003 Rosano et al 2003 Padial et al 2005
临床应用-1 万爽力治疗稳定性心绞痛
PCI+优化药物治疗 心绞痛控制不理想 COURAGE研究:n=2287,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随机接受PCI+最佳药物治疗或单用最佳药物治疗,随访4.6年 SYNTAX研究:n=1800,三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患者,在标准药物治疗基础上随机予PCI或CABG治疗
左心功能不全
Lu et al 1998 Belardinelli et al 2001 Vitale 2004 朱文玲等2005 Fragasso et al 2006
PTCA
Kober et al 1993 Birand et al 1997 Steg et al 2001 Polonski et al 2002
老年冠心病
Rosano et al 2003 Kolbel et al (TIGER) 2003 Vitale et al 2004

中医药改善心力衰竭心肌能量代谢治疗研究进展

中医药改善心力衰竭心肌能量代谢治疗研究进展

中医药改善心力衰竭心肌能量代谢治疗研究进展摘要】本文根据近来心肌的能量代谢障碍而导致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结合中医理论及实践应用,简要阐述中医药通过改善心肌能量代谢而治疗心力衰竭的可行性。

【关键词】心力衰竭能量代谢中医药治疗【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335-02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Improving Failing Heart's Cardiac Energy Metabolism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bstract】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treatment of improving failing heart's cardiac energy metabolism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the research of themechanism of cardiac energy metabolism leads to heart failure and perspectives of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and clinical practice.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已经成为一种对公众健康威胁日益增长的主要疾病,其似乎不仅仅是由于心脏的负荷过重或是受到某些损伤所引起的,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证明慢性心力衰竭其实是一种复杂的、有基因调控、神经-体液机制、炎症、生物化学改变以及能量代谢障碍等机制共同参与作用于心肌细胞及心脏间质的结果。

早在1939年Herrmann等人就已经发现在心力衰竭的心肌细胞中肌氨酸含量的显著下降,从而认识到能量代谢障碍在心力衰竭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能量代谢药物的相关研究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能量代谢药物的相关研究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能量代谢药物的相关研究一、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能量代谢状况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能量代谢的改变是导致其病情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细胞内,线粒体是主要的能量生产器官,约70%的心肌细胞体积都由线粒体占据。

而线粒体功能的损伤会导致心肌细胞内的脂肪酸氧化、糖原分解和三羧酸循环等能量产生途径受到影响,从而降低心肌细胞内的ATP合成能力,导致心肌功能下降。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存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伴随有心肌细胞内的氧化应激增加、线粒体形态和数量的改变、线粒体基因表达异常等状况,使得心肌细胞内的线粒体功能进一步受损,导致心肌细胞内的ATP合成水平下降。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细胞内的能量代谢状况的改变,给心力衰竭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寻找一些能够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的药物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二、心肌能量代谢药物相关研究进展1. 辅酶Q10辅酶Q10是存在于线粒体内的一种脂溶性物质,是线粒体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体,对维持线粒体功能和细胞内ATP合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辅酶Q10的补充可以改善心肌细胞内的线粒体功能,增加ATP的合成,减轻心脏负荷,从而调节心脏功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

目前,临床研究也证实了辅酶Q10在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肌功能方面的作用。

一项针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表明,辅酶Q10的长期补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心肌收缩功能和心脏负荷情况,减轻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辅酶Q10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心肌能量代谢药物。

2. L-肉碱L-肉碱是一种氨基酸衍生物,是参与脂肪酸氧化代谢的重要物质。

研究表明,L-肉碱的补充可以促进心肌细胞内的脂肪酸氧化,增加ATP的合成,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功能。

3. QSYQ清心益气口服液(Qingxin Yiqi Keli, QSYQ)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由丹参、黄芪、三七、桂枝等中药组成。

心力衰竭的能量代谢重构及其治疗

心力衰竭的能量代谢重构及其治疗

心脏 是个 高功 能 、 耗能 、 高 高耗 氧 器官 , ATP是
心 肌 组 织 唯 一 能 够 直 接 利 用 的 能 量 形 式 。 心 肌 细
胞必 须不 断合成 AT P以维 持 正 常 的泵 功 能 和细 胞 活力 。磷 酸肌酸 ( C ) 细胞 内能 量 的主 要储 存 形 P r是
下 如心 衰 时 , 萄 糖 的利 用 增 加 , 肪 酸 的利 用 减 葡 脂
少 。心 肌能 量 代 谢 的 调 节 与 动 脉 血 中底 物 和激 素
水平 、 状动 脉灌 注 量 、 的 利用 率 、 肌 的收缩 状 冠 氧 心 态及 营 养状 态 ( 腹/ 食 ) 空 进 等密切 相关 。 心 肌 葡萄 糖 和 F A 代谢 的调 节并 非 相 互独 立 F
苏 冠华 孙 雨霏 卢 永 昕
【 摘要 】 在心 力 衰竭发 生发展 的 过程 中, 厚 和 衰竭 的 心肌 往往 发 生 了能 量 和底 物 肥 代谢 的改 变 , 并直接 或 间接 地 促 进 了心肌 重构 的 发展 , 即心肌 的 能量 “ 代谢 重构 ” 。针 对
这一靶 点 , 通过哌 克 昔林 、 曲美他嗪 、 卡尼 汀等 药物抑 制 游 离脂 肪 酸的摄 取 、一 左 8氧化 或 直 接 促进 葡萄糖代谢 , 可能进 一 步优 化 心 肌 的 能 量底 物 代 谢 , 好 地 保存 或 改 善 心肌 功 均 更
心力 衰竭 ( 衰 ) 心 脏 能量 代 谢 的影 响 , 物 心 受 底 利用 障碍 和 能 量 物 质 缺 乏促 进 心 肌 重 构 和 慢 性 心 衰 的病程 进 展 。心 肌 重 构 是 心 衰 病 程 进 展 中 的 主 要病 理生 理变化 , 而心 肌 能 量 代 谢紊 乱 直 接 或 间 接 促 进 了心 肌重构 。v n Ble a i n等 提 出 了衰 竭 心 肌 s 的代 谢 重 构 ( tb l e d l g 概 念 , 心 衰 mea oi rmo e n ) c i 即

改善心肌能量代谢药物 [慢性心衰心肌能量代谢调控与运动]

改善心肌能量代谢药物 [慢性心衰心肌能量代谢调控与运动]

改善心肌能量代谢药物[慢性心衰心肌能量代谢调控与运动]摘要:心肌能量代谢(MEM)障碍与慢性心力衰竭(CHF)发生发展相伴,与病理性心肌肥厚及心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剖析了CHF病人的MEM特征,综述了CHF的MEM信号分子及调控通路的研究进展,以及运动干预对CHF患者的MEM 相关信号调控通路的影响。

心肌中AMPK、PGC-1α、PKB/Akt及HIF-1α等通过多条通路,相互协调地调控MEM。

针对CHF的运动干预可影响心肌代谢信号分子,对缓解CHF的能量代谢障碍可能有重要作用,这将是防治CHF的新思路。

关键词:运动生理学;心血管疾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肌能量代谢调控;运动干预;综述中图分类号:G80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4-0108-05Chronically failing myocardial energy metabolism regulation and exercising HUANG Zhi-guan,HAO Xuan-ming(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Abstract: Myocardial energy metabolism (MEM) disorder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 are concurrently happening and developing, closely related topathological myocardial hypertrophy and cardiac dysfunction. The authors dissected the MEM characteristics of CHF patients, and gave an overview of progress made in researches on CHF patient’s MEM signaling molecules and regulating paths, as well as the effects of exercising intervention on CHF patient’s MEM related signal regulating paths. In cardiac muscle AMPK, PGC-1α, PKB/Akt and HIF-1α regulate MEM harmoniously via multiple paths. Exercising intervention of CHF patients may affect MEM signaling molecule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bating CHF patient’s MEM disorder, which will be a new idea for preventing CHF.Key words: sports physiology;cardiovascular disease;chronic heart failure;myocardial energy metabolism regulation;exercising intervention;overview据估计,全世界CHF(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近2 300万人,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造成庞大的社会经济损失,已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1]。

慢性心力衰竭心肌能量代谢重构的研究现状

慢性心力衰竭心肌能量代谢重构的研究现状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年8月第9卷第8期 Chin J Evid Based Cardiovasc Med,August,2017,Vol.9,No.8•1023 ••综述 •慢性心力衰竭心肌能量代谢重构的研究现状季朝红1,王智慧2,秦智峰1,张静1作者单位:1 130041 长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2130011 长春,一汽总医院电诊科通讯作者:张静,E-mail:zhj_yuan@ doi:10.3969/j.issn.1674-4055.2017.08.45心力衰竭(心衰)心脏能量代谢重构的过程主要包括能量底物利用的转变、线粒体代谢转变以及心肌信号因子调节能量代谢的转变等,通过相应靶向药物治疗,可改善心肌功能,延缓心衰的进展。

本文就慢性心衰心肌能量代谢重构的机制及相关药物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心脏是机体耗能最大的器官,充足的能量供应是维持其自身需求与泵血功能的正常保证。

心衰是心肌能量供应不足或代谢失衡所致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2004年Van Bilsen提出能量“代谢重构”的概念,即衰竭的心脏能量代谢途径发生改变,导致心肌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的现象[1]。

1 慢性心力衰竭心肌能量代谢重构的机制ATP是心肌组织唯一能够直接利用的能量形式,正常心肌利用的ATP有95%以上来自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少部分来自糖酵解。

线粒体ATP主要有游离脂肪酸和葡萄糖的氧化产生,研究显示心肌葡萄糖和游离脂肪酸代谢之间存在“交叉对话”,可在各种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相互调节[2]。

在心衰早期,心肌能量底物代谢基本保持正常;而在晚期或终末期,心肌脂肪酸氧化会明显下调,底物代谢从优先利用脂肪酸向利用葡萄糖转变,即向“胚胎型代谢模式”转变[3]。

磷酸肌酸(PCr)作为线粒体能量转运的工具,PCr/ATP比值的下降程度与心衰患者的症状及预后密切相关[4]。

1.1 心肌脂肪酸代谢的变化特点 心衰时,脂肪酸摄取的肉碱脂酰转移酶Ⅰ(CPT-1)及β氧化的中链乙酰辅酶A脱氢酶活性下调,导致脂肪酸氧化率降低。

心衰能量代谢

心衰能量代谢

肪的摄取,增加葡糖糖和乳酸的氧化发挥能量代谢调节作用。
既往哌克昔林因其肝毒性及神经毒性限制其应用。最新临床试 验显示乙莫克舍治疗的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提示抑制CPT-1 对心肌具有积极的作用。
优化心力衰竭能量代谢的治疗方案
雷诺嗪是部分脂肪酸β氧化反应的抑制剂,用于抗心绞痛 治疗。另外可以通过增强丙酮酸脱氢酶活性来增强葡糖氧 化反应。此外,雷诺嗪抑制晚钠电流,降低心肌细胞内钠
L-卡尼汀是脂肪酸代谢的必须辅助因子,它能将心肌
细胞中堆积的游离脂肪酸转入线粒体,此外, L-卡尼汀
能激活肉碱乙酰转移酶,使线粒体乙酰COA/COA比值降 低,使丙酮酸脱氢酶活性增加,葡糖糖氧化增强,从而 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同时可清除细胞内酰基,解除长链 酰基对细胞毒性,显著改善心衰患者临床症状。
辅酶Q10是呼吸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线粒体氧
化应激上起到重要作用。心衰病人补充辅酶Q 增加ATP合成,对心肌有保护作用。 10可
优化心力衰竭能量代谢的治疗方案
2.调节葡糖糖及脂肪酸代谢平衡,降低心肌耗氧
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能够通过神经内分泌拮抗及血流动力 学效应有效改善心肌的做功能力,提高心衰患者的生存率。 肉碱脂酰转移酶-1(CPT-1),是调控游离脂酸进入线粒 体的关键酶。CPT-1抑制剂哌克昔林,乙莫克舍可减少心肌脂
功能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前景。通过抑制PDK能使丙酮酸 脱氢酶活性增强,使进入线粒体内的丙酮酸增加,从而使 葡萄糖氧化反应增加。 二氯乙酸(DCA)是直接PDK抑制剂,可以通过激活 丙酮酸脱氢酶活性增强心肌细胞葡萄糖氧化反应。
总结与展望
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在心衰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心衰时伴随着一系列心脏能量和底物代谢的变化,发生了 “代谢重构”。心衰早期心肌底物利用的变化多为心脏自我

心脏能量代谢药物评价

心脏能量代谢药物评价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to identify specific molecular targets to develop more precise and effective cardiac energy metabolism drugs.
2
Combination Therapy
心力衰竭治疗
这些药物有望成为心力衰竭 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 改善症状和延长生存的新途 径。
冠心病预防
通过优化心肌能量代谢,这 些药物可能有助于减少冠心 病发作风险并改善患者预后。
运动耐力提高
心脏能量代谢药物的应用可 能帮助运动员提高耐力和体 能表现,为竞技体育领域带 来突破。
总结和展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心脏能量代谢药物的评价和应用正在取得巨大进展,为心脏疾病的治疗开辟 了新的方向。未来的研究将深入探索心肌能量代谢的调控机制,提供更加精 准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心脏能量代谢药物评价
心脏能量代谢的重要性
心脏能量代谢药物的作用机制
1 提高能量供应
通过促进血流和氧气输送,药物能够增加心肌细胞的能量供应。
2 优化能量转化
药物能够调节细胞内能量代谢通路,提高心肌细胞的能量利用效率。
3 保护心肌功能
一些药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能够保护心肌细胞免受损伤。
现有心脏能量代谢药物的评价方法
Advancements in genomics and biomarker identification will enable tailored treatment approaches based on individual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提纲
• 能量代谢概述 • 心脏能量代谢及调节 • 1,6二磷酸果糖(FDP)的机制及应用 • 磷酸肌酸的机制及应用 • 左卡尼汀的机制及应用 • 曲美他嗪的机制及应用 • 雷诺嗪的机制及应用 • 其它
心脏—耗氧最多的器官
• 心脏每天向全身输送6~8吨血液!
– 心脏搏动:平均10万次/天 – 每搏输出量:60-80ml
磷酸肌酸(PCr):一种内源性物质
• PCr是哺乳动物体内主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存在于心 肌及骨骼肌中
• PCr 12000卡/mol • ATP 7300卡/mol • ADP 3800 卡/mol
• PCr是心脏内可被迅速动用的能源储备
– 在心肌细胞内ATP浓度是靠PCr的消耗来维持 – 当心肌缺血时,早期少量ATP减少发生在大量PCr减少之前,
脂肪-重要能量底物
不同生化物质的能量效率
能量产量(kcal/g)
脂肪
碳水化 合物 蛋白质
汽油 乙醇
人体可供能物质的含量
以70kg成人为例
Fat Proteins Carbohydrates Minerals Water
Mass
kg
%
10.5
15
14
20
0.7
1
3.5
5
42
58
Energy
% 61 35 2 — —
Kobayashi A, Fujisawa S. J Mol Cell Cardiol. 1994;26:499-508.
脂肪酸代谢中间产物抑制葡萄糖代谢
[%] of control
120
1 mmol/L
0.5 m mol/L
100
0.2 5m mol/L
80
60
40
20
0 P-CoA
B-CoA
O-CoA
Fatty acids energy.
• Requires more 02 than glucose.
• ATP/02=2.6Acl coAAcetyl coA 葡萄糖氧化多产生15%能量 Energy (ATP)
正常心肌细胞肌丝结构
粗肌丝示意图 细肌丝示意图
• 粗肌丝:
肌凝蛋白(收缩蛋白)
• 细肌丝:
心脏能量代谢及治疗
内容提纲
• 能量代谢概述 • 心脏能量代谢及调节 • 1,6二磷酸果糖(FDP)的机制及应用 • 磷酸肌酸的机制及应用 • 左卡尼汀的机制及应用 • 曲美他嗪的机制及应用 • 雷诺嗪的机制及应用 • 其它
机体能量代谢概述
• 营养物质的吸收消化
– carbohydrates glucose – fats (triglycerides) fatty acids – proteins amino acids
心脏—供氧的调节
• 心肌提高从单位血液中摄取氧的潜力较小
– 因为冠脉血流经心脏后, 65%~70%的氧已被心肌摄 取
• 心肌供氧调节主要通过冠脉血管舒张,即增加冠 脉血流量的途径
– 心前肌列代腺谢素产E等物引起:腺苷、H+、CO2、乳酸、缓激肽、 – 非低氧的直接作用 – 神经和激素调节作用:短暂、弱
脂肪 (甘油三酯)
• 运输:以脂肪酸形式 • 存储:脂肪组织、肌肉 • ATP转化效率:慢于葡萄糖 • 供能特点
– 静息状态下供能(>½ the ATP) – 剧烈活动时较少参与供能
• 存储通常不会耗竭
机体能量来源
蛋白质
• 运输:以氨基酸的形式 • 主要参与机体的构成和修复 • 供能特点:仅占ATP来源的5~15%
✓ 脂肪分解抑制剂
✓ 肉毒碱脂酰转移酶(CPT)-1
➢ 烟酸及其衍生物
抑制剂
➢ 胰岛素
➢ L-肉毒碱
✓ 促进葡萄糖利用及有氧代谢 ➢ 哌克西林
➢ 1、6-二磷酸果糖
➢ 乙莫克舍
➢ 二氯乙酸(DCA)
✓ 脂肪酸β氧化抑制剂
✓ 增加能量代谢底物
➢ 曲美他嗪
➢ 磷酸肌酸钠
➢ 雷洛嗪
心脏能量代谢调节药物
Heart Metab . 2008; 38:5 - 14
• 运输至肌肉,转化为ATP • ATP为“最终供能物质”
food + O2 ATP + CO2 + H2O + heat
机体能量来源
碳水化合物
• 运输:葡萄糖为主要形式 • 储存
– 存储形式:糖原 – 存储部位:肝脏和肌肉
• ATP转化效率:与脂肪和蛋白质相比最快 • 储备可以耗竭
机体能量来源
1,6二磷酸果糖:用法及注意事项
• FDP 5g 每天2次,连续7-10天
– 溶于5%葡萄糖或灭菌注射用水100ml – 滴速:10ml/min,至少4ml/min
• 注意事项
– 10%输液引起局部剧痛 – 患者可出现脸红、心悸
内容提纲
• 能量代谢概述 • 心脏能量代谢及调节 • 1,6二磷酸果糖(FDP)的机制及应用 • 磷酸肌酸的机制及应用 • 左卡尼汀的机制及应用 • 曲美他嗪的机制及应用 • 雷诺嗪的机制及应用 • 其它
• 慢性供血不足时,由增加能量供给改为增加能量 利用
心脏的供能方式
葡萄糖Glu 游离脂肪酸FFA 乳酸 lactate 丙酮酸 pyruvate 酮体 ketone bodies
在正常情况下心肌供氧以有氧氧化为主
The hea正rt m常ai心nly肌proAdTucPe的s A来TP 源through
肌动蛋白(收缩蛋白) 原肌球蛋白 肌钙蛋白(调节蛋白): TnC:与钙离子结合,调
节收缩过程 TnI: 抑制肌动—肌凝蛋白 TnT: 链接作用
心肌收缩机制动态图示
Ca2+与TnC结合后TnI的活性被抑制,原肌凝蛋白构型改变, 开放肌动蛋白和肌凝蛋白的活性部位而发生收缩 Ca2+在肌质网钙ATP酶作用下返回肌质网时肌肉舒张
– 促进糖酵解、糖利用 – 促进ATP生成
• 提高功能效率
– 进入病损细胞内部,绕过耗能的磷酸化步骤,直接进 入糖酵解过程,免去体内产生FDP时消耗ATP
– 减少心肌细胞的能源消耗,有益于细胞在损伤状态下 的细胞能量代谢和葡萄糖的利用
1,6二磷酸果糖:药理作用
• 抑制氧自由基及组织胺等有害物质释放
• 心脏全天消耗约43kg ATP
– 每秒消耗1mmol ATP(0.507g) – 能量储备:仅20mmol Pi(ATP 和PCr中的高能磷酸键)
• >90%的Pi由磷酸肌酸(PCr)提供 • >90%的Pi来自心肌细胞线粒体
– 线粒体占心肌细胞体积的30%
• 剧烈运动时,心脏动用>90%的氧化能力
Sauer 2008
能量代谢异常致收缩功能受损
Glucose
Anaerobic glycolysis
Pyruvate
Fatty acids Fatty acid
oxidation
Acyl coA
Cell acidosis Calcium overload
Acetyl coA
CeClledlladmamaaggee
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能量代偿机制受损
脂肪
FTHA Ki (ml/min/100g)
FTHA MUR (µmol/min/100g)
果糖
FDG MUR (µmol/min/100g)
Serum FFA (µmol/ml)
扩张性心肌病 11 6 24 0.56
心力衰竭 20 19 12 1.01

Taylor M J.Nuclear Medicine 42(1) Jan 2001 55-62
• Increase need of ATP for homeostasis.
Energy (ATP)
Contractile dysfunction
干预措施: 缩小氧气供给和氧气消耗之间的差距
增加氧气供给: 降低氧气需求:
硝酸盐,抗凝、抗血小板药
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 ACEI/ARB
干预措施: 代谢调节药物增加氧使用效率
细肌丝
粗肌丝
心力衰竭时心肌缺血缺氧 的主要原因
➢ 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 ➢ 心肌肥厚导致氧及其它代谢底物的弥散距
离增大 ➢ 心肌细胞线粒体密度相对减少 ➢ 室壁张力增大,心肌耗氧增加 ➢ 心肌微血管功能障碍
心肌缺血时能量代偿机制
Ronald M. Witteles, MD, Michael B. Fowler, MB, FACC,Insulin-Resistant Cardiomyopathy,JACC,2010
– 减轻自由基对组织的直接损害
• 增加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DPG)含量
– 提高红细胞携氧能力,改善缺血缺氧时的微循环 – 有利于红细胞向周围组织释放氧
• 抗心律失常作用
– 使心肌细胞释放ATP增加(ATP具有短暂而强力的迷走 神经兴奋作用),并迅速分解腺苷酸,二者均有终止室 上性心动过速作用
– 稳定细胞膜,改善心肌传导作用
• 改善心肌代谢
– 增强心肌收缩,改善心功能
1,6二磷酸果糖: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症
• 低磷酸血症
– 输血 – 体外循环 – 胃肠外营养
• 慢性疾病
– 慢性酒精中毒 – 长期营养不良 – 慢性呼衰:碳酸增
加、磷酸减少
禁忌症
•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 症
• 高磷酸血症 • 肾衰
– CCr<50ml/min时 严密监测磷酸盐
心肌缺血时能量代偿受损 导致脂肪酸代谢不全
Free CoA
20
*
15
Long-chain CoA
nmol/g nmol/g nmol/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