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1课马克思-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高中历史选修4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学案6:第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学案6:第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论》3、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一、马克思的理论建树1、为无产阶级制定科学世界观(1)1844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合写《》,这是第一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的著作;(2)1845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合写《》,发展了,使之成为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科学,第一次系统地。

2、创立无产阶级革命理论--1847年底,马克思、恩格斯受委托为“”拟定纲领,并与1848年2月发表《》,标志着。

3、晚年编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1)写作与出版概况:1861年,马克思开始写《资本论》,1867年出版第一卷,第二、三卷由恩格斯整理出版。

(2)主要内容:A、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的;B、揭示出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在于占有工人的;C、科学的论证了的必然灭亡和的必然胜利。

(3)意义: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牢固的基础上。

4、1871年巴黎公社刚刚失败撰写《法兰西内战》系统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二、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领导工人运动1、1846年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布鲁塞尔),在工人中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2、1847年参加“正义者同盟”并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为同盟拟订纲领,即《共产党宣言》。

3、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创办“民主派机关报”--《》,宣传民主革命纲领。

4、1864年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

5、支持帮助巴黎公社革命。

(1871年)【典型例题】1、(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由于最近二十五年来大工业已有很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课件:第五单元 第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课件:第五单元 第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14-
第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首页
X新知导学 INZHIDAOXUE
D答疑解惑 AYIJIEHUO
探究点
当堂检测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 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 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 艺术、宗教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 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 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 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1)大学期间,汲取了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思想,为创立马 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 (2)1841 年,受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的影响,迅速转 向唯物主义 (3)大学毕业后,用哲学的理性与政府的黑暗作斗争,潜心 研究费尔巴哈的著作 (4)移居巴黎后,主编《德法年鉴》,并与德、法工人运动的 领导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 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伟大转变
(1)1871 年,巴黎公社革命爆发后,满腔热情地给予巴黎 公社革命以支持和帮助 (2)公社失败后,发表《法兰西内战》,系统总结巴黎公社 的经验教训
-8-
第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首页
X新知导学 INZHIDAOXUE
D答疑解惑 AYIJIEHUO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知识点五
和参加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实践,相继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
产主义者,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准备了主观条件。
-12-
第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首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5.1《马克思与恩格斯》参考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5.1《马克思与恩格斯》参考课件
—《列宁选集》
2.伟大友谊的开始
材料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第一次会面,由于马克思在接 见恩格斯时,显得过分的矜持与冷淡,招致了血气方刚的 恩格斯的不满。当恩格斯离开编辑部走到街上的时候,不 由折断了父亲作为礼物刚刚送给他的那根华贵的手杖。 (1842年11月)
材料二:亲爱的卡尔·马克思,望马上回信。我还从来没有 一次像在你家里度过的十天那样感到心情愉快,感到自己真 正是人 。(1844年11月)——恩格斯
1.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生平
家庭出生
马克思
恩格斯
1818年,德国,律师 1820,德国,资本家
专业及学习 法律,哲学博士,涉 成绩优异,自学哲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情况
猎广泛,
语言、自然科学
理想和抱负
为人类工作
帮助劳动人民
相同点
勤奋好学,有大志、有抱负,均决心为人 类解放事业而斗争
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 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伟大友谊的开端(油画)
油画生动地 反映两位导师初 次会晤时的情景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新莱茵 报》编辑部 (萨皮罗作)
二、相得益彰,结出理论之硕果
1.理论探索 《神圣家族》
唯物主义史观
《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的诞生
为“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起草纲领,发表《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
2.批判继承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
不管怎样,我要把整理卡尔的书的工作坚持下 去。 ——恩格斯
(1)出版《资本论》第二、第三卷
1885年、1894年出版《资本论》第二、第三卷
《资本论》是一本最彻底地教人认识社会的巨著…… 不只是教人认清剥削,消灭剥削,它还教人认识生产力和生 产关系,组织经济,发展经济。甚至它的光焰逼得资本家也 不得不学《资本论》,不得不承认劳资对立,设法缓和矛盾。 ——梁衡《特利尔的幽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5单元+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教案)+.pptx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5单元+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教案)+.pptx
课后反思: 课程标准对历史人物评说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其中的要素包括:
1.历史人物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2.历史人物的“个性”和“活动”又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 3.了解他们的活动, 4.探究他们与时代的相互关系, 5.评价其作用。
从中可以看出,对于历史人物评说的学习,侧重的是对其作用的认识和评价,重点应 该不在历史人物做了什么和怎么做,而是这些历史人物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以及他们所作所 为的作用和影响。评价历史人物少不了对他们事迹的介绍和了解,但这是评价的基础而不是 学习的唯一目的。其中“历史人物与时代的相互关系”,应该是一个学习的重要着眼点。通 过渲染其历史功绩,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让历史人物成为学生学的广为人知的哲学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其最大的愿望是对于个人的全面而自由 的发展。马克思创立了伟大的经济理论。就他个人而言,他的极其伟大的著作是《资本论》, 马克思确立他的阐述原则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认为,这是“政治经济学原理”的 东西,这是“精髓”,后来人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去研究。 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 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 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教学工具 幻灯片。图片。 教学过程
历史人物评说课例: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回顾: 一、马克思伟大于何处?(前节课的内容。师生共同回顾有关史实) 1.理论创造;2.实践活动 新课: 二、马克思为何能成为“马克思”? 设问:马克思拥有什么? 1.良好的早期教育 (依教材内容简述)补充:马克思的父亲对他的教育和期望材料(材料略); 2.长期的勤奋学习 依教材内容简述)读三所大学,学习中的刻苦和勤奋态度,并补充相关小故事。 3.渊博的知识 马克思对外语学习和运用自如的能力水平;对于数学的爱好和学习;对于哲学的

高中历史选修4精品学案:第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高中历史选修4精品学案:第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课标要求] 1.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体会其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

2.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3.了解毛泽东、邓小平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

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目标导航] 1.了解马克思早年的成长历程,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的社会原因。

2.了解马克思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体会其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

3.概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友谊,分析二人合作的基础及合作取得的重大成果。

一、“为人类工作”1.树立崇高理想中学时代,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产生了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他喜欢说的名言是“为人类工作”。

2.思想转变(1)大学时代被黑格尔哲学所吸引,加入“博士俱乐部”。

后汲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2)1841年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发表,给马克思以巨大影响,使他摆脱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3)1844年主编《德法年鉴》,通过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研究,马克思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伟大转变。

[思维点拨]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是马克思实现人生价值观的两次重大飞跃,为其最终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二、伟大合作1.理论建设(1)1844年,与恩格斯合作发表了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的著作——《神圣家族》。

(2)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2.政党建设(1)1846年初,马克思、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创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2)1847年,一起参加了德国工人的秘密组织“正义者同盟”,并将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3.马克思主义诞生(1)背景:1847年底,与恩格斯参加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受委托为同盟拟定纲领。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子课题,如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等,进行深入研究。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积极交流、讨论,共同完成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各小组展示研究成果,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评价,共同进步。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研究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课前播放马克思生平事迹的短视频,让学生对马克思有所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展示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背景,如工业革命、社会变革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个时代。
3.通过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思考马克思为何会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问题导向
2.运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剖析马克思的思想体系,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利用观看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马克思的生活背景,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品质,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和热情。
2.通过学习马克思的思想,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价值,以及它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意义。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本节课主要讲述了马克思的生平、学说以及他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马克思的主要思想贡献,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以及认识马克思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2.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积极交流、讨论,共同完成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各小组展示研究成果,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教学设计(共1课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教学设计(共1课时)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1.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以及它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学生反馈: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解答,促进教学相长。
3.布置课后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复习习惯。
提示:可以选择诸如贫富差距、劳动者权益保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
3.论述作业:以“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意义及其在当代的价值”为主题,撰写一篇论述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
要求:字数不少于800字,文中需引用至少3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观点。
4.小组讨论作业:分组进行讨论,针对“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这一主题,每组提出至少3条具体的实践建议。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围绕“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2.交流分享: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成果分享,其他小组成员认真倾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教师点评:在各小组分享结束后,我对各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1.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掌握不足,需要通过生动、具体的教学案例和史料解读,帮助学生深化理解。
2.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容易受到个人情感和主观认识的影响,需要引导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
3.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存在沟通不畅、分工不明确等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问题,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

江苏省扬州市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教案 人民版选修4-人民版高三选修4历史教案

江苏省扬州市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教案 人民版选修4-人民版高三选修4历史教案

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考点阐讲]1.了解马克思的革命活动、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一〕青少年时期(1)1818年5月5日9卡尔·马克思出生于德国莱茵省。

自幼勤奋好学,善于独立思考,学习成绩优异。

(2)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他树立了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

而“为人类工作〞成为马克思始终不渝的思想准那么。

(3)大学时期,马克思为黑格尔哲学所吸引,加入青年黑格尔派组织的“博士俱乐部〞并成为核心人物。

在对黑格尔哲学的学习过程中,马克思汲取了精髓——辩证法,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基础。

(4)1841年,费尔巴哈发表的《基督教的本质》,对马克思产生巨大影响,摆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在未能谋得工作后9他潜心研究费尔巴哈的著作,并把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和领导工人运动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

(5)马克思在巴黎主编《德法年鉴》时,在合刊上提出犹太人的政治解放问题,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

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进行研究,从思想上,这个时期的马克思已完成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伟大转变。

〔二〕“为人类工作〞的人生(1)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①试从“〔一〕〞中找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②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辩证法与历史唯物史观的形成辩证法:a.大学时期,汲取了黑格尔哲学的精髓——辩证法。

b.1845年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使他的辩证法成为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的科学。

唯物史观:a,1844年马克思在费尔巴哈思想的影响下,摆脱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b.1844年出版的《德法年鉴》合刊上,马克思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完成向唯物主义的转变;c.1844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的第一部作品《神圣家族》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

d.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系统的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③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④资本主义社会的巨著——《资本论》1861年开始《资本论》的写作,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人类工作的巨人:马克思
教学目标:
了解马克思的革命活动: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改组正义者同盟、发表《共产党宣言》、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等。

知道马克思主要理论贡献: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体会马克思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和创新精神,坚定为人类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过程:
导入: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BBC)网上投票·千年人物评选——谁在过去的千年(1000-2000年)中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最大?
思考:作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伟大在何处?
一.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1.理论创造: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科学社会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2.实践活动: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改组正义者同盟、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等。

二.马克思成为“马克思”的原因
时代条件极为重要,“时势造英雄”。

没有资本主义在当时的迅速发展,没有19世纪上半期人类三大思想理论成果,那么,也就不可能产生马克思这样的历史巨人。

然而,当时世界上的十多亿(欧洲是二亿多人)中,为什么唯有马克思能成为“马克思”?
1.马克思拥有什么?(马克思具有那些最终能使其成为“马克思”的条件?)
●良好的早期教育
马克思出身于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律师。

在马克思的家里,有较为富裕的条件和充满文化气氛的环境,马克思受到了良好的早期教育。

●长期的勤奋学习
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先后就读于波恩大学、柏林大学的法律系;以后又攻读并获得了耶那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定居英国伦敦后,长期在大英博物馆阅览室中学习与研究。

在伦敦最初十年间,马克思度过了一生中生活最艰难的时期。

几乎是每天大英博物馆刚开门,马克思就准时到达这里,如饥似渴地进行学习和研究,直至晚上博物馆闭馆。

不知疲倦地工作,其休息就是在室内来回走动,以致在门与窗之间的地毯上踏出了一条痕迹。

●渊博的知识(站立在巨人的肩头之上)
能够阅读欧洲一切国家的文字,能用德、法、英三种文字写作,而且写得非常好,使精通这几种文字的人都赞叹不已。

他曾说,“外国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

”他专长政治经济学,也熟悉各国的历史、哲学和文学。

精通数学,演算数学成为马克思一种独特的精神休息方法。

代数甚至是马克思精神上的安慰。

●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参加工运实践
●亲密可靠的朋友:燕妮与恩格斯
燕妮〃冯〃威斯特华伦(1814-1881),出身高贵,其兄曾经是普鲁士国王的内务大臣。

是“特里尔城最美丽的姑娘”,具有“出众的美貌,绝顶的聪慧和机敏”。

1836年,在波恩大学攻读法律的一年级学生马克思,回特利尔向自己热恋的姑娘求婚。

22岁的燕妮就和18岁的马克思约定了终身,七年后与马克思结婚。

如果没有燕妮,马克思就不成其马克思。

(爱琳娜)
“没有恩格斯,马克思和他的全家都会饿死”。

●始终如一,一生只做一件事;
从1843年起,马克思就开始研究经济学。

经过二十五年的辛勤劳动,读了一千五百多本书,做了难以数计的笔记,终于在1867年3月底写成了《资本论》第一卷。

●惊人的才华与创造能力:
30岁发表《共产党宣言》,这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49岁出版《资本论》第一卷,这是工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