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姿势和空间设计精讲
合集下载
第三章工作空间设计分析

膝空间; 5. 作业时起坐的频率等。
2020/10/21
21
• 应该尽量避免的姿势
– ① 站着不动的姿势(特别对女性); – ② 长期或经常重复地弯腰(指脊背弯曲角超过
15°); – ③ 躯干扭曲并倾斜的姿势或半坐姿势; – ④ 经常重复地单腿支撑的姿势; – ⑤ 手臂长时间向前伸直或伸开等。
2020/10/21
– 因此,坐—立姿交替作业能吸收各自的长处, 弥补各方面的短处,应尽可能用坐—立姿交替 作业方式。
2020/10/21
20
选择人体姿势和体位应该注意的问题
1. 工作场地的大小、照明条件与视觉; 2. 体力负荷的大小及用力方向; 3. 工作场所各种物质 (包括必需的工具、加工
材料等)的安放位置; 4. 控作台或工作台的台面高度,有无合适的容
22
3.3 作业空间设计
一、坐姿作业空间设计 坐姿作业空间是人坐在工作台前手能够活动到的整个三维空
间,它随作业面的高度、手偏离身体中线的距离及手举高度的不 同而变化。
其范围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肩关节的高度和手臂长,图 5-2为第5百分位的人体坐姿抓握活动时的空间范围,以肩关节为 转动中心的直臂抓握空间半径,男性为650mm,女性为580mm。
2020/10/21
8
4.躺卧姿势:俯伏撑卧、侧撑卧、仰卧等。
2020/10/21
9
3.1.3 人体活动空间尺度
即适应行为要求的室内空间尺度,是相对的概念,亦是 动态的尺寸。(生理需求、行为需求和心理需求)
2020/10/21
10
根据室内环境的行为表现,活动空间可分为大空 间、中空间和小空间等不同的活动空间范围。
2)个体作业场所 作业者周围与作业者有关的,包括设备等因素在内的
2020/10/21
21
• 应该尽量避免的姿势
– ① 站着不动的姿势(特别对女性); – ② 长期或经常重复地弯腰(指脊背弯曲角超过
15°); – ③ 躯干扭曲并倾斜的姿势或半坐姿势; – ④ 经常重复地单腿支撑的姿势; – ⑤ 手臂长时间向前伸直或伸开等。
2020/10/21
– 因此,坐—立姿交替作业能吸收各自的长处, 弥补各方面的短处,应尽可能用坐—立姿交替 作业方式。
2020/10/21
20
选择人体姿势和体位应该注意的问题
1. 工作场地的大小、照明条件与视觉; 2. 体力负荷的大小及用力方向; 3. 工作场所各种物质 (包括必需的工具、加工
材料等)的安放位置; 4. 控作台或工作台的台面高度,有无合适的容
22
3.3 作业空间设计
一、坐姿作业空间设计 坐姿作业空间是人坐在工作台前手能够活动到的整个三维空
间,它随作业面的高度、手偏离身体中线的距离及手举高度的不 同而变化。
其范围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肩关节的高度和手臂长,图 5-2为第5百分位的人体坐姿抓握活动时的空间范围,以肩关节为 转动中心的直臂抓握空间半径,男性为650mm,女性为580mm。
2020/10/21
8
4.躺卧姿势:俯伏撑卧、侧撑卧、仰卧等。
2020/10/21
9
3.1.3 人体活动空间尺度
即适应行为要求的室内空间尺度,是相对的概念,亦是 动态的尺寸。(生理需求、行为需求和心理需求)
2020/10/21
10
根据室内环境的行为表现,活动空间可分为大空 间、中空间和小空间等不同的活动空间范围。
2)个体作业场所 作业者周围与作业者有关的,包括设备等因素在内的
第七章 作业岗位及作业空间设计

1、坐姿手工作业岗位 图7—2(a)、(b)分别为坐姿手工作业 岗位的侧视图和俯视图时需确定的 与作业有关和与人体有关的尺寸 2.立姿手工作业岗位 图7—3为立姿手工作业岗位的侧视 图,其俯视图同图7—2(b)。图中代 号同图7-2 3.坐、立姿交替手工作业岗位 坐、立姿交替手工作业岗位侧视图 见图7-4,其俯视图见图7—2(b),图 中代号含义亦同图7—2。
⑦大腿空间高度Z和小腿空间高度U的最小 限值见表7-3
一、三种作业岗位的特征
1、坐姿作业岗位 坐姿作业岗位是为从事轻作业、中作业且不要求作 业者在作业过程中走动的工作而组织的。当具有下 述基本特征时,宜选择坐姿岗位。 ①在坐姿操作范围内,短时作业周期需要的工具、材料、 配件等都易于拿取或移动。 ②不需用手搬移物品的平均高度超过工作面以上15cm 的作业。 ③不需作业者施用较大力量,如搬动重物不得超过 4.5kg,否则应采用机械助力装臵。 ④在上班的绝大多数时间内从事精密装配或书写等作业。
3.坐、任务的性质,要求操作者在作业过程中采用不同 的作业姿势来完成,而只有不同的作业岗位才能满足作 业者采用不同作业姿势的要求,为此情况而组织的作业 岗位称坐、立姿交替作业岗位。具有下列特点时,建议 采用坐、立姿交替岗位。 ①经常需要完成前伸超过41cm或高于工作面15cm的重 复操作。如果不考虑人体可及范围和静负荷疲劳的特点, 可取坐姿作业岗位;但考虑人的特点,应选择坐、立姿 交替岗位。 ②对于复合作业,有的最好取坐姿操作,有的则适宜立 姿操作,从优化人机系统来考虑,应取坐、立姿交替岗 位。
(二)手工作业岗位尺寸设计
根据与作业相关的程度,三种手工作业岗位中的尺寸均分为 与作业有关相与人体有关两类,下面分别介绍两类尺寸确定 方法。 1、与人体有关的作业岗位尺寸 由国家标准中与作业者人体有关部位第5或第95百分位数值 推导出与人体有关的岗值尺寸,列于表7—l。
人因工程学第七章作业中的动作、岗位和空间设计

1.作业姿势与人体机能的关系 (1)与视觉的关系
在进行作业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最容易看见物体时眼睛的高度和物体与眼 睛的距离。例如,在必须降低眼睛高度的情况下,就要形成蹲下的姿势、 前屈的姿势或侧屈的姿势等,保持或反复做这样的姿势,是引起过早疲劳 的原因。 (2)与循环的关系 如果伸长手抓住电车的拉手,手指就会发麻,如长时间一直站着,则脚会 出现水肿,这是日常的经验。在远离心脏的部位,由于重力的缘故,血液 循环流动往往不畅。因而,必须尽可能避免手的操作点过高的姿势或妨碍 血液循环的姿势,如蹲下的姿势和把头低下的前屈姿势。
②坐姿操作。
在下列作业中宜采用坐姿操作:持续时间较长的工作应尽可 能采取坐姿操作,以免疲劳;精确而细致的操作应采取坐姿, 因为在坐姿状态下,可完成较精确的操作;需要手足并用地 作业。
坐姿操作的缺点在于,作业过程中不易改变体位,施力受到 限制,工作范围有局限性,长期久坐作业易引起脊柱弯曲等 职业损伤。
此外,人体所处的姿势是影响施力的重要因素。
4.人体不同姿势的能耗
图7-5 不同姿势的相对氧耗量
图7-6 各种作业姿态相对应的能耗(kcal/min)
图7-7 姿势与肢体活动程度
二、作业姿势的设计原则
1.作业姿势的选择
(1)确定作业姿势的因素
确定作业姿势的因素主要有:工作空间的大小与照明条件; 体力负荷的大小及用力方向;工作场所各物(包括仪器、工 具、加工物件等)的安放位置;工作台面的高度,有无合适 的容膝空间;操作时起、坐的频率。
图7-8 不良的作业姿势
④双手同时操作时,手的运动方向应相反或者对称运动,单手 作业本身就造成背部肌肉静态施力。另外,双手做对称运动 有利于神经控制。
⑤作业位置(坐台的台面或作业的空间)高度应按工作者的眼 睛和观察时所需的距离来设计。观察时所需要的距离越近, 作业位置应越高,如图7-9所示。由图可见,作业位置的高度 应保证工作者的姿势自然,身体稍微前倾,眼睛正好处在观 察时要求的距离。图中还采用了手臂支撑,以避免手臂肌肉 静态施力。
在进行作业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最容易看见物体时眼睛的高度和物体与眼 睛的距离。例如,在必须降低眼睛高度的情况下,就要形成蹲下的姿势、 前屈的姿势或侧屈的姿势等,保持或反复做这样的姿势,是引起过早疲劳 的原因。 (2)与循环的关系 如果伸长手抓住电车的拉手,手指就会发麻,如长时间一直站着,则脚会 出现水肿,这是日常的经验。在远离心脏的部位,由于重力的缘故,血液 循环流动往往不畅。因而,必须尽可能避免手的操作点过高的姿势或妨碍 血液循环的姿势,如蹲下的姿势和把头低下的前屈姿势。
②坐姿操作。
在下列作业中宜采用坐姿操作:持续时间较长的工作应尽可 能采取坐姿操作,以免疲劳;精确而细致的操作应采取坐姿, 因为在坐姿状态下,可完成较精确的操作;需要手足并用地 作业。
坐姿操作的缺点在于,作业过程中不易改变体位,施力受到 限制,工作范围有局限性,长期久坐作业易引起脊柱弯曲等 职业损伤。
此外,人体所处的姿势是影响施力的重要因素。
4.人体不同姿势的能耗
图7-5 不同姿势的相对氧耗量
图7-6 各种作业姿态相对应的能耗(kcal/min)
图7-7 姿势与肢体活动程度
二、作业姿势的设计原则
1.作业姿势的选择
(1)确定作业姿势的因素
确定作业姿势的因素主要有:工作空间的大小与照明条件; 体力负荷的大小及用力方向;工作场所各物(包括仪器、工 具、加工物件等)的安放位置;工作台面的高度,有无合适 的容膝空间;操作时起、坐的频率。
图7-8 不良的作业姿势
④双手同时操作时,手的运动方向应相反或者对称运动,单手 作业本身就造成背部肌肉静态施力。另外,双手做对称运动 有利于神经控制。
⑤作业位置(坐台的台面或作业的空间)高度应按工作者的眼 睛和观察时所需的距离来设计。观察时所需要的距离越近, 作业位置应越高,如图7-9所示。由图可见,作业位置的高度 应保证工作者的姿势自然,身体稍微前倾,眼睛正好处在观 察时要求的距离。图中还采用了手臂支撑,以避免手臂肌肉 静态施力。
CH8作业姿势与动作设计

浙江工业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 汤洪涛
作业姿势和人体机能的关系
作业姿势同视觉的关系 最容易看见东西时的眼睛高度和物件离眼睛的距离
D
ZJUT-IE
H
浙江工业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 汤洪涛
作业姿势和人体机能的关系
作业姿势同循环的关系 作业姿势同手、上肢、下肢、上半身等的运动关系 作业姿势同身体重心的关系
一.作业姿势与人体机能 二.作业姿势的设计原则 三.作业姿势的设计要点 四.作业姿势设计辅助手段
ZJUT-IE
浙江工业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 汤洪涛
作业姿势和人体机能的关系
处理好系统中的人机关系
ZJUT-IE
了解人的动作 姿态特性
决定作业姿势 最为合理的姿势 最少疲劳的姿势 最高效率的姿势
定位动作 逐次动作 有意识动作 人的运 动行为 下意识动作 重复动作 连续动作 调整动作
ZJUT-IE
浙江工业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 汤洪涛
作业姿势的设计要点
避免静态肌肉施力 避免弯腰或其他不自然的身 体姿势
ZJUT-IE
浙江工业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 汤洪涛
2. 3. 4.
双手同时作业 缩短动作的距离 轻松作业
能否减少基本动素数? 是否处于难于操作的不合理姿势? 是否是需要大力气的动作? 改进动作不仅提高作业效率,还必须考虑作业的舒适性。
浙江工业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 汤洪涛
动作经济原则的应用
三大类:
● 与人体动作有关的原则(9条) ● 与工作地布置有关原则(8条) ● 与工具设备有关的原则(5条)
机器上的扛杆、十字杆及手轮人位置,应能使工作者极少 变动姿势,且能最大地利用机械力。
第五章+作业空间设计2

(5)1800mm以上:报警器、音响装置等。
三.立姿工作台设计
双手操作时,上臂自然下垂,前臂自然弯曲时,最省力、 最舒适,工作台一般在肘部以下。
立姿作业控制台一般布置的尺寸范围如图5-30所示。
另外,工作面高度不仅与身高有关,还与作业时施力的 大小、视力要求和操作范围等很多因素有关。如被加工件越 大,工作台面越要低些;操作需用力时工作台面也应低一些, 这样可以利用身体的重力作功(图5-27)。
1.座椅的基本类型
不同的工作采用不同类型的坐椅。
(1)专用工作椅 例如:汽车驾驶员座椅、飞行员座椅、办公室座椅、
学校课桌椅等都属专用工作椅。 工作坐椅 立姿作业时,若工作面高度较低时,为了减轻因弯腰
引起人体疲劳,采用支撑物。
(2)多用座椅 指不是为某种固定工作,而可供多种场合使用的座椅。 例如:餐厅、会议室、候车候机室使用的座椅以及从事
3.座椅设计的新观念
近年来,座椅设计有新的发展。一般的座椅设计仅从座
椅的固有形状与尺寸关系上进行调整性设计。而新的座椅设
计则从座椅最根本的功能要求的角度着手,从设计观念上有
所突破与创新。
(1)“动态”座椅(图5-21) 其设计特点是座椅能对坐者的动作与姿势做出自动响应
(2)前倾式座椅(图5-22) 研究表明,采用座面适当前倾设计的工作椅会更适合于
(a)
(b)
(c)
(d)
工作座椅
对立姿工作岗位,如其 工作面高度相对较低,为了 减轻因弯腰引起人体疲劳, 可采用支撑物:
图(a)脚踏板和搁臂垫 组合。
图(b)脚踏板和支承凳 组合。
图(c)回跳凳
作用:
支撑物能够给操作者身 体一个平衡力,但操作活动 又不受这个力的影响。
三.立姿工作台设计
双手操作时,上臂自然下垂,前臂自然弯曲时,最省力、 最舒适,工作台一般在肘部以下。
立姿作业控制台一般布置的尺寸范围如图5-30所示。
另外,工作面高度不仅与身高有关,还与作业时施力的 大小、视力要求和操作范围等很多因素有关。如被加工件越 大,工作台面越要低些;操作需用力时工作台面也应低一些, 这样可以利用身体的重力作功(图5-27)。
1.座椅的基本类型
不同的工作采用不同类型的坐椅。
(1)专用工作椅 例如:汽车驾驶员座椅、飞行员座椅、办公室座椅、
学校课桌椅等都属专用工作椅。 工作坐椅 立姿作业时,若工作面高度较低时,为了减轻因弯腰
引起人体疲劳,采用支撑物。
(2)多用座椅 指不是为某种固定工作,而可供多种场合使用的座椅。 例如:餐厅、会议室、候车候机室使用的座椅以及从事
3.座椅设计的新观念
近年来,座椅设计有新的发展。一般的座椅设计仅从座
椅的固有形状与尺寸关系上进行调整性设计。而新的座椅设
计则从座椅最根本的功能要求的角度着手,从设计观念上有
所突破与创新。
(1)“动态”座椅(图5-21) 其设计特点是座椅能对坐者的动作与姿势做出自动响应
(2)前倾式座椅(图5-22) 研究表明,采用座面适当前倾设计的工作椅会更适合于
(a)
(b)
(c)
(d)
工作座椅
对立姿工作岗位,如其 工作面高度相对较低,为了 减轻因弯腰引起人体疲劳, 可采用支撑物:
图(a)脚踏板和搁臂垫 组合。
图(b)脚踏板和支承凳 组合。
图(c)回跳凳
作用:
支撑物能够给操作者身 体一个平衡力,但操作活动 又不受这个力的影响。
《作业空间设计》课件

参考文献
• 陈彬主编:《制图基础》 • 朱昊主编:《设计基础》 • 邓虹主编:《印刷学基础》
作业工具和材料的储存与管理
储存和管理的意义
合理的工具和材料储存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浪费和损坏,同时保证工作区域整洁。
储存设备分类
储存设备包括存储架、存储柜、仓库等,每种 设备都有其独特的用途和功能。
储存设备布局原则
储存设备的布局需要考虑物品种类、使用频率 以及储存空间之间的差异,保证工作区域整洁 有序。
储存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储存管理的方法包括标签分类、清单管理和二 次分类等技巧,可以有效提高储存管理的效率。
作业空间的安全与卫生管理
作业场地的安全与卫生意义 安全规范和措施
保持作业场地的安全与卫生对员 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都有重 要的作用。
安全规范包括急救措施、消防措 施以及安全检查等,卫生措施包 括定期清理和杀菌。
《作业空间设计》PPT课 件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舒适度,优秀的作业空间设计非常重要。本课程将介绍 如何设计一个理想的作业空间。
言
为什么需要好的作业空间设计?
合理的空间设计可以增加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压力,并提升工作生产率。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程旨在帮助大家了解作业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作业空间设计原则,并提供实用的 技巧和方法。
作业空间设计原则
1
空间区域划分原则
2
空间划分原则包括按照工作流程安排空
间、合理核定空间面积、合理设置通道
以及优化员工工作区域等。
3
概述
作业空间设计必须考虑员工的工作需求, 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工作效率。
空间布局设计原则
空间布局设计原则包括合理设置工作台、 选择舒适的工作椅、合理布局工作台周 围的空间以及设置适当的光照和通风等。
人机工程学004

● RULA法
吉尔等人研究方法示例
即“上肢快速评估”(Rapid Upper Limb Assessment)方法,采用 OWAS法编码概念来表达上段身体姿势,把头、躯干、上臂、前臂和腕部的 运动范围归入以数字标明的某一区。数字值越低,表明姿势越合理。
这种方法适于研究坐姿作业姿势。
● REBA法 即“全身快速评估”(Rapid Entire Body Assessment)方法,采 用多种其它方法来收集数据(如NIOSH法、OWAS法、RULA法等)。该方 法的基础是利用“REBA图表”,对躯干、颈部、腿部、上臂、前臂和腕 部等处在矢状面上的不同姿势角度标记上相应分值,如对于颈部,发生 0~20°的前倾运动时,分值记录1;对于躯干,发生20~60°弯曲时, 分值记录3,等等。同时考虑不同姿势下各身体段的负载情况,最后对 特定姿势打出1-15中的一个“REBA分”值,以5个分值段代表5种不同 的姿势合理程度。
件,或用手施加较大力量情况下采用立姿作业工位。另外在服务业(如 宾馆业等)的工作人员也多采用立姿作业。
立姿作业长久地站立,会导致血液累积在腿部,腿部产生沉重感甚 至麻木、疼痛。
②坐姿 设计长时间作业的工位时,要尽量选择采用坐姿作业姿势。 坐姿容易保持,使身体产生的疲劳大大减轻。坐姿作业时,臂部的动 作容易控制,身体平衡和安全性好,血液循环大为改善。 设计坐姿工位时,须确保坐姿作业者腿部的空间或腿部和膝部的空 间间隙。当然,长久地坐姿作业对腰部是有伤害的。需要对座椅进行特 定的设计,如可调节、有背靠和腰靠等,须设置双脚歇息踏板,作业者 在作业期间还要间歇性地起身活动身体。
第三节 作业空间与作业面设计
作业空间设计从小的范围来讲就是合理设计工作岗位。工位设计是 为了保证单个作业者能获得省力、高效和舒适的作业空间、作业机具和 作业环境。
吉尔等人研究方法示例
即“上肢快速评估”(Rapid Upper Limb Assessment)方法,采用 OWAS法编码概念来表达上段身体姿势,把头、躯干、上臂、前臂和腕部的 运动范围归入以数字标明的某一区。数字值越低,表明姿势越合理。
这种方法适于研究坐姿作业姿势。
● REBA法 即“全身快速评估”(Rapid Entire Body Assessment)方法,采 用多种其它方法来收集数据(如NIOSH法、OWAS法、RULA法等)。该方 法的基础是利用“REBA图表”,对躯干、颈部、腿部、上臂、前臂和腕 部等处在矢状面上的不同姿势角度标记上相应分值,如对于颈部,发生 0~20°的前倾运动时,分值记录1;对于躯干,发生20~60°弯曲时, 分值记录3,等等。同时考虑不同姿势下各身体段的负载情况,最后对 特定姿势打出1-15中的一个“REBA分”值,以5个分值段代表5种不同 的姿势合理程度。
件,或用手施加较大力量情况下采用立姿作业工位。另外在服务业(如 宾馆业等)的工作人员也多采用立姿作业。
立姿作业长久地站立,会导致血液累积在腿部,腿部产生沉重感甚 至麻木、疼痛。
②坐姿 设计长时间作业的工位时,要尽量选择采用坐姿作业姿势。 坐姿容易保持,使身体产生的疲劳大大减轻。坐姿作业时,臂部的动 作容易控制,身体平衡和安全性好,血液循环大为改善。 设计坐姿工位时,须确保坐姿作业者腿部的空间或腿部和膝部的空 间间隙。当然,长久地坐姿作业对腰部是有伤害的。需要对座椅进行特 定的设计,如可调节、有背靠和腰靠等,须设置双脚歇息踏板,作业者 在作业期间还要间歇性地起身活动身体。
第三节 作业空间与作业面设计
作业空间设计从小的范围来讲就是合理设计工作岗位。工位设计是 为了保证单个作业者能获得省力、高效和舒适的作业空间、作业机具和 作业环境。
第6章 作业姿势及安全分析

2.立姿操作的应用 1 常用的控制器分布在较大区域,远远超出坐姿的最 大可及范围时; 2 需要用较大肌力的作业,而坐姿不可能达到时; 3 没有容膝空间的机器旁作业,坐着反而不如站着舒 适时; 4 需要频繁地坐、立的作业,因为频繁起坐所消耗的 能量比立姿的耗能量还大; 5 单调的易引起心理性疲劳的作业。
§6-4 安全人机工程学简介
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角度出发,讨论人、 机和人机相互关系的规律,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 研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它们 之间的协调方式,通过设计使人一机系统的总体 性能达到安全、准确、高效、舒适的目的。机械 系统过程的任何阶段都必须有人参与,人始终起 着主导作用,是最活跃、最难把握,同时也最容 易受到伤害的。由于机械设计违反安全人机学原 则导致的事故时有发生,据国外资料统计,生产 中有 58%一 70%的事故是与忽视人的因素有关。 因此,机械设计应考虑与人体有关的人体测量参 数、人的感知特性、反应特性及人在劳动中的心 理特征,以减少人为差错,最大限度地减轻体力、 脑力消耗及精神紧张感。
§6-2 作业姿势的设计原则
4 应利用重力进给、料箱和容器传送物料,并尽可能送 到靠近使用的地方。 5 工具和材料应按最佳动作顺序排列布置。 6 应尽量利用下滑运动传送物料,以避免操作者用手处 理已完工的工作。 7 应提供充足的照明。提供与工作台高度相适应并能保 持良好姿势的座椅。工作台与座椅的高度应使操作者可 以变换操作姿势,可以坐、立交替,舒适感较好。 8 工作地点的环境色应与工作对象的颜色有一定的对比, 以减少眼睛的疲劳。
三、 人 体 不 同 姿 势 的 施 力
§6-1 作业姿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体机能
四、人体不同姿势的能耗 1.耗氧量:
100
§6-4 安全人机工程学简介
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角度出发,讨论人、 机和人机相互关系的规律,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 研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它们 之间的协调方式,通过设计使人一机系统的总体 性能达到安全、准确、高效、舒适的目的。机械 系统过程的任何阶段都必须有人参与,人始终起 着主导作用,是最活跃、最难把握,同时也最容 易受到伤害的。由于机械设计违反安全人机学原 则导致的事故时有发生,据国外资料统计,生产 中有 58%一 70%的事故是与忽视人的因素有关。 因此,机械设计应考虑与人体有关的人体测量参 数、人的感知特性、反应特性及人在劳动中的心 理特征,以减少人为差错,最大限度地减轻体力、 脑力消耗及精神紧张感。
§6-2 作业姿势的设计原则
4 应利用重力进给、料箱和容器传送物料,并尽可能送 到靠近使用的地方。 5 工具和材料应按最佳动作顺序排列布置。 6 应尽量利用下滑运动传送物料,以避免操作者用手处 理已完工的工作。 7 应提供充足的照明。提供与工作台高度相适应并能保 持良好姿势的座椅。工作台与座椅的高度应使操作者可 以变换操作姿势,可以坐、立交替,舒适感较好。 8 工作地点的环境色应与工作对象的颜色有一定的对比, 以减少眼睛的疲劳。
三、 人 体 不 同 姿 势 的 施 力
§6-1 作业姿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体机能
四、人体不同姿势的能耗 1.耗氧量:
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例:基于人性化的电脑桌子设计
六、结 语 在进行产品设计和优化时要从使用者、使用环
境、使用方式、生理、心理因素等方面进行整体考 虑, 并做出科学的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与研究,尽 最大可能性满足人的需求,弘扬以人为本的精神。 负责人员必须明确产品设计或优化的目标就是以人 为中心,如果脱离了人就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将 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贯穿在整个设计活动中来体现设 计师对人性的关怀。
高时需要不时仰头,使颈部伸展而过 低时又要颈部倾斜而加大了屈颈力矩, 内更易疲劳,并引起颈部不适。表1 给出的我国男女坐姿时人眼的高度。
表1坐姿时人眼的高度(mm)
引例:基于人性化的电脑桌子设计
三、对键盘和鼠标高度确定的研究 (1)理想的作业面高度应使上臂自然下垂,小臂接近水平或向下略斜,避免小臂上举状况的发生 :
作业空间与作业姿势
人的行为特征 作业姿势 作业空间
个人心理空间 侧重行为 捷径反应和躲避行为
坐姿作业 立姿作业 坐、立交替的作业
确定作业姿势的依据: ➢ 作业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大小和照明条件 ➢ 作业负荷的大小和用力方向 ➢ 作业场所各种仪器、机具和加工件的摆放
位置
➢ 作业台高度及有没有容膝空间 ➢ 操作时的起坐频率等因素
(2)手与键盘、鼠标的关系
最自然的手的姿势是手左右对称, 处于正中线的位置,在使用键盘或鼠标 过程中,要使手保持正常自然的姿势, 上臂应自然放松,垂
表2坐姿肘离地高(mm)
直向下,上臂与小臂之间呈略大于90°的角度,放置鼠标的位置高度不易过高,有利于保持手腕 的顺直。
【视频】使用电脑时的人体工程学
引例:基于人性化的电脑桌子设计
四、对电脑桌使用的作业环境研究 光源放置要避免光线经显示器反射进入人眼引起眩光。显示器和音箱不能离得太近,距离应在
120mm以上,以免显示器被磁化。显示器的摆放也影响着工作效率,人在坐姿时的自然视线是与水平 视线成向下的15°夹角,为获得最佳的观察精度,显示器表面应与视线近似垂直,直立的屏面在观 察时,不仅不能获得最佳的观察精度,而且还需要勾头,产生眼睛、颈部的不舒适感。故显示器表 面应稍向后仰,大约10~20角。 五、对电脑桌设计的色彩研究
个人心理空间
➢ 独立空间需求:正面要求较大, 侧面要求较少
➢ 不同接触类型心理需求距离不 一
接触类型
亲密距离 个人距离 社交距离 公共距离
心理距离 (cm)
≤45 45~120 120~350 350~900
侧重行为
(1)优势半球与惯用手 ➢ 优势半球:大脑对认知或行动功能分布 ➢ 惯用侧:机能较强的一侧面 (2)行为的非对称性 ➢ 在步行、运动等行为中偏重一侧倾向 ➢ 左侧通行可使人体主要器官心脏靠向建筑物,有力的右
手向外,在生理上、心理上比较稳妥的解释 ➢ 在自由选择坐位的教室、会场、影院中选择左侧或右侧
的坐席,同出入口的位置有关。四分之三人选择靠近出 入口和窗户一侧 ➢ 背后呼名,回头却向右多
思考:为何我国交通规定左驾右行?
人的捷径反应和躲避行为
(1)捷径反应 指人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贪图方便,采用最便捷的途径,直接指向目标的行为倾向。如伸手取
引例:基于人性化的电脑桌子设计
二、对桌面高度选择的研究 (1)人眼与视屏的关系
人眼与视屏应保持一定距离,以保证不受电子射线的伤害。屏面的大小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 向与人眼成不大于30°的夹角,以17英寸显示屏为例,屏幕边长约为305mm,此时的视距最小为 300mm。屏幕越大视距应越远,一般情况下取为600~700mm。 (2)显示器的上缘或屏幕文字最上端应与人的水平视线等高或略低,过
作业姿势与作业空近间身设作计业空间:参坐考姿人或体站的姿静状态态和下动,态为尺完寸成,作某业一所固及定的工空作间岗范位围上作业者在 工作场所性质与作个业体空作间业设场计所:周围与作业者有关的(包括设备、通道等因素)的作业区域
总体作业空间:多个相联系的个体作业场所布置在一起构成的作业空间
【视频】厨房里的人体工程对比
组织的生产(作业)方式、工艺(过程)特点决定了总低体作业空间结构 中
高
原则的使用水平
【视频】住宅建设新技术——工业化装配式住宅
坐姿作业
定义:指身躯伸直或稍向前倾角为10°~15°,上腿平放,下腿一般垂直地面或稍向 前倾斜着地,身体处于舒适状态的体位。
物往往直接伸向物品,穿越空地走直线等。 (2)躲避行为
当发生危险时或自已难以判断和难以接受的事态时,人类也有一些共同的躲避行为或同周围相 同遭遇者保持一致 。如从众心理、左右躲避等行为。
人的捷径反应和躲避行为倾向在作业过程中常常是引起事故的原因,因此,在设计总体布局、 通道、机器、堆放物时就应该提前考虑到。
作业姿势和空间设计精讲
1
▪ 引例 ▪ 作业空间与作业姿势 ▪ 座椅设计 ▪ 结束
主要内容 【视频案例】学生床设计
引例:基于人性化的电脑桌子设计
一、社会背景 目前作业者在使用电脑的键盘或鼠标时,常常
是手臂向前悬空。悬空的手臂造成了肩颈部的静态 疲劳,体重需要由脊柱来承,工作人员往往是勾头、 塌腰、驼背地工作,其结果是腰背的疲劳酸痛。另 一方面手腕的过度伸展、翘曲或者是把手腕抵在桌 沿而引发腕部的一系列疾病,如腕管综合症等。引 发这一系列问题的原因就在于电脑桌设计得不合理, 只是将原来的书桌照搬来做了电脑桌,没有考虑电 脑桌与书桌在使用功能上的不同。
作业空间设计依据
(一)近身作业空间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1)作业特点
(2)人体尺寸 (3)作业姿势 (4)个体因素 (5)维修活动 (二)作业场所布置原则 (1)重要性原则 (2)使用频率原则 (3)功能原则
20
平
均 15 执
行 时
10
间
5
频率 重要性 功能 使用顺序
/min
(4)使用顺序原则
0
(三)总体作业空间设计的依据
电脑桌的颜色自然与主人的喜好有关,不过也应保持其与室内环境的色彩协调。不但要满足人 生理的需求。还要满足人的审美需求。由于电脑屏幕较亮,若工作性质要求视线要在屏幕与桌面文 件间来回转换,为了避免眼睛因明暗适应带来的误差和注意力的分散,桌面色彩和屏幕色彩明度对 比不易太大,否则易引起视觉疲劳,桌面宜采用白、浅兰、浅灰等柔和的浅色调,这也与目前的家 居环境或办公环境的浅色调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