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段意
概括文章段意的方法

概括文章段意的方法嘿,咱来说说这概括文章段意的方法哈!你想啊,一篇文章就像一个大宝藏,而每一段呢,就是宝藏里的一个个小宝贝。
咱得把这些小宝贝给弄清楚咯,这就得靠一些巧妙的方法啦!比如说,咱可以先抓住关键语句呀。
就像在茫茫人海中一下子找到那个最显眼的人一样。
那些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啥的,可都是重点呢!它们就像是给咱指方向的小箭头,顺着它们,不就能更好地理解段意了嘛。
还有啊,咱可以从段落里的主要内容入手。
把那些最重要的事儿给拎出来,就像把珍珠从贝壳里挑出来一样。
把那些无关紧要的枝枝叶叶给去掉,留下最核心的东西。
咱也可以根据段落中出现的高频词语来概括呀。
就好比一群人里,总有那么几个名字老是被提到,那这几个名字肯定很重要呀,对不?通过这些高频词,咱就能大概知道这段在讲啥啦。
再不然,咱可以自己试着用简洁的话来总结呀。
把一大段话变成短短的几句话,这可需要点本事呢!就像把一大块面包压缩成小小的一块,精华可都在里面咯。
你想想看,要是咱读书的时候,能快速准确地概括出每段的意思,那读起书来得多带劲呀!就像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轻松又愉快。
咱能一下子抓住文章的重点,理解起来也不费劲啦。
就像盖房子,得先把每一块砖的位置搞清楚,这房子才能盖得牢固呀。
概括文章段意不也是一样嘛,把每一段都搞明白了,整篇文章咱不就吃得透透的啦。
而且呀,这方法学会了,不光读书有用,以后咱写作文也能用上呢!咱自己写的时候,心里也得有个数呀,每一段要表达啥,得清楚明白,这样别人读起来才不糊涂呀。
哎呀,这概括文章段意的方法可真是太重要啦!咱可得好好掌握,让它成为咱读书学习的好帮手!你说是不是呀?。
小学语文中概括大意的方法

小学语文中概括大意的方法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老师经常会让学生概括一下所学课文的中心思想,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那概括小学语文课文中心思想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小学语文中概括大意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小学语文中概括大意的方法一、概括段意1、组合法:将每一段(层)的意思叠加起来,就是这一段的意思。
用谁干什么的语句来表达。
2、摘抄法:找到这一段的中心句,一般是总起句或者总结句来概括段意。
3、拓展法:文章中心句可以帮助你进行概括段意,找到每一段的中心词和文章的中心词挂钩,用拓展法来概括即可。
4、概括段意的要求:(1) 从文章内容的角度出发,不能直接从写法和中心出发,如写《少年闰土》:不能写成,本文叙述了鲁迅和闰土的友谊。
(2) 不能写成提纲式,如本文写了鲁迅和闰土一起玩的故事。
(3) 用陈述句的形式表达,不能用疑问句的形式写,如:本文写了鲁迅和闰土怎么玩的故事。
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要太具体,要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主要事件或叙述的几个要点简要地写出来。
抓主要内容的方法有:①要素综合法(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谁干什么怎么样?②标题法:根据文章的标题,加以补充。
③段意连接法:把各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稍加整理;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了这个内容,请你简要概括出来。
方法:把握文章大意,抓住关键字、词、句加以概况。
如:《家园落日》,概括几种落日的特点。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方法:回到原文找到相关内容,在原文直接找到答案,必要时加以概括。
2小学语文中概括大意的方法第一,超前调控,扎实抓好概括文字主要内容和习作目的的教学。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础。
六年制第九册教材内容编排上体现了这一先后顺序,因此,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这一训练项目在阅读教学中切不可忽视。
本册第二单元的训练做到就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概括段意的方法

概括段意的方法一· 摘句法抓住段的中心句归纳段意中心句在文章的开头叫总起句,在结尾叫总结句;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段中承上的前半句是上一段段意,启下的后半句是下一段的段意;有的中心句则在段落的中间,通过人物的对话或作者的议论、抒情等方式表达出来;二·串连法串连层意、节意、关键词,抓住自然段的意思进行综合概括该种方法适用于逻辑段中无重点段,各叙述层次地位相当时概括段意使用,往往可抓住一段中的几个要点,把它们串连起来;1一个段落只有一个自然段组成,先看看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2一个段落有几个自然段组成,首先概括出各个自然段的意思,然后把这些自然段意思综合起来,最后用一句简洁的话归纳出段落大意;三·根据文章中心取主舍次法无论是一篇文章还是一段话,都有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在一个有几个自然段组成的段落里,与段的中心联系密切的详写的自然段,就是重点自然段;归纳段意,就以重点自然段的意思为段意;选准角度,语言要明确、完整、简洁;为了做到这点,可指导学生用“去旁枝,抓主干”的方法进行归纳;四·综合法抓住文章的线索归纳段意有的段落既没有中心句,各自然段的意思也没有主次之分,但都围绕一个共同的内容来写的;遇到这种情况,便可指导学生采用综合概括法来概括段意;以事情发展顺序为线索来写的文章,一般都是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的思路来写的;概括段落大意时,只要围着“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是怎样的结果是怎样的”等问题来分析,就能概括出段落大意;五·缩句法有些段落句子不多,但较长,可指导学生用缩句的方法来概括;分段方法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凡是记叙事情的文章,都要把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有时作者采用“顺叙”的方法,先写原因,接着写经过,最后写结果;有时作者采用“倒叙”的方法,先写结果,再写原因和经过;不管文章怎么记叙,我们阅读时只要把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找出来,把它们单独作为一段;2、按时间的变化分段有些文章是以时间的变化来叙述的;阅读时,我们先找出文章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或句子,然后分析文段内容与时间的联系,再将同一时间的内容归为一段;注意:不能每见到一个表示时间的词句就把文段合为一段,而应以一个时间段的内容联系为主;3、按地点的变换分段一般游记、参观、访问类的文章多采用此种方法;我们阅读时只要把文章中标明地点的词语或句子找出来,然后把属于同一个地点的内容归为一段;地点变了,就另换一段;4、按事物的内容和性质分段一般状物、几事写人的文章,多可采用这种方法分段;我们在阅读时只要了解了作者从几个方面来描述人或物的,那么,一个方面就可归为一段;5、按文章的结构分段有些文章的开头有个总起段或接尾有个总结段,有的两者都有即总分总、总分、分总结构;对于这样的文章,我们在分段时把总起段和总结段各为一段,把中间分述的内容合为一段;概括自然段段意学生读懂自然段,一般要经过如下几个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段,对全段内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其次要分清全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各讲了什么意思;第三是要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根据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分清层次;第四是根据层与层的关系,分析全段中心所在,准确地概括段落大意;概括自然段段意可以从下面一些提示的句子看出来:1中心句;有不少自然段,作者用一句话直接表明了本段的主要内容,这就是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既可在自然段的开头或结尾,也可在自然段的中间;2总起句;有的自然段,一开始就点明本段的中心意思;总起句一般在自然段的开头;3总结句;总结句通常出现在自然段的末尾,也起概括本段中心的作用;4过渡句;过渡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通常要小结前文,启示下文要讲的内容,因此也可从过渡句入手去归纳自然段的段意;概括段意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复习学生已经知道的归纳段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比较准确地用概括法概括段意;2、在课上练习时体现阅读的层次性,与平时的训练相结合;教学重点:学生了解并掌握间接归纳段意的方法;教学难点:学生掌握归纳段意的方法;教学具准备:课件、学生段落练习小卷子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明确主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做有关阅读短文的练习,请大家回忆:我们归纳的阅读短文四步法是什么阅读四步:1、初读短文,了解大意;2、细读短文,了解每段的意思,概括段意;3、带着问题三读短文,回答问题;4、检查;过渡:第二步了解每段的意思非常重要,为完成第三步做好准备,而概括段意又是大家感觉最困难的,今天我们就进行概括段意的练习课件,通过今天的练习相信每一位同学都会有很大收获,不过这可需要你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现在,就需要转动你的小脑筋了我们看第一篇短文;二、探究方法:1、摘首句:指名读短文,其他同学思考能用哪句话概括这一段的意思这场雪好美啊雪花满天飞舞,她给树木、房屋披上了晶亮的银装,她给庄稼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远远望去,真像是一个粉妆玉砌qì的童话世界——节选自冬预设:我用“这场雪好美啊”来概括;引导:为什么生:因为后面都在写这场雪怎么美师:这场雪好美啊,能概括这段的主要意思,我们说这句话就是这一段的段意; 师:观察老师写的和你们找的段意有什么不同啊生:标点符号师:当我们在概括段意的时候,就要注意一定是陈述句的形式板书:陈述句师:那这段段意还可以怎么说呢生:这场雪十分美;师:你积累的词汇真多刚才我们找到的段意是短文的第几句生:第一句师:这种方法就叫做摘首句;过渡:那你们猜猜有摘首句,还会有哪种方法呢生:摘尾句;师:你瞧,首对应的就是尾,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2、摘尾句:出示另一篇短文读短文,生思考如何概括段意爸爸一坐在电视机前,我就能闻到一股呛人的烟味;别提了,肯定又是抽上了;一次,他上厕所时,想到他的宝贝香烟没拿进去,就一手提着裤子冲出厕所,叼着一根烟又急急地回厕所去了;他真是个烟筒子啊——节选自我的爸爸预设:用摘尾句的方法;生:段意是:爸爸可真是个烟筒子啊师:用手指板书:陈述句怎么修改一下生:应该是陈述句的形式——爸爸是个烟筒子;3、首尾同摘:过渡:下面,我们自己做个小练习,怎么样爸爸是个乒乓球迷;每当他知道晚上有乒pīng乓pāng球比赛时,都会准时坐在电视机前,甚至忘了吃饭;这一坐在电视机前,我又能闻到一股呛人的烟味;别提了,肯定又是抽上了;一次,他上厕所时,想到他的宝贝香烟没拿进去,就一手提着裤子冲出厕所,叼着一根烟又急急地回厕所去了;他可真是个“烟筒子”啊师:默读短文,找出段意,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可要仔细读,和刚才的短文特别相似;预设1:我摘的是第一句。
概括段意的方法

•无论是一篇文章还是一段 话,都有主要内容和次要 内容。在一个由几个自然 段组成的段落里,与段的 中心联系密切的详写的自 然段,就是重点自然段。 归纳段意,就以重点自然 段的意思为段意。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 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 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 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 盖了一层厚厚的的白雪。风一 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 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 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 这村就叫芦花村。12岁的雨来 就是这村的。
雨来最喜欢这条紧靠着 村边的还乡河。每到夏天, 雨来和铁头、三钻儿,还有 许多小朋友,好像一群鱼, 在河里钻上钻下,藏猫猫, 狗刨,立浮,仰浮。雨来仰 浮的本领最高,能够脸朝天 在水里躺着,不但不沉底, 还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
4、缩句法 • 用于段落句子不多,但较长,
可用缩句的方法来概括。写 事的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 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它们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 却不是肉食的,常吃的 是……橡栗。它们面容清秀, 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 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 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 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 得格外漂亮。……
如《伟大的友谊》中,“在生活上 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 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 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合作。”这 一过渡句,第一分句是上段段意, 第二分句可做下段段意。再如《赵 州桥》中的过渡句“这座桥不但坚 固,而且美观”,一句话承上启下, 概括了上下两段的大意。还有 《 威尼斯的小艇》的第二段有总 起句“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可以作这段的段意。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 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 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 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 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 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 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 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 它屏息凝视,一边就是几个钟头, 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概括段意方法

概括段意方法一·摘句法1·找现成的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作段意;先概括后具体或先具体后概括的段落,用概括的一句作段意。
如《威尼斯的小艇》的第二段有总起句“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可以作这段的段意。
2·摘过渡句过渡句有承接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
承上句是上段的段意,起下句为下一段的段意。
如《伟大的友谊》中,“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合作。
”这一过渡句,第一分句是上段段意,第二分句可做下段段意。
二·串连法(串连层意、节意、关键词)该种方法适用于逻辑段中无重点段,各叙述层次地位相当时概括段意使用,往往可抓住一段中的几个要点,把它们串连起来。
如《太阳》(说明文)第一段中三节分别写了太阳远、大、热三个特点,所以段意可串连为:太阳离我们很远,它很大、很热。
三·根据文章中心取主舍次法归纳段意,一定要抓住每段的主要意思,选准角度,语言要明确、完整、简洁。
为了做到这点,可指导学生用“去旁枝,抓主干”的方法进行归纳。
四·综合法有的段落既没有中心句,各自然段的意思也没有主次之分,但都围绕一个共同的内容来写的。
遇到这种情况,便可指导学生采用综合概括法来概括段意。
如《给颜黎明的信》第一段分三层来写:(1)不要只看一个人的信;(2)不要只看文学书;(3)可以看世界旅行记和有益的电影。
这三层都是围绕怎样读书写的,所以段意可归纳为:鲁迅谈怎样读书。
五·缩句法有些段落句子不多,但较长,可指导学生用缩句的方法来概括。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七种方法阅读一篇文章,必须领会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那么,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1. 题目扩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飞夺沪定桥》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写的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夺取泸定桥的经过。
与妻书概括每段段意

与妻书概括每段段意第一段段意:表达了斩钉截铁,义无反顾。
爱祖国他勇于慷慨就义,爱其子他又深深眷恋着人间。
“泪珠和笔墨齐下”,不仅仅是写这封信的人,还有看这封信的人都是随着文字眼泪一滴滴地落,他不能放下笔,因为他不能让妻子误解他的用意。
第二段段意:写自己选择死的原因作者希望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是遍地腥云,他要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他要将对妻子的爱扩大为对天下苦难人民的爱,这就是原因。
其中“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最为让我动情。
第三段段意:写作者的回忆。
以“汝忆否”领写全段,打开记忆的篇章。
写作者担心妻子的娇弱,承担不住丧偶之痛,所以想让妻子死在自己前面,让自己来承担丧偶的痛苦。
让我们看到作者对妻子的厚爱。
因为爱得深所以想得远。
使读者再次为这人间至死不渝的爱情所感动。
第四段段意:再一次阐明赴死的原因。
作者先说“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然后接着说不能这么做的原因,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确实愿意和你相依为命直到老死”。
但是却无可奈何,作者还告诫妻子不要被贫困压倒,要保持纯洁的人格走完人生之路。
作者对妻子千叮咛万嘱咐,读下来令人心酸令人感动。
第五段段意:劝慰妻子不要因为没有他的存在而感到悲伤。
因为他在九泉之下会和妻子一起哭,灵魂会依依相伴。
以前不信鬼魂,但是现在却希望真的有。
第六段段意:再次说明原因。
然后作者感到没有将平生的志向告诉妻子而感到羞愧,这是最大的遗憾。
因为他太爱妻子,害怕妻子为他担忧,所以就没有告诉,这都体现出对妻子的恋爱之情。
“时时于梦中得我”,生死难分的感情。
阅读理解概括段意的方法

阅读理解概括段意的方法
阅读理解概括段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摘句法:摘出段落中的中心句,对段落内容进行总结。
2. 归纳法:把段落中叙述的各层意思综合起来,然后提炼、概括。
3. 取舍法:根据中心思想,对重要的详写,次要的略写或不写。
4. 联合法:把段落中具有同类意思的内容相联合,进行概括。
5. 练习法:通过做练习题来概括段落大意,这需要平时多做练习。
这些方法有助于更准确地概括段落大意,但具体使用哪种方法取决于段落的内容和目的。
如何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

如何概括段落大意段落大意是指段的主要意思。
正确地概括段落大意,有助于我们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一般地说,一个自然段就是一段的,要抓住重点句来归纳段意;几个自然段合起来成一段的,要舍弃次要内容,抓住主要内容。
归纳段落大意的要求有八个字,就是:明确、完整、简要、通顺。
“明确”是指让别人一看就明白这段主要写什么。
“完整”是指该概括的要点不能遗漏。
“简要”是指语句要简洁,做到言简意明。
“通顺”是指语句要通顺。
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概括段意的具体方法,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段落大意。
1、摘句归纳法。
就是从段落中摘录能反映全段主要内容的现成句子作为段意。
这些句子,一般可以从总分结构的段落、有明显中心句的段落和段内有过渡句的段落中选出。
例如《卢沟桥的狮子》一文的第二段:这些狮子真有意思。
它们有大有小。
大的有几十厘米,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
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到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
但是文物工作者早就数清了,总共485只。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这句话是这一段的小结句,总结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因此,可作为这一段的段意。
又如《詹天佑》一文的第一段: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就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
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第一句话:“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是这段的中心句,点明了这段要介绍的主要内容,因而可作为这一段的段意。
2、合并归纳法。
有时,一个段落中的几层意思是并列的,很难分辨主次,概括段意时,就必须把几个并列的意思合并起来进行概括。
例如: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括段意的基本方法
(一)介绍几种段式 1、总分(概具)关系 2、平行关系(并列关系) 3、顺承关系 4、因果关系 5、递进关系 6、转折关系
概括段意的基本方法
(二)概括段意常用的几种方法 1、抓重点句法(也叫摘句法) 2、归并法(也叫合并法或串连法) 3、提取要点法 4、提问题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概括段意的基本方法
返
《赵州桥》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 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 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 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 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 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 重量,节省了石料。
(三)根据段落的不同结构选择 不同的方法 1、总分(概具)关系 2、平行关系 3、顺承关系 4、因果关系
《松鼠》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 讨人喜欢。它们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 食动物,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食和橡栗。它 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 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上,衬 上一条帽缨形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 是翘起来,以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 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 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 四足兽了。
《花钟》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 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 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 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 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 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 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 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 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 左右含笑一现……
代词换成人或物的名称; 有的句子是感叹句或疑问句,一般要转
换成陈述句。
概括段意的基本方法
(三)根据段落的不同结构选择 不同的方法 1、总分(概具)关系 2、平行关系 3、顺承关系 4、因果关系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 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
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遐想
月球是从哪来的?上面有些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 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前爪相互抵 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 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用抓重点句概括段意需要注意的问题
酌情对重点句进行加工整理。 有的句子比较长,就应该抓住要点进行
压缩,尽量简练; 有的句子是用代词作为主语的,就要把
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 疑问
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 探索
秘奥,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 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不 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 “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床, 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 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 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 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 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1 写人为主的文章,一般问:在什么时间?谁(或什 么)做了什么(或怎么样了)?
2 叙事为主的文章,一般问:什么时间?事情怎样了?
3 写景的文章,一般问:什么时间?看到什么景物?
二、按空间(方位)顺序组材的,一般应突出位置的转 移。可以问:在什么地方?谁?做了什么(或怎么样 了)?”或者问“谁?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4)用归并法概括段意时,不能把各层意思简单 相加,要把各层的主要意思提炼出来,再组织语言 加以归纳。
(5)一般段意概括的要求是要能抓住主要内容, 要点要全、语句力求通顺、简练。
概括段意需要注意的问题:
(1)概括段意的方法要灵活运用。要根据段落结 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概括;
(2)概括段意要从内容入手,不能用“……起 因”“……经过”、“……结果”“……特点”等 非常笼统、模糊的词语概括。
(3)用摘句法概括时,所摘录的句子必须能够概 括这段的主要意思。另外有的句子不能原封照搬, 需要修改加工。
提问法
什么原因让小山村发生了什么变化? 人们乱砍乱伐,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圣诞节前夕,我给了每个孩子二十 美元,提醒每人至少准备四份礼物。 接着,我把他们带到一个商场,分头 去采购,约定两小时后一起回家。
圣诞节前夕,妈妈带孩子们为家人选购圣诞礼物。
顺承段式用提问题法的三种情况
一、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各段应突出在什么时间, 发生了什么事。
三、按事情发展顺序组材的,一般各段段意应体现事情 的全过程。可以问:在什么情况下?谁?做了什么? 结果怎样?
概括段意的基本方法
(三)根据段落的不同结构选择 不同的方法 1、总分(概具)关系 2、平行关系 3、顺承关系 4、因果关系
《富饶的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 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 条,相互交错着。 因为海高低 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 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 了。
归并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归并法绝不是几个意思的 简单相加,而是要把各层意思 提炼出来,有时还要进行高度 地抽象概括,再组织语言加以 归纳。
概括段意的基本方法
(三)根据段落的不同结构选择 不同的方法 1、总分(概具)关系 2、平行关系 3、顺承关系 4、因果关系
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 家有了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 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 砍下来。就这 样,山坡上出现了 裸露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