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六届高中生物学联赛预赛暨浙江省第九届高中生物学竞赛试卷概要

全国第六届高中生物学联赛预赛暨浙江省第九届高中生物学竞赛试卷概要
全国第六届高中生物学联赛预赛暨浙江省第九届高中生物学竞赛试卷概要

全国第六届高中生物学联赛预赛

暨浙江省第九届高中生物学竞赛试卷

一、选择题I(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计70分。每小题只有—个答案是正确的)

1.下图分别表示4种植物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数,其中叶片浮于水面生长的植物是

2.使用高温水蒸气处理生物组织是快速杀死组织而不使其发生形态学上的改变的良好方法。如果使用高温水蒸气处理植物茎部的一部分,可以预期,通过这段茎的水分运输速率将

(A)变陕,因为高温杀死了韧皮部的细胞,减少了运输中的水分消耗

(B)变慢,因为高温杀死了韧皮部的细胞而使水分运动失去了能量供应

(c)基本不变,因为水分运输是在死细胞中依靠水势梯度与水分子内聚力而进行的

(D)无法预测

3.不同作物缺少不同无机盐,表现不同的症状:大白菜矮小瘦弱,叶色发黄;油菜只开花,不结果;向日葵秆细弱,易倒伏;玉米苗长得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叶片出现紫红色。上述作物分别缺少的无机盐是①硼、②钾、③磷、④氮中的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 ④①②③

4.有人曾做过实验,把玉米和小麦的叶子从植株上切下后,立即分别放在保持高温度、光照充足的容器内(保持生活状态),叶子的含水量,由于蒸腾而徐徐减少,然后,测定叶子在发生水分亏缺情况下,相对光合作用强度,正确的图示是:

5.核仁增大的情况一般会发生在哪类细胞中?

(A)分裂的细胞 (B)需要能量较多的细胞

(c)卵原细胞或精原细胞 (D)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

6.强迫在海岸生活的海鸟和渔夫,各喝下等量的海水后,会引起生理功能之变化。下列为有关“喝下海水后之可能结果”的叙述,何者正确?

(A)海鸟会引起大量的排尿而失水 (B)渔夫会引起浓尿作用而得水

(c)海鸟会引起大量的排盐而得水 (D)海鸟会引起肾功能异常而失水

7.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的特点

(A)细胞较大、叶绿体没有基粒 (B)细胞较大、叶绿体有基粒

(c)细胞较小、叶绿体没有基粒 (D)细胞较小、叶绿体有基粒

8.肺泡中的—个氧气分子,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最后在细胞内成为水中的氧。在此过程中,这个氧分子需要通过的选择透过性膜的次数为

(A)11次 (B)9次 (C)7次 (D)5次

9.在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有关物质的变化过程正确的是

10.为避免由于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的产物而造成培养基pH的变化,可采用的调节方法是

(A)在配制培养基时加入磷酸盐缓冲液或不溶性CaC03

(B)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高于或低于最适pH

(c)在配制培养基时降低或提高碳、氮源用量;改变碳氮比

(D)在培养过程中控制温度和通气量

11.愈伤组织细胞在—种包含所有必需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了几个小时,其中一种化合物具有放射性(氚标记)。当这些细胞被固定后进行显微镜检,利用放射自显影发现放射性集中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可以有理由地肯定标记化合物是

(A)—种氨基酸 (B)尿嘧啶核苷 (C)胸腺嘧啶脱氧核苷

(D)葡萄糖 (E)上述答案中有2种是正确的

12.某一细胞能够通过细胞膜从环境中吸收物质Q。通过实验得到下列结果:①当溶液中Q的浓度低于细胞中Q的浓度时.也会发生Q的吸收;②只在有氧肘才发生Q的吸收;③物质Q的吸收随温度而变化,而且有一最适温度。哪些实验说明Q的吸收不是以扩散作用为主的?

(A)①和②能说明 (B)只有②说明 (c)只有①能说明 (D)只有③能说明

13.对两种不同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培养。在基本培养基中涂布A和B的混合物,出现少数菌落,这些菌落的菌株属于以下哪一项?

A.Met-,bio-,thr-,leu- B.Met+,bio+,thr-,leu-

C.Met-,bio-,thr+,leu+ D.Met+,bio+,thr+,leu+

14.如图模拟细胞质基质成分的溶液分别培养离体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控制光和氧气。其中A、c 示线粒体,B、D示叶绿体;A、B有光照但不供氧气,c、D有氧气但在黑暗中。从理论上分析:—段时间后,溶液中pH最高和最低的依次是

(A)A和D (B)D和A (C)C和B (D)B和C

15.下列三种食物的胃排空速度,由慢到快的排列顺序是

(A)蛋白质、脂肪、糖 (B)脂肪、蛋白质、糖

(c)糖、蛋白质、脂肪 (D)糖、脂肪、蛋白质

16.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

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其基

本原理是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生长的影响,则其中①、②曲线分别表示何类植物以及选用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分别是

(A)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A浓度

(B)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A浓度

(C)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c浓度

(D)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C浓度

17.细胞周期可分为G1,S,G2,M四个时期,科学家发现有一类蛋白质在细胞内的浓度,会随着每一次的细胞循环而起落,这类蛋白质称为“循环子”,不同的循环子调节细胞进入不同的循环期。下图为有关循环子E的实验,对照组的细胞只植入载体.实验组细胞则植入含循环子E基因的载体;横坐标为萤光强度(代表DNA含量),纵坐标为细胞数目。由图中数据显示,循环子E可促使细胞进入哪一期?

(A)G1一S (B)S-G2/M (C)G2/M-G1

(D)S—G1 (E) G2一M

18.小红出生后曾经打过B型肝炎疫苗。在她

国中时,经过三次血液检查都没有测到B型肝

炎病毒的专—性抗体,亦不具有B型肝炎病毒

的表面抗原。之后她重新施打疫苗,并在接种—个月后进行检测,结果依然不具有专—性抗体。试问下列推测何者正确?

(A)她可能曾被B型肝病毒感染过,所以对疫苗不产生反应

(B)她体内可能同时不具有辨识B型肝炎病毒的B及T淋巴细胞

(c)她体内可能不具有辨识B型肝炎病毒的B细胞

(D)她体内可能不具有辨识B型肝炎病毒的T细胞

20.青蛙及蟾蜍在生殖季节有雌雄抱对现象,这种现象的生物学意义是

(A)它们属于体内受精的动物 (B)它们在进行交配

(C)耀对生在向雌性求偶 (D)抱对增加了精卵结合的机会

21.椎实乓螺外壳的螺旋方向,右旋对左旋是显性。杂交实验,当右旋♀×左旋♀,F1为右旋;当左旋♀×右旋♀时,Fl为左旋,则据此判断椎实螺外壳螺旋方向的遗传

(A)遵循伴性遗传规律 (B)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例

22.限制酶是—群核酸切割酶,可辨识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碱基序列。下图为四种限制酶BamHI,EcoRI,HindIII以及BglII的辨识序列。箭头表示每一种限制酶的特定切割部位,其中哪两种限制酶所切割出来的DNA片段末端可以互补炼合?其正确的末端互补序列为何?

(A) BamHI和EcoRI;末端互补序列一AATT一

(B) BamHI和HindIII;末端互补序列一GATC一

(C) BamHI和BglII;末端互补序列一GATC一

(D)EcoRI和HindIII;末端互补序列一AATT一

23.人类苯丙酮尿症(PKU)是因下述反应中,催化步骤A的酶异常所致,而黑尿症(AKU)则是由于

催化步骤B的酶异常所造成。—位苯丙酮尿症患者与黑尿症患者结婚,他们小孩的表现型将是如何? (这两种疾病都不是性连锁遗传,双亲都纯合子)

(A)全都有病(B)全都正常(c)—半患苯丙酮尿症,另—半正常(D)一半患有黑尿症,另—半正常

24.下列说法是根据图形作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①若甲中a和b分分别代表乳酸菌和蓝藻,则c代表细菌,d代表原核生物

②若乙中3个圆圈代表3种生物生存的空间范围时,则最容易绝灭的生物是b

③若丙中5个圆圈示意血液循环时,则a、b依次代表的器官是肺和心脏

④若丁中a和b代表应激性和反射这两个概念,则a表示反射,b表示应激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5.某食物网中有三种生物分别为A,B,C(食物关系见下图)。假设能量传递率是10%--20%,

c从A处获得的能量比B从A处获得能量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的传递率为10%--20%.A--C的传递率为10%--20%

(B)A--B的传递率为10%,A—c的传递率为lO%

(C)A--B的传递率为20%,A—c的传递率为lO%

(D)A--B的传递率为10%,A--C的传递率为20%

26.在—个草原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鼠是初级消费者。现将某动物新物种x引人该生态系

统,调查表明鼠与x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右表。若不考虑瘟疫等其他因素,下列说法中最可能的是

(A)在该调查时间内物种x种群增长曲线大致呈“J”型

(B)若在第9年间,大量捕杀x种群个体,则第10年鼠种群数量增加

时间(年)鼠种群数量(只)x种群数量(只)

1 18900 100

2 19500 120

3 14500 200

4 10500 250

5 9500 180

6 9600 170

7 9500 180

8 9600 170

27.

(A)图甲表示大豆种子的形成,b表示胚乳发育

(B)图乙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c表示胚乳发育

(c)图乙表示大豆种子的形成,c表示胚的发育

(D)图甲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b表示胚的发育

28.北美地区色彩鲜艳的帝王蝶会在冬天大量聚集在某处过

冬,其中许多个体会因为在幼体时是在某些有毒植物上成长,藉由取食这些植物而将有毒物质积存

在体内,使鸟类吃到这些含有毒素的成蝶时会产生呕吐反应,而不再捕食它们。然而并非每只帝王

蝶个体都含有毒素。根据以上资料,不含毒素的过冬成蝶可因何科帆制,免于被鸟类捕食殆尽?

(A)取食有毒植物 (B)大量繁殖 (c)迂回飞行 (D)鸟类无法区分成蝶是否有毒腺

29.某些动物,如蚂蚁和蜜蜂,多数或大多数个体不能生殖,它们把自己的能量用于哺育和保护其

他个体的后代。这样,自然选择会产生生殖成功率不同的个体,使有些个体产生大量后代。在蚂蚁

的种群中出现大量不生育的个体,其进化E的意义是什么?

(A)降低生殖能力可以永远地利用当地的食物资源,而目通过限制生殖可长远远的保护种群

(B)遗传看1个群体中的所有个体都很相近,在此通过群体的繁殖的成功可积累对环境的适应

(C)在新出生的个体中性别比例极不平衡,雌性不能找到雄性交尾,并保持不育状态

(D)蚂蚁是单性生殖

30.有关下列各图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甲动物是兔,乙动物是狼

(B)丙图中,d曲线代表该生态系统中的次级消费者

(c)乙图中,若甲表示水和CO2,则x代表光合作用,乙代表糖类和氧气,Y代表呼吸作用

(D)丁图中,A点时害虫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比B点时的高

31.如右图所示:小鸡出壳后就会啄食貌似食物的颗粒,但错误率很高,随着它长大,啄食的准确度会提高。如果在出生后第二天不让小鸡啄食,它的啄食本领在第3天时仍比第l天好,但不如那些坚持练习的小鸡好。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

(A)啄食本领随着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

(B)啄食本领是让小鸡通过区别食物而学到的

(C)准确啄食是通过长期练习提高的

(D)准确啄食本领是通过发育和学习两种机制来实现的

32.我们常用移地实验来检验不同地区同种植物族群的遗传变异。如果

将某种植物分布在低、中、高三个不同海拔的植株上采得的种子,同时

种在中海拔的苗圃中,发现来自不同海拔植株的种子所发育的植株高度

不同,与种子原来海拔分布的植株高度亦环同,其中以来自中海拔植株

的种子,所发育的植株高度最高,则下列叙述何者错误?

(A)该种植物的分布很广 (B)该种植物最适合在中海拔地区生长

(C)该种植物在不同海拔的族群有遗传变异 (D)环境条件会影响该植物的生长高度

(E)移地实验可以检验出此种植物族群内的遗传变异

33.在同纬度一距离大陆50英里的高山岛屿上,发现五种甲属的动物,但是却仅在大陆E发现2种同属的动物。试问,造成该岛上的物种多性较高的原因可能是

(A)该岛上的物种有遗传隔离 (B)大陆E的环境变化较大

(C)大陆上的物种发生突变的机会较高 (D)大陆上的物种灭绝机率较大

34.下列数量变化趋势曲线图中,与对应文字叙述不符合的是

35.基因型为终的雄性个体交换率为x,雌性个体的交换率为y,则该基因型的个体自交的后代中一显一隐表现型的个体占总数的百分比为

二、选择题Ⅱ(本题共lO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不

选、少选、多选或错选均不给分)

36.细胞生理活动过程中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

(A)线粒体 (B)叶绿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 (E)核糖体 (F)中心体

3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哈蜜瓜种子萌发时的代谢,得到如下曲线图(QC02表示单位时间C02释放量,Q02表示单位时间02吸收量)。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刚开始萌发的种子进行异养代谢,但DNA含量和有机物种类则显著增加

(B)胚根长出前,种子以吸胀吸水为主,且吸水总量不如含蛋白质较多的大

豆科种子

(C)从开始至胚根长出,此阶段为该生物胚的发育过程

(D)18~30h内,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无氧呼吸,但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38.在光合作用研究过程中,科学实验陆续发现以下事实:

(1)在人们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时,以式子:6CO2+6H2O C6H12O6+02表示光合作用

(2)后来,希尔从细胞中分离出叶绿体,并发现在没有C02时,给予叶绿体光照,就能放出02,同时使电子受体还原。希尔反应式是:H20+氧化态电子受体还原态电子受体+1/2 02

(3)在希尔反应基础上,Amon又发现在光下的叶绿体,不供给C02时,既积累NADPH也积累ATP;进一步,撤去光照,供给C02,发现NADPH和ATP被消耗,并有有机物(CH20)产生希尔反应和Amon的发现应该使当时的人们对光合作用有以下哪些方面的新认识?

(A)光合作用释放的02来自H20而不是c02

(B)H20被裂解的时候,发生了由H20最后到NADP的电子传递,这个过程需要光

(c)希尔反应与c02合成有机物是2个可以区分开来的过程

(D)光合作用需要光的过程为C02合成有机物过程提供还原剂NADPH和ATP

39.大肠杆菌生长在含乳糖的培养基时,其乳糖操纵子会被活化,此操纵子的三个基因产物中含半乳糖苷酶,故可用半乳糖苷酶活性大小,代表乳糖操纵子的活化程度。某科学家以不同细菌数量(以细菌干重表示)在乳糖及IPTG(一种细胞中的乳糖衍生物)等两种诱导物作用下,检测半乳

糖苷酶的活性,获得结果如右图。依据实验结果,下列推论合理的是

(A)诱导物愈多,每一细菌中的乳糖操纵子的活性愈强

(B)在任一细菌量下,诱导物浓度与半乳糖苷酶活性皆呈正比关系

(c)在此两种诱导物刺激下,细菌量与半乳糖苷酶活性皆呈正比关系

(D)乳糖对乳糖操纵子的诱导能力比IPTG强

(E)IPTG 对乳糖操纵子的诱导能力约为乳糖的40倍

40.人类的血型决定基因有二,一为决定红细胞表面抗原H物质的基

因,显性基因H可产生H物质,隐性基因h不能生成H物质;另—基

因为决定血型的基因,以lA、IB、i复等位基因来表示,其产物能否

修饰H物质及其修饰的方式,决定ABO血型的表型。小明的血型为O

型,但是爸爸为A型,妈妈为B型,哥哥姊姊皆为AB型,请问爸爸妈

妈的基因型可能是

(A)爸爸为hhIAi,妈妈为HhIBIB (B)爸爸为HhIAIA,妈妈为

HhIBIB

(C)爸爸为HHIAi,妈妈为HhIBIB (D)爸爸为HHIAi,妈妈为HHIBi

(E)爸爸为HHIAIA,妈妈为HHIBi

41.右图是根据最适觅食策略的理论,预测—种捕食者在被提供低、中、高三种食物量的状态下,取食L、M、s三种食物取食量的情形。依照此图的内容,下列何者不符合最适觅食策略的预测?

(A)L种食物是最被喜爱的食物种类 (B)s种食物是最被喜爱的食物种类

(c)食物量少的时候捕食者比较挑食 (D)食物量多的时候捕食者比较挑食

(E)s种食物量的多寡会影响捕食者选择食物的种类

实验时程实验内容测量血液中尿素浓度(mg/100mL)

AM 7:OO 由狗采少量的血液 7.2

AM 8:OO 将狗的肝脏切除并采少量的血液 7.2

PM 1:OO 再由手术后的狗采少量的血液 2.5

PM 5:00 再采少量的血液 2.0

PM 8:00 再采少量的血液 1.5

PM 10:00 狗死亡

(B)狗因为被切除肝脏而无法合成尿素

(C)手术后的狗因采血次数过多,使尿素浓度下降

(D)如果手术后的狗给予良好的保温和补充营养剂等最佳照顾,但是最后依然死亡的话,最主要的死因是氨中毒

(E)手术过程刺激过多,使狗的体力衰退太快,尿素合成酶不足

43.小明将刚孵出的蟑螂分甲、乙、丙、丁四组,分别喂含不同营养的食物(如右表)。表中的数字代表所含成分的多少,“一”表示没有此成分。由实验设计中可以知道,他想研究何种营养对蟑螂发育的影响?

甲乙丙丁

抗生素- O.1 0.1 O.1

维生素 0.5 - 0.5 0.5

蛋白质 44 44 44-

脂质 55 55 55 55

淀粉 66 66 66 66

44.Tilman等人研究了两种淡水硅藻的竞争。硅藻需要硅酸盐作为其细胞壁的原料。实验中不断地定期加硅于培养液中。两种硅藻单独培养和一起培养的种群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以下正确的选项是

(A)与单独培养相比,混合培养时两种硅藻的种群指数增长时间延长了5~6天

(B)当种群密度不再上升时,培养液中硅藻的数量是该培养实验条件下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单独培养的两种硅藻相比较,硅藻A对硅的利用量多

(D)混合培养时,由于硅藻A对硅的利用使培养液中硅浓度低于硅藻S所能生存的水平以下,导

致竞争的结局是硅藻S取胜,硅藻A被排斥掉

(E)混合培养时,由于硅藻S对硅的利用使培养液中硅浓度低于硅藻A所能生存的水平以下,导

致竞争的结局是硅藻S取胜,硅藻A被排斥掉

45.穿山甲是亚洲和非洲的食蚁性哺乳动物,而南美洲也有三种食蚁兽。两类动物都有相似的形态,和食蚁的食性有关。譬如,前肢都有很长的爪(用来挖掘蚁窝)、口中牙齿退化或消失(不需咀嚼)、舌头均细长(用来伸入蚁窝)、有很发达的唾液腺(协助粘住猎物)。过去两类动物均被归类于同一目(贫齿目),但是现代的生物学家认为食蚁兽和穿山甲这些构造上的相似性,是趋同演化的结果。这表示

(A)两类食蚁动物应有最近的亲缘关系 (B)两类动物都是由非食蚁的祖先演化而来的

(c)两类动物各自的祖先均为食蚁性 (D)两类动物可能不应属于同一目

(E)穿山甲是由南美的食蚁兽演化而来

三、非选择题(共5小题,计50分)

46.(12分)如图所示,图A表示某植物细胞的部分细胞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a~f指的是02或C02。

图B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环境中的C02浓度与C02吸收量之间的关系曲线,m点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C02最低浓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题中所说的“适宜的条件”主要是指:▲。(至

少答出两点)

(2)图A中哪几个字母代表02 ▲。

(3)请在图B中绘出b点之前的部分,使曲线完整,

与Y轴的交点为a。

(4)当C02浓度分别为c和n时,图A中,对应的

a~f过程分别是▲和:▲。

(5)图A中的b若指的是葡萄糖,图示还正确吗?说明原因。▲

47.(6分)—种以地下茎繁殖为主的多年生野菊分别生长在海拔10m、50m、1000m的同一山坡上。在相应生长发育阶段,同—海拔的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但不同海拔的野菊株高随海拔的增高而显著变矮。科学工作者完成了以下实验过程:春天,将海拔500m、1000m处的野菊幼苗同时移栽于10m处,并与生长于10m、50m、1000m处的野菊进行比较观察。请对科学工作者的研究进行下列的分析:

(1)上述对照实验方案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比只有—项实验条件不同.其余均相同。其中起对照作用的实验因素是▲。

(2)若实验前该同学提出了“野菊株高的变化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的假设,则根据假设所预期的实验结果应该是:移栽至10m处野菊株高▲。

(3)若上述实验的实际结果是:移栽至10m处野菊株高与原海拔处(500m、1000m)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则请你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相应的结论:▲。

48.(10分)采用黑瓶(不透光)白瓶(可透光)法测定池塘群落各深度日代谢的平均氧浓度变

瓶中氧气的变化(g/m3·24h)

深度白瓶黑瓶

l +3—1

2+2一l

30—1

4—1一l

水底一3—3

▲▲这个生态系统平衡状态良好,能眵保持一定的氧气浓度,原因是▲。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该池塘的垂直结构中:自养生物群落分布在▲完全由异养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分别分布在▲。

49.(8分)请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

实验一A、B两种哺乳动物体重和年龄都相似,将它们分成等量的2组,每天每只消耗100g大麦种子(其中的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水量为72.5g),两者在相同的环境下持续试验10d,数据如右表所示。为维持水分代谢平衡,每天应给两组动物中的每个动物各提供多少▲水。10d后

可能的原因是:▲。

失水量(g/d)尿中尿素浓度(m mol/L)

尿液粪便汗液

物种A155553500

物种B3015752000

摘除

肾上腺,对照组(B组)不做任何处理。在实验组小鼠身体恢复手术刀伤后,将它们

同时放入4℃的环境中,两组小鼠的体温变化如右图。A组小鼠体温变化曲线为:

▲,原因是:▲。

50.(10分)某些遗传病具有家族性遗传的特征,非家族成员一般也非携带者。下

图为80年代开始采用的“定位克隆法”示意图,通过对家系分析将与某种疾病相关

的基因定位在某一染色体的特定部位。(表示氨基酸的三字母符号:Met-甲硫氨酸;Val-缬氨酸;Ser-丝氨酸;Leu-亮氨酸;Gln-谷氨酰胺;Pro-脯氨酸;Cys-赖氨酸)请据图回答问题:

(1)基因的本质是。通过连锁分析定位,该遗传家系的遗传病致病基因最可能在染色体上。致病基因及等位基因用A或a表示,则患者的基因型多为。若此病为隐性遗传病,且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四万分之一,则第I代女性为携带者的几率约是

(可列出算式)。

(2)当初步确定致病基因的位置后,需要对基因进行克隆即复制,获取有关基因的工具是

酶,基因克隆必需的酶是。

(3)DNA测序是对候选基因的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发现是基因位点发生了由

的改变。

全国第六届高中生物学联赛预赛暨浙江省第九届高中生物学竞赛

理论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I(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计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题号 l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A D C A A C A 题号 l l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D D B D A - D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B B A B C D B B 题号 3l 32 33 34 35

答案 D B A C C

二、选择题II(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

不选、少选、多选或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36 37 38 39 40 4l 42 43 44 45 答案 ABE ABD ACD CE BD BCE BD ABE BCE B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计50分)

46.(12分.每空2分)

(1)适宜的温度、光照、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

(2)bdf (3)见右图 (4)ab abef

(5)不正确。葡萄糖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必需在细

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后,方可进入线粒体继

续分解。

47.(6分,每空2分)

(1)海拔高度 (2)比10m处矮,比原海拔处高

(3)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48.(10分,每空2分)

(1)8 7 整个池塘群落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2)小于4米水深 4米水深以下

49.(8分,每空2分)

实验一:2.5g和47.5g 脱水或实验条件下水分供给不足

实验二:b 手术后缺乏肾上腺素,造成血糖浓度太低,氧化分解产生热能较少

50.(14分.每空2分)

(1)常 Aa 1/100 (2)DNA限制性内切酶DNA聚合酶

(3)碱基序列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突变成了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浙江赛区)竞赛委员会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浙江赛区)竞赛委员会 关于公布2009浙江省高中生物学竞赛获奖名单的通知 浙生竞委(2009)1号 各市教研室: 2009年浙江省高中生物学竞赛试卷经复评、核实和拟获奖名单公示等程序,现已完成该竞赛所有工作,共评出A组(一级重点中学组)学生个人奖517名,其中一等奖85名,二等奖174名,三等奖258名及指导教师奖64名;评出B组(非一级重点中学组)学生个人奖985名,其中一等奖158名,二等奖337名,三等奖490名及指导教师奖87名。现将获奖名单予以公布(详见附件1、2),请及时通知相关学校及获奖个人。 附件1:2009年浙江省高中生物学竞赛(A组)获奖名单 附件2:2009年浙江省高中生物学竞赛(B组)获奖名单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浙江赛区)竞赛委员会 2009年5月25日

报送:省科协、省动物学会、省植物学会、各市科协

附件1: 2009年浙江省高中生物学竞赛 A组(一级重点中学组)获奖名单 一、学生个人奖: 一等奖 嘉兴市(12人): 钱方圆(海盐高级中学)、范真涛(桐乡高级中学)、吴佳旭(桐乡高级中学)、钱萍慧(海盐高级中学)、钟立飞(桐乡高级中学)、杜啸添(桐乡高级中学)、徐必(平湖中学)、许晓波(桐乡高级中学)、叶姝文(嘉善高级中学)、唐立成(平湖中学)、钱华杰(桐乡高级中学)、严欢(桐乡高级中学) 宁波市(13人): 童恬静(宁波效实中学)、张天昊(宁波效实中学)、戎楚楚(宁波效实中学)、郭杰(镇海中学)、孙清巍(慈溪中学)、高洁(象山中学)、黄天恩(慈溪中学)、孙若洋(象山中学)、华雷(宁波效实中学)、杨晨蕾(北仑中学)、罗凯予(慈溪中学)、沈世民(宁海中学)、金忆(宁海中学) 台州市(9人): 何钟磊(台州中学)、周佳慧(台州中学)、周继承(台州中学)、曹宇杰(天台中学)、葛梅馨(台州中学)、李阳(台州中学)、南星宇(路桥中学)、陈洁(台州中学)、 冯渊(台州中学) 丽水市(7人): 吴丽萍(丽水学院附中)、陈晨(丽水学院附中)、毛誉静(丽水学院附中)、黄鹤(丽水学院附中)、吕清园(缙云中学)、徐恺(龙泉一中)、何宇昊(丽水中学) 杭州市(14人): 王一蓉(十四中)、周晛(学军中学)、朱运昊(十四中)、谭中元(十四中)、熊文洁(学军中学)、艾一畅(学军中学)、魏紫萱(浙大附中)、沈寒(学军中学)、朱钧涛(十四中)、吴丁一(学军中学)、计超然(学军中学)、金光捷(学军中学)、卢幸烨(学军中学)、顾颀然(杭二中) 舟山市(2人): 郑正一(舟山中学)、孙鸣夏(舟山中学) 金华市(7人): 胡志挺(金华一中)、韩钟天(金华一中)、项博(金华一中)、郑俊(金华一中)、王阳晖庭(浦江中学)、缪清华(金华一中)、詹梦祺(金华一中) 湖州市(4人): 林全(湖州中学)、潘皓(湖州中学)、张钺(湖州中学)、吴哲宜(湖州中学) 绍兴市(6人): 赵利泳(春晖中学)、郑霁(春晖中学)、傅杨挺(柯桥中学)、陶银萍(柯桥中学)、 徐凯(柯桥中学)、汤方栋(诸暨中学) 衢州市(4人): 祝申达(龙游中学)、邱宸阳(龙游中学)、马学礼(衢州一中)、朱雅丽(衢州二中)、 温州市(7人):

浙江省第十届高中生物学竞赛试题卷

全国第七届高中生物学联赛(预赛) 暨浙江省第十届高中生物学竞赛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卷共3大题,5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试卷分为试题卷(共10页)和答题卷(共2页)。请在答题卷上写上考生姓名、学校、所在地。 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Ⅰ(本题有40小题,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为了比较C3植物和C4植物叶片结构的主要区别,欲将小麦和玉米的叶片制成临时横切标本,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的目标主要是比较两种植物叶肉细胞和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 B.先用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光量,调焦观察C.先用低倍镜对焦,寻找叶脉,观察维管束外是否具有“花环型”的两圈细胞 D.主要观察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有无基粒,这是C3植物和C4植物的主要区别 () 2 3.下列的几个小实验,结果有科学性错误的是()A.色素的丙酮提取液放在自然光源和三棱镜之间,从三棱镜的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或出现黑带的区域是红橙光和蓝紫光区。 B.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从某植物向阳处采得一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用碘液处理后做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成蓝色的结构是叶绿体。 C.在显微镜的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时,可看到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向光集中移动,当光照过强时叶绿体会以较小的侧面朝向光源。 D.在天气晴朗的一天的上午10时左右,用钻有直径为lcm左右的小孔的锡铂纸将田间一株植物的叶片夹住,下午2时左右取下这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用碘液处理,小孔处照光的部位成蓝色,而被锡铂纸遮住的部分则呈黄白色。

浙江省高中生物竞赛试题

浙江省第四届高中生物学竞赛初赛试卷 各位参赛选手请注意: 1、在答题前,先在密封区填写姓名、学校及考号; 2、本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选择题I:(共30小题,每小题1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 1、水蝇等昆虫能在水面上行走,除了昆虫本身所具有的结构外,还有一重要原因就是() (A)水具有较强的内聚力(B)水具有较高的表面张力 (C)水具有较强的附着力(D)水是极性分子 2、哺乳动物的一个受精卵子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成胚胎,最后产出成为一个新个体。在这一过程中,它的熵值(ds)变化是() (A)ds>0 (B)ds=0 (C)ds<0 (D)不正确 3、下列物质中,因改变结构而可能导致生物学活性丧失的是() (A)核酸(B)淀粉(C)脂类(D)几丁质 4、下列结构中,细胞间质发达的是() (A)骨膜(B)腺上皮(C)肠壁肌肉层(D)毛细血管壁 5、生物膜的脂类分子是靠什么键聚集在一起形成双层结构的? (A)氢键(B)二硫键(C)疏水键(D)离子键 6、实验研究得知,在良好的水培条件下,一天内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的三个高峰依次出现在0:30、10:30和14:30。为了观察到有丝分裂各期细胞的分裂相,制作洋葱根尖细胞分裂临时装片的操作程序是:() (A)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压片 (B)选材—>解离—>固定—>漂洗—>染色—>压片 (C)选材—>解离—>漂洗—>固定—>染色—>压片 (D)选材—>固定—>解离—>染色—>漂洗—>压片 7、NDA+被还原后携带的高能电子和质子有()

(A)2e-和1H+ (B)2e-和2H+ (C)1e-和平共处H+(D)1e-和2H+ 8、动物胚胎学家研究蛙胚发育时,用同位素将囊胚植物半球表面的部分细胞作上标记。同位素示踪的结果,这些标记可能出现在蝌蚪的() (A)肝脏和胰脏(B)骨胳和肌肉(C)心脏和肾脏(D)大脑和小脑 9、下图所示为有线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运动,曲线A表示染色体的着色线粒与纺缍丝的相应的极之间的平均距离。曲线B代表() (A)细胞分裂中后期染色体之间的距 离 (B)中心粒之间的距离 (C)染色体的染色单体之间的距离 (D)细胞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之间的 距离 10、下列结构中,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 能是() (A)萤火虫的发光器官(B)叶绿体(C)视网膜(D)脑 11、如果把一个膨胀到最大限度的植物细胞放在“它自已的细胞液”溶液(与细胞液渗透势相等的溶液)中,则细胞() (A)没有变化(B)水被释放,直至初始质壁分离 (C)细胞失水,直到它的水势等于周围溶液的水势(D)细胞胀破 12、显花植物孢子体是四倍体,那么胚乳是() (A)2n (B)4n (C)6n (D)8n 13、下列四组人体细胞中,能通过细胞分裂使组织得以修复和更新的一组是() (A)成骨细胞和白细胞(B)口腔上皮细胞和角质化细胞 (C)肝细胞和生发层细胞(D)神经元和骨胳肌细胞 14、用人工配制的植物营养液培植黄瓜,若过一段时间,营养液中缺少镁,颜色首先由绿转黄的应是() (A)茎尖(B)新生叶(C)植株中部叶片(D)植株下部叶片

2014年浙江省高中生物竞赛试卷word版本超清晰版

2014年浙江省高中生物竞赛试卷 说明:1.考试时间2014年3月30日上午9:00——11:00;2.答案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无效;3.开考后迟到20分钟不能进入考场,30分钟后才能交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题2分,共90分) 1.研究人员测定了甲、乙、丙三种大分子化合物和动物X、植物Y体细胞干重中某些化学元素含 A.同质量的物质甲彻底氧化分解产生能量多余乙和丙,甲是生物体内主要能源物质 B.生物个体X、Y的遗传物质不会是甲、乙、丙中的任何一种 C.由于X体内钙的含量明显高于Y,说明X很可能有肌肉抽搐的症状 D.X的细胞中C元素的含量很高,说明其体内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甲 2.层粘连蛋白是由一条重链(A链)和两条青链(B1、B2链)构成的高分子糖蛋白,作为细胞结构成分,含有多个结合位点并保持细胞间粘连及对细胞分化等都有作用,层粘连蛋白结构示意图 如下,若该蛋白由m个氨基酸构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带 斜线的圆圈表示多糖) A.该物质的形成需核糖体、内质网等细胞结构共同参与完成 B.该蛋白在细胞间信息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 C.癌细胞膜表面层粘连蛋白减少 D.图中三条肽链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数为m-3 3.表1所示为探究酶的活性的专一性的实验。据表判断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A.表1所示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温度 B.表1所示实验的观察指标不能用碘液检测 C.表2所示实验应该先加酶溶液后加本尼迪特试剂 D.表2所示实验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后要水浴加热

4.下表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在图中A、B、C表示三类不同的蛋白质。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包含的所有细胞器都含有磷脂 B.胰蛋白酶属于A类蛋白,起到消化的作用 C.免疫球蛋白属于B类蛋白,只有浆细胞能够分泌抗体 D.粘连蛋白属于C类蛋白,癌细胞比正常细胞少,因此癌细胞 能够无限增殖 5.右下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 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 用和根细胞失水 B. 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 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C. 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 乙组幼苗将死亡 D. 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 相对独立的过程 6.五个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幼根与物种A的幼根分别放入甲~戊五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数小时后,取出称重,重量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关于该实验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种A比马铃薯更耐干旱 B.在甲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蔗糖酶,在最初一段时间,其中的 马铃薯幼根细胞液浓度将减小 C.物种A在与马铃薯根细胞液等渗的完全培养液中不能正常 生长 D.当马铃薯根细胞在乙蔗糖溶液中重量不再发生变化时,水 分子的跨膜运输也就停止了 7.下列能使ADP含量增加的生理过程是 ①蛋白质合成②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③质壁分离④糖的酵解⑤柠檬酸循环 ⑥叶绿体中的叶绿素a失去电子⑦叶绿体中RuBP固定CO2 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8.下图表示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的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 B.t2→t3,暗反应(碳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 C.t 反应增强的结果 D.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 和Pi 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 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 9.某活动小组为了探究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路径,设计如下实验:将图

浙江省高中生物竞赛试卷(附参考答案)

浙江省高中生物竞赛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1.下列生理活动与生物膜无关的是 A 、叶肉细胞中水在光照下分解 B 、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 C 、tRNA 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 D 、突触小体释放递质到突触间隙 2.右图为电镜下观察的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此细胞既可能是真核细胞也可能是原核细胞 B .胸腺嘧啶参与碱基互补配对的有1和3 C .此细胞可能是植物细胞 D .结构1、2、4、5、6均是由生物膜构成 3. 图Ⅰ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Ⅱ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 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 X 、Y 代表激素名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Ⅰ中,组织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被线粒体利用,需至少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B.图Ⅰ中B 液渗透压的大小差异与无机盐、 血糖的含量有关。 C.图Ⅱ中甲和乙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分别是下丘脑和腺垂体,激素Y 的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 D.图Ⅱ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②③ ④. 4. 如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水分子可以自 由通过)。图中溶液A 、B 均为体积相等的蔗糖溶液, 其浓度分别用M A 、M B 、表示,且M A <M B ,半透膜面积 S 1<S 2,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甲装置、乙装置液面上 升的高度分别为H 1、H 2,当液面不再上升时所消耗的 时间分别是t 1 t 2 ,则 ( ) A.H 1>H 2,t 1 =t 2 B. H 1=H 2,t 1>t 2 C. H 1=H 2,t 1<t2 D. H 1<H 22,t 1 =t 2 5. .蓝色染料DCPIP 被还原时会呈无色,下列各项中,使蓝色DCPIP 的颜色改变最大的是 A 液 B 液 C 液 毛细淋巴管 A 液 血流 B 液 组织细胞 C 液 毛细血管 红细胞 甲 乙 丙 甲状腺激素 细胞代谢 ① ② ③ ④ X Y 图Ⅰ 图Ⅱ

2016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浙江省获奖名单

2016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浙江赛区总成绩 2016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浙江赛区成绩经全国竞赛委员会审核现予以公布。为保护学生隐私,排名在544名(含)以后的学生姓名已删除。公示期6月1日-7日,共7天。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浙江赛区)竞赛委员会 2016年6月1日 名次考号姓名年级学校总T值 1 101609099 周伊婧高二杭州二中72.64248 2 161604056 柳冰高二金华一中71.83141 3 101605140 孙一卓高二萧山中学71.74141 4 101607091 杨嘉斌高二萧山中学71.2428 5 10160311 6 李心怡高二学军中学71.15843 6 201604126 缪天宇高二苍南中学70.80226 7 161601057 陈梦姣高二金华一中69.95092 8 201601081 陈叙州高二温州中学69.82469 9 171609051 郑陶然高二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69.73721 10 201609056 郑小叶高二温州中学69.67252 11 141601017 蔡烨怡高二宁波效实中学69.4651 12 101602052 顾峰镭高二杭州二中69.31731 13 101604049 刘叶阳高二杭州二中69.09766 14 101606095 王梓豪高二杭州二中68.84928 15 101607037 徐铭煜高二萧山中学68.67058 16 141603115 李智凯高一宁波市镇海蛟川书院68.65027 17 201606121 吴晓雪高二温州中学68.53498 18 141605075 沈贯高二宁波市镇海中学68.52124 19 131608112 张悠然高一绍兴市第一中学68.28879 20 101602020 方致远高二学军中学68.28379 21 141606093 王子恒高二宁波效实中学68.12351 22 141608027 于润贤高二宁波效实中学68.11788 23 101608047 俞嘉熔高二萧山中学68.06668 24 141602091 胡鸿磊高二宁波市镇海蛟川书院67.86732 25 101608058 虞近人高二杭州二中67.73266 26 131604019 林若依高二绍兴市第一中学67.72206 27 161609052 郑舒月高二金华一中67.39429 28 101603070 金唯伟高二萧山中学67.30182 29 101603008 黄羿珲高二杭十四中凤起校区67.2937 30 161602068 何家铭高二金华一中67.08936 31 101606030 王海高二学军中学66.97125 32 101602072 何语恬高二杭州二中66.87006 33 201605125 苏保纯高二苍南中学66.82285 34 101602044 葛凌高二杭十四中凤起校区66.45015 35 201602077 洪东宇高二苍南中学66.32706

浙江省第十一届高中生物竞赛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第十一届高中生物学竞赛 一、选择题I(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计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1.显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分为两类,一类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另一类位于常染色体上,他们分别与正常人婚配,从总体看两类遗传病在子代的发病率情况是: ①男患者的儿子发病率不同②男患者的女儿发病率不同 ③女患者的儿子发病率不问④女患者的女儿发病率不同 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 2.下列有关生物生理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冬天,家兔和蜥蜴的耗氧量都增加。 B.花生种子萌发初期,有机物的种类减少. C.植物花芽的形成;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该物种营养生长停止. D.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膜的出现增强了对陆地环境的适应能力。 3.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光合作用过程中,NADPH可产生于叶肉细胞、幼茎的皮层细胞以及植物的维管鞘细胞中. B.在其他条件均正常时,若CO2的供应减少,则细胞中C3含量上升,C5含量下降.C.若给予阳生植物充足的光照和保证CO2的供应,则可提高其光合作用效率。 D.在某一光照强度下实验时,检测到新鲜叶片没有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则可判断出此叶片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4.下列有关生命活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植物体内的多糖都是植物细胞的能源物质。 ②植物细胞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细胞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③蓝藻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其细胞内有叶绿体;细菌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无 线粒体。 ④蛙的红细胞、人脑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 化学成分都在不断更新。 ⑤细胞周期的全过程都发生转录,仅间期进行DNA复制 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⑤C.③⑤D.①②③④⑤ 5.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发酵后,可采用过滤和沉淀等方法获得单细胞蛋白. B.DNA连接酶的主要作用是使DNA分子上的黏性末端连接起来. C.将小鼠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水平的克隆. D.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所依据的原理均为DNA分子杂交原理. 6.下表为关于农作物A、B在相同土壤中N、P、K三要素肥效实验的结果记录(“十” 表示施肥,“—”表示未施肥)。据此结果得出正确结论是:

关于公布浙江省第七届高中生物学竞赛(精)

关于公布浙江省第七届高中生物学竞赛 获奖学生名单的通知 各区、县(市)教育局教研室, 市区各高中: 根据浙教研室[2003]35号文件关于公布浙江省第七届高中生物学竞赛获奖学生名单的通知,2003年浙江省第七届高中生物学竞赛共有13000多名学生参加,经考试按成绩评出获奖学生834名,其中杭州大市共有120名学生获奖(具体获奖名单见附件)。获一等奖学生的指导教师获省园丁奖。 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2003年9月10日附件:浙江省第七届高中生物学竞赛获奖学生名单 省一等奖(20名) 唐国华余杭高级中学王琦君萧山中学 张智文杭州外国语学校叶喜骞杭州学军中学 王玮骅杭州外国语学校孔想蓉萧山中学 陆颖颖萧山中学来机芸萧山五中 周岐山杭州十四中章天乐杭州二中 周晓林杭州外国语学校蒋瑞林严州中学 魏文俊杭州二中孟曦男杭州学军中学 朱辰寰杭州外国语学校叶文梨萧山中学 姚高峰昌化中学陈盛杭州外国语学校边文杰杭州学军中学杭州二中

陈崇毅省二等奖(40名) 沈琦萧山三中陈浪 杭州十四中学 袁晟杭州学军中学朱熠杭州外国语学校施雪卿杭州学军中学郑然杭州外国语学校 方超 杭州学军中学金鹏余杭高级中学 周明 萧山三中赵磊 杭州十四中学 刘曾正杭州十四中学汪寅杭州二中 茅锐杭州学军中学彭悠瑞杭州二中 翁昊翱杭州十四中学郭抒然杭州二中 金晶杭州十四中学丁元杭州二中 俞泳杭州二中朱一苗浙大附中 周琼杭州十四中学费佳谦杭州学军中学李磊杭州十四中学海翔杭州二中 陈圆谜杭州外国语学校陈思远杭州二中 刘羽中杭州二中孟林海临安中学 陆诚余杭高级中学赵与佳杭州二中 陈宇余杭高级中学孙崴杭州二中 朱棱严州中学莫平杰余杭高级中学黄巍巍杭州学军中学张华飞萧山中学 汪博严州中学徐伟军萧山中学 周叶斌杭州四中肖建国萧山中学 省三等奖(60名) 黄博杭州学军中学章欣杭州二中 刘玮杭州二中孔佳超杭州二中 李晨皓杭州二中汪玉飞淳安中学 毕文君淳安中学苏鸿淳安中学 陈侃萧山中学李婷淳安中学

浙江省高中生物学考选考考纲汇总

生物 一、考试性质与对象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其主要功能一是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必修和选修课程的教学要求,检测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监测、评价和反馈高中教学质量;二是落实《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要求。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既是高中学生毕业的基本依据,又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开考2次。考试的对象是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在校学生,以及相关的往届生、社会人员和外省在我省异地高考的学生。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2014版)》是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生物(2014版)》的要求,按照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选考科目考试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本省高中生物教学的实际制定而成的。 二、考核要求 (一)知识考核要求 生物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在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二)能力考核要求 生物考试着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理解与表达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相关内容。 2.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材料中鉴别、选择相关的生物学信息,能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所得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2)能运用获取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3.实验与探究能力

高中生物学竞赛试卷及答案

高中生物学竞赛评分标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少答或多答均不给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1)还与脱落酸(2分) (2)形成活性纤维素酶(2分) 而后通过细胞膜的胞吐(2分)作用 (3)作用是催化纤维素水解,使叶柄基部细胞之间的联系减弱(2分) (4)合成更多与果胶(2分) 2:(1)兴奋是以电信号(神经冲动,局部电流)(2分) (2)结果是b点膜电位为外负内正、c点膜电位为外正内负(1分),b和c点膜外存在电位差,电流从c流向b。(1分) (3)结果(用字母表示)A(2分)

(4)结论神经元通过释放化学物质传递兴奋到心脏(2分) (5)蛙体的内环境(或细胞生活的环境,或组织液(2分) 3:(1)①比例是青毛:白毛大致等于1:1(2分) ②显性关系是b1 >b3>b2>b(2分) ③显性关系是b3> b1>b2>b(2分) (2)基因型是Bb(2分) 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青毛:白毛:褐毛=2:1:1(2分) 浙江省高中生物学竞赛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1.将酶、抗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药物用磷脂制成的微球体包裹后,更容易运输到患病部位的细胞中,这是因为: A.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允许对细胞有益的物质进入 B.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骨架,且具有流动性 C.生物膜上的糖蛋白起识别作用 D.生物膜具有半透性,不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 2.含有下列结构片段的蛋白质在胃液中水解,不可能产生的氨基酸是:

浙江省第十届高中生物竞赛试卷和答案

一、选择题Ⅰ(本题有40小题,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为了比较C3植物和C4植物叶片结构的主要区别,欲将小麦和玉米的叶片制成临时横切标本,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的目标主要是比较两种植物叶肉细胞和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 (B)先用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光量,调焦观察 (C)先用低倍镜对焦,寻找叶脉,观察维管束外是否具有“花环型”的两圈细胞 (D)主要观察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有无基粒,这是C3植物和C4植物的主要区别 2.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豌豆的种子放在棉花上。实验过程与结果如下表所示:

以上实验最能证明种子发芽需要 (A)阳光(B)空气(C)温度(D)水 3.下列的几个小实验,结果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色素的丙酮提取液放在自然光源和三棱镜之间,从三棱镜的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 变暗(或出现黑带的区域是红橙光和蓝紫光区。 (B)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从某植物向阳处采得一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用 碘液处理后做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成蓝色的结构是叶绿体。 (C)在显微镜的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时,可看到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向光集中移动, 当光照过强时叶绿体会以较小的侧面朝向光源。 (D)在天气晴朗的一天的上午10时左右,用钻有直径为lcm左右的小孔的锡铂纸将田 间一株植物的叶片夹住,下午2时左右取下这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用碘液处理,小孔处照光的部位成蓝色,而被锡铂纸遮住的部分则呈黄白色。 4.真核生物所合成的蛋白质,因mRNA起始密码子为AUG,故在其蛋白质的氨基端具有

最新浙江省高中生物竞赛试卷试题及答案

2008年浙江省高中生物竞赛试卷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使用显微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先用低倍镜再换用高倍镜的原因是低倍镜观察视野大,易找到所要观察的目标,直接用高倍镜因视野小而不易找到目标。 B、在从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将变暗,如因太暗而影响观察时应开大光圈和反光镜由平面换成凹面。 C、在低倍镜下观察一个植物细胞时,在视野的右上方有一结构因太小看不清,此时应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调节即可。 D、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时,用低倍镜观察的效果比用高倍镜观察要好,原因是洋葱鳞片的外表皮细胞比较大,用低倍镜观察放大倍数适中。 2.在严寒的冬季,利用温室大棚种植蔬菜、花卉、水果,既可以调剂市场,又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下面列举了一些与此有关的生产措施,你认为合理的是: ①温室的设计应尽量提高采光效率,尽量减少热量的散失。 ②若使用简易的塑料大棚,最好能在入冬前给土壤施足有机肥,因为有机肥不但可以源源不断地为植物提供矿质营养,还可以补充大棚内的C02。 ③温室蔬菜采用无土栽培技术,不但可以按植物的需求配给营养,还可以免除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 ④温室往往无风少虫,使得风媒花和虫媒花传粉困难,“花而不实”,萘乙酸可以帮助人们解决这一难题。 A、只有①②③合理 B、只有①②④合理 C、只有②④合理 D、全都合理 3.下列关于细胞增殖表述正确的是: ①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每一极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②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每一极均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⑨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DNA与细胞质DNA平均分配 ④二倍体生物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时,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 ⑤二倍体生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的倍数,不含同源染色体 ⑥二倍体生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的倍数,含同源染色体 A、①④⑥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⑥ 4.病毒无法在其宿主细胞外生活及繁殖。现有一植物发生病害,若要证明该病是由病毒所引起,则正确的实验顺序为是: ①将生病植物组织搅碎②取得沉淀物⑨加入抗生素④以0.2wn孔径滤膜过滤⑤再次感染植物,观察发病情形⑥经高速离心取得上清液 A、①③②⑥⑤ B、①⑥②④③ C、①②④⑥⑤ D、①⑥④③⑤ 5.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 A、a B、b C、c D.d 6.下列哪一项是通过减少生长素产生量而发生的?

2017年浙江省高中生物竞赛试卷及答案

2017年浙江省高中生物竞赛试卷 说明: 1、考试时间:2017年3月26日,上午9:00-11: 00; 2、答案须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3、开考后迟到20分钟不能进入试场,30分钟后才能交卷离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1.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相互靠近,当接近到一定程度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一SH)氧化形成二硫键(-S-S-);解冻时,蛋白质氢键断裂,二硫键仍保留(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巯基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B.解冻后蛋白质功能可能异常 C.结冰和解冻过程涉及到肽键的变化 D.抗冻植物有较强的抗巯基氧化能力 2.某多肽分子式是C21HXOYN4S2(无二硫键),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某几种作原料合成 的:亮氨酸( C6H13N02)、天冬氨酸(C4H7N04)、苯丙氨酸(C9HllN02)、丙氨酸(C3H7N02)、半 胱氨酸( C3H7N02S)。以下对该多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有3个肽键B.水解后得到4种氨基酸 C.含有氧原子和氢原子的数目分别为5和32 D.该多肽不含天冬氨酸 3.下列关于体外处理“蛋白质-DNA复合体“获得DNA片段信息的过程图,叙述正确的是( ) A.如图所示,过程①②两种酶的作用体现了酶的高效性 B.若该“蛋白质-DNA复合体”是染色体片段,则可能存在于S型肺炎双球菌中 C.过程①的酶作用于非结合区DNA的磷酸酯键 D.如果复合体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则其识别结合的序列是mRNA的起始密码子 4.下图为细胞膜部分结构与功能的示意图。依据此图做出的判断错误的是( ) A.细胞内高K+、低Na+环境依靠钠.钾泵和脂双层共同维持 B.钠.钾泵的存在说明载体蛋白对离子运输不具有选择性 C.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同时具有运输和催化的功能,可以视为一种特殊的ATP酶 D.细胞内K+外流和细胞外Na+内流通过离子通道进行,均不消耗ATP 5.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图中除成熟红细胞外,其余细胞中均有核基因转录 的R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2015年浙江省高中生物竞赛试卷(清晰)+答案

2015年浙江省高中生物竞赛试卷 说明: 1、考试时间:2015年3月22 B,上午9, 00—11: 00; 2、答案须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3、开考后迟到20分钟不能进入试场,30分钟后才能交卷离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_ 1.下图为某淀粉结构示意图,黑色小圆点表示葡萄糖与葡萄糖之间以糖苛键相连。A、B、C表示三种淀粉酶,箭头表示其水解位点。有关叙述错 误的是() ? ? A fi?水解淀粉各侧链分枝连接处糠斩镀 B砾从各傩外侧依次水解第二个糖昔钱 C睡从各链外侧依次水解第一个精昔镀 A?用淀粉酶A水解淀粉,不能得到单糖和二糖 B?用淀粉酶B水解淀粉,产物为蔗糖 C?用淀粉酶B水解淀粉,滴加本尼迪特试剂加热处理呈红黄色 D?用淀粉酶C水解淀粉,滴加本尼迪特试剂加热处理呈红黄色 2.内质网中的蛋白质运输到高尔基体后,有不同的去向,其转运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够理的是 () A?受体K的作用使蛋白A被转运回内质网, B?蛋白B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C?高尔基体膜通过囊泡可转化为内质网膜和细胞膜的一部分 D.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分别形成的囊泡中的蛋白B空间结构不同 3.后天(3月24 H)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下列关于结核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高倍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分布于具核膜的细胞核内 B?该菌是好氧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要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该菌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其可抵抗宿主细胞的溶酶体的消化降解 D.该菌的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分泌运输到相应部位 4.线粒体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细胞器,其独立性体现在:线粒体内的某些蛋白质是由线粒体内基因和细胞核内基因共同表达形成的。已知啤酒酵母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存在于线粒体的内膜上,由3个大亚基和4 B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全国第六届高中生物学联赛预赛暨浙江省第九届高中生物学竞赛试

(生物科技行业)全国第六届高中生物学联赛预赛暨浙江省第九届高中生物学 竞赛试

全国第六届高中生物学联赛预赛 暨浙江省第九届高中生物学竞赛试卷 说明:1.本卷完成时间为120min。 2.请将姓名及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的相应位置上且将答案做在答题卷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壹、选择题I(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计70分。每小题只有—个答案是正确的) 1.下图分别表示4种植物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数,其中叶片浮于水面生长的植物是2.使用高温水蒸气处理生物组织是快速杀死组织而不使其发生形态学上的改变的良好方法。如果使用高温水蒸气处理植物茎部的壹部分,能够预期,通过这段茎的水分运输速率将 (A)变陕,因为高温杀死了韧皮部的细胞,减少了运输中的水分消耗 (B)变慢,因为高温杀死了韧皮部的细胞而使水分运动失去了能量供应 (c)基本不变,因为水分运输是在死细胞中依靠水势梯度和水分子内聚力而进行的 (D)无法预测 3.不同作物缺少不同无机盐,表现不同的症状:大白菜矮小瘦弱,叶色发黄;油菜只开花,不结果;向日葵秆细弱,易倒伏;玉米苗长得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叶片出现紫红色。上述作物分别缺少的无机盐是①硼、②钾、③磷、④氮中的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 4.有人曾做过实验,把玉米和小麦的叶子从植株上切下后,立即分别放在保持高温度、光照充足的容器内(保持生活状态),叶子的含水量,由于蒸腾而徐徐减少,然后,测定叶子在发生水分亏缺情况下,相对光合作用强度,正确的图示是: 5.核仁增大的情况壹般会发生在哪类细胞中? (A)分裂的细胞(B)需要能量较多的细胞 (c)卵原细胞或精原细胞(D)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 6.强迫在海岸生活的海鸟和渔夫,各喝下等量的海水后,会引起生理功能之变化。下列为有关“喝下海水后之可能结果”的叙述,何者正确? (A)海鸟会引起大量的排尿而失水(B)渔夫会引起浓尿作用而得水 (c)海鸟会引起大量的排盐而得水(D)海鸟会引起肾功能异常而失水

浙江省第七届高中生物学竞赛试卷和答案

全国第四届高中生物学联赛预赛暨浙江省第七届高中生物学竞赛试卷 说明:1.本卷完成时间为120mins 。 2.请将姓名及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的相应位置上,并将答案做在答题卷上,做在试 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计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1 2 物中有5种氨基酸:半胱氨酸(C3H7N02S)、丙氨酸(C3H6N02)、天冬氨酸(C4H7N04)、赖氨酸(C6H14N2O2)、苯丙氨酸(C9H11N02)。则水解产物中天冬氨酸的数目是多少个 A . y+12 B .z+12 C .w+13 D .(w —13)/2 3.自然界有性生殖动物存在多种生殖隔离类型。包括:①合子前隔离(阻碍杂种分子的形成);②合子后隔离(降低杂种生物生活力或可育性);合子后隔离又有③杂种不活;④杂种的子代生存能力差、可育性低和⑤杂种不育等。自然选择促进生殖隔离机制进化的方向是 A .①一③一⑤一④ B .①一③一④一⑤ C .④一⑤一③一① D .⑤一④一①一③ 4.用含有各种必需元素的溶液培养大麦。试验分两组,一组在光下,一组在黑暗中,48h 后测定几种离子的 ①植物对离子的吸收和水分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②根细胞膜上运载K+的载体多于运载Ca2+、Mg2+的载体;③植物体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④光下吸收K+的速度比黑暗条件下快 A .①②⑧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5.用正常的丝瓜雌花验证生长素的作用,设计的做法是: ①1号花开放前套上纸袋,花开后给雌蕊柱头涂适宜浓度的生长素;②2号花开花后人工授粉。此设计的缺陷是 A .2号花未套纸袋 B .缺乏自然传粉的雌花 c .缺乏只作套袋处理的雌花 D .1号和2号花没有去雄 6.将高浓度的蔗糖溶液装入一个人工半透膜制成的小袋中,就制成了一个“人造细胞”。如图所示,把它沉在装有低浓度的蔗糖溶液的容器底部,其上放一重量为m 的砝码,“细胞”高度为h 。如果容器中蔗糖溶液的浓度逐渐升高,砝码重量m 不变,则h 与容器中蔗糖溶液之间的关系是 7.下列各个作用中,哪些是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相联系的?

浙江省高中生物竞赛试题含答案

20XX年浙江省高中生物竞赛试卷 说明:①考试时间20XX年4月9日晚上7:30—9:30 ②答案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③开考后迟到20分钟不能进入考场,30分钟后才能交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1.下列生理活动与生物膜无关的是 A、叶肉细胞中水在光照下分解 B、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 C、tRNA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 D、突触小体释放递质到突触间隙 2.右图为电镜下观察的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该细胞的 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此细胞既可能是真核细胞也可能是原核细胞 B.胸腺嘧啶参与碱基互补配对的有1和3 C.此细胞可能是植物细胞 D.结构1、2、4、5、6均是由生物膜构成 3. 、图Ⅰ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Ⅱ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 X、Y代表激素名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Ⅰ中,组织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被线粒体利用,需至少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B.图Ⅰ中B液渗透压的大小差异与无机盐、血糖的含量有关。 C.图Ⅱ中甲和乙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分别是下丘脑和腺垂体,激素Y的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 D.图Ⅱ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②③④. 4. 如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图中溶液A、B均为体积相等的蔗糖溶液,其 浓度分别用M A、M B、表示,且M A<M B,半透膜 面积S1<S2,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甲装置、乙 装置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当液面不 再上升时所消耗的时间分别是t1 t2,则 ( ) A.H1>H2,t1 =t2 B. H1=H2,t1>t 2 C. H1=H2,t1<t2 D. H1<H22,t1 =t2 5. .蓝色染料DCPIP被还原时会呈无色,下列各项中,使蓝色DCPIP的颜色改变最大的是 (A)加入95%的乙醇将叶片磨碎,离心,取上清液加入之上澄液加入DCPIP,以台灯照光。 (B) 加入95%的乙醇将叶片磨碎,离心,取沉淀物添加蔗糖溶液与DCPIP混匀,再以台灯照光 (C)加入DCPIP将叶片磨碎,取沉淀物添加蔗糖溶液与DCPIP混匀,再以台灯照光 (D)加入蔗糖溶液将叶片磨碎,取沉淀物添加蔗糖溶液与DCPIP混匀,再以台灯照光 6.某同学欲测定植物叶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速率,作如图所示实验。在叶柄基部作环剥处理(仅限制叶片有机物的输入和输出),于不同时间分别在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为1cm2的叶圆片烘干后称其重量,测得叶片的叶绿体光合作用速率21 (76)/6 y z x g cm h -- =--??(不考虑取叶圆片后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和温度微小变化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则M处的实验条件是() A. 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3小时 B. 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6小时 C. 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1小时 D. 晚上8时后在无光下放置3小时 7.酿酒工业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发酵过程大致是:灭菌后进行接种;通入无菌空气;密闭发 酵。下列曲线是描述发酵过程的菌体数目和酒精产量 的变化态势,其中正确的是 8.小李同学做了一个用以测定光照强度与生态系统稳定关系的实验。将若干小球藻、水草及小鱼各 一份(完全相同)放入甲、乙两个相同的盛有河水的玻璃缸内,使之处于气密状态,并对乙缸进行遮光处理。实验在温度适宜的暗室中进行,从距玻璃缸0.3m处用不同功率的灯泡分别给予光照lh,期间用仪器记录容器内氧气浓度的变化(单位是g/m。),结果如下表: 实验结果记录表 A液B液C液 A B液 乙丙 腺 激 素 细 胞 代 谢① X Y 图Ⅰ图Ⅱ

浙江省第七届高中生物学竞赛试卷

浙江省第七届高中生物学竞赛试卷 说明:1.本卷完成时间为120mins 。 2.请将姓名及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的相应位置上,并将答案做在答题卷上,做在试 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计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1.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若从细胞周期的时间考虑,应选择下表中哪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 2 物中有5种氨基酸:半胱氨酸(C3H7N02S)、丙氨酸(C3H6N02)、天冬氨酸(C4H7N04)、赖氨酸(C6H14N2O2)、苯丙氨酸(C9H11N02)。则水解产物中天冬氨酸的数目是多少个 A .y+12 B .z+12 C .w+13 D .(w —13)/2 3.自然界有性生殖动物存在多种生殖隔离类型。包括:①合子前隔离(阻碍杂种分子的形成);②合子后隔离(降低杂种生物生活力或可育性);合子后隔离又有③杂种不活;④杂种的子代生存能力差、可育性低和⑤杂种不育等。自然选择促进生殖隔离机制进化的方向是 A .①一③一⑤一④ B .①一③一④一⑤ C .④一⑤一③一① D .⑤一④一①一③ 4.用含有各种必需元素的溶液培养大麦。试验分两组,一组在光下,一组在黑暗中,48h 后测定几种离子的浓度。下表中各离子下的数据为试验结束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占试验开始时浓度的百分比。 ①植物对离子的吸收和水分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②根细胞膜上运载K+的载体多于运载Ca2+、Mg2+的载体;③植物体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④光下吸收K+的速度比黑暗条件下快 A .①②⑧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5.用正常的丝瓜雌花验证生长素的作用,设计的做法是: ①1号花开放前套上纸袋,花开后给雌蕊柱头涂适宜浓度的生长素;②2号花开花后人工授粉。此设计的缺陷是 A .2号花未套纸袋 B .缺乏自然传粉的雌花 c .缺乏只作套袋处理的雌花 D .1号和2号花没有去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