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行业应对欧美“双反”调查的现状及对策

合集下载

中国光伏产业遭美双反的原因和应对方法

中国光伏产业遭美双反的原因和应对方法

中国光伏产业遭美“双反”的原因和应对方法一:美国初裁对中国光伏产品征反倾销税最高达250%拉锯了7个月的中国输美光伏产品双反调查,在美国东部时间本周四,也就是北京时间今天凌晨,有了初步裁定结果。

美方初步裁定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存在倾销行为,并将对这些产品征收30%以上,最高达250%的反倾销税。

这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新能源行业被征收反倾销税最高的一次。

美国东部时间本周四下午,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片制造商存在倾销。

因此,将对中国太阳能光伏企业征收31%到250%的惩罚性关税。

这一次的惩罚性关税将会叠加在美国商务部三月份宣布的5%以下的的反补贴税之上。

有专家表示,美国的行为违背了WTO自由贸易的精神,加剧了中美贸易摩擦,在给中国太阳能光伏制造商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会让处于美国太阳能产业下游企业的倒闭或陷入营运困境。

此次太阳能光伏产品纠纷起源于去年10月19日,德国太阳能世界工业公司的美国分公司联合其他6家生产商向美国商务部正式提出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申请,美国商务部于去年11月8日正式立案。

此后美国商务部以案件特别复杂为由先后三次推迟初裁结果的发布。

有不少专家认为,美国商务部的此次裁决显然是受到了大选年因素的影响,是奥巴马企图通过强硬的对华贸易政策,来为自己拉选票的“政治秀”。

美国商务部本次关于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反倾销,以及今年三月对该类产品该补贴的裁决都是初步裁决。

最终的裁决结果预计在今年10月上旬公布。

不过专家表示,处在大选年的背景下,奥巴马政府对于中国贸易不断强硬的态度很难改变,因此预计最后的裁决结果与本次初裁不会有太大出入。

美国商务部光伏反倾销税一经公布,立即引起了资本市场上投资者的恐慌,中国在美上市光伏企业的股价也是应声下跌。

据统计,在美上市的中资太阳能概念股共有11只,今天全线下挫,无一幸免。

其中,晶澳太阳能跌幅最大,达15.32%;英利绿色能源跌13.04%,晶科能源跌10.9%,大全新能源、天合光能、昱辉阳光、阿特斯太阳能、赛维LDK、韩华新能源、尚德电力跌幅均超5%,中电光伏下跌4.38%。

光伏产业遭遇欧美双反调查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光伏产业遭遇欧美双反调查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 中 国人世议 定书》 第1 5 条规定 , 在 中国人世 1 5 年 之内 , 允许 其他 WT O成 员在我国实施 双反调 查时 “ 使 用不依 据与 中 国国内
价格或成本进行严格 比较 的方 法” 确定 价格。 自 2 0 0 1 年我 国加 入
1 、 导致 我国的光伏产 品的出 口价格不断下降 随着 欧美扶持本 国太 阳能产业 的发展 , 对我 国的光伏 产 品展 开双反 调查 , 导致我国 的出 口市场萎 缩 , 产 品生产供 过于求 , 出口 产品价格下 降。如光 伏 电池价 格 已从 2 01 0年 1 元多 一瓦 下降 到 01 2 3 年 的不足 0 5元 , 硅片从 2 0 1 0年的 2 6 —3 0元/ 片下跌到 8 元/ 片
引言 :
较 具有 带动作 用 。本 文针 对光伏 产业 频繁 受到外 国的双 反调 查展 开论 述, 重 点分析 遭遇 欧美双反 调 查的原 因及我 国经 济产 生的影 响 , 从 而制 定 出相 关 的对策 , 来重振 我 国光伏产 业的发展 。
【 关 键词 】 光伏产 业; 双 反调 查; 原 因; 对策
WT O以来美 国就决定 连续 1 5 年 内不 承认 我 国的市场经济 地位 。
现在还未满 1 5年 , 所 以对我国产品展开调查 时 , 均采用 替代 国( 第 三 国) 价格方法来判断我国是否有存 在双反行为。 如在 2 0 1 2年月 1 0月 1 0日, 美 国商务部对 原产于 我 国的晶硅
同时因为补贴问题涉及政府行 为 , 一旦宣布成立 , 则会使我 国政 府
性 的反倾销税率 , 目前双方虽 已在价格方面达成一致的协议 , 基 本 不 会对我 国该产业再征 收高幅度 的惩 罚性 的关税 , 但对我 国光伏

我国光伏产业遭遇“双反”调查现状及对策

我国光伏产业遭遇“双反”调查现状及对策
我 国光伏产 业遭遇“ 双反 " 调查 现状及对 策
口文 /王 轶
( 周 口师范学院 河南・ 周 口)
[ 提要] 我国光伏产业海外频繁遭遇“ 双 五年。
反” 打击, 出 口额 急剧 下滑 , 整个行 业全 面亏
伏产品价格不断下降, 贸易商形成买涨不买落
2 0 1 2 年 7月 2 4 日, S o l a r Wo r l d公司 又 向 的心态 , 进而迫使 更多的厂家加 入抛售 光伏产
双反调查仞裁结果 : 对 中国输美太 阳能电池征 元 , 同比将下降 4 0 %以上 。 收2 . 9 % ~ 4 . 7 3 %的反补 贴税;对 中国光伏 电池 出现大规模倒 闭潮 。同时,欧盟 内部反对 S o —
2 、 整个行业全面亏损。 我国的光伏产品在 l a r Wo r l d ' ‘ 双反” 要求的也不在少数。 比如, 欧洲
从中 国进 口的 晶体硅 光伏 电池 及组件给 美 国 双 反 调查 后 , 中 国对 美 国光 伏 产 品 出 口从 伏贸易争端。欧洲是我国光伏产业最大的市 相关产业造成 了损害 。 根据美国贸易救济政策 2 0 1 2 年1 月的 3 . 8 7 亿美元减 少到 8 月的 O . 8 5 场。相关数据 显示, 2 0 1 1 年我 国光伏产品出 1 : 7 程序 , 在 美 国国际贸易委 员会 裁决后 , 美 国商 亿美元 , 下 降八成 。 加上欧盟 也启动双反调查, 额的 5 7 % 销往欧洲市场 。因此 , 一旦欧盟支持
三、 “ 双反” 调查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应对 光伏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 是我国政府重
Hale Waihona Puke Wo r l d 在美分公司联合 6 家美国光伏企业向美
1 、 出口额急剧下滑。由于我国光伏产业对 策 略

中国光伏产业如何度过“极寒严冬”[论文]

中国光伏产业如何度过“极寒严冬”[论文]

中国光伏产业如何度过“极寒严冬”摘要:在美国、欧盟相继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发起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后,中国光伏产业陷入生死劫。

本文介绍光伏产业的发展和面临的双反调查,分析引起中国光伏产业遭遇贸易摩擦的原因,如:贸易保护主义、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以及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弱等。

并提出了我国应对此问题的建议,以使我国光伏产业度过“极寒严冬”。

关键词:光伏产业贸易摩擦中美关系1、光伏产业发展现状1.1我国光伏产业的现状近年来,光伏产业深受资本市场与各地政府的喜爱,至今我国光伏产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涌现出100多个产业基地,产能占据全球将近一半。

2009年,中国内地多晶硅产量超过了两万吨,太阳能电池产量超过了4000兆瓦,连续3年成为全球太阳能电池的第一大国。

但是,中国的光伏产业有95%的市场都在国外,国内的应用还是十分有限。

此外,2011年欧债危机、“双反”调查的“外忧”与产能过剩、行业混乱的“内患”交织纠缠,曾经如火如荼的光伏产业从此进入“极寒严冬”。

1.2光伏产业遭受的贸易摩擦——双反调查2012年3月和5月,美国商务部分别宣布了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双反调查初裁结果: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征收2.9%~4.73%的反补贴税;对中国光伏电池及组件征收高31.14%~249.96%的反倾销税。

这一结果对原本处境艰难的众多中国光伏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2012年9月6日,欧盟启动针对中国输欧光伏产业反倾销调查,但并未就中国输欧光伏产业提出反补贴调查。

10月10日,美国商务部作出终裁,认定中国向美出口的光伏产品(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并设定了18.32%-249.96%的反倾销税率和14.78%-15.97%的最终反补贴税率。

美国,欧洲等相继对中国光伏进行反倾销调查,这对中国光伏企业的恶劣影响将无法估量。

企业生存成了首要问题,国际市场受到如此巨大的阻力,国内市场尚未开发完全,光伏企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无法解决,不少光伏企业倒闭。

我国光伏企业遭遇欧美“双反”调查的原因与应对之策

我国光伏企业遭遇欧美“双反”调查的原因与应对之策

我国光伏企业遭遇欧美“双反”调查的原因与应对之策作者:孟繁华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3年第04期“双反”调查是指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措施的合并使用。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低迷发展,各个国家的贸易保护不断加强,贸易摩擦不断增加。

其中,针对中国或涉及中国的贸易救济措施的使用在全球是最多的,中国早已成为反倾销的重灾区。

自2004年4月加拿大对我国出口的烧烤架发起首例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案件开始,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的案件越来越多,截止到目前为止,共有50余起。

“双反”调查已经成为继反倾销后针对中国产品的又一重要的贸易救济手段。

“双反”调查产生的影响及危害远比反倾销或反补贴单一手段的使用更为严重。

一、欧美对我国光伏产品“双反”调查的现状光伏产业是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产业,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也是最环保的清洁能源。

发展光伏产业,有利于节能环保、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近十多年,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

然而,2011年底以来,中国的光伏产品接连遭受美国与欧盟的“双反”调查。

(一)美国对我国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2011年10月19日,德国Solar World美国分公司Industries America Inc.牵头联合其它6家不太著名的美国光伏企业,向美国商务部(DOC)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申诉,认为中国输美的多晶硅光伏电池存在倾销及享受政府的非法补贴,要求对来自中国的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并采取贸易限制措施。

此次“双反”调查涉及的中国光伏企业包括大小组件生产企业75家,几乎涉及了我国光伏产品所有的主要产能。

2011年10月19日和11月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及美国商务部分别对外正式发布公告,宣布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由中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负责裁定进口是否造成美国国内产业损害,美国商务部负责裁定进口产品是否存在倾销或补贴情形。

“双反”调查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对策探讨

“双反”调查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对策探讨
年起 , 全球石油剩余可采年 限为 4 . 5 7年, 天然气 剩余可采年 限 2 .美国“ 双反 ” 调查实施 的范围和结果。2 1 年 1 01 0月 2 9 为 6. 年 , 1 9 煤炭剩余可采年 限为 2 0年 。能源 问题制 约着世界 日, 3 德国 S l r W r d美国分公司联合美 国其他 6家生产商 向 o a o l 经济 的发展, 国也无不积极地研发新兴能源 。越来 越多的国 美 国商务部提 出针对 中国光伏产业 的“ 各 双反’ ’ 调查 申请 , 要求美 家把焦 点放在了无污染、 分布广 的太 阳能上 , 发展光伏产业 , 实 国联邦政府对从我国进 口的太 阳能电池征收“ 超过 10 的进 0 %” 施“ 阳计划 ” 太 。在太 阳能领域科 技的不断发展 的推动下 , 中国 江苏 、 河北、 江西、 广东 、 内蒙 古、 宁夏 等几个产业聚集 区。然而,
上世 纪后期 , 随着全 球经济 的发展, 世界常规 能源供 应短 2 1 年 , 0 1 从多晶硅 原材料 、 硅片到太 阳能 电池 片、 光伏组件 的价
缺危机 日益严重 , 价格大幅上涨。根据能源权威机构的分析, 按 格都 出现 了大幅 的下滑 ,国内光伏企业普遍 出现亏损 的现象 , 照现在 已经探 明的化石 能源储量 以及开采速度来计算 , 2 1 整个产业进入“ 从 00 寒冬 ” 时期。
随着 欧美 太阳能市场需求的急剧 放大, 给我 国光伏产 业带来 了
3 双反 ” .“ 对我 国光伏企业的影响 。() 1光伏产品市场竞争
发展机遇 , 使我 国成为 了全球主要 的光伏设备及 电池 生产 国和 力下降 , 进而影 响企业的盈利和发展 。自去年 以来 , 国光伏企 我 出口国。仅 以太阳能电池产量为例 ,0 4年为 5M ,0 5年为 业遭遇 了欧洲市 场低迷 、 20 0W 2 0 价格下滑 的残酷考验 , 根据我 国各主

“双反”对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双反”对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双反”对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光伏产业迅猛发展并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的海外市场。

与此同时,以美国为主的一些国家提出对我国光伏产业进行“双反”调查,这会对我国光伏产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双反”带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光伏产业;“双反”调查;影响;应对措施一、“双反”及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背景(一)“双反”及“双反”调查的概念“双反”是“反倾销税”与“反补贴税”的统称。

1、倾销与反倾销倾销是指在正常贸易中,某个国家的出口经营者以低于国内相同产品的正常价格或平均价格甚至成本价格,将产品销售到别国市场,以击败竞争对手、抢夺市场,是不正当贸易手段。

反倾销是指对国外某种倾销商品采取的抵制措施,除对国外倾销商品征收一般进口税外,还会增收被称作“反倾销税”的附加税,使得国外这种商品不能在本国市场廉价出售。

2、补贴与反补贴补贴是指产品出口国的政府或其国内的某些公共机构为产品出口商提供价格支持或者任何形式的财政资助。

反补贴是指,如果某一产品出口国对其要出口的产品给予财政资金上的或者公共性质的经济补贴,那么另一成员方对该产品采取限制进口的措施,包括承诺征收反补贴税以及一些临时措施。

“双反”调查是指同时对来自某一个或一些国家的某种产品进行反补贴以及反倾销的“双反”调查。

当产品在接受其出口国政府的补贴或者以“倾销价”进入某个国家的国内市场,并对该进口国国内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造成事实上的损害或者实质性威胁的情况下,世界贸易组织(WTO)会依据相关准则允许其成员国运用反倾销和反补贴等措施,借以恢复公平的国际贸易环境和正常的进出口秩序,保护其成员国国内相关产业的合法利益。

(二)我国光伏产业1、什么是光伏产业利用光伏效应,使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从而产生电流直接进行发电,是最佳地利用太阳能的方式。

光伏产业是指,以开发应用硅材料而形成的产业链,包括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的生产、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的生产以及相关设备的生产制造等。

光伏业应对反倾销束手无策 大敌当前仍互相拆台

光伏业应对反倾销束手无策 大敌当前仍互相拆台

光伏业应对反倾销束手无策大敌当前仍互相拆台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光伏行业正在面临着历史上最艰难的时刻。

就在9月6日,一场新的行业危机给光伏大佬们带来了更大的麻烦,整个行业甚至有可能就此垮塌。

当地时间9月6日凌晨,欧盟委员会终于发布了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的立案通知,这就消息意味着,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市场与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间一场涉及贸易额超千亿元的诉讼战已经打响。

但是,遗憾的是,在这场生死存亡的危机面前,中国光伏业似乎毫无应对的办法,任人宰割也好,束手无策也好,背后凸显的是这个产业的混乱与过剩现状,光伏产业重新崛起任重道远。

面对行业最大危机光伏大佬们却无暇顾及9月5日这天,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忙碌的穿梭于“中国光伏大会”的会场,频繁的与合作方会面,以期在这个特殊时刻获得更多的支持。

而他以往最大的竞争对手,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此时并未出现在会场,由于一家子公司近期为尚德带来的诸多麻烦,施正荣正在被各种不利消息所包围。

前光伏业首富,江西赛维董事长彭小峰也已经几个月没有在公众的视野内出现,在政府的援助资金之外,彭小峰正在忙碌的寻找更多的融资渠道,以应付随时有可能断裂的资金链。

而此次大会的赞助方之一,保定英利却更多的在会场内为自己的新业务——橄榄油做着宣传。

当昨天上午,欧盟决定启动反倾销立案调查的消息传来后,也只有英利在第一时间发布了一份声明。

这份简短的声明除了表态将“密切配合调查”外,剩下的呼吁欧盟停止贸易保护内容显得异常无力。

事实上,由于市场对这一不利消息似乎早已有所预料,美股市场的中国新能源板块仅在今日收盘之后小幅下挫,对欧最大的出口商英利新能源甚至股价上涨7.5%。

但在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看来,尽管仍有长达9到15个月的应诉期,最终结果也仍有变数,但这期间市场的不利影响仍将提前释放。

“不管是中国企业,还是欧洲企业,立案之后就会在一个完全不确定的环境中间去进行经营。

你加税加多少不知道,最后这个案子成立不成立也不知道,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协议会有很多保留条款,如果有税谁负担?这样投资人的投资很可能会暂时停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光伏行业应对欧美“双反”调查的现状及对策
自加入WTO以来,中国出口产品遭到别国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次数逐年增多,由于中国光伏产业发展速度快且出口比重很大,很快成为了欧美等国“双反”调查的一大目标。

本文研究并明确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对中国光伏产业所带来的影响,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有效应对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困境,对进一步促进中国光伏产业的出口乃至光伏产业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标签:欧美;反倾销;反补贴;光伏产品
一、“双反”调查及中国光伏产品概述
“双反”调查,是指对来自某一个(或几个)国家或地区的同一种产品同时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光伏产业是指按照半导体太阳能电池蓄电或放电所产生的光电效应原理,科学使用太阳能电池板,有效使用相关材料,能够把太阳能转化为太阳能光电的产业。

光伏产业是我国新兴的战略型科研产业,在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以及需求刺激下,中国的光伏产业在2000年以后迅速崛起,成为中国科研项目中的主力行业。

二、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遭受欧美双反调查的现状
2011年以来,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量高速增长,主要的出口产品为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类产品,且主要出口欧洲,但是中国光伏产业在国际上的发展,导致欧美等国光伏产业造成一定的损失,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首先站出来反对我国建设光伏产业,不断进行反倾销调查,阻碍了中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

(一)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量
如图1所示,2017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為501亿美元,同比增长14%;2011-2017年,中国光伏产业销售收入逐年递增,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9.26%。

随着国家政策对光伏产业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产业市场规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趋势。

但是,由于双反调查的存在,自2012年开始,中国光伏产业出口增长率逐年下降。

(二)中国光伏产品遭受欧美双反调查的情况
中国的光伏产业自2004年连续5年的年增长率超过100%。

2007年中国就已成为太阳能电池第一生产大国。

2010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已超过全球总产量的50%。

光伏产业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能够同步参与国际竞争,并处于领先水平的行业之一。

但是,中国光伏产业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严峻的“发展瓶颈”,自2011年以来由于受到全球经济持续低迷、欧债危机持续深化、贸易摩擦频发等因素影响,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遭受国外排斥调查的事件频发,且呈现持续升温的趋势。

在遭到欧美“双反”调查后,中国光伏产品进出口规模同比明显下滑,其中出口规模同比下滑尤为突出。

三、中国光伏行业应对欧美“双反”调查的对策
(一)立足国家法律政策,维护国贸外围环境
中国光伏产业遭受的双反案例调查,一方面是国外竞争环境中,不同国家对贸易的相关法律以及反倾销法律进行了相关规定。

因此,从国家立法层面上,要积极加强对新型能源产业的法律保护政策和措施,合理规定光伏行业的准入标准,严格按照行业发展要求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保护本国行业正常发展。

(二)整合国内外资源,拓展新型企业市场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光伏产品过多依赖国外市场,出口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中国必须要整合国内外资源,拓展新型企业市场。

提高生产产品的科技含量,注重生产科技密集型出口产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产品和生产具有特性化的产品,同时应当根据国际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国际市场的文化和国际市场的需求习惯等,积极推动海外投资建厂,将产品融入当地元素实现本土化,提高我国光伏产品生产的附加值。

(三)加大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投入
为了防止欧美市场需求下降,竞争加剧对我国光伏产业造成的影响,必须要加大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投入。

由于目前出口欧盟的产品主要为低附加价值的产品,容易遭受贸易壁垒,通过加大科技研发收入等措施,缓解中国关键生产环节和高端生产设备研制方面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狄昌娅,竺杏月.从欧盟再举“双反”大棒看江苏省光伏出口困境与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16(03):42~45.
[2]周玲.中国光伏产品遭遇“双反”调查后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4(03):257~258.
[3]黄益,侯建明.中国光伏产品遭欧美“双反”调查的原因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5):112~113.
作者简介:王洋,女,山东淄博人,博士,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商务;瞿凡,男,辽宁盘锦人,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