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青少年药物滥用和精神障碍共患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我国青少年药物滥用危害、原因和对策研究进展:基于中文文献的系统综述

我国青少年药物滥用危害、原因和对策研究进展:基于中文文献的系统综述

我国青少年药物滥用危害、原因和对策研究进展:基于中文文献的系统综述一、本文概述近年来,青少年药物滥用问题在我国愈发严重,不仅威胁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给社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为全面了解我国青少年药物滥用危害、原因和对策的研究进展,本文基于中文文献进行了系统综述。

本文首先介绍了青少年药物滥用的危害,包括身体健康受损、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社会功能的下降等。

随后,文章分析了青少年药物滥用的原因,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综述了当前针对青少年药物滥用问题的对策研究,包括预防、干预和治疗等方面的措施。

本文旨在为我国青少年药物滥用防治工作提供全面、系统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青少年药物滥用的危害青少年药物滥用是一个严重且日益增长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直接危害,而且可能导致长期的社会和经济后果。

药物滥用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滥用药物,如兴奋剂、抑制剂、毒品等,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心脏疾病、肝脏疾病、肺部感染等。

滥用药物还可能导致青少年出现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焦虑、失眠、情绪波动等。

这些问题可能进一步导致青少年出现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

青少年药物滥用会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滥用药物可能导致青少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业成绩和未来发展。

同时,药物滥用还可能导致青少年社交能力下降,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引发犯罪行为。

青少年药物滥用对家庭和社会也带来了巨大负担。

家庭需要承担青少年的医疗费用、教育费用等,同时还可能面临青少年行为问题带来的心理压力。

社会则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来应对青少年药物滥用带来的问题,如增加医疗设施、加强青少年教育等。

因此,青少年药物滥用的危害不容忽视。

为了有效预防和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其背后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这包括加强青少年药物滥用的预防教育,提高青少年对药物滥用的认识和警惕性;加强家庭和社会对青少年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还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青少年药物滥用行为的打击力度。

药物滥用对青少年大脑发育的影响研究报告

药物滥用对青少年大脑发育的影响研究报告

药物滥用对青少年大脑发育的影响研究报告近年来,药物滥用成为困扰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尤其是对青少年人群的影响更为严重。

青少年处于关键的生长与发育阶段,长期药物滥用可能对其大脑发育产生不可逆的负面影响。

本篇研究报告旨在探究药物滥用对青少年大脑发育的影响,并对这一问题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药物滥用的定义和类型药物滥用是指在非医疗指导下、超出正常剂量和频率使用药物的行为。

常见的药物滥用类型包括违法药物(如大麻、可卡因等)和非法使用处方药物(如镇痛药、镇静药等)。

二、药物滥用对青少年大脑的影响药物滥用对青少年大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神经通路发育受损:药物滥用会干扰大脑的神经通路的正常发育,从而影响思维、情绪调控等方面的能力。

2. 记忆和学习能力下降:药物滥用会影响青少年大脑的记忆和学习能力,使其在学业和生活中遇到困难。

3. 情绪和心理问题加重:药物滥用可能增加青少年患上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问题的风险,对其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4. 大脑结构改变:长期药物滥用可能导致青少年大脑结构发生不可逆的改变,进而影响其日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

三、预防药物滥用的措施为了有效预防药物滥用对青少年大脑发育的影响,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青少年的药物滥用意识:通过教育宣传和社区活动,向青少年传达药物滥用的危害性和后果,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

2. 家庭教育和亲子沟通: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加强与孩子的沟通,让他们有安全感,从而减少药物滥用的风险。

3. 学校教育和社会支持:学校应设置相关的课程和活动,提供药物滥用预防的知识和技能。

社会各界也应提供相关的支持和帮助。

4. 加强法律和执法力度:加大对违法药物的打击力度,加强监管措施,从源头上减少青少年的接触机会。

四、结论药物滥用对青少年大脑的发育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只有通过教育宣传、家庭教育和社会支持等多重手段并举,才能有效地预防青少年药物滥用,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

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趋势

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趋势

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趋势精神疾病是一组影响个体心理功能和行为的疾病,涵盖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精神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不断增多的趋势,已成为一项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本文将探讨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趋势,以期增加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和理解,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现状分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全球范围内有超过4亿人受到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困扰,这一数字呈逐年上升趋势。

精神疾病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医疗和经济负担。

二、流行病学研究1. 高风险人群的识别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可以对精神疾病的高风险人群进行识别和干预。

例如,家族遗传因素、早期生活经历、社会环境等都与精神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研究,可以为高风险人群提供早期预防和治疗的措施,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病率。

2. 预防和干预措施在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相关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是关键。

例如,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高社会对精神疾病的认知水平,加强对高风险人群的关注和干预,推广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等,都是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精神疾病的途径。

三、趋势展望1. 跨学科研究的兴起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将心理学、医学、社会学、流行病学等领域的知识有机结合。

未来,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科将参与到精神疾病的研究中,为精神疾病的控制和治疗提供更多有力的支持。

2. 基因研究的突破随着基因科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精神疾病与基因之间存在关联。

未来,通过深入研究基因与精神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可以为精神疾病的早期预防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多创新思路和方法。

3. 心理健康政策的改进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对于制定和改进心理健康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发展中,各国政府应加大对精神疾病的关注和投入,在保障公众的心理健康权益、提供优质的心理健康服务等方面做出更加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努力,以实现精神疾病防治的长远目标。

国外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国外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国外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刘秀芬黄悦勤李立明精神分裂症是一类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它的发病及一般临床症状与许多因素密切相关,要加深对该病本质的了解,仅限于对个体病人的临床学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扩大研究范畴,着眼于群体研究。

因此,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研究已成为当代精神分裂症研究工作的一个新领域。

作者总结了近几年来国外有关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对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一、研究情况进展:早期的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的研究是粗略和不科学的,随着对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研究、诊断方法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这一领域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入了一个较正确的轨道,尽管这期间还缺乏病因方面的重大突破。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的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在病例检出和确定方面遇到了严重的方法学问题,例如,①确诊精神分裂症主要依靠自我陈述而不进行现场研究;②人群筛查没有连续的尺度和特征性;③由于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均较低,因此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花费大,而检出病例少;④精神分裂症这一概念是否精确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促使人们对研究方法不断修正、完善,近10年来的精神分裂症的研究重点主要为:比较不同人群不同时间发病率、患病率和结局;精神病前驱期的作用和性别的影响;共同发病率和死亡率;遗传危险因素和环境危险因素。

过去10年间发展了与新诊断标准有关的两种评估方法。

即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诊断询问表(DIS)及由世界卫生组织、美国酒精、药品滥用控制部门和精神卫生机构共同形成的国际诊断调查,它们均是完全的定式调查,用于与DSM-Ⅲ-R和ICD-10标准相匹配并可被外行调查人员所使用,但是它们在社区应答者中检出精神障碍的正确性值得怀疑。

半定式临床调查,例如精神现状检查第十版,目前已被并入神经精神病学临床评估计划,包括了精神病理学中很大的一个领域,需要临床技能以获得能够被ICD-10,DSM-Ⅲ-R和DSM-Ⅳ诊断规则处理的资料,神经精神病学临床评价计划和类似的调查适用于作为二阶段的诊断工具,但在现场调查中需要为精神分裂症的病例寻找制订一个相对简单的心理测量学筛查程序。

流行病学对于药物滥用问题的探索

流行病学对于药物滥用问题的探索

流行病学对于药物滥用问题的探索药物滥用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流行病学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就流行病学在药物滥用问题上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引言药物滥用是指个体或群体对于药物的错误或不合理使用,包括滥用处方药、非处方药、非法药物等。

药物滥用不仅损害了个体的健康,还对社会稳定和经济造成了不良影响。

因此,深入了解和解决药物滥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流行病学在药物滥用问题中的角色1. 病因研究流行病学通过调查研究,探索药物滥用的潜在原因和危险因素。

通过收集大量的个体和群体数据,研究者可以确定与药物滥用相关的因素,如生物学、心理社会因素等。

这有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

2. 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是了解药物滥用状况的重要手段。

通过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者可以获得大规模且代表性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提供药物滥用的患病率、流行趋势等信息,为政府和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3. 病例-对照研究在药物滥用研究中,病例-对照研究是常用的研究设计。

该研究设计通过比较患病个体与非患病个体之间的差异,来探索患病与药物滥用之间的关系。

这一设计可帮助研究者确定药物滥用是疾病的一种危险因素还是后果。

三、流行病学对药物滥用问题的贡献1. 预防策略制定利用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决策者可以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药物滥用预防策略。

例如,通过分析研究数据,政府可以加强对特定人群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于药物危害性的认知,从而预防药物滥用的发生。

2. 早期干预措施流行病学可以揭示药物滥用在不同年龄和人群中的发展趋势,提供早期干预的基础。

通过了解滥用风险群体和早期迹象,医生和社会工作者可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阻止药物滥用问题进一步恶化。

3. 评估干预效果流行病学可以评估药物滥用干预措施的效果。

通过对干预措施实施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者可以评估其干预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这有助于优化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提高药物滥用问题的解决率。

污名对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影响的研究进展

污名对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影响的研究进展

·综述·污名对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影响的研究进展孙智信,杜亚松摘要: 本文综述了过往污名对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影响的研究,发现污名主要通过公众污名、自我污名以及连带污名3种类型对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产生影响。

虽然这3种污名产生影响的路径不同,但最终都会使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变得缺少社会支持,体验到更多负面感受,且可能会拒绝接受药物和心理治疗,最终干扰其病情康复。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污名对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的影响更甚。

本文还梳理了过往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可以探索的方向。

关键词: 污名; 青少年; 精神疾病; 影响中图分类号: R749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 3220(2022)02 0154 03Theresearchandprospectoftheinfluenceofstigmaonadolescentswithmentalillness SUNZhi xin,DUYa song.ShanghaiMentalHealthCenter,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Shanghai200030,ChinaAbstract:Thispaperreviewedthepreviousstudiesontheimpactofstigmaonadolescentswithmentalill ness,andfoundthatstigmamainlyaffectsadolescentsinthefollowingthreeforms:publicstigma,self stigmaandcourtesystigma.Althoughthethreestigmapathwaysaredifferent,theyallendupleadingtoalackofsocialsupport,morenegativefeelings,andpossiblyrefusaltotakemedicationorpsychotherapy,ultimatelyinterferingwiththeirrecovery.Thisarticleexplorestheimpactofstigmaonadolescentmentalillnesspatientsduringtheco vid 19epidemic.Finally,thispapersortsoutthedeficienciesofpreviousstudiesandthedirectionsforfurtherexplorationinthefuture.Keywords: stigma; adolescents; mentalillness; influence一提到“精神疾病”“精神障碍”等字眼,人们就常不由自主地想起新闻中出现的各种精神障碍患者伤人、杀人的画面,也往往会因此认为精神病患者是危险且可怕的。

青少年药物滥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

青少年药物滥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

青少年药物滥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发表时间:2018-07-18T16:46:41.57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8年5期作者:包雪梅[导读] 本文简述目前青少年药物的滥用现状,列举了影响青少年药物滥用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措施。

烟台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山东省烟台市 264670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心青少年的用药问题,近来,药物滥用低龄化,特别是青少年身上问题比较严重。

滥用药物,就算治好了病,也会使身体每况愈下,降低机体的抵抗力,百害而无一利。

本文简述目前青少年药物的滥用现状,列举了影响青少年药物滥用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措施,希望能改善目前青少年的用药情况。

关键词:青少年;药物滥用;现状;预防措施1.引言近年来,药物滥用的多元化和年轻化趋势愈加明显,青少年药物滥用已成为当今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青少年时期是成长的关键时期,因为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正处于发育阶段,容易被各种因素影响。

而青少年的药物滥用行为会导致严重的身体损害和抑郁、自杀意图与自杀尝试等心理问题,甚至会产生各种违法犯罪行为,造成巨大的社会问题。

因此,了解青少年的药物滥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可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预防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2.青少年药物滥用现状2014年国家药物滥用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新发生药物滥用者中年龄≤20岁者占10.6%,21~30岁者占49.4%,提示药物滥用者存在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且以无业、低学历、未婚男性为主。

而国外的研究也显示,药物滥用以18~25岁的青少年为主。

调查显示,青少年除吸烟、饮酒外成瘾物质使用率为1.85%~23.4%。

广东省12~19岁学生中,非医疗目的使用阿片类药物和镇静类药物的学生分别有7.5%和4.8%。

我国西南某省13.5%的学生曾有过吸毒行为,其中有40.9%的工读学生和 2.5%的普通中学生曾使用过毒品。

南通市大学生曾经使用过毒品者占3.6%,曾在无医生指导的情况下使用过镇静催眠类药物者占11.7%。

青少年精神活性物质滥用

青少年精神活性物质滥用
青少年精神活性物质滥 用
汇报人:XXX 2023-11-22
目录
• 引言 • 青少年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现状及特点 • 青少年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影响因素 • 青少年精神活性物质滥用预防与干预措施 • 研究展望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引言
01
背景介绍
青少年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 滥用物质种类繁多,包括酒精、烟草、毒品等
心理健康促进计划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制定和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计划,提高公 众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为青少年提供全面的心 理健康支持和服务。
研究展望与局限性
05
研究展望
01
02
03
04
早期识别和预防
研究青少年精神活性物质滥用 的迹象和风险因素,以便早期
识别和预防。
治疗方法改进
研究和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定义和诊断问题
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对青少年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定义和诊断 标准仍存在争议和不确定性。
目前的治疗方法可能无法完全解决青少年 精神活性物质滥用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和完善。
参考文献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该文献研究了青少年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现状和原因,发现青少年对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 与其心理特点和社会环境有关。该研究还提出了一些预防和干预措施,以减少青少年滥用 精神活性物质的风险。
政策制定
研究有效的政策和法规,以减 少青少年精神活性物质滥用。
社区参与
研究如何提高社区对青少年精 神活性物质滥用问题的认识和
参与。
研究局限性
样本多样性
缺乏长期追踪
研究可能无法涵盖所有类型的青少年群体 ,特别是那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经济状 况和社会环境的青少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个事实或者缺乏这方面的训练 。
2 研究与理解物质滥用与精神障碍并发的重要性 成年人物质滥用与各种心理疾患的并发率在许
多研究中已有详细的阐述 ,包括 1980 年 - 1984 年的 流行病学汇水面积研究 ( Epidemiological catchment ar2 ea study , ECA) [14] ,1991 年的全国共患并发率调查 (National comor1996 年的全国药物滥用入户调查[17 ,18] 。结果发现 , 物质 滥 用 者 中 患 有 精 神 障 碍 的 占 41 % - 6515 % (NCS) [15 ,16] ,过去 12 个月物质滥用成瘾者共患其它 精神疾患的可能性是非物质滥用者的 412 倍 ,是非 成瘾者的 219 倍[19] 。
为了根据 DISC - 213 改进筛选标准 ,Lucas 等[31] 对 NIMH 儿 童 青 少 年 精 神 障 碍 流 行 病 学 调 查 (MECA) [13] 获得的资料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并 建立了逻辑回归模型 。所有人的必答 DISC 问题设 为自变量 ,DSM - III - R 精神障碍诊断设为应变量 。 预测量表包含了使用全部有意义的前兆来制订特异 性诊断 。利用入门问题 (gate items ,即确认是否需要 进一步调查) 和后续问题 (contingent items ,询问那些 在 gate items 中属于阳性的人) ,对前述有意义的前 兆作进一步检验[31] 。而且 ,得出两个各自独立的预 测分数 ,一个是由入门问题的阳性回答决定的 ,一个 是根据灵敏度和特异度之和作出诊断的阳性前兆扩 大后作出的 。这些预测量表虽然短小 ,却有较高的 灵敏度和特异度 。灵敏度范围是 0140 - 1100 (多数 为 0190) ,特异度为 0172 - 0198 。PDS 中应用回顾性 和前瞻治疗样本 ,且没有有效样本遗失 。PDS 共包 括 76 项 ,大多是从 DISC 量表所列的 206 个症状中 筛选而来 。2000 年 NHSDA 包括了 71 个 PDS 问题 。 用于 PDS 的条款包括社交恐惧症 (2 项) ,分离焦虑 (7 项) ,广场恐怖症 (4 项) ,惊恐障碍 (2 项) ,一般性 焦虑 (4 项) ,特殊性焦虑 (7 项) ,强制性障碍 (强迫观 念与行为疾病 5 项) , 进食障碍 ( 4 项) , 抑郁症 ( 7 项) ,躁狂症 (5 项) ,排泄障碍 (3 项) ,注意力缺陷多 动症障碍 (6 项) ,对立违抗障碍 (7 项) ,品行障碍 (8 项) ,及 SUD 22 项 。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hin J Drug Depend) 2004 ,13 (4) :245 - 249
·245 ·
[ 综述 ]
美国青少年药物滥用和精神障碍共患的 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3
陈科文 3 3 Ley A. Killeya - Jones
(美国新泽西医科暨牙医大学精神病学系 ,Piscataway ,NJ 08854)
年长的青少年 (15 - 17 岁) 患有精神障碍的比 例比年幼 (12 - 14 岁) 的多 ,前者药物滥用障碍和情 感障碍比例较高 ,其中以抑郁症状差别最大 ,焦虑障 碍略高之 (见表 1) 。
表 1 美国 12 - 17 岁青少年过去 12 个月的精神障碍患病率( %, x ±S E)
焦虑障碍
相比丰富的成人资料 ,青少年 SUD 精神症状的 研究就少得可怜 ,只做过一些小样本的调查 ,其结论 与成人研究结果类似[20 ,21] 。然而 ,SUD 并发精神障 碍在广大青少年中的患病率尚无明确论断[1] ,有文 献报道青少年 SUD 合并精神障碍比例从 22 % 82 %不等[17] 。早先的研究发现 ,如全国成人流行病 学研究[17 - 19] 、两项小样本的流行病学研究[20 ,21] 和青 少年社区 、治疗病例研究[22] 显示 ,在美国青少年中 SUD 和 其 他 精 神 卫 生 问 题 的 共 患 是 相 当 普 遍 的 。 [23 ,24 ]
最近的抽样调查发现 ,青少年药物滥用已成为 美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2Π3 的美国人认为 当今青少年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药物滥用 , 对其关 注程度远胜于暴力 、犯罪 、性行为等其他问题[1] 。药 物滥用会给人们带来方方面面的不良影响 ,包括身 体健康状况下降 、死亡率上升 、家庭和社会问题 、低 水平教育和就业障碍 ,犯罪率上升[2 - 4] 。让这一现 实更为复杂的是 ,很多患药物滥用障碍 ( SUD) 的青 少年同时患有严重的精神障碍 。实际上 ,心理卫生 在美国的健康模式中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尤 其是对儿童和青少年[5 ,6] 。一般来说 ,青少年物质滥 用伴以精神障碍会表现出更为严重的症状 ,且花费 更大 ,比单发症者疗效更差 。何况对青少年物质滥 用患者的疗效也有赖于对其他精神障碍的处理和治 疗[7] 。因此 ,正确理解 SUD 与精神障碍内在联系的 本质和程度是治疗精神障碍 、预防药物依赖的关键 。 本文简要列举了这方面的研究发现及证据 ,并介绍 2000 年美国全国入户药物滥用调查 (NHSDA) 中青 少年物质滥用和精神障碍共患的情况 。
关于青少年精神障碍的小样本流行病学调查结 果已经有所报道 。一项应用国家精神卫生研究院 (NIMH) 对儿童和青少年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方法 (Methods for the epidemiology of childhood and adoles2 cent mental disorders study - MECA ;) [13] ,在纽约 、亚特 兰大 、康涅狄格 、波多黎哥 4 地 ,对 9 - 17 岁的儿童 和他们的监护人进行的分层随机抽样研究发现 , 2317 %的 儿 童 患 有 焦 虑 障 碍 , 610 % 患 有 抑 郁 症 , 711 %患有破坏性行为障碍 ,物质滥用的比例普遍较 低 ,只有 210 %。本调查所选取的样本在当地是有 代表性的 ,然而它并不能代表整个国家的情况 。
3 本课题得到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的资助 (R29DA12257) 。
3 3 通讯作者 :Dr. Kevin Chen , UMDNJ - Psychiatry , 671 Hoes Lane , D - 453 , Piscataway , NJ 08854. Email : chenke @umdnj. edu
1 美国青少年物质滥用和心理健康障碍研究现状 在美国中学生中 ,8 年级至 10 年级的学生中物
质滥用人数上升最快 , 上升率为 125 %至 200 %。12 年级的学生中 ,超过 1Π3 承认在过去一年中醉过酒 , 1Π4 在近 30 天内抽过烟 。在过去的 10 年间 ,12 年级 学生中近 30 天内用过大麻的比率由 1992 年 11. 9 % 上升至 2002 年的 2115 % ,几乎翻了一番 。违禁药物 使用率从 1414 %上升至 25 %以上[8] ,见图 1 。
3 美国 2000 年药物滥用的全国入户调查 全国药物滥用入户调查 (NHSDA) 是 1971 年以
来 ,美国 12 岁及以上人群使用非法药物情况主要统 计信息来源 。2000 年的 NHSDA 参与应答人数达 71 764 ,应答率为 7319 %[28] 。包括 12 - 17 岁的青少 年25 717名 (4913 %为女性) ,其中青少年的样本数远 远大于以学校为基础的抽样调查 ,如青少年危险行 为监测调查 ( YRBS ; Ns < 18 000 ; 每两年一次 ;[29] ) 和监测未来研究 (Monitoring the future study ; Ns < 18 000 ;每年一次[30] ) 。因此 , NHSDA 是美国最大的 青少年用药和依赖的调查项目 。
全国样本情况 , 估计 917 %的人为药物滥用障碍 , 1314 %有情感障碍 ,3613 %有行为障碍 ,4011 %有焦 虑障碍 。女性的焦虑障碍 、情感障碍 、进食障碍较男
性严重 。总的来说药物使用率男性多于女性 。然 而 ,在 2000 年的 NHSDA 中 ,男女性药物滥用和依赖 现患率相同 ,表明女性一旦使用便更易成为药物滥 用障碍者 。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hin J Drug Depend) 2004 ,13 (4) :245 - 249
·247 ·
4 2000 年 NHSDA 的结果 4. 1 估计精神障碍的发病率
应用 PDS 量表估计过去 12 个月美国青少年的 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发现 ,3Π5 (5811 %) 的 12 - 17 岁青 少年至少对量表中一项内容筛检阳性 。根据目前的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 , 个人精神健康在物质滥用问题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 此 ,准确估计物质滥用和精神障碍的患病率 ,理解两者 合并出现的本质和特征 ,是研发更有效的预防和干预 措施的关键之处。然而 ,大多数的精神科医生不了解
·246 ·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hin J Drug Depend) 2004 ,13 (4) :245 - 249
2000 年的 NHSDA 包括 DSM - IV 标准中的 22 个评判项目 ,其中包括主要的药物滥用和依赖情况 , 如酒精 、尼古丁 、大麻 、可卡因等 。这一调查结果有 助于估计青少年中每一种药的临床诊断依赖的现患 率 ,并且研究导致物质依赖者和实验使用者 、未用药 者间区别的潜在因素 。另外包括在 2000 年 NHSDA 调查中的青少年精神障碍 PDS。PDS 是根据DSM IV 制定的 71 个精神健康综合问题 ( PDS - 4[31] ) ,由 Lucas 和同事们根据少年儿童的诊断访谈提纲 (Di2 agnostic interview schedule for children - DISC - 2. 3) [32] 进行筛选改进后提出的 ,用来评估主要的精神病学 症状的可能患病率 。
关于青少年 SUD 并发精神障碍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医院的治疗病例中 。大约 50 % - 71 %患精神 障碍的青少年同时为物质滥用者[25] ;其中酒精依赖 者中大约有 89 %有精神障碍[26] 。另外 ,对青少年物 质滥用严重程度和精神障碍症状的研究发现 ,二者 呈线性相关[20 ,27] 。本文将利用最新的全国入户药物 滥用调查数据 (2000 年) 和 DISC 精神障碍预测量表 ( Predictive DISC scales , PDS) 来研究美国青少年物质 滥用和精神障碍共患的流行病学特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