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调查行动及其对中国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研究的提示
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趋势

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趋势精神疾病是一组影响个体心理功能和行为的疾病,涵盖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精神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不断增多的趋势,已成为一项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本文将探讨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趋势,以期增加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和理解,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现状分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全球范围内有超过4亿人受到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困扰,这一数字呈逐年上升趋势。
精神疾病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医疗和经济负担。
二、流行病学研究1. 高风险人群的识别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可以对精神疾病的高风险人群进行识别和干预。
例如,家族遗传因素、早期生活经历、社会环境等都与精神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研究,可以为高风险人群提供早期预防和治疗的措施,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病率。
2. 预防和干预措施在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相关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是关键。
例如,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高社会对精神疾病的认知水平,加强对高风险人群的关注和干预,推广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等,都是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精神疾病的途径。
三、趋势展望1. 跨学科研究的兴起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将心理学、医学、社会学、流行病学等领域的知识有机结合。
未来,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科将参与到精神疾病的研究中,为精神疾病的控制和治疗提供更多有力的支持。
2. 基因研究的突破随着基因科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精神疾病与基因之间存在关联。
未来,通过深入研究基因与精神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可以为精神疾病的早期预防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多创新思路和方法。
3. 心理健康政策的改进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对于制定和改进心理健康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发展中,各国政府应加大对精神疾病的关注和投入,在保障公众的心理健康权益、提供优质的心理健康服务等方面做出更加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努力,以实现精神疾病防治的长远目标。
我国精神卫生的现状和挑战

me tld s r e ,m e tlh at r m oi n s u d b d a c d. n a io d r n a e lh p o to ho l e a v n e
【 e od 】 et i re; p e i oi u i ; r a ne H ahs v e K yw rs M n l s dr E i mo g a s d s Pel c ; el e i ad o d l e t e l ve t rc
中 国卫 生 政 策 研 究 2 1 0 1年 9月 第 4卷 第 9期
・
专 题 研 究
・
我 国 精 神 卫 生 的 现 状 和 挑 战
黄悦 勤
北京 大 学精神 卫 生研 究所
北 京 10 9 0 11
【 摘 要】 目的: 描述新世纪我 国精神 障碍流行病 学研 究的方法学和调查结果 , 以及精神卫 生服务的现
c re tsa u fme tlh at e vc n t e n w e u y,a d t x l r mp c a tr fp e ae c fme tlds r u r n tt so n a e l s r i e i h e c nt r h n o e p o e i a tfco s o r v l n eo n a io - d rf rde r a i g d s a e b r e fme t ld s r r e o c e sn ie s u d n o n a io de .Me h d:La g c e e i e oo ia t diso n a io d r to r e s a p d mi lgc lsu e n me t d s r e s l l we e r v e d a h e u t fp e ae c t d e r umma ie n te pa tde a e . Re u t :Th r r i e ’ r e iwe nd t e r s lso r v l n e su i swe e s rz d i h s c d s s ls e ewe e df r i e tp e ae c ae fme t ld s r e susn i e e tmeh d lg n d fe e tr go s Ne dso n a e l e v n r v l n e r t so n a io d r i g df r n t o oo y i ifr n e i n . f e fme tlh at s r — h ie ha n r a e c d i c e s d,bu e o r e n d l fme t lh at e v c sh d n tme h e d .Co l so :Th r r tr s u c sa d mo eso n a e lh s r ie a o tt e n e s ncu ins e ea e c le e fi r vng me h d l g n eo mi d lo e v c n Chi . I r r t e u e die s u d n o halng so mp o i t o o o a d r f r ng mo e fs r ie i y na n o de o r d c s a e b r e f
中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统计

5.60%
物质使用障碍
1.90%
4.70%
间歇爆发性障碍
1.12.05%0%
精神分裂症
0.70% 0.60%
进食障碍 00..0100%%
男性与女性精神障碍发生率
0.00%
2.00%
4.00%
6.00%
8.00%
有精神障碍
焦虑障碍
心境障碍
物质使用障碍 间歇爆发性障碍
0.30% 1.70%
0.80%
老年痴呆
1.40% 11..6600%%
2.60%
Male Female
Male
任何焦虑障碍
4.80%
特定恐惧症
1.40%
强迫症
1.60%
社交恐惧症
0.30%
无恐慌症病史的广场恐惧
症
0.10%
未另作说明的焦虑症
0.30%
恐惧症
0.30%
创伤后应激障碍
0.20%
广泛性焦虑症
0.20%
由医疗状况引起的焦虑症 <0·1%
18–34 years 35–49 years 50–64 years ≥65 years
4·1%
3·8%
4·5%
3·9%
4·3%
4·8%
6·5%
4·7%
2·3%
2·2%
1·8%
0·3%
1·4%
0·4%
0·1%
0·1%
1·6%
1·1%
1·4%
0·2%
6·4%
10·8%
12·0%
4·9%
<0·1%
<0·1%
<0·1%
<0·1%
精神卫生工作的调研报告

精神卫生工作的调研报告精神卫生是指关于心理健康、心理障碍及其预防、治疗、康复的专业领域,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解精神卫生工作的现状以及问题,本调研报告基于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和对相关机构的访谈,提供了详细的调研结果和建议。
一、精神卫生的重要性1. 精神卫生问题的普遍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全球超过3亿人患有抑郁症、焦虑症和其他精神障碍。
精神卫生问题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挑战。
2. 精神卫生与身体健康的密切关联精神卫生问题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如心脏病、中风等慢性疾病与心理压力之间存在相互关系。
因此,关注和改善精神卫生对维护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二、精神卫生工作的现状1. 精神卫生服务的不足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精神卫生服务的提供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资源分配不均和服务覆盖不足导致大部分精神疾病患者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支持。
2. 社会对精神卫生问题的误解和歧视由于社会对精神卫生问题的认知不足,反对和歧视态度存在广泛,并导致患者的就业、教育和社交机会受到限制。
三、精神卫生工作的挑战1. 资源不足和人力短缺精神卫生工作需要充足的资金和专业人力支持,但目前很多地区存在资金不足和专业人员不足的问题,限制了精神卫生工作的开展。
2. 反对态度和社会歧视社会对精神卫生问题的歧视态度仍然普遍存在,导致患者不愿寻求帮助,社会支持和理解度较低。
四、精神卫生工作的建议1. 加强资金投入和制定相关政策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大对精神卫生工作的资金投入,同时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保障患者权益和精神卫生服务的覆盖范围。
2. 提高社会关注和公众认知通过加强精神卫生教育和公众宣传,提高社会对精神卫生问题的关注度和认知水平,以减少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和排斥。
3. 加强专业人员培养和服务网络建设培养更多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建立完善的精神卫生服务网络,提高精神卫生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
结论:精神卫生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工作,对维护人们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国外现行精神卫生政策概述

【关键词】
精神卫生;政策内容;问题与建议;综述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729(2014)010—0721—08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10):721—728.)
Current mental health policies outside China
ZHOU Weil,XIAO Shui.Yuanl’2
时期内执行MJ。精神卫生法规是指由相关部门批 准和执行的与精神卫生相关的法律规定。这些法律 一般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权利保护、治疗没施、人力 资源、专业培训和服务的组织结构等进行规定∞j。
tion,WHO)2011年的调查,全球约60%的国家 拥有国家级精神卫生政策,约59.2%的国家拥有
精神卫生立法,约70%的国家设有精神卫生项 目旧J。本文旨在向国内读者介绍国外精神卫生政
2Center of Clinical Psychology,Xiangya Hospital
【Abstract】Mental
health policy is
a
government7
S
formal decision reflecting values,principles and
a
objec・
tives for improving mental health and reducing the burden of mental disorders in
中图分类号:R19。R749.01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4.10.001
School of Public Health,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78,China Changsha 410008,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XIAO Shuiyuan.xiaosy@csu.edu.c“
2024年全球精神健康问题引发关注

精神健康是人类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 和社交能力。保持良好的精神健康状态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个人潜能。
常见精神健康问题与症状
抑郁症
情绪低落、兴趣丧失、 疲劳无力、睡眠障碍、
食欲改变等。
焦虑症
过度担忧、紧张不安、 恐惧害怕、心悸出汗等
。
精神分裂症
幻觉、妄想、思维紊乱 、情感淡漠等。
THANKS
感谢观看
全球精神卫生资源分布不均, 一些地区的精神卫生专业机构 和医生数量不足,无法满足患 者需求。
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尚不完善, 跨学科合作、社区康复等环节 有待加强。
许多国家正在加大精神卫生投 入,提高精神卫生服务的可及 性和质量,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
04
挑战与困境
社会认知度不足与歧视现象
1 2 3
精神健康问题被忽视
05
解决方案与建议
提升社会认知度和关注度,减少歧视现象
加强精神健康教育
通过学校、社区、媒体等多渠道普及精神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对 精神健康问题的认知度和理解度。
消除歧视和偏见
倡导平等、尊重、包容的社会氛围,减少因精神健康问题而受到 的歧视和排斥。
鼓励社会参与
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精神健康促进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 和支持精神健康问题的良好局面。
2024年全球精神健康问题引 发关注
汇报人:XX
2024-02-04
• 引言 • 精神健康问题概述 • 全球精神健康问题现状分析 • 挑战与困境 • 解决方案与建议 • 应对策略与未来展望 • 总结与反思
01
引言
背景与目的
01
随着社会压力增大,精神健康问 题日益凸显,成为全球关注的公 共卫生问题。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4.09.11•【文号】国卫办医政函〔2024〕337号•【施行日期】2024.09.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政医管正文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的通知国卫办医政函〔2024〕3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加强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对于维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大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家庭、单位和个人共同参与,营造有利于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的良好氛围,我委决定围绕2024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开展宣传活动。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活动主题202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全国宣传主题为“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旨在通过多种途径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
二、活动内容(一)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教。
各地卫生健康部门要通过线上线下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教活动。
要组织有关医疗卫生机构专家走进基层、社区、学校、农村、企事业单位等,提高公众对心理行为问题和常见精神障碍的认识,引导公众发现问题时采取科学方式应对,主动寻求帮助。
(二)组织精神心理义诊活动。
各地卫生健康部门可结合“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全国大型义诊活动周等,组织辖区内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线上线下义诊活动,以心理健康服务和精神障碍诊疗为重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心理援助、心理危机干预,以及精神障碍健康教育、用药康复指导等服务。
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概况

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概况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对精神障碍的认识不断深化,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研究越来越重要。
得益于统计学和方法学的进步,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随之变得更科学,结果更具有代表性。
从近代开始,各国合作交流不断深化,一系列跨国调查陸续开展,促使各国间统一诊断标准及诊断工具,令各地结果具有可比性。
本文就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中诊断标准、调查方法及工具、精神障碍患病率和疾病谱的演变进行综述。
标签:精神障碍;流行病学;概况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主要针对的是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等的影响,大脑功能受到干扰,出现认知、情感、意识及行为等异常障碍的现象[1]。
随着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精神障碍已经成为现代流行病学的研究焦点。
上世纪90年代初便有一系列关于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调研究[2]。
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指出,目前我国精神卫生工作困难重重,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超过了心血管、癌症等高发病。
且精神障碍占所有由疾病和伤害导致的伤残及生产力丧失的比例将上升至25%[3]。
Gelder认为,单一的住院管理已经不能适应患者增长的需求,而且长期住院对慢性精神障碍患者及病情已经好转的患者来说,会影响其整体机体协调及恢复状况[4]。
为此,本研究通过对近年来关于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整体研究概况进行分析总结,为精神障碍疾病的预防及管理提供参考,同时也给政府及卫生部门提供理论依据。
1 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近期研究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发展根据美国Dohrenwend被分为3阶段[5]。
第一阶段是20世纪初到二战前,主要任务及目标位整理分析临床档案资料及数据,但由于临床病例的特殊及有限性,使得所得人群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二阶段是二战后直到80年代初,主要是通过对社区所调查的样本进行等级评定,但样本是调查对象自我评定的心理测量量表,这种方法只是对调查对象精神心理的一个维度进行登记评定,并不是针对某种特定的精神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讯作者 ( E2mail: guowjcn@163. com )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 ※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健康情绪中心及精神医学系 ⊙ 深圳市康宁医院 ◇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首先是初步的描述性流行病学 (Descrip tive ep idem iol2 ogy) 分析结果 。这些结果涉及 WMH 所调查的精神障碍 的患病率 、发病 、迁延及接受治疗的情况 。这些精神障碍 不仅包括 WMH在各国调查中均重点强调的焦虑障碍 (惊 恐障碍 、恐惧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 、心 境障碍 (重性抑郁障碍 、心境恶劣 、双相障碍 ) 、冲动控制 障碍 (注意缺陷 /多动障碍 、对立违抗性障碍 、品行障碍 、间 歇性爆发性障碍 )以及物质使用障碍 (酒精和非法药物滥 用和依赖 ) ,也包括一些只在部分样本或个别研究中调查 的其他障碍 (如精神病性障碍 、儿童期精神障碍等 ) 。结 果表明在各个国家被调查人群中都有相当一部分人在他 们一生中的某些时期符合一个或多个 WMH 精神障碍的
基于上述发现 ,WMH 协作组认为早发精神障碍的及 时干预 、疾病的二级预防网络建设及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等 方面的工作是各国精神卫生决策者都应特别重视研究的 课题 。
4 WM H调查在中国
我国是首批参加 WMH 调查行动的国家之一 。始于
2001年 11月至 2002年 2 月间在北京和上海进行的代表 性人群抽样调查 。调查发现 [13, 17 ] : 满足 WMH2C ID I 310 / DSM 2IV诊断标准的精神障碍年患病率估计值为 710% (终身患病率为 1312% ) ,还发现我国精神障碍的人口学 分布特征和疾病性质与其他国家的数据类似 ;更为重要的 是 ,尽管有 1319%和 3216%年内曾有精神障碍发作者的 病情严重程度分别为重度和中度 ,但其中只有 310%的人 曾因此在该年度内接受过精神卫生专业的治疗 。这一治 疗率低于参加 WMH调查的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只比最 低的尼日利亚稍高 [14 ] 。在这些资料发表后 ,有学者认为 患病率被高估了 ,因为比以前的“全国 ”调查高了很多 [ 18 ] ; 但部分学者注意到这次调查得到的患病率估计值仍然明 显低于国外的多数调查 ,尤其是显著低于在发达国家进行 的 、被认为是高质量 、多中心的调查结果 ,因此认为该调查 的结果低估了实际患病率 [17, 19 ] 。分析在我国使用国际标 准化工具进行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出现患病率估计值 偏低的原因 ,一般认为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 17 ] : ①由于中 西语言文化的差异 ,从英文调查工具中翻译过来的有关情 绪状态的词汇和描述可能相对晦涩难懂 ; ②我国人群对精 神障碍的“病耻感 ”更强 ,可能有更多的被调查者不愿意 暴露自己的精神障碍 ; ③东方人可能更倾向于用躯体症状 表达心理问题 。为此 , 2005 年 9 月在深圳市使用 WMH2 C ID I 311中文版进行的调查中 ,对调查工具中提问的策略 和方法进行了明显的改进 ,其翻译也尽可能地在保持原义 的基础上使用了通俗易懂且不易引发病耻感的语言 ;在调 查之前还大规模增加了对调查员的培训 ,并进行了预测 试 ;在调查实施过程中加强了由精神科医生执行的督导 , 并抽样出部分被调查者 ,由精神科医生使用半定式诊断评 估工具 ( 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DSM 2IV , SC ID ) 对 其进行临床再评估 。结果证实根据 WMH2C ID I 311 中文 版评估得到的诊断和临床诊断有较好的一致性 [20 ] 。该次 调查 [ 21 ]发现的深圳市精神障碍终生及年患病率估计值 (分别为 21187%及 13142% )接近于多数西方国家报道的 水平 ,各主要精神障碍的分布 (情感障碍 、焦虑障碍和精神 病性障碍终生患病率分别为 9162%、14145%和 1140% ) 及社会人口学特征也与其它大多数国家的数据类似 。最 近一项在我国五个地区由精神科医生 (WMH 调查则由经 过严格培训的非精神卫生专业人员 )使用 SC ID 来进行访 谈的调查报道到了 1313%的月患病率 [ 19 ] 。该调查为了克 服我国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中可能存在的患病率低估 情况而采取了一些创新性方法 。这些方法为提高诊断工 具的跨文化适用性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但也正因为这些方 法 ,无法确定该研究的结果是否与国内外绝大多数研究具 有可 比 性 [22 - 24 ] 。比 如 : 尽 管 “emotionally constricted ”、 “gloomy/ dejected”、“unhappy ( downhearted) ”、“negative”, “pessim istic”、“tough to get through the day”(词汇来源于原 作者论文 [19 ] )等并非 DSM 2IV 描写核心症状的词汇 ,但该
第三是精神障碍造成社会负担方面的研究结果 。以 往的疾病负担资料大多基于专家经验 ,主要重视疾病导致 的死亡率 、严重的功能残疾 (如 :伤残调整生命年等 )和直 接经济负担 。而目前已完成的 WMH 的疾病负担方面的 分析结果则源于实证调查的资料 ,不仅进一步证实了精神 障碍在上述各方面造成的负担 ,还获得了精神障碍在教育 和就业等方面形成明显负担的具体数据 [16 ] 。
为了得到来自全球多中心 、而且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 的规范数据 ,WMH调查全球范围内的样本设计 、访谈培训 和调查现场质量控制均由 WMH 数据收集协调中心负责 。 该中心通过实施严格的培训和督导 ,保证各国进行的调查 在方法学上具有一致性和结果上具有可比性 。
调查结束后 ,所有的 WMH资料都会被送到设立于哈 佛医学院卫生服务政策部的 WMH 数据分析协调中心进 行资料的集中整理和初步分析 。经过整理和初步分析的 数据资料会返回给各参与国 ,以便各国分别对本国的数据 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此外 , WMH 还建立了十余个跨国研 究工作组 ,进行多国资料的比较分析 ,探讨精神障碍流行 病学某些方面的跨国同质性和异质性 ,研究全球精神障碍 流行病学调查和精神卫生服务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并提 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1 WM H调查行动的背景
2 WM H调查的方法路线
据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的 全球疾病负担 ( global disease burden, GDB )研究估计 ,重 性抑郁障碍 (Major dep ression) 、双相障碍 、精神分裂症及 物质滥用等几种常见精神障碍的疾病负担 ,在 90 年代中 期就已经排在众多疾病的前列 [1 ] 。尽管当时已经有了针 对这些疾病既安全又价格相对低廉的治疗方法 ,但在绝大 部分国家 ,医疗卫生服务经费中用于防治精神障碍的经费 比例却一直偏低 [ 2 ] 。这可能是因为 GDB 研究的结果主要 依据专家对疾病后果的等级评价 、而非来源于实证研究的 证据 [3 ] ,因此不能引起公共卫生决策者的足够重视 。事实 上 ,本世纪以前的精神障碍流行病学实证研究已经注意到 了精神障碍的高患病率及低治疗率 [4 - 8 ] ;而且还发现即使 是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为精神障碍提供的治疗服务也达 不到 适 当 治 疗 的 最 低 标 准 ( M inimally adequate treat2 ment) [ 9 ] 。然而 ,有些评论认为这些调查结果可能夸大了 精神障碍的实际流行情况 ,因为很多没有被治疗的所谓 “患者 ”的精神障碍可能很轻微 ,根本不需要治疗就能自 愈 [10 ] 。为了澄清这些争议 ,并为医疗卫生服务决策者提 供来自实证研究的更具体 、更有针对性的证据 ,WHO 的跨 国精神障碍调查团队在上世纪 90年代后期对 WHO 的复 合国际诊断交谈表 ( 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2 view, C ID I)进行修订 [11 ] ,并成立 WMH 调查协作组 ,于本 世纪初开始在全球开展大规模 、标准化 、高质量的精神障 碍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应的医疗服务需求评估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0年 第 36卷 第 7期
385
·述 评 ·
世界精神卫生调查行动及其对中国精神障碍 流行病学研究的提示
Ronald C. Kessler3 郭万军△※ 曾卓谦※ 胡赤怡⊙ 刘肇瑞◇ 黄悦勤◇ 何燕玲□ 张明园□ 沈渔邨◇ 李诚※
【关键词 】 世界精神卫生 (WMH) 调查行动 精神障碍 流行病学 中国
3 WM H资料分析的阶段性成果
截至 2009 年底 ,全球已有 30 多个国家 (包括中国 ) 参加了 WMH调查行动 。其中很多国家 (包括首批参加的 17个国家 )的数据已经完成了一系列的初步分析 ,并在国 际期刊 (包括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柳叶刀 、JAMA、PLOS等 世界顶级杂志 )发表论文三百余篇 [ 12 ] 、出版专著一本 [ 13 ] 。 现将其主要结果简述如下 :
此外 ,针对精神障碍病因学和妨碍精神障碍患者接受 治疗的因素 ,WMH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研究尝试 ,并发现 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结果 [12 ] ,如 :儿童期负性生活事件与精 神障碍发病有广泛的关联 ,但与各具体精神障碍的关联度 没有实质性的差异 ;心理性因素 (如病耻感 、认为不是很严 重 、会自己好转等 )比结构性因素 (如相关服务的可获得 性 、经济困难 、交通不便等 )妨碍更多精神障碍患者求医 , 但对于患有严重障碍的个体来说结构性因素也是妨碍患 者接受治疗的重要因素 ;以往对于酒精使用及其障碍的研 究很少区分不同阶段的危险因素 ,但 WMH 数据分析结果 则提示个体从酒精使用发展到依赖的不同阶段相关的危 险因素并不同 ,较早期的饮酒行为可能与社会文化因素关 系更密切 ,是否发展为酒精使用障碍则可能与个体的生物 学因素关系更密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