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立哌唑替换传统和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阿立哌唑替换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阿立哌唑替换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阿立哌唑替换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2-12-14T06:34:31.061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2年10期作者:陈少光[导读] 分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期间应用阿立哌唑替换传统抗精神病药的临床效果陈少光厦门市仙岳医院福建厦门 361100 摘要:目的:分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期间应用阿立哌唑替换传统抗精神病药的临床效果。

方法:在2019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选取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对比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0.05)。

经治疗,患者精神分裂症状评分均得到了改善,且组间差异无统计价值(P>0.05)。

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期间,阿立哌唑展现出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促进患者治疗综合质量的合理优化,基于此,该药物值得推广普及。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阿立哌唑;治疗效果;精神分裂症状评分;不良反应率作为较为常见的精神类疾病之一,精神分裂往往会对患者的精神状态造成不良影响。

具体来看,由于受到该病的影响,患者可出现情感能力、思维功能以及感知能力等多种能力的障碍,从而对其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

对于患者而言,由于受到该病的困扰,患者往往容易出现自卑、狂躁以及焦虑等问题,从而对其身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1]。

在治疗问题上,通过采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临床疗效的改善,对于其预后健康的恢复具有积极价值。

本文针对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期间应用阿立哌唑替换传统抗精神病药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索,现整理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19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选取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两组,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28~65岁,平均(47.14±2.24)岁;研究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29~66岁,平均(47.20±2.45)岁;差异无统计价值(P>0.05)。

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对青壮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

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对青壮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

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对青壮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
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是常用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广泛应用于精神科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分析齐拉西酮和阿立哌唑对青壮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齐拉西酮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较强的镇静和抗精神病症状的效果。

研究表明,齐拉西酮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相比,其不良反应更少,并且对阳性症状(如幻觉和妄想)有更好的疗效。

对于青壮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由于其疗效较好且相对较少的不良反应,齐拉西酮是一个可行的治疗选项。

阿立哌唑是一种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较强的抗精神病症状的效果。

研究表明,阿立哌唑可以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

对于青壮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阿立哌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齐拉西酮和阿立哌唑两种药物在治疗效果上存在一些差异。

研究表明,相对于阿立哌唑,在短期治疗中,齐拉西酮可以更有效地减轻精神病症状。

而在长期治疗中,阿立哌唑可能更有利于防止精神病复发。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药物。

齐拉西酮和阿立哌唑都存在一些不良反应。

齐拉西酮可能导致额外的体重增加,代谢综合征和心脏电传导异常等不良反应。

而阿立哌唑的不良反应包括锥体外系症状、低血压和心脏电传导异常等。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应警惕和监测患者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阿立哌唑对其他抗精神病药所致催乳素升高的影响

阿立哌唑对其他抗精神病药所致催乳素升高的影响
03 0 ; 在第 8周 、 1 . 9 )但 第 2周 P L水 平 则 明 显 下 降 , R
与换 药前 比较 差异 有 显 著 性 ( =9 3 , = . 0 ; = .6P 000t
1 . 5 P= . 0 ) 1 0 , 0 0 0 。见表 1 。
表 1 研 组 用 立 唑 后P 水 比 (/, 究 换 阿 哌 前 R 平 较nl ) L gl± I l 时 男 (2 I P 女 (1 I P 全 (3 值 P 间 性n 5 值 值 性n 3 值 值 组n 8 =) =) : )f 值
3 g m 。符 合 上 述 条 件 者 共 7 0 n/ l 1例 ( 4 男 3例 , 2 女 8 例) 。随 机分成 研 究组 与 对 照 组 。加用 或 换 用 阿 立 哌
() 3 而研究组中女性 P L R 水平在第 4 周与换药前比较 无 明显下降 , 两者 比较差 异无显 著性 ( = . 0 P= t 09 ,
高催 乳 素血症 是指 血 清催 乳 素 值 ( R ) 3 g P L I 0n/ >
ml1 多 种 抗 精 神 病 药 都 会 导 致 患 者 _j

P L增 高 “J R ,
验( 双侧 检验 )并 报告 其 9 % 置信 区间 (5 c) , 5 9 % t。
而 高催乳 素血 症 因导致 性 功能 障碍 以及潜 在 的严 重健
医学杂志2 1 年第 2 鲞箜 01 4

! 虫 上 丝 盟
阿 立 哌 唑对 其他 抗 精 神 病 药 所 致 催 乳 素 升 高 的影 响
陈 汉 华
【 摘要 】 目的 探讨 阿立哌唑对其他抗精神病药所致高催 乳素血症的影响。方法 将 6 例其他抗精神病药致 9 高催乳素血症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 加用或换用了阿立哌唑 3 例作为研 究组, 8 继续使用原 来抗精神病药 3 1

阿立哌唑增效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药物耐受性研究

阿立哌唑增效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药物耐受性研究

阿立哌唑增效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药物耐受性研究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老年抑郁症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加重其他慢性疾病的症状,甚至导致自杀。

老年抑郁症的治疗一直是一个难题,因为难治性老年抑郁症往往对传统抗抑郁药物反应不佳,甚至出现药物耐受性。

寻求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对难治性老年抑郁症具有重要意义。

阿立哌唑是一种新型的抗抑郁药物,它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摄取来发挥抗抑郁作用。

与传统的抗抑郁药物相比,阿立哌唑具有更快的起效时间和更好的耐受性,尤其在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本研究旨在探讨阿立哌唑在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中的疗效及药物耐受性。

研究对象为60岁以上的难治性老年抑郁症患者,共计100名。

所有患者均符合难治性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并且在过去对至少两种不同种类的抗抑郁药物治疗无效。

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接受阿立哌唑治疗,另一组接受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

治疗周期为12周,观察指标包括抑郁症状的缓解程度、生活质量的改善、药物耐受性等。

还对两组患者进行脑电图和血液生化指标的监测,以了解阿立哌唑的神经生理机制和药物代谢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阿立哌唑治疗组在12周后的患者抑郁症状明显缓解,缓解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

阿立哌唑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各项生活功能指标均有所提升。

与常规治疗组相比,阿立哌唑组的药物耐受性更好,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更少且更轻微。

脑电图和血液生化指标的监测结果显示,阿立哌唑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生理功能,且在体内代谢稳定可靠。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可知,阿立哌唑在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药物耐受性。

其快速起效、改善生活质量、减轻不良反应的特点使其成为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重要选择。

由于样本量有限且研究周期较短,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长周期的临床研究以验证阿立哌唑在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中的疗效和药物耐受性。

三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分析

三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分析

三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奥氮平、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11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三组,阿立哌唑组38例,奥氮平组42例,利培酮组37例,观察疗效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周末采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其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三组治疗2周PANSS评分明显下降,治疗8周三组PANSS评分均有显著降低(P<0.05),显示三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明显的效果。

三种药物均有椎体外系不良反应,阿立哌唑不良反应还集中体现在兴奋激越、失眠等处。

奥氮平体现在椎体外系不良反应及嗜睡、体重增加等处。

利培酮体现在月经紊乱、体重增加等处。

结论阿立哌唑、奥氮平、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 其中奥氮平起效较快, 三种药物不良反应总体较轻。

【关键词】阿立哌唑奥氮平利培酮精神分裂症【中图分类号】R749.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3-0112-02近年来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已成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一线用药,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5-HT2A和D2受体有阻断作用,与传统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比较具有椎外系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对精神分裂症阳性及阴性症状均有治疗效果。

本研究对奥氮平(商品名欧兰宁)、利培酮(商品名维思通)与阿立哌唑(商品名博思清)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12.6-2013.12)。

入组标准:(1)年龄在18-65岁。

(2)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3)治疗前PANSS总分>60分。

(4)排除器质性疾病、痴呆、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病;排除药物滥用、酒依赖者及妊娠、哺乳期妇女;有入组前4月内注射过长效抗精神病药;对系统抗精神病药治疗无效者;入组前3月内接受过电休克治疗者。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姜丽艳【摘要】目的:研究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运用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2012年4月~2013年4月间诊治的16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分为两组,组1使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组2使用利培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组1有效率为87.5%,组2为90.0%,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组2患者的体质量增加情况、椎体外系反应的发生率、泌乳以及月经紊乱情况均比组1高,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对于女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上效果上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基本一致,但是阿立哌唑更适合用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female schizophrenia with aripiprazole and risperidon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ethods160 cases of female spirit in 2012 April ~2013 April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it i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1 were treated by aripiprazole risperidone group, 2 were treated by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the group has an efficiency of 1 for 87.5%, group 2 to 90%,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linical effect,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but the group of 2 patients with body mass increase, extrapyramidal reaction rate, lactation and menstrual disorders are 1 higher than group,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female schizophreniaaripiprazole and risperidone effect on basically the same,but aripiprazole is more suitable for female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4(000)008【总页数】2页(P146-147)【关键词】阿立哌唑;利培酮;女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作者】姜丽艳【作者单位】吉林市第六人民医院,吉林吉林 132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3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因生理特点比较特殊,临床特征以及对抗精神病药物的需要与男性患者存在很大的差异,特别是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体质量增加和高催乳素血症,始终对女性产生困扰。

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比较阿立喋唑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通过对药理作用、临床研究方法、疗效对比分析、生活质量评估结果以及副作用与安全性分析的综合研究,发现阿立喋唑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积极作用。

本研究也发现阿立喋唑在安全性上表现良好,副作用较少。

结论指出,阿立喋唑相较于奥氮平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方面更具优势,不仅疗效显著,而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不同剂量以及疗程对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表现出幻觉、妄想、情绪不稳定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大约有2400万人患有精神分裂症,而且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长。

精神分裂症会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巨大的身心负担,因此研究和探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和疗效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阿立哌唑和奥氮平是常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

阿立哌唑是一种抗精神病药物,主要通过阻断多巴胺D2受体来减轻精神分裂症症状。

而奥氮平则是一种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其作用机制包括多巴胺和5-羟色胺受体的阻断。

这两种药物都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对于这两种药物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的研究还相对不足。

本研究旨在比较阿立哌唑和奥氮平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疗效,评估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希望能够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比较阿立哌唑和奥氮平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时的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具体目的包括:1. 比较阿立哌唑和奥氮平在疗效上的差异,探讨哪种药物更有效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和改善其生活质量。

第3代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研究进展

第3代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研究进展

·综 述·第3代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研究进展朱紫青,张明园(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 201108)中图分类号 R971+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124(2005)02-0121-03 阿立哌唑是一种二氢喹啉酮类抗精神病药。

它在化学结构式和药理作用机制上,均不同于其他抗精神病药,是继第1代抗精神病药(FG A)、第2代抗精神病药(SG A)之后,对精神障碍治疗的药理作用机制具有革新性的新一代药,又称之为“第3代抗精神病药(TG A)”[1,2]。

阿立哌唑的发现,是受精神分裂症的几种优势病因假说指导。

其一,多巴胺假说,认为脑内多巴胺能神经递质异常引起精神分裂症症状。

并提出不同多巴胺通路的变化致不同大脑解剖区域的功能紊乱,即中脑-皮质通路的多巴胺功能不足导致额叶皮层的活动低下,发生阴性症状及认知缺损;而中脑-边缘系统通路多巴胺递质增多引起该脑区活动亢进,产生阳性或精神病性症状。

其二,血清素假说,认为多巴胺的活动,受血清素能神经元调节。

在纹状体部位血清素能解除对多巴胺的抑制;而在额叶皮层则对锥体神经元有调节作用,并影响谷氨酸释放。

前一假说有助于解释FG A和SG A对中脑-边缘系统通路的作用以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但D2拮抗作用若发生在其他通路,就会产生不期望的不良反应,如中脑-皮质通路———阴性症状、黑质纹状体通路———EPS(锥体外系症状)及T D(迟发性运动障碍);下视丘的结节漏斗通路———高泌乳素血症。

同样,血清素假说有助于解释SG A较少EPS、不加重(实际上有部分改善)阴性症状和认知损害,与它们对5-HT2A受体的拮抗作用相关[3,4]。

基于阿立哌唑独特的药物动力学特性,即对D2与5-HT1A部分激动(而非完全拮抗),同时对5-HT2A的完全拮抗,可预期减少在中脑-皮质通路和黑质纹状体通路所不需要的D2拮抗作用。

而这些恰恰是FG A和SG A导致某些不良反应的原因所在[5~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交流・阿立哌唑替换传统和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研究梁佳 石捷 陶建青 曾强【摘要】 目的 探讨用阿立哌唑替换传统和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

方法 对118例使用传统和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换用阿立哌唑治疗8周,用PANSS、CGI-GI、TESS作为评估工具,于换药前及换药后的第1、2、4、8周进行评分,然后对换药前后的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进行比较。

结果 所有患者都顺利地从原来的药物换用了阿立哌唑治疗,换用阿立哌唑后PANSS总分、阴性症状以及CGI疾病严重程度均得到改善,P<0.05或P<0.01。

嗜睡、EPS、体重增加、月经紊乱、静坐不能等副反应显著减少。

结论 阿立哌唑替换传统和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副反应,显示了良好的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有利于长期服药维持治疗。

【关键词】 传统抗精神病药物;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阿立哌唑; 精神分裂症Clinical study on the replacement of traditional antipsychotics and other atypical antipsychotics with aripi2prazole in schizophrenics L IA N G J ia,S H I J ie,TA O J ian2qing,et al. Center of MentalRehabilitation,the People’s Hos pital of Guang x i Zhuang A utonomous Region,N anning530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toleration and safety of aripiprazole repla2cing traditional antip sychotics and other atypical antipsychotics.Methods A total of118patients re2ceived treatment with aripiprazole for8weeks.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PANSS),Clinical G lobal Impression(CGI)and 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s Scale(TESS)were used to evaluatethe efficacy,toleration and the safety before replacement and at the end of1st,2nd,4th,8th week.R esults All patients successfully received aripiprazole replacing traditional antipsychotics and otheratypical antipsychotics.After replacement,the total scores of PANSS,the scores of negative symptomsin PANSS and CGI significantly improved(P<0.05or P<0.01).The incidence rate of the drowsi2ness,EPS,body weight gain,menstrual disorder,acathisia and other side effects significantly re2duced.Conclusions The clinical efficacy,toleration and the safety of aripiprazole are batter than those ofthe traditional antip sychotics and other atypical antip sychotics.Aripiprazole is a new drug in treatingschizophrenia with lower side effects and better effect for long-term treatment.【K ey w ords】 Traditional antip sychotics; Other atypical antipsychotics; Aripiprazole; Schiz2ophrenia中图分类号:R749.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6574(2006)0420274203 阿立哌唑属于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与传统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不同,是多巴胺-5-羟色胺系统稳定剂。

在国外一项多中心随机化阿立哌唑替换传统及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研究表明[1],阿立哌唑具有良好的疗效,副反应少,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好,能明显改善社会功能,认为是一种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药物。

国内的报导尚无,本文对换用阿立哌唑(商品名:博思清,成都大西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进行了自身对照研究,现将 作者单位:530021南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理康复中心 作者简介:梁佳,(1973-),男,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精神心理。

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病例为2004年11月~2005年10期间在我院住院或门诊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服药的患者,共118例。

1.1.1 入组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长期服药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上,60岁以下,性别不限;愿意签订知情同意书者;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足量、足疗程治疗大于6周效果不满意、PANSS量表评分大于60分者。

・472・Nervous Diseases and Mental Healt h,2006,Vol.6,No.41.1.2 排除标准 入选前4周曾系统使用过阿立哌唑疗效欠佳者;符合酒精药物依赖、器质性精神障碍及智能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伴有严重躯体疾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1.3 中止标准 违反研究方法,不遵从医嘱服药;使用或合用阿立哌唑以外的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失访;妊娠。

1.1.4 入组情况 病例为2004年11月~2005年10月符合入组标准、在我院住院或门诊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服药的患者共118例,偏执型75例、未分型25例、单纯型5例、青春型3例、分裂样精神病6例、紧张型4例;单一服用氯丙嗪8例、氯氮平28例、奋乃静6例、舒必利10例、硫利达嗪8例、维思通25例、奎的平15例、奥氮平10例,其他8例。

1.2 方法 1.2.1 换药方法 为尽量减少换药期间产生的各种停药副反应,避免病情复发,所有患者均采用重叠交叉逐步增减剂量的换药方法,即在逐步减少至完全停用原有抗精神病药剂量的同时,逐步增加阿立哌唑(5mg/d),根据患者原用药剂量、病情及躯体耐受情况,在2周内完成换药。

阿立哌唑的用量为10~30mg/d,最大日剂量不超过30mg/d。

在治疗期间,如果出现焦虑、失眠、激惹、静坐不能,可给予苯二氮艹卓类和安坦对症处理。

1.2.2 评价方法 换药前及全部换用阿立哌唑后的第1、2、4、8周分别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临床大体印象量表(C GI-GI)评价。

1.2.3 统计分析 将结果输入到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 一般资料 118例患者中,男性62例,女性56例,年龄18~60岁,平均(26.43±8.57)岁;病程2月~60月,平均(12.56±6.82)月;在118例入组患者中共有115例完成8周治疗研究。

脱落3例,2男1女。

脱落原因:失访2例,因妊娠停药1例。

有效病例共115例。

脱落例数不进行疗效评定,但进入副反应统计。

2.2 疗效评定 见表1。

根据换用阿立哌唑前后的第1、2、4、8周PANSS各评定1次,CGI-GI评分换药前及换药后第8周各1次,表1结果显示换药后第4周、第8周的PANSS总分和阴性症状因子分比换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阳性因子、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虽然也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换药前及换药后第8周CGI-GI平均分分别为3.83±1.27和2.15±1.35,结果显示换药后第8周C GI-GI平均分亦比换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

从PANSS量表CGI-GI 量表的评分数值说明换用阿立哌唑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得到了稳定、持续的改善。

表1 换药前后PANSS量表评分情况(x±s)PANSS量表换药前 换药后 1周2周4周8周阳性症状12.78±3.4812.56±3.1411.43±2.8910.12±3.209.55±2.45阴性症状21.45±6.7819.68±6.4217.44±5.5616.15±6.17312.38±4.343一般病理25.85±5.4524.63±6.3923.36±5.4322.81±3.7921.47±5.10总分 60.08±5.2756.87±5.3552.23±4.6349.08±4.33343.40±4.123 注:与换药前比较:3P<0.052.3 副反应 换药前及换用阿立哌唑8周后TESS 总分分别为(7.56±3.24)和(3.64±2.76),P< 0.01。

换药前不良反应发生率>10%的分别为口干、便秘、嗜睡、EPS、体重增加、月经紊乱、静坐不能、心动过速、性功能减退等,换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0%的分别为头痛、激惹、恶心、失眠等。

可以看出,换药后嗜睡、口干、便秘、血象异常、月经紊乱、ECG异常、体重增加、静坐不能、性功能减退等副反应减少;而头痛、失眠、激惹、恶心增多,但经过对症处理后程度减轻,且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步减轻。

3 讨论自从1952年氯丙嗪的研制成功并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带来了许多希望,但许多患者服用这些药物不得不忍受严重副反应(如EPS)所带来的痛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