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药科大学考研

沈阳药科大学考研
沈阳药科大学考研

沈阳药科大学课程: 有机化学

授课对象:2010考研同学

教材: 《有机化学》第五版(倪沛洲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绪论

一,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的定义

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以及有关理论和方法学的科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是有机化合物.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呢早期化学家将所有物质按其来源分为两类,人们把从生物体(植物或动物)中获得的物质定义为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则被认为是从非生物或矿物中得到的.

现在绝大多数有机物已不是从天然的有机体内取得,但是由于历史和习惯的关系,仍保留着"有机"这个名词.

有机化学发展简史

象人类认识其它事物一样,人们对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的认识也是逐步深化的.

人类使用有机物质虽已有很长的历史,但是对纯物质的认识和取得是比较近代的事情.

直到十八世纪末期,才开始由动植物取得一系列较纯的有机物质.

如: 1773年首次由尿内取得纯的尿素.

1805年由鸦片内取得第一个生物碱--吗啡.

* 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wohler,F)首次人工用氰酸铵合成了尿素.

* 从19世纪初至中期有机化学成为一门学科,建立了经典的有机结构理论.

1857年凯库勒提出了碳是四价的学说.

1858年,库帕(Couper,A·S)提出:"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都是四价的,而且互相结合成碳链."构成了有机化学结构理论基础.

1861年,布特列洛夫提出了化学结构的观点,指出分子中各原子以一定化学力按照一定次序结合,这称为分子结构;一个有机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结构,其结构决定了它的性质;而该化合物结构又是从其性质推导出来的;分子中各原子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

1865年,凯库勒提出了苯的构造式.

1874年,范特霍夫(Vant Hoff.J.H)和勒贝尔(Le Bel,J.A)分别提出碳四面体构型学说,建立了分子的立体概念,说明了旋光异构现象.

1885年,拜尔(Von Baeyer.A)提出张力学说.

至此,经典的有机结构理论基本建立起来.

20世纪建立了现代有机结构理论.

1916年,路易斯(Lewis,G.N)提出了共价键电子理论.

20世纪30年代,量子力学原理和方法引入化学领域以后,建立了量子化学.

20世纪60年代,合成了维生素B12,发现了分子轨道守恒原理.

20世纪90年代初,合成了海葵毒素,有人誉之为珠穆朗玛峰式的成就.

自从拉瓦锡(Lavoisier.A.L)和李比希(V on

Liebig.J.F)创造有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之后,发现有机化合物均含有碳元素,绝大多数的含氢元素,此外,很多的有机化合物还含氧,硫,氮等元素.

于是,葛美林(Gmelin.L)凯库勒(KeKule .A)认为碳是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元素,把"碳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学定义为碳化合物的化学".

后来,肖莱马(Schorlemmer,c.)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这个观点,认为碳的四个价键除自己相连之外,其余与氢结合,于是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碳氢化合物——烃,其他有机化合物都是由别的元素取代烃中的氢衍生出来的,因此,把有机化学定义为研究烃及其衍生物的化学.

有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学的定义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化学.

自从化学工作者发现有机化合物以后,通过大量科学研究,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的定义:

1). 有机化合物碳化合物

有机化学研究碳化合物的化学

2). 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有机化学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

二,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1)组成和结构之特点

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已知有七百多万种,且还在不但增加)

但组成元素少(C, H, O, N ,P, S, X等)

原因: 1) C原子自身相互结合能力强

2) 结合的方式多种多样(单键,双键,三键,链状,环状)

3) 同分异构现象(构造异构,构型异构,构象异构)

例如,C2H6O就可以代表乙醇和甲醚两种不同的化合物,见P1

2)性质上的特点

物理性质方面特点

1) 挥发性大,熔点,沸点低

2) 水溶性差(大多不容或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方面的特点

1) 易燃烧

2) 热稳定性差,易受热分解(许多化合物在200~300度就分解)

3) 反应速度慢

4) 反应复杂,副反应多

三, 共价键的一些基本概念

有机化合物中的原子都是以共价键结合起来的,从本质上讲,有机化学是研究共价键化合物的化学,因此,要研究有机化学应先了解有机化学中普遍存在的共价键.

共价键理论

对共价键本质的解释,最常用的是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

价键理论

1) 共价键的形成

价键的形成是原子轨道的重叠或电子配对的结果,如果两个原子都有未成键电子,并且自旋方向相反,就能配对形成共价键.

例如:碳原子可与四个氢原子形成四个C—H键而生成甲烷.

由一对电子形成的共价键叫做单键,用一条短直线表示,如果两个原子各用两个或三个未成键电子构成的共价键,则构成的共价键为双键或三键

双键三键

2)共价键形成的基本要点

键电子自旋方向必需相反

价键的饱和性

价键的方向性——成键时,两个电子的原子的轨道发生重叠,而P电子的原子轨道具有一定的空间取向,只有当它从某一方向互相接近时才能使原子轨道得到最大的重叠,生成的分子的能量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才能形成稳定的反之.

S 和P电子原子轨道的三种重叠情况

分子轨道理论

分子轨道理论是1932年提出了来的,它是从分子的整体出发去研究分子中每一个电子的运动壮态,认为形成的化学键的电子是在整个分子中运动的.通过薛定谔方程的解,可以求出描述分子中的电子运动状态的波函数ψ,ψ称为分子轨道,每一个分子轨道ψ有一个相应的能量E, E近似的表示在这个轨道上的电子的电离能.

基本观点:

分子轨道理论认为,当任何数目的原子轨道重叠时,就可形成同样数目的分子轨道.

例如:两个原子轨道可以线性的组合成两个分子轨道,其中一个比原来的原子轨道的能量低,叫成键轨道(由符号相同的两个原子轨道的波函数相加而成),另一个是由符号不同的两个原子轨道的波函数相减而成,其能量比两个原子轨道的能量高,这中种分子轨道叫做反键轨道. 分子轨道能级图

和原子轨道一样,每一个分子轨道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电子总是优先进入能量低的分子轨道,在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

由原子轨道组成分子轨道时,必须符合三个条件:

对称匹配——既组成分子轨道的原子轨道的符号(位相)必须相同.

П轨道的示意图

2) 原子轨道的重叠具有方向性.

3)能量相近.

四,共价键的键参数

1, 键长

2, 键角

3, 键能

应注意键能与离解能在概念上的区别,多原子分之中共价键的键能是指同一类的共价键的离解能的平均值.如甲烷的四个C—H的离解能是不同的.

键矩——键的极性

键矩是用来衡量键极性的物理量

当两个不同原子结合成共价键时,由于两原子的电负性不同而使得形成的共价键的一端带电荷多些,而另一端带电荷少些,这种由于电子云不完全对称而呈极性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可用箭头表示这种极性键,也可以用δ+,δ-标出极性共价键的带电情况.例如:

一个共价键或分子的极性的大小用键矩(偶极矩)μ表示

μ=q x d q正电中心或负电中心的电荷

d两个电荷中心之间的距离

μ的单位用D( 德拜Debye )表示

键矩有方向性,通常规定其方向由正到负,用箭头→表示

例如:

μ= 1.03D μ= 1.94D

双原子分子中键的极性就是分子的极性,键矩就是分子的偶极矩.

对多原子分子来说,分子的偶极矩是各键键矩的向量和(与键的极性和分子的对称性有关). 五,共价键的断裂

有机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时,总是伴随着某些化学键的断裂和新的共价键的形成,共价键的断裂有两种断裂方式.

均裂——成键的一对电子平均分给两个原子或原子团,生成两个自由基.

A:B A + B

自由基

在有机反应中,按均裂进行的反应叫做自由基反应.

2) 异裂——成键的一对电子在断裂时分给某一原子和原子团,生成正负离子.

在有机反应中, 按异裂进行的反应叫做离子型反应.

亲电反应由亲电试剂进攻而引发的反应.

离子型反应

亲核反应由亲核试剂进攻而引发的反应.

亲电试剂——在反应过程中接受电子的试剂称为亲电试剂.

亲核试剂——在反应过程中能提供电子而进攻反应物中带部分正电荷的碳原子的试剂.

诱导效应

诱导效应在有机化合物中,由于成键原子或基团的电负性的不同而使成键电子云向电负性较大的原子团方向偏移的效应.

1. 诱导效应产生的原因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

2. 诱导效应的传递逐渐减弱,传递不超过五个原子,

3. 诱导效应的表示方法:

以I表示诱导效应, 以C—H键作为比较标准,

4. 诱导效应的相对强度:

一般以电负性的大小作比较

同族元素来说F > Cl > Br > I

对- I 同周期元素来说- F > -OR > -NR2

不同杂化状态的碳原子来说–C≡CR >–CR=CR2 > -CR2-CR3

对+I: 具有+I效应的原子团主要是烷基,其相对强度如下:

(CH3)3– > (CH3)2CH– > CH3CH2– > CH3–

上述所说为静态诱导效应,有机反应中还有动态诱导效应的作用

六,有机化学中的酸碱概念

布伦斯(Bronsted),路易斯(Lewis)酸碱理论,共轭碱和共轭酸.

七,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

1,分离提纯

研究一个新的有机物首先要把它分离提纯,保证达到应有的纯度.分离提纯的方法:重结晶,升华,蒸馏,层析法以及离子交换法等.

2,纯度的检验

纯的有机物有固定的物理常数,如:熔点,沸点,比重,折射率等.测定有机物的物理常数可检验其纯度,纯的化合物的熔点距很小.

3,实验式和分子式的确定

a,进行元素定性分析,找出分子中存在哪几种原子

b,进行元素定量分析,找出各种原子的相对数目,即决定经验式(实验式).

c,测定分子量,确定各种原子的确实数目,给出分子式.

4,结构式的确定

根据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等确定结构式.

分子的结构包括分子的构造,构型和构象.

构造是分子中原子的连接方式和顺序(在不涉及到构型和构象时也称为结构).

5,人工合成

八,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有机化合物分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 按碳架分类:

1.开链化合物

2.碳环化合物

(1)脂环化合物

(2)芳香族化合物

(3)杂环化合物

2, 按官能团分类

官能团是指有机化合物分子中能起化学反应的一些原子和原子团,官能团可以决定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因此,我们可采用按官能团分类的方法来研究有机化合物.常见的重要官能团见P13表1—5

有机化学的重要性

近20多年来,有机化学在各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在对重要的天然产物和生命基础物质的研究中,有机化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维生素,抗生素,甾体,萜类,生物碱,碳水化合物,肽,核苷等的发现,结构测定和合成,为学科本身的发展增添了丰富的内容,为人类的保健事业提供了有效的武器.

高效低毒农药的开发,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昆虫信息物质的研究和开发,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手段.

自由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等的发展,促进了巨大的高分子材料工业的建立.

含有杂原子的单体的研制更使我们有了具备多种优异性能的特种有机材料.

有机化学在蛋白质和核酸的组成和结构的研究,顺序测定方法的建立,合成方法的创建等方面的成就为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建立在现代物理学(特别是量子力学)和物理化学基础上的物理有机化学,在定量的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反应性和反应机理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不仅指导着有机合成化学,而且对生命科学也有重大意义.

有机合成化学在高选择性的研究中取得很大的进展,出色地开创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反应,合成了一批有一批具有高生理活性,结构新奇复杂的分子.金属有机化学和元素有机化学,为有机

合成化学提供了高选择性的反应试剂和催化剂,以及各种特殊材料及其加工方法.

有机化学以它特有的分离,结构测定,合成等手段,已经成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具有非凡能动性和创造力的武器,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使有机化学在结构测定,分子设计和合成设计上如虎添翼,发展的更为迅速.

在我国,有机化学研究已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重视在经济和国防建设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如:甾体化学研究及甾体药物工业的建立;莲心碱,芜花酯等多种有效成分的鉴定;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丙氨酸酵母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合成;天花粉蛋白的研究及其在计划生育中的应用;青藁素的结构测定,全合成及其抗疟应用;美登素及三尖杉酯碱(抗癌成分)的全合成研究;氟有机材料的研究制备;有机氟化学的研究和脱卤亚磺化反应的发现及应用;砷叶立德用于合成有机化学的研究,有机磷化学,有机磷萃取剂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自由基化学及微环境效应等工作都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例子.

200多年来,有机化学学科的发展,揭示了构成物质世界的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间键合的本质以及有机分子转化的规律并设计合成了具有特定性质的有机分子;它又为相关学科(如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技术和材料.

在本世初,有机化学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的周期将大大缩短,本世纪初,通过多维色谱,多维核磁谱,图象识别,多机联用等技术的发展,将使有机物的分离和结构测定进入智能机器化或半机器化的阶段.

有机合成化学方面,本世纪初,选择性,经济性,高效性的合成方法将达到新的高度并少受结构限制.人们可以按照功能要求,设计合成人们需要的分子.计算机辅助设计将为合成化学家提供有实用价值的有效手段.

生物有机化学方面,随着有机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将有更多生命过程的环节得以用有机化学语言表达.

富勒烯(Fullerene)化学正日新月异地高速发展,将会成为有机化学中的一个全新领域,对有机化学理论和材料科学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Fullerene 以

C60为代表]

有机化学在我国是一门比较有传统的学科.有一支比较成熟的队伍,拥有不少在国际有机化学界有地位的科学家.相信在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国有机化学一定能有新的更大发展,可以预期21世纪.

(1)在有机合成方法学上,有可能出现我国独立发展的有价值的高选择性的新反应,在有机化学工业中特别是精细有机合成工业中出现我国发展的新流程.

(2)在天然产物研究和传统医学的基础上以及在对生化过程深入了解后合理设计的基础上,将会出现一批我国独立(或合作)发展的新医药,新农药.

(3)在生物催化体系,寡糖及其缀合物的分离,结构测定和合成,生物信息的识别和传递等方面将出现有意义的结果.

(4)有机功能材料,有机电子材料和分子器件等方面有可能得到有创见性的工作.

有机化学是一系列相关工业的基础,在能源,材料,人口,环境,国防计划的实中,在为推动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努力中,已经并将继续显现出它的高度开创性和解决重大问题的巨大能力.

有机化学的任务

1.发现新现象(新的有机物,有机物的新的来源,新的合成方法,合成技巧,新的有机反应等)

研究新的规律(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反应机理等)

提供新材料(提供新的高科技材料,推动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探索生命的奥秘(生命与有机化学的结合).

怎样才能学好有机化学

学好有机化学,总的可概括为六个字理解,记忆,应用.

理解

学习过程中,要及时弄懂和掌握各章节的重点内容,主要问题,难题,做好课堂笔记.

记忆

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必要的记忆.对有机化合物的构造式,命名,基本性质等在开始学习时,要象记外文单词那样反复的强化记忆.除了用视觉多看之外,还要多写,多练.当脑海中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掌握内在规律,并上升为理解记忆.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是相辅相成的,记忆的材料越多,越有利于理解,而理解了的东西也就记得更牢,只求理解而不刻苦记忆是学不好有机化学的.

应用(从三方面入手)

多思考

遇到疑难问题要先思考,再查书或求老师解疑,切忌不求甚解,煮夹生饭.疑难问题积累多了得不到解决则有学不下去的危险,因为有机化学内容是前后连贯的,系统性很强,只有掌握了前面的知识,才能理解后面的内容.

勤练习

认真做练习题是学好有机化学的重要环节,不仅对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是最有效的,同时也是检验是否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方法,做习题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进行,切不可照抄答案,否则有百害而无一利.

善总结学会归纳总结,要总结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以了解共性与个性.还要揭示各类化合物之间内在联系与相互转化关系.

某一类化合物的性质往往是另一类化合物的制法,熟练的掌握了这些关系,才能设计各种特定化合物的合成路线.要把每章新出现的名词,概念搞清楚,做到准确理解.应用自如.

参考书: 《基础有机化学》,刑其毅,徐瑞秋,周政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有机化学—提要,例题和习题》王永梅,王桂林编,天津大学出版社.

《有机化学》美R·T·莫里森编,科学出版社.

《有机化学》曾昭琼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指南》英P·赛克斯著,科学出版社.

烷烃

一.定义,通式和同系列

定义: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饱和烃称为烷烃.

通式: CnH2n+2

同系列: 相邻的两种烷烃分子组成相差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像这样结构相似,而在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2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同系列.

二.同分异构体

甲烷,乙烷和丙烷没有同分异构体,从丁烷开始产生同分异构体.

碳链异构体:因为碳原子的连接顺序不同而产生的同分异构体.

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加,碳链异构体的数目迅速增多.

三.烷烃的结构

碳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电子排布为1S22S22P2,碳原子通过SP3杂化形成四个完全相同的SP3杂化轨道,所谓杂化就是由若干个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混合起来,重新组合成数目相等的.能量相同的新轨道的过程.由1个S轨道与3个P轨道通过杂化后形成的4个能量相等的新轨道叫做SP3杂化轨道,这种杂化方式叫做SP3杂化.

在形成甲烷分子时,4个氢原子的S轨道分别沿着碳原子的SP3杂化轨道的对称轴靠近,当它们之间的吸引力与斥力达到平衡时,形成了4个等同的碳氢σ键.

实验证明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型的.4个氢原子占据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碳原子核处在正四面体的中心,四个碳氢键的键长完全相等,所有键角均为109.5.

σ键的特点:(1)重叠程度大,不容易断裂,性质不活泼.

(2)能围绕其对称轴进行自由旋转.

四.烷烃的命名

碳原子的类型:

伯碳原子:(一级)跟另外一个碳原子相连接的碳原子.

仲碳原子:(二级)跟另外二个碳原子相连接的碳原子.

叔碳原子:(三级)跟另外三个碳原子相连接的碳原子.

季碳原子:(四级)跟另外四个碳原子相连接的碳原子.

普通命名法

其基本原则是:

(1)含有10个或10个以下碳原子的直链烷烃,用天干顺序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10个字分别表示碳原子的数目,后面加烷字.

例如: CH3CH2CH2CH3 命名为正丁烷.

(2)含有10个以上碳原子的直链烷烃,用小写中文数字表示碳原子的数目.

如CH3(CH2)10CH3命名为正十二烷.(3)对于含有支链的烷烃,则必须在某烷前面加上一个汉字来区别.在链端第2位碳原子上连有1个甲基时,称为异某烷,在链端第二位碳原子上连有2个甲基时,称为新某烷.

如: 正戊烷

异戊烷

新戊烷

系统命名法

系统命名法是我国根据1892年曰内瓦国际化学会议首次拟定的系统命名原则.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简称IUPAC法)几次修改补充后的命名原则,结合我国文字特点而制定的命名方法,又称曰内瓦命名法或国际命名法.

烷基:烷烃分子去掉一个氢原子后余下的部分.其通式为CnH2n+1-,常用R-表示.

常见的烷基有:

甲基CH3—(Me)

乙基CH3CH2—(Et)

正丙基CH3CH2CH2—(n-Pr)

异丙基(CH3)2CH—(iso-Pr)

正丁基CH3CH2CH2CH2—(n-Bu)

异丁基(CH3)2CHCH2—(iso-Bu)

仲丁基(sec-Bu)

叔丁基(CH3)3C—(ter-Bu)

在系统命名法中,对于无支链的烷烃,省去正字.对于结构复杂的烷烃,则按以下步骤命名:

选择分子中最长的碳链作为主链,若有几条等长碳链时,选择支链较多的一条为主链.根据主链所含碳原子的数目定为某烷,再将支链作为取代基.此处的取代基都是烷基.

从距支链较近的一端开始,给主链上的碳原子编号.若主链上有2个或者个以上的取代基时,

则主链的编号顺序应使支链位次尽可能低.

将支链的位次及名称加在主链名称之前.若主链上连有多个相同的支链时,用小写中文数字表示支链的个数,再在前面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各个支链的位次,每个位次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阿拉伯数字与汉字之间用半字线隔开.若主链上连有不同的几个支链时,则按由小到大的顺序将每个支链的位次和名称加在主链名称之前.

如果支链上还有取代基时,则必须从与主链相连接的碳原子开始,给支链上的碳原子编号.然后补充支链上烷基的位次.名称及数目.

五.物理性质

1.状态:在常温常压下,1至4个碳原子的直链烷烃是气体,5至16个碳原子的是液体,17个以上的是固体.

2.沸点:直链烷烃的沸点随分子量的增加而有规律地升高.而低级烷烃的沸点相差较大,随着碳原子的增加,沸点升高的幅度逐渐变小.沸点的高低取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烷烃是非极性分子,分子间的作用力(即范德华力)主要是色散力,这种力是很微弱的.色散力与分子中原子数目及分子的大小成正比,这是由于分子量大的分子运动需要的能量也大.多一个亚甲基时,原子数目和分子体积都增大了,色散力也增大,沸点即随之升高.色散力是一种近程力,它只有在近距离内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迅速减弱.带着支链的烷烃分子,由于支链的阻碍,分子间不能像直链烷烃那样紧密地靠在一起,分子间距离增大了,分子间的色散力减弱,所以支链烷烃的沸点比直链烷烃要低.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3.熔点:直链烷烃的熔点,其本上也是随分子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但偶数碳原子的烷烃熔点增高的幅度比奇数碳原子的要大一些.形成一条锯齿形的曲线.烷烃的熔点也主要是由分子间的色散力所决定的.固体分子的排列很有秩序,分子排列紧密,色散力强.固体分子间的色散力,不仅取决于分子中原子的数目和大小,而且也取决于它们在晶体中的排列状况.X-光结构分析证明:固体直链烷烃的晶体中,碳链为锯齿形的,由奇数碳原子组成的锯齿状链中,两端的甲基处在一边,由偶数碳原子组成的锯齿状链中,两端的甲基处在相反的位置.即偶数碳原子的烷烃有较大的对称性,因而使偶数碳原子链比奇数碳原子更为紧密,链间的作用力增大,所以偶数碳原子的直链烷烃的熔点要高一些.

4.溶解度:烷烃是非极性分子,又不具备形成氢键的结构条件,所以不溶于水,而易溶于非极性的或弱极性的有机溶剂中.

5.密度:烷烃是在所有有机化合物中密度最小的一类化合物.无论是液体还是固体,烷烃的密度均比水小.随着分子量的增大,烷烃的密度也逐渐增大.

六.化学性质

烷烃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的碳碳键或碳氢键是非极性或弱极性的σ键,因此在常温下烷烃是不活泼的,它们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及活泼金属都不发生反应.

氧化反应:烷烃很容易燃烧,燃烧时发出光并放出大量的热,生成CO2和H2O.

CH4 + 2O2 CO2 + 2H2O + 热量

在控制条件时,烷烃可以部分氧化,生成烃的含氧衍生物.例如石蜡(含20—40个碳原子的高级烷烃的混合物)在特定条件下氧化得到高级脂肪酸.

RCH2CH2R + O2 RCOOH + RCOOH

2,裂化:烷烃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分子中的碳碳键或碳氢键发生断裂,生成较小的分子,这种反应叫做热裂化.如:

CH3CH2CH2CH3 CH4 + CH2=CHCH3

CH3CH3 + CH2=CH2

CH2=CHCH2CH3 + H2

取代反应:卤代反应是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

将甲烷与氯气混合,在漫射光或适当加热的条件下,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能逐个被氯原子取代,得到多种氯代甲烷和氯化氢的混合物.

CH4 +Cl2 CH3Cl + HCl

CH3Cl + Cl2 CH2Cl2 + HCl

CH2Cl2 + Cl2 CHCl3 + HCl

CHCl3 + Cl2 CCl4 + HCl

卤素反应的活性次序为:F2 >Cl2 > Br2 > I2

对于同一烷烃,不同级别的氢原子被取代的难易程度也不是相同的.大量的实验证明叔氢原子最容易被取代,伯氢原子最难被取代.

卤代反应机理:实验证明,甲烷的卤代反应机理为游离基链反应,这种反应的特点是反应过程中形成一个活泼的原子或游离基.其反应过程如下:

(1)链引发: 在光照或加热至250—400度时,氯分子吸收光能而发生共价键的均裂,产生两个氯原子游离基,使反应引发.

Cl2 2Cl

(2)链增长:

氯原子游离基能量高,反应性能活泼.当它与体系中浓度很高的甲烷分子碰撞时,从甲烷分子中夺取一个氢原子,结果生成了氯化氢分子和一个新的游离基——甲基游离基.

Cl + CH4 HCl + CH3

甲基游离基与体系中的氯分子碰撞,生成一氯甲烷和氯原子游离基.

CH3 + Cl2 CH3Cl + Cl

反应一步又一步地传递下去,所以称为链反应.

CH3Cl + Cl CH2Cl + HCl3

CH2Cl + Cl2 CH2Cl2 + Cl

(3)链终止: 随着反应的进行,甲烷迅速消耗,游离基的浓度不断增加,游离基与游离基之间发生碰撞结合生成分子的机会就会增加.

Cl + Cl Cl2

CH3 + CH3 CH3CH3

CH3 + Cl CH3Cl

七.重要的烷烃

烯烃

一,定义,通式和同分异构体

定义: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

通式:CnH2n

同分异构体:

(1)碳链异构体.

(2)位置异构体.

二.结构

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的键能为610KJ mol-1,键长为134pm,而乙烷分子中碳碳单键的键能为345 KJ

mol-1,,键长为154pm.比较可知,双键盘并不是单键的加合.乙烯分子中的碳原子,在形成乙烯分子时,采用SP2杂化,即以1个2S轨道与2个2P轨道进行杂化,组成3个能量完全相等,性质相同的SP2杂化轨道.在形成乙烯分子时,每个碳原子各以2个SP2杂化轨道形成2个碳氢σ键,再以1个SP2杂化轨道形成碳碳σ键.5个σ键都在同一个平面上,2个碳原子未参加杂

化的2P轨道,直于5个σ键所在的平面而互相平行.这两个平行的P轨道,侧面重叠,形成一个π键.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不得在同一个平面上,乙烯分子为平面分子.

π键的特点:(1)重叠程度小,容易断裂,性质活泼.

(2)受到限制,不能自由旋转.否则π键断裂.

三.烯烃的命名

(1):选择含有双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命名为某烯.

(2):从靠近双键的一端开始,给主链上的碳原子编号.

(3)以双键原子中编号较小的数字表示双键的位号,写在烯的名称前面,再在前面写出取代基的名称和所连主链碳原子的位次.

顺反异构体的命名:

定义:由于碳碳双键(或碳环)不能旋转而导致的分子中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排列形式不同而引起的异构现象.

构型:化合物在空间的排列方式.

通式:

当双键碳上其中有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则不存在顺反异构.

用Z,E标记法时,首先按照次序规则分别确定双键两端碳原子上所连接的原子或基团的次序大小.如果双键的2个碳原子连接的次序大的原子或基团在双键的同一侧,则为Z式构型,如果双键的2个碳原子上连接的次序大的原子或原子团在双键的异侧时,则为E构型.

次序规则的要点为:

(1)先比较直接与双键相连的原子,原子序数大的排在前面.

(2)如果与双键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相同时,则比较与该原子相连的原子序数.不是计算原子序数之和,而是以原子序数大的原子所在的基团在前.

(3)如果与双键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相同,而该原子又以重键与别的原子相连时,则按重键级别分别以两个或三个相同原子计算.

四.物理性质

1.在常温常压下,2—4个碳原子的烯烃为气体,5—15个碳原子的为液体,高级烯烃为固体.

2.熔点,沸点和相对密度都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

五.化学性质

(一)加成反应

定义:碳碳双键中的π键断裂,两个一价原子或原子团分别加到π键两端的碳原子上,形成两个新的σ键,生成饱和的化合物.

1.催化加氢

在催化剂作用下,烯烃与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烷烃.

CH2=CH2 + H2 CH3CH3

2.加卤素

CH2=CH2 + Br2 CH2BrCH2Br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溴的颜色很快褪去,常用这个反应来检验烯烃.

3.加卤化氢

CH2=CH2 + HI CH3CH2I

同一烯烃与不同的卤化氢加成时,加碘化氢最容易,加溴化氢次之,加氯化氢最难.

加硫酸(加水)

烯烃能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氢烷酯.硫酸氢烷酯易溶于硫酸,用水稀释后水

解生成醇.工业上用这种方法合成醇,称为烯烃间接水合法.

CH3CH=CH2 + H2SO4 CH3CH(OSO3H)CH3 CH3CH(OH)CH3 + H2SO4

5,加次卤酸

烯烃与次卤酸加成,生成β-卤代醇.由于次卤酸不稳定,常用烯烃与卤素的水溶液反应.如:

CH2=CH2 + HOCl CH2(OH)CH2Cl

(二)氧化反应

烯烃很容易发生氧化反应,随氧化剂和反应条件的不同,氧化产物也不同.氧化反应发生时,首先是碳碳双键中的π键打开;当反应条件强烈时,σ键也可断裂.这些氧化反应在合成和

定烯烃分子结构中是很有价值的.

1,被高锰酸钾氧化

用碱性冷高锰酸钾稀溶液作氧化剂,反应结果使双键碳原子上各引入一个羟基,生成邻二醇. CH2=CH2 + KMnO4 + H2O CH2(OH)CH2(OH) + MnO2 + KOH

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烯烃,则反应迅速发生,此时,不仅π键打开,σ键也可断裂.双键断裂时,由于双键碳原子连接的烃基不同,氧化产物也不同.

CH2=CH2 + KMnO4 + H2SO4 2CO2 + MnO2

CH3CH=CH2 + KMnO4 + H2SO4 CH3COOH + CO2

CH3CH=CHCH3 + KMnO4 + H2SO4 2CH3COOH

CH3C(CH3)=CHCH3 + KMnO4 + H2SO4 CH3COOH +CH3COCH3

2,臭氧化

在低温时,将含有臭氧的氧气流通入液体烯烃或烯烃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臭氧迅速与烯烃作用,生成粘稠状的臭氧化物,此反应称为臭氧化反应.如:

+

臭氧化物在游离状态下很不稳定,容易发生爆炸.在一般情况下,不必从反应溶液中分离出来,可直接加水进行水解,产物为醛或酮,或者为醛酮混合物,另外还有过氧化氢生成.为了避免生成的醛被过氧化氢继续氧化为羧酸,臭氧化物水解时需在还原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常用的还原剂为锌粉.不同的烯烃经臭氧化后再在还原剂存在下进行水解,可以得到不同的醛或酮.例如:

+

+

烯烃经臭氧化再水解,分子中的CH2=部分变为甲醛,RCH=部分变成醛,R2C=部分变成酮.这样,可通过测定反应后的生成物而推测原来烯烃的结构.

(三)聚合反应

在一定的条件下,烯烃分子中的π键断裂,发生同类分子间的加成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聚合物),这种类型的聚合反应称为加成聚合反应,简称加聚反应.

CH2CH2]n

(四)α-H的活性反应

双键是烯烃的官能,与双键碳原子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因受双键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活泼性,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例如,丙烯与氯气混合,在常温下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丙烷.而在500℃的高温下,主要是烯丙碳上的氢被取代,生成3-氯丙烯.

CH3CH=CH2 + Cl2 CH3CHClCH2Cl

CH3CH=CH2 + Cl2 CH2ClCH=CH2

六,烯烃加成反应的反应机理

1,亲电加成反应机理

将乙烯通入含溴的氯化钠水溶液,反应产物除了BrCH2CH2Br外,还有少量BrCH2CH2Cl生成,但没有ClCH2CH2Cl.

CH2=CH2 + Br2 CH2BrCH2Br + CH2BrCH2Cl

这一实验表明,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不是简单地将乙烯的双键打开,溴分子分成两个溴原子,同时加到两个碳原子上这样一步完成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则生成物应该只有BrCH2CH2Br,不应该有BrCH2CH2Cl,因Cl-是不能使BrCH2CH2Br转变为BrCH2CH2Cl的.由此可知,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不是一步完成的,而是分步进行的.

当溴分子接近双键时,由于π电子的排斥,使非极性的溴溴键发生极化,离π键近的溴原子带部分正电荷,另一溴原子带部分负电荷.带部分正电荷的溴原子对双键的亲电进攻,生成一个缺电子的碳正离子.

而碳正离子中,带正电荷的碳原子的空P轨道,可与其邻位碳原子上的溴原子带有末共用电子对的P轨道相互重叠,形成一个环状的溴正离子.可用下式表示:

接着溴负离子进攻溴正离子中的一个碳原子,得到加成产物.

+ Br-

从上述的反应过程可以看出:(1)在这个有机反应过程中,有离子的生成及其变化,属于离子型反应.(2)两个溴原子的加成是分步进行的,而首先进攻碳碳双键的是溴分子中带部分正电荷的溴原子,在整个反应中,这一步最慢,是决定反应速度的一步.所以这个反应称为亲电性离子型反应,溴在这个反应中作亲电试剂.(3)两个溴原子先后分别加到双键的两侧,属于反式加成. 2,马尔科夫尼要夫规则

当乙烯与卤化氢加成时,卤原子或氢原子不论加到哪个碳原子上,产物都是相同的.因为乙烯是对称分子.但丙烯与卤化氢加成时,情况就不同了,有可能生成两种加成产物:

CH3CH=CH2 + HX CH3CH2CH2X

CH3CHXCH3

实验证明,丙烯与卤化氢加成时,主要产物是2-卤丙烷.即当不对称烯烃与卤化氢加成时,氢原子主要加到含氢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这一规律称为马尔科夫尼可夫规则,简称马氏规则.

马氏规则可用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机理来解释.由于卤化氢是极性分子,带正电荷的氢离子先加到碳碳双键中的一个碳原子上,使碳碳双键中的另一个碳原子形成碳正离子,然后碳正离子再与卤素负离子结合形成卤代烷.其中第一步是决定整个反应速度的一步,在这一步中,生成的碳正离子愈稳定,反应愈容易进行.

一个带电体系的稳定性,取决于所带电荷的分布情况,电荷愈分散,体系愈稳定.碳正离子的稳定性也是如此,电荷愈分散,体系愈稳定.以下几种碳正离子的稳定性顺序为:

CH3+ < CH3CH2+ < (CH3)2CH+ 环丁烷> 环戊烷.

卤素在常温下可以卤素与发生加成反应.

+ Br2 CH2BrCH2CH2Br

+ Br2 CH2BrCH2CH2CH2Br

(3)加卤化氢环丙烷及其衍生物很容易与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而开环.

+ HBr CH3CHBrCH2CH3

环已烷的构象

环已烷可以椅式和船式构象存在.在环已烷的构象中,最稳定的构象是椅式构象,在椅式构象中,所有键角都接近正四面体键角,所有相邻两个碳原子上所连接的氢原子都处于交叉式构象.

环已烷的船式构象比椅式构象能量高.因为在船式构象中存在着全重叠式构象,氢原子之间斥力比较大.另外船式构象中船头两个氢原子相距较近,约183pm,小于它们的范德华半径之和240pm,所以非键斥力较大,造成船式能量高.

在环已烷的椅式构象中,12个碳氢键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6个碳氢键与环已烷分子的对称轴平行,称为直键,简称a键.另一种是6个碳氢键与对称轴成109度的夹角,称为平键,简称e键.环已烷的6个a键中,3个向上3个向下交替排列,6个e键中,3个向上斜伸,3个向下斜伸交替排列.

在环已烷分子中,每个碳原子上都有一个a键和一个e键.两个环已烷椅式构象相互转变时,a 键和e键也同时转变,即a键变为e键,e键变为a键.

环已烷的一元取代物有两种可能构象,取代a键或是取代e键,由于取代a键所引起的非键斥力较大,分子内能较高,所以取代e键比较稳定.甲基环已烷的优势构象为:

当环已烷分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氢原子被取代时,在进行构象分析时,还要考虑顺反构型问题.但就能量而言,不论两个取代基相对位置如何(1,2位,1,3位或1,4位),取代基连在e键上总是能量最低.二元取代物有反-1,2-,顺-1,3-和反1,4-三种具有稳定构象的顺,反异构体.二甲基环已烷各种异构体的优势构象为:

根据构象分析得知,当环上有不同取代基时,基团最大的取代基连在e键上最稳定,这种构象属于优势构象.对多取代基的环已烷,e键上连的取代基越多越稳定

,所以e键上取代基最多的构象是它的优势构象.

芳香烃

定义:指苯及苯的同系物,跟苯的结构特征相似的化合物.

芳烃可分为苯系芳烃和非苯系芳烃两大类.

苯系芳烃根据苯环的多少和连接方式不同可分为:

单环芳烃分子中只含有一个苯环的芳烃.

多环芳烃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苯环的芳烃.例如:

联苯二苯基甲烷

稠环芳烃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苯环之间通过共用相邻两个碳原子的芳烃.例如: 萘菲

苯的结构

根据元素分析得知苯的分子式为C6H6.仅从苯的分子式判断,苯应具有很高的不饱和度,显示不饱和烃的典型反应—加成,氧化,聚合,然而苯却是一个十分稳定的化合物.通常情况下,苯很难发生加成反应,也难被氧化,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称为"芳香性".

1865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提出了关于苯的结构的构想.苯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以单双键交替形式互相连接,构成正六边形平面结构,内角为120度.每个碳原子连接一个氢原子.

然而根据苯的凯库勒结构式,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应有两个异构体,实际上只有一种.苯具有

特殊的稳定性,苯的氢化热比假想的1,3,5-环已三烯小150.6kJmol-1,这些问题都是苯的凯库勒结构无法解释的.

杂化理论认为,组成苯分子的6个碳原子均以SP2杂化,每个碳原子形成三个SP2杂化轨道,其中一个SP2杂化轨道与氢的1S轨道形成C-Hσ键,另两个SP2杂化轨道与两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形成两个C—Cσ键.SP2杂化为平面杂化,键角为120度,碳氢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每一个碳原子还有一个末参加杂化的P轨道,相互平行重叠,形成一个六原子六电子的共轭大π键.

π电子云分布在苯环的上下,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共轭体系,共轭体系能量降低使苯具有稳定性,同时电子云发生了离域,键长发生了平均化,在苯分子中没有单双键之分,所以邻位二元取代物没有异构体.

命名及同分异构体

苯及其同系物的通式为CnH2n-6.

烷基苯的命名以苯作为母体,烷基作取代基,根据烷基的名称叫"某苯".例如:

甲苯乙苯异丙苯

当苯环上连有多个不同的烷基时,烷基名称的排列应从简单到复杂,环上编号从简单取代基开始,沿其它取代基位次尽可能小的方向编号.例如:

1,2-二甲苯1,3-二甲苯1,4-二甲苯1-甲基-4-乙基苯

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对-甲乙苯

1,2,3-三甲苯1,2,4-三甲苯1,3,5-三甲苯

连-三甲苯偏-三甲苯均-三甲苯

当命名某些芳烃时,也可以把苯作为取代基.例如:

3-甲基-4-间甲苯基已烷

1-苯丙烯

芳烃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剩余部分叫芳香烃基(-Ar),常见的有:

苯基苯甲基(苄基) 邻甲苄基

物理性质

苯及其同系物一般为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相对密度小于1,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苯和甲苯都具有一定的毒性.烷基苯的沸点随着分子量的增大而增高.

化学性质

(一)取代反应

1,卤代

苯的卤代反应是在路易斯酸(FeCl3,AlCl3,FeBr3等)催化下进行的.

+ Cl2 + HCl

2,硝化反应

苯的硝化反应常用浓硫酸和浓硝酸(称为混酸)为硝化试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 浓HNO3

3,磺化反应

苯的磺化反应常用浓硫酸或发烟硫酸作为磺化试剂,磺化反应为可逆反应.

+ 浓H2SO4

4,傅-克反应

傅-克烷基化反应

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下,苯与卤代烷反应,可以在苯环上引入一烷基.

+ RX

苯和1-氯丙烷的傅-克反应,产物比较复杂.因为在反应过程中,碳正离子稳定性

(3 C+>2 C+>1 C+),正丙基碳正离子发生重排而形成较稳定的异丙基碳正离子,因而使产物有两种:

+ CH3CH2CH2Cl +

70℅30℅

傅-克酰基化反应

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下,苯可以与酰卤或酸酐反应,在苯环上引入一个酰基而生成酮.

+ RCOCl

从上述反应可看出,反应首先由正电基团或缺电子试剂进攻苯环引起的,这些试剂称

为亲电试剂.与苯所发生的取代反应称为亲电取代反应.用下列通式表示其反应机理:

+ H+

因为反应的第一步需要较高的能量,所以反应速度较慢,一旦形成中间体,只需很少

能量就能反应,所以第二步反应进行很快.

5,苯环侧链上的取代反应

甲苯在光照情况下与氯的反应,不是发生在苯环上而是发生侧链上.

+ Cl2

(二)加成反应

加氢

在加热,加压和催化剂作用下,苯能加三分子氢生成环已烷.

+ 3H2

2,加氯

在紫外线照射下,经过加热,苯可以和三分子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六氯环已烷.

+ 3 Cl2

(三)氧化反应

苯环的侧链氧化

在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和浓硫酸,重铬酸钾和浓硫酸)作用下,苯环上含

α-H的侧链能被氧化,不论侧链有多长,氧化产物均为苯甲酸.

若侧链上不含α-H,则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当用酸性高锰酸钾做氧化剂时,随着苯环的侧链氧化反应的发生,高锰酸钾的颜逐渐褪去,这可作为苯环上有无α-H的侧链的鉴别反应.

苯环的氧化

苯环一般不易氧化,但在高温和催化剂作用下,苯环可被氧化破裂.

+ O2

四,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及其应用

定位规律

当苯环上引入第一个取代基时,由于苯环上6个氢原子所处的地位相同,所以取代哪个氢原子都不产生异构体.苯环上进入一个取代基之后,再导入第二个取代基时,从理论上讲它可能有三种位置.

若按统计学处理,邻位产物为40℅,间位产物为40℅,对位产物为20℅.事实上反应不按此比例进行.大量的实验事实告诉我们:新的取代基引入时,有两种情况,一是主要进入原取代基的邻位或对位,次要进入间位;二是主要进入原取代基的间位,次要进入邻对位.新的取代基导入的位置,受苯环上原有取代基影响,苯环上原有取代基称为定位基.也就是说定位基分为两类:第一类定位基(邻对位定位基)和第二类定位基(间位定位基).

第一类定位基:能使苯环的亲电取代反应变得比苯容易,将苯环活化,把第二个取代基引入它的邻对位.常见的有:

-NHCH3 -NH2 -OH -OCH3 -NHCOCH3 -R -X

第二类定位基:能使苯环的亲电取代反应变得比苯困难,将苯环钝化,把第二个取代基引入它的间位,常见的有:

-N(CH3)3 -NO2 -CN -SO3H -CHO -COOH

定位规律的应用

(一),预测反应产物

当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再导入第三个取代基时,新的取代基导入位置的确定,分以下几种情况:

(1)两个取代基定位方向一致

当两个取代基定位效应一致时,它们的作用具有加和性.如:

(2)两个取代基定位方向不一致

当两个定位基定位效应发生矛盾时,又分为三种情况.

两个都是邻对位定位基,但是强弱不同,总的定位效应是强的取代基起主导作用.

一个是邻对位定位基,一个是间位定位基,邻对位定位基起主导作用.

两个均是间位定位基,二者的定位效应又互相矛盾时反应很难发生.

(二),选择适当的合成路线

定位规律还可应用于有机合成,以选择适当的合成路线.如:

以甲苯为原料制备4-硝基-2-氯苯甲酸

1,萘

萘是两个苯环通过共用两个相邻碳原子而形成的芳烃.其为白色的片状晶体,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有特殊的难闻气味.萘有防虫作用,市场上出售的卫生球就是萘的粗制品.

萘及其衍生物的命名:按下述顺序将萘环上碳原子编号,稠合边共用碳原子不编号.

在萘分子中1,4,5,8位是相同位置,称为α位,2,3,6,7位是相同位置,称为β位.命名时可以用阿拉伯数字,也可用希腊字母标明取代基的位次.

1-甲萘1-甲基-5-氯萘甲酸

α-甲萘

萘分子中键长平均化程度没有苯高,因此稳定性也比苯差,而反应活性比苯高,不论是取代反应或是加成,氧化反应均比苯容易.

萘的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萘的化学性质与苯相似,也能发生卤代,硝化和磺化反应等亲电取代反应.由于萘环上α位电子云密度比β位高,所以取代反应主要发生在α位.

在三氯化铁的催化下,萘能顺利地与氯发生反应.

+ Cl2

萘的硝化比苯容易,α位比苯快750倍,β位也比苯快50倍.因此萘的硝化在室温下也能顺利进行.

萘的磺化反应随反应温度不同,产物也不一样,低温产物主要为α-萘磺酸,高温条件下主要产物为β-萘磺酸.

+ H2SO4

(2)氧化反应

萘比苯易氧化,氧化反应发生在α位.在缓和条件下,萘氧化生成醌;在强烈条件下,萘氧化生成邻苯二甲酸酐.

2,蒽和菲

蒽的分子式为C14H10,它是由三个苯环稠合而成,且三个环在一条直线上.蒽是白色片状带有蓝色荧光的晶体,不溶于水,也不熔于乙醇和乙醚,但在苯中溶解度较大.蒽环的编号从两边开始,最后编中间环,其中1,4,5,8四个位相同,称为α位,2,3,6,7四个位相同,称为β位,9,10两个位相同,称为γ位.

菲的分子式也是C14H10,与蒽互为同分异构体,它也是由三个苯环稠合而成,但三个苯环不在一条直线上,其结构式为:

1931年,休克尔从分子轨道理论角度提出了

断芳香化合物的规则,这个规则强调了两点:①在环状共轭多烯烃分子中,组成环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或接近同一平面;②离域的π电子数为4n+2时,该类化合物具有芳香性.这个规则称为休克尔规则,也叫4n+2规则.

卤代烃

烃分子中一个氢或几个氢被卤素取代所生成的化合物叫卤代烃.一般用RX表示,常见卤代烃是指氯代烃,溴代烃和碘代烃.

分类,命名和同分异构体

根据烃基的不同,将卤代烃分为脂肪族卤代烃和芳香族卤代烃.

按卤素直接连接的碳原子不同,可以将卤代烃分为:伯卤代烃,仲卤代烃和叔卤代烃,分别以 1 RX,2 R2CHX,3 R3CX表示.如:

伯卤代烃:卤素原子所连的碳原子是伯碳原子.如:CH3CH2Cl

仲卤代烃:卤素原子所连的碳原子是仲碳原子.如:(CH3)2CHCl

叔卤代烃:卤素原子所连的碳原子是叔碳原子.如:(CH3)3CCl

根据卤代烃分子中卤原子数目不同,卤代烃又可分为一卤代烃和多卤代烃.

简单卤代烃,可根据卤素所连烃基名称来命名,称卤某烃.有时也可以在烃基之后加上卤原子的名称来命名,称某烃基卤.如:

CH3Br CH2=CHCl CH3CHICH3

溴甲烷氯乙烯碘异丙烷

甲基溴乙烯基氯异丙基碘

复杂的卤烃采用系统命名法,选择含有卤素的最长的碳链作主链,根据主链碳原子数称"某烷",卤原子和其它侧链为取代基,主链编号使卤原子或取代基的位次最小.例如:

CH3CHClCH(CH3)2 2-氯-甲基丁烷

CH3CHBrCH2CH2CHBrCH(CH2CH3)2 2,5-二溴-6-乙基辛烷

不饱和卤代烃的主链编号,要使双键或叁键位次最小.例如:

CH2═CHCH2CH2Cl 4-氯-1-丁烯

CH3CBr═CHCH═CH2 4-溴-1,3-戊二烯

卤代芳烃一般以芳烃为母体来命名,如:

邻-氯乙苯1-溴-6-甲萘间-溴甲苯

卤代烃的制备

1,烷烃的卤代

烷烃在紫外光照射或高温条件下,可以直接发生卤代而生成卤代烃,产物为一元和多

元卤代烃的混合物,如:

CH3CH3 + Cl2 CH3CH2Cl + HCl

CH3CH2Cl + Cl2 CH3CH Cl2 + CH2ClCH2Cl + HCl

2,由不饱和烃制备

不饱和烃可与卤素,卤化氢发生加成制备卤代烃.

此外,烯烃分子中(如丙烯)由于α-氢的活性,在高温下,能被卤素原子取代,生成卤代烯烃.可以提供自由基的卤化物如N-溴代丁二酰亚胺(简称NBS),可以在室温下发生α-氢的取代反应. CH3CH═CH2 + NBS CH2BrCH═CH2

3,芳烃的卤代

芳烃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进行卤代,有烷基侧链的芳烃,在光照条件下,卤代反应发生在侧链上.

+ Br2 +

+ Cl2

醇与卤化氢反应

醇与卤化氢反应可用来制备卤代烃.

醇与亚硫酰氯反应,是实验室制备氯代烷的常用方法.

ROH + SOCl2 RCl + SO2 + HCl

物理性质

1,状态:低级的卤代烷多为气体和液体.15个碳原子以上的高级卤代烷为固体.

2,沸点:卤代烃的沸点比同碳原子数的烃高.在烃基相同的卤代烃中,氯代烃沸点最低,碘代烃沸点最高.在卤素相同的卤代烃中,随烃基碳原子数的增加,沸点升高.

3,相对密度:相同烃基的卤代烃,氯代烃相对密度最小,碘代烃相对密度最大,相对密度均大于水.在卤素相同的卤代烃中,随烃基分子量增加,相对密度降低.所有卤代烃均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

4,毒性:卤代烃的蒸气有毒,应尽量避免吸入体内.

化学性质

由于卤素的电负性较大,碳卤键是极性较大的化学键,因此卤代烃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不同试剂作用下,碳卤键断裂,生成一系列的化合物.

(一)取代反应

水解反应

卤代烷水解可得到醇.例如:

RX + H2O ROH + HX

卤代烷水解是可逆反应,而且反应速度很慢.为了提高产率和增加反应速度,常常将卤代烷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的水溶液共热,使水解能顺利进行.

RX + H2O ROH + NaX

氰解反应

卤代烷和氰化钠或氰化钾在醇溶液中反应生成腈.

RX + NaCN RCN RCOOH

氰基经水解可以生成为羧基(-COOH),可以制备羧酸及其衍生物.也是增长碳链的一种方法.如:

由乙烯来制备丙酸

CH2═CH2 CH3CH2Cl CH3CH2CN CH3CH2COOH

氨解反应

卤代烷与过量的NH3反应生成胺.

RX + NH3 RNH2

醇解反应

卤代烷与醇钠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醚.

RX + NaOEt ROEt + NaX

与硝酸银的醇溶液反应

卤代烷与硝酸银在醇溶液中反应,生成卤化银的沉淀,常用于各类卤代烃的鉴别.

RX + AgNO3 RONO2 + AgX↓

RCH2X 反应速度最慢过1小时或加热下才有沉淀

R2CHX AgX↓反应速度第二过3-5分钟产生沉淀

考研个人心得分享

考研个人心得分享 首先,决定是否考研。考研,应该是你许多选择中的一个,所以应该是你经过慎重考虑后才做出的决定。如果你只是觉得工作不好找,或者同学都考研,所以就顺应潮流,我觉得这样坚持下去的动力不大,故而成功的希望也不大;虽说研究生院校是在扩招,但并不是很多,而且扩招的都不是太好的学校。如果说你考研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自己,把它作为你人生的一种跳板,或者说考研是为了实现你更远大的梦想等等,总之,要有明确的目标。这样,才会有动力去克服困难并战胜困难,有毅力把考研坚持到底。当然,只要做出了决定,就要为之努力并且不要轻易放弃。 其次,选择学校。我觉得学校的选择要根据个人的追求和自己大体的实力水平进行衡量,如果你想求稳就选择比较有把握的学校;如果你想要对自己提出挑战就选择相对有些难度的学校,应该也会因人而异吧。 定好学校之后,最好能够找到你报考学校相应专业的师哥师姐,因为他们毕竟是过来人,不仅在专业课上的复习会给你一些建议,而且能告诉你导师的一些学术动态,这些信息的把握很重要,尤其是选择报外校的同学,一定要注意这个。当然,没有师哥师姐的也无所谓,自己努力就是了,毕竟主观这方面是最重要的。至于找不找导师,我觉得初试之前自己努力就是了,等分数下来有复试机会的话再找也不迟。

再次,如何复习。对于英语,我想是许多人考研最怕的,每年很多考研的学生都是因为英语不过线而被挡在了心仪的学校之外。但我觉得英语是最好复习的,只要肯花时间努力复习,还是可以取得高分的。考研英语和四六级考试的思路并不相同,四六级考试不理想的同学不用担心,只要平时复习时抓住基础,花上时间和心思,最后成绩一定不会差很多。相反,一些英语四、六级成绩很好的同学,考研结果却是英语受限。所以说,没有什么绝对的好与坏,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 对于报班的问题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有用,有人说没用,我没有太多的发言权,毕竟自己没报嘛,我自己觉得英语自己好好努力就是了。其实学习的重点还是靠自己在日常学习的积累,尤其是英语学习讲求一种语感。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几天不看英语的话就会很生。所以英语学习要做到持之以恒。复习英语,首先要把词汇这一基础打牢,我当时在复习的第一阶段,也就是3到6月份,英语主攻的就是词汇,期间穿插做了点阅读。英语的学习应该是属于积累型,如果你的英语基础不是很好,那么你应该从很早就开始准备了,至少在前期应该把单词好好背一下。但许多时候单纯的拿着一本单词书看,好像并没有什么太好的效果,所以建议你在同时多看一些英文杂志或报纸,这些东西对你们很有帮助,看到陌生的单词可以即时记住,而且对你们的阅读也很有帮助。第二阶段也就是7到9月份暑假期间,就主攻阅读辅以词汇,期间看一些英文杂志。

全国五大药学院之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全国五大药学院系简介(四)——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沈阳药科大学作为一个专门性的学校,其所有专业都和药学有关,在此只介绍他的药学院: 药学院是沈阳药科大学历史最悠久的二级教学管理机构,从1932年10月起即开始招收调剂班学员;1940年将调剂班改为药科班;1948年成立药学专科;1949年将药剂专科改为药剂系; 1958年正式更名为药学系;2001年4月,在原有药学系的基础上,并入了物理化学教研室、分析化学教研室、仪器测试中心、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实验室,正式组建药学院。 药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49人,下设三个系——药剂系、药分系和药理系,共15个教研室,其中,药剂系包括5个教研室——药剂Ⅰ室、药剂Ⅱ室、药剂Ⅲ室、物理化学教研室、药剂实验室;药理系包括5个教研室——药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机能实验室、GLP中心和实验动物中心;药分系包括5个教研室——药物分析教研室、分析化学教研室、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实验室、分析化学中心实验室和仪器测试中心。 经过顾学裘等老一代药学专家的数十年的辛勤建设和发展,我院如今已成为基础坚实、实力雄厚、居于国内先进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药学院,在药物制剂的理论与实践、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研究以及新药安全评价等领域的研究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各类课程均有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荟萃着众多的药学专家、教授和学者,老中青人才济济,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研究方向十分广泛。药学院现有教授27人,副教授33人,高级工程师11人,硕士生导师33人,博士生导师17人。教师中获博士学位24人,硕士学位43人,占教师总数的77.6 %,现正攻读博士学位26人。学院有30余人分别担任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评委、卫生部医药科学委员会药学专题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际和国内学术团体的领导以及国际性、全国性期刊杂志的正副主编或编委,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 学院在出色完成各层次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承担了国家新药研究基金科研项目6项,以及国家、省、市下达的其它科研任务50多项,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不少项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许多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学院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药剂学科、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沈阳新药安全评价中心和辽宁省级重点学科——药物分析学科。药剂学科还设有特聘教授岗位。学院综合办学条件优良,基本设施齐全,能够充分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学院拥有LC—MS n、LC—MS、300MHz超导核磁共振仪、GC—MS、红外分光光度计、旋光仪、元素分析仪、数台高效液相色谱仪等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和新药开发研究的各种大型精密仪器设备。 药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以严谨的学风、执着的科学创新精神创造出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多学科、多层次、富有特色的二级学院。药学院现有药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博士学科3个,包括药剂学、药理学和药物分析学),硕士学科点3个,本科专业3个,含7个研究方向:药学国家理科基地班、药学英语班、药学日语班、临床药学班、药学班、药物制剂班和环境科学班,其中,国家理科基地班是在1996年被国家教委批准的、在省属高校中唯一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训试点,五年制的药学英语班和日语班在国内外也有较大的影响。现全院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569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48%,其中本科生2000人,硕士研究生459人,博士研究生 110人,我院还有54名学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学院始终坚持以德育教育为核心,以学风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合格人才,近几年有近三分之一的应届毕业生考取了研究生。我院培养的学生以其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很强的综合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毕业生供不应求。多年来,药学院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药学人才,其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专业(专科)自学考试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专业(专科)自学考试 集中实践环节基本要求(试行) 为了加强药学专业(专科)自学考试学生集中实践环节的组织和实施工作,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特制定《沈阳药科大学药学专业(专科)自学考试集中实践环节基本要求(试行)》。 一、目标要求 通过让学生有目的的深入工作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毕业后更好地从事医药工作打下基础。 二、时间要求 集中实践环节包括生产实习和专题报告。时间共14周,其中生产实习12周,生产实习总结2周,提交3000字以上的专题报告一篇,由实习单位做出鉴定并加盖公章。 三、场所要求 原则上要求选择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药剂科,中型药厂的制剂车间等,药品批发及零售企业(社会药房),地区级以上的药品检验所等进行生产实习,完成生产实习专题报告。学生可根据就业需要或实际工作需要,选择有实习条件的医院药剂科、药厂、医药公司、药检所其中的一个单位进行实习。 四、集中实践环节的组织 (一)学校成立集中实践环节领导小组:根据学生及实习单位情况,组织实习小组,确定组长和指导教师,指导各组学生生产实习和专题报告。 (二)助学单位成立集中实践环节工作组:布置安排实习小组,落实实习单位。 (三)组织情况需备案管理:包括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实习小组成员名单等均应报送学校备案。 (四)成绩评定:生产实习完成后,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共同给出学员的评语和成绩。 (五)审查核实:学校有关部门应对生产实习评定的成绩进行审查。 (六)对指导教师的要求:必须是本专业毕业、具有较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对实习者所选专题内容有一定的研究,能经常到各实习点指导学生。 五、生产实习内容及基本要求 学生可根据下面内容之一选择实习项目: (一)医院药剂科 1.西药房 (1)熟悉处方格式、内容及正确书写方法;了解常用处方的拉丁文缩写及各种处方的保存制度; (2)掌握常用药品的名称(化学名、拉丁名及商品名)、药理作用、用途、剂型、规格、剂量、用法、不良反应,药物的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等;

考研心得体会

考研心得体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考研,不在于努力,而在于再努力;不在于坚持,而在于再坚持。用正确的方法,加上你强大的自信心和意志力,考上理想的大学不是困难。一份耕耘不一定有一份收获,但十份耕耘一定有一份收获,天道酬勤。 ——题记 考研是一种心态,一次选择,一个理想,一场战争,一场恋爱…… 一年又一年,多少人实现了理想,多少人黯然离去,多少人成为这场战争中的新成员,多少人坚守着进入下一个轮回。对于考研人来说,欢乐、痛苦、心酸、无奈,还有迷茫,都是时而上演的剧情。但更多时候,无悔与坚持在一切复杂纠结的情绪中占了上风,在无数个冰冷而疲惫的夜晚,给予温暖。第二天清晨,双手捧着书继续上路,沉浸书海中。 回忆考研的路,有太多太多发自内心的话想说。总结考研的经验,我想从以下几个阶段和大家分享。 第一阶段:思想准备阶段 考研之前最先要做的就是确定考研动机。相信每个人做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的理由或者原因,对于考研也是同样的。考研动机就意味着,你需要深刻认真地思考为什么要考研。实际上,考研的动机无非就是这几种:有的是为了从事科学研究,有的是为了谋取更好的工作,有的是为了跟随大众的趋势,有的是为了逃避社会,有的是为了实现梦想等等。至于我,也曾给自己想过很多理由,到底考还是不考。说实话,是我女朋友的决心感动了我,在去年的3月份,我做出了决定,最终我们一起踏上了这条路。要说动机的话,我觉得研究生的学历是以后参加工作的需要,即使现在不考将来参加工作后也是需要的。同时,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仅自己的层次得到提升,你的人际关系也会提升也是一个档次。还有,可能也是我觉得自己还没有作好参加工作的准备,还想在学校再锻炼一下。当然,我比较赞同为了追求梦想而奋斗的人,因为这会给你带来无穷的动力。 实际上,不管是那种考研动机,这是你自己需要决定的。但是,你的考研动机应该有着完全充分的理由让自己把这件事情进行到底。如果能够做到如此,考研已经成功一半了。写到这里,我还是希望你对考研动机问题做一个成熟的思考,做一个理智的分析。当你决定考研的那一刻,也就意味着你的考研之路开始了。 第二阶段:学校、专业的选择阶段 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也就是考研方向的选择。对于准备考研的人来说,确定考研方向也是至关重要的。对自己要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自己对哪个方面感兴

沈阳药科大学2014级博士硕士研究生第一学期课程表

沈阳药科大学二〇一四级博士/硕士研究生第一学期课程表

注: 1.上课时间研究生从第3周(2014年9月15日起)开始上课。 主校区:上午:1-2节8:00-9:50,3-4节10:10-12:00 下午:5-6节(10月1日以前)14:00-15:50或(10月1日以后)13:30-15:20 7-8节(10月1日以前)16:10-18:00或(10月1日以后)15:40-17:30 晚上:9-12节18:00-22:00 2.硕士研究生选课 请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网上选课。如上课时间、地点有变动或有考试信息,将只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主页上及时公布,请随时关注。 (1)选课时间:2014年9月15日13:00-9月22日12:00 (2)具体步骤和要求: 第一步:登陆沈阳药科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https://www.360docs.net/doc/6e13479649.html,/ETMDCP/Default.aspx或通过沈阳药科大学研究生教育网左侧图标点击进入 第二步:登陆 用户名:本人学号 密码:第一次进入本系统时,密码为本人学号,进入系统以后必须修改密码,并不得与原密码相同 验证码:见右图4位验证码 类别:学生 第三步:在个人信息-学籍信息中尽量完整填写可填信息(蓝色部分),务必上传符合要求的照片(要求见操作手册),在联系电话中填写正确的手机号码,以便今后接收短信平台通知(手机号如有变动,请及时更新)。 第四步:选课 进入培养计划—学生选课管理菜单,根据培养方案要求,首先选择本学期开设的学位课(学位课务必在本专业选

课中完成),完成后在下拉菜单中进入相关学院,进行跨专业选课,以及在公共选修课界面选择公共选修课。 第五步:选课完成后进入培养计划—培养计划查询界面,打印选课单。选课单经导师签字后,正式研究生在9月25日前交到各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处。若在规定的时间内有修改者,一定要到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处修改或替换选课单。 (3)研究生根据个人培养计划以及自己的学习和科研安排,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确定每学期要学的课程,按学期上网选课。研究生在网上选课后,按课程要求,并通过考核,方能获取相应的学分和成绩;学生不能参加未选课程的考核(即使参加考核,成绩也无效)。 (4)非2014级硕士研究生和参加重修的学生,也需网上选课,同时将选课单交到研究生处培养办公室登记备案,未经登记备案选课而参加考试者,成绩一律无效。 3.课程的改选与退选 为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系统的维护,选课系统只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启。研究生应按规定在网上进行改选课,之后系统将关闭,学生只能查询和浏览课程,不能做课程的调整、变更。请在系统关闭前务必核对自己所选课程是否正确。 研究生在选课前,需先下载教学大纲,了解课程相关信息后再进行选课。所选课程一经确定,一般不得任意改选或退选。如遇特殊情况,确需改选或退选者,应在开课后一周内填写《沈阳药科大学研究生改、退选课程申请表》(可在研究生教育网下载区下载),经导师、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同意后,报研究生处培养办备案。开课一周以后,不再受理改、退选课程的申请。 4.缓考 研究生因病不能按时参加考核,必须由校医院出具证明,经学院主管领导批准后,到培养办办理缓考手续,批准备案后可随下一年级修课。研究生因事一般不得缓考。研究生无故不参加考试者,该门课程以零分记。 5.培养办公室不接待研究生个人查阅成绩,所有成绩一律上网查询。 6.研究生证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员证是参加考试的唯一有效证件(身份证、图书证等其他证件均无效),证件丢失者须有学院研究生辅导员签字的书面证明,加贴研究生本人近期正面免冠二寸照片,加盖学院公章,携带本人身份证,方能参加考试;研究生进修班学员可到研究生处办理。 7.研究生有违反考场纪律者,取消该科考试成绩,随下一年级重修,并视其情节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8.研究生撰写文献综述等论文作业,必须有本人亲笔签名,否则成绩无效。 9.分班办法。 (1)2014级硕士《自然辩证法概论》、《计算机在药学中的应用》、《色谱分析》分班办法 一班:学号后三位001-190、526-562 二班:学号后三位191-417 三班:学号后三位418-525、563-680 (2)2014级硕士《有机化合物光谱解析》分班办法(暂行分班办法,待选课之后根据情况适当调整) 一班: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 二班:制药工程学院、中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等 (3)2014级硕士《药物分析专论》分班办法:可根据个人学习计划,自行选择班级 (4)2014级硕士《公共英语》分班办法 一班:学号后三位001-053 二班:学号后三位054-106 三班:学号后三位107-159 四班:学号后三位160-212 五班:学号后三位213-265

2020考研心得体会

2020考研心得体会 考研是主管部门和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接下来是为大家的2020考研心得体会范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不少人说考研是痛苦的,很少有人说考研是快乐的。然而,无论是痛苦还是快乐,经历过的人都会把曾经的苦与乐看成是自己走向成熟的一段经历,一种克服人生困境的能力和一笔无形的宝贵财富。一路走来,学会了承受和容忍,也学会了坚强与坚持。多年以后,可能时光不在,但是记忆犹新。或许某一天,当闲暇追忆往事时,我依然会为选择考研而感觉亢奋与喜悦。因为那是一段为梦想而奋斗的日子,是人生美好的东西,值得珍惜。所以,感谢考研! 现在我很想把考研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说不上什么建议,就算是和大家一起学习切磋吧。希望我所讲的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首先,决定是否考研。考研,应该是你许多选择中的一个,所以应该是你经过慎重考虑后才做出的决定。如果你只是觉得工作不好找,或者同学都考研,所以就顺应潮流,我觉得这样坚持下去的动力不大,故而成功的希望也不大;虽说研究生院校是在扩招,但并不是很多,而且扩招的都不是太好的学校。如果说你考研是为了更好

的发展自己,把它作为你人生的一种跳板,或者说考研是为了实现你更远大的梦想等等,总之,要有明确的目标。这样,才会有动力去克服困难并战胜困难,有毅力把考研坚持到底。当然,只要做出了决定,就要为之努力并且不要轻易放弃。 其次,选择学校。我觉得学校的选择要根据个人的追求和自己大体的实力水平进行衡量,如果你想求稳就选择比较有把握的学校;如果你想要对自己提出挑战就选择相对有些难度的学校,应该也会因人而异吧。 定好学校之后,最好能够找到你报考学校相应专业的师哥师姐,因为他们毕竟是过来人,不仅在专业课上的复习会给你一些建议,而且能告诉你导师的一些学术动态,这些的把握很重要,尤其是选择报外校的同学,一定要注意这个。当然,没有师哥师姐的也无所谓,自己努力就是了,毕竟主观这方面是最重要的。至于找不找导师,我觉得初试之前自己努力就是了,等分数下来有复试机会的话再找也不迟。 再次,如何复习。对于英语,我想是许多人考研最怕的,每年很多考研的学生都是因为英语不过线而被挡在了心仪的学校之外。但我觉得英语是最好复习的,只要肯花时间努力复习,还是可以取得高分的。考研英语和四六级考试的思路并不相同,四六级考试不理

考研心得体会体会

考研心得体会 考研这一年来太多太多的酸甜苦辣,不是一篇心得能够记录下来的,但知道自己这一年中走过弯路,也知道太多弟妹们还挣扎在考研这条大路上,我知道你们有多需要那些质朴不过的提醒和经验。所以,我把自己能想到的,可以让你们少走些弯路,不用那么迷茫的走完考研路的话都说出来,希望能有些帮助。 我考的是本校,沈阳师范大学的应用数学,本科专业是数学与应用数学,所考的专业课都是本科时学习过的。学起来没有那么困难。但是真的坚持一年也并非易事。称考研的人们为勇士一点都不过分,真的,无论在这条路上你走了多远,如果你真心地付出了,并踏踏实实的坚持考完最后一门考试,都会有所获。先说心理准备,及所要注意的问题,再说实施方案吧。 第一:选择。 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难以忘记的选择过程,那就是自己要不要考研,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帮助你做决定,他们能做的是帮你分析各种利弊,但最后做决定的依然是你自己.一旦你决定了考研就不要三心二意的还去找工作或者考其他证。这个都会影响你的复习质量。当时学校举行了很多的招聘会,老师也给了我们很多的招聘信息,周围的好多同学也都陆续找到了比较好多工作,但是当时我一心就只想考研,对于这些一点也没有影响到我。对待考研,你也不能太重视,太重视会加重压力,影响复习的心情,后果不说你也清楚。你得淡泊点。 此后,你生活将是考研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的生活,每天只有书本和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你不能太安逸,不能因为冷或者下雨等客观原因就不去上自习,复习过程中,你最好不要老是移窝,选定了你自习的地方就不要三心二意了,就得像高三那样,那里就是你上课的地方,坚持每天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下课。给自己做好时间上的计划。 第二:规划。 经得起每天坐十几个小时,经得起每天只睡几个小时,经得起每天吃最简单而不可口的饭菜,经得起屁股坐的生疼,经得起天天看书却不见成效的心理折磨。总之,想起过去那么久非人的折磨,可以用一个词形容:“心有余悸”!但是一定要记住,健康的身体很重要,不要疲劳作战,要给自己制定适合自己的作息时刻表,并且严格遵守,时刻表要充分的细,细到每周什么时间去洗澡,去超市购物,上网查相关资料的时间等。个人计划仅供参考,早上六点左右起床,六点半到自习室,七点到九点英语,八点到十二点是政治;十二点四十到一点半午休,这个时间不能少,即使是最后的考试我也要午休,没有它,你下午和晚上的学习质量会打折扣。一点五十左右到自习室座到五点半,两门专业课,六点半到十点英语,十一点左右上床睡觉。 第三:坚持。

药理学名词解释教学内容

药理学名词解释 1.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科学。 2.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是研究机体对药物作用的科学。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治疗作用:是指符合用药目的,并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的作用。 4.不良反应:是指上市的合格药品在常规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并给患者带来痛苦或危害的反应。 5.副作用:是由于药物作用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在治疗剂量引起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6.毒性反应:是由于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 ※7.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巴比妥类) 8.变态反应:是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 9.继发反应:是继发于药物治疗作用之后的不良反应。如二重感染。 ※10.二重感染: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使敏感细菌被杀灭,而耐药菌株大量繁殖,造成二重感染。 11.停药反应:是指患者长期应用某种药物,突然停药后发生病情恶化的现象。(苯妥英钠、可乐定) 12.特异质反应:指少数患者由于遗传因素对某些药物的反应性发生了改变。 13.依赖性: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状态,表现为强迫要求连续或定期使用该药的行为或其他反应,其目的是感受药物的精神效应,或避免由于停药造成身体不适应。 14.最小有效量:是指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低药物浓度,亦称阈剂量或阈浓度。 15.最大效应: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药物剂量或浓度,效应强度随之增加。但当效应增强到最大时,继续增加剂量或浓度,效应不再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又称效能。 16.半数有效量ED50:是指在质反应中引起50%实验对象出现阳性反应的药量。 17.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在质反应中引起50%实验对象出现死亡的药量。 18.治疗指数:药物的LD50与ED50的比值表示药物的安全性,称为治疗指数。 19.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20.首关效应:是指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门静脉进入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致使进入体循环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 21.分布:是指吸收入血的药物随血流转运至组织器官的过程。 22.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改变,又称生物转化。 23.排泄:是指体内药物或其代谢物排除体外的过程,它与生物转化统称为药物消除。 ※24.肠肝循环:由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药物有的直接随粪便排出,但较多的药物可由小肠上皮吸收,并经肝脏重新进入全身循环,这种小肠、肝脏、胆汁间的循环称为肠肝循环。 25.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从某制剂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数量和速度。 26.一级消除动力学:是指血中药物消除速率与血中药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27.零级消除动力学:是指血中药物消除速率与血中药物浓度的零次方成正比。即血中药物浓度按恒定消除速度进行消除,与血中药物浓度无关,也成定量消除。 ※28.半衰期t1/2:通常指血浆消除半衰期,是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平衡状态后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是表述药物在体内消除快慢的重要参数。 ※29.调节痉挛:毛果芸香碱激动睫状肌上的M受体,使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折光度增加,造成视近物清楚,视远物模糊,称为调节痉挛。 ※30.调节麻痹(阿托品)

考研心得总结

终于有时间梳理一下自己在近一年的考研时间里的点点心得。回首这一年的路,不是只言片语就能说得完的,经历了选择是否考研和选择专业的迷茫,泡馆静坐的枯燥,心情郁闷时的低迷,进入考场的紧张与忐忑,苦苦的等待成绩,查寻分数后的兴奋,一切又是如此的自然。每一个考研的人都有自己的奋斗历程,都有自己的经验与教训,都在不断的超越自己与超越他人。我希望把自己的考研的点点经验写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它能对后面考研同学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一)心理篇 考研不仅是考学习能力的问题,更是考学习态度和心理承受能力的问题。考研是一个长久的心理历练过程,心态始终是最重要的,或许觉得那是老掉牙的话题,但是它确实在磨练我们意志的过程中具有事关全局的的地位。 从我决定考研的那一刻起,就不断的给自己打气,首要是相信自己能够坚持下来,相信自己一定能突破心理的承受极限。大学前三年都是在极其松懈的状态下度过的,一下子就把状态调整到高三学习的那种紧张学习情绪中,难度确实很大。所以,从一踏入图书馆开始,就不给自己找借口,不给自己留后路,要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这种心态。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前进的步伐,没有理由不去朝自己既定的目标靠近,我们应当有这种决心和毅力。 在开始的一个月中,我在逐步适应学习的过程,因为很久不在图书馆了,开始心里很惶恐,怕如果考不上,不但心理上承受痛苦,而且会错失好的工作机会,所以我并没有找准方向。这个时候,就必须要学会用自信去拯救自己,相信自己即使不是最好的,那也要朝最好的那个目标靠近,争取成为最好之一。每天早晨在图书馆都写下当天的激励话语,当心理彷徨、心情低落的时候,就翻开属于自己的那几句话,祛除心中的障碍。 当心态走上正轨的时候,你考研已经成功了三分之一,每天在良好的心态指引下,不学东西都很困难。考研是寂寞的苦旅,在期间,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学与之一起努力,能够互相激励,相互监督,在枯燥的泡馆生涯中是最能平静心态的凉茶。我当时在图书馆就是与其他五位同学一起战斗,和我也不是一个学院的,在一起可以相互鼓励,共享学习的资料,一起借鉴对方的学习方法,增强自信,而且在图书馆位置紧张的时候,是相互占位置的。我的这种做法也不是自己想出来的,是在听海文张锐老师全程策划班时他说的,考研需要组建考研团队,有研友的支持,考研的生活将不至于很枯燥和烦闷。我按照这种方法做了,发现效果不错。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我曾有想放弃的感觉,觉得自己肯定考不上了,看到同学们一个个的找到工作,也想投入到他们的大潮中去,最后,理性告诉我,坚持就是胜利,再坚持一下就到胜利的终点,这个时候最需要和以前考研的高分同学交流,和主管顾问沟通,他们的经验和鼓励告诉我,挺过了这个阶段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二)公共课的复习 1、政治 对于文科同学来说,公共政治不要复习得过晚,在六月份前能够把基础知识过一遍就是了,主要的参考资料用历年考试真题、考试大纲和考试分析以及一本完整的复习标准全书,这里我推荐海文的政治复习书系列,知识点的阐述写的比较准确。如果觉得自己的逻辑体系很不强,或者是基础不好,政治的强化班将对你有很大的帮助。我上的是新东方正英全程联

最新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博士考试真题答案

1.药剂学定义以及本领域的最新进展 答: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剂型及制剂的基础理论、制剂的生产技术、产品的质量控制以及合理的临床应用的一门综合性科学,研究、设计和开发药物新剂型及新制剂是其核心内容。药剂学最近进展主要围绕快速起效、缓控释和靶向给药三大系统展开,以揭示其在兽药新剂型及制剂研发方面可能存在的潜力。 (1)快速起效给药系统 药物经肺部给药的传统剂型是气雾剂。干粉吸入剂是近年来肺部给药系统的研究“热点”,该制剂不仅革除了氟利昂等抛射剂,携带和使用更方便,其关键技术是有效控制药物粒径(约为5 um)和优化吸入装置。 药物经鼻腔粘膜众多的细微绒毛表而和毛细血管迅速吸收入血,多数小分子药物具有吸收迅速、完全,提高大分子和生物技术药物的鼻腔吸收是日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其中经鼻腔接种疫苗的给药系统已取得了较大进展。 (2)缓控释给药系统 胃内滞留型给药系统旨在提高小肠上部吸收、胃内溶解度大于肠道以及胃内定位给药的药物疗效。重质沉降型技术系采用重质材料(密度>1)使制剂滞留在胃底部而达到延长释药时间,随着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合金材料的不断发展,这一技术对动物胃内长期给药极具应用前景。 注射型缓控释技术中的固体植入剂已用于临床,但因需手术埋植,

前景欠佳,采用液体注射在体凝固技术制备的埋植系统,因避免手术埋植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特别在动物给药方面极具优势。 (3)靶向给药系统 介入疗法是第一类制剂的新发展,微粒注射靶向是目前靶向技术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微粒靶向修饰技术实现了主动靶向给药系统。 脂质体是最早用于靶向给药的载体,因其生物相容性好,载药及靶向效果明确,如免疫脂质体、长循环脂质体、前体脂质体、隐形脂质体和热敏感脂质体等,主动靶向型脂质体是其主要研究方向。第二代抗体介导脂质体较典型的结构是抗体一PEG一脂质体,抗体具有特异识别功能,PEG具有屏蔽RES的识别。受体介导脂质体较为认同的是叶酸一PEG -脂质体,对肿瘤细胞有明显靶向性。温度敏感脂质体结合抗体、受体介导技术和磁性定位技术,可极大提高脂质体的靶向性。注射型缓控释(如肌肉、皮下注射)和靶向(如静脉、动脉注射)制剂是其主要研发方向。 微球(microspheres)系用适宜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包裹或吸附药物而制成的球体或类球型微粒,其粒径一般在1-500 um。由于微球为固化的实体微粒,其稳定性较脂质体、微乳、复乳等微粒分散体系好,易实现商品化生产,已逐渐成为微粒分散体系中的热门课题。 聚合物胶束(polymeric micelles)是由具有两亲性质的聚合物分子链卷曲形成的微粒,白蛋白是一种天然的聚合物胶束,对难溶性药物具有一定的运载能力,若将该载体用于宠物给药有一定的研发前景。

个人考研心得体会

最近一段时间,考研论坛上,希望了解北大通信考研情况的朋友很多。学弟们都有种迫不及待大显身手的精神,值得尊敬。对研友们去一一回复显得很耽误大家的时间,也担心我有记忆上的小错误会给让学弟们绕弯子。这里我就一并写下我的初试,复试亲身体会,希望对广大考研朋友有所帮助。 先说一点点的题外话,相比于清华通信北大通信对大家来说似乎显得陌生一些。也有人拿去和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之类的比较。许多师弟关心这个,这里说一点点我的看法,北大的通信一届不超过30个硕士研究生,毕业去向(包括就业+出国)绝对是顶级的,这个大家可以在网上搜一搜比较一下就知道了(不过记住专业叫通信与信息系统,是信息科技学院的不是软件学院的)硕士能进的通信,计算机方面的顶级公司总部,国家的研究院,这里都有。据师兄说进入国家机关的也很多,出国的学校也都非常理想。也有人谈到这里所说的某些单位,邮电大学,电子科大的也有人进,这个不容质疑。可是这些地方的电子类的专业是以千人为单位的,通信也是最少几百人的队伍,进这些单位的又是百分之几呢?又该有百分之几十的是去不如意的小企业呢?这些就当作题外话了,有兴趣的话师弟们可以去做下了解,我就不多说了。 言归正传,关于初试,毫无疑问最重要的就是专业课和数学了。北大的电子线路确实不太好把握,考的范围太广,及格率比较低。而且最近几年跟过去相比更有很大的变化,关于电子线路我有一点点的复习经验,大家可以参照一下(后面会提到)。电子线路在初试是最重要的一门,能否顺利进入复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课的成绩,希望大家能够引起足够重视。 数学也是一门很拉差距的课程,大家也应该严阵以待。考好这2门你在总分上就应该会有个不错的名次了。 不得不提到的是英语,最近2年考研英语难度加大,有许多同学其余科目很优秀,因为英语受限而遗憾的没有进入复试的,大家要引以为鉴。不管题目是难还是易,通信都会是50的英语分数线,因为通信生源非常充足(比如今年90个里面录4个),本来录的人就少,不存在去降线的必要。像微电子,计算机录取的人多一些,还可能会出现破格,而对通信来说微乎其微,所以希望大家也能重视英语,最少不能拖后腿吧。

考研心得体会4篇

考研心得体会4篇 首先,我见到了我们市的英语教研员张xx老师。他流利、地道的英语发音彰显了一个英语老师特有的魅力。不断的学习与研究使得他在理论水平方面比我们走得远了很多。除此之外,张老师对工作的认真程度让我们折服。在全市的“阳光师训”活动中,他为了给大家总结课堂中所存在的问题,光听课记录就翻阅了200多本。到各个地方学校进行验收检查时,他听课后反馈从来不把问题藏着掖着,而是直言不讳,将问题一一列举。使得有些老师不敢让他听课,还有人背后偷偷叫他“大魔头”呢?但是大家都说他工作认真,一丝不苟,被指导的教师也能尽快在课堂教学方面提高。希望我们身边多一些这样的人,让我们尽快地在教育教学路上成长起来。 xx中学的精彩我们耳熟能详,短短几年跻身于全国名校之列,靠的是真正的实力。学生自主管理已不陌生,可是张xx老师介绍的走班教学使我为之一振。对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量力而行难道不是对人的一种尊敬吗?这种以前只是在报纸上看到过的外国的教学模式,想不到xx中学已经付诸了实践,这种学习意识和实践精神令人刮目相看。我们做不到大刀阔斧的全校进行改革,为何不能在自己的教学班内分层分组实施教学活动呢? xx一中的魏xx老师已是第二次来xx进行交流了。她依然是那么健谈、活泼,善于总结、富有经验。从她身上,我看到了城里老师

的压力之重,更看到了城里老师对工作的敬畏。每天的听力播放、阅读指导、校本材料的编写、的批改等占用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可是他们却激情饱满、脸上洋溢着一个做教师的自豪与幸福。我想,这种职业幸福感才是城市教师与乡下教师最大的不同吧。 参与交流的还有xx中学的刘xx,实验中学的周xx。刘老师能将外出培训所学即时实践运用,这一点难能可贵。比如思维导图,他的学生做得挺棒。我则是培训时激动,回家不动。周老师一上场,自信与干练的形象便映入我们眼帘。倾听其漂亮的英语口语也是一种享受。 开研讨会本身也是一种全市同学科教师的交流机会。见到老朋友是一种幸福,结交一些新朋友亦是一种快乐。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就是一种收获。其实、不断的学习才是一种提高自己的真正路径。 考研考研心得体会2篇| 虽然考研结束已经半年了,我也正式成为华中科技大学的一名硕士研究生了,但是四五个月的考研备战经历我终生难忘,这段经历已经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还记得每天早晨天还没亮就从床上爬起来去占座的情景,每天晚上十点钟拖着路灯下疲惫的身影回寝室的场景也历历在目。这段经历将成为我人生宝贵的财富,不仅仅是因为它让我获得了攻读研究生的资格,更重要的是它教给我一个人生哲理:凡事必须得坚持。我是从10年九月一号开始正式投入到考研备战之中,一直到09年一月八号,除去国庆节休息三天,我每天都坚持去图书馆上自习。 除了坚持天天上自习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目标,包括

考研心得 考研经验感悟5篇

格言:当你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时,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录取专业:基础数学 很多人说考研就像在漆黑的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洗干净了没有,只能反复地去洗。等到走上了考场的那一刻——灯光亮了,你会发现,有的人忘了加洗衣粉,也有的人用洗衣机。但只要你认真洗过了,你那件衣服就一定会光亮如新。而你以后,每当穿起这件衣服都会想起那段为之奋斗的岁月。 记得大三的时候,上了一次考虫的课,里面有个老师讲的一句话令我最为印象深刻,至今难以忘怀。记得他当时是这么说的,“现在你们好多人想考985,想考名校,没关系,想考哪里都报上来(敲击弹幕),但是我就想问一句,到了十月份的时候,你们敢不敢报?”是啊,谁的心中没有一个名校情结呢?但是到了真正做出抉择的时候,有些人还是会心虚的。对于考研来说,复习效果是第一位的,运气也非常重要。但是运气不是我们能够掌控的东西,我们唯一能做的,不外乎就是静下心来,坚定信念,“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看一看王江涛(英语作文推荐)的考研之路,你会觉得自己现在的努力都不值得一提。所以,相信自己这一次,不要问是否有院校歧视(即使有你也无法改变),因为问这种话的人本身就不自信。下面就说一下备考过程中感觉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一、数分 首先课本肯定是复习好的,无论是偏于理论的证明还是计算技巧。 在计算技巧方面,推荐学习一下李扬的“扬哥计算有一套”,里面关于三角函数的在的积分计算挺好用的。 在理论方面,要善于总结一些反例和常见结论(最好对于结论也能自行证明) 在常见结论方面,例如数分上册 98第10题的结论“函数存在左右导数必连续”; 75第6题的结论“单调函数不存在第二类间断点”; 125导数极限定理的推论“导函数不存在第一类间断点(从而说明含有第一类间断点的函数没有原函数 181)”;根据中值定理得到的推论“导函数有界必一致连续”;如此种种,都需要自己去总结和理解。 在构造反例方面,根据函数和分式函数的特殊性,构造在有限点处连续或者可导的例子76第9题, 121第3题;例如 114第11题作为分段函数求导的经典例子非常重要,该例子不仅在处阶可导,而且作为反例说明课本判断极值的三个充分条件仅仅是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诸如此类需要自己强化记忆。 复习资料我是用裴礼文,感觉如果自己能够充分消化这本资料的话,考任何名校都是没问题的,然后买了中大的真题及其解析。真题很重要,但是不能太依赖真题,今年刚好就是个转折点,好多连续、一致连续等常见题型并未考察,因此个人主张如果决定考名校的学弟学妹要认认真真做好全面复习,不落死角。 二、高代

沈阳药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311 沈阳药科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有机化学》试题 注意:答案务必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一、判断题(10’): 1.化合物CO2H OH H2N的系统名称是5-氨基水杨酸。 2.2,3-戊二烯没有手性碳原子,所以为非手性分子。 3.一个化合物的碱性越强,其亲核性就越强。 4.具有实物和镜像关系的分子就是一对对映体。 5.尽管D-葡萄糖为醛糖,D-果糖为酮糖,但是它们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6.咪唑、吡啶和嘧啶均为碱性化合物。 7.(R)-2-丁醇与苯磺酰氯反应得到苯磺酸酯,所得到的苯磺酸酯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水解得到2-丁醇,其构型为(R)。 8.(2R,3S)- 2,3-戊二醇和(2S,3R)-2,3-戊二醇均具有手性,且互为对映体。 9.奥(见下图)是仅由碳、氢组成的烃类化合物,因此和苯一样是非极性分子。 10.甲烷的氯代反应是亲核取代反应。 二、选择题(30’): 1. 1-丁烯在过氧化物存在下,与N-溴丁二酰亚胺(NBS)发生取代反应,可以得到() 种单溴代产物。

A. 1 B. 2 C. 3 D. 上述都不对 2. 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B. C. D. 3. 在下列化合物中,进行在S N 1和S N 2均容易的是( )。 A. PhCOCH 2Cl B. PhCl C. PhCH 2Cl D. CH 3CH 2Cl 4. 环戊烯与HOBr 反应的主要产物是( )。 A. 1-溴环戊醇 B. 2-溴环戊醇 C. 3-溴环戊醇 D. 2-溴环戊酮 5. 在下列试剂中,与酮反应生成醇的是( )。 A. PhCH=NH B. PhMgCl C. CH 3CH 2ONa D. Ph 3 P=CHCH 3 6. 2,3-丁二醇和( )反应生成乙醛。 A. CH 3CO 3H B. H 2SO 4 C. HIO 4 D. KMnO 4 7. 下列离子中,酸性最弱的是( )。 A. B. C. D. NH 2+ C CH NH 2 NH 3+S CH 3 O O NH 3+ C CH 3 O NH 2+C H 2N NH 2 8. 丁炔与过量HCl 发生加成反应的主要产物是( )。 A. 1,1-二氯丁烷 B. 1,2-二氯丁烷 C. 2,2-二氯丁烷 D. 1,2-二氯-1-丁烯 9. 下列离子中,碱性最强的是( )。 O -O -CH 3 O -3 O - NO 2 A. B. C. D. 10. 6-巯基嘌呤的结构式是( )。 A. B. C. D. N N N NH SH N N N NH SCH 3 N N N NH HS N N N NH CH 3S 11. 能发生碘仿反应的化合物是( )。

考研心得体会

考研心得体会 考研是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是一段付出了努力和汗水,不抱怨,不诉苦,日后想起连自己都被感动的时光。本以为很多微不足道的坚持,静静地发现,这一切都有着无法细数的刻度——题记 翻开昨日的日记,考研的味道依旧那样熟悉,飘逸着快乐和辛酸,写满了充实和感动,更散发着追寻梦想的执着和喜悦!感谢那段弥足珍贵的经历,感谢我的学校、老师和同学。现在我想把一些个人的考研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到一些准备考研的师弟或者师妹! 首先,决定是否考研。一定要有自己清晰的目标,不是盲目的跟风,不是逃避的借口,而是给自己精确的定位和足够开始的理由,考研不是一劳永逸的开始,也不是投机取巧的幸运,明确的目标会是自己前进的不懈动力。我当时考研,曾经也不停地追问自己:为什么考研?是工作还是升学呢?爸妈年纪大了,自己应该如何选择?后来,我把自己的想法和家人、老师、同学进行了交流,再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做了清晰的总结,这样,仰望着星空,也感觉到了脚踏实地,选择了远方,便能只顾风雨兼程! 其次,选择学校。我觉得学校的选择要根据个人的追求和自己大体的实力水平进行衡量,如果你想求稳就选择比较有把握的学校;如果你想要对自己提出挑战就选择相对有些难度的学校,应该也会因人而异。我只想说的是:在暑假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定好学校,因为专业课的复习要根据自己所定的学校进行,收集资料也是学习的一种能力。 在定好学校之后,最好能够找到你报考学校相应专业的师哥师姐,因为他们

毕竟是过来人,不仅在专业课上的复习会给你一些建议,而且能告诉你导师的一些学术动态,这些信息的把握很重要,尤其是选择报外校的同学,一定要注意这个。当然,没有师哥师姐的也无所谓,自己努力就是了,毕竟主观这方面是最重要的。至于找不找导师,我觉得初试之前自己努力就是了,等分数下来有复试机会的话再找也不迟。然后就是加入一些复习群或者所考学校专业的论坛,在这里,你能结交到志同道合的人和找到很多复习的资料和经验。 再次是讲到复习。我觉得心态和方法很重要,心态上,要知道考研是一次持久战,如果把考研比作成长跑,我想最适合不过了。有些人也许会赢在开始,但是骄傲的心理会拉下前进的步伐,有些人拼命地奔跑却不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了放弃,也有些人在弯道的时候,摔倒的一塌糊涂。诚然,考研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很少有人说考研是快乐的,既然本身就是痛苦的,就不要以战线长为借口来怠慢考研。考研就是要不留遗憾,要对自己说我要努力,不停的努力,天天努力。考研是对心志的一种磨炼。当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不妨提醒自己“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我是考研复习准备相对比较早的人,而且一开始便竭尽全力的奔跑,在暑假下来的时候,我感觉到了自己基本上累得不行了,生理和心理的折磨让我感觉到了效率的持续下降,后来我坚持每天的跑步,而且一跑就是八圈,在跑步的时候,我也不是随意的奔跑,我把最外圈的跑道作为起点,最内圈的跑道作为终点,在跑步的时候,不时的和考研复习结合起来,从中也学会了计划、坚持和自我激励。这样,身体素质加强了,心理素质也提了上去。 随后,说到复习方法,我不想侃侃而谈,我只想说几个字,计划+行动+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