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第2章用图表展示数据-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语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二单元-习作:看图画-写作文最新版优质课件 (2)

【语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二单元-习作:看图画-写作文最新版优质课件 (2)
重点写了天上的风筝。
在同白云戏耍,拖着五颜六色的尾巴,就像仙
女舞动的彩色绸带,美丽极了。❷
看着天空中各式各样的风筝,我心里好生羡
慕。我对弟弟说:“咱们也来放吧。”弟弟托
起我的燕子风筝,我手持风筝线,抓牢线轴, 一阵风吹来,我便飞快地向前跑,妹妹拿着她 的蝴蝶风筝跟着我也跑了起来。❸春风姐姐伸 出了无形的大手托着我的风筝飞上天空。“风
1.看懂图意。
如何仔细地观 察画面?
首先从整体出发,先将整个画面 总的看一看,了解主要内容,然 后再按从近到远、从主要到次要 的顺序,把画面的具体内容一部 分一部分地看清楚,最后再回到 整体上来。
总的来说就是:顺序 观察,尝试表达,合 理想象。下面我们再 来具体谈一谈。
1.认真观察,理解画面。 我们观察图画,要看懂 图的内容。
2.说出图画。
观察完后,接 着该如何写呢?
根据本次习作的要求,将自己看 到的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 什么?他们的动作是怎样的、可 能说了哪些话说清楚,还可以联 系自己熟悉的人或事说说感想。
3.写好作文。
怎么说的就怎么写,将 这幅图画写下来。
4.认真评改。
写完后,跟同学交换习作读一
读,互相评议,然后按照同学 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作文。
不同的想法); (4)交际的方法(先表明观点,再说清楚理由); (5)交际过程(先小组讨论,再推举代表全班发言)。
3.小组讨论选代表。 在小组内依次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说清楚理由;
同时认真听同学们讲,并思考讲的是否有道理;然 后推选出代表在全班发言。
轮流担任班干部,能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
应该由最合适的同学长期担任班干部,这样比较稳定。
2019春新教材
部编人教版

高考数学易错题10.2 统计图表的应用-2019届高三数学提分精品讲义

高考数学易错题10.2 统计图表的应用-2019届高三数学提分精品讲义

专题十概率、统计问题二:统计图表的应用一、考情分析统计图表有频率分布直方图、茎叶图、折线图、条形图、饼形图、雷达图等,它们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求解此类的关键是由图表读出有用的数据,再根据数据进行分析.二、经验分享1.明确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意义,即图中的每一个小矩形的面积是数据落在该区间上的频率,所有小矩形的面积和为1.学科-网2.对于统计图表类题目,最重要的是认真观察图表,从中提炼有用的信息和数据.由茎叶图可以清晰地看到数据的分布情况,这一点同频率分布直方图类似.它优于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第一点是从茎叶图中能看到原始数据,没有任何信息损失,第二点是茎叶图便于记录和表示.其缺点是当样本容量较大时,作图较烦琐.3.频率分布直方图是高考考查的热点,考查频率很高,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也有解答题,难度为低中档.用样本频率分布来估计总体分布的重点是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绘制及用样本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难点是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理解及应用.在计数和计算时一定要准确,在绘制小矩形时,宽窄要一致.通过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对总体作出估计.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纵坐标为频率/组距,每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表示样本个体落在该区间内的频率;条形图的纵坐标为频数或频率,把直方图视为条形图是常见的错误.三、知识拓展统计图是利用点、线、面、体等绘制成几何图形,以表示各种数量间的关系及其变动情况的工具。

表现统计数字大小和变动的各种图形总称。

其中有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象形图等。

在统计学中把利用统计图形表现统计资料的方法叫做统计图示法。

其特点是:形象具体、简明生动、通俗易懂、一目了然。

其主要用途有:表示现象间的对比关系;揭露总体结构;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揭示现象间的依存关系,反映总体单位的分配情况;说明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一般采用直角坐标系.横坐标用来表示事物的组别或自变量x,纵坐标常用来表示事物出现的次数或因变量y;或采用角度坐标(如圆形图)、地理坐标(如地形图)等。

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表格数据图形化

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表格数据图形化

学科:信息技术
课题:有“图”有真相——表格数据图形化
模块:必修(粤教版)
授课教师:XXX
设计说明:
本课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二节《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主要内容是利用图表将获取的数据信息图形化并进行分析,形成报告。

老师在课上提供教学微视频,由学生自主学习图表的制作方法,选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进行分析研究,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科学的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对学生后续开展研究性学习等活动有很大帮助。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图表表达信息的特点。

(2)了解几种常用图表的具体用途,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图表类型。

(3)掌握制作图表的方法,能够利用图表分析、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图表的应用,使学生了解图表表达信息的特点。

(2)通过总结归纳,使学生了解几种常用图表的具体用途。

(3)通过微视频及实践,使学生掌握制作图表及利用图表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形成科学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

(2)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求知态度,养成利用数字化资源学习的习惯,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表格数据图形化;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图表类型表现数据。

教学难点:
表格数据图形化;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图表类型表现数据。

教学资源与媒体:
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节课时1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及其生产地区专门化课件中图版必修3

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节课时1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及其生产地区专门化课件中图版必修3

答案
温带大陆性 °N以北)和_______________(40 地中海气候 (3)西部太平洋沿岸有_____________(40 °N以南)。
高原山地气候 。西南与墨西哥交界处为亚热 (4)落基山脉和内华达山脉为______________
带沙漠和草原气候。
答案
3.从水热条件分析,美国哪些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
答案 略。
答案
2.美国本土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各分布 在什么地区?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温带大陆性 气候,根据降水 (1)大部分为____________ 多少和植被差异,该气候又被分为温带落 叶阔叶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 草原气候和温带沙漠气候。 (2)东南部(37°N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 _______________ 林气候 (也称作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
意义 农业带
乳畜带、 小麦带 、 玉米带 、棉花带、混合农业带、水果和灌 溉农业带等
2.美国主要农业带
A: 棉花带 C: 玉米带
小麦带 B:_______
乳畜带 D:______
F:混合农业带 H:畜牧和灌溉农业带
E:亚判断]
1.追求效益成为影响美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首要因素。( √ )
答案 中部和东部地区地处亚热带和温带,夏季热量条件充足,东部低矮
的山地对来自于大西洋的水汽阻挡很小,夏季降水较多,水热条件配合较 好,适宜发展种植业,如小麦、玉米、棉花和亚热带作物等。 4.分析中央大平原对美国农业生产发展有什么影响? 答案 在落基山脉与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分布着约占美国本土面积1/2的中 央大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机械化耕作和大规 模经营,是美国重要的农业区。

总体取值规律的估计(第2课时)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总体取值规律的估计(第2课时)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课堂练习
70
0.0044
课堂练习
解:(1) 通话时长在区间[15,20),[20,30)内的次数分别为9次和12次.
(2) 在平均意义上,区间[20,30)内每个单位区间长度内的通话次数 少于区间[15,20)内的通话次数.或者通话时长出现在区间[20,30)上比出现在[15,20)上更稀疏。
例题讲解
(2)根据该市2016年5月的空气质量指数和空气质量分级标准,画出该市这个月的不同空气质量等级的频数和频率分布表.
5月空气质量等级
合计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严重Leabharlann 染天数321
5
1
1
0
31
比例
10%
68%
16%
3%
3%
0
100%
(2) 比较该市2016年5月和6月的空气质量,哪个月的空气质量较好?
中度污染(150<AQI≤200)
49
13.4%
重度污染(200< AQI≤300)
30
8.2%
严重污染(AQI> 300)
14
3.8%
合计
365
100%
2016年5月和6月的空气质量指数如下: 5月 240 80 56 53 92 126 45 87 56 60 191 62 55 58 56 53 89 90 125 124 103 81 89 44 34 53 79 81 62 116 88 6月 63 92 110 122 102 116 81 163 158 76 33 102 65 53 38 55 52 76 99 127 120 80 108 33 35 73 82 90 146 95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1.下列物体变化中,属于凝固的是()A. 炎热的夏天,冰棍周围冒出“白气”B. 寒冷的冬天,湖水结成冰C.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现霜D. 秋天的夜晚,草叶上出现露珠2.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A.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C.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D. 蜡烛外焰的温度3.实验室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 B. C. D.4.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 冰雪消融B. 露珠的形成C. 霜打枝头D. 冰的形成5.日常生活中常常要进行估测,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A. 某同学的身高约为160dmB. 某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C. 人正常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10sD. 洗澡水的温度约为℃6.水是大自然的精灵,瞬息万变中向我们展示了它神秘的特性.如图所示的四个场景中,因为水的凝固而形成的是()A. 草叶上的露珠B. 屋檐下的冰凌C. 树叶上的白霜D. 旷野上的白雾7.炎炎夏日,考场如火,细心的监考老师轻轻地在教室地面上洒了些水,不一会儿,考生们就有凉爽、舒适的感觉。

对于这一现象所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利用了水的蒸发、吸收热量B. 利用了水的沸腾、吸收热量C. 利用了水的汽化,放出热量D. 利用了水的液化,吸收热量8.下列关于温度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使用温度计前,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及分度值B. 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感温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 只有当温度计内液面停止上升时才能读数,且视线必须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D. 虽然不能用温度计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但对于低温,温度计都可以测量9.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A. 冰化成水B. 露的形成C. 雾的形成D. 雪的形成10.下列四种生活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A. 湿衣服晾干了B. 加冰块使饮料温度降低C. 放在衣柜中的樟脑片变小了D. 夏天从冰箱内取出瓶装饮料后,瓶外壁常附着一层小水珠11.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A. 给湿头发吹热风B.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C. 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D. 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12.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物质为非晶体B. 该物质的熔点是℃C. 在第5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D. 第10min时物质处于液态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1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实验图象,由图象可知固体乙是______选填“晶体”“非晶体”,固体甲第6分钟的状态是______选填“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14.如图所示高原边防哨所的战士用压力锅煮面条,这是因为高原地区气压______(选填“高”或“低”),水的沸点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的缘故。

《语料库语言学中的统计学——实用指南》评述

《语料库语言学中的统计学——实用指南》评述

《语料库语言学中的统计学——实用指南》评述李虹霏【摘要】统计分析已经成为现代语言学中必需的研究工具,统计学的应用极大提高了语言学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Vaclav Brezina编著的《语料库语言学中的统计学——实用指南》(Statistics in Corpus Linguistics-A Practical Guide)主要介绍了统计思维的核心原则,对如何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中应用统计学进行数据分析提供了详尽指导.本文旨在对该专著进行评述,梳理语言研究中统计学的应用方法,为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提供借鉴.【期刊名称】《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年(卷),期】2019(010)003【总页数】4页(P100-103)【关键词】语料库;语料库语言学;统计学;数据可视化【作者】李虹霏【作者单位】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1108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8一、引言随着现代语言学研究领域的日渐扩展,其研究的综合性、交叉性和跨学科性不言而喻,这使得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亟须推陈出新。

语言学家需要对真实发生的语言现象进行描写,对广泛提出的语言理论甄别验证,因此统计学成为语言学分析的重要助力。

《语料库语言学中的统计学——实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由兰卡斯特大学学者Vaclav Brezina编著的一本全面介绍统计学原理、方法及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中应用的专著。

本书由剑桥出版社于2018年出版,全书共296页,旨在将统计学知识与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相结合,增强语言学研究的科学性,让读者在无须具备统计知识的情况下掌握统计学核心原则,在语言研究中熟练运用统计分析方法[1]。

二、结构与内容《指南》整体根据语言学研究主题进行编排,全书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共8章。

第一部分有1章,为全书的导入部分,通过实例说明了统计思维基本原则在语料库数据分析的应用过程,解释了统计学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为第二章到第七章,根据语言话题进行编排。

1.2数据编码-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学设计

1.2数据编码-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学设计
5. 网络资源:确保教室网络畅通,以便学生能够访问在线教学资源和相关网站。可以准备一些在线教学平台或网站,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
6. 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工具,以便教师能够展示教材内容、辅助材料和实验结果。
7. 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将教材内容、辅助材料和实验步骤等进行整合,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展示给学生。
(3)测试评价:在课堂结束前,进行小测试,检验学生对数据编码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根据测试结果,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2. 作业评价:
(1)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数据编码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对于作பைடு நூலகம்完成良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作业存在问题的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数据编码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数据编码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计算机基础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数据编码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5. 创新思维:学生通过学习数据编码的知识,激发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他们能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思考数据编码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6. 情感态度:学生通过学习数据编码,培养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他们能够认识到数据编码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并积极关注和参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2)家长反馈: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学习效果,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3. 全面评价方式:采用全面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理论知识考试、实践操作考核、创新思维评估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用图表展示定性数据 2.1.2 定性数据的图示
条形图
(bar Chart)
1. 用 宽 度 相 同 的 16 条形的高度
15
或 长 短 来 表 12 示各类别数
10
11
频数

8
2. 各 类 别 可 放 在
8
6
纵轴,称为
4
条形图,可
以放在横轴, 称为柱形图
0
果汁
矿泉水 碳酸饮料 绿茶
其他
(column
男学生更容易逃课吗?
逃课情况

几乎一次不逃
28
1到3次
24
3到5次
6
5次以上
3
其他
1
合计
62

合计
49
77
31
55
4
10
3
6
2
3
89
151
你认为男学生更容易逃课吗?用哪些简单的统计描述支持你的看法?如果 要用图形表现上面的数据,反映男女学生逃课方面的差异、逃课次数的 构成以及男女学生在逃课方面是否具有相似性等等,有哪些图形可供你 选择使用呢?
2. 确定组距:组距(Class Width)是一个组的上限与下 限之差,可根据全部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所分的 组数来确定,即 组距=( 最大值 - 最小值)÷ 组数 例 如 , 本 例 最 大 值 为 237 , 最 小 值 为 141 , 组 距 =(237-141)÷10 = 9.6 。 为 便 于 计 算 , 组 距 宜 取 5 或 10的倍数,且第一组的下限应低于最小变量值,最 后一组的上限应高于最大变量值,因此组距可取10
chart)
饮料类型
帕累托图
(pareto chart)
1. 按各类别 数据出现 的频数多 少排序后 绘制的柱 形图
2. 用于展示 分类数据 的分布
频数
16
15
12
11
10
8
8
6
4
0 碳酸饮料
绿茶
矿泉水 饮料类型
其他
果汁
饼图
(pie Chart)
1. 用圆形及圆内扇形
其他 16%
的角度来表示数值
第 2 章 用图表展示数据
2.1 用图表展示定性数据
2.1.1 生成频数分布表 2.1.2 定性数据的图示
2.1 用图表展示定性数据 2.1.1 生成频数分布表
生成频数分布表
(定性数据)
1. 列出各类别 2. 计算各类别的频数 3. 生成频数分布表

分类 A B C
频数
比例
百分比 比率
3. 统计出各组的频数。每个组的数据满足a<xb(上限 值不验公 式来确定组数K
男学生更容易逃课吗?
读完四年大学,一次课也没有逃过,这样的学 生恐怕不多。2019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 融学院的3名学生就逃课问题做了一次调查。调 查的对象是财政金融学院的大一,大二,大三 本科生。样本的抽取方式是分层抽样与简单随 机抽样结合,先根据年级划分层次,然后对各 个班级简单随机抽样,共抽取151名学生组成一 个样本,并对每个学生采用问卷调查。问卷内 容包括每周逃课次数、所逃课程的类型(选修 课、专业课等等)和逃课原因等。调查得到的 男女学生每周平均逃课次数的汇总表如下
环形图则可以同时绘制多个样本或总体 的数据系列,每一个样本或总体的数据 系列为一个环
3. 用于结构比较研究
环形图
(doughnut chart)
【例】2019年北京、上海和天津地区按收入法计算 的地区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数据。绘制环形 图比较三个地区的生产总值构成
环形图
(doughnut chart )
北京、上海和天津地区按收入法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
31% 25%
36%
32% 36% 44%
16%
15% 17% 14%
18% 16%
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 固定资产折旧 营业盈余
第 2 章 用图表展示数据
2.2 用图表展示定量数据
2.2.1 生成频数分布表 2.2.2 定量数据的图示
2.1 用图表展示定性数据 2.2.1 生成频数分布表
统计学
(第三版)
统计名言 图并没有说谎,是说谎者在画图。
——Benjamin Disraeli
第 2 章 用图表展示数据
2.1 用图表展示定性数据 2.2 用图表展示定量数据 2.3 合理使用图表
学习目标
定性数据的频数分布表 定性数据的图示方法 定量数据的频数分布表 定量数据的图示方法 用Excel和SPSS作频数分布表和图形 合理使用图表
大小的图形,主要
用于表示一个样本 绿茶 (或总体)中各组成 22%
部分的数据占全部
数据的比例
用于研究结构问题
果汁 12%
矿泉水 20%
碳酸饮料 30%
环形图
(doughnut chart)
1. 环形图中间有一个“空洞”,样本或总 体中的每一部分数据用环中的一段表示
2. 与饼图类似,但又有区别
饼图只能显示一个总体各部分所占的比 例
D
E
生成频数分布表
(定性数据)
【例】一家市场调查公 司为研究不同类型饮料 的市场占有率,对随机 抽取的一家超市进行调 查。下面的表是调查员 随 机 观 察 的 50 名 顾 客 购买的饮料类型记录。 生成一张频数分布表, 观察不同类型饮料的销 售分布状况
使用Excel数据透视表数计数
(pivot table)
第1步:选择【数据】菜单中的【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 第2步:确定数据源区域 第4步:在【向导—3步骤之3】中选择数据透视表的输出位置
。然后选择【布局】 第5步:在【向导—布局】对话框中,依次将“分类变量“(这里
是饮料品牌)连续拖放两次:一次拖至左边的“行”区域 ,一次拖至 “数据”区域 第6步:然后单击【确定】,自动返回【向导—3步骤之3】对 话框。然后单击【完成】,即可输出数据透视表
生成频数分布表
(定性数据)
不同类型饮料的频数分布
定性数据的描述统计量
1. 频数(frequency) :落在各类别中的数据个数 2. 比例(proportion) :某一类别数据个数占全
部数据个数的比值 3. 百分比(percentage) :将对比的基数作为100
而计算的比值 4. 比率(ratio) :不同类别数值个数的比值
【例】某电脑 公司2019年前 4个月各天的 销售量数据(单 位:台)。生成 一张频数分布
表观察销售额 分布的特征
生成频数分布表
(例题分析)
生成频数分布表
(例题分析)
1. 确定组数:组数的确定应以能够显示数据的分布特征 为目的。在实际分组时,组数一般为5K 15。本例 中由于数据较多,可考虑分为10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