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工程技术人员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

道路交通工程技术人员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
道路交通工程技术人员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

道路交通工程技术人员职业标准

(征求意见稿)

目录

第一章总则

加强对交通工程技术人员的管理、确保从事交通工程技术工作的人员达到所需的专业素质、规范职业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制定本《道路交通工程技术人员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1.0.2道路交通工程技术人员是指在交通运输领域从事交通政策、规划与设计、运行与运营及管理、附属设施建设与维护、咨询和研究等的工程技术人员;以确保交通安全和居民的基本出行需求、减少交通所产生的环境负担,促进实现交通运输系统的最优配置为工作目标,具备编制交通与运输规划、设计与运行/运营/养护管理方案等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

1.0.3交通工程技术人员分为两级,即注册交通工程师和注册高级交通工程师。

第二章术语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包括陈述性知识(“是什么”的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如何做”的知识)。交通工程知识,是人脑对客观的交通及其关联系统的主观表征,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

对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经过内化的产物,是个体发展技能的潜能。

工作活动中一组具有特定目标的行为组合。

2.0.5一般工作活动

为了完成核心工作任务所执行的由一个或多个工作活动组成的工作单元。

2.0.6细节工作活动

完成一般工作活动所组成工作单元而执行的特定行动或要素,是细节的工作活动。

第三章执业范围

3.0.1交通政策与法规。

3.0.2综合交通与运输体系规划及专项规划。

3.0.3交通与运输系统设计。

3.0.4综合交通与运输组织及管理。

3.0.5交通运行管理与控制。

3.0.6交通安全、管理、服务设施的工程设计与维护。

3.0.7智能交通与运输系统规划、设计。

3.0.8综合交通系统运行与运营评价、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第四章职业道德

4.0.1守法遵章,奉献社会

在履行工作职责中,遵守国家的法律及有关规章制度,遵守公共道德和社会良知,决心将个人的知识与技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公众利益,充分发挥职业能力,尽其所能实现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最优方案,注重历史、文化与环境保护。

4.0.2尽职履责,诚实守信

忠实于交通工程师的职业,尽己所能地履行职责,支持合法的工作相关活动,保守机密;友好、诚信,不弄虚作假,廉洁自律,在执业范围内从事业务,保证质量,真诚服务,努力达成工作目标。

4.0.3团结友善,客观公正

团结协作,尊重他人,与同一领域人士共享专业知识技能和利益,传承技术经验;保持客观性,能公平、公正地处理问题,致力于交通行业的发展,不利用专业知识与能力谋取不正当的个人利益,维护道路交通工程师名誉。

4.0.4恪守职业,努力创新

忠诚于道路交通工程师职业,接受继续教育,不断精进专业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对科研过程及成果的真实性负责,不断提高个人的职业能力与修养,努力创新,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第五章职业知识

5.0.1公共基础知识

(1)掌握数学及自然科学类(含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等)基础知识;

(2)掌握电子与信息技术类、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类、系统工程学等基础知识;

(3)掌握人文社科类、经济管理类基础知识;

(4)掌握不少于一门外语。

5.0.2专业知识

(1)掌握交通运输系统基本构成(人/货物、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环境、信息、规则等)及其基本概念、基本特性和基本规律;

(2)掌握与交通工程相关的工程基础类专业知识,包括:工程力学与材料类、工程测量与制图类、交通工程学基础、信息与控制工程基础等;

(3)掌握交通系统分析、交通行为学、运输经济学、交通社会学等专业基础知识;

(4)掌握交通系统规划、设计、管理与控制等技术方案的主要内容和流程;

(5)掌握城市规划原理、道路勘测设计、道路工程、控制工程、道路建筑材料、智能交通与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相关知识。

(6)熟悉交通工程相关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规范和相关管理规定。

5.0.3职业法规

交通工程技术人员需要掌握交通运输领域相关的城乡规划、交通安全、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包括:(1)《城乡规划法》

(2)《道路交通安全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法》

5.0.4职业规范

1.规划类

(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

(2)《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规范》

(4)《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5)《环境影响影评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HJ453》

(6)《城市道路交叉口》

2.设计类

(7)《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

(8)《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

(9)《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CJJ129》

(10)《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

(11)《城市客运交通枢纽设计规范》

(12)《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

3.设施类

(1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

(14)《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4.安全类

(1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CD81》

(16)《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B05》

(17)《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JTGB05》

第六章职业技术

6.0.1交通调查和信息收集技术

6.0.1.1掌握大地空间和道路线形及附属交通设施测量工具(包括测距、空间定位、气压高程、坡度测量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6.0.1.2掌握交通工程相关的居民出行调查、问卷调查等手段,进行交通行为调查的技术;

6.0.1.3掌握利用交通流固定检测设备信息收集技术,以及交通移动体定位和移动信息收集技术;

6.0.1.4掌握信号机等交通控制设备的使用方法;

6.0.1.5了解常用的交通环境监测系统构成、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6.0.2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

掌握运用常用数据处理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利用表格、图形等手段,突出交通现象、规律的技术;

6.0.2.2掌握交通工程常用软件使用方法及二次开发原理,以及制图工具和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技术等;

6.0.2.3掌握交通数据统计与分析、数据融合与挖掘基本方法和技术;

6.0.2.4掌握交通运输工程相关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仿真技术及其工具使用方法。

6.0.3需求预测和建模技术

6.0.3.1掌握客运交通出行需求产生-吸引、分布、方式选择、交通流分配及其组合的交通需求建模技术;

6.0.3.2掌握中长期交通需求预测分析技术和短时交通需求预测分析技术;

6.0.3.3掌握货运需求预测技术;

6.0.3.4掌握交通选择行为建模技术;

6.0.3.5掌握交通流建模技术;

6.0.3.6掌握交通网络分析建模技术。

6.0.4方案评估技术

6.0.4.1掌握交通供需平衡评估技术;

6.0.4.2掌握交通供给和服务可靠性的评估技术;

6.0.4.3掌握多因素(安全、效能、环保等)综合评价交通规划、交通设计、管控及服务方案的技术和方法。

第七章职业技能

7.0.1交通政策与法规咨询

掌握交通与运输领域交通政策和标准规范的编制、研究、应用等技能。主要包括:

(1)编制交通与运输领域相关标准、规范等技术性文件。

(2)起草交通与运输发展战略及行业相关政策性文件。

7.0.2交通与运输系统规划

掌握交通与运输系统的需求分析、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专项交通与运输规划及交通影响评价等技能,主要包括:(1)制定综合交通与运输调查方案,组织调查。

(2)分析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进行交通需求预测,综合多方面信息,制定交通与发展目标及实现该目标的步骤。

(3)编制综合交通与运输系统及专项规划和交通影响分析。

7.0.3交通与运输系统设计

掌握交通与运输系统问题分析、解决方案设计及评价等技能,主要包括:

(1)掌握将综合交通规划或其他专项规划方案转化为各种交通方式有机结合的、网络及局部的交通组织设计方法和技术;

(2)掌握综合运用标志标线和工程措施,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方便交通弱者(老年人和残障人士)与行人自行车出行,及多种出行方式通畅出行的交通设施功能、性能和系统优化设计与评价方法。包括:网络交通流组织优化、公共交通优化设计、无障碍通道设计、行人与自行车交通系统优化设计、交通枢纽优化设计、道路交叉口交通优化设计、多路口交通协调设计、交通语言系统(标志和标识)优化设计、交通附属设施布局设计、交通安全设计、交通环境与景观协调设计等。

7.0.4交通运行管理与控制

根据道路交通管理目标和需求,制定交通管理政策与方案,拟定交通控制策略和控制方案,具体包括:

(1)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兼顾效率和环保的目标,制定行车管理与停车管理方案和措施,包括:交通流组织管理、车速管理、车道管理、禁行管理、停车管理等。

(2)制定步行与非机动车交通管理方案和措施,包括:行人过街管理与控制、非机动车交通管理与信号控制。

(3)制定信号控制路口的交通管理方案和措施,包括:标准路口、环形交叉路口、畸形交叉路口的多相位控制等。

(4)制定无信号控制交叉口的交通管理方案和措施,包括:全无控制、主路优先、环形交叉路口等。

(5)制定特殊需求和事件条件下交通组织与管理方案,

包括:重大集会、恶劣天气、突发事件等。

(6)依据路网交通流特征,研究交通系统管理与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及方案。

(7)依据交叉口流量流向及网络交通流分布,制定交叉口及网络交通信号控制方案,包括:单点感应与定时控制、干线协调控制,以及区域协调控制等。

(8)制定城市快速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方案,包括流入管理与控制、流出管理与控制、进出口匝道与衔接道路交叉口协同控制等。

(9)制定交通诱导管理方案。

7.0.5综合交通与运输组织和管理

掌握客运、货运组织基本原则、方法,具备制定与实施组织方案的能力,具体包括:

(1)基于统计和预测货运量,编制货运生产计划以及车辆运行作业计划;

(2)编制货运装卸机械配合工作组织,编制装卸机械化方案。

(3)针对综合交通枢纽开展客流组织管理、内部换乘管理;通过监控平台实现信息发布、信息诱导等服务;针对突发事件开展安全疏散和应急管理。

(4)基于统计和预测客运线路的客流分布,编制客运线路台班及车辆台数配置方案。

(5)进行路面公交、枢纽、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等综合交通流进行综合组织与优化。

7.0.6交通安全、管理、服务设施工程设计与维护

掌握交通安全设施、管理设施、服务设施的施工图设计、施工与维护养护工作,具体包括:

(1)进行道路交通施工图识读和施工现场勘察,熟悉图纸会审程序与主要内容;明确技术标准、质量标准、设计特色等。

(2)针对设计施工图的技术交底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3)熟悉工程构造与材料,能正确选择、级配、检验和应用各种常用建筑材料,列出材料明细表(特殊材料、数量、种类)。

(4)利用测量放线工具做好测量放样和定位工作。

(5)对所有原始资料进行定期整理,会对项目范围内的图纸、文件、竣工资料等各类资料进行整理,并装订成册,归档,保管。

7.0.7智能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数据分析与应用

(1)编制智能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进行系统设计和相关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2)应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开展交通信息检测,熟悉交通信息的实时、可靠传输方法,并应用相应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交通信息融合与数据挖掘等。

7.0.8交通与运输系统综合评估与评价

(1)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针对交通系统及其基础设施新建或改建项目开展交通影响评估,编写评估报告;

(2)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针对交通系统及其设施开展交通安全评估,鉴别事故多发点,并提出改善措施和方案。

(3)对新建或改建交通系统及其工程项目进行后评价。

(4)对客运或货运交通和运输系统进行服务与绩效综合评估。

第八章职业能力

8.0.1注册交通工程师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包括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具体为:

1.一般职业能力

(1)具备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分析并解决复杂交通工程问题的能力。

(2)选择、开发与应用恰当的技术手段、资源、现代工程技术、信息数据技术等,开展实验、数据提取与处理、预测与模拟等。

(3)具备跟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4)具备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5)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6)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2.专业能力

(1)掌握扎实的交通工程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

(2)熟练掌握若干项交通工程职业技能,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3)了解交通工程专业技术发展前沿,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最新技术动态,具有较强的科研和技术创新能力。

(4)能独立或在指导下带领团队完成中小型、一般复杂交通与运输系统的规划、设计、管理、控制,以及评估和咨询工作,辅助完成大型、特殊复杂交通运输系统相关工作。3.职业综合能力

(1)跨职业的专业能力:数学和测量方法应用能力;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应用外语解决技术问题和交流的能力。

(2)方法能力:具备制定工作计划并带领团队实施的能力,收集项目信息并分析筛选,在工作中不断进行校正和调控的能力。

(3)社会能力:具有团队协作、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的能力。在工作中能带领团队共同完成工作,做到管理公平公正,准确判断、自律裁定事物。

(4)个人能力: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法制意识,讲求诚信,爱岗敬业、工作负责、在团队中起到领头人的作用和独特的个人魅力。

8.0.2注册高级交通工程师职业能力

高级道路交通工程师的职业能力包括一般职业能力、专

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具体为:

1.一般职业能力

(1)熟练掌握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分析并解决复杂交通工程问题的能力。

(2)选择、开发与应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技术、信息数据技术等,开展实验、数据提取与处理、预测与模拟等。

(3)熟练掌握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国内外专业学术会议演讲、交流,具备较宽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4)具备团队领导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负责人或主要骨干的角色。

(5)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6)良好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习惯,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2.专业能力

(1)掌握扎实的交通工程理论基础、先进的交通工程前沿技术,具备较强的科研和技术创新能力。

(2)精通若干项交通工程职业技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10年以上),熟练掌握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工程问题的

能力。

(3)能独立带领团队完成大型、特殊复杂交通与运输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管理与控制、评估和咨询工作。3.职业综合能力

(1)跨职业的专业能力:熟练掌握数学和测量方法应用能力;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熟练应用外语解决技术问题和交流的能力。

(2)方法能力:科学制定工作计划并带领团队实施,收集项目信息并分析筛选,在工作中不断进行校正和调控的能力。

(3)社会能力:具备较强的团队写作、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在工作中指导团队完成工作,做到管理公平公正,准确判断、自律裁定事物。

(4)个人能力: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法制意识,讲求诚信,爱岗敬业、工作负责,具备较强的团队领导能力,以及个人魅力。

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

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 第一部分概述 1.1规范设置公路交通标志标线的意义 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是公路交通的重要管理手段,它是通过图形、符号、颜色、文字形式传递规范化信息,为公路上行驶的交通流提供了应遵循的交通法律、将交通管理的命令和要求传递给公路使用者,是管理和疏导交通的重要设施。例如:禁令标志明确交通管理中不被允许的交通行为;部分指示标志指示道路使用者应当采取的交通行为;不同形式的交通标线设置了限制交通流的路权等。这种传递的信息具有法律强制性,是进行执法的法律依据。 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是公路设计、施工、运营和养护管理中,交通工程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否科学合理地设置交通标志标线,直接决定着向公路使用者传递信息的有效性。正确完善地设置公路交通标志标线,不仅能体现道路交通法规和相应的控制管理措施的落实,同时能更大程度上提高公路通行率和有效增强交通安全性。 1.2标志标线设置原则 根据《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规定,使用和设置标志标线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如下: 原则一:公路交通标志标线应传递清晰、明确、简洁的信息,以引起公路使用者的注意,并使其具有足够的发现、认读和反应的时间。 原则二:公路交通标志标线不应传递与公路交通无关的信息,如广告信息等。 原则三: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传递的信息不应相互矛盾,应互为补充。需要说明的是原则三,在标准的使用中,包括公路使用者和管

理者有误解,认为标志和标线表达含义应完全一致,标志的设置要体现在标线上,标线的设置要体现在标志上。一般情况下,这样做最好。但是有些情况下,这样要求可能很难做到或没有必要。如下列一些情况: 情况一:没有设置条件,做不到。在标志和标线的配合使用上,GB5768-2009是有一些建议的,比如,平面交叉口进行停车让行或减速让行控制的,标志和标线应同时设置,但是有些支路是砂石路,没有铺装,无法施划标线。 情况二:标准已经明确了,不要求同时设置。如人行横道,设有信号灯的场所,只设标线。(路面未铺装或积雪等原因,标线设置管理有困难,只设标志。) 情况三:因为管理复杂,要通过标志标线表达相同的管理意图可能做不到,或者标志标线设得很复杂,反而影响驾驶人的理解和设置作用的发挥。如专用车道标志,标准规定是统一的,重点在于驾驶人一看就明白某种车辆的专用车道,不需要反映实际路面上的标线。 图片:机动车车道和非机动车道标志 但是,国家标准GB5768-2009 1总则部分明确指出:当道路临时交通组织或维护等原因,标志和标线信息含义不一致时,应以标志传递的信息为主。这一条不属于原则三范畴。 1.3.公路交通标志标线基本内容 1.3.1分类:公路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规范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规范The Installation Specification for City Road Traffic Safety Facilities 第1部分交通标志 (征求意见稿)

目次 前言 (1) 1范围 (2)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术语和定义 (2) 4标志设置基本原则 (3) 5标志设置要点 (3) 6标志板、支撑方式及安装要求 (8) 7一般道路指路标志的设置 (14) 8城市快速路标志的设置 (20)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规范第1部分交通标志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道路交通标志的结构、尺寸及设置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中心城区内城市道路、各区县政府所在地建成区内城市道路的交通标志设置。 本部分含有相关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基本要求、标志设置要点、标志板、支撑方式及安装要求、一般道路指路标志的设置、城市快速路标志的设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68.2—2009 道路交通标志 GB 50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17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T 18833—2012 道路交通反光膜 GB/T 23827 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 GB51038-2015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 DB510100/T 129.1-2013 道路指路标志系统-第1部分-总则 DB510100/T 129.2-2013 道路指路标志系统-第2部分-一般城市道路 DB510100/T 129.3-2013 道路指路标志系统-第3部分-城市快速路 DB510100/T 129.4-2013 道路指路标志系统-第4部分-一般公路 DB510100/T 129.5-2013 道路指路标志系统-第5部分-慢行交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道路交通标志road traffic signs 在道路上用于交通管理目的并以颜色、形状、字符、图形等向道路使用者传递特定信息的设施。3.2 组合标志 combination signs 两个或两个以上警告、禁令、指示标志布设在同一个版面上的交通标志。 3.3 作业区 work zone 由于道路施工、养护等作业影响交通运行,而进行交通管控的路段。

道路交通图标交通图标大全

道路交通标线高速公路指路标志 禁令标志 警告标志 指路标志指示标志 道路交通标线 中心黄色双实线(严禁车辆跨线或压线行驶) 中心黄色虚实线(实线一侧禁止车辆越线或左转弯,虚线一 侧准许车辆越线超车或左转弯) 双向两车道路面中心线(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在保证安全 的情况下允许车辆越线超车或左转弯) 车行道边缘线(白色实线,用来指示机动车道的边缘,或用 来划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分界) 禁止变换车道线(白色实线) 左弯待转区线(左弯车辆可在直行时段进入待转区,等待左转。 左转时段终止,禁止车辆在待转区内停留)人行横道 左转弯导向线(白色虚线,表示左转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 间的分界) 高速公路车距确认标线(用以提供车辆驾驶人保持行车安全距 离之参考) 1 / 1

1 / 1 直接式出口标线 平行式出口标线 直接式入口标线

平行式停车位倾斜式停车位垂直式停车位 港湾式停靠站(公共客车专用)三车道标线禁止路边长时停放车辆线 禁止路边临时或长时停放车辆线 信号灯路口的停止线(白色实线,表示车辆等候放行的停车位 置) 停车让行线(表示车辆在此路口必须停车让干道车辆先行) 减速让行线(表示车辆在此路口必须减速让干道车辆先行)中心圈(用以区分车辆大、小转弯,车辆不得压线行驶)非机动车禁驶区标线(左转弯骑车人须沿禁驶区外围绕行)

网状线(用以告示驾驶人禁止在该交叉路口临时停车)简化网状线近铁路平交道口标线复杂行驶条件丁字路口导流线

Y型路口导流线支路口主干道相交路口导流线专用车道线(仅限于某车种行驶) 三车道缩减为双车道四车道缩减为双车道四车道缩减为三车道 四车道缩减为双车道三车道斑马线过渡双向两车道改变为双向四车道 双车道中间有障碍四车道中间有障碍同方向二车道中间有障碍

道路交通噪声测量与评价

实验三道路交通噪声测量与评价 一、实验意义和目的 …… 通过本实验,要求达到以下目的: (1)掌握声级计的使用方法; (2)加深对交通噪声特征的全面了解,并掌握等效连续声级、昼夜等效声级、累计百分数声级的概念以及监测方法; (3)结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对所测路段交通噪声达标情况进行评价。 二、实验原理 交通噪声的测量按照GB/T3222-94《声学-环境噪声测试方法》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测试评价量 本实验中采用等效连续声级及累计百分数声级对测试的交通噪声进行评价。等效连续A声级又称等能量A计权声级,它等效于在相同的时间T内与不稳定噪声能量相等的连续稳定噪声的A声级。在同样的采样时间间隔下测量时,测量时段内的等效连续A声级可通过以下表达式计算: 按此定义此量为: (6.1-1)式中:LA:t时刻的瞬时声级; T:规定的测量时间。 当测量是采样测量,且采样的时间间隔一定时,式(6.1-1)可表示为: (6.1-2)式中:LAi:第i次采样测得的A声级; n:采样总数。 累计百分数声级L n表示在测量时间内高于L n声级所占的时间为n%。对于统计特性符合正态分布的噪声,其累计百分数声级与等效连续A声级之间有近似关系: L Aeq≈L50+(L10-L90)2/60 (6.1-3)式中:L10:在测量时间内有10%时间的噪声超过此值,相当于峰值噪声级; L50:在测量时间内有50%时间的噪声超过此值,相当于中值噪声级; L90:在测量时间内有90%时间的噪声超过此值,相当于本底噪声级。 三、实验仪器 AW A6228型多功能声级计、HS5633声级计、AWA6221B型声校准器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尺寸

F o r p e r s o n a u s e o n y s t u d y a n d r e s a r c h n o t f r c o m me r c a u s e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Road traffic signs and matkings (GB5768—1999)

目录

第一篇道路交通标志 (2) 1 2警告标志 (2) 3 4禁令标志 (4) 5 6指示标志 (5) 7 8指路标志 (6) 9 10旅游区标志 (8) 11 12道路施工安全标志 (9) 第二篇道路交通标线 (10) 1 指示标线 (10) 2 禁止标线 (14) 3 警告标线 (16)

第一篇道路交通标志 道路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颜色和文字向交通参与者传递特定信息,用于管理交通的设施。当标志上采用中英两种文字时,地名用汉语拼音,专用名词用英文。 1. 警告标志: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 警告标志的颜色为黄底、黑边、黑图案。警告标志的形状为等边三角形,顶角朝上。

警1 十字交叉警2 T形交叉警3 T形交叉警4 T形交叉警5 Y形交叉警6 环形交叉警7 向左急弯路警8 向右急弯路警9 反向弯路警10 连续弯路警11 上陡坡警12 下陡坡警13 两侧变窄警14 右侧变窄警15 左侧变窄警16 窄桥警17 双向交通警18 注意行人警19 注意儿童警20 注意牲畜

警21 注意信号灯警22a 注意落石警22b 注意落石警23 注意横风警24 易滑 警25a 傍山险路警25b 傍山险路警26a 堤坝路警26b 堤坝路警27 村庄警28 隧道警29 渡口警30 驼峰桥警31 路面不平警32 过水路面 警33 有人看守铁 路道口 警34 无人看守铁 路道口 警35 叉形符号警36a 斜杠符号警36b 斜杠符号警36c 斜杠符号 警37 注意非机动 车 警38 事故易发路 段 警39 慢行警40a 左右绕行

1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说明

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测量提供的地形图 2、沿线规划路网 3、现场踏勘资料 4、主体工程施工图设计图纸 二、设计采用规范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 (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 (3)《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 (4)《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50647-2011); (5)《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 (6)《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 (7)《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 (8)《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2009); (9)《道路交通反光膜》(GB/T18833-2012); (10)《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 (11)《路面标线用玻璃珠》(GB/T 24722-2009); (12)《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GB/T2518-2008); (13)《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热挤压型材》(GB/T6892—2006); (14)《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GB/T16311—2009); (15)《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2006); (16)《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B 25280-2010); (17)《道路交通信号灯》(GB 14887-2011); (18)《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术语》(GA/T 509- 2004); (19)《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式适用规范》(GA/T 527-2005); (2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2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 (2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 三、工程概况 工程全长564.62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为30km/h,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横断面形式为:25m=5m人行道+0.25m路缘带+2×3.5m车行道+0.5m中间双黄线+2×3.5m 车行道+0.25m路缘带+5m人行道。 本项目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等级为C级。 四、设计原则 1. 根据行车速度、道路线形、交通流量、流向和交通组成、道路沿线的状况等,适当确定交通标志和标线等交通设施的设置位置;以道路工程设计为依据,统盘考虑,整体布局,做到连贯性、一致性,满足近期道路交通管理的需求,确保行驶的安全、快捷、畅通。标志的布设应以不熟悉周围路网体系的司机为对象,通过标志的引导,能顺利、快捷地抵达目的地,不允许发生错向行驶。 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是交通管理设施,路上的标志具有法律效力,应按交通管理法规及有关标准,正确、合理地设置。道路交通设施设置不得侵占建筑限界,保证侧向余宽;不应侵占人行道有效宽度和净空高度。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安全设施标准

一、道路交通标志 1、设计原则 交通标志的设置力求做到种类齐全、功能完善,以不熟悉周围路网体系的道路使用者为设计对象,为其提供清晰、明确、简洁的信息,并使其具有足够的发现、认读和反映时间。 2、版面设计 交通标志主要分为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作业区标志、告示标志以及各类辅助标志。由于现行的国家规范和相关规定中主要对指路标志的设置有一定区别,故本标准主要根据国标及现行规范,针对XX市路网特点,对XX市指路标志牌、路名牌及交通标杆进行统一设计。 2.1、版面字高 汉字高宽比一般为1:1(特殊情况下可适当调整高宽比),汉字间距满足有关规范要求,英文(大写)字高为汉字字高的0.3h(h为汉字高度)。 根据以上原则,城市道路行车速度基本为40~70 km/h ,所以指路标志汉字高度选用40cm。当行车速度大于70 km/h时,汉字高度选用50cm。

2.2、版面内容及尺寸 1)按道路的等级划分,指路标志分为以下四类:

A类:城市快速路; B类:城市主干道、放射性主干道和其他一些区域内起主干道作用的次干道组 成的道路网络上的指路标志; C类:除系统道路以外的系统性不强的次干道和双向四车道(含四车道)以上 的交通性支路指路标志; D类:除C类以外的双向四车道以下的生活性支路的指路标志。 各类指路标志的选定及版面内容、尺寸详见参考《XX市交通指路标牌设计》(XX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支路路口指路标志版面设计,图如下: 2)路名牌 考虑到与指路标志版面风格统一的原则,路名牌上均采用中英文对照。 2.3、此次调整增加的内容 1.标志的汉字、拼音字母、拉丁字母、数字等采用道路交通标志字体(简体),中文和拼音字对照。 2.此次增加了分车道标志,

道路交通标线标志

道路交通标线 中心黄色双实线(严禁车辆跨线或压线行驶)中心黄色虚实线(实线一侧禁 止车辆越线或左转弯,虚线一 侧准许车辆越线超车或左转 弯) 双向两车道路面中心线(分隔 对向行驶的交通流,在保证安 全的情况下允许车辆越线超车 或左转弯) 车行道边缘线(白色实线,用 来指示机动车道的边缘,或用 来划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 的分界) 禁止变换车道线(白色实线) 左弯待转区线(左弯车辆可在 直行时段进入待转区,等待左 转。左转时段终止,禁止车辆 在待转区内停留) 人行横道 左转弯导向线(白色虚线,表 示左转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 间的分界) 高速公路车距确认标线(用以 提供车辆驾驶人保持行车安全 距离之参考) 直接式出口标线平行式出口标线直接式入口标线 平行式停车位倾斜式停车位垂直式停车位

港湾式停靠站(公共客车专用)三车道标线禁止路边长时停放车辆线 禁止路边临时或长时停放车辆 线 信号灯路口的停止线(白色实 线,表示车辆等候放行的停车 位置) 停车让行线(表示车辆在此路 口必须停车让干道车辆先行) 减速让行线(表示车辆在此路 口必须减速让干道车辆先行) 中心圈(用以区分车辆大、小 转弯,车辆不得压线行驶) 非机动车禁驶区标线(左转弯 骑车人须沿禁驶区外围绕行) 网状线(用以告示驾驶人禁止 在该交叉路口临时停车) 简化网状线 近铁路平交道 口标线 复杂行驶条件丁字路口导流线 Y型路口导流线支路口主干道相交路口导流线 专用车道线(仅限于某车种行 驶)

三车道缩减为双车道四车道缩减为双车道四车道缩减为三车道 四车道缩减为双车道三车道斑马线过渡双向两车道改变为双向四车道 双车道中间有障碍四车道中间有障碍同方向二车道中间有障碍 立面标记(提醒驾驶人注意, 禁止掉头标记人行横道预告标示 在车道或近旁有高出路面的构 造物)

JTGD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正式版护栏相关知识

JTG+D81-20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正式版) 护栏相关知识 :公路车行道以外,无障碍物,车辆驶出车行道后可以停车或驶回公路的带状区域。 :断面结构形式保持不变并在一定长度范围内连续设置的公路护栏结构段。 :设置于两种不同结构形式或不同防护等级的公路护栏之间、连接平顺、结构刚度平稳过渡的公路护栏结构段。 :设置于公路路侧建筑限界以外的护栏。 :设置于公路中央分隔带内的护栏。 :设置于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处、具有开启功能的公路护栏结构段。 :车辆碰撞后基本不变形的护栏。混凝土护栏是主要代表形式,车辆碰撞时通过爬高并转向来吸收碰撞能量。 :车辆碰撞后有一定的变形,又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护栏。波形梁护栏是主要代表形式,车辆碰撞时利用土基、立柱、波纹状钢板的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 :具有较大缓冲能力的韧性护栏结构。缆索护栏是主要代表形式,车辆碰撞时依靠缆索的拉应力来吸收碰撞能量。 :设置于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停车区出口处的分流鼻端、收费岛头,或者护栏端部等,可以减缓冲击,降低碰撞车辆和车内人员伤害的设施,主要形式有防撞端头、防撞垫等。 :设置于护栏的迎车流方向起点,和护栏连接在一起,对碰撞车辆车辆起阻挡、缓冲和导向作用的设施。 :设置于公路交通分流处的障碍物或其他位置的障碍物前端的一种缓冲设施,车辆碰撞时通过自体变形吸收碰撞能量,从而降低乘员的伤害程度。防撞垫可分为可导向防撞垫和非导向防撞垫。 :分隔双向或同向交通,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车辆和行人等的设施。 渡设计;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处必须设置开口护栏。 0.75kN/m,作用在栏杆扶手上的竖向力标准值应采用1.0kN/m。 PDF page26-36 6护栏和栏杆 6.1一般规定 6.1.1公路路侧或中央分隔带应通过保障合理的净区宽度来降低车辆驶岀路外或驶入对向车行道事故的严重程度。净区宽度计算方法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计算净区宽度得不到满足时,应按护栏设置原则进行安全处理。 6.1.2护栏设计应体现宽容设计、适度防护的理念 6.1.3护栏标准段、护栏过渡段、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防撞端头及防撞垫的防护等级及性能,应满足现行《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JTG BO5-01)的规定。需要采用其他防护等级或碰撞条件时,应进行特殊设计并经实车碰撞试验。 6.1.4护栏的任何部分不得侵入公路建筑限界。 于公路土路肩内。应根据路侧护栏和缓冲设施需要的宽度加宽路基或采取其他措施。 61.6中央分隔带护栏应与中央分隔带内的构造物、地不管线相协调。 90%),或路侧护栏立柱外侧土路肩保护层宽度小于规定宽度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通用版)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refers to ensuring the smooth and effective progres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production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social and personal safety.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通用版) 路交通安全设施 交通安全设施对于保障行车安全、减轻潜在事故程度,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安全设施系统应具有交通管理、安全防护、交通诱导、隔离封闭、防止眩光等多种功能。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包括:交通标志、路面标线、护栏、隔离栅、照明设备、视线诱导标、防眩设施等。 1.交通标志 道路交通标志有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道路施工安全标志、辅助标志。设置交通标志的目的是给道路通行人员提供确切的信息,保证交通安全畅通。高速

公路上车速高,车道数多,标志尺寸比一般道路上的大得多。 2.路面标线 路面标线有禁止标线、指示标线、警告标线,是直接在路面上用漆类喷刷或用混凝土预制块等铺列成线条、符号,与道路标志配合的交通管制设施。路面标线种类较多,有行车道中线、停车线竖面标线、路缘石标线等。标线有连续线、间断线、箭头指示线等,多使用白色或黄色漆。 3.护栏 护栏按地点不同可分为路侧护栏、中央隔离带护栏和特殊地点护栏3种;按结构可分为柔性护栏、半刚性护栏和刚性护栏3类。公路上的安全护栏既要阻止车辆越出路外,防止车辆穿越中央分隔带闯入对向车道;同时还要能诱导驾驶员的视线。 4.隔离栅 隔离栅是高速公路的基础设施之一,它使高速公路全封闭得以实现,并阻止人畜进入高速公路。它可有效地排除横向干扰,避免由此产生的交通延误或交通事故,保障高速公路效益的发

道路交通标线大全及图解

道路交通标线大全及图解 时间:2013-11-14 23:34:24 来源:MSN汽车编辑:gc7c 新手必读:道路交通标线大全及图解。 白色虚线和实线 通常道路交通标线都以白色居多,其中白色虚线是分隔同向行驶的车道,可以进行越线变道等操作;而白色实线则不允许越线行驶,常常作为白色虚线的延长线在交叉路口前出现,或是分隔路边的停车区域。 黄色实线

黄色实线用来区分不同方向的车道,一般画在马路正中间,车道多的路面上就是双黄线,车道少的路面上则用单黄线。而无论单黄线还是双黄线,均严格禁止车辆跨越,因此压线行驶、超车或者掉头等都是不允许的。一旦违规,就等着被罚款吧。 黄色虚线

黄色虚线也是为了区分不同方向的车道,通常设置在较为狭窄的路面上。而不论单黄线还是双黄线,只要是虚线,就可以越线借道超车或掉头,当然必须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 虚实线 在匝道、桥梁前后并入主路的地方常常会出现白色或黄色的虚实线,虚线一侧的车辆允许临时越线超车或掉头转弯,而实线一侧的车辆则不能允许压线,否则即属违章行为。 减速提示线

通常在路口或学校门口等地的路面上,常常会出现提醒车辆减速的标线或标识,样式颇为丰富,并不单一。 导流线

导流线也是出现在路口、匝道或掉头车道的指示标线,引导车辆按规定的线路行驶。但很多驾驶者误以为这是停车区域,其实导流线覆盖的地面是不能随意压线或越线行驶的,也不能在区域内停车。 导向指示线 这应该是最简单的道路标线了,但很多驾驶者应该都走错过车道,有的车辆或许没有看清地上的标线无意间走错了车道,或许发现走错了车道于是强行跨越实线“加塞儿”转回正确车道……总之都是违章行为,罚款扣分一个都不会少。 停止线

道路交通噪声

交通环境影响分析课程实验调查报告 道路交通噪声调查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道路噪声调查报告 一、实验目的 掌握噪声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及噪声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滏西南大街上行驶车辆噪声的测量,来获得该道路上的车辆噪声级,并检验其是否符合噪声容许标准。 二、调查地点、时间和人员 1.时间:2010年5月5日下午5:00~5:50 2.地点: 3.实验人员: 三、行驶噪声的构成及标准 1.行驶噪声主要由动力噪声和轮胎噪声两部分构成。 ○1动力噪声 车辆动力噪声主要指动力系统辐射的噪声。发动机系统是主要噪声源,包括进气噪声、排气噪声、冷却风扇噪声、燃烧噪声及传动机械噪声等;动力噪声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发动机的转速,与车速有直接关系,噪声强度随车速增大而增强。此外,车辆爬坡时,随着路面纵坡加大噪声也增大。 ○2轮胎噪声 轮胎噪声是指轮胎与路面的接触噪声,又称轮胎—路面噪声。它由轮胎直接辐射的噪声和由轮胎激振车体振动产生的噪声构成。轮胎

直接辐射的噪声,按其机理主要包括轮胎表面花纹噪声和轮体振动噪声,还有在急转弯和紧急制动时与路面作用下产生自激振动噪声等。轮胎噪声的大小与轮胎花纹构造、路面特性及车速有关,且主要取决于车速,其强度随车速的增大而增大。 2.机动车辆噪声标准 处,此处离路口应大于50m,这样该测点的噪声可以代表两路口间的该段道路交通噪声。 为调查道路两侧区域的道路交通噪声分布,垂直道路按噪声传播由近及远方向设测点测量。直到噪声级降到临近道路的功能区(的

允许标准值为止。 2.测量方法 测量时间可按标准的规定。一般在规定的测量时间段内,各测点每次取样测量10s 的等效A 声级,以及累积百分声级L5、L10、L50、L90、L95。测定时应同时对现场有关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五、 测量数据与评价值 按标准的测点测得的等效A 声级Leq ,dB 及累积百分声级L5,dB,表示该路段的道路交通噪声评价值。将各段道路交通噪声级Leq ,L5,按路段长度加权算术平均的方法,来计算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为评价值。 道路噪声测量数据汇总表 2 如果噪声级为正态分布,噪声污染级可由下式计算: l Np —噪声污染级,dB ; SD l l l l l l l l Np eq Np 56.260/)()(2 9010901050-=-+-+=

道路交通标志大全

道路交通标志大全 警 告 标 志 十字交叉 T 型交叉 T 型交叉 T 型交叉 Y 型交叉 环型交叉 向左急弯路 向右急弯路 反向弯路 连续弯路 上陡坡 下陡坡 两侧变窄 右侧变窄 左侧变窄 窄桥 双向交通 注意行人 注意儿童 注意牲畜 注意信号灯 注意落石 注意横风 易滑 傍山险路 提坝路 村庄 隧道 渡口 驼峰桥 路面不平 过水路面 有人看守 铁道道口 50米 100米 150米 无人看守 铁路道口 叉形符号 斜杆符号 注意 非机动车 事故易发路段

a 左右绕行 b 左侧绕行 c 右侧绕行 慢行注意障碍物施工注意危险禁令标志 禁止通行禁止驶车 禁止 机动车通行 禁止 载货汽车通行 禁止 三轮车通行 禁止 大型客车通行 禁止 小型客车通行 禁止 拖、挂车通行 禁止 拖拉机通行 禁止 农用运输车通行 禁止 二轮摩托车通行 禁止 某轮两种车通行 禁止 非机动车通行 禁止 畜力车通行 禁止人力 货运三轮车通行 禁止人力 客运三轮车通行 禁止 人力车通行 禁止 骑自行车下坡 禁止 骑自行车上坡 禁止 行人通行 禁止 向左转弯 禁止 向右转弯 禁止直行 禁止 向左向右转弯 禁止直行 和平向左转弯 禁止 直行和向右转弯 禁止掉头禁止超车 解除 禁止超车 禁止车辆 临时或长时停放

禁止车辆 长时间停放 禁止鸣喇叭禁止宽度限制高度限制质量限制轴重 限制速度解除限制速度停车检查停车让行减速让行会车让行 指示标志 直行向左转弯向右转弯直行和向左转弯直行和向右转弯向左和向右转弯 靠右侧道路行驶靠左侧道路行驶 立交直行和 左转弯行驶 立交直行和 右转弯行驶 环岛行驶 单行路 (向左或向右) 单行路 (直行) 步行鸣喇叭最低限速干路先行会车先行 人行横道右转车道直行车道 直行和右转 合用车道 分向行驶车道 公交线路专用车 道 机动车车道机动车行驶非机动车行驶非机动车车道允许掉头

噪声标准

噪声标准 发布时间:2003-12-03 09:28:54文章来源: 噪声对人的影响与声源的物理特性、暴露时间和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所以噪声标准的制定是在大量的试验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的,主要考虑包括保护听力、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人们对噪声的主观烦恼度和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等方面,对不同的场所和时间分别加以限制。即同时考虑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性。 (一)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right]][[image1]][[/right]] 以保护听力而言,一般认为每天8小时在80分贝以下听力不会损失,而在声级分别为85分贝和90分贝环境中工作30年,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调查,耳聋的可能性分别为8%和18%。在声级70分贝环境中,谈话感到困难。干扰睡眠和休息的噪声级阀值白天为50分贝,夜间为45分贝,我国提出的环境噪声允许范围见表5-4-1。 环境噪声制订标准的依据是环境基本噪声。各国大都参考ISO推荐的基数(例如睡眠为30分贝),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和室内噪声受室外噪声影响的修正值以及本国具体情况来制订。(见表5-4-2、表5-4-3和表5-4-4)。 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在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于1982年颁布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82),将城市按不同社

会功能划分为六类区域,规定各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标准。在总结十年的执行情况后,1993年该标准经修改后重新颁布(GB3096-93),见表5-4-5。 该标准还规定,位于城郊和乡村的疗养院、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严于0类标准5分贝(A)执行;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1类标准执行;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的背景噪声(指不通过列车时的噪声水平)限值按4类标准执行;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超过标准值的15分贝(A)。 表5-4-1我国环境噪声允许范围(单位:分贝) 表5-4-2 一天不同时间对基数的修正值(分贝) 表5-4-3 不同地区对基数的修正值(分贝)

道路交通标线图解(支持直接打印)

道路交通标线图解(支持直接打印) 标线的分类及功能 一、道路标线按设置方式分为3类; 1、纵向标线一沿道路行车方向设置的标线。 2、横向标线一和道路行车方向成直角的标线。 3、其他标线一字符标记或其他非普通标线状形式标线。 二、道路标线按形态分为4类。 1、线条一标划于路面、缘石或立面上的实线或虚线。 2、字符标记一标划与路面上的文字、数字及各种图像符合。 3、突起路标一安装于路面上,用于标志车道分解、边缘、分合流、弯道、危险路段、路 宽变化、路面障碍物位置的反光或不反光体。 4、道路边缘轮廓标一安装于道路两侧或中分带上,用以指示道路的方向、行车道边界轮 廓的反光柱 三、道路标线按标划方式分为7类: 1、白色虚线一划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同向行驶的交通流或作为行车安全距离标示线; 划于路口时,用以引导车辆行进。 2、白色实线一划于路段中时,要以分隔同向行驶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或分隔普通机动 车和专用车道﹙如公交车和多乘客专用道﹚,或指示行车道的边缘;设于路口时,作为停止线或用作不可换道车道线。 3、双白虚线一划于路口时,作为减速让行线。 4、黄色虚线一划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划于路侧或缘石上时, 用于禁止车辆长时在路边停放。 5、黄色实线划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划于路侧或缘石上时, 用以禁止车辆长时或临时在路边停放。 6、双黄虚线一设于路段中时,作为行车方向随时间改变的可逆车道线。 7、黄色虚实线划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黄色实线一侧禁止车 辆超车、跨越或回转,黄色虚线一侧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准许车辆超车、跨越或回转。 四、标线的颜色。 标线的颜色主要是黄色和白色,还有一些表达特殊意义的颜色,如红色、蓝色以及黑色线条。 1 2 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在促进公路整体工程质量显著提升的基础上,有助于为帮助司乘人员及时的预见公路方向的变化和掌握实时的路况,行车舒适性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有效的强化,各种交通事故也能够及时的预见,进而促进了公路安全性和时效性的显著提高。 1关于公路交通标志的具体设计 1.1概述 顾名思义,公路交通标志设计,实际上是通过语言文字以及具体的符号和图片等多种形式,或者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向行人以及车辆驾驶人员传递各类需要警惕和知晓的信息,并且借助公路沿线标志牌,对车辆驾驶人员和行人提供一定的引导和教育,甚至是警告和管制,因此,这类公路交通标志是隶属于交通安全设施的一种,属于交通附属设施。实践证明,通过对交通标志牌的合理设计及配置,往往可以有效促使公路的通行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交通堵塞以及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由于设计的多样性,往往也可以提升整体公路的外在形象,提高美观性。因此,在具体的设置交通标志过程中,必须要坚持通俗易懂、醒目以及公众满意的设计原则。 1.2公路交通标志的具体设计 公路交通标志的具体设计过程中,往往需遵循一定的工序。首先,

如果是在同一个地点,对多种标志进行相应的设计以及设置,可以选择在一根标志性的柱子或者新建柱子上进行交通标志的安装,在安装的过程中,交通标志往往不允许超过四种,如果种类多了,反而需要行人及驾驶员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辨别,由此不但给出行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且极易诱发交通事故,因此数量必须把握好。此外,在设计过程中,必须科学严谨地按照相应的顺序,对于第一根支柱,如果设置了相应的标志牌,则必须对以上标志牌进行科学排序,严禁出现颠倒顺序的情况。此外,标志牌之间不能出现混设的现象,即:不能将先行、让行、解除限制等标志混合起来,而是要单独设置。其次,还要注意,为了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标志能够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建议让具体的交通参与者通过感官接受到相应的信号和信息,这就要求交通安全标志必须设计在比较醒目的位置。 2公路交通护栏设计原理与方法 交通护栏作为公路安全设施之一,其设计的原理又体现在防撞机原理层面,以护栏弹塑性变形吸收车辆碰撞能量,保障乘客安全,与其他设施区别,护栏更注重在护栏变形、车辆变形下,防止有严重伤害事故出现。 2.1护栏形式的合理选择 护栏设计中首先要求做好护栏形式的选择,选择中可遵循安全、经济、可靠、美观等原则。常见的护栏形式主要表现为:①普通波形梁护栏。 该类型护栏本身为半刚性护栏,在吸收碰撞能量中主要借助横梁、立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和设计细则在线自测2018年最新

单项选择题 第1题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不得低于() 级。 A、三(Am) B、二(Bm) C、四(SBm) D、一(C) 答案:A 第2题位于桥梁人行道的栏杆从人行道顶面起,最小高度应为() cm。 A、100 B、110 C、140 D、150 答案:B 第3题除特殊情况外,交通标志应设置在公路前进方向的车行道()。 A、上方或右侧 B、右侧 C、上方 D、左侧 答案:A 第4题公路路侧计算净区宽度范围内有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时,事故严重程度为(),必须设置护栏。

A、中 B、无 C、高 D、低 答案:C 第5题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应优先选择()。 A、护栏 B、交通标志 C、主动引导设施 D、隔离栅 答案:C 第6题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应加强与公路()和服务设施、管理设施之间的协调。 A、桥梁工程 B、路面工程 C、隧道工程 D、土建工程 答案:D 第7题护栏防护等级一般分为()个等级。 A、6 B、8

C、3 D、9 答案:B 第8题交通标线应采用()标线。 A、自发光 B、成型 C、反光 D、不反光 答案:C 第9题未设置相应指路标志或警告标志的公路沿线较小平面交叉两侧应设置道口标柱,其颜色应为()。 A、黄黑相间 B、红白相间 C、红色 D、黄色 答案:B 第10题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分离式断面时,行车方向左侧应按()设 置。 A、中央分隔带护栏 B、右侧护栏 C、整体式护栏 D、路侧护栏

答案:D 第11题计算防眩设施的眩光距离采用()m A、100 B、80 C、120 D、160 答案:C 第12题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应进行() A、技术设计 B、技术设计 C、结构设计 D、功能设计 答案:B 多项选择题 第13题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必须与公路土建工程() A、同时设计 B、分期实施 C、同时施工 D、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答案:A C D 第14题护栏设计应体现()的理念

道路交通安全技术措施

道路交通安全技术措施 道路交通安全技术包括道路交通安全设计技术、道路交通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道路交通安全救援技术3大类。 1.道路交通安全设计技术 通过设计来从源头上减少事故发生,是保障交通安全的最佳手段。道路交通安全设计技术包括道路线形设计、路面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 道路线形设计要考虑线形与地区的土地利用相协调,同时要使道路线形连续、协调,并能满足施工、维修管理、经济、交通等各方面的要求。 为保证安全,路面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平整度和粗糙程度。路面的平整度直接影响到行车平稳性、舒适性、轮胎磨损程度等;为防止产生汽车滑水现象,路面还需保持一定的粗糙度。 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应以《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1999)、交通部行业标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施工技术规范》(JTJ074—1994)为依据,设置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系统。其中路侧安全护栏能防止失控车辆冲出路外,碰撞路边障碍物或其他设施,它的设置主要以路侧事故严重度为依据,间断布设,具体布设地点为:路堤填土高度大于3m的路段;路侧有河流、池塘等危险路段;互通立交进出口三角地带及小半径匝道外侧;路侧有需要提供保护的结构物(桥墩、大型标志柱、紧急电话等);路侧护栏最小设置长度为

70m。 2.道路交通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 道路交通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分两大类,一类是基于事故避免的监控与检测技术,一类是基于维护和维修的检修与诊断技术。 基于事故避免的监控与检测技术主要有: 驾驶警报系统。由于驾驶员疲劳或注意力不集中而导致车辆发生事故的情况非常常见。为解决这一问题,可用监视转向盘输入和车辆位置的办法检查驾驶员状态,并通过“刺激”方法给予驾驶员警告,以便及时纠正驾驶员状态,减少事故发生。 视觉增强系统。为使风窗玻璃在雨天保持良好清洁的视野,需采用降水防护薄膜等措施;为解决盲区视野问题,需在现有灯光系统上增加额外措施。 汽车行驶记录仪。汽车行驶记录仪是安装在汽车上,记录、存储、显示、打印车辆运行速度、时间、里程以及有关车辆运行安全的其他状态信息的数字式电子记录装置。这些记录的信息在遏止疲劳驾驶、车辆超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保障车辆行驶安全,提高营运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将为事故分析鉴定提供原始数据。 车辆导行系统。汽车导行系统是一种以GPS为基础的技术扩展。导行系统可根据驾驶员的目的地、交通密集程度及其他环境因素,通过信号站和卫星信号选择最佳交通路线,从而可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道路交通标志(大全图)

道路交通标志(大全图) 直行向左转弯向右转弯直行和向左转弯表示只准一切车辆直行。此 标志设在直行的路口以前 适当位置。 表示只准一切车辆向左转 弯。此标志设在车辆必须向 左转弯的路口以前适当位 置。 表示只准一切车辆向右 转弯。此标志设在车辆必 须向右转弯的路口以前 适当位置。 表示只准一切车辆直行和 向左转弯。此标志设在车 辆必须直行和向左转弯的 路口以前适当位置。 直行和向右转弯向左和向右转弯靠右侧道路行驶靠左侧道路行驶表示只准一切车辆直行和 向右转弯。此标志设在车辆 必须直行和向右转弯)的路 口以前适当位置。 表示只准一切车辆向左和向 右转弯。此标志设在车辆必 须向左和向右转弯的路口以 前适当位置。 表示只准一切车辆靠右 侧道路行驶。 此标志设在 车辆必须靠右侧行驶的 路口以前适当位置。 表示只准一切车辆靠左 侧)道路行驶。此标志设 在车辆必须靠左侧行驶的 路口以前适当位置。 立交直行和左转弯行驶立交直行和右转弯行驶环岛行驶步行 表示车辆在立交处可以直 行和按图示路线左转弯行 驶。此标志设在立交左转弯 出口处适当位置。 表示车辆在立交处可以直行 和按图示路线右转弯行驶。 此标志设在立交右转弯出口 处适当位置。 表示只准车辆靠右环行。 此标志设在环岛面向路 口来车方向适当位置。 表示该街道只供步行。此 标志设在步行街的两端。 鸣喇叭最低限速单行路向左或向右单行路直行表示机动车行至该标志处 必须鸣喇叭。此标志设在公 路的急转弯处、陡坡等视线 不良路段的起点。 表示机动车驶入前方道路之 最低时速限制。此标志设在 高速公路或其他道路限速路 段的起点。 表示一切车辆向左或向 右单向行驶。此标志设在 单行路的路口和入口处 的适当位置。 表示一切车辆单向行驶。 此标志设在单行路的路口 和入口处的适当位置。

城市区域噪声标准

城市区域噪声标准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城市区域噪声标准 Standard of environmental noise of urban area GB 3096-93 代替GB 3096-82 GB 11339-89 本标准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声环境质量而制订。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区域。乡村生活区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引用标准 GB/T1462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 3、标准值 城市5类环境噪声标准值列于下表: 等效声级LAeq dB 类别 昼间 夜间 50 40 1 55 45

60 50 3 65 55 4 70 55 4、各类标准的适用区域 0类标准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位于城郊和乡村的这一类区域分别按严于0类标准5dB执行。 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该类标准。 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4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指不通过列车时的噪声水平)限值也执行该类标准。 5、夜间突发噪声 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5dB。 6、区域及时间的划定 各类标准适用区域由当地人民政府划定 本标准昼间、夜间的时间由当地人民政府按当地习惯和季节变化划定。 7、监测方法 按GB/T 14623执行。 附加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