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噪声的特性
道路工程噪音控制方案怎么写

道路工程噪音控制方案怎么写一、引言道路工程是城市建设和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项目,但伴随着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给周边居民和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道路工程噪音进行有效的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道路工程噪音的特点、影响因素、控制措施和实施建议,旨在为相关管理者和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二、道路工程噪音的特点1. 道路工程噪音具有高强度和长时期的特点,施工机械、交通工具和工人活动都会产生噪音;2. 道路工程噪音具有高频率和低频率的特点,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3. 道路工程噪音具有不稳定性和不规则性的特点,随着施工工艺的不同而变化。
三、道路工程噪音的影响因素1. 施工机械和设备的噪音源:包括挖土机、压路机、混凝土搅拌机等;2. 交通工具的噪音源:包括卡车、挖掘机、推土机等;3. 施工工艺的噪音源:包括钻孔、爆破、抛洒等;4. 施工场地的环境因素:包括地形、气候、周围建筑等。
四、道路工程噪音的控制措施1. 技术措施(1)选用低噪音设备:选择具有低噪音性能的挖土机、压路机、混凝土搅拌机等设备,并进行定期维护和管理;(2)采用隔离和减振措施:在施工场地周围设置隔离带、挡墙等建筑设施,减少噪音传播;(3)合理施工工艺:通过对施工流程的优化调整,减少噪音源的产生和传播。
2. 管理措施(1)制定噪音管控方案:在道路工程的规划和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噪音环境因素,制定合理的噪音管控方案;(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要求施工单位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噪音控制;(3)配备噪音监测设备:配备并使用噪音监测设备,对施工现场的噪音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3. 环境保护措施(1)生态修复和补偿: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影响到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补偿,减少噪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对周边居民进行环境宣传教育,增强他们对噪音控制的意识和参与度。
五、道路工程噪音控制的实施建议1. 合理规划和设计:在道路工程的规划和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噪音环境因素,制定合理的噪音管控方案;2.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对施工现场的噪音进行积极管理和控制,提高施工企业的自律性和管理水平;3. 加强监督检查: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道路工程噪音控制的监督检查,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和整改;4. 完善法律法规:相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改进有关道路工程噪音管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公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及预测方法分析

公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及预测方法分析公路噪声是城市环境中不可忽视的污染源之一,它不仅给居民带来不适感,还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潜在的风险。
对公路噪声环境影响的评价及预测方法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公路噪声的特点、影响因素、评价方法和预测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一、公路噪声的特点公路噪声是指由于汽车行驶时引起的机械声和空气动力噪声。
其特点包括频谱广、持续性强、变化快、影响范围大等。
具体来说,公路噪声频谱分布在20Hz-5kHz之间,主要集中在500Hz-2kHz,这与人耳的感知特性相吻合。
公路噪声的持续性很强,尤其是在高速公路等主干道上,24小时不间断地产生噪声。
由于汽车运行速度快、数量大,公路噪声的变化速度也较快,瞬时噪声水平可能会出现较大波动。
由于影响范围大,公路噪声容易扩散至周围居民区,给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二、公路噪声影响因素公路噪声的影响因素包括交通流量、车辆类型、速度、路面条件、周围环境等。
交通流量是决定公路噪声强度的关键因素之一,流量大的主干道和快速路噪声通常会更高。
不同类型的车辆产生的噪声也有所不同,如卡车、摩托车等噪声相对较大。
车辆行驶速度也会对噪声水平产生影响,通常速度越快,噪声级别越高。
路面条件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公路噪声的产生和传播,平整的路面和新型的减震材料能有效减少噪声产生。
周围环境,如建筑物、地形等也会对公路噪声的传播产生影响,开阔的区域和高层建筑会减缓噪声传播速度。
三、公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公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方法通常包括主客观评价两种。
主观评价是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受噪声影响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公路噪声的感受和态度。
主观评价的优点在于能真实反映受影响者的感受和需求,但也存在着主观性强、难以定量化的缺点。
客观评价则是通过测量和分析公路噪声水平、峰值等参数,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对公路噪声环境影响进行定量化评价。
客观评价的优点在于结果客观、可比较性强,但存在不能全面反映受影响者实际感受的不足。
3交通噪音讲解

4.调整路网规划与城市规划,合理布置路网 在进行路网规划时,应注意不同功能的道路 之间的配合,应避免主要干道穿越市中心 和文教、住宅区。对噪声特别严重的载重 车,宜辟专用通道,以便集中采取隔音措 施,对于住宅区、居民文教区等特殊区域, 应与交通干线保持一定距离,利用环境自 然衰减来降低噪声。 对于流量大的一些地区,采用立体交叉和自 动信号控制,以保持车辆匀速行驶,降低 噪声。在路幅的布置上,三块板较二块板 或一块板更有利于。
2.控制噪声源:针对我国车辆状况,首先是 改善机动车辆的构造,对进气排气采用高 效率消声器,对发动机用附加隔声罩。 3.改善运行状况:采用合理的交通管制与自 动控制技术,保证交通畅通。合理地控制 交通流量,特别是限制载货车的流量,可 有效降低交通噪声。在限制车流量的同时, 还应限制车速,尽可能减少加速、减速、 喇叭、制动的噪声。如采取禁止行驶车辆 鸣笛等交通管制措施;通过改善道路状况, 提高路面平整度来降低振动与摩擦噪声。
第三节 噪声污染
噪声的强度用声级表示,单位为分贝(dB)。 声级为30~40分贝是比较安静的正常环境; 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 70分贝以上就会造成心烦意乱,精神紧张,影 响工作; 在90分贝以上,人们就难以忍受,长期处在这 种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导致其他疾病。
车辆运行产生的噪声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 机动车辆的发动机、嗽叭和排气装置,以 及车轮与路面间的摩擦都会产生噪声。道 路交通噪声具有声源流动性大、影响面广 和声量起伏悬殊的特点。在高速公路上, 汽车昼夜高速行驶,交通量又大,产生的 噪声干扰特别严重。 距离主要干道5米处的交通噪声,通常 高于70分贝,属于吵闹范围。交通噪声防治 主要是控制噪声源(如给车辆安装消声设 备)和采取各种隔声设备。许多国家都制 定了有关控制噪声污染的法规。
浅谈城市交通噪声特点与防治

浅谈城市交通噪声特点与防治摘要:交通噪声严重影响人的健康,所以我们应该尽量降低交通噪声,但是随着城市机动车辆数目增长,交通噪声日趋严重,已成为城市的主要噪声。
如何降低交通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已成为一个非常严峻且紧迫的问题。
关键词:交通噪声特点防治前言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已经同大气污染、水污染和生活垃圾排放一样,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公害。
而交通噪声已经成为影响最广泛的一种环境噪声。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和城市间交通的日渐繁忙,道路交通噪声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国内研究人员已开始研究交通噪音对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并争取早日在道路建设及维护过程中加以考虑[1]。
1、城市交通噪声现状在我国,城市噪声主要来源于交通噪声。
经过多年的治理整顿,目前仍有1/5的城市交通噪声环境超标[2]。
近年来,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和区域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主要有5点原因。
一是噪声源控制和治理工作得到重视,一些城市对施工噪声、工业噪声严格管理,降低了工业噪声源和施工噪声源的影响范围;二是噪声达标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三是城建改造工作卓见成效,全国大部分城市加大了市政建设的投入,通过对主要交通干线进行拓宽、扩建,及对城市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工业企业外迁,降低了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强度;四是“安静小区”创建工作取得成效;五是各城市重视控制噪声的法规建设、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行统一监管,进一步强化了建筑施工噪声和对社会生活噪声的管理,突出控制交通噪声。
虽说国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和区域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是现实还是不容乐观,城市交通噪声现状依然严峻。
2、城市交通噪声的来源有机动车发动机壳体的振动噪声、进气声、排气声、喇叭声、制动声以及轮胎与路面之间形成的噪声。
机动车在低速运行时,以发动机壳体的振动噪声为主;在高速运行时,轮胎噪声就上升为主要噪声。
交通噪声主要由动力噪声和轮胎噪声两部分构成。
道路交通噪声评价指标

道路交通噪声评价指标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道路交通噪声已成为城市环境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道路交通噪声对居民的身心健康、生活品质、工作效率等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对道路交通噪声进行科学评价,可以为噪声控制和城市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将介绍道路交通噪声评价的主要指标。
一、声级(dB)声级是评价噪声强度的基本指标,常用单位为分贝(dB)。
分贝是相对单位,用于表示两个声压级之间的比值。
道路交通噪声的声级通常在60-80dB之间,高峰期甚至可超过85dB。
声级越高,噪声强度越大。
二、频谱特性(dB)频谱特性描述了噪声在各个频率上的能量分布情况。
道路交通噪声的频谱特性通常呈现出低频段能量较高的特点,尤其在车辆加速、刹车时,低频噪声更为明显。
频谱特性的评价可以帮助确定噪声源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三、持续时间(小时)持续时间指的是噪声源持续存在的时间长度。
道路交通噪声的持续时间一般以小时为单位进行评价。
长时间的交通噪声会对人体产生更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夜间休息时。
四、频率特性(Hz)频率特性是描述噪声波形的重要指标之一,用于表示噪声波形中各个频率成分的分布情况。
道路交通噪声的频率特性通常呈现出较宽的频带特性,包括低频、中频和高频成分。
频率特性的评价可以帮助了解噪声源的特点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五、响度(sone)响度是评价噪声对人耳听觉的主观感受的指标。
响度与声级和频率特性相关,用于反映噪声对人耳的刺激程度。
道路交通噪声的响度通常较高,会对人的听觉感受和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六、噪声等效指数(NEI)噪声等效指数是综合考虑噪声强度、频谱特性、持续时间等因素的一个评价指标。
它通过对各项指标进行加权计算,得出一个综合的评价值,用于比较不同噪声源之间的差异。
道路交通噪声的NEI值可以用于评价不同道路段、不同交通工具的噪声贡献程度。
七、噪声容限(dB)噪声容限是指人们能够接受的噪声强度上限。
不同地区、不同场所对噪声容限的要求有所不同。
2 公路交通噪声对环境

2 公路交通噪声对环境交通噪声是城市主要污染源之一,相关资料表明,城市噪声50%~70%来自于交通噪声.据调查,全国90%以上城市交通噪声平均声强超过70 dB,且大多数城市噪声污染呈恶化趋势.55 dB以下的低强度噪声对人体并无多大伤害,但超过70 dB的噪声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高速公路车速高、交通量大、大中型车及重型车所占比例较大,所产生的交通噪声对沿线居民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人们长期接触噪声会引起听力损伤,导致噪声性耳聋和爆发性耳聋,在噪声长期作用下会导致中枢神经功能性障碍,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等植物性神经衰弱症候群,对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也有可能产生影响[7-8].对沿线环境的影响也很严重,高速公路两侧200~300 m范围内形成的噪声污染带和汽车尾气形成的大气污染可造成公路两侧森林动物习性发生改变.如鸣鸟的性别比、年龄比发生变化,繁殖率下降等[8].在特定条件下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据初步估计,中国目前有3.0×107人受到公路噪音的影响,其中约2.7×106人在高于70 dB的噪声严重污染的环境中生活[9].公路交通噪声还会影响到公路沿线经济的发展,比如受噪声影响严重的房地产、工厂、商业大厦等的经济效率和生产效率会有不同程度下降[10].有资料[11]表明:公路周围噪声每升高1 dB,土地价值会下降0.8%~1.26%,平均降低0.9%左右.因此,必须重视对公路交通噪声的控制,采取有效的方法与措施,以降低和消除交通噪声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公路交通噪声对植物的影响研究较少,但相关资料表明,汽车噪声振波传至植株和枝叶表层,刺激表层细胞及叶片气孔周围毛细胞,使其无节律收缩或闭合,从而影响枝叶正常蒸腾水分和光合作用,干扰叶片细胞中原生质里的部分酶的分泌作用,以致阻碍代谢机能.研究[12]表明,长期受到噪音影响,植物物种的发病率和丰度都会受到影响.城区密集车辆产生的废气及噪声长期影响植株,有性繁殖的植株受污染后,遗传基因突变成畸形遗传,必然导致物种传统抗病和适应环境性的遗传衰竭与潜能消失,易受病虫侵害[13].3公路两侧大气颗粒物中的重金属污染高速公路两侧大气中重金属浓度从高到低依次是锌、铅、锰、铜、镉和锑.( 2) 大气颗粒物中锌、铅、锰、铜、镉和锑浓度随着车流量增加增加,证明了交通活动是这些重金属的主要来源.( 3) 锌、铜和锰在PM10和10 μm <Da50≤100 μm 的颗粒物中浓度都较高; 铅、锑和镉在PM10中浓度明显高于10 μm <Da50≤100 μm 的颗粒物.( 4) 雨天对公路两侧大气颗粒物中铅、锰、铜、镉、锑含量的影响不大.雨水冲刷使得有些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浓度略有下降( 昌九高速铅、锰、铜、镉、锑) .昌樟高速部分大气颗粒物重金属( 铅、锰) 浓度在雨天会增加,可能是采样时晴天转雨天时刮风使得道路灰尘再悬浮起的.以PM10存在的锌在雨天增加,这可能是因为雨天路面摩擦减小,轮胎磨损产生的颗粒物粒径变小.5) 随着距离高速公路越来越远,各重金属浓度都有下降的趋势,但降低不多,这可能是因为这些重金属主要以PM10存在,迁移能力较好.铅、锑在乡村与在公路两侧大气中浓度相比,明显下降,这可能是因为铅、锑主要来源是交通源,其它金属可能有其它来源.公路交通及其对环境的污染摘要公路交通是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国民经济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道路噪声污染特征分析及其控制技术

道路噪声污染特征分析及其控制技术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交通工具日益增多,道路噪声成为了城市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
道路噪声不仅会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还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控制道路噪声污染是当前城市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道路噪声污染特征分析1. 噪声产生源头道路噪声污染主要由车辆引擎噪声、轮胎摩擦噪声以及行驶过程中产生的空气阻力噪声等构成。
其中,车辆引擎噪声占总噪声的30%左右,轮胎摩擦噪声占比为25%~30%,空气阻力噪声占比在20%~25%之间。
2. 噪声传播途径道路噪声的传播途径有空气传播、隔声墙隔音、隔音地带、障音屏障等控制措施。
其中,空气传播是主要途径,隔声控制措施通常结合采取多种手段进行。
3. 噪声的频率道路噪声的频率一般在50~5000Hz之间,其噪声谱的特点是低频成分比较多,尤其是500~1000Hz之间的噪声频率,其能量占据了总能量的40%~50%。
二、道路噪声污染控制技术1. 道路建设措施(1)隔离带建立隔离带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缓解道路噪声污染的优化措施。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种植带、生态带等多种措施进行隔离带的建设。
(2)隔音墙隔音墙是一种常见的隔声措施,它可以有效地减轻道路噪声的传播,起到了良好的隔声效果。
同时,隔音墙的外观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造型设计,使其具有美观性。
2. 车辆及轮胎技术(1)车辆限速限制车辆行驶速度不仅可以缓解交通拥堵,还可以缩短车辆行驶距离,减小车辆产生的噪声。
(2)轮胎降噪技术在制造车辆时,选用降噪型轮胎,采取降噪技术和降噪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车辆在行驶中产生的噪声。
3. 建筑技术建筑技术提供了一些有效的规避策略,比如选择抗噪材料,对建筑进行隔震处理等。
三、结论道路噪声污染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采取措施进行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道路噪声的形成和传播路径不尽相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隔离带和隔音墙可以有效减轻道路噪声产生的影响,车辆及轮胎技术可以有效的缓解道路噪声的污染;建筑工程技术也可以为道路噪声污染的控制提供多种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噪声

公路工程施工噪声污染问题及其防治措施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然而,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公路工程施工噪声污染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公路工程施工噪声污染的特点及危害1. 噪声污染的特点(1)噪声源多,强度大。
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混凝土搅拌、钢筋切割、焊接等作业均会产生噪声。
这些噪声源强度较大,且持续时间长。
(2)噪声传播范围广。
公路工程施工场地通常位于郊区或乡村,周边环境较为开阔,噪声容易传播至周边居民区、学校、医院等敏感目标。
(3)噪声污染具有时段性。
公路工程施工通常在白天进行,夜晚施工较少。
但白天噪声污染仍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2. 噪声污染的危害(1)影响居民生活。
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会导致居民心情烦躁、睡眠质量下降、听力损伤等问题。
(2)影响生态环境。
噪声污染会对周边的动植物产生影响,干扰其正常生长和繁殖。
(3)影响工程施工。
噪声污染会影响施工人员的作业效率和质量,增加施工事故的风险。
二、公路工程施工噪声防治措施1. 政策法规层面(1)加强立法。
完善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明确公路工程施工噪声污染的防治责任和措施。
(2)强化监管。
加大对公路工程施工噪声污染的执法力度,确保施工单位严格执行相关法规。
2. 技术措施层面(1)选用低噪声设备。
在施工过程中,优先选用噪声低的机械设备和施工工艺。
(2)隔声降噪。
对噪声源进行隔声处理,如采用隔声罩、隔声屏等设施。
(3)吸声减噪。
在施工场地周边设置吸声材料,如吸声板、吸声网等,减少噪声传播。
(4)噪声监测。
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噪声监测,确保噪声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3. 管理措施层面(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避免在夜间和早晨噪声敏感时段进行噪声较大的施工活动。
(2)加强施工人员培训。
提高施工人员对噪声污染防治的认识,规范操作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工程学( Traffic Engineering )
西南科技大学
10-4 道路交通振动的防治
二、道路交通振动量测的标准与防治措施 1、振动量测的标准 城市各类区域铅垂向z振级标准值(dB)
适用地带范围 特殊住宅区 居民、文教区 混合区、商业中心区 工业集中区 交通干线道路两侧 铁路干线两侧
昼间 65 70 75 75 75 80
第十章 道路环境保护
道路环境保护涉及道路运营期间所产生的交通噪声、 废气和振动这三类污染的防治问题。并依据有关规定进 行道路交通环境影响评价,促使道路交通走向可持续发 展之路。
主要内容: 一、道路环境保护概述 二、道路交通噪声的污染与控制 三、道路交通排放的污染物及其防治 四、道路交通振动的防治 五、道路交通环境影响评价
(3)道路交通噪声大小与车流量、车型和车速等 交通运行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
(4)道路交通噪声大小还与传播路径的特性有关。
交通工程学( Traffic Engineering )
西南科技大学
10-2 道路交通噪声的污染与控制
3.交通噪声的危害 (1)噪声引起听力损伤:听觉疲劳、噪声性耳聋; (2)严重干扰人的睡眠; (3)对人体生理系统的影响; (4)对心理的影响; (5)噪声对语言通信的影响。
交通工程学( Traffic Engineering )
西南科技大学
10-1 道路交通环境保护概述
道路交通环境是人们借道路进行交通运输的客观 条件。
道路交通环境保护就是设法减少或防止道路交通 对人类生态平衡的破坏,贯彻以防为主,以治为辅, 综合治理的原则,并开发利用环境,尽可能地改善和 提高道路环境质量,这是交通工程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交通工程学( Traffic Engineering )
西南科技大学
10-2 道路交通噪声的污染与控制
4.道路交通噪声的控制措施
控制噪声的措施,应包括声源、传递途径和接受 者三个方面。
(1)完善道路交通噪声控制标准; (2)合理进行路网规划设计:合理布置线路走向, 合理选择道路结构设施类型和路幅布局; (3)控制噪声源:优化车辆设计,改善交通运行 条件; (4)针对噪声传播途径的降噪措施:在道路与噪 声传播接受点之间设置防声屏障、种植绿化林带; (5)针对受声点的降噪措施。
交通工程学( Traffic Engineering )
西南科技大学
10-3 道路交通排放的污染物及其防治
二、污染物的运动与扩散 三、控制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措施
1、严格执行有关法规,加强环境检测; 2、优化城市土地使用功能布局,合理调整交通规 划; 3、改善路网结构,优化交通组织措施,发展高效 交通系统; 4、加强车辆管理,推进车辆环保设计; 5、道路绿化。
交通工程学( Traffic Engineering )
西南科技大学
10-2 道路交通噪声的污染与控制
2.道路交通噪声的特性 (1)道路交通噪声的分布与道路网的分布一致,
其影响范围主要是道路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居民及其建 筑物等。
(2)道路交通噪声与道路的坡度、路面材料、交 叉口管理方式和路面粗糙度等有关。
交通工程学( Traffic Engineering )
西南科技大学
10-3 道路交通排放的污染物及其防治
道路交通对大气的污染是指交通运输中,车辆排 出的烟、尘和有害气体,其数量、浓度和持续时间都 超过大气的自然净化能力和允许标准,使人和其他生 物蒙受其害。 一、汽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成分、形成及其危害性
交通工程学( Traffic Engineering )
西南科技大学
10-2 道路交通噪声的污染与控制
一、噪声的含义、计量与指标 1.含义 噪声通常指一切频率混杂、呆板、凌乱、对人们 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有妨碍的声音。道路交 通噪声即指由道路交通而产生的这种令人烦躁的声音。 2.计量指标 (1)声功率、声强与声压 (2)声压级及其叠加 (3)频率与频谱
图10-1 碳氢化合物的汽车排放源示意
交通工程学( Traffic Engineering )
西南科技大学
10-3 道路交通排放的污染物及其防治
2、汽车废气的危害性 1)一氧化碳(CO) 2)碳氢化合物(HC) 3)氮氧化合物( NOX ) 4)二氧化硫( SO2 ) 5)铅化合物(Pb) 6)悬浮颗粒物(TSP) 7)光化学烟雾
交通工程学( Traffic Engineering )
西南科技大学
10-4 道路交通振动的防治
一、道路交通振动的产生及其危害 由于载货机动车运行而使地面发生振动,称为道
路交通振动。 道路交通振动是由于地面不平,机动车冲击地面
而发生,沿地面有衰减的传递。对于人主要是通过支 撑面传递的。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是,降低舒适性; 增加疲劳感;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健康和降低身体素 质等。
汽车污染物按其形态可分为固体物(粉尘、烟 尘)、液体(水滴)及其气体(废气)。而汽车废气 确是一种排放部位低,不易扩散的流动源,是大气污 染的主要源头。
交通工程学( Traffic Engineering )
西南科技大学
10-3 道路交通排放的污染物及其防治
1、汽车排放废气的主要污染物成份及形成
汽车废气主要从排气管、曲柄箱及燃料系统中排 放出来,所排放废气中主要有CO、HC、NOX、 SO2、颗 粒(铅化物、黑烟、油雾等)、臭气(甲醛、丙烯醛 等)等。
交通工程学( Traffic Engineering )
西南科技大学
10-2 道路交通噪声的污染与控制
二、道路交通噪声的评价指标
1、响度和响度级
2、计权声级
3、等效A声级
4、统计声级
5、噪声污染级
三、道路交通噪声的来源、特性极其危害 1.道路交通噪声的来源
道路交通噪声主要来自车辆噪声叭声。 城市道路噪声主要来源于喇叭声。
夜间 65 67 72 72 72 80
交通工程学( Traffic Engineering )
西南科技大学
10-4 道路交通振动的防治
2、减振的措施 通常是从震动源、传播以及车体结构、设备等方
面采取对策。 首先应降低道路交通振动强度,如车上安装减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