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替代燃料发展状况与前景
替代燃料在汽车上的应用与发展

02
替代燃料种类及其性质
生物质燃料
01
02
03
生物质燃料的来源
生物质燃料是由植物和动 物废弃物、木材废料等可 再生资源生产的燃料。
生物质燃料的种类
生物质燃料包括生物柴油 、生物气体和生物乙醇等 。
生物质燃料的优点
生物质燃料具有可再生、 低碳排放和减少对化石燃 料的依赖等优点。
氢气燃料
氢气燃料的来源
05
替代燃料在汽车上的发展前景 与趋势
生物质燃料汽车发展前景与趋势
生物质燃料来源广泛
生物质燃料可来源于农业废弃物、林业废弃物、城市垃圾 等,为生物质燃料汽车提供了充足和可靠的能源。
技术逐渐成熟
生物质燃料的生产和使用技术逐渐成熟,生物质燃料汽车 的效率和性能也在不断提高。
环保优势明显
生物质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可被生物质生长吸收,实 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
02
电力燃料具有零排放、可再生能源和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等
优点。
电力燃料的发展挑战
03
电力燃料的储存和配送等方面存在技术和成本挑战,同时电动
汽车的充电基础设施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03
替代燃料在汽车上的应用现状
生物质燃料汽车应用现状
1 2 3
生物质燃料的多元性
生物质燃料具有多元化的原料来源,包括生物质 、废弃物等,这使得生物质燃料在汽车应用上具 有广泛性。
排放控制
由于生物质燃料燃烧产生的排放物不同,需要开发新的排放控制技术以符合环保标准。
氢气燃料汽车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氢气储存与输送
氢气的高能量密度和易燃易爆的性质带来了储存和输送的难题,需 要研发高效的储氢技术和安全输送系统。
代用燃料汽车研发背景、现状及发展趋势

代用燃料汽车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国内发展趋势
2、车用生物液体燃料开发得到重视,非粮生物液体燃料成为根本方向。 “十五”期间,我国建成了总产能为132万t的4家陈化粮燃料乙醇企业, 在9个省市推广使用乙醇含量为10%的车用乙醇汽油(E10)。广西于2007年 建成了年产20万t乙醇的木薯乙醇项目。纤维素乙醇燃料、生物质费托合成 柴油燃料(BTL)、加氢生物柴油(HVO)、藻类生物柴油等第二代生物柴油技 术目前尚处于技术研发阶段。
代用燃料汽车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国外发展趋势
4、新能源汽车开发进展加快,但与实现产业化有一定距离。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期间,我国汽车企业和科研
机构提供了自主研发的一批电池汽车、混合动力客车/轿车、燃料电池 汽车等各种新能源汽车为奥运会和世博会服务。不过,目前我国新能源 汽车发展还存在技术成熟度不够、关键零部件配套缺乏、可靠性和生产 一致性差、市场导人期的成本较高等障碍,使得新能源汽车距离规模化 量产和广泛使用尚有一定距离。
代用燃料汽车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国外发展趋势
4、生物燃料已成为车用替代燃料的最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正在酝酿技 术和产业升级转型。
目前已经实现商业化发展的生物燃料主要包括利用玉米、甘蔗、植物油等传 统粮糖油原料生产的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通常被称为第一代生物燃料(或传统生 物燃料)。2007年,世界主要国家的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产量分别达到约4 000万t 和880万t。近年来,国际社会日益重视发展以农林业废弃物、非粮能源植物、富 油微藻等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燃料技术,主要是纤维素乙醇(丁醇)、加氢生物柴 油(HVO)、生物质费托合成燃料(BTL)、合成醇醚燃料(生物甲醇和二甲醚)、以及 氢燃料等。
车用替代燃料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

车用替代燃料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As of 2021, the global market for alternative fuel for vehicles is rapidly growing, and it's expected to continue expanding over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 This growth is driven by the increasing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government regulations, and the advancement of new technologies. The demand for alternative fuels, such as electric, hydrogen, biofuels, and natural gas, is on the rise as more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and consumers are seeking cleaner and more sustainable options.Electric vehicles (EVs) have gained significant traction in the market due to their zero-emission operation and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battery technology, which has led to longer driving ranges and faster charging times. The declining costs of EV batteries have also made electric vehicles more affordable for consumers, further driving their adoption.In addition to electric vehicles, hydrogen fuel cell technology is also gaining attention as a promising alternativefuel. Hydrogen fuel cells offer the advantage of quick refueling and long driving ranges, making them a viable option for commercial vehicles and long-distance transportation. As the infrastructure for hydrogen refueling stations continues to expand, the market for hydrogen fuel cell vehicles is likely to grow substantially in the coming years.Biofuels, including ethanol and biodiesel, have been in use for many years, and they continue to play a role in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from vehicles. With advancements in biofuel production techniques and the emphasis on utilizing sustainable feedstocks, the biofuels market is anticipated to witness steady growth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Natural gas is another alternative fuel that is gaining attention, particularly in the commercial transportation sector. Compressed natural gas (CNG) and 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 are being utilized in trucks, buses, and other heavy-duty vehicles as cleaner alternatives to traditional diesel fuel. The abundance of natural gas reserves in various regions and the lower emissions associated with its use contribute to its increasing adoption in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Looking ahead, the alternative fuel industry is expected to experience continued growth over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 The advancement of battery technology will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and affordability of electric vehicles, leading to a higher market penet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hydrogen infrastructure and the scaling up of production methods will drive the expansion of hydrogen fuel cell vehicles. Additionally, ongo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biofuel production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natural gas usage will contribute to the overall diversification of alternative fuel options in the automotive market.随着2021年的到来,全球的车用替代燃料市场正在迅速增长,并预计在未来三到五年内继续扩大。
车用燃料的替代技术与应用

车用燃料的替代技术与应用在当今社会,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传统的车用燃料所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寻找和应用替代燃料成为了汽车行业的重要研究方向。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常见的车用燃料替代技术。
电动汽车技术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
电动汽车以电能作为动力源,通过电池储存能量,驱动电动机运转。
其优势在于零排放、低噪音,且电能的来源可以更加多样化,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然而,电动汽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电池续航里程有限、充电时间较长以及电池成本较高等问题。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另一种具有潜力的替代技术。
氢燃料电池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产生电能,为车辆提供动力。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加注氢气时间短,排放物只有水,真正实现了零污染。
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受到了氢气制取、储存和运输等环节的制约,基础设施建设也还不够完善。
生物燃料也是车用燃料替代的重要选项之一。
生物柴油是由植物油或动物脂肪经过加工制成的,具有与传统柴油相似的性能,且可以与传统柴油混合使用。
生物乙醇通常由粮食作物或非粮食作物发酵制成,可作为汽油的替代品。
然而,生物燃料的大规模生产可能会引发粮食安全和土地资源利用等问题。
接着,我们来看看这些替代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
在电动汽车方面,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推出了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市场份额逐年增长。
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出台了鼓励政策,如购车补贴、免费停车、免费充电等,以促进电动汽车的普及。
同时,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在不断加快,为电动汽车的使用提供了更多便利。
氢燃料电池汽车目前在一些特定领域得到了应用,如公交车和物流车等。
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建设加氢站,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运行提供保障。
但由于技术和成本等因素的限制,其大规模推广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生物燃料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
例如,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乙醇生产和使用国,其大部分汽车都可以使用乙醇汽油。
浅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

浅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对传统燃油汽车的依赖程度不断凸显,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替代品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旨在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浅析,以期对读者对新能源汽车有更全面的了解。
一、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能源替代传统燃油的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
纯电动汽车依靠电池储存能量驱动电动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则结合了传统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燃料电池汽车则利用氢气与氧气的化学反应产生电能。
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1. 技术进步:随着电池技术、机电技术和充电设施的不断改进,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逐渐增加,充电时间逐渐缩短,用户体验得到显著提升。
2. 政策支持: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例如提供购车补贴、免费充电设施建设等,为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3. 市场需求: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油价的不断上涨,使得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逐渐增加,市场潜力巨大。
4. 产业链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逐渐形成,包括电池创造、机电创造、充电设施建设等,相关企业的技术实力和产能也在不断提升。
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1. 政策支持持续加大:各国政府将继续出台更多政策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包括提供更多购车补贴、加大充电设施建设力度等,将进一步刺激市场需求。
2. 技术突破:电池技术、机电技术和充电设施技术将继续进一步突破,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将进一步延长,充电时间将进一步缩短,用户体验将不断提升。
3. 成本下降:随着规模化生产的实现,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将逐渐下降,与传统燃油汽车的价格差距将进一步缩小,使得新能源汽车更具竞争力。
4. 市场规模扩大: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下降,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将逐渐成为汽车市场的主流产品。
结论: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替代品,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M15甲醇汽油发展现状及可行性论述

甲醇汽油发展现状及可行性概述一、甲醇汽油行业发展历程1、国外甲醇汽油的发展甲醇最早被人类作为车用替代燃料使用,是在一次世界大战时,那时使用甲醇,主要因为战时能源紧张,参战国把甲醇掺在汽油中使用。
到了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时,甲醇就成了工业国家首选的替代燃料。
美国对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进行开发和应用,重点开发燃烧M85(含甲醇85%)、M100(含甲醇100%)专用甲醇燃料汽车。
1987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及美洲银行,改装500辆福特车,试用M85甲醇燃油,总行程3380万千米,时间长达3年,取得甲醇汽车改装生产的经验。
1995年美国DOE能源研究中心投入12700辆甲醇车试用M85。
后来,由于美国提炼甲醇的主要原料天然气涨价,同时伴随着石油价格的下跌,美国政府结合美国资源情况对甲醇燃料做出了战略放弃,转而扶持乙醇汽油,美国逐渐停止了甲醇汽油的生产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研制甲醇发动机,1979年制定了“用于公路交通运输的醇类燃料”的研究规划,将M15甲醇汽油用于汽车,其间组织过由6家汽车厂生产的一千多辆燃醇汽车投入试运行,并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建立M15汽车加油站,形成全国供应甲醇汽油的网络。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还在中国建立了M100甲醇汽车示范车队。
可以说,德国是至今世界上发展甲醇汽车最有成效的国家之一。
2、我国甲醇汽油的发展我国是在上世纪70年代时开始研究,初期取得了一些进展。
80年代中国科学院在山西省进行了台架测试及道路模拟试验。
90年代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山西省、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联合开展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以后又进行过多次试验,反映良好。
目前,山西省进展较快,有多家企业已正式运营甲醇汽油项目。
陕西省2004年7月颁布实施了三个地方标准,2005年7月,将甲醇汽油产业的发展正式提到日程,并在2009年“全国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洁汽车专委会”上公布,陕西省将从2010年10月1日起全省封闭运行推广甲醇汽油。
国内车用替代燃料的发展前景

( 2)国 内L NGi Z车进入 快 速导入 期 ,城 市公
交车是拉 动 主 力
1 . 1车用天然气 ( C N G、L N G)
(1)国 内cNG汽 车 处 于 快 速 发 展 阶段 ,
2 0 1 2 年 开始 出现 “ 爆 发 式”增 长
2 0 0 8 年 以来 ,经过之前5 年 的推广示范 ,我 国L N G 汽车技术逐渐成熟 ,节能减排优势明显。 基于 目前市场上的柴油和L N G 价格计算 ,相同功
经过 1 9 9 6 — 2 0 0 0 年 在 国 内 的 示范 推 广 ,证 明 率的发动机使用L N G 燃料 比使用柴油可节省燃料
C N G 作为汽车燃料是可行的、成功的 。本世纪以 费用约3 0 %,同时污染物的排放大大降低。2 0 1 2 来 ,国内 C N G 汽车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截 年 ,随着雾霾 天气 的增 多和环 保压 力的增大 ,
站达 ̄ J 1 3 0 1 4 座 ,排名世界第二位 ,仅次于 巴基斯 1 0 0 %;投运 的L N G J ] ] 气站突破6 0 0 座 ,其 中当年 坦 ;平均单站服务车辆6 9 2 辆 ,逐渐接近单站服务 新增2 0 0 余 座 ;平 均单 站服 务车辆 1 3 0 辆。
千辆汽 车 的经济 水平 。
占全 国C N G 汽车保有量的5 6 %。第二梯 队包括河 倍 ,行驶里程大大增加 ;而且加注速度 陕,与气
北 、 陕 西 、河 南 等 8
4 o0
个省市 自治 区 ,C N G
3 o0
汽 车 保有 量 均在 5 万 窿3 0
2 00
辆 以上 。第三梯 队包 2 0
市场分析
甲醇燃料的市场前景分析

甲醇燃料的市场前景分析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替代传统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甲醇燃料逐渐成为了消费者们的关注焦点。
在这背景下,甲醇燃料的市场前景备受关注,本文将结合当前市场现状和趋势,从多个角度分析其市场前景。
一、行业发展趋势首先,从整个行业发展趋势来看,与传统燃料相比,使用甲醇燃料的车辆能够减少尾气排放、提高燃烧效率,具有环保和经济双重优势。
对此,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开发应用环保型燃料,其中也包括甲醇燃料。
目前,上海、北京等地已经率先推广甲醇汽车,并且在甲醇车辆运营方面表现良好,此举也为全国推广甲醇车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支持。
因此,可以看到未来甲醇燃料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也将成为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甲醇燃料的应用现状从目前的市场应用现状来看,甲醇燃料应用主要集中在汽车、发电、工业燃料领域。
目前,国内甲醇汽车普及程度不高,但已有多种型号的车辆上市,并被广泛应用于公交车、出租车、物流运输等场景。
同时,甲醇制冷系统和电力应用也在快速发展,带动了甲醇燃料市场的不断扩大。
在国内,目前电厂和钢厂正着手开发甲醇发电工艺,甲醇燃料的使用不仅能够促进二氧化碳的减排,还能够提升发电的经济效益。
在工业燃料方面,甲醇被作为重要的原料之一,广泛地应用于大量的化工、油脂、纺织、建筑等工业领域中。
三、市场前景分析综上,甲醇燃料市场的前景十分广阔。
从汽车领域来看,国家政策持续积极推进甲醇车辆的发展,预计未来几年,甲醇汽车将逐步取代传统汽油、柴油车,而且在远期内可能会被氢燃料电池车所所替代。
从甲醇制冷系统和甲醇发电产业来看,随着技术日趋成熟和运作成本的下降,也将会逐步取代传统的燃油系统和电力燃料技术,有望成为未来能源领域的重要一环。
此外,在甲醇燃料的应用中,虽然一定的技术壁垒、市场信任等问题仍需解决,但其本身优异的性价比和环保特性已经为其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市场发展中,甲醇燃料必将继续受到广泛的关注,成为不可或缺的环保产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用替代燃料发展状况与前景(1)
近年来,传统能源供应趋紧、温室气体减排压力不断增大,发展替代能源已成为世界共识。
大力发展替代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已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
特别地,交通部门是今后能源需求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发展车用替代燃料是推进能源替代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1、国际车用替代燃料发展趋势
(1)交通部门发展车用替代燃料的迫切性日益增加。
国际能源机构(IEA,2008)预测,在没有重大替代燃料技术突破的基准情景下,2030年世界交通部门的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将分别比2006年增加9.44亿toe和24亿tCO2,分别占同期世界能源总消费增量的18%和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9%,届时交通部门在世界石油总需求中的比重也将增加到57%。
车用替代燃料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政府推动和政策扶持。
欧盟委员会在2007年发布的《能源技术战略计划》中提出要在今后通过开发推广第二代生物燃料、混合动力技术和氢燃料来实现交通部门的低碳化,2008年初又提出2020年使可再生燃料(主要是生物燃料)满足10%道路交通燃料需求的目标。
美国在2007年通过的《能源独立和安全法案2007》中要求可再生燃料使用量在2022年达到360亿gal(约1.1亿t),预计届时将占美国车用燃料的22%。
(2)车用替代燃料的发展进程逐步加快,途径更加多样。
从技术角度看,车用石油燃料的替代途径包括两种:一种是以适应现有车用内燃机为导向、利用非石油资源生产的液、气态碳氢燃料的直接燃料替代;另一种是以革新车用发动机和动力系统为导向、节约或彻底摆脱碳氢燃料的间接技术替代。
预计在2030
年前,传统的车用动力燃料技术体系仍将在道路交通体系中占据主流位置,使得车用燃气、生物液体燃料、煤基和天然气基合成燃料等直接燃料替代成为车用燃料替代的主要选择。
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进步,采用新型动力系统的新能源汽车也在传统燃料替代之外开辟了重要途径,主要包括油电混合动力车、纯电动汽车以及氢燃料电池车。
按照相应的原料和技术特点,各种替代燃料具有不同的节能减排效益,现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3)天然气汽车是目前推广条件最成熟的清洁汽车。
过去十几年来,日趋成熟的天然气汽车技术、相对较低的天然气价格和显著的污染物减排效果推动了天然气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
近几年世界天然气汽车保有量年均增长率超过30%,而亚太地区增长率达到50%。
截止到2008年3月,世界天然气汽车总量超过850万辆,其中大约75%分布在阿根廷、巴基斯坦、巴西、印度和伊朗等5个国家。
据统计,在相同的当量热值条件下,世界各国天然气的价格大约为汽、柴油的30%~60%。
作为技术成熟、资源丰富的清洁替代燃料,车用天然气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但是其未来发展前景从根本上取决于天然气对石油燃料的比价关系。
(4)生物燃料已成为车用替代燃料的最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正在酝酿技术和产业升级转型。
目前已经实现商业化发展的生物燃料主要包括利用玉米、甘蔗、植物油等传统粮糖油原料生产的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通常被称为第一代生物燃料(或传统生物燃料)。
2007年,世界主要国家的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产量分别达到约4000万t和880万t。
近年来,国际社会日益重视发展以农林业废弃物、非粮能源植物、富油微藻等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燃料技术,主要是纤维素乙醇(丁醇)、加氢生物柴油(HVO)、生物质费托合成燃料(BT L)、合成醇醚燃料(生物甲醇和二甲醚)以及氢燃料等。
中国和印度等一些国家目前还积极发展以甜高粱茎秆、麻疯树果实等非食用粮糖油植物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技术;鉴于这些生物燃料的技术成熟度介于传统生物燃料和第二代生物燃料技术之间,有时也被称为第1.5代生物燃料。
大部分研究显示,传统生物燃料在全生命周期内的化石能源替代率和温室气体减排率大约为20%~60%,第二代生物燃料则提高到5 0%~90%。
因此,从资源潜力和能源环境效益角度看,第二代生物燃料被普遍视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国际能源机构(IEA,2007)预测,如果实现了第二代生物燃料的大规模生产应用,2030年全球生物燃料使用量将达到3.3亿toe。
但是,第二代生物燃料的大规模开发应用在技术突破、成本下降以及最优技术产品路线选择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不确定性。
(5)煤基合成燃料发展缓慢,天然气基合成燃料开始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
在国际上,煤基和天然气基合成燃料生产技术都已趋于成熟。
但是,由于煤基合成燃料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的C02排放强度比汽、柴油等石油燃料高1~2倍,所以在国际范围上并没有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目前全世界除南非和中国外,其他国家并没有启动煤制油(CTL)项目。
天然气合成油技术(GTL)既可以高效开发利用分散的小规模天然气田,又能提供超清洁的汽车燃料,近年在经济和环保因素驱动下明显升温。
目前全球已建成了3个商业化气制油项目。
国际能源机构预计,全球天然气合成油产量将继续大幅增加,但有赖于进一步提高能源转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与液化天然气(LNG)的竞争力。
(6)新能源汽车技术进展加快,但性能和经济性有待提高。
近年来随着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技术的显著进展,电动车(EV)已逐步成为近中期的重要技术选项,但仍需要进一步克服行车里程短、动力和可靠性低、成本偏高等障碍。
油电混合动力车(HEV)可显著提高燃油经济性,在城市交通路况下的节油率可达2 0%~40%,目前在欧美已进入商业化发展阶段和主流汽车市场。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综合了油电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汽车两者优势,已处于产业化前期阶段,将为未来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奠定基础。
氢燃料电池车(FCV)具有发动机能源转换效率高、没有尾气污染物和C02排放等优点,被许多人视为最有发展前途的清洁汽车技术解决方案。
但氢燃料电池车的大规模应用有赖于实现低成本的低碳制氢技术(即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制氢技术)、高能量密度储氢技术、长寿命高效燃料电池技术的重大突破,以及完善的加氢站等基础设施。
综合来看,各种车用替代燃料将在技术革新、政策扶持和市场竞争的推动下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和快速发展。
预计油电混合动力车和电动汽车将来主要用于中短途交通,生物燃料和可再生氢燃料未来将成为重型卡车、航运和航空等长途交通工具的最经济可行的替代燃料,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将在中间市场发挥最大作用。
2、我国发展替代能源和车用替代燃料的政策
我国确立了“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以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以优势能源替代稀缺能源”的替代能源发展总体战略,并将重点确定为发展多元化车用替代燃料。
(1)鼓励推广应用天然气汽车。
1999年启动的“空气净化工程清洁汽车行动”和2006年启动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科技计划中都支持研发和推广使用天然气汽车。
2007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天然气利用政策》规定,天然气汽车(尤其是双燃料汽车)是优先类天然气利用方式。
(2)积极发展车用生物燃料。
“十五”期间,我国出台了生产陈化粮燃料乙醇生产和开展车用乙醇汽油试点的扶持政策。
“十一五”期间,我国开始推动生物液体燃料产业转向利用非粮原料。
《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根据我国土地资源和农业生产的特点,合理利用非粮生物质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到2020年,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达到1000万t,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200万t,总计年替代约1000万t成品油。
(3)引导煤制油等煤基燃料有序发展,集中力量建立技术储备。
2008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出通知指出,目前我国煤制油仍处于示范工程建设阶段,不能一哄而起、全面铺开,应坚持通过煤制油
示范工程建设,全面分析论证,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煤制油技术发展主导路线,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再确定下一步工作。
(4)大力研发示范新能源汽车,稳步推进产业化工作。
发展新能源汽车已被视为实现能源环境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突破点。
“十五”以来,科技部设立了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支持国内企业和研究机构重点开发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7年10月颁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并陆续把一批国产新能源汽车纳入了《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准许开展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