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资源现状

合集下载

煤炭资源的分布及工业现状

煤炭资源的分布及工业现状

我国现行资源税费政策存在的问题的建议
(一)构建煤炭企业完全成本 1.完善成本核算制度 2.对煤炭资源价值进行充分补偿 (1)提高部分资源税费标准。 (2)改革煤炭资源税费体系。 3.强化外部性治理成本的提取 (1)改进排污收费制度。 (2)建立环境治理成本合理分担机制。 (3)调整资源税收政策。 (4)完善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 (5)建立衰老煤矿企业转产资金制度。 (6)建立对煤炭资源生产地的补偿机制。
与西方欧美国家较为简明的煤炭资源税费
体制比较,我国的煤炭资源税费则相对较
为复杂。
(1)煤炭资源税。煤炭资源税是一种从量税,现行税率为0.3-5元 /吨。国家作为煤炭资源的所有权人,对经营应税煤炭品的企业、 个人。无论其性质、规模、开采条件、矿藏丰度如何,都要征收资 源税,满足煤炭资源的价值补偿要求。现行资源税己成为我国现阶 段资源价值补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煤炭资源补偿费。资源补偿费实行从价征收,计征依据是煤炭 品的销售收入。征收标准随资源品的种类而异。我国煤炭资源补偿 费的征收主体为采矿权人,征收对象为脱离自然秉赋状态的煤炭品, 但对有利于节约和环保的某些领域,如从废石中回收煤炭品等可以 免缴资源补偿费。从我国资源补偿费的性质和使用方向看,资源补 偿费具有明显的资源耗竭性补偿的性质,体现的是资源的经济价值 和资源的跨代间价值补偿的要求。
• (5)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和安全生产费用。安全生产费按照“企 业所有,政府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管理,专 门用于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提取煤炭企业环境治理恢复保证 金的主要精神是,政府对煤矿环境和矿山生态恢复进行评估后, 按照基本恢复矿山环境和生态功能的原则提出具体的恢复目标和 要求,要求煤炭企业按煤炭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分年预提矿山 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列入企业成本,按照“企业所有,政府监 管。专款专用”的原则缴入地方财政指定的银行账户专款专用。 专项用于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

描述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描述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描述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资源之一,具有丰富的燃料价值。

煤炭资源的分布特征对能源的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资源储量以及开发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东北等地区。

其中,华北地区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主要包括山西、河北、内蒙古等省份。

华东地区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山东、安徽、江苏等省份。

而东北地区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份。

此外,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也有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分布。

总体来看,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南北分布不均衡的特征。

南方地区的煤炭资源较为稀缺,而北方地区的煤炭资源则相对较为丰富。

这种不均衡的分布特征对于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都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二、煤炭资源的资源储量我国煤炭资源的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最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国家之一。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煤炭探明储量已超过1300亿吨,其中,位于华北地区的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拥有绝大部分的煤炭储量。

此外,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煤炭资源总储量已超过5000亿吨,位居世界首位。

这些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为我国提供了强大的能源支撑,为国家的工业发展和民生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在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我国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煤矿开采体系。

煤炭产能持续增长,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煤炭开采的效率逐步提升。

同时,我国也在加大清洁技术的应用和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方面不断探索。

然而,在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环境污染严重等,给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环保要求的提升,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绿色煤炭、清洁煤炭等议题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煤炭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煤炭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煤炭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自然也是煤炭生产国。

随着经济的发展,煤炭工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这篇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中国煤炭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煤炭工业的现状1. 生产规模煤炭工业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其生产规模非常庞大。

截至2020年,中国年煤炭产量约为40.05亿吨,同比增长1.4%。

据统计,中国煤炭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8.5%,其消费量也占全球总消费量的50%以上。

煤炭工业已经成为中国国内资源产业中最大、最具规模的行业之一。

2. 供需格局煤炭供需格局变化也是当前煤炭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近年来,因为国家环保政策的严格执行,煤炭产业在产量方面受到了限制,此外,目前中国的能源占比仍有很大的比例是以煤炭为主。

这使得近年来中国煤炭供需关系呈现了供不应求的态势。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进口煤炭总量达到超过2亿吨,同比增长3.1%,宽口径铁矿石原矿进口量更是同比增长8.2%,但是这种情况在2019年-2020年逐渐得到了缓解。

3. 前景分析随着国家的“煤改气”政策逐渐深入实施,煤炭工业的前景也有了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一些琳琅满目的新技术和新产业也不断涌现。

可再生能源的时代来临,煤炭作为一种传统的化石燃料将逐渐被淘汰,未来煤炭工业将出现重大变革。

但是,在当前中国工业结构体系中,煤炭工业的地位仍然非常重要,煤炭工业也是国家实施“煤改气”战略的重要一环。

二、煤炭工业发展趋势1. 国际影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其能源利用和煤炭消费模式对全球的环境和气候等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国际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能源的关注增加,中国煤炭工业必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通过科技创新来提高效率和减少污染,进一步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2. 技术创新科技创新是提高煤炭工业效率、降低成本和减少污染的关键。

中国政府已经加快了对新能源技术、清洁燃料技术等领域的投入,力图提升中国煤炭产业的技术水平,同时,中国煤炭工业也在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应用。

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国际煤炭行业景气度上升。

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常规能源,也是最廉价的能源。

近年来,全球经济持续增长,石油及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全球煤炭需求快速增长,价格逐步攀升。

国内煤炭需求旺盛。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的高速发展导致了对煤炭需求的大幅度增加,消费逐年递增。

煤炭有效供给不足。

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清理煤矿在建项目,控制新开工项目,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煤炭投资的过快增长,产能扩张速度受到有效遏制。

铁路运力分布不均衡特点决定了区域性煤炭供求关系失衡长期存在。

煤价呈现长期上升趋势。

未来较长时间里,煤炭呈现大体供需平衡,局部地区、部分煤种、个别时段出现供应偏紧的局面。

预计煤炭价格维持高位运行、小幅上扬的趋势。

煤价成本构成机制的理顺,导致煤炭企业开采生产成本的上升;国家资源性产品价格,以及节能环保政策促使煤价上涨,煤炭企业定价权的上升以及其他一些制度性因素也推动煤价长期上扬。

煤炭行业面临大好发展形势。

发展的有利因素主要有:煤炭在能源中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产业政策有利于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煤炭需求持续增长提供了可能;技术创新为煤炭行业发展提供动力。

影响煤炭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有:煤炭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很严峻;政策性增支集中出台,成本面临急剧上升压力等等。

煤炭工业发展的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煤炭布局优化;煤炭总量得到调控;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培育等等。

国内众多煤炭企业已经上市融资并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十五”期间,煤炭工业投资持续增加。

大机遇、大建设、大发展,需要大投入,因此建立有效顺畅宽阔的融资渠道对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煤炭上市公司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煤炭资源整合、资产注入给煤炭上市公司带来了机遇,国家逐步推行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促使煤炭类上市公司再次升值;在做大做强煤炭主业的同时,选择向下游非煤产业延伸,将使发展的空间有效扩大。

中国煤炭行业产能分析报告

中国煤炭行业产能分析报告

中国煤炭行业产能分析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需求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煤炭作为中国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在国内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报告旨在对中国煤炭行业的产能进行分析,以揭示当前行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二、中国煤炭行业产能现状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煤炭行业的产能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煤炭行业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如产能过剩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1. 产能过剩由于长期以来对煤炭行业的重视和投资,中国煤炭行业的产能一度远超实际需求。

大量的过剩产能导致煤炭价格下跌,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2. 环境污染煤炭的开采和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环境,加剧了空气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这也给煤炭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三、产能分析针对中国煤炭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需要进行详细的产能分析,以寻求解决的途径。

1. 调整产业结构为了应对产能过剩的问题,中国煤炭行业需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通过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老旧产能,推动煤炭行业向更加清洁、高效的方向发展,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压力。

2. 拓展国际市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同时也是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之一。

通过拓展国际市场,可以促进煤炭产能的消化。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能源合作,将煤炭行业发展机遇转化为实际效益。

3.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技术创新是提高煤炭行业竞争力的关键。

通过研发新的煤炭开采和利用技术,提高煤炭资源的开采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提高煤炭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发展机遇尽管中国煤炭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存在着一些发展机遇。

1. 能源转型机遇随着能源结构的转型,清洁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加。

作为传统能源之一,煤炭在清洁能源转型过程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只要能够实现清洁煤炭的开采和利用,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发展机遇。

2. 市场需求增长机遇尽管煤炭产能过剩,但是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仍然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

中国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煤炭行业分析报告中国煤炭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背景和概况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家,煤炭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煤炭产业的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影响。

二、煤炭资源和产能情况中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南、陕西等地区。

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煤炭行业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浪费、安全生产风险高、环境污染严重等。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资源整合,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和绿色开采等。

三、煤炭产业链分析煤炭产业链包括开采、运输、储存和利用环节。

在开采环节,由于煤炭资源的限制和环境压力,中国煤矿逐渐走向深部和大型化开采。

在运输环节,由于中国地域辽阔,煤炭的运输成本较高。

在储存环节,中国煤炭企业普遍存在储备能力不足的问题。

在利用环节,中国煤炭的主要消费领域包括电力、钢铁、化工和建筑等领域。

四、行业现状和问题近年来,中国煤炭产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首先,煤炭需求增长放缓,导致煤炭供需矛盾加剧。

其次,煤炭价格波动较大,行业利润下滑。

再次,煤炭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矿难事故时有发生。

此外,煤炭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五、发展趋势和展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煤炭行业将朝着节能减排、清洁煤利用和跨界重组等方向发展。

一方面,中国将加大对清洁煤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和环保水平。

另一方面,中国煤炭企业将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未来,中国煤炭行业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能源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六、投资建议鉴于中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前景,投资者可以关注具备清洁煤技术和装备优势的煤炭企业。

此外,由于煤炭价格波动较大,投资者应注意控制风险,选择稳健的投资策略。

七、结论总之,中国煤炭行业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然而,中国政府和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

中国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煤炭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概述中国煤炭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扮演着支撑能源供应的重要角色。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需求也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然而,近年来,由于环保、能效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压力,煤炭行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变革。

二、市场分析2.供给分析:中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资源分布不均。

主要煤炭产区集中在山西、陕西、河北、内蒙古等省份。

然而,国内煤矿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市场供给充足,导致煤炭价格长期处于低位。

3.价格分析:煤炭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供需关系、环保政策、进出口情况等。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环保力度的推动,煤炭价格呈现下降趋势。

三、政策环境1.环保政策:中国政府通过各种环保政策措施,推动煤炭行业实现绿色发展,减少煤炭的使用量,提高煤炭的清洁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2.能源结构调整:中国政府积极推进能源结构的调整,提倡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这对煤炭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3.产业升级:为了推动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进行新技术研发和装备升级,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四、机遇与挑战1.机遇:中国煤炭行业面临发展机遇。

随着国内经济的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煤炭在能源供应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同时,国家政策环境对煤炭行业提供了积极的支持,推动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

2.挑战:中国煤炭行业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环保政策的加大对煤炭行业带来了压力,迫使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减少煤炭的污染排放。

其次,能源结构调整对煤炭行业的需求造成了影响,煤炭的使用量逐渐下降。

此外,国内煤炭市场竞争激烈,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导致煤炭价格一直处于低位。

五、发展建议1.加强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提高煤炭的清洁利用率和附加值。

2.积极寻求新的市场需求,拓宽煤炭的应用领域,开发清洁煤技术和产品。

3.加强环保治理,推动煤炭行业转型升级。

煤炭产业发展现状

煤炭产业发展现状

煤炭产业发展现状煤炭产业是我国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但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煤炭产业面临着诸多挑战。

以下是当前煤炭产业发展的现状:首先,产能过剩。

由于过去几十年来,我国快速发展了大规模的煤炭产能,导致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大量的煤炭企业在正常生产之外还处于闲置状态,严重浪费了资源和社会财富。

其次,环保压力加大。

煤炭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煤炭产业的环境保护要求,包括限制煤炭开采和燃煤发电的规模等。

再者,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存在产业结构单一、技术装备水平低、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为适应新能源发展和环保要求,煤炭企业需要加快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另外,煤炭行业发展不平衡。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而南方地区却依赖进口煤炭。

由于运输成本等原因,南方地区的煤炭价格较高,给企业和居民生活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最后,煤炭产业面临国际竞争的压力。

随着全球能源市场的开放和自由化,国际煤炭贸易竞争加剧,中国煤炭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在国际竞争中,我国煤炭产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等方式提升竞争力。

总体来看,当前煤炭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环保技术装备水平、加大创新投入、调整煤炭产业布局等。

只有通过转型升级,才能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中国煤炭资源现状
一、我国煤炭资源的地位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

我国能源资源的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将我国煤炭资源与石油、天然气、水能和核能等一次能源资源相比,探明的资源储量折算为标准煤,煤炭占85%以上。

我国能源禀赋并不乐观,主要的一次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炭的储采比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国的一次能源禀赋结构被称为是“富煤,贫油、少气”,但既有的能源禀赋结构造成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绝对比重达到约70%,“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与欧美国家“石油为主,煤炭、天然气为辅,水电、核能为补充”的情况差别显著。

表1 中国主要一次能源探明储量情况
资料来源:BP 世界能源统计数据 世经未来整理
图1 世界各国能源消费结构
表2
资料来源:BP 世界能源统计2007 世经未来整理
根据BP 能源统计,2006年全球煤炭消费比重的平均水平是28%,而我国则高达69%。

未来中国能源供应以煤炭为主的格局短期内无法改变,采用各种清洁、高效的方式优化利用煤炭将是解决能源问题、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最主要途径。

二、我国煤炭资源的主要特点
(一)煤炭资源丰富、人均含量较低
煤炭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

据世界能源委员会的评估,至2006年底,世界煤炭可采资源量达4.84×104亿t标准煤,占世界化石燃料可采资源量的66.8%,世界煤炭探明储量为9090.64亿t,储采比为147年,其中储量最大的前十个国家依次为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澳大利亚、南非、乌克兰、哈萨克斯坦、波兰、巴西,其中,美国、俄罗斯、中国分别占世界煤炭资源已探明储量的27.1和17.3和12.6%。

表32006年底各主要产煤国煤炭资源情况
3 4 5 6 7 8 9 10
中国
印度
澳大利亚
南非
乌克兰
哈萨克斯坦
波兰
巴西
92445
78500
48750
34153
31279
14000
10113
12.6
10.2
8.6
5.4
3.8
3.4
1.5
1.1
48
207
210
190
424
325
90
>500
资料来源:BP能源数据世经未来整理
总体来说,我国的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经济可采储量较少可持续使用年限随着煤碳的加速开采而快速下降。

中国人口众多,煤炭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约为234.4t,而世界人均的煤炭资源占有量为312.7t,中国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0%,美国人均占有量更高达1045t,远高于中国的人均水平。

所谓经济开采储量是指经过勘探可供建井,并且扣除了回采损失及经济上无利和难以开采出来的储量后,实际上能开采并加以利用的储量。

在目前经勘探证实的储量中,精查储量仅占30%,而且大部分已经开发利用,煤炭后备储量相当紧张。

据中国第三次煤田预测资料,埋深在2000米以内的煤炭总资源量为5.57万亿吨。

(二)煤炭品种较多、焦煤相对稀缺
中国煤炭资源的种类丰富,但优质焦煤较为稀缺。

在现有已探明储量中,烟
煤占73.73%、无烟煤占7.92%、褐煤占6.81%、未分种类的煤占11.9%。

烟煤中,储量占据前两位的分别是不粘煤和长焰煤,分别占25.53%和21.59%;焦煤、肥煤、气煤、瘦煤等炼焦用煤的储量较低,这四种煤的总储量只占20.43%,优质的炼焦煤如焦煤和肥煤只占总储量的7.97%。

我国烟煤的最大特点是低灰、低硫,原煤灰分大都低于15%,硫分小于1%。

部分煤田,如神府、东胜煤田,原煤灰分仅为3%一5%,被誉为天然精煤。

烟煤的第二个特点是煤岩组分中丝质组含量高,一般在40%以上,因此中国烟煤大多为优质动力煤。

灰分小于10%的特低灰煤仅占探明储量的17%左右,大部分煤炭的灰分为10%~30%。

硫分小于1%的特低硫煤占探明储量的43.5%以上,大于4%的高硫煤仅为2.28%。

我国炼焦用煤一般为中灰、中硫煤。

中国典型的无烟煤和老年无烟煤较少,大多为三号年轻无烟煤,其主要特点是,灰分和硫分均较高,大多为中灰、中硫、中等发热量、高灰熔点,主要用作动力用煤,部分可作气化原料煤。

图2我国各煤种在已探明储量中的百分比
表4
资料来源:世经未来根据BP能源数据整理
表5
(三)煤炭资源地理分布不平衡
中国煤炭资源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煤炭资源的分布与消费区分布极不协调。

从煤炭资源的分布区域看,华北地区最多,占全国保有储量的49.25%,其次为西北地区,占全国的30.39%,依次为西南地区,占8.64%,华东地区,占5.7%,中南地区,占3.06%,东北地区,占2.97%。

按省、市、自治
区计算,山西、内蒙、陕西、新疆、贵州和宁夏6省区最多,这6省的保有储量约占全国的81.6%。

从各大行政区内部看,煤炭资源分布也不平衡,如华东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的87%集中在安徽、山东,而工业主要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南地区煤炭资源的72%集中在河南,而工业主要在武汉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西南煤炭资源的67%集中在贵州,而工业主要在四川;东北地区相对好一些,但也有52%的煤炭资源集中在北部黑龙江,而工业集中在辽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