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3点避免孩子在幼儿园被喂药
幼儿园喂药注意事项

幼儿园喂药注意事项幼儿园喂药注意事项幼儿园是孩子在学前教育阶段的重要场所,在保证孩子健康和安全的同时,必须注意幼儿的日常服药问题。
以下是幼儿园喂药的一些注意事项,希望对各位家长和幼儿园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首先,幼儿园工作人员在喂药时必须确保准确无误。
在喂药前,应仔细阅读医生开具的处方,了解药物的名称、剂量和服用频次等信息。
喂药时应使用专门的药勺或滴剂器,必要时使用分割器劈开药片。
还应特别注意药物的温度,避免给孩子喂烫药或冷药。
其次,幼儿园工作人员应与家长密切合作,在服药过程中保持沟通和交流。
家长应向园方提供详细的孩子病情和医生指导,以便园方能够正确喂药。
同时,园方在每天的接送中也要与家长交流孩子的服药情况,以便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
同时,幼儿园应加强药品管理,确保药品的安全和使用。
所有的药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明亮、凉爽的地方,并且要远离孩子的可及范围。
药品的存放位置要张贴标签,明确标示药品的名称、剂量、贮存和保质期等信息。
定期检查药柜,严禁过期药品的使用。
此外,幼儿园应加强对喂药过程的监督和记录。
喂药时,应有专人负责,监督孩子的用药情况。
喂药后应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出现异常反应应及时处理并及时与家长联系。
同时,园方应建立喂药记录,详细记录每次喂药的时间、剂量、孩子的反应等信息,以备参考和查询。
最后,幼儿园应加强药品知识和急救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各种常用药品的作用、剂量和不良反应等信息,以便及时处理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突发的药物过敏等情况。
同时,工作人员还需要熟悉常见的急救方法和应对措施,以确保孩子的安全。
总之,在幼儿园中喂药,需要家长和园方的共同努力。
家长要提供准确的病情和医生的指导;而幼儿园工作人员要加强药品管理,保证准确喂药并及时观察孩子的反应。
只有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幼儿园喂药的安全和有效。
幼儿园喂药注意事项

幼儿园喂药注意事项
喂药给幼儿是一项需要谨慎的任务,以下是一些喂药的注意事项:
1. 仔细阅读药品的使用说明以及儿童用药的相关信息。
确保了解到药物的适用年龄、剂量、使用方法等细节。
2. 与家长或医生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过敏情况、其他服用的药物以及孩子对药物的反应情况。
3. 预先准备好所有需要的药物及相关用具,如药杯、针剂、滴剂等。
4. 洗手并佩戴手套,以避免交叉感染。
5. 根据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用准确的工具测量药物。
6. 如果药物需要儿童咀嚼或吞咽,可以与孩子进行游戏或用其他方法鼓励他们配合。
7. 不要把药物混合在食物或饮料中,以免影响药效或造成误解。
8. 如果孩子不愿意服药或出现吐出药物的情况,不要强迫他们,应及时与家长和医生沟通,并寻求解决方法。
9. 药物喂完后,彻底清洁喂药工具,以避免其他疾病的传播。
10. 定期与家长和医生沟通,了解孩子的服药情况和对药物的反应。
请注意,这些建议仅供参考,如果孩子需要服用药物,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操作。
幼儿园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之喂药

幼儿园喂药管理制度及喂药实施情况导语:药品是幼儿日常经常接触的物品。
花花绿绿的药品会让幼儿误认为是糖豆而吃进肚里。
那么,幼儿园喂药管理制度及喂药实施情况呢?佰佰安全网和您一起来看一下!近阶段又是春季感冒多发期,幼儿园吃药的小朋友人数进入了一个高峰期,有些幼儿看见别人吃药也会觉得很好玩也有的幼儿感觉到老师喂药是和老师一次亲近的机会,因此出现有的小朋友在不感冒时也拿一些药来吃。
那么,幼儿园喂药管理制度及喂药实施情况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吧!作为一所日托制的幼儿园,孩子从早到晚都在幼儿园度过,所以如果孩子生病了就必须在幼儿园服药。
俗话说七分治疗三分护理,对于生病的孩子来说在幼儿园的护理是最重要的。
吃药、督促孩子多喝水成了老师时时放在心上的事。
给幼儿服药也要讲究科学和技巧,只有让生病的孩子安全服药,治疗效果才会有保证。
晨检时,经常会有生病的孩子带药来园,需要幼儿园保健医生在午间喂药。
孩子每天需要服用的药物该园实行严格的喂药管理制度,使用晨检卡和喂药登记清单。
早上家长送孩子时在晨检处领卡,健康的孩子就拿蓝卡,如果生病了并且拿了药就拿红卡,并且通过询问家长填写喂药清单,如:孩子患什么病、服药的名称、剂量,有无药物过敏前例,几点在家服过药,需间隔多长时间服药等均需家长在喂药清单上详细填写好。
在登记的同时,保健医生也提醒家长:多给孩子喝水。
体内缺水通常是引发孩子头疼的主要原因。
孩子有了充足的水分,既有利于他的新陈代谢,又可以增加鼻腔的黏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过敏症的出现。
请家长在家里要多给孩子喝些水,尤其是每天早上去幼儿园前以及从幼儿园回家后。
幼儿在园期间老师也会提醒鼓励孩子多喝水。
登记完毕后由保健医生把药附上喂药清单,放到各班药盒子里,喂药时和喂药后,均应将药放在幼儿拿不到的地方。
孩子手持红蓝卡到带班老师那里报到,每个孩子的卡放到所对应的晨检袋里。
这样班里所有的老师都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哪个孩子生病了,哪个孩子是健康的。
幼儿园幼儿在园代服药管理规定

幼儿园幼儿在园代服药管理规定各位家长和幼儿园保教人员:依据《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为加强孩子在幼儿园带药品及服药管理,确保在园儿童身心健康,具体要求如下:一、完善在园儿童药品及服药管理制度(一)建立健全药品及服药管理制度,内容涉及儿童带药管理、服药人员管理、服药记录填写、药品保管等。
(二)园长为本园药品管理及服药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二、加强幼儿园药品及服药管理(一)幼儿园保健室1.不开展诊疗活动。
2.幼儿园保健室不购买储存任何处方药。
3.不以任何理由擅自给服儿童用药{包括成药、汤药、口腔喷洒预防用药、保健品等)。
不允许幼儿园给幼儿集体服药。
(二)带药管理:1.对于带药,原则上只带幼儿当天中午一次药,由班级老师填写 班级管理本》,登记好服药人姓名、服药方法及服药时间,接药人员应认真核对药物登记及药品信息。
2.接药人员将药放到幼儿拿不到的地方,防误食。
3.幼儿自己带药来园,一律不喂。
4.班上不为幼儿存放任何药物,当天带来的药有剩余时要求家长于当天下午接幼儿时同带走,若不愿带走或未带走的药品于当天下午下班前止,由本班老师作遗弃处理并做好登记,次日不得将遗弃药喂幼儿。
(三)服药管理1.服药人员:两名园内工作人员在同时在场给儿童服药。
2.服药过程:服药人员严格按照《 班级管理本》上登记药物信息进行服药,做好查对工作,即查对儿童姓名、药物名称、剂量、服药方法、服药时间等。
对服药信息有疑问时必须跟家长沟通进一步落实。
3.同时服药几种药品时要分别冲服。
严禁混服。
4.服药后管理:服药后,服药人员在服药记录人上签名确认。
对服药幼儿进行全日观察《(包括体温、精神、睡眠、饮食、大小便等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要第一时间通知园长和家长,不得耽误抢救时间。
幼儿园中幼儿服药温馨提示

幼儿园中幼儿服药温馨提示
尊敬的各位家长:
根据《幼儿园关于药品管理及幼儿服药制度》的规定,为了保障幼儿在幼儿园期间的用药安全,由幼儿园保健室的保健医生给幼儿服药,敬请家长配合以下工作:
1. 幼儿如需在幼儿园服药时,请家长把药品交给保健医生后,填写《幼儿园喂药委托书》及《幼儿园幼儿服药登记表》,如有特殊注意事项请务必在喂药委托书上填写清楚。
(如未填写清楚,幼儿园将不承担相关责任)。
2. 家长必须在《幼儿园喂药委托书》上认真填写幼儿姓名、班别、就诊医院、医院诊断、所带药品名称、服用时间、服用剂量、服用方法及服药注意事项,并签署家长姓名。
3. 家长未签字或服用方法不清楚、填写不完整的,幼儿园有权拒绝给幼儿服用。
4. 家长应务必亲自将幼儿需服用药品交到当班保健医生处,并做好相关登记,不得委托他人及幼儿私自带药。
严禁将药品放在幼儿书包内,未进行登记的药品幼儿园一律不给幼儿服用。
5. 需长期服治疗药物的,请出示医生证明。
6. 园内幼儿服药时间分为9:00及15:30两个时间段,请家长自行安排好幼儿在园服药时间,带到园内喂服的药品,须为幼儿当日服用的剂量。
7. 为了保障幼儿服药安全,幼儿园只喂服医院开具的药物,其他药物不在幼儿园喂服,谢谢家长的配合!
让我们家园配作,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环境,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本文仅供参考!)。
幼儿园幼儿服药的注意事项

幼儿园幼儿服药的注意事项1. 简介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们可能会因为感冒、发烧或其他疾病需要服药。
为了确保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家长和幼儿园工作人员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2. 获取医生指导在给幼儿服药之前,首先要咨询医生并获得医生的指导和建议。
不要自行购买和使用药物,以免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3. 详细了解药物信息在准备给幼儿服药之前,了解药物的成分、作用、剂量、适应症和禁忌症等信息非常重要。
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并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
4. 存放药物的安全性药物应该被妥善地存放在幼儿无法触及的地方,以防止幼儿误服。
药物应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远离阳光直射和高温。
5. 警惕过期药物过期的药物可能会降低疗效或产生有害物质,因此绝不能给幼儿服用过期药物。
定期检查药品的保质期并及时清理过期药物。
6. 正确测量药物剂量使用专用药匙或滴管等工具测量药物剂量,避免使用家庭常用的餐勺、小勺等不准确的量杯。
按照医生的指示准确给幼儿喂药,不要随意调整剂量。
7. 服药方法对于不同形式的药物,如口服液、颗粒、片剂等,要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
将药物放入幼儿口中时,切记避免和食物混合,以免影响药物吸收。
8.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在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需要特别关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有些药物可能会相互干扰或增加副作用的风险,因此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明确告知医生其他正在使用的药物。
9. 不滥用抗生素抗生素是一类常用的药物,但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在使用抗生素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在疗程结束后及时停药,切勿随意延长使用时间。
10. 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同药物可能会产生不同的不良反应,如呕吐、腹泻、皮疹等。
如果幼儿出现任何异常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11. 定期体检和咨询医生定期带幼儿进行体检,并定期咨询医生,了解幼儿的健康状况。
只有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们是否需要服药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药物。
12. 家长与幼儿园的沟通家长要及时告知幼儿园的工作人员有关孩子服药的事项,包括服药的时间、剂量、特殊注意事项等。
幼儿园保育要求

祝大家快乐学习、快乐工作, 进步大, 收获多, 成为孩子们喜欢、家长们满意的好老师!
第20页/共35页
幼儿园常见护理方法 (一)测体温: ※ 小儿的体温比成人高,正常体温(腋下)约为36~37.4℃,一昼夜之间 有生理波动。 ※ 测体温最好在进食后半小时、安静状态下进行。 ※ 将体温表水银线轻轻甩到35℃以下。 ※ 测体温前,要先擦去腋窝的汗液,把水银表的水银端放在腋窝中间,注 意不要把表头伸到外边,一般测5分钟即可,测量时间太长、太短都会影响所测量 体温的准确性。 ※ 临床分度:低度发热:
第5页/共35页
3、保育员边分饭、边指导幼儿正确就餐。提醒 幼儿有序安静进餐,干稀搭配,不挑食、不剩 饭、不撒饭。
4、来回巡视,及时添饭:餐具从幼儿正面端送, 不从背后、头上送、避免烫伤。纠正幼儿进餐 姿势。
5、准备餐巾和盛放餐具的盆以及润肤品,注意 餐巾的湿度与温度。
6、照顾体弱儿和进餐慢的幼儿;掌握幼儿进食 量,饭菜要少盛多添;纠正幼儿不良姿势,培
茶杯、毛巾消毒 1、茶杯每天中午下班前、先清洗,再消毒30分钟(每月定 期用洗洁精彻底清洗,尤其杯沿)。下午上班取出茶杯摆放 好,把幼儿餐具消毒。 2、毛巾每天下午下班前打肥皂清洗、漂洗干净,送洗消间消 毒。
第18页/共35页
重点提示:
晨间接待及晨检 饭菜温度及盛饭量:少盛多添。 固定时间喝水,多提醒喝水 户外活动的安全,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活动情况 细心晚检,幼儿不湿衣袖不尿裤,仪表整洁。 晚间接待:争取对每一个孩子有某一个方面的表扬或 肯定。
注意有尿床习惯的幼儿,观察其每次 入睡的排尿规律,勤检查尿床幼儿的 被褥,发现尿湿及时更换。
注意观察幼儿是否睡得安稳、脸部颜 色是否正常、体温是否正常、有无流 鼻血情况等,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幼儿园幼儿家长委托在园喂药须知

幼儿园幼儿家长委托在园喂药须知
1.有需要在园服药的幼儿,幼儿家长可在家里或幼儿园大堂填写好“服药委托书”或服药登记表,与药物一起用袋子装好放在指定的喂药篮里。
保健员会按登记的药量喂药并进行登记。
2.喂服的药量须为当日服用的剂量,千万不要把可服用几天的药量一次性交给保健员;如果当天没有用完的瓶装水剂,家长须在当日取回,若当日内不取回,将自动视为废弃处理。
3.登记服药委托书请您用正楷字在上进行填写,字迹须清晰、工整,写清楚幼儿喂药当天的“日期”、“幼儿姓名”、“药物名称( 请写全药名)”、“每次剂量”、“服药时间”等,同时,还须签上家长您的姓名,如自身原因未能在家长签字栏内签字的,保健员将不予喂药,敬请见谅。
4、按照市保健院的规定,非处方药品 如自包药粉、药片、冲剂、口服液、凉茶等)、外用药、中药、成份/功效/服用剂量不明及储存不便的药品等,班级教师/保健员不予喂药。
如幼儿确实需要进食非处方药,家长可在喂药时间来园帮孩子喂药。
5、请您不要将药品放在幼儿书包内,让幼儿自己服用,否则后果将由您自负。
6、幼儿园不接纳口头委托喂药,当班老师不得接纳孩子的药品。
7、保证委托用药的药品未过保质期,幼儿对委托药物无过敏史,家长已了解所委托药物的毒性、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8、需长期服治疗药物的,请出示医生证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3点避免孩子在幼儿园被喂药
接二连三出现的“喂药事件”,让许多家长难免有些担忧和恐慌,到底怎么做才能避免这样的伤害?优贝乐科学馆为您支了3招:
1、孩子上幼儿园前仔细询问,多和老师交流,了解幼儿园的情况
比如家长询问幼儿园:“我的孩子生病了,我们可不可以把药带到幼儿园去喂,你们是什么样一个制度。
”通过询问情况,家长大概就能了解幼儿园会怎么对待这个问题,就可以事先规避出现“被喂药”这样的情况。
因为如果幼儿园在喂药这个事情上,管理很严格的话,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少。
家长需要多跟幼儿园的老师交流,因为在跟老师交流过程中,可以通过老师的言谈举止等等,看出老师的状态,以及他对待孩子的方式,从这些方面,也能够了解到一些信息,一个负责任的老师,即使幼儿园要求给孩子喂药,老师可能心里也不会接受,所以也可以通过这种交流,了解一下老师及幼儿园的情况,家长也能够有一个相对真实的判断。
2、孩子回到家后家长要多观察,多和孩子互动,增加“心与心”交流
孩子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家长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心理状况和健康状况。
如果出现“被喂药”的情况,孩子多少会有一些反应,家长比较细心的话,可能就会提前看出一些端倪。
现在家长大多很忙,缺少和孩子的互动交流,建议孩子回到家后,家长多和孩子互动,多一些“心与心”的交流,这样会更真实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就不是仅仅看到一些表面现象。
3、多和其他家长交流
比如这次喂药事件,每个孩子的体质不一样,可能同样的药量,有的孩子没什么反应,但有的孩子就会出现一些反应,一旦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家长之间即时交流,可能就会避免比较严重的问题发生。
如果这样的事情出现以后,家长要重视,并且要了解如何去规避。
但据了解,大多数幼儿园都不会擅自给没病的孩子喂药,孩子吃家长带来的药也会严格登记管理,因此,优贝乐科学馆建议家长别把这个问题看得过于严重,不要去“放大”,过于紧张也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理性慎重对待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