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试题-血液系统

合集下载

内科学血液系统习题选择题带答案

内科学血液系统习题选择题带答案

内科学血液系统习题选择题带答案血液及血液检验学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30分)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不见于(D)A.寄生虫病B.湿疹C.猩红热D.急性感染E.过敏反应2.下列疾病可使血小板减少,但哪项除外(E)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脾功能亢进C.再生障碍性贫血D.DIC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3.关于DIC的检查结果哪项是错误的(A)A.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延长B.血小板减少C.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纤维蛋白原降低E.凝血酶时间延长4.下列哪项不支持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诊断(D)A.骨髓增生极度活跃B.粒红两系均明显减少C.白血病细胞以原幼为主D.白血病细胞中有Auer小体E.巨核细胞明明削减5.以下组合中哪项是毛病的(B)A.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以幼稚型巨核细胞为主B.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成熟有血小板形成型巨核细胞为主C.巨核细胞白血病以原始型和幼稚型巨核细胞为主D.慢粒早期以成熟产板型为主E.急性失血以成熟产板型居多6.红细胞计数女性成工钱(A)12A.3.5~5.0×10/L12B.4.0~5.5×10/L12C.5.0~5.5×10/L12D.4.0~6.0×10/L12E.6.0~7.0×10/L7.血红蛋白削减大于红细胞削减见于(B)A.急性失血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恶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溶血性贫血8.重度贫血的血红蛋白含量为(C)A.Hb<90g/LB.Hb<70g/LC.Hb<60g/LD.Hb<30g/LXXX9.染色血涂片中,嗜多色性红细胞增加见于(A)A.溶血性贫血B.巨幼红细胞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先天性贫血E.多发性骨髓瘤10.缺铁性贫血时红细胞形态改变为(E)A.大小不等B.球形红细胞C.染色过深D.嗜多色性红细胞E.红细胞中心染色过浅911.某患者RBC 3.2×10/L,Hb 80g/L贫血最大多是(B)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地中海贫血D.急性失血性贫血E.急性溶血性贫血12.白细胞计数成人正常值为(D)9A.3.0~5.0×10/L9B.3.5~5.5×10/L9C.4.0~6.0×10/L9D.4.0~10.0×10/L9E.15~20×10/L13.淋巴细胞增多见于(A)A.病毒性感染B.化脓菌感染C.寄生虫熏染D.放射病E.血清病14.病毒感染时白细胞分类计数哪项减少(A)A.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嗜酸性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E.以上都不是15.单核细胞明明增加见于(E)A.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B.麻疹C.风行性腮腺炎D.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E,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16.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血涂片中可见(C)A.单核细胞增多B.幼稚单核细胞C.异形淋巴细胞增多D.老练淋巴细胞E.异形单核细胞增多17.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呈现中毒颗粒时,提示(B)A.造血功能障碍B.严重感染C.过敏性疾病D.可能是白血病E.造血功能旺盛18.用于贫血鉴别诊断和疗效观察的敏感指标是(A)A.网织红细胞增多B.红细胞增多C.血红蛋白上升D.红细胞平均体积增大E.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降低19.用于贫血鉴别诊断和疗效观察的敏锐指标是(A)A.网织红细胞增高B.红细胞增多C.血红蛋白上升D.红细胞平均体积增大E.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降低20.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见于(A)A.缺铁性贫血B.尿毒症C.急性失血D.恶性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21.一般成人红细胞比积男性为(C)A.0.30~0.45L/LB.0.37~0.48L/LC.0.40~0.50L/LD.0.30~0.50L/LE.0.40~0.55L/L22.阵发性就寝性血红蛋白尿患者,哪项实验呈阳性(C)A.抗人球蛋白实验B.冷溶血试验C.酸溶血试验D.血红蛋白电泳E.Combs试验23.下列疾病可使血小板减少,但哪项除外(E)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脾功能亢进C.再生障碍性贫血D.DIC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24.血沉不增快见于(C)A.急性细菌性炎症B.多发性骨髓瘤C.DICD.巨球蛋白症E.活动性风湿热25.诊断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最重要的依据为(C)A.骨髓增生极度活泼B.粒红比值为8:1C.原始及早幼粒细胞占80%D.XXX小体E.巨核明显减少26.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细胞削减型白血病的首要搜检是(D)A.全血细胞削减B.外周有有核红细胞C.外周有幼粒细胞D.骨髓搜检,前者出血偏向较轻E.酸溶血实验27.贫血伴轻度黄疸最可能的诊断是(D)A.再生障碍性贫血B.脾功能亢进。

内科学 血液系统 习题 选择题 带答案

内科学 血液系统 习题 选择题 带答案

内科学血液系统习题选择题带答案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不见于急性感染。

2.除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下列疾病均可使血小板减少。

3.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延长不是DIC的检查结果之一。

4.白血病细胞中有Auer小体不支持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
病的诊断。

5.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以幼稚型巨核细胞为主是错
误的。

6.女性成人的红细胞计数为4.0~5.5×10/L。

7.缺铁性贫血是血红蛋白减少大于红细胞减少的原因之一。

8.重度贫血的血红蛋白含量为Hb<___。

9.嗜多色性红细胞增多见于溶血性贫血。

10.缺铁性贫血时红细胞形态会改变,其中红细胞中心染
色过浅。

11.RBC 3.2×10/L,Hb 80g/L的患者最可能是缺铁性贫血。

12.成人的白细胞计数正常值为4.0~10.0×10/L。

13.淋巴细胞增多见于多种疾病。

内科学—血液病学试题及答案

内科学—血液病学试题及答案

内科学(10)—血液病学题型:单选题(共760题0分)1.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分化诱导剂治疗,通常首选下列哪一种(0分)A:小剂量阿糖胞苷B:α-D3C:全反式维A酸D:十三顺式维A酸E:罗钙全正确答案:C解析: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分化诱导剂治疗,通常首选全反式维A酸,缓解率可达85%,其余四种虽然均可有效,但均较差。

2. 女性,20岁,贫血2年,平时月经量较多,自感乏力,活动后心慌气短,血常规:血红蛋白75g/L,红细胞3×1012/L,网织红细胞0.008,用硫酸亚铁治疗1周后,自觉症状有所改善,血红蛋白无变化,网织红细胞0.036。

患者可能的诊断为(0分)A:急性失血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D:缺铁性贫血E:溶血性贫血正确答案:D解析:此年轻女性病人,平时月经量较多,血红蛋白下降较红细胞减少更明显,因而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经铁剂治疗一周后虽然血红蛋白无变化,但网织红细胞明显增高,因此可能诊断为缺铁性贫血,是因为慢性失血所致,而其余四种贫血均不可能。

3. 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贫血的最主要原因是(0分)A:无效性红细胞生成B:骨髓造血功能低下C:红细胞破坏过多D:造血原料缺乏E:失血正确答案:B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指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

4. 女性,42岁。

乏力、面色苍白、尿色黄1年。

重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

肝、脾肋下未触及。

血清总胆红素27μmol/L,间接胆红素19μmol/L,肝功能正常。

尿隐血(+++)。

血红蛋白55g/L,白细胞3.5×109/L,MCV70fl,血小板72×109/L。

骨髓象:中幼+晚幼红细胞66%。

网织红细胞9%。

最可能的诊断是(0分)A:缺铁性贫血B:溶血性贫血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D:巨幼细胞性贫血E:失血性贫血正确答案:B解析:患者有贫血、巩膜轻度黄染、血红蛋白尿、网织红细胞增高、骨髓红系增生活跃。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内科学血液系统疾病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内科学血液系统疾病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内科学血液系统疾病[单选题]1.急性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特点是A.多见于女性B.无感染病史C.多数病程迁延D.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江南博哥)E.多见于成人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骨髓象:①急性型骨髓巨核细胞数量轻度增加或正常,慢性型骨髓象中巨核细胞显著增加;②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急性型者尤为明显,表现为巨核细胞体积变小,胞质内颗粒减少,幼稚巨核细胞增加;③有血小板形成的巨核细胞显著减少(低于30%);④红系及粒、单核系正常。

掌握“ITP-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知识点。

[单选题]2.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主要病因是A.免疫因素B.肝脾作用C.感染D.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E.脾功能亢进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免疫因素是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病的主要原因。

掌握“ITP-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知识点。

[单选题]3.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破坏的主要场所是A.脾脏B.外周血C.骨髓D.肝脏E.血管内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脾是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的主要场所,同时使巨噬细胞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增多。

所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破坏的主要场所是脾脏。

掌握“ITP-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知识点。

[单选题]4.白细胞减少症的病因中属粒细胞破坏过多的是A.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症B.脾功能亢进C.苯中毒D.应用抗肿瘤药E.恶性肿瘤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破坏超过骨髓代偿能力发生粒细胞减少,见于严重败血症、慢性炎症、脾功能亢进、结缔组织疾病和药物所致免疫性粒细胞减少。

掌握“白细胞减少症-概念、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知识点。

[单选题]5.最常见于儿童的急性白血病是A.急单核白血病B.急巨细胞白血病C.急红白血病D.急粒白血病E.急淋白血病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成年人最多见的急性白血病是急粒白血病;儿童最多见的是急淋白血病。

二者可比较记忆。

【基础】中医执业-内科学-血液系统疾病练习

【基础】中医执业-内科学-血液系统疾病练习

第五单元血液系统疾病一、A11、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点是A、多见于女性B、无感染病史C、多数病程迁延D、骨髓幼稚型巨核细胞增多E、多见于成人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病因是A、免疫因素B、肝脾作用C、感染D、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E、脾功能亢进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破坏的主要场所是A、脾脏B、外周血C、骨髓D、肝脏E、血管内4、白细胞减少症的病因中属粒细胞破坏过多的是A、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症B、脾功能亢进C、苯中毒D、应用抗肿瘤药E、恶性肿瘤5、急性白血病发生感染,最常见的是A、咽峡炎、口腔炎B、泌尿道感染C、皮肤感染D、肺部感染E、肛周炎6、最常见于儿童的急性白血病是A、急单核白血病B、急巨细胞白血病C、急红白血病D、急粒白血病E、急淋白血病7、急性白血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A、肝功能衰竭B、中枢神经系统浸润C、严重感染D、严重贫血E、大出血8、急性白血病常见的首发表现是A、关节疼痛B、脾肿大C、发热及感染D、贫血、出血E、淋巴结肿大9、成年人最多见的急性白血病是A、急粒白血病B、急淋白血病C、急红白血病D、急单核白血病E、急巨细胞白血病10、关于急性白血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出血的机制是凝血因子缺乏B、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C、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D、半数以上患者以发热起病E、感染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1、下列疾病中,不会发展成急性白血病的血液病的是A、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C、多发性骨髓瘤D、淋巴瘤E、再生障碍性贫血12、白血病细胞增多的表现,错误的是A、齿龈肿胀B、绿色瘤C、出血D、胸骨压痛E、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13、可出现牙龈肿胀的急性白血病是A、急巨细胞白血病B、急单白血病C、急红白血病D、急淋白血病E、急粒白血病14、不属贫血常见的体征的是A、匙状指B、出血倾向C、皮肤黏膜苍白D、心率增快E、心尖部收缩期杂音15、成年人缺铁性贫血最主要的病因是A、需铁量增加B、铁利用障碍C、铁摄入不足D、慢性失血E、铁吸收障碍16、可出现异食癖症状的贫血是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D、溶血性贫血E、巨幼细胞贫血17、引起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常见的药物是A、卡马西平B、甲巯咪唑C、氟尿嘧啶D、甲氨蝶呤E、氯霉素18、可继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疾病是A、慢性肾炎B、肾病综合征C、急性胰腺炎D、病毒性肝炎E、糖尿病19、不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临床表现的是A、贫血B、脾肿大C、出血D、感染E、发热20、不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的是A、病毒感染B、脾功能亢进C、电离辐射D、氯霉素等药物E、农药等化学因素21、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发病机制是A、免疫功能紊乱B、遗传因素C、造血干细胞缺陷D、缺乏造血原料E、造血微环境缺陷22、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疾病是A、白细胞减少症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缺铁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急性白血病23、骨髓巨核细胞增多的血液病是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急性白血病D、再生障碍性贫血E、白细胞减少症24、白细胞减少症控制感染,抗菌效力不依赖粒细胞数量的抗生素是A、头孢氨苄B、红霉素C、青霉素D、罗红霉素E、羧苄西林25、诊断白细胞减少症的标准是A、周围血白细胞持续低于3.5×109/LB、周围血白细胞持续低于3×109/LC、周围血白细胞持续低于5×109/LD、周围血白细胞持续低于4.5×109/LE、周围血白细胞持续低于4×109/L26、下列各项,有助于白血病诊断分型及治疗监测的是A、骨髓象检查B、细胞化学染色C、血常规D、影像检查E、细胞遗传学检查27、用于诱导缓解急淋白血病的基本治疗方案是A、DA方案B、HA方案C、VAP方案D、VP方案E、HOAP方案28、完全治愈白血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A、骨髓移植B、营养及药物支持治疗C、化学药物治疗D、免疫治疗E、放射治疗29、关于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错误的是A、血清铁减少B、血清总铁结合力降低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D、骨髓增生活跃、幼红细胞增生E、骨髓铁染色阴性30、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后,首先出现的治疗反应是A、血清铁饱和度增加B、网织红细胞升高C、红细胞总数升高D、血清铁增加E、血红蛋白升高31、缺铁性贫血未治疗前,外周血的主要特点是A、血红蛋白下降最明显B、血小板下降最明显C、红细胞计数下降最明显D、红细胞形态增大E、网织红细胞升高32、下列食物中影响铁剂吸收的是A、茶叶B、植物油C、牛奶D、菠菜E、肉类33、缺铁性贫血早期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A、血红蛋白减少B、总铁结合力增高C、血清铁减少D、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E、血清铁蛋白减少34、用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表现最早的是A、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增多B、红细胞计数增多C、血红蛋白增加D、网织红细胞增加E、红细胞体积增大35、下列各项,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常见的是A、铁粒幼细胞性贫血B、巨幼红细胞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骨髓病性贫血36、注射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指征,错误的是A、有严重消化道疾患者B、不易控制的慢性出血患者C、口服治疗不良反应严重者D、口服铁剂治疗无效者E、妊娠早期急需纠正贫血者37、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组织中明显减少或无的细胞是A、巨核细胞B、网状细胞C、淋巴细胞D、浆细胞E、组织嗜碱细胞38、不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要点的是A、一般抗贫血治疗无效B、除外其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C、全细胞减少D、脾肿大E、骨髓增生减低39、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分类是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B、畸形红细胞性贫血C、大细胞性贫血D、单纯小细胞性贫血E、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二、A21、患者女性,因月经量多1年,出现贫血表现,经检查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其首选的治疗方法是A、增加营养B、输血C、口服铁剂D、注射铁剂E、口服叶酸2、女性,29岁,因月经量多2年,出现贫血表现,拟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可作为缺铁依据的检查结果是A、转铁蛋白饱和度<15%B、FEP> 4.5μg/gHbC、血清铁蛋白<12μg/LD、总铁结合力> 64.4μmmol/LE、血清铁< 8.9μmmol/L3、患者因贫血、发热、反复皮肤黏膜出血2个月就诊,经检查拟诊为再障,支持诊断的血液一般检查结果是A、血小板减少B、全血细胞减少C、白细胞减少D、红细胞减少E、网织红细胞增多三、B1、A.血小板形成型巨核细胞增加B.幼稚红细胞增加C.幼稚淋巴细胞增加D.幼稚型巨核细胞增加E.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加<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型出现的是A B C D E<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出现的是A B C D E2、A.2个月B.3个月C.10天内D.2周E.1个月<1> 、缺铁性贫血患者应用铁剂治疗后网织红细胞开始升高的时间是A B C D E<2> 、缺铁性贫血患者应用铁剂治疗后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的时间是A B C D E3、A.抗胸腺球蛋白B.输新鲜全血C.丙酸睾酮D.一叶萩碱E.糖皮质激素<1> 、治疗再障可改善骨髓微循环的药物是A B C D E<2> 、治疗再障可作用于造血干细胞的药物是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儿童为多见,男女发病率相近。

内科学血液系统习题选择题含答案

内科学血液系统习题选择题含答案

第5章第1节562. 血细胞来源于骨髓的:A、网织细胞B、原血细胞C、T 细胞D、B 细胞E、造血多能干细胞563. 贫血的定义是指外周血液中:A、红细胞低于正常B、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C、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D、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或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E、循环血容量较正常者减少564. 造血系统包括:A、血液B、骨髓C、脾D、淋巴结及全身各部位的淋巴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E、以上均是565. 造血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A、血细胞量和质的变化所引起的相应症状B、肝脾淋巴结肿大C、血浆成分发生病理性改变D、以上均是E、以上均不是566. 血液患者应注意询问一下那种病史:A、营养障碍病史及职业情况B、慢性疾病史及过敏史C、家族史D、月经史E、以上均是第2节567. 试验结果为MCV v 80 立方微米,MCHC X 30% 符合下列哪种贫血:A、急性失血性贫血B、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骨髓病性贫血E、缺铁性贫血568. 贫血按细胞形态学分为: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大细胞性贫血B、正常细胞性贫血及正常细胞性贫血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正常细胞性贫血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及正常细胞性贫血E、只有正常细胞性贫血569. 贫血按病因和发病机理分为:A、造血物质缺乏和红细胞破坏过多B、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和造血物质缺乏C、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及失血性贫血D、失血性贫血和红细胞破坏过多E、失血性贫血和骨髓造血功能障碍570. 世界卫生组织诊断贫血的血红蛋白标准是:A、成年男性低于13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孕妇低于110g/LB、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30g/L,孕妇低于110g/LC、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孕妇低于130g/LD、成年男性低于13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孕妇低于120g/LE、成年男性低于11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孕妇低于130g/L571. 我国诊断贫血的血红蛋白标准是:B、成年男性低于11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孕妇低于110g/LC、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00g/L ,孕妇低于110g/L D、成年男性低于130g/L ,成年女性低于120g/L ,孕妇低于100g/L E、成年男性低于130g/L ,成年女性低于110g/L ,孕妇低于100g/L 572. 贫血患者治疗应首选:A、药物治疗B、病因治疗C、脾切除D、输血E、骨髓移植573. 贫血患者最常见的体征是:A、皮肤粘膜苍白B、舌乳头萎缩C、反甲D、脾肿大E、黄疸574. 慢性贫血病人,机体对贫血的耐受性增强主要是因为:A、贫血程度轻B、骨髓代偿性增生C、红细胞内2、3 二磷酸甘油脂浓度增高D、心血管代偿功能E、基础代谢减低575. 产生各种贫血症状的基本机理是:A、贫血引起中枢神经功能障碍B、贫血引起胃肠功能紊乱D、贫血引起心血管功能障碍E、贫血引起呼吸功能障碍576. 关于再障的诊断,哪项是错误的:A、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B、一般无脾肿大C、骨髓检查至少一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D、能排除其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E、一般抗贫血治疗有效577.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是:A、全血细胞减少B、网织红细胞减低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D、无肝脾肿大E、上述都是578. 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目的是:A、血红蛋白恢复正常B、血清铁水平恢复正常D、红细胞形态恢复正常E、纠正贫血579. 下列哪一项试验检查对确定缺血性贫血的诊断意义最大A、血清铁降低B、网织细胞降低C、血清总铁结合力升高D、血清铁蛋白V 12 卩g/LE、红细胞是小细胞低色素型580. 下列哪一项试验检查对确定体内缺铁的诊断意义最大A、血清铁降低B、网织红细胞降低C、血清总铁结合力升高D、骨髓贮存铁缺乏E、红细胞是小细胞低色素型581. 缺铁性贫血哪一项是正确的:A、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运铁蛋白饱和度增高B、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C、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咼,运铁蛋白饱和度正常D、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运铁蛋白饱和度增高E、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高,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582. 缺铁性贫血用铁剂治疗后,血浆中:A、血红蛋白先上升B、网织红细胞先上升C、血红蛋白与网织红细胞同时上升D、出现幼红细胞E、出现幼粒细胞583. 女性再障患者最好不选用:A、苯丙酸诺龙B、丙酸睾丸酮C、康力龙D、羟甲雄酮E、大力补584. 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哪项不对:A、血浆中全血细胞减少B、网织红细胞减少C、进行性贫血,出血倾向易感染D、肝脾淋巴结显著肿大E、骨髓有核细胞减低585. 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非白血性白血病有鉴别意义的是A、贫血、出血B、白细胞是减少C、血小板数减少D、网织红细胞减少586. 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哪项不正确:A、出血时间延长B、血块收缩不良C、束臂试验阳性D、凝血时间延长E、骨髓见灶性增生造血587. 以下哪一种疾病,不会有血小板减少: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过敏性紫癜C、巨幼细胞贫血D、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E、播散性红斑狼疮第3节588. 粒细胞缺乏症时下面哪一种现象是错误的:A、寒战、高热及头痛B、身体管口的多发性溃疡C、轻度局限性淋巴结炎D、少数患者有黄疸,脾脏轻度肿大589. 有关急性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未经治疗的自然病程短B、部分白细胞增多和白细胞不增多性C、白细胞不增多性急性白血病血液中易找到原始和幼稚细胞D、未经治疗时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E、骨髓中为原始和早期幼稚细胞590. 急性白血病哪项是不正确的:A、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结不大B、淋巴细胞白血病脾不肿大C、单核细胞白血病不并发感染D、红白血病贫血时轻度的E、造釉细胞白血病出血症状明显591. 关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哪项是错误的:A、常发生在急性白血病的缓解期B、脑脊液压力正常C、脑脊液中蛋白增加D、脑脊液中白细胞数增加E、脑脊液中糖原减少40楼社区卫生2006/8/20 15:23592•慢粒白血病的治疗,哪项不正确:A、马利兰B、羟基脲D、脾区放射线照射E、骨髓移植593.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缓解治疗的首选方是A、长春新碱加强的松B、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糖胞苷、强的松C、阿糖胞苷加柔红霉素D、硫唑嘌吟和氨甲喋吟E、以上都不是594. 肝脾肿大在急性白血病各型中,哪一型为最显著: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E、红白血病595.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诱导缓解期的化疗原则是早期、联合、足量、间歇、多疗程B、完全缓解后可暂停治疗C、完全缓解后仍需巩固强化治疗D、注意防治脑膜白血病E、注意防止并发症596.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可有奥尔小体B、过氧化酶染色强阳性C 可有全血细胞减少D、巨核细胞均增高E、血清溶菌酶增高597. 急性白血病引起发热的原因,下列哪项不对:A、成熟粒细胞减少或缺乏B、免疫功能减退C、化学药物抑制白细胞和免疫力D、营养不良E、粒细胞吞噬力正常598.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多有巨脾B、多有ph 染色体C、周围血中嗜碱粒细胞增多D、早期骨髓象中巨核细胞减少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降低或完全阴性599.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的诊断,哪项是错误的:A、不明原因的发热及贫血B、脾进行性肿大C、血小板减少D、骨髓象中原始、早幼粒细胞》30%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600. 有关中枢系统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积极开展急性白血病的化学治疗,中枢神经白血病发病率有所降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白血病高于急非淋白血病C、可行头颅钻60照射D、在确诊后或至晚从缓解开始时进行鞘内注射药物E、鞘内注射后至脑脊液常规检查3次601. 有关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为原发于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B、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有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C、白血病细胞全身浸润D、外周血液不出现白血病细胞E、常有贫血、出血和感染602. 肝脾肿大在急性白血病各型中,以哪一型最为显著: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D、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E、红白血病603. 引起脑膜白血病以哪一型最为多见:A、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E、急性早幼粒细胞型白血病604. 急性白血病引起牙龈肿胀,溃疡,以哪一型最为多见: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D、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E、红白血病605. 下列哪种白血病的白细胞含有凝血活酶物质,能消耗凝血因子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红白血病C、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E、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606. 急性白血病是引起睾丸浸润,以哪一型多见:A、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B、毛细胞型白血病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后缓解中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E、急性早幼粒心包白血病607.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急时,最性粒细胞白血病在形态上无法区别好采用下列哪种方法加以区别:A、非特异性酯酶染色B、糖原染色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D、苏丹黑染色E、过氧化酶染色608. 急性白血病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的标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症状体征消失B、血象恢复正常C、血红蛋白〉10g/LD、骨髓中原始细胞加早幼细胞V 10%E、周围血中无幼稚白细胞609. 急性白血病引起贫血,最主要的原因是:A、红细胞寿命缩短B、出血C、造血原料缺乏D、幼稚红细胞的代谢受到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的干扰E、无效性红细胞生成610. 白血病多特有的病理改变是:A、组织营养不良和坏死B、出血C、水肿D、白血病细胞增生和浸润E、诱发感染611. 急性白血病引起出血的原因,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血小板减少B、血小板功能正常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凝血因子缺乏E、肝素样抗凝物质增高612.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白细胞数可正常或降低B、周围血中可无幼稚粒细胞C、周围血中可有幼稚粒细胞D、过氧化酶染色强阳性E、骨髓中原始细胞幼稚细胞可正常613.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最主要的依据是:A、发热B、出血C、贫血D、骨痛E 、以上都不是614. 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最主要的区别是:A、病程长短B、贫血程度C、血小板数目多少D、白细胞数目多少E 、以上都不是第8节615. 过敏性紫癜下列实验室检查结果哪项不符合:A、出血时间延长B、凝血时间延长C、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E、血块收缩不良616. 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关键是:A、抗过敏治疗B、免疫抑制治疗C、对症治疗D、消除致病因素E、应用止血药物617. 过敏性紫癜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与下列哪项相符合A、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均延长B、血小板计数减少,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C、血小板计数正常,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D、凝血酶原时间延长E、血块回缩不良618. 过敏性紫癜的主要病理变化为:A、血小板减少B、血清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C、凝血机制障碍D、小动脉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高E、骨髓增生极度活跃619. 下列哪种疾病的骨髓象检查是正常的:A、白血病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白细胞减少症E、再生障碍性贫血62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作骨髓检查的主要目的是:A、观察骨髓增生情况B、观察有无巨核细胞增生及血小板生成变化C、测定血小板寿命D、观察血小板数量及形态E、证明有抗血小板抗体41楼社区卫生20088/20 15:23621. 下列哪项不符合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A、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病毒感染史B、出血广泛严重,血小板常低于20C、常有明显脾肿大及贫血D、临床经过为自限性,常在半年内好转或痊愈E、极少数迁延成慢性622. 下列哪项检查结果不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血小板计数减少B、出血时间延长C、凝血时间正常D、脾明显肿大E、束臂试验阳性623. 下列哪项不符合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A、青年女性为多,起病缓慢B、出血广泛而严重,血小板多低于20 X 109/LC、病程常可迁延数年,每次发作持续数周或数月D、轻度脾肿大E、可伴有贫血624. 目前认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大多属于下列因素有关:B、细菌感染C、化学因素D、物理因素E、遗传因素625. 女性患者25 岁,半年来下肢皮肤经常出现瘀点,月经量多,血红蛋白90g/L ,白细胞7.2X 109/L , 血小板30X 109/L , 骨髓巨核细胞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最可能的诊断为:A、再生障碍性贫血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急性白血病D、过敏性紫癜E、脾功能亢进626. 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般病程为:A、一年之内反复发作者B、半年之内好转或痊愈C、三个月之内自限性好转D、起病急骤,二个月内自限性好转E、病程不长于二年者627. 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骨髓象中巨核细胞的变化。

内科学试题-血液系统

内科学试题-血液系统

内科学试题-血液系统总分:100分一.单选题(共180题,每题0.5分)1.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出现酱油色尿,最特异的诊断性检查是( )A.热溶血试验B.蔗糖溶血试验C.酸溶血试验D.荧光斑点试验E.抗人球蛋白试验2.男性,20岁,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个月,口服羟基脲治疗,白细胞32×109/L,巨脾,4h前出现左上腹剧痛,最可能的诊断是:( )A.心绞痛B.胃肠穿孔C.急性胰腺炎D.脾梗死E.肾结石3.女性,46岁,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而行换瓣手术,术后使用华法林,近来出现月经过多及血尿,实验室检查:PT延长,APTT、TT正常。

该患者诊断考虑为:( ) A.因子Ⅷ、Ⅴ缺乏B.因子Ⅱ、Ⅶ、Ⅸ、Ⅹ缺乏C.过敏性紫癜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4.关于溶血性贫血的定义,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红细胞寿命缩短B.红细胞破坏增加C.骨髓造血功能亢进D.红细胞破坏增加,骨髓能代偿E.红细胞破坏增加,超过骨髓代偿能力5.下列有关国内HD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A.HD仅占全部淋巴瘤的8%~11% B.淋巴细胞耗竭型最常见C.淋巴细胞为主型较为少见D.淋巴细胞为主型较易向其他各型转化E.结节硬化型不易转化6.急性白血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 )A.发热、贫血、出血B.白细胞计数>50×109/LC.骨髓增生极度活跃D.胸骨压痛(+)E.骨髓中原始细胞明显增高7.再障血象及骨髓象特点是( )A.呈全血细胞减少,少数呈两系细胞或血小板减少B.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区扩大C.可见巨核细胞增多,血片中血小板计数减少,可见畸形血小板D.粒细胞停滞于早幼粒阶段,胞质中颗粒粗大E.骨髓增生活跃,但巨核细胞减少8.男性,自幼常发生黄疸,贫血检查证实为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治疗最好采用( )A.糖皮质激素B.反复多次少量输血C.脾切除D.酌情应用免疫抑制剂E.可不必治疗9.女性,16岁,乏力、皮下瘀斑,白细胞110×109/L,单核细胞0.95。

血液内科学试题及答案

血液内科学试题及答案

血液内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血液内科学是研究什么的医学科?A. 研究心脏疾病B. 研究肝脏疾病C. 研究血液相关疾病D. 研究神经疾病答案:C2. 以下哪种疾病不属于血液内科学的范畴?A. 白血病B. 贫血C. 高血压D. 血栓答案:C3.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抗感染B. 促进毛细血管形成C. 参与血液凝结D. 调节血液pH答案:C4. 下列哪项不是造成贫血的原因?A. 铁缺乏B. 维生素B12缺乏C. 缺乏红细胞生成因子D. 血小板过多答案:D5. 哪一项是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A. 肺癌B. 肝癌C. 白血病D. 输卵管癌答案:C二、填空题1. 造成血栓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血液中______的增加。

答案:凝血物质2. 血液系统常见的遗传性疾病是______。

答案:血友病3. 嫌氧菌引发的败血症可以形成血中的______。

答案:气体4.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常出现______。

答案:贫血5. 血液成分中最多的是______。

答案:红细胞三、解答题1. 简述血液的主要成分及功能。

答:血液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

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携带了营养物质、荷尔蒙、抗体等物质,起到运输和调节体内平衡的作用。

红细胞主要携带氧气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将二氧化碳带回肺部排出体外。

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抵御病原体和维持免疫稳态的作用。

血小板参与血液的凝结过程,防止出血和维持血管壁完整。

2. 什么是白血病?其临床症状有哪些?答:白血病是一种由于造血系统中的干细胞异常增生而引起的恶性肿瘤性疾病。

其临床症状包括长期发热、乏力、贫血、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等。

病情进展时可出现骨痛、淋巴结浸润、脾脏和肝脏肿大等症状。

3. 请解释血栓形成的机制及其可能引发的并发症。

答:血栓形成是由于血液凝固机制异常导致的。

当胶原暴露在血管壁上时,血小板会黏附到胶原上形成血栓原位,同时血液中的凝血物质会被激活,形成血块,最终导致血栓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系统疾病习题A型题1.有关铁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食物中的铁以三价羟化高铁为主B.粘膜吸收的铁为二价铁C.体内铁蛋白中的铁是三价铁D.转铁蛋白结合的铁是三价铁E.血红蛋白的铁是三价铁2.缺铁型贫血病人的下列哪项检查结果不正确A. TF升高B. TFR升高C. FS升高D. FEP升高E.锌卟啉升高3.有关国内HD的描述,哪项不正确A. HD仅占全部淋巴瘤的8%~11%B.淋巴细胞耗竭型最常见C.淋巴细胞为主型较为少见D.淋巴细胞为主型较易向其他各型转化E.结节硬化型不易转化4.关于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表现,下列哪项不正确A.感染发生率较低B.口角炎、舌炎、舌乳头萎缩较常见C.胃酸缺乏及胃肠功能障碍D.毛发无光泽、易断、易脱E.指甲扁平,甚至反甲5.慢性失血性贫血患者,当失血至少达到多少可有贫血表现A. 10%B. 20%C. 25%D. 30%E. 35%6.能够改善再障造血功能的措施是A.脾切除B.叶酸口服C.维生素B4D.雄性激素E.肾上腺皮质激素7.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生急性左上腹剧痛,首选考虑的诊断是A.急性胰腺炎B.胃溃疡穿孔C.降结肠炎D.脾栓塞E.左肾结石8.青年女性,皮肤粘膜出血一周,平时有鼻出血且月经过多。

查体红细胞2. 5×1012/L,血红蛋白80g/L,WBC10×109/L,PLT10×109/L,骨髓增生活跃,巨细胞增加,最可能的诊断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B.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过敏性紫癜D.急性白血病E.慢性白血病9.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要点是A.前者多有高热,感染,出血B.前者有白细胞计数增高,多在300×109/L以上C.前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D.前者骨髓增生多极度活跃E.前者的幼稚细胞过氧化酶染色阳性10.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最主要的诊断依据是A.脾显著增大B.进行性贫血C. P染色体阳性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E.骨髓中原始+早幼粒细胞>0. 3011.男性60岁,发热、咳嗽、口腔溃疡、皮肤有大片淤斑;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10×109/L,中性粒细胞0.86,淋巴细胞0.21,未见幼稚细胞,血小板25×109/L,凝血酶原时间15s(对照组12s),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显弱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B.急性白血病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肺炎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E.维生素K缺乏症12.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贫血不宜用叶酸治疗,理由是A.可加重神经系统病变B.不能使贫血好转C.叶酸和维生素B12在体内有拮抗作用D.叶酸可导致再障13.下列疾病中末梢血白细胞含有ph1染色体者为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多发性骨髓瘤D.再障14.为鉴别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应该作的骨髓组织染色是A.碱性磷酸酶染色B.过氧化酶染色C.瑞士染色D.糖原PAS反应1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化疗药物首选A.马利兰B.环磷酰胺C.二溴甘露醇D.羟基脲16.最常引起肝、脾、淋巴结肿大及脑膜白血病的是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7.关于慢性白血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多由急性转化而来B.以慢粒多见C.慢性患者约半数以上可急性变D.慢性急性变患者大多数预后不好E.慢性急性变用药物化疗无效18.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治疗的首选方案是A.脾切除B.输血和输血小板C.免疫抑制剂D.糖皮质激素E.使用止血剂19.引起ITP病人出血的机制中,下列哪项不正确A.血小板破坏过多B.血小板生成减少C.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D.血小板III因子异常E.血小板功能异常20.再障的诊断,下列哪项不正确A.发热、出血、贫血B.一般无肝脾和淋巴结肿大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和积分降低D.骨髓可呈灶性增生,但巨核细胞减少E.末梢血淋巴细胞比例增高21.下列哪项不符合缺铁性贫血A.血清铁蛋白降低B.血清铁降低C.总铁结合力降低D.运铁蛋白饱和度减低E.骨髓有核红细胞内铁减低B型题A. DNA合成障碍B.球蛋白合成障碍C.血红素合成障碍D.铁利用障碍E.多功能干细胞受损22.再生障碍性贫血23.铁粒幼细胞贫血A.出血时间延长B.凝血时间延长C.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E.以上都不对24.血友病25.过敏性紫癜2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α干扰素B.羟基脲C.马法仑D.马利兰E.甲基苄肼27.为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达到细胞遗传学缓解,应首选28.多发性骨髓瘤治疗首选A.骨髓外铁升高,铁粒幼细胞数增高,转铁蛋白饱和度升高B.骨髓外铁升高,铁粒幼细胞数增高,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C.骨髓外铁升高,铁粒幼细胞数降低,转铁蛋白饱和度正常D.骨髓外铁降低,铁粒幼细胞数降低,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E.骨髓外铁降低,铁粒幼细胞数降低,转铁蛋白饱和度升高29.慢性炎症贫血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C.红白血病D. B细胞急淋白血病E. T细胞急淋白血病31.纵隔淋巴结肿大常见于32.牙龈增生、肿胀多见于A.血红蛋白量增加B.网织红细胞增多C.原始和早幼粒细胞显著增多D.中性杆状核及晚幼粒细胞增多E.骨髓巨核细胞数目正常或增多33.急性粒细胞白血病3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型题A.血管外溶血B.血管内溶血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35.血红蛋白尿多见于36.尿胆红素阳性见于B.脾肿大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37.肝硬化脾功能亢进38.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39.急性白血病X型题40.胃大部切除及胃空肠吻合术后发生贫血的原因是A.铁吸收不良B.游离铁丢失过多C.内因子缺乏D.维生素B12缺乏41.维生素B12及叶酸是A.合成脱氧核糖核酸的重要辅基B.合成核糖核酸的的重要辅基C.维生素B12及叶酸缺乏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D.可以治疗再障42.恶性贫血的特点是A.在我国罕见B.血清中有抗壁细胞抗体C.血清中有抗内因子抗体D.伴有脊髓亚急性联合病变43.诊断先天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应作的检查是A.红细胞脆性试验B.酸化溶血试验C.抗人球蛋白抗体测试D.红细胞直径测量44.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骨髓象的特点是A.巨核细胞增多B.裸核巨核细胞数增多C.成熟巨核细胞很少D.末梢血中血小板寿命45.急性白血病的预后为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后优于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后优于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预后优于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D.无法比较46.非何杰金淋巴瘤侵犯部位A.发生在肠道的机会较何杰金病多B.多在回肠C.多在结肠D.可在颈部淋巴结47.过敏性紫癜的特点是A.微血管变态反应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高B.皮肤淤点呈对称性分布,常高出皮肤表面C.常伴有腹痛、便血、关节通或肾脏病变D.血小板计数正常48.下列哪些不支持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出血时间延长B.凝血时间延长C.血小板减少D.骨髓巨核细胞减少49.下列NHL的病理类型中,哪些属于中度恶性A.小无核裂B.弥漫性小裂细胞性C.原始免疫细胞性D.弥漫性大细胞性50.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A.经血传播B.性传播C.母婴传播D.粪-口传播血液系统疾病参考答案A型题1.答案:E本题考点:铁与造血食物中的铁是难溶性的三价铁。

胃酸、维生素C、食物中的还原物质如果糖、半胱氨酸等有助于三价铁的还原和吸收。

二价铁被吸收后立即被氧化称为三价铁,并与血浆中的β1球蛋白结合,称为血浆铁。

血红蛋白中的铁是二价的。

2.答案:C评析:本题考点:缺铁性贫血的化验检查TS为转铁蛋白饱和度,缺铁性贫血病人TS可减低到15%以下,所以备选答案C是不正确的。

3.答案:B评析:本题考点:何杰金病的特点,何杰金病的病理分型及特点为:1.淋巴细胞为主型较少见,预后良好;2.淋巴细胞耗竭型较少见,预后差;3.混合细胞型此型是何杰金最多见的类型,预后介于上两型之间;4.结节硬化型多见与年青妇女,预后好。

4.答案:A评析:本题考点: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主要有:1.一般症状:面色苍白、乏力、气促、烦躁、头痛、抵抗力低下,感染机会增加等;2.上皮细胞异常症状。

如舌痛、舌炎、口角炎、毛发干燥、指甲变薄、变脆、可有反甲、胃酸分泌减少等。

5.答案:B评析:本题考点:失血性贫血的危害,慢性失血到达全身血容量的20%时就会有贫血的表现,因为此时人体已经不能及时代偿,特别是红细胞生成速度虽有加快,但仍弥补不了损失的数量。

评析:本题考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

雄激素可以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促进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使骨髓干细胞产生对红细胞生成素敏感的细胞,从而改善造血功能。

叶酸和维生素B4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无关。

肾上腺皮质激素只能减轻出血,也无助于造血功能的改善。

脾切除仅对少数慢性再障病例有减轻贫血的疗效,但不能改善造血功能。

7.答案:D评析:本题考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并发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大最为突出,往往就医时已达到脐或脐以下,质地坚硬、平滑、无压痛。

如果发生脾梗死则有明显疼痛和压痛,并有摩擦音。

8.答案:B评析:本题考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该患者为出血性疾病,外周血中未见幼稚细胞,可排除白血病,有贫血的表现,PLT升高,骨髓象见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系增生,故最可能的诊断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9.答案:E评析:本题考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诊断,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要点是:前者幼稚细胞过氧化酶染色阳性,后者阴性;前者糖原PAS反应(-)或(+),弥漫性淡红色,后者(+)呈颗粒状或块状;前者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减少或(-),后者增加。

故E 正确。

10.答案:E本题考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的特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时,最特异的改变是骨髓或外周血中原始细胞增多大于20%,一般为30%~80%。

11.答案:D评析:本题考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与白血病的鉴别诊断。

患者为老年男性,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有出血倾向,但无胸骨压痛,外周血中也未见幼稚细胞,故排除急性白血病。

血小板大于20×109/L,一般也可排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根据患者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最有可能的诊断是感染合并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2.答案:A评析:本题考点: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贫血的治疗叶酸治疗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贫血不能使神经系统症状好转,甚至可使症状加重。

13.答案:A本题考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遗传学诊断90%以上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血细胞中出现ph1染色体,其编码的蛋白质是P120,P120具有增强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导致粒细胞转化和增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